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046)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Pharma创新管线迎收获期,密集回购增持彰显信心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Pharma创新管线迎收获期,密集回购增持彰显信心

      化学制药
        国内大型制药企业(Pharma)仿制药历经前期集采扰动,收入已企稳回升,创新转型成果已现。年初至今,恒瑞医药已披露3起BD合作,涉及默沙东、德国默克、GSK等跨国药企,累计首付款金额约7.2亿美金,潜在总交易金额超137亿美金,BD有望成为恒瑞医药可持续性收入。中国生物制药于今年6月预告即将达成一项“标志性重磅对外授权交易”,涉及PDE3/4等潜力产品。7月中国生物制药以5亿美金净额实现全资控资礼新医药获得核心资产与BD合作继承,快速丰富双抗/ADC平台,强化国际化研发能力。本周中国生物制药副主席谢炳以2亿元增持,恒瑞医药拟使用不超过20亿元回购,先声药业拟以不超过5亿回购。Pharma公司研发管线丰富,资源整合能力强大,近期BD频繁落地,国际化竞争力大幅提升,密集回购增持彰显公司对后续发展的强烈信心。   药品板块:本周创新药行情仍有所调整,但长期来看整体政策环境对创新药的支持不变。历经十批仿制药集采后,头部pharma集采风险逐步出清,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管线崭露头角。建议关注头部pharma转型成果和出海机会。我们认为创新药依旧是投资主线,在全球MNC面临专利悬崖、积极寻找潜力创新药BD合作的浪潮下,可重点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投资机会。同时关注中报潜在业绩超预期的创新药企。生物制品:近日金赛药业双靶ADC GenSci143IND获受理,拟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治疗。临床前研究表明,GenSci143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表达B7同源物3(B7-H3)和/或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肿瘤细胞,临床前研究表明具备成为同类最佳药物的潜力,有望成为前列腺癌领域的重磅治疗选择,更可能为多种表达B7-H3的实体瘤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建议持续关注后续研发进展及潜在催化。   医疗器械:国内创新产品注册推广加速,推动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惠泰医疗等企业陆续发布2025年中报,PFA新品上市后拓展迅速,上半年累计完成PFA脉冲消融手术800余例,完成全线产品三维化布局。先健科技镍钛合金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进入创新器械绿色通道,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商业化落地有望持续加速。   中药:去库存周期,部分公司业绩承压。但强品牌力公司如东阿阿胶,渠道掌控力强,仍实现韧性增长。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中报业绩陆续发布,通策医疗25H1业绩平稳增长,正畸业务持续复苏。金域医学业绩短期承压,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建议关注各板块优质龙头。   投资建议   我们继续对医药板块在2025年走出反转行情抱有强烈信心,创新药主线和左侧板块困境反转依旧是2025年医药板块的最大投资机会。创新药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持续关注ADC、双抗/多抗、小核酸赛道等的投资机会。医疗器械板块目前在政策端利好频现,医疗设备招标同比恢复趋势显著,叠加各设备厂商渠道库存压力,同时头部企业份额持续提升,下半年有望迎来确定性较强的业绩拐点。建议关注创新研发管线丰富、海外市场拓展较快的头部医疗器械公司。   重点标的   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恒瑞医药、诺诚健华、华东医药、特宝生物、益丰药房、太极集团、迈瑞医疗、长春高新、三诺生物、固生堂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24
    • 业绩平稳增长

      业绩平稳增长

      个股研报
        通策医疗(600763)   业绩简评   2025年8月23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2.68%),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3.66%),扣非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3.84%)。   单季度来看,25Q2公司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0.24%),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0.47%),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0.20%)。   经营分析   业绩平稳增长,正畸业务持续复苏。25H1公司业绩实现平稳增长,门诊量达173.22万人次(同比+1.21%)。分业务看,正畸业务表现亮眼,实现收入2.29亿元(同比+7.75%),延续了Q1的复苏态势。种植业务收入2.5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同比+0.02%),集采后“以量补价”效应持续,业务发展稳固。修复(同比+3.59%)与大综合(同比+2.44%)业务作为基础刚需,为公司提供了可靠的业绩支撑。儿科业务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1.48%。   “区域总院+分院”模式持续深化,扩张成效显著。25H1公司旗下运营医疗机构89家,拥有专业医疗人员4452名,医疗空间面积逾26万平方米,配置牙科诊疗单元3100余台。拆解来看,省内业务作为基本盘,实现医疗服务收入13.2亿元,同比+2.95%;省外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持平微降(同比-0.05%),经营韧性十足。   “医疗+科技”双轮驱动,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效率。公司持续深化“医疗+科技”战略,将AI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基于和仁科技自研的MindHub人工智能中台,为公司在临床诊疗、患者服务、运营管理等多场景提供智能化支撑,一方面助力医生便捷进行语音记录、备忘录润色、接诊及会诊要点总结,另一方面辅助医生进行更全面和精准的临床诊断。此外在供应链精益化层面,公司整合CBCT影像AI分析技术,临床决策效率显著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深入夯实区域龙头壁垒,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37/5.74/6.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6%,EPS分别为1.20、1.28、1.36元,现价对应PE为39、36、3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人才短缺风险;跨区发展风险;医疗安全性事故纠纷风险等;合规监管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4
    • 呼吸治疗重回增长,营销投入显著提升

      呼吸治疗重回增长,营销投入显著提升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46.59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7%;扣非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同比-5%。   从单Q2情况来看,公司实现收入22.23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25%;扣非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3%。   经营分析   呼吸治疗业务重回增长趋势,CGM带动血糖业务快速拓展。从公司各业务板块来看,上半年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6.74亿元,同比+1.93%,重回增长趋势,其中制氧机业务规模恢复同比增长,公司家用呼吸机产品同比增速超40%。血糖管理与POCT解决方案实现收入6.74亿元,同比+20%,CGM新产品Anytime4系列、Anytime5系列陆续推向市场,带动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0.14亿元,同比+15.22%,其中电子血压计实现双位数增长。临床器械及康复业务实现收入11.34亿元,同比+3.32%,其中针灸针、轮椅产品实现稳步增长,手术器械、感染控制产品业务发展稳定。急救解决方案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30.54%。   销售费用显著提升,国内外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上半年投入销售费用8.12亿元,同比+32.99%,主要是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在电商平台、广告投放力度,人工投入等也相应增加,短期对利润增速产生一定压力,但预计将对公司国内外市场份额拓展产生正向影响,推动公司长期收入端实现较快增长。   海外市场拓展迅速,产品渠道均取得成果。上半年公司实现外销收入6.07亿元,同比+26.63%,占总收入比例达到13.03%。急救领域HeartSave Y|YA系列、myPAD系列等产品顺利获得欧盟MDR认证。2025年1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Inogen发行的股票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望推动公司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9、22.69、26.00亿元,同比+10%、+14%、+15%,现价对应PE为18、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商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4
    • PFA新品拓展迅速,介入类产品增速亮眼

      PFA新品拓展迅速,介入类产品增速亮眼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12.14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24%;扣非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25%。   从单Q2情况来看,公司实现收入6.50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20%;扣非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20%。   经营分析   PFA新品上市后拓展迅速,完成全线产品三维化布局。2月公司磁定位线性压力PFA导管和磁定位环形PFA导管成功上市,公司的PFA产品凭借独特压力感应技术,可精准感知导管与心肌组织的接触压力,该产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其房颤三维脉冲环形+线性的解决方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安全有效,上半年累计完成PFA脉冲消融手术800余例。同时,国内电生理传统三维非房颤手术仍在加速推进,报告期内完成手术近8000例。射频消融类产品线中,公司磁定位压力感应消融导管获得注册证,磁定位标测导管产品线新增星型标测导管、十一极线性可调弯标测导管和四极线性可调弯标测导管等多个产品的注册证,一系列产品的上市,标志着公司完成全线产品三维化布局。   冠脉及外周介入增速亮眼,入院持续增加。从各业务来看,上半年冠脉通路类产品实现收入6.54亿元,同比+30.02%;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2.46亿元,同比+9.98%;外周介入类产品实现收入2.13亿元,同比+21.33%;OEM业务实现收入7290万元,同比-0.86%;非血管介入类业务实现收入2284万元,同比+39.68%。冠脉及外周业务表现亮眼,冠脉产品已进入的医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8%;外周产品已进入的医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国际业务保持良好增长趋势。上半年海外自主品牌产品同比增长34.56%,PCI产品线补强了极为重要的PTCA导丝。其中,欧洲区、俄罗斯独联体区与拉美区表现亮眼;中东非地区受地缘局势影响,增长相对承压,公司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土耳其、巴西,韩国,印尼等市场的高端医院实现入院突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9、10.73、13.66亿元,同比+26%、+26%、+27%,现价对应PE为47、37、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2
    • 国内市场短期承压,新领域拓展成果丰富

      国内市场短期承压,新领域拓展成果丰富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业绩简述   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20.60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5.71亿元,同比-8%;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9%。   从单Q2情况来看,公司实现收入10.64亿元,同比-5%;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2%;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2%。   经营分析   国内市场短期需求承压,市场份额巩固提升。按产品来看,公司上半年试剂类产品实现收入17.85亿元,同比-3.9%;仪器类产品实现收入2.26亿元,同比-17.6%;维保类收入2020万元,同比-14.0%。国内市场上半年通过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工作,在原有用户基础上拓展新的客户,加速对其他品牌的市场置换,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市场占有率,但由于国内试剂市场整体需求较弱及产品价格因素影响,业绩短期承压明显,后续有望逐步恢复。   持续高研发投入,新领域拓展有望逐步贡献长期增长。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3.50亿元,占营业收入16.99%。公司成功推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列产品,涵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AutomsTQ6000、全自动样本前处理设备及其配套试剂,通过前处理与串联质谱的整合,进一步推出了国内首创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流水线Automs Q600。同时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Autof T系列、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Auto Maste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utoLumo S900、微生物培养监测仪BC120Plus等新品已陆续获证上市。在NGS方面,全资子公司思昆生物已完成Sikun全系列产品布局,推出Sikun2000、Sikun1000、Sikun500、Sikun RapidGS480四款基因测序仪及全自动病原分析系统,成功切入非临床市场,全自动基因测序文库制备仪AISPre3200已顺利进入试产阶段。海外市场拓展成果初现,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公司上半年国外市场实现收入1.57亿元,同比+19.8%。公司产品已进入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涵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已在中国香港、匈牙利、印尼设立子公司,以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未来海外市场收入占比预计还将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14.51、17.60亿元,同比+1%、+21%、+21%,现价对应PE为20、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及其他医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院内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2
    • 母公司收入维持增长,创新布局加速推进

      母公司收入维持增长,创新布局加速推进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业绩简评   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2.92亿元,同比-0.51%,实现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11.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12.38%;分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63亿元,同比+3.22%,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20.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21.74%。   经营分析   主营业务持续发展,母公司业绩整体稳健。上半年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5.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同比下降11.92%。公司积极优化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公司营业收入稳中向好,主营业务生物制品扭转去年下滑趋势,同比增长7.49%,其中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安赛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8%。   积极拓展新业务,开拓业绩增长点。2025年7月,公司获得宝济药业重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同月公司与维昇药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维昇药业即将获批的隆培促生长素产品达成合作意向。上述合作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辅助生殖+儿童生长”的全链条布局,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布局前沿技术,创新研发加速推进。公司自主研发的HuA21项目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已经召开,PDL1×4-1BB”双抗药物HK010已完成I期临床的剂量爬坡、适应症探索、安全性研究等工作。博生吉安科自主研发的基于纳米抗体的自体CD7-CAR-T细胞药物“PA3-17注射液”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与阿法纳公司共同研发的治疗型mRNA疫苗AFN0328注射液用于治疗HPV相关癌前病变的适应症研发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Ib期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市场环境客观变化等因素,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94(+12%)、9.04(+14%)、10.11亿元(+23%)。2025-2027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0.48、0.54、0.60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4、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业务整合、规模扩大带来的集团化管理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2
    • 渠道管理导致短期承压,创新产品快速拓展

      渠道管理导致短期承压,创新产品快速拓展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11.34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29%;扣非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29%。   从单Q2情况来看,公司实现收入5.87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25%;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26%。   经营分析   加强渠道管理,业绩增速短期承压。2024年期初公司将主营产品终端价格下调26%,主动“以价换量”实现产品销量的显著提升,同时今年进一步加强渠道管理,半年度末应收账款降低至2503万元,较期初下降53%,导致上半年收入利润增速承压。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5.38亿元,超出当期净利润1.49亿元,现金流保持在高质量水平。上半年公司毛利率79.82%,净利率34.26%,整体盈利保持强健。   新系列产品拓展迅速,有望带动长期盈利能力提升。上半年公司肾病产品实现收入7.85亿元,占公司收入69.20%。新产品KHA及PHA拓展良好,KHA系列已覆盖700多家医院,实现收入7998万元,同比+27%,PHA系列亿在120多家医院推广使用,实现收入1175万元,同比+374%。肝病领域实现收入1.32亿元,占公司收入11.59%。急危重症领域产品实现收入1.42亿元,占公司收入12.54%,其中CA系列新产品已在225家医院开展应用,实现收入1136万元,同比+36%,新系列产品有望带动长期盈利能力提升。产品逐步获批欧盟注册,持续拓展国际市场。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3444万元,占公司收入3.04%,目前在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98个国家的2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Future F20血液净化设备、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先后取得欧盟MDR认证,海外市场未来有望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26.84、32.89、39.01亿元,同比+0%/+23%/+19%;归母净利润8.51、10.42、12.53亿元,同比+4%/+23%/+20%,现价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院内需求及产品使用频率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2
    • 采浆规模持续领先,二季度业绩环比好转

      采浆规模持续领先,二季度业绩环比好转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业绩简评   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0亿元,同比增长9.47%,实现归母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减少12.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减少14.54%;分季度看,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7.93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减少5.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减少7.53%。   经营分析   白蛋白、静丙收入持续增长,血制品整体利润端承压。分产品看,上半年公司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20.79%,毛利率为41.02%,同比减少11.61个百分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含层析)实现收入14.27亿元,同比增长6.56%,毛利率为49.82%,同比减少7.67个百分点;其他血液制品实现收入3.28亿元,同比减少13.16%,毛利率为43.29%,同比减少14.78个百分点。   单采血浆站数量及采浆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公司持续通过加大血源发展和稳定工作力度以及绩效考核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采浆量。截至目前,公司下属单采血浆站分布于全国16个省/自治区,单采血浆站总数达107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数量达85家。报告期内,公司下属85家营业单采血浆站实现血浆采集1,361吨,保持国内行业占比约20%。   坚持创新驱动,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公司始终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研发工作进展顺利。成都蓉生第四代层析工艺10%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获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已提交上市许可申请的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处于药品审评阶段;人凝血因子Ⅸ、第四代10%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新增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适应症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c融合蛋白完成Ⅰ期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市场环境客观变化,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6.38亿元(+6%)、18.13亿元(+11%)、19.96亿元(+10%)。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3、0.92、1.01元,对应PE分别为25、22、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浆站拓展不及预期;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新开浆站带来资本开支增加;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2
    •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加速布局创新技术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加速布局创新技术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业绩简评   2025年8月20号,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26.96%,实现归母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增长40.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30.68%;分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29.91%,实现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40.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32.17%。   经营分析   持续聚焦乙肝临床治愈,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开展的以临床治愈为治疗目标的确证性临床试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处于技术审评阶段;围绕乙肝全人群临床治愈和肝癌预防,公司持续参与和支持包括“珠峰”、“绿洲”、“未名”、“萌芽”、“星光”、“领航”、“赢领”、“广愈”、“幸福一生”、“强盾”等一系列公益或科研项目,携手中国专家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为乙肝感染者全人群探索更优治疗方案。随着慢乙肝防治指南的不断升级和临床治愈科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公司核心产品派格宾在提高乙肝临床治愈率、显著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方面的研究证据进一步得到专家和患者的认可,产品持续放量,驱动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积极布局创新技术,持续拓展技术平台和研发管线。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伯赛基因收购基因治疗公司九天生物的部分资产,将充分运用九天生物的技术平台和优势,结合公司自身技术积累,探索多技术平台协同解决疾病问题的综合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目前公司已建立聚乙二醇重组蛋白质修饰、蛋白质药物生产、药物筛选及优化3大核心技术平台,同时在核酸药物、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等领域拓展多个技术平台,逐步形成自主技术积累。公司YPEG-EPO正开展III期临床研究相关准备工作;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ACT300已完成I期临床研究;AK0706、ACT500处于I期临床研究;ACT50、ACT60项目正开展药学和临床前研究。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17(+35%)、14.91(+33%)、19.15(+28%)亿元,对应当前EPS分别为2.75元、3.67元、4.71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31、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审批不及预期;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技术成果无法有效转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21
    • 农用化工行业研究:AI助力农药创新药研发

      农用化工行业研究:AI助力农药创新药研发

      化学制品
        投资逻辑   农药分为创新药和仿制药,少数拥有创新能力的跨国巨头掌握着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农药是用于防治农林业病虫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物质,按照防治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原药分为创制药和仿制药两类,少数拥有创制能力的跨国巨头掌握关键专利及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技术壁垒在短期内难以被完全跨越;新兴市场企业则正通过“联合创制”、并购技术平台等方式逐步切入这一高端领域。2024年富美实、CORTEVA、拜尔、巴斯夫研发研发费用合计99.5亿元,较2016年上涨21.67%,平均研发费用增速为3.13%。   医药与农药具有相似的研发逻辑,农药创新药的研发可以借助医药行业的经验。农药和医药尽管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但其底层逻辑与技术框架具有高度相似性,二者均包括仿制药与创制药的开发路径,其核心流程均涉及活性分子的筛选、靶点识别、结构优化与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环节。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医药行业年研发投入已达约1300亿元,反映出医药行业在研发体系构建、平台搭建、产业协同等方面更为成熟。因此,农药行业可以借鉴医药行业从仿制向创制转型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AI辅助分子设计、高通量筛选等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理念和成熟机制,加速农药研发的效率与创新水平。   搭建AI创新药研发平台的案例研究。搭建农药创新药研发平台的底层逻辑在于构建一个以数据为驱动、模型为支撑、算法为引擎的系统,实现从靶标发现到候选分子筛选、优化与评估的全流程智能化。在构建模型方面,Kruger等人(2023)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判断化合物是否具有杀虫活性的典型数据筛选案例,其通过构建杀虫剂与非杀虫剂样本的数据集,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以识别潜在杀虫剂分子,并依据特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在优化模型方面,Chen等(2023)提出Pesti-DGI-Net深度学习结构,该架构通过多模态机器学习手段优化农药识别模型。考虑到当前许多成熟的机器学习模型辅助药物研发工具主要针对药品单一属性,构建综合性工具平台是AI辅助农药创新药研发较为实用的解决方案。例如,PDAI平台(Pesticide Designbased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是一个专门为农药分子设计量身打造的综合性开发平台,通过整合多种技术模块,覆盖从靶点识别到候选物筛选等多个关键研发阶段,为农药研发提供一站式服务。   风险提示   农药需求下滑;农药价格下跌;转基因推广不及预期;安全环保检查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