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655)

    • 连花清瘟集采降价1%,公司捐赠助力抗击疫情

      连花清瘟集采降价1%,公司捐赠助力抗击疫情

      个股研报
        以岭药业(002603)   事件   4 月 8 日,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进行公示,以岭药业连花清瘟颗粒备选价为 2.3295 元/袋。   4 月 9 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捐赠的议案》,公司决定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上海地区捐赠价值 5000万元连花清瘟防疫物资。此前,公司已经向上海捐赠价值 1100 万的连花清瘟胶囊,并向吉林捐赠了 500 万的连花清瘟胶囊。   点评   连花清瘟是新冠推荐用药。2020 年疫情暴发以来,连花清瘟作为“三药三方”中的一种,被纳入第四版至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中,推荐用于观察期、轻型、普通型新冠患者。   连花清瘟集采降幅 1% ,降价温和超预期。连花清瘟颗粒最高有效申报价为 3.75 元/袋,近一年的全国最低中标价、全国中位中标价均为 2.35元/袋。以全国中位中标价进行计算,连花清瘟颗粒降价幅度为 1%。   连花清瘟还有持续增长空间。连花清瘟在 2020 年达到 42 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150%。2021 年四季度期,国内疫情反复,部分城市药店渠道的感冒药销售收到管控,在此影响下,预计连花清瘟 2021 年全年销售额会小幅下滑。2022- 2023 年,预计海外市场放量、政府及企业采购、国内观察期及轻中症患者用药增长、以及潜在的居民自备需求将会成为连花清瘟新的增长点。   中药创新药政策持续利好,公司心脑血管三大产品持续增长,二线产品高速增长,研发管线丰富,公司长期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 公司的 盈利预 测, 预 计公司 2021- 2023 年营收分 别为101.3/119.4/140.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9/16.7/20.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1 年至 2023 年 PE 为 47/39/3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风险,中成药集采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保等政策监管风险,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11
    • 业绩短期承压,在研管线有序推进

      业绩短期承压,在研管线有序推进

      个股研报
        金迪克(688670)   事件   4月8日,公司公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下降33%,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59%。业绩低于预期。   点评   受新冠疫苗接种影响,业绩短期有所承压。2021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出现有所下滑,主要归因于:1、2021年度,受新冠疫苗加强针和12岁以下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工作等影响,公司四价流感疫苗接种受到较大影响。2、2021年度四价流感预计销售退货率从0%变更为10%。3、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对部分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费用率有所上升,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费用率因经营规模扩大,较去年同期提升4.6%;研发费率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对在研管线进行拓展而上升4.2%;受疫情影响推广销售,合同履约相关的仓储物流、配送费调整至营业成本核算相关等因素,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降低5.9%。   在研管线有序推进,多款产品处于注册阶段。公司四价流感疫苗(预灌封剂型)、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均处于生产注册阶段,未来有望为公司贡献增量。公司深度开发四价流感疫苗系列产品,四价流感疫苗(儿童)I期临床已完成,未来有望实现更广泛的人群覆盖。此外,13价肺炎结合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等品种处于临床前研究。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参考公司2022-2023年股权激励目标,假设疫情对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趋缓,我们维持2022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85亿元(+367%);下调2023年盈利预期32%,预计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24%);考虑到公司新产能的投放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4亿元(+22%)。   2022-2024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4.38、5.42、6.64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0、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及新冠疫苗接种影响超出预期;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及竞争加剧;市场推广及销售不达预期;新增产能消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11
    • 医药行业研究:CGT风云正起,看好CGT外包服务行业

      医药行业研究:CGT风云正起,看好CGT外包服务行业

    • 医药健康行业政策周报:2022年3月25-4月1日

      医药健康行业政策周报:2022年3月25-4月1日

    • 创新驱动,肺癌靶向领先,成长提速蓄势待发

      创新驱动,肺癌靶向领先,成长提速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2022年4月6日,公司发布年报,2021年营收22.46亿元,同比增长20.08%;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36.83%,但剔除2020年由于出售贝达医药科技获得的一次性投资收益2.93亿与股权激励影响后,实际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约23.05%;研发费用5.66亿元,同比增长55.97%。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创新驱动成长,2021年医药集采大环境下,营收与净利润仍皆有近20%增长。公司营收,主要来自于一代EGFR-TKI埃克替尼以及首个国产ALK抑制剂恩沙替尼。埃克替尼持续保持市场地位,上市以来连续6年年销售额过10亿元,累计销售额超过100亿元;2021年销售191万盒,同比增长23.75%。恩沙替尼市场份额逐渐增加,2021年销售额1.5亿元。   肺癌靶向领先,肿瘤领域全面推进,40多项新药研发稳步推进中。(1)公司围绕肺癌组合疗法全面布局,拥有针对EGFR和ALK的上市产品,40多个在研项目,研发占比38%。(2)2021年6月,凯美纳获批适应症增至3个,新增NSCLC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2021年11月贝安汀(安维汀生物类似物)获批,12月新增6项适应症获受理,或成为首个与原研安维汀适应症相当的贝伐珠单抗;2021年12月,贝美纳一线治疗NSCLC纳入优先审批程序。此外,2021年3月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2022年1月潜在首个治疗肾癌的国产1类新药伏罗尼布片获NMPA受理。(3)凯美纳、贝美纳顺利进入新医保,销售放量可期。凯美纳单药一线、单药二线、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贝美纳二线治疗ALK基因突变NSCLC成功纳入医保目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实现营收31/42/55亿元,同比增长40%/32%/33%;归母净利润5.76/7.58/10.09亿元,同比增长50%/32%/33%。当前股价对应2022/23/24年PE为39/30/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研发及商业化不达预期、监管政策变动对行业增速影响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07
    • 新冠专题系列报告:国内mRNA疫苗进展不断,看好疫苗及其上游供应链投资机遇

      新冠专题系列报告:国内mRNA疫苗进展不断,看好疫苗及其上游供应链投资机遇

      生物制品
        投资逻辑   新冠mRNA疫苗表现优异。目前,全球已有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等多种技术路径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其中mRNA新冠疫苗基础免疫的保护效力上临床数据表现优异,三针加强针后对变异株的保护力也有明显提升。辉瑞/BioNTech和Moderne的新冠mRNA疫苗在美国和欧盟相继获批。   国内mRNA疫苗进展不断。国内暂无mRNA疫苗获批上市,但是近期mRNA疫苗研发进展不断,已有多个mRNA疫苗进入到临床阶段:   沃森生物和艾博生物联合开发的mRNA疫苗ARCoV处于两项临床III期试验中,分别是针对未接种人群的两针免疫试验,和针对已接种两针人群的加强针免疫试验。2022年1月24日,艾博/沃森的新冠mRNA疫苗ARCoV的I期临床数据在《柳叶刀-微生物》发表,ARCoV在所有五组剂量下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并强烈诱导免疫反应。   云顶新耀引进的Providence的mRNA疫苗PTX-COVID19-B目前处于全球II期,并且加入了WHO的新冠疫苗Solidarity试验(SolidarityTrialVaccines)。I期临床数据显示,接受过PTX-COVID9-B治疗的受试者的血清在第28天显示出中和活性,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受试者均未产生中和抗体。在第二次注射两周后,中和抗体滴度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第42天的中和效价比新冠康复患者的中和水平高出10倍以上。云顶新耀和Providence还在开发针对Omicron的下一代mRNA疫苗。   艾美疫苗控股子公司丽凡达开发了新冠mRNA疫苗LVRNA009。LVRNA00的I期临床数据显示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目前正处于II期临床试验中。   斯微生物针对变异株的二代新冠mRNA疫苗正在老挝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在巴西,斯微生物已经获得临床I期、II期、III期的批件。   石药集团的mRNA疫苗在2022年4月4日获得IND批准。康希诺生物的mRNA疫苗在2022年4月4日获得IND批准。   看好mRNA疫苗及其上游供应链相关产品需求放量。“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紧跟疫苗技术发展趋势,支持建设mRNA疫苗,提高疫苗供应链保障水平。支持疫苗企业和重要原辅料、耗材、生产设备、包装材料企业协作,提高各类产品质量技术水平。随着国产mRNA疫苗研发进度的不断推进,对上游供应链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我们看好mRNA疫苗及其上游供应链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mRNA疫苗及其上游产业链重点标的:金斯瑞生物科技、诺唯赞、康希诺生物、键凯科技、石药集团等。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mRNA疫苗不良反应或安全性风险、上市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供应链短缺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2-04-07
    • 出海迎来收获期,创新布局逐渐开花结果

      出海迎来收获期,创新布局逐渐开花结果

      个股研报
        普利制药(300630)   投资逻辑   实施“差异化+一体化+国际化”战略布局成效显著:公司2005年开启国际国内同步发展战略,多条产线陆续通过WHO、欧盟及FDA的GMP审查,多款制剂出口品种被纳入优先审评。2012-2020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136.11%的复合增长,占公司营收比重从0.15%提升至13.82%。此外,公司安庆原料药项目有序推进,为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新建产能释放有望推动公司业务增长。2017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为29.00%、115.50%、83.30%和88.00%。由于研发占用部分产能,公司整体产能在2020年相对紧张。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国际高端生产线扩建项目”设计产能9000万支,是2020年公司针剂产能的9倍,计划建设后第四年至第八年陆续达产;2020年定增募投项目“普利国际高端原料药及创新制剂制造基地项目”原料药设计产能360吨。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释放,公司业务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利用国际化产能优势,承接CDMO业务:得益于稀缺的全球化注射剂产能优势,公司CDMO服务支持中美欧三地申报,并可以提供原料+制剂一站式服务,丰富的剂型可以满足市场的特殊需求。目前,公司与美国Celsion进行了多个项目的合作,包括GEN-1免疫疗法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以及DNA疫苗的相关合作。   积极进行医药创新布局:自研方面,公司瞄准国际创新药领域积极布局产品管线,包括肿瘤、造影、呼吸道疾病等多个适应症领域。合作方面,公司与中科院高能所合作研究硼中子俘获疗法治疗癌症,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开展高效递送mRNA/小分子抑制剂的纳米药物研究。创新药前瞻布局为公司业务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1E-2023E年净利润为5.30/7.14/9.70亿元,对应EPS为1.21/1.63/2.22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2年30倍PE,目标价48.99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仿制药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药品质量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其他监管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04-06
    •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多款mRNA新冠变异株疫苗获批临床,核酸疫苗平台价值持续彰显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多款mRNA新冠变异株疫苗获批临床,核酸疫苗平台价值持续彰显

    • 康希诺生物-B(06185):mRNA新冠疫苗获批临床,创新平台再落一子

      康希诺生物-B(06185):mRNA新冠疫苗获批临床,创新平台再落一子

    • 医疗诊断行业研究:生物试剂行业持续高景气,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医疗诊断行业研究:生物试剂行业持续高景气,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生物试剂种类丰富,需求持续攀升,行业景气度高。生物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具有品类多,数量庞杂的特点。按照不同用途划分,可分为通用试剂、分析试剂、诊断试剂、教学试剂、实验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等。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速较快,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国内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72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136亿人民币,整体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7.1%,预计2024年将达到246亿人民币。   科研市场需求广阔,工业用户市场正在快速崛起。生物试剂用户主要分为科研用户和工业用户。科研端需求广阔,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我国研究资金投入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从2015年的434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866亿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8.8%,增速远超同期全球水平。此外,在抗疫需求催化下,工业用户端试剂需求不断加大,市场正在快速崛起,未来工业用户市场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分子类试剂: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分子试剂相关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分布较为分散。由于国内试剂厂商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仍以外资企业为主,赛默飞、凯杰、Takara和BioRad四家企业合计占比超过40%。国产企业主要以诺唯赞、全式金、康为试剂、爱博秦克和翊羽生物为代表,其中诺唯赞的市占率为仅4.0%,市场份额仍处于较低。但近年来,国产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未来在国产企业产品质量性能、技术服务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国产化率有望大幅提高。   蛋白类试剂:抗体为最大子领域,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蛋白类试剂主要包括抗体、重组蛋白、蛋白芯片等。其中抗体为国内蛋白类试剂市场最大细分领域,2019年抗体市场规模达27亿人民币,占比为67.0%。此外,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2015年的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亿元,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0%,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元。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全球新冠检测和预防需求依然旺盛,上游原料需求有望保持高位。中长期来看,国内生物医药研发投入逐年增长,长期成长可观;工业端技术持续迭代,产品向多个维度延展,未来在工业端试剂原料需求预计将不断拓宽。   生物试剂上游原料供应链进口替代空间大,抗疫期间产业链需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补足短板成为重要目标。上游生物试剂行业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重点公司: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菲鹏生物(拟上市)等。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增速不及预期;进口替代不及预期;需求下降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2-04-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