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9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以及关注具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和公司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以及关注具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和公司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康复医疗前景广阔,重视康养医疗基层建设的投资机遇。康复医学在医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均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康复服务需求庞大亟待满足,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供需结构失衡,分配到的资源仍供不应求,我们推算仅综合医院中的二级和一级医院的潜在康复医疗设备空间超1000亿元。供需结构的边际改善有望催生医疗设备增长弹性:政策端来看,国家分级诊疗促使医疗资源下放至基层;医改政策推动药占比下降,院端收入重心移向医疗服务,有望带动康复医疗的提升。支付端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叠加医保扩大康复项目支付范围,有望进一步释放康复医疗需求。供给端来看,设备新兴技术有望降低门槛,辐射广大基层需求群体。   本周行情:本周(1月8日-1月12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57%,跑输沪深300指数1.22pct,跑输创业板指数1.76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除医疗服务外其余板块皆下跌。医疗服务板块上涨0.81%,跌幅较大的板块为生物医药和中成药,分别下跌4.80%和4.19%。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继续受行业政策性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具备稀缺性,关注具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和公司,以及负面影响见底静待利好的公司。   1、化学发光:集采落地政策风险释放,价格友好基本不冲击出厂价,国内企业份额提升,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科美诊断等国产企业;   2、需求刚性品种:血制品(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和华兰生物);   3、精麻类(建议关注恩华药业),重组凝血八因子(建议关注神州细胞)4、药用玻璃(建议关注山东药玻),   5、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负面影响见底:   1、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2、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衍生物龙头)。3、POCT:建议关注万孚生物。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4-01-1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国重症血友病A的预防治疗渗透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国重症血友病A的预防治疗渗透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中国接受预防治疗的重症血友病A患者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球范围内,重度HA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治疗。在英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接受预防治疗的总体重症儿童患者占比已经达到90%以上,血友病治疗市场非常成熟。中国接受预防治疗的重度患者比例相比人均GDP不及中国的巴西仍有较大差距。HTCCNC研究数据中发现,中国总体有44.33%的患者依赖按需治疗,只有16.2%的患者接受间歇性预防、临时预防、初级预防等不同形式的预防性治疗。   本周行情:本周(1月2日-1月5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3.21%,跑输沪深300指数0.24pct,跑赢创业板指数2.91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十二。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所有板块皆下跌。其中跌幅前三的为生物医药、化学制药、医药流通,分别下跌3.21%、3.74%和6.14%。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四季度继续受行业政策性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具备稀缺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业绩有望实现良好增长以及判断增长确定性 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可以把握:   一、行业政策免疫:1、海外业务逻辑: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以及生命科学上游等公司。2、品牌OTC:建议关注健民集团、马应龙等。3、需求刚性品种:血制品(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精麻类(建议关注恩华药业),药用玻璃(建议关注山东药玻),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4、民营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二、负面影响见底:1、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2、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衍生物龙头)。3、POCT:建议关注万孚生物。   三、化学发光联盟集采集采量和中标价公布,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科美诊断等国产企业。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4-01-0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寻找2024年相对确定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寻找2024年相对确定的机会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我们认为24年医药板块仍是结构性行情,核心的投资机会来自景气度回升的细分板块,以及新技术、新品类创造出新需求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如何寻找景气度回升的细分板块,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政策扰动结束之后板块恢复快速增长,医疗器械优先关注国产进口替代大周期下细分龙头企业;药品优先关注院内刚性用药。2)中长期行业逻辑未变,估值回调充分,边际存在改善预期。3)基数影响消退,估值回调充分;4)技术突破创新出海等等。   本周行情:本周(12月25日-12月29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2.38%,跑输沪深300指数0.43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78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十二。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所有板块皆上涨。其中涨幅前三的为医药流通、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分别上涨2.95%、2.89%和2.38%。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四季度继续受行业政策性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具备稀缺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业绩有望实现良好增长以及判断增长确定性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可以把握:   一、行业政策免疫:1、海外业务逻辑: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以及生命科学上游等公司。2、品牌OTC:建议关注健民集团、马应龙等。3、需求刚性品种:血制品(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精麻类(建议关注恩华药业),药用玻璃(建议关注山东药玻),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4、民营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二、负面影响见底:1、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2、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衍生物龙头)。3、POCT:建议关注万孚生物。   三、化学发光联盟集采集采量和中标价公布,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科美诊断等国产企业。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4页
      2024-01-02
    • 立足洛索明星产品,透皮贴膏矩阵即将多点兑现

      立足洛索明星产品,透皮贴膏矩阵即将多点兑现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投资要点:   聚焦消炎镇痛凝胶贴膏领域,打造“久悦”贴膏品牌。 中国外用透皮贴膏市场广阔且仍为蓝海,其中中成药贴膏占比大,化药贴膏增速快,九典制药全方位布局。大单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为中国独家首仿, 2022年销售超13亿元,我们认为未来增速仍乐观;酮洛芬凝胶贴膏独家首仿,即将进入医保放量,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吲哚美辛凝胶贴膏、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椒七麝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未来两年有望上市,消炎镇痛外用贴膏多点开花。   口服制剂立足集采,原辅料兼顾内供外销。 1.口服制剂销售逐年增长,依托集采中标产品,为公司业绩带来新驱动。 2.原辅料对内实现自产自供,原料成本更具优势;对外公司是国内外主要规模生产奥硝唑、盐酸左西替利嗪、磷酸盐等原料药的 GMP 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半自营模式营销改革,多渠道降本控费卓有成效。 1.目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在河南省、山东省以及湖南省进行半自营模式的试点情况良好。公司摒弃过往粗放的招商代理模式,选择精细化招商半自营模即公司组织团队对接医药代表减少中间环节。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开发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择机扩大半自营模式覆盖范围。 2.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纳入多省集采范围并大力推广院外市场,节约进院及推广费用。公司销售费用率已从2022年的52.43%降至2023年Q1-3的46.5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九典制药立足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大单品,多种非甾体外用贴膏与中药贴膏上市在即,打造外用贴膏产品矩阵;同时原料药和药用辅料为公司提供业绩增量。 我们预测2023/2024/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7.74/34.74/42.43亿元,增速为19%/25%/22%。 2023/2024/2025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87/5.10/6.46亿元,增速为44%32%/27%。我们看好公司的品牌竞争力与研发能力,给予公司2023年37PE,市值为144亿,对应目标价格为41.82元。首次覆盖,给“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波动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0页
      2023-12-2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开标,关注国产企业的放量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开标,关注国产企业的放量机会

      化学制药
        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开标,关注国产企业的放量机会。 安徽省医保局牵头开展的二十五省(区、兵团)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开标, 从中标结果看,企业报价平均降幅为53.9%,预计年节省采购金额近60亿元; 采购量和金额最大的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最高降幅65.2%, 最低降幅50.01%, 平均降幅54.14%。雅培、罗氏等进口企业以及迈瑞、安图、新产业等国内龙头企业均以高于50%的降幅全部拟中选,保证了临床精准检验的需求。我们认为1)进口品牌的渠道利润本身低于国产品牌,集采环境下进口渠道商利润进一步压缩,国产品牌比较优势凸显。 2)集采将推动行业的价值中枢整体向产品质量移动,拉长维度来看,建议关注具备原料优势+规模化的企业:原料自产快速推进,集采提升规模加速工艺迭代反哺试剂质量提升。   建议关注国产化学发光领先企业: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科美诊断、亚辉龙等。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本周行情:本周(12月18日-12月22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37%,跑输沪深300指数2.25pct,跑输创业板指数1.15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中下游。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全盘下跌,其中跌幅前三的为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分别下跌4.88%、 3.55%和2.97%。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四季度继续受行业政策性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具备稀缺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业绩有望实现良好增长以及判断增长确定性?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可以把握:    一、行业政策免疫: 1、海外业务逻辑: 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以及生命科学上游等公司。 2、品牌OTC:建议关注健民集团、马应龙等。 3、需求刚性品种:血制品(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精麻类(建议关注恩华药业),药用玻璃(建议关注山东药玻),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 4、民营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二、负面影响见底: 1、 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 衍生物龙头)。 3、 POCT: 建议关注万孚生物。   三、化学发光联盟集采集采量和中标价公布, 建议关注: 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科美诊断等国产企业。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3-12-25
    • 2024年化工行业年度策略:聚焦周期左侧的出海机遇

      2024年化工行业年度策略:聚焦周期左侧的出海机遇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化工景气反转或尚需时日。化工是制造业的根基,是衡量国民经济景气晴雨表。步入2022年后,欧美“放水”效应逐步趋弱,欧洲地缘冲突再起,供需关系逆转,行业全球景气下行并延宕至今,当前化工大宗盈利水平已到历史底部极值。尽管油煤价格高位,成本和行业供过于求的盈利压力短期难以缓解,景气反转尚需时日,但考虑到全球区域性供需失衡的机会仍在,仍不乏投资机会。   基础化工看好核心资产、合成生物学和出海主线。看好化工核心资产在行业底部率先反转的机会;合成生物学是未来化工行业脱碳的关键拼图,近年来业内不乏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未来有望开辟高速成长新蓝海;国内优势产能出海,配合一带一路战略,是解决区域产能过剩的好办法,优秀企业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且欧洲化工业受能源危机影响式微,对国内产能出海亦是利好。   一体化炼厂α优势或得到进一步巩固。未来石化行业供给端集中度和布局的合理性将进一步提升,独立炼厂淘汰速度加剧,一体化炼厂α优势或得到进一步巩固。2024年是各炼厂检修大年,需要关注在消费进一步回暖情况下消费量和供给受限之间的矛盾,同时需要捕捉部分大石化项目下的重点新材料项目布局。总体而言行业供需格局延续向好态势,产业布局更加优化,行业将朝向高质量健康发展迈进。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核心资产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远兴能源,合成生物学龙头华恒生物,出海受益标的瑞丰新材、亚钾国际、赛轮轮胎、润丰股份、蓝晓科技,石化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宝丰能源、卫星化学、荣盛石化、恒力石化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表现不及预期,化工产能周期变化超预期,油价大幅波动,化工业安全环保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8页
      2023-12-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24年业绩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24年业绩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疫后居民保健养生需求推动中医行业增长,规模有望维持较快增速。疫情对提升了居民对保健养生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居民对于中医诊疗的接受程度,行业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政策环境友好,中医项目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重点调增对象。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试点情况来看,中医项目已成为改革重点价格调增对象,有望带动行业客单价持续上行。 固生堂:扩张模式成熟,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公司作为中医医疗服务龙头,其通过医联体获医、线上+线上结合的扩张模式已得到充分验证,商业模式成熟。此外,公司在其已布局的经营区域渗透率提升空间充足,未来增长势能充足。   本周行情:本周(12月11日-12月15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1.97%,跑输沪深300指数0.26pct,跑赢创业板指数0.34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表现分化,除中药饮片(+1.49%)外其余板块均出现回调,其中医药流通、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涨跌幅分别为-0.46%、 -1.01%、 -1.25%、 -1.33%、 -1.97%、-2.6%和-3.05%。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四季度继续受行业政策性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具备稀缺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业绩有望实现良好增长以及判断增长确定性?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可以把握:   一、行业政策免疫: 1、海外业务逻辑:迈瑞医疗、新产业、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以及生命科学上游等公司。 2、品牌OTC:健民集团、马应龙等。 3、需求刚性品种:血制品(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精麻类(恩华药业),药用玻璃(山东药玻),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 4、民营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二、 负面影响见底: 1、 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 衍生物龙头)。 3、 POCT:万孚生物。   三、 化学发光联盟集采集采量和限价公布, 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科美诊断等国产企业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1页
      2023-12-18
    • 国产优势扩张布局,AQ-300冲刺三级医院

      国产优势扩张布局,AQ-300冲刺三级医院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投资要点:   国内消化道癌疾病负担重、内镜检查需求量大,国产软镜设备厂商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癌症早筛的范围扩大与加速渗透,将扩大居民对癌症防治知识及内镜筛查的知晓度,提升高危人群内镜筛查的依从性,提高健康人群参与内镜体检的意愿度,共同催化软性内镜诊疗需求释放。结合供给方面,内镜医师及麻醉医师的数量上升、内镜检查结构转型、医疗机构对内镜设备配置的增加,可有力承接内镜诊疗需求的释放。 2022年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家日本厂商占据我国80%以上的软镜市场份额,国产软镜厂商的替代空间广阔。   AQ-300携光学放大内镜、可变硬度肠镜,窗口期冲刺三级医院核心市场。 4K超高清内镜AQ-300在制造工艺、成像画质、光学染色、镜体等多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搭载全新主机、 5LED光源、光学放大内镜、可变硬度镜体、十二指肠镜、双焦内镜、小镜种等重磅登场,对标奥林巴斯最新代X1系统。我国三级公立医院消化内镜诊疗量占比超过65%,澳华AQ-300有望在X1系统尚未进入国内的窗口期破局进口厂商垄断的三级医院核心市场。   内镜系统升级+镜种布局齐全,业绩快速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公司积极突破系统升级与配套镜体研发工作, 2023年8月推出17款多平台兼容细镜,灵活满足不同科室诊疗需求,并实现AQ-200Elite款升级系统适配消化高端镜种。针对产品对应的三级医院,针对性组建销售团队,着力开拓三级医院入院渠道,提升高端产品的品牌效应,为高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公司2023年10月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目标A要求2024-2026年营收目标达9.9、 14.0、 20.0亿元(同比增长50%、 41%、43%),彰显公司对业绩增长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CAGR为47%,归母净利润CAGR 113%,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12.6/8.4/5.9倍。考虑到公司在软性内镜领域细分赛道的国产新起之秀,仍处于推广阶段,费用率较高,采用PS估值更为合理;公司作为专注于软镜赛道的国产龙头企业,产品具有创新性并实现赋能临床,给予公司2024年11倍PS,对应目标价8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研发失败或导致产品放量不达预期; 2)医疗事故风险或导致推广不及预期; 3)进口品牌国内设厂或加剧国产化竞争风险;4)海外市场拓展或引发国际化经营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页
      2023-12-14
    • 医药生物行业:化学发光集采五问五答:进口替代有望加速,估值中枢有望上行

      医药生物行业:化学发光集采五问五答:进口替代有望加速,估值中枢有望上行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问题1:最高有效申报价公布,进口国产价格体系的冲击程度判断?   国产头部企业价格安全边际更为充足:1)按照50%的降幅推算,传染病八项的合计“复活线”价格为52.8元。我们认为国内企业价格安全边际高,以亚辉龙招股书公布的术前八项价格为例,预计整体项目在28.56元/人份,价格空间大,安全边际足。2)进口品牌的渠道利润本身低于国产品牌,进口渠道商利润进一步压缩,国产品牌比较优势凸显。   问题2:挂网最低价是否会消弭国产企业的价格优势?不会。   原因在于:传染病八项等项目虽申报细分项目价格,但是降幅按照整体计算(可参见集采文件的申报表)。且目前传染病项目中仅乙肝五项纳入过化学发光集采,整体降幅仍可控制。   问题3:复活规则的联动效应会如何影响企业的不同项目报价决策?可能存在预期差,国产头部或受益。我们倾向于认为“复活”规则要求集采的项目的降幅/整体降幅均在50%以上(即文件规则中的“,”解读为“且”的关系)。因此进口品牌激素的降幅可能会高于预期,导致利润空间下行,国产企业利润渠道利润优势进一步提升,利好国产企业上量。   问题4:同一限价下进口与国产最终价格接近,院端与代理商的品牌选择博弈?质量媲美或者接近进口品牌的优质国产品牌。我们认为院端更青睐进口品牌的原因在于:1)客观上来看:海外体外诊断发展领先国内,质量在初期确实领先国内;2)主观上:由于发展技术代差,进口在大型医院的装机具备领先优势同时抢占了医护人员的“心智”。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的品牌力度及口碑正在快速提升,或已达到接近甚至媲美进口的程度。室间质评结果来看,国产公司在术前八项的临床认可度普遍高。因此我们认为,具备临床认可度的厂家产品如安图、迈瑞、科美、迈克、万泰、新产业、亚辉龙等企业有望在两方的博弈下脱颖而出。   问题5:集采政策落地后,哪些国产品牌有望脱颖而出?我们认为,集采推动行业的价值中枢整体向产品质量移动。因此着眼于本次集采,该问的回答与问题4相同。而拉长维度来看,建议关注具备原料优势+规模化的企业:原料自产快速推进,集采提升规模加速工艺迭代反哺试剂质量提升。   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科美诊断、亚辉龙等国产化学发光领先企业   风险提示:集采丢标风险,降价幅度高于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页
      2023-12-12
    • 医药生物行业:安徽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文件发布点评:集采规则温和最高限价合理,看好国产头部厂家受益

      医药生物行业:安徽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文件发布点评:集采规则温和最高限价合理,看好国产头部厂家受益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事件:12月8日安徽省连续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和第3号文件。   体外诊断集采最高限价与报量分组情况公布。以首年意向采购量来看,传染病八项(酶联法1.7亿人份/化学发光法3.5亿人份)与性激素六项(6347万人份)居于所有项目前列。最高有效申报价来看,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合计105.6元,性激素六项合计86元,同样居于前列。   国内第一梯队企业大部分入选性激素、传染病项目A组,报量结果亮眼。按照项目的首年意向采购量(人份)计算(下同),进入A组的国产厂家在传染病(化学发光发)项目中报量占比67%,性激素六项占比为23%。具体结果如下:   1、性激素A组共8家入围,其中国产和进口品牌均为4家,按照占比计算罗氏29%,贝克曼22%,西门子10%,迈瑞10%,雅培9%,新产业6%,安图4%,迈克3%。   2、传染病A组(化学发光法)共9家入围(国产6家+进口3家):安图22%,迈瑞16%,雅培13%,迈克10%,科美7%,万泰7%,罗氏6%,新产业6%,希森美康4%。   各厂家最高有效申报价统一,国产头部企业有望受益。竞价规则表明在各检测项目最高有效申报价相同,统一申报整体降幅,按降幅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排名。本次规则未区分国产进口,进口品牌丧失溢价优势。各项目公布的最高有效价合理,结合50%的降幅“复活线”来看,本次集采规则相对温和。国产头部企业具备价格优势,有望在后续报价中获益,进一步提升自身市场份额。   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科美诊断等国产企业。   风险提示:降价幅度高于预期,集采失标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3-12-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