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01)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老龄化带来医疗器械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老龄化带来医疗器械投资机会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本周沪深300小幅上涨(0.4%),医药板块基本持平(0.05%),标的涨幅方面,本周继续延续主题性行情,凯普生物、广生堂、兰卫医学等表现亮眼,呼吸道疾病、猴痘概念公司走势较强。另外,半年报较好的个股亦有一定表现。建议关注:1)中报业绩:进入中报密集披露阶段,建议关注中报表现超预期个股;2)院内资产:从已经披露半年报的院内标的看,众多pharma的业绩已经触底反弹,展现了较强增长韧性,预计Q3有望持续超预期,建议关注集采出清、新品放量的标的;3)创新药/械:顶层支持、产业趋势明确,持续看好优质创新药/械个股。   4)主题性个股:近期医药主题性个股轮番表现、活跃度高,建议持续关注相关机会。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0.05%,上涨个股数量258家,下跌个股数量231家。本周,化学制剂(1.6%)、中药(0.5%)、化学原料药(-0.2%)相对表现较好,医疗服务(-1.3%)、医药商业(-1.1%)相对表现较差;年初以来,化学原料药(-9.9%)、化学制剂(-11.6%)和中药(-12.6%)相对表现较好,医疗服务(-36.7%)、生物制品(-31.2%)及医药商业(-22.3%)相对表现较差。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家用医疗器械需求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2.1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5.4%,达到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标准,预测老年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生人口趋势,我国老龄化人口在未来5-10年将加速提升。伴随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抑郁症等疾病验出率提高。家用医疗器械或将作为院内严肃医疗重要补充,对于老年人疾病全流程诊疗意义重大。随着老龄化人口群体的加速增长,预计家用医疗器械需求也将不断提升,行业有望维持多年的高景气度,且随着新的家庭化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升,家用器械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容,鱼跃医疗、三诺医疗、可孚医疗等公司在家用器械领域深耕多年,有望持续受益行业景气度。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下跌超20%,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金持仓预计亦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置,近期医药指数已呈现底部企稳迹象。展望下半年,我们判断医药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业绩有望逐季度边际好转,结构性高增长的细分领域和个股值得期待。当前位置适合战略性布局,建议关注以下方向:1)创新药械: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和黄医药、科伦博泰、翰森制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信立泰、海思科、赛诺医疗等;2)出海: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美好医疗、福瑞股份、新产业、万孚生物、健友股份、科兴制药等;3)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九典制药、可孚医疗、昆药集团、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羚锐制药等;4)高壁垒行业:建议关注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国药股份等)、血制品(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5)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6)小而美标的:建议关注百洋医药、普门科技、方盛制药、立方制药、麦澜德等。   本周投资组合:美好医疗、昆药集团、鱼跃医疗、迪瑞医疗、麦澜德。   本月投资组合:昆药集团、和黄医药、三诺生物、派林生物、美好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8-18
    •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持续推广中,渗透率还有较大空间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持续推广中,渗透率还有较大空间

      个股研报
        百克生物(688276)   投资要点:   公司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7.1%。   带状疱疹疫苗推广持续推进中,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24Q2,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下滑8.4%,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滑1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下滑14.4%。带状疱疹疫苗推广方面,公司围绕该产品定位及特点,进一步在大众、客户、临床医生等不同层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进行一系列宣教活动:开展“守护健康之旅”母亲节特别活动、携手南方周末发起“带疱者说”疼痛故事征集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带状疱疹的危害并积极预防。整体来看,带状疱疹疫苗在国内的渗透率还相对较低,且目前市场竞争格局较好,考虑到市场推广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带状疱疹疫苗未来在中国的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持续看好带状疱疹疫苗未来的市场潜力。   研发费用率提升,在研产品管线不断丰富。2024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为13.8%,2023年研发费用率为10.9%,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已有13项在研疫苗和3项在研的用于传染病防控的单克隆抗体,主要包括液体鼻喷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三组分)、冻干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狂犬单抗、破伤风单抗等。其中,液体鼻喷流感疫苗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受理,另有4个在研项目已进入或准备进入临床研究阶段,11个在研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海外市场持续推进中,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在原有国际市场基础上,开拓了新的出口国家和地区。其中,水痘疫苗新增出口至阿富汗;带状疱疹疫苗实现首次出口至哥伦比亚;持续推进俄罗斯、中东等地区的产品注册工作,随着国际注册及市场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将为后续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及占有率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带状疱疹疫苗的推广尚需要时间,我们下调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6、7.9亿元(前值为7.5、8.9、10.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1、16、14倍,受当前宏观环境影响,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推广不及预期,但从中长期维度看,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依然是防控带状疱疹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考虑到国内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较为良好的竞争格局,我们依然看好带状疱疹疫苗未来的市场潜力,鉴于百克生物为国内目前唯一上市国产带状疱疹疫苗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8-18
    • 分子诊断平台化布局,半年业绩亮眼

      分子诊断平台化布局,半年业绩亮眼

      个股研报
        圣湘生物(688289)   投资要点:   事件:圣湘生物披露2024年中报预告,预计收入7.1亿元(yoy+66%,下同),预计归母净利润1.50-1.65亿元(yoy+64%至80%),扣非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yoy+285%至317%),业绩亮眼。   多病原体淡化整体季节性,呼吸道联检单品突破。国家流感中心第31周流感样病例占比(ILI%)数据显示,国内南方地区为4.2%,与2023年同期持平,高于2021-2022年同期水平(3.3%、4.1%);国内北方地区ILI%为3.8%,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2.3%、2.5%、2.7%);全球范围内,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国家、东非地区流感处于高位,而中美洲、加勒比、西南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新冠活动上升。公司呼吸道疾病领域,已经形成超过60余种产品矩阵,覆盖单项检测、多联检、耐药基因、病原体测序等,2023年,产线收入超过4亿元,同比增长达680%,为公司高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持,并有望在各类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中,扮演更为重要角色。   集采促进HPV项目市占率提升。2023年,安徽省牵头体外诊断试剂集采中,圣湘品牌力有序兑现,终端积极报量,在需求量最大的16+18及其他细分亚型中,圣湘报量占比12.2%,位列A组前三,相较集采前有较大提高,HPV目前是公司试剂中仅次于呼吸道检测的项目,通过集采,圣湘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收入贡献。   海外深耕细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长期定位全球分子诊断领跑者,产品已经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设立印尼、法国、英国、菲律宾、美国等海外子公司,以及泰国、沙特等本地办事处,进一步聚焦重点国家深耕。公司血筛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批欧盟CE List A、HPV13+2核酸通过CE IVDR认证,展示公司优秀的产品力,长期具备全球竞争的硬实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5.60/21.35/27.33亿元,增速分别为54.94%/36.82%/28.03%;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4.56/6.02亿元,增速分别为-9.19%/38.00%/32.0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4x、24x、18x。选取艾德生物、凯普生物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为31倍,基于公司分子产品布局完成,呼吸道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推广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16
    • 医药行业周报:GLP-1显著放大注射笔需求,重点推荐美好医疗

      医药行业周报:GLP-1显著放大注射笔需求,重点推荐美好医疗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本周沪深300有所调整(-1.6%),医药板块表现较好(-0.41%),标的涨幅方面,香雪制药、东北制药、奥精医疗等表现亮眼,并购、业务拓展等事件催化走势较强,中药、流通类等具有业绩催化、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表现相对较好。建议关注:1)中报业绩:中报陆续披露,建议关注中报表现超预期个股;2)超跌反弹:医药指数呈现底部企稳迹象,超跌资产和个股有望迎来阶段反弹;3)创新药械:产业趋势较为确定,我们持续看好,优质创新药个股有望取得相对收益。4)主题性个股:近期医药成交量放大,活跃度提升,主题性个股表现较好。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下跌0.41%,上涨个股数量224家,下跌个股数量265家。本周,中药(1.2%)、医药商业(0.4%)及医疗器械(0.3%)相对表现较好,医疗服务(-3.5%)、生物制品(-1.6%)及医药生物(-0.4%)相对表现较差;年初以来,化学原料药(-9.8%)、化学制剂(-13.0%)和中药(-13.1%)相对表现较好,医疗服务(-35.9%)、生物制品(-30.8%)及医药商业(-21.5%)相对表现较差。   GLP-1带动注射笔快速增长,国产企业迎来发展机遇。礼来、诺和诺德两大国际糖尿病巨头相继披露2024年中报,GLP-1药物表现亮眼,礼来Mounjaro上半年收入4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14%,Zepbound收入17.61亿美元,上市仅三个季度,单品收入快速兑现;诺和诺德Ozempic、Wegovy,收入分别为109.31亿丹麦克朗、210.36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6%、74%,GLP-1药物在糖尿病管理、减重领域应用需求旺盛。我们认为,随着全球GLP-1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注射笔的需求将持续提升。随着国产GLP-1明年开始陆续上市,国内注射笔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国内胰岛素的集采有望使得国产企业份额进一步提升、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国产注射笔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美好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供应商,目前正在积极布局注射笔,有望受益于注射笔快速增长的需求。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下跌超20%,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金持仓预计亦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置,近期医药指数已呈现底部企稳迹象。展望下半年,我们判断医药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业绩有望逐季度边际好转,结构性高增长的细分领域和个股值得期待。当前位置适合战略性布局,建议关注以下方向:1)创新药械: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和黄医药、科伦博泰、翰森制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信立泰、海思科、赛诺医疗等;2)出海: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美好医疗、福瑞股份、新产业、万孚生物、健友股份、科兴制药等;3)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九典制药、可孚医疗、昆药集团、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羚锐制药等;4)高壁垒行业:建议关注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国药股份等)、血制品(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5)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6)小而美标的:建议关注百洋医药、普门科技、方盛制药、立方制药、麦澜德等。   本周投资组合:美好医疗、三诺生物、百洋医药、普门科技、麦澜德。   本月投资组合:昆药集团、和黄医药、三诺生物、派林生物、美好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8-11
    • 医药行业周报:全球CGM延续快增趋势,关注国产企业出海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全球CGM延续快增趋势,关注国产企业出海机会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本周沪深300小幅调整(-0.7%),医药板块表现较好(3.21%),其中周三单日放量大涨4.66%。政策层面,上海近日出台了《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创新药械提出全方位支持。标的涨幅方面,香雪制药、睿智医药、舒泰神等表现亮眼,CXO、医疗服务等底部资产表现相对较好。短期建议关注:1)超跌反弹:医药指数呈现底部企稳迹象,超跌资产和个股有望迎来阶段反弹;2)创新药械:产业趋势较为确定,我们持续看好,优质创新药个股有望取得相对收益。3)近期补跌的优质白马:部分前期表现较好的个股近期出现一定程度补跌,建议积极关注。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3.21%,上涨个股数量437家,下跌个股数量55家。本周,医疗服务(7.7%)、化学原料药(5.9%)及化学制剂(4.4%)相对表现较好,医疗器械(0.6%)、医药商业(0.9%)及中药(1.6%)相对表现较差;年初以来,化学原料药(-9.6%)、化学制剂(-13.1%)和中药(-14.1%)相对表现较好,医疗服务(-33.6%)、生物制品(-29.7%)及医药商业(-21.8%)相对表现较差。   全球CGM市场更新:24H1全球CGM快速增长趋势,2024年双寡头收入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2023年全球CGM市场双寡头德康、雅培的CGM业务全球合计实现收入近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左右,相比2022年有所加速,主要系2022年日本扩大CGM报销范围之后,2023年美国、法国相继将CGM保险覆盖人群扩展至2型使用基础剂量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24H1德康及雅培CGM业务合计实现收入50.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延续了2023年的快速增长趋势。在美国、法国、日本扩大CGM医保覆盖人群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4年德康和雅培CGM销售规模仍然能保持较快增长,合计销售规模有望突破100亿美元。目前,国内已有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硅基仿生、微泰医疗等企业陆续推出国产CGM,其中,以三诺生物为代表的产品正在陆续进入欧洲市场,三诺生物正在美国开展临床,即将掘金全球百亿级美元市场。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下跌超20%,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金持仓预计亦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置,近期医药指数已呈现底部企稳迹象。展望下半年,我们判断医药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业绩有望逐季度边际好转,结构性高增长的细分领域和个股值得期待。当前位置适合战略性布局,建议关注以下方向:1)创新药械: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和黄医药、科伦博泰、翰森制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信立泰、海思科、赛诺医疗等;2)出海: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美好医疗、福瑞股份、新产业、万孚生物、健友股份、科兴制药等;3)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九典制药、可孚医疗、昆药集团、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羚锐制药等;4)高壁垒行业:建议关注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国药股份等)、血制品(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5)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6)小而美标的:建议关注百洋医药、普门科技、方盛制药、立方制药、麦澜德等。   本周投资组合:三诺生物、百洋医药、派林生物、九典制药、鱼跃医疗。   本月投资组合:昆药集团、和黄医药、三诺生物、派林生物、美好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8-04
    • 大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集团孵化+外部合作持续注入增长动能

      大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集团孵化+外部合作持续注入增长动能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百洋医药为国内领先的医药商业化平台,能力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通过院内+院外双轮驱动,不断深挖产品,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增长。1)公司院外市场推广能力突出,随着迪巧、海露、哈乐、功效护肤品等亿级及十亿级大单品的持续深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公司加速布局创新药械如核药、SPECT、人工心脏等,并逐步迎来收获期,打开长期成长天花板。   迪巧焕发新活力,院外业务潜力可期。公司以零售渠道为特色,深耕多渠道品牌运营。1)迪巧:公司深耕钙补充剂领域多年,核心产品迪巧已经在母婴人群中建立高品牌认知度,收入增长趋势良好,2023年收入为18.97亿元,2021-2023年收入CAGR达17.3%,占品牌运营收入的43.1%。随着全人群、多剂型的发展,未来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业绩基本盘预计将保持稳健。2)其他OTC及大健康产品:公司旗下包括海露、纽特舒玛、功效护肤品等产品均具备较强竞争力,目前正在快速放量中,其中海露2021-2023年收入由3亿增长至6.4亿,纽特舒玛2020-2023年收入由3255万增长至8300万,未来潜力可期。   集团孵化+外部合作,创新业务迎来收获期。创新药械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方向,布局产品已经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上市前期,有望持续为公司业绩增添动能。   高端器械产品矩阵不断拓宽:1)人工心脏:晚期心衰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我国发展较为早期,空间较为广阔,目前竞争格局良好。百洋负责的同心医疗的VAD产品长期随访数据优异,为百洋创新器械矩阵中较早进入商业化阶段的产品,截止2023年底已经在50多家医院开展手术。2)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系统:全国独家经临床验证,360度无死角的实时精准无辐射的介入导航系统,穿刺成功率高,学习曲线短,契合临床需求。该产品有望帮助公司在影像设备领域建立销售体系。   核医学业务发力在即,预计将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目前国家正在推动核医学的发展,百洋通过与瑞迪奥战略合作获得我国第一个核医学显像诊断1类新药99mTc-3PRGD2的上市后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权益。该产品临床数据优异,具备较强竞争力,有望成为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重磅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核药产品及SPECT设备处于研发阶段,未来随着上市进程的推进,核医学相关产品预计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收购百洋制药,再添强劲增长点。公司以8.8亿现金通过收购百洋投资、百洋伊仁、百洋康合的股权进而直接和间接持有百洋制药60.199%的股权。百洋制药布局中成药及化药业务,资产较为优质,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6亿元及1.4亿元,近年增速较为稳健。旗下五大核心产品合计市场规模预计超百亿,空间广阔。百洋制药同时具备丰富的在研管线,为百洋医药增添强劲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亿元、10.8亿元、13.5亿元,增速分别为30.2%/25.9%/25.4%,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4X、11X、9X。同时选取医药流通公司九州通、上海医药、国药股份作为可比公司,鉴于百洋医药为国内领先的医药商业化平台,具备优异的品牌打造能力及全渠道运营能力,已成功打造出多个收入亿级及十亿级单品,商业化能力得到充分验证,目前正在加速布局创新药械,随着相关产品陆续进入收获期,长期成长天花板有望打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品种收入不及预期;合作品种上市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7-31
    • 投资玖谊源,核医学综合诊疗能力提升

      投资玖谊源,核医学综合诊疗能力提升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7月25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投资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交易金额1.20亿元,联影医疗取得玖谊源10%股权,本轮融资投前估值10亿元,联影医疗有权委派1名董事进入董事会,本次投资有望促进联影医疗在分子影像领域综合竞争力提升。   粒子加速器稀缺企业,赋能核医学诊疗。玖谊源为国内回旋加速器生产企业,产品覆盖7MeV、11MeV、20MeV等不同能级,主要用于制备PET设备用正电子放射同位素,是核医学诊疗重要设备之一。玖谊源产品的推出,打破进口品牌垄断的医用回旋加速器市场,对于PET产品在肿瘤、冠心病及神经精神病等领域诊疗的推广,具有较大意义。公司2023年和2024上半年,玖谊源收入分别为4,683.37万元和47.06万元(未经审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95.50万元和-1,339.62万元(未经审计)。   配置证调整有望带动需求提升。2023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的通知,推动部分设备由甲类管理目录改为乙类,或由乙类调出目录,其中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统一纳入乙类管理,分子影像、放疗类产品配置证降级,有望带动产品在各类医疗机构普及程度提升,行业整体或迎来扩容。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分子影像综合竞争力提升。联影医疗是国内少数取得PET/CT注册并实现整机量产企业,在闪烁体、探测器等方面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围绕肿瘤、神经、心脏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持续打磨产品,先后推出行业多款领先产品,如TOF PET/CT产品uMI780,一体化PET/MR产品uPMR790等,2023年公司分子影像设备收入(MI)为15.52亿元,同比增长1.35%,占比约为13.60%。通过投资玖谊源,公司分子影像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实现核医学诊疗闭环。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38.24/167.98/206.00亿元,增速分别为21.15%/21.51%/22.63%;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1/28.83/35.23亿元,增速分别为20.62%/21.08%/22.1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0x、33x、27x。选取澳华内镜、迈瑞医疗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为38倍,基于公司影像设备种类持续丰富,高端产品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7-29
    • 医药行业周报:DRG2.0版本出台,关注结构性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DRG2.0版本出台,关注结构性机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本周沪深300回调明显(-3.67%),医药板块也跟随回调较为明显,政策层面,国家医保局出台DRGs2.0版本分组方案,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细分板块方面,器械龙头联影医疗、部分CRO个股如诺思格、康龙化成等相对抗跌;此外,前期机构持仓较多、但基本面趋势依旧良好的个股出现补跌,如九典制药、艾力斯、特宝生物和亚辉龙等。短期建议关注:1)超跌反弹:医药指数呈现底部企稳反弹迹象,超跌个股有望迎来反弹;2)创新药:产业趋势较为确定,我们持续看好,优质创新药个股有望取得相对收益。3)市场情绪影响、错杀白马:受政策影响,近期医药情绪较差,部分基本面良好个股出现大幅补跌,建议积极关注。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下跌4.02%,上涨个股数量73家,下跌个股数量415家。本周,医疗服务(-2.3%)、医药商业(-2.5%)及化学制剂(-3.7%)相对表现较好,生物制品(-6.1%)、中药(-4.8%)及医疗器械(-3.8%)相对表现较差;年初以来,化学原料药(-14.6%)、中药(-15.4%)和化学制剂(-16.7%)相对表现较好,医疗服务(-38.3%)、生物制品(-31.6%)及医药商业(-22.5%)相对表现较差。   DRG2.0版本为正常推进,医保明确基金过度结余不是目的,关注结构性机会。本次医保局推出的2.0版DRG分组方案,背景是根据部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反馈,以及一些地方医保部门建议进行调整分组方案,使得2.0版分组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也是按照2022-2024年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进行。此外,本次医保局明确表态,医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医保部门的职责就是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群众获得更加优质、更有效率的医药服务,基金过度结余从来都不应该是任何一项医保政策的追求目标。DRG/DIP不是一种控费手段,盈亏与否的核心是医疗支出的总量是否过大、医保基金的总额是否够用。关于特例单议,医保局官方政策解读文件明确指出:把特病单议作为“通道”而不能作为“闸门”,不能拿着显微镜找病例中的问题,不能抓住病例的合理性吹毛求疵,必须让医疗机构敢于申报、愿意申报。我们观点:本次DRG2.0版本为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为正常推进,且医保局明确表态DRG不是控费手段、医保基金过度结余也不是目的,考虑医保收入整体依然维持稳健增长态势,我们依然看好医保支付方式调整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下跌超20%,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金持仓预计亦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置,近期医药指数已呈现底部企稳迹象。展望下半年,我们判断医药基本面有望企稳回升,业绩有望逐季度边际好转,结构性高增长的细分领域和个股值得期待。当前位置适合战略性布局,建议关注以下方向:1)超跌、基本面趋势边际向上品种:建议关注麦澜德、普门科技、百洋医药、百诚医药、东诚药业、一品红、人福医药等;2)创新为王: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和黄医药、科伦博泰、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三诺生物、赛诺医疗等;3)下半年有望困境反转:美好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拱东医疗、海泰新光等;4)中药: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华润三九、方盛制药、贵州三力、太极集团等;5)基本面持续稳健、趋势向上:建议关注九典制药、鱼跃医疗、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等;6)国企改革:华润系,建议关注昆药集团、迪瑞医疗、博雅生物等;国药系,建议关注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股份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07-28
    • 化学发光新锐崭露头角,特色+常规检测稳步兑现

      化学发光新锐崭露头角,特色+常规检测稳步兑现

      个股研报
        亚辉龙(688575)   投资要点:   化学发光新锐多平台协同,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亚辉龙创立于2008年,公司聚焦化学发光免疫领域,打造自身免疫、生殖健康、肝病检测、感染类等特色项目,并持续丰富体外诊断产品矩阵,形成化学发光、免疫印迹、酶联免疫、胶体金层析、间接免疫荧光、生化诊断六大技术平台。2024年5月,公司推出两年期股权激励,以2023年收入及利润作为基准,全方位考核业绩和装机指标,体现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发光技术丰富自免诊断手段,集采加速进口替代。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统计显示,2022年自身免疫关键ENA检测项目中,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占比约为10%,与免疫印迹法仍有较大差距,但因化学发光方法检测通量较大、自动化程度高,终端认可度不断提高,或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2023年11月,安徽省牵头联盟体外诊断试剂集中采购,国产品牌在采购量较大的术前八项、性激素六项中报量靠前,国产头部品牌均进入A、B组前列,有望在集采周期内,加速进口替代。   自免特色+常规项目助力高端客户突破,海内外装机量稳步提升。亚辉龙通过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诊断切入发光诊断市场,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血管炎等,共53项检测项目,产品获得国内多家知名医疗机构认可,并进一步向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心肌标志物等常规检测项目拓展,2023年,公司化学发光类自免诊断收入同比增长38.59%,常规试剂营收同比增长50.20%,特色项目的差异竞争,与常规项目的性能提高,使得公司国内外新装机数量稳步提升,同年公司新增化学发光仪器装机2,080台,累计装机超过8,290台,其中国内市场新增装机1,396台,海外新增装机684台,为长期试剂增长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22.02/27.91/34.69亿元,增速分别为7.27%/26.72%/24.29%;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0/6.46/8.29亿元,增速分别为35.11%/34.74%/28.2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7x、20x、16x。选取同为化学发光厂家的新产业、安图生物,以及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作为可比公司。基于公司化学发光试剂项目持续丰富,新增装机量稳步增长,有望带动试剂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7-22
    • 收购绿十字,长期想象空间加大

      收购绿十字,长期想象空间加大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公司事件:公司以18.2亿自有资金收购绿十字100%股权。   新获4个采浆站+1张生产牌照,外延空间变大。绿十字是韩国GCCorp公司在国内设立的血制品企业,目前拥有白蛋白、静丙、Ⅷ因子、纤原、乙免及破免6个品种16个品规,现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104吨,2017至202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13%,同时通过安徽格林克(销售平台公司)代理进口白蛋白、重组Ⅷ因子及医美产品在中国地区销售。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全资控股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一张生产牌照,新增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新增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为公司整合行业资源、拓展新浆站开辟新的路径,从而加速提升公司的规模与核心竞争力。   华润医药与GC Corp深度合作,未来想象空间加大。公司实控人华润医药与GCCorp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推进GCCorp的创新产品在中国上市销售,同时华润医药依托GCCorp在韩国的市场地位,推动华润医药及其关联产品在韩国的上市销售。双方将携手开展血液制品、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和诊断业务等领域产品技术引进合作,通过技术许可、联合研发、技术转移、通过CDMO模式拓展海外业务等多种形式,共同推动产品技术创新与升级,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应用与双方业务的共赢发展。   公司经营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绿十字采浆量和吨浆利润均有较大弹性:博雅在经营能力方面,2023年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净利润5.4亿元,公司吨浆利润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上市品种方面,产品涵盖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等9个品种,纤原等品种处于行业前列水平。绿十字目前平均单站采浆量在26吨,离行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判断依托博雅较为优秀的管理水平,未来绿十字未来的采浆量和吨浆利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本次收购博雅生物获得新的生产牌照(安徽省),考虑到新的牌照对当地新拿采浆站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未来大股东华润医药在外延方面的施展空间更大。   盈利预测与估值。暂不上调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9、6.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130.6%、8.3%、12.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2、30、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7-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