-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触底反弹,经营拐点确立
海正药业在2018年经历了显著的业绩下滑和亏损,但通过内部管理优化和业务结构调整,于2019年第一季度成功实现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这一积极转变标志着公司已度过经营低谷,进入业绩复苏和增长的拐点,预示着未来盈利能力的逐步释放。
多元业务驱动,价值重估可期
公司在瀚晖制药的CSO模式、生物药管线的快速推进(如阿达木单抗即将获批)、化学创新药的申报以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多个业务板块均展现出增长潜力。结合高瓴资本进入后的管理优化、成本控制和资产处置策略,公司整体价值有望被市场重新评估,迎来历史性的经营和管理双重拐点。
主要内容
2018年财务困境与深层原因
2018年,海正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01.87亿元,同比下降3.63%;归母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30.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12亿元。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
收入确认方式改变: “两票制”全面推广后,瀚晖制药原瑞海采购辉瑞产品再销售业务转变为辉瑞直发销售,部分辉瑞注入产品转为收取推广服务费,导致报表收入减少。
原料药市场受限: 原料药欧盟尚未解禁,客户变更供应商压力加大,高毛利规范药政市场销售明显下降。
资产减值计提: 2018年第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1.64亿元,主要涉及部分研发资本化项目中止或暂停开发,以及停止个别不符市场需求的生产线建设。
费用显著上升: 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显著上升,同时2018年无辉瑞产品补偿款收入(2017年有1.01亿元),以及在建工程进度推进及结转固定资产导致货款利息大幅增加。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与战略布局
瀚晖制药: 收入38.19亿元(-4%),净利润5.29亿元(+8.2%)。主力品种特治星实际销售499.17万支(+46.84%),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片、多达一和西罗莫司片销量分别增长11%、15%、43%和19%。公司通过获得诺华3款吸入剂、安必生孟鲁斯特钠、复旦张江多柔比星脂质体等代理权,迅速丰富产品线,CSO平台价值逐步体现。
生物药: 安佰诺大线获批后快速放量,销售33.4万支(+417%)。百盈医药收入1.07亿元。
原料药业务: 销售收入15.08亿元(-0.79%),毛利2.85亿元(-33.64%)。毛利降幅高于收入,主要由于产品在高毛利的规范药政市场收入下降,其中海正南通亏损7802.80万元。
医药商业: 收入40.98亿元(-20%),净利润3067.56万元(+5%)。
研发投入与创新管线进展
2018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0.3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0.15%,同比增长22.47%。
生物药方面: 阿达木单抗已提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有望于年内获批;英夫利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均进入临床III期,临近收获期。
小分子创新药方面: 海泽麦布提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AD-35已在中美完成一期临床试验,美国二期小规模临床开始招募病人;GCK项目完成一期临床研究并启动二期;HPPH项目进入临床二期。
仿制药方面: 共有2个品种5个品规通过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9个产品完成申报;4个品种7个品规获生产批件。公司未来将更注重研发体系整合和立项把关,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出。
2019年一季度业绩扭亏为盈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8亿元(-0.86%),归母净利润3173.14万元(+194.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42.41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毛利增长强劲: 19Q1毛利为12.14亿元(+25%),增速超过收入,推测主要得益于瀚晖制药、生物药等高毛利业务的快速增长,收入占比提升。
费用控制良好: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增速分别为22.59%、6.15%、3.18%和3.79%,均低于毛利增速,表明公司新任管理层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已初见成效,扣非后实现盈利标志着公司业绩拐点的来临。
投资价值评估与未来展望
太平洋证券研究院认为海正药业业务和管理均有望迎来历史性拐点,目前市值严重低估,维持“买入”评级。
估值构成: 给予海正药业19年合理估值200亿元,其中瀚晖制药70亿元(基于19年20倍PE),生物药100亿元(海正生物80亿元,胰岛素20亿元),化学药-10亿元(保守估值50亿元扣除负债60亿元),原料药30亿元(基于10倍PE),医药商业5亿元。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3.72亿元和6.72亿元,EPS分别为0.11元、0.39元和0.70元。
风险提示: 国家集采快速且全面推广的风险;管理未理顺的风险;固定资产折旧及财务费用过多影响业绩的风险。
总结
海正药业在2018年因“两票制”影响、原料药市场受阻、资产减值及费用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业绩大幅亏损。然而,公司在2019年第一季度成功实现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标志着经营状况的积极转变和业绩拐点的到来。
公司通过瀚晖制药的CSO模式拓展、生物药管线的快速推进(如阿达木单抗即将获批,多个生物药进入临床III期)、化学创新药的申报以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进展,构建了多元化的增长驱动力。新管理层上任后,加强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主业,预计将有效降低负债率和财务费用,逐步释放利润。
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基于各业务板块的估值,给予海正药业2019年200亿元的合理估值,并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公司目前市值被严重低估,未来业绩增长潜力巨大。同时,报告也提示了国家集采、管理效率及固定资产折旧等潜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