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9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先正达南通新植保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开工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先正达南通新植保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开工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14%,创业板指数下跌1.98%,沪深300下跌1.3%,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2.17%,申万化工指数下跌2.11%。   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粘胶(3.4%)、钾肥(1.66%)、印染化学品(-0.5%)、轮胎(-0.71%)、涂料油墨颜料(-0.92%);化工板块涨跌幅后五的子行业分别为涤纶(-4%)、橡胶助剂(-3.83%)、农药(-3.13%)、食品及饲料添加剂(-2.66%)、氯碱(-2.56%)。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先正达南通新植保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奠基。6月20日上午,先正达南通新植保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该项目于今年2月签约,短短四个月时间就已落地。新植保制剂生产基地项目由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12亿美元,主要生产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生物激活剂等植保产品。(资料来源:中国化工报、南通发布)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开工。6月18日,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主装置开工仪式,标志着这个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环评典型案例的国家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位于陕西榆林榆横工业园区,可研概算投资238.8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220万吨/年甲醇、90万吨/年聚烯烃,同时对现有煤化工一期工程优化升级,建设25万吨/年LDPE/EVA延链增链及配套工程。主体装置包括空分、气化、净化、硫回收、甲醇合成、MTO、烯烃分离、3套聚烯烃以及1套EVA等装置。(资料来源:中国化工报)   投资主线一:轮胎赛道国内企业已具备较强竞争力,稀缺成长标的值得关注。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国内部分轮胎企业已在海内外占据一定份额。随着海运周期恢复政策、海外经销商库存接近去化完毕,轮胎行业景气度有望底部反转。建议关注:森麒麟(泰国二期即将达产,全球化布局西班牙、摩洛哥工厂,成长性足)、赛轮轮胎(全钢胎、非道路轮胎优势显著,液体黄金材料进一步构筑性能优势)。   投资主线二:消费电子有望逐渐复苏,关注上游材料企业。随着下游消费电子需求逐渐回暖复苏,面板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充分受益。部分国内企业在面板产业链部分环节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切入下游头部面板厂供应链,自身α属性充足。随着面板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暖,头部显示材料厂商有望享受行业β共振。建议关注:东材科技(光学膜核心标的,电子树脂稳步放量)、斯迪克(OCA光学胶龙头企业)、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核心标的)、瑞联新材(OLED中间体及液晶材料生产商)。   投资主线三:关注具有较强韧性的景气周期行业、以及库存完成去化迎来底部反转。(1)磷化工:供给端受环保政策限制,磷矿及下游主要产品供给扩张难,跌价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长,供需格局趋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支撑产业链景气度。建议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芭田股份。(2)氟化工: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加速削减支撑盈利能力高位企稳,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落地在即迎来景气修复,高端氟聚合物及氟精细化学品高速发展,萤石需求资源属性增强价格阶段性高位。建议关注:金石资源(萤石资源储量、成长性行业领先)、巨化股份(制冷剂龙头企业)、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3)涤纶长丝:库存去化至较低水平,充分受益下游纺织服装需求回暖。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   投资主线四:经济向好、需求复苏,龙头白马充分受益。随着海内外经济回暖,主要化工品价格与需求均步入修复通道。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具有显著规模优势,且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在需求复苏、价格回暖双重因素共振下,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的龙头白马具有更大弹性。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3页
      2024-06-23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Verona Pharma:COPD疗效再上一个台阶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Verona Pharma:COPD疗效再上一个台阶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COPD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亟需新药:COPD的全球患病率高达10.3%,是全球第三大死因。尽管目前已有接近40种药物获批,但仍有56%的患者对疾病控制感到不满意。即使是三药联用(LABA/LAMA/ICS),仍有不少患者每年经历至少两次急性发作。此外,该领域已经40年未出现过全新机制的药物,这进一步突显了开发创新治疗方法的紧迫性。   新药Ensifentrine具备多种优势:(1)COPD全新机制,疗效明确,安全性好,benefit/risk比值高,在现有治疗药物的基础上还可带来额外临床获益;(2)受众群体大:ENHANCE研究纳入的患者中30%为1L疗法,其余为2L或3L,且疗效不受Eosinophil水平影响,适用范围(US)约860万患者。相比之下,Dupilumab(IL-4/13)仅适用于约30万患者;(3)由于Ensifentrine的主要功能为气管扩张,所以理论上对哮喘、囊性纤维化都能起效,因此其市场空间后续有望扩容一倍以上;(4)相比LABA,Ensifentrine的安全性更好,临床地位有望超越LABA;(5)用药依从性好,Ensifentrine是小分子药物,所以可以和其他小分子药物作为复方吸入制剂,不增加患者用药便捷性方面的负担。   风险提示:Ensifentrine获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专利延期不及预期的风险;竞品疗效大超预期的风险;药物上市后出现额外副作用的风险;价格管控的风险;Ensifentrine与LAMA联用临床失败的风险;Ensifentrine与LABA联用缺乏协同效应的风险;美国继续推迟降息,融资环境恶化的风险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页
      2024-06-21
    • COPD行业专题:沉寂十余年,新疗法启航

      COPD行业专题:沉寂十余年,新疗法启航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全球约5亿患者可对标糖尿病,行业天花板高,且国内诊断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2019年造成323万人死亡,在全球范围内共有约5亿患者,患者基数大,行业天花板高,我们认为可对标糖尿病。同时,我国COPD诊断率仅为26.8%,控制率仅为20.2%,均远低于美国同指标数据,我们认为国内COPD诊断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十余年未有新疗法获批,COPD药物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COPD领域已经有数十年未有新疗法获批,虽然最高标准的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但仍有大约一半患者在接受三联治疗后出现COPD急性加重。此外,大约56%的患者对维持治疗感到不满意,我们认为COPD用药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亟需新药。   新型疗法获批在即,COPD治疗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COPD新疗法有望迎来新突破:(1)Ensifentrine:PDE3/PDE4双靶点抑制剂,不区分治疗背景与急性加重史,均可使患者临床获益,适用人群广泛,预计2024年6月26日PDUFA,重磅催化可期;(2)Dupilumab:靶向IL-4Rα,有望成为COPD领域首个生物药,两项Ⅲ期临床数据高度吻合,疗效优异且确切。Dupilumab原计划于2024年6月27日PDUFA,但因FDA要求对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更多的分析,PDUFA日期被推迟到2024年9月27日;(3)Tezepelumab:当前生物药疗效最佳品种,Ⅱ期数据表现亮眼,AstraZeneca正在积极规划Tezepelumab治疗COPD的Ⅲ期临床试验。我们认为,随着Ensifentrine和Dupilumab陆续获批以及后续Tezepelumab等优效品种临床持续推进,COPD治疗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   投资建议:目前国内相关标的对应管线仍处于较早期阶段,建议关注三生国健(SSGJ-611,IL-4Rα)、迈威生物(9MW1911,IL-33R)、中国生物制药(TQC3721,PDE3/4)和恒瑞医药(HRS-9821,PDE3/4)。   风险提示:新药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新药安全性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页
      2024-06-21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及性分析报告: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到底有多远?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及性分析报告: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到底有多远?

      生物制品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研究医保国谈药品落地情况?   到2023年底,我国已连续开展七轮国家医保药品谈判,超400种创新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物可及性。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谈判药品落地工作,陆续发布多个文件推动落地工作,以确保患者真正买得到、用得上谈判药。2024年初至今,北京、广州和珠海均发布了支持了创新药的产业政策,均对谈判药品落地有明确支持的相关规定。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医保国谈药品落地情况,更好的理解相关创新药政策实施后医保国谈药品落地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好理解创新药产业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的支持力度。   为什么要研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情况?   以四种ALK靶点药物为例,其中赛瑞替尼、阿来替尼和恩沙替尼均为二代ALK抑制剂,疗效和安全性全面优于一代药物克唑替尼,赛瑞替尼和恩沙替尼的治疗费用也更加低廉,但进院进度远低于克唑替尼,出现药品配备水平与临床价值“倒挂”的情况。研究医保国谈药品落地情况可以更好的理解创新药从获批到患者真正使用之间存在的距离,评估药品可及性存在的困难,更好的判断创新药销售放量的节奏。   本报告研究哪些内容?   1、为什么有些疗效更佳的国谈药品销售收入却更低?2017-2022年国谈药品落地情况怎么样?   2、为什么有些新药进了国家医保目录患者却买不到?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现存的堵点和挑战?   3、为什么有些地区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执行更好?哪些政策出台会推动谈判药品更好落地?   背景补充:   为全面了解谈判药品落地情况,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委员会(RDPAC)对谈判药品的落地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2022年5月、2022年12月和2024年1月均发布了调研分析报告,本报告许多内容引用RDPAC于2024年1月已发布《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现状和地方实践经验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数据。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9页
      2024-06-18
    • 线下药店行业动态跟踪:药店行业三问三答:药品线上比价影响几何?

      线下药店行业动态跟踪:药店行业三问三答:药品线上比价影响几何?

      医药商业
        针对当前市场对药品线上比价的一些担忧问题,我们结合各地药品价格整治的细则和目标,对核心疑惑进行解答:   此次线上比价,目的是否是让院内和院外药品同价?   不是。此次药品线上比价,实际上是零售药店价格治理的其中一环,因此其目的应该与零售药店价格治理目的一致。我们梳理了湖北、陕西、河南、甘肃、内蒙古等省份中部分城市的零售药店价格治理细则,其中对于零售药店销售价格的限价表述均为“原则上定点药店实际销售价格不应高于省内的众数(或平均价格)”,因此实际上零售药店药品治理的比较对象仍为零售渠道价格,并非院内价格。   结合此前医保局文件,此次价格治理是否要实现线上线下同价?不是。线上线下比价同样也是零售药店价格治理的其中一环,根据我们此前的梳理,各地零售药店线下价格的比较对象均为这家药店在网络平台的展示价格,且允许线下价格高于线上价格15-20%,并非要求线上线下同价。实际上我们认为,线下门店由于需要承担房租、水电、人员开支等成本,线下与线上存在价差为合理现象。此外,此次价格治理并非只针对线下不合理高价,线上品种不合理低价也在整治范围内,价格体系的治理方向是理性和合理化,而非单纯的低价。   线上比价会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线上比价对头部企业业绩影响或有限,同时政策规范将加速行业出清,头部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药品线上比价会对部分院内院外价差较大的品种造成一定价格压力,但我们认为对头部企业的业绩影响相对有限,核心原因为:((1)价差较大或监管及居民关注度较高的品种或大多为集采品种,对于药店而言,集采品种毛利率较低,且更多为引流品种,价格调整对业绩影响或相对有限;(2)低价并非是患者选择购药的唯一决策因素,可及性、便捷度、品类齐全度、购药服务等均为影响因素;(3)头部企业的SKU调整能力较强,通过品类结构调整,能够进一步降低比价带来的业绩影响。   而在院外市场,线上比价的落地将有利于头部企业充分发挥其商品采购优势和上游议价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相比中小型药店,头部企业具有明显的商品采购优势,采购成本低,在维持合理利润率的情况下整体药价能够保持接近或低于区域的平均水平。随着价格体系透明化,中小型药店由于议价能力弱,价格压力将越来越大,而头部企业有望充分发挥其商品采购优势,且具备向上游转移价格压力的空间,有望凭借价格、品类、服务等优势吸引更多客流,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估值回调充分,具有明显商品采购优势、上游议价优势、价格管控优势、SKU调整优势的头部药店企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国药一致(国大药房)、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价格竞争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页
      2024-06-17
    • 新材料周报:帝人聚碳酸酯扩能即将投产,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最新进展

      新材料周报:帝人聚碳酸酯扩能即将投产,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最新进展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2984.07点,环比上涨1.5%。其中,涨幅前五的有飞凯材料(23.63%)、斯迪克(16.74%)、八亿时空(13.08%)、久日新材(12.49%)、联瑞新材(9.73%);跌幅前五的有中简科技(-6.71%)、皖维高新(-5.18%)、奥克股份(-4.54%)、方大炭素(-3.67%)、蓝晓科技(-3.44%)。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5212.7点,环比上涨5.63%;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981.35点,环比上涨0.82%;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5280.31点,环比下跌0.35%;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1134.08点,环比上涨1.69%;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1703.81点,环比下跌0.34%;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503.64点,环比下跌0.81%。   帝人这一新材料扩能即将投产。6月10日,帝人株式会社宣布,该公司新上了一条Panlite聚碳酸酯树脂板材和薄膜生产线,并将于6月17日投产,以满足新一代汽车对更高质量内饰和车载设备的需求。新生产线位于爱媛县的松山工厂,年产能1350吨,可生产厚度从100微米到500微米的板材和薄膜,其光滑度和表面硬度均优于传统产品。特别是片材和薄膜的平滑度达到了行业最高水平(根据帝人公司数据),片材和薄膜的生产过程不会造成微观变形。此外,新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易于加工,并能适应复杂的形状,这有助于改进光学设备的设计和提高投影图像的质量。不仅向汽车行业,近年来帝人还向需求急剧增长的VR/AR等尖端电子电气设备提供解决方案。到2027财年,帝人力争该生产线生产的板材和薄膜的年销售额达到25亿日元(约1.15亿人民币)。(资料来源:帝人、化工新材料)   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最新进展。6月4日,山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等一行到联泓新材料滕州总部基地视察观摩。联泓新材料董事长郑月明向周乃翔省长介绍了公司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情况。郑月明表示,联泓新材料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投资,采用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的绿色新技术,建设一批新能源光伏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可降解和生物基材料、半导体电子材料、特种材料等高质量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一期、二期项目已被纳入山东省重大项目。(资料来源:Levima联泓、化工新材料)   重点标的: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4-06-17
    • 医药生物:重磅品种舒利迭首仿获批,吸入制剂国产替代加速

      医药生物:重磅品种舒利迭首仿获批,吸入制剂国产替代加速

      中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6.11-6.14)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0.7%,跑赢沪深300指数0.2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7位;2024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15.1%,跑输沪深300指数18.3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5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ST交昂(+21.92%)、灵康药业(+11.25%)、天智航(+10.93%)、特宝生物(+10.53%)、怡和嘉业(+10.35%)。   重磅品种舒利迭首仿获批,吸入制剂国产替代加速:1)吸入制剂是目前公认治疗哮喘及慢阻肺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首选疗法,全球市场由GSK、AZ、BI三大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代表品种有舒利迭(峰值超50亿英镑)、信必可都保、全再乐等;2)吸入制剂仿制壁垒高:由于其特殊的药械组合,具备研发、临床、生产三重壁垒,目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1167个品种中,仅13个吸入制剂,目前国内吸入制剂50%+市场仍由跨国药企占据;3)舒利迭首仿上市,打破垄断地位,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健康元舒利迭仿制药于6月13日获批,为国内首仿,目前另有4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其中2家为进口注册),均尚未获批上市。建议关注:健康元、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   市场总结及中短期投资思考:上周市场出现分化,A股医药跑输沪深300,但行业排名第8位,H股医药则跑赢大盘,医药板块本周呈现“底部抗压+分化”,创新药及中药板块表现相对突出,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本周表现主要系以下原因:1)政策端:国务院2024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本周发布,创新药及中药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劲,然而也同时强调医药控费+反腐工作;2)小微盘股承压:在“国九条”及退市风险下,医药板块大盘股与小微盘股同样分化显著;3)基本面上:23年疫后诊疗恢复背景下,4-5月基数压力仍在消化,预计下半年医药同比增速将显著提升,同时ASCO本周结束,创新药情绪开始好转。本周医药板块在大盘承压下微跌,港股甚至跑赢大盘,交易量同比+17%,考虑现已6月,医药板块即将进入Q3的低基数兑现期,我们认为医药短期调整到位,可以积极关注。具体投资方向我们不再赘述,持续看好:创新+国改+中药+设备+原料药方向。   我们认为医药需要加大配置,医药仓位高低或决定全基超额收益来源。   中长期配置思路:五条主线(建议关注标的详见正文):1)主线-创新药械:符合国家新质生产力方向,预计有持续政策催化且部分公司进入商业化兑现放量阶段。2)主题-国企改革:新国九条下国企确定性高,国资委对上市公司经营及市值提高要求,重点国药系,如中药业绩好,血制品有整合;3)主线-中药:政策环境好或有基药催化,高股息有业绩符合当前市场风格,关注基药和高分红OTC;4)主线-医疗设备:反腐影响接近尾声且股价调整充分,关注Q2招标情况,Q3同比加速,可提前布局;5)主线-原料药:板块底部调整充分,部分产品已涨价,短期业绩不错,行业大的拐点预计下半年更明确,可提前布局。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太极集团、昆药集团、方盛制药、康弘药业、新诺威、三诺生物、美好医疗、乐普医疗。   六月建议关注组合:太极集团、新诺威、派林生物、康弘药业、亿帆医药、千红制药、三诺生物、迈普医学。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4-06-17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英力士苯领宣布将永久关闭萨尼亚苯乙烯工厂,欧盟公布对华钛白粉临时反倾销税率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英力士苯领宣布将永久关闭萨尼亚苯乙烯工厂,欧盟公布对华钛白粉临时反倾销税率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0.61%,创业板指数上涨0.58%,沪深300下跌0.91%,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0.63%,申万化工指数下跌1.09%。   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涂料油墨颜料(4.57%)、膜材料(3.99%)、电子化学品(3.25%)、其他塑料制品(2.13%)、合成树脂(0.98%);化工板块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钛白粉(-7.86%)、纯碱(-4.71%)、磷肥及磷化工(-3.86%)、印染化学品(-3.19%)、绵纶(-2.82%)。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英力士苯领宣布将永久关闭萨尼亚苯乙烯工厂。6月11日,国际化工巨头英力士集团全资子公司英力士苯领(INEOSStyrolution)宣布,将于2026年6月前关闭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尼亚的43万公吨/年苯乙烯生产基地。今年4月20日,萨尼亚工厂被要求停产,以解决与苯排放有关的问题。英力士苯领   表示,目前正在评估重启该工厂所需的条件,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萨尼亚工厂约占北美地区苯乙烯产能的7%,除苯乙烯外,萨尼亚工厂的乙苯产能为49万吨/年。英力士苯领在北美还运营着两家苯乙烯工厂——位于得克萨斯州贝波特年产77万吨的工厂,位于得克萨斯州德州市年产45.5万吨的工厂。(资料来源:中国化工报)   欧盟公布对华钛白粉临时反倾销税率。6月13日,欧盟委员会就对华二氧化钛反倾销调查公布了初裁前的事实披露,企业反倾销初裁税率在14.4%-39.7%。其中龙佰集团及旗下公司将征收39.7%临时关税,金星钛白(中核钛白)将征收14.4%临时关税,安纳达、中信钛业、攀钢重庆钛业、南京钛白等尚未列入征收名单。(资料来源:钛资讯)   投资主线一:轮胎赛道国内企业已具备较强竞争力,稀缺成长标的值得关注。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国内部分轮胎企业已在海内外占据一定份额。随着海运周期恢复政策、海外经销商库存接近去化完毕,轮胎行业景气度有望底部反转。建议关注:森麒麟(泰国二期即将达产,全球化布局西班牙、摩洛哥工厂,成长性足)、赛轮轮胎(全钢胎、非道路轮胎优势显著,液体黄金材料进一步构筑性能优势)。   投资主线二:消费电子有望逐渐复苏,关注上游材料企业。随着下游消费电子需求逐渐回暖复苏,面板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充分受益。部分国内企业在面板产业链部分环节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切入下游头部面板厂供应链,自身α属性充足。随着面板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暖,头部显示材料厂商有望享受行业β共振。建议关注:东材科技(光学膜核心标的,电子树脂稳步放量)、斯迪克(OCA光学胶龙头企业)、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核心标的)、瑞联新材(OLED中间体及液晶材料生产商)。   投资主线三:关注具有较强韧性的景气周期行业、以及库存完成去化迎来底部反转。(1)磷化工:供给端受环保政策限制,磷矿及下游主要产品供给扩张难,跌价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长,供需格局趋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支撑产业链景气度。建议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芭田股份。(2)氟化工: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加速削减支撑盈利能力高位企稳,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落地在即迎来景气修复,高端氟聚合物及氟精细化学品高速发展,萤石需求资源属性增强价格阶段性高位。建议关注:金石资源(萤石资源储量、成长性行业领先)、巨化股份(制冷剂龙头企业)、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3)涤纶长丝:库存去化至较低水平,充分受益下游纺织服装需求回暖。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   投资主线四:经济向好、需求复苏,龙头白马充分受益。随着海内外经济回暖,主要化工品价格与需求均步入修复通道。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具有显著规模优势,且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在需求复苏、价格回暖双重因素共振下,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的龙头白马具有更大弹性。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4-06-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华神新材料己二胺项目正式开车,美瑞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即将投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华神新材料己二胺项目正式开车,美瑞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即将投产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15%,创业板指数下跌1.33%,沪深300下跌0.16%,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3.39%,申万化工指数下跌3.79%。   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纯碱(-1.03%)、钾肥(-1.24%)、橡胶助剂(-1.28%)、钛白粉(-1.46%)、磷肥及磷化工(-1.65%);化工板块涨跌幅后五的子行业分别为膜材料(-9.56%)、其他塑料制品(-7.8%)、改性塑料(-7.27%)、粘胶(-6.83%)、涂料油墨颜料(-6.51%)。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华神新材料己二胺项目正式开车。6月5日上午,华神新材料(宁波)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己二胺项目开车投产仪式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公司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万华化学合资筹建,该项目于202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是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原料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原料稳定供应的化工项目。(资料来源:中国化工报)   美瑞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即将投产。近日,河南省鹤壁市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美瑞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加紧安装调试设备,预计6月底投产。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2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0万吨特种聚氨酯弹性体、8万吨苯二胺、5万吨1,4环己二胺和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生产线;二期投资约15亿元,主要建设年产4万吨特种异氰酸酯、4.5万吨酰氯类产品、16万吨特种二元醇等生产线。该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未来前景好,规划中的6个产品产能是世界之最,全部技术完全自主,4个首台套工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获得国家发改委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支持。(资料来源:鹤壁宝山、化工新材料)   投资主线一:轮胎赛道国内企业已具备较强竞争力,稀缺成长标的值得关注。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国内部分轮胎企业已在海内外占据一定份额。随着海运周期恢复政策、海外经销商库存接近去化完毕,轮胎行业景气度有望底部反转。建议关注:森麒麟(泰国二期即将达产,全球化布局西班牙、摩洛哥工厂,成长性足)、赛轮轮胎(全钢胎、非道路轮胎优势显著,液体黄金材料进一步构筑性能优势)。   投资主线二:消费电子有望逐渐复苏,关注上游材料企业。随着下游消费电子需求逐渐回暖复苏,面板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充分受益。部分国内企业在面板产业链部分环节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切入下游头部面板厂供应链,自身α属性充足。随着面板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暖,头部显示材料厂商有望享受行业β共振。建议关注:东材科技(光学膜核心标的,电子树脂稳步放量)、斯迪克(OCA光学胶龙头企业)、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核心标的)、瑞联新材(OLED中间体及液晶材料生产商)。   投资主线三:关注具有较强韧性的景气周期行业、以及库存完成去化迎来底部反转。(1)磷化工:供给端受环保政策限制,磷矿及下游主要产品供给扩张难,跌价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长,供需格局趋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支撑产业链景气度。建议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芭田股份。(2)氟化工: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加速削减支撑盈利能力高位企稳,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落地在即迎来景气修复,高端氟聚合物及氟精细化学品高速发展,萤石需求资源属性增强价格阶段性高位。建议关注:金石资源(萤石资源储量、成长性行业领先)、巨化股份(制冷剂龙头企业)、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3)涤纶长丝:库存去化至较低水平,充分受益下游纺织服装需求回暖。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   投资主线四:经济向好、需求复苏,龙头白马充分受益。随着海内外经济回暖,主要化工品价格与需求均步入修复通道。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具有显著规模优势,且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在需求复苏、价格回暖双重因素共振下,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的龙头白马具有更大弹性。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3页
      2024-06-11
    • 新材料周报:聚酰亚胺纤维及碳纤维项目签约,万华化学一新材料项目投产

      新材料周报:聚酰亚胺纤维及碳纤维项目签约,万华化学一新材料项目投产

      化学制品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2939.97点,环比下跌4.54%。其中,涨幅前五的有南大光电(8.19%)、江化微(7.25%)、彤程新材(6.04%)、回天新材(5.57%)、安集科技(3.99%);跌幅前五的有晨光新材(-13.76%)、沃特股份(-12.92%)、祥源新材(-12.55%)、宏柏新材(-12.36%)、八亿时空(-11.66%)。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4934.67点,环比上涨1.72%;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973.36点,环比下跌1.62%;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5350.72点,环比下跌5.21%;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1136.53点,环比下跌10.32%;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1684.39点,环比下跌3.58%;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515.96点,环比下跌4.85%。   聚酰亚胺纤维及碳纤维项目签约。6月1日,黑龙江讷河市政府与海亿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聚酰亚胺纤维及碳纤维产业集群项目投资协议。讷河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唐守志与海亿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梁玉东代表双方签约。项目总投资110亿元,一期投资55亿元,建成年产2万吨聚酰亚胺纤维项目。二期投资55亿元建成年产2.4万吨聚丙烯腈基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资料来源:美丽讷河、化工新材料)   万华化学一新材料项目投产。6月5日上午,华神新材料(宁波)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己二胺项目开车投产仪式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万华化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出席并致辞。(资料来源: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化工孵化、化工新材料)   重点标的: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4-06-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