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996)

    • 迈瑞医疗(300760):IVD增长持续,国内市场增长短期承压

      迈瑞医疗(300760):IVD增长持续,国内市场增长短期承压

    • 销售毛利率逐季提升,长期成长可期

      销售毛利率逐季提升,长期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49亿元(yoy+5.87%),实现归母净利润2.52亿元(yoy+4.12%),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yoy+12.59%),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yoy+14.09%),归母净利润0.67亿元(yoy+55.51%),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yoy+123.78%)。   点评:   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增速环比加快。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49亿元(yoy+5.87%),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yoy+14.09%),我们认为公司2024Q3收入增速较2024Q2进一步加快,主要是因为2023Q3口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防护产品销售收入相较于2023Q2下降,防疫物资基数影响环比变弱;从收入绝对额   来看,公司2024Q3业务收入环比二季度略有降低,我们认为主要是因   为三季度属于业务淡季,线上平台大型促销较少,预计随着双十一、双旦等促销活动逐步落地,公司业务收入有望加速增长。   销售毛利率逐季提升,因销售费用影响,净利率环比承压,长期盈利能力有望不断增强。从公司销售毛利率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49.83%、51.58%、52.97%,毛利率逐季提升,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助听器、背背佳等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所致。从销售净利率情况来看,2024Q3销售净利率为9.74%,环比Q2下降1.39pp,我们认为主要是销售费用率增加所致,三季度公司持续加大线上及线下服务费、推广费投入,叠加品牌宣传力度加强,2024Q3销售费用率为35.50%,环比Q2提升2.48pp,此外由于健耳门店数量增加,听力业务相关的销售费用也有所增加,我们认为短期费用上升是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公司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全要素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实现全链路、全平台的高效协同,盈利能力有望不断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81、41.45、51.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0%、26.3%、24.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5、4.45、5.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29.2%、29.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18、14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品类丰富导致管理风险;代理品牌产品供应商持续合作的风险;自产率提升不及预期导致的供应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及商誉减值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0-30
    • 境外业务稳步增长,汇率波动短期影响利润

      境外业务稳步增长,汇率波动短期影响利润

      个股研报
        振德医疗(60330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25亿元(yoy-2.61%),归母净利润3.07亿元(yoy+2.31%),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yoy-20.59%);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0.83亿元(yoy+19.92%),归母净利润1.46亿元(yoy+131.73%),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5.19%)。   点评:   “境外+境内医院线”双轮驱动,单三季度收入加速增长。公司2024Q3实现营收10.83亿元(yoy+19.92%),较2024Q2增速加快,若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4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21.05%。随着防疫需求消退,隔离防护用品(包括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抗原检测试剂盒等)实现收入0.29亿元,同比下降10.56%。分区域来看,公司境外业务恢复良好,稳步增长,2024Q3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6.45亿元(yoy+24.36%),境内受益于院线业务恢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2亿元(yoy+13.52%),其中,医院线收入2.78亿元(yoy+20.99%),零售线业务(线上+线下)收入1.37亿元(+0.06%)。   销售净利率不断提升,汇率波动短期影响利润。从利润率情况来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4.84%,较去年基本持平,销售净利率为10.16%(yoy+0.54pp),主要是销售费用率略有下降,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下降0.65pp至8.33%。单三季度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3.87%,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yoy+131.73%),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及房屋等资产产生资产处置收益影响约0.93亿元,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5.19%),增速低于收入增长,主要是汇率波动致公司外币资产产生汇兑损失约0.22亿元,我们认为汇率波动是短期扰动,随着公司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叠加降本增效措施落地和规模效应凸显,公司净利率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6、52.99、63.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0%、18.9%、19.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72、5.06、6.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0%、7.1%、25.6%,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12、9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0-30
    • 24Q3点评:持续推进大单品策略,业绩延续亮眼表现

      24Q3点评:持续推进大单品策略,业绩延续亮眼表现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公司发布24Q3业绩,实现营收6.00亿元/yoy+25.79%,归母净利润0.62亿元/yoy+44.32%,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yoy+56.06%。24Q1-3实现营收19.52亿元,同比+27.07%,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37.38%,扣非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44.09%。24Q1-3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025亿元,分红率41.98%。   点评:   重组胶原蛋白系列表现亮眼、带动护肤类产品销售收入、均价明显增长。分品类,24Q3眼部/护肤/洁肤/美容类分别实现收入1.24/2.15/0.55/2.02亿元,占比21%/36%/9%/34%,收入同比增长22%/15%/12%/54%。24Q3眼部/护肤/洁肤/美容类均价分别为99.33/99.45/61.75/63.45元/支,同比+9.49%/+43.07%/+11.22%/-16.55%。其中,护肤类产品均价同比提升较多主要因为单价较高的重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美容类产品均价同比下降主要系24Q3推出的促销品售价低且销量占比大。   24Q3毛销差同比提升,大单品带动毛利率提升、公司总体费用投放效率改善,净利率同环比均提升。24Q3毛利率74.52%,同比+2.07pct,环比-0.23pct,2024Q1-3毛利率总体呈提升趋势,我们认为与公司核心产品系列重组胶原蛋白的销售占比提升有关,毛利率的提升验证公司大单品打造能力和品牌力。24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8.90%/4.13%/3.10%/-0.82%,同比-0.19/-1.30/-0.09/-0.15pct,环比+3.20/+0.41/+0.26/-0.22pct,公司费用投放效率总体同比提升。24Q3毛销差15.61%,同比+2.26pct,环比-3.43pct。24Q3归母净利率10.38%,同比+1.33pct,环比+0.84pct。   前瞻性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持续强化研发投入,验证了在原料、产品研发、商业化的多维度能力。公司已构建了基础研究中心、中试实验中心、应用开发中心、医学检测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开放创新中心六大研发平台,实现了“基础研究-原料开发-原料生产-配方研究-生产智造-检验检测-功效评测”七位一体全链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积淀了深厚的科技实力。公司在以重组胶原蛋白为代表的功能性蛋白领域开展了长达十多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领先的成就,建立了国家级研发平台“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并被国家工信部授权主导制订“国家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在专利成果方面,公司拥有超过531项的国家专利申请,授权专利318项,其中发明专利210项,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这些专利不仅涵盖胶原蛋白,还包括舒缓成分SPG裂褶多糖和淡黑眼圈成分藏灵菇精粹等50多项核心原料。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9/36/43亿元,同增30%/24%/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3/4.83/6.08亿元,同增44%/30%/26%,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33/25/20X。   风险因素:线上流量红利减退;新产品、新系列销售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消费者信心;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0-2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当前建议关注创新、并购重组、消费医疗三大主题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当前建议关注创新、并购重组、消费医疗三大主题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3.11%,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32%,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6。6个子板块中,医疗服务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5.2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4.42%);涨幅最小的为化学制药,涨幅为1.49%(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7%)。   周观点:近期医药板块各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三季报,从子板块业绩上看,原料药、医疗耗材及化学制剂Q3业绩表现相对较好。展望2024Q4以及2025年,我们认为仍可关注主题:①创新主题,随着医疗反腐和集采常态化,政策事件对医药企业的边际影响逐步变小,创新能力突出的优质企业业绩有望率先恢复。②并购重组主题,我们认为2025年或将是国企改革及并购重组全面加速的阶段,可重点关注国药系、华润系相关上市公司。③消费主题,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和房地产托底系列财政刺激措施,投融资有望回暖、居民信心有望逐步修复,消费医疗企业有望受益:   1)优质的创新药核心资产和科研产业链上游:①创新药,如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复星医药等;②创新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③科研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泰格医药、维亚生物、纳微科技、诺禾致源、华大智造、阿拉丁、泰坦科技、禾信仪器、洁特生物等。   2)国企改革及并购重组2025年有望全面加速:①国药系,如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现代等。②华润系,如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华润双鹤等。③有并购诉求且账上现金多,如东方生物等。   3)消费医疗或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需求修复:①消费医疗服务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②院外医疗器械如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可孚医疗;③院外OTC药品标的2025年有望补库存,如太极集团、ST九芝、葵花药业。④疫苗板块2025年业绩有望复苏,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百克生物、康希诺等。   4)可能受益于集采政策或边际出清的企业:①受益于一致性评价标准提升,药用玻璃包材、中硼硅模制瓶上量,关注山东药玻、力诺特玻;②骨科集采降价影响基本出清,建议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③同种异体骨舆情事件后,人工骨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奥精医疗;④可能受益于集采的仿制药企业,如福安药业、立方制药。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0-27
    • 2024Q3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74%,工业业绩优化仍在持续

      2024Q3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74%,工业业绩优化仍在持续

      个股研报
        哈药股份(60066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56亿元(yoy+7%),实现归母净利润5.08亿元(yoy+75%),扣非归母净利润4.7亿元(yoy+91%)。其中,2024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14亿元(yoy+9%),归母净利润1.65亿元(yoy+53%),扣非归母净利润1.58亿元(yoy+74%)。   点评:   2024Q3单季度商业收入稳健增长,毛利率下降致商业利润承压:公司商业板块主要由子公司人民同泰运营(证券代码600829.SH,公司持股74.82%),2024Q3单季度人民同泰实现营收26.93亿元(yoy+6%),而归母净利润为0.71亿元(yoy-19%)。人民同泰2024Q3营收增长相对稳健,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公司的毛利率下降较大,2024Q3单季度人民同泰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2024Q3单季度人民同泰毛利率为8.49%),毛利率的下降进而导致人民同泰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2024Q3单季度人民同泰归母净利率为2.64%)。   前三季度工业板块净利率提升明显,看好工业业绩优化的持续性:由于公司的核心业务由商业和工业构成,而商业业务主要系子公司人民同泰运营,为分析工业板块的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变动情况,我们用公司的收入减去人民同泰的收入得到工业板块收入,而用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减去人民同泰归母净利润*74.82%得到工业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在收入端,2024Q3单季度公司工业板块收入约14.22亿元(yoy+15%)。在利润端,2024Q3单季度公司工业板块归母净利润约1.12亿元(yoy+163%),工业板块对应的净利率约为7.87%。2024年Q1、Q2、Q3各季度公司工业板块净利率分别约为7.65%(同比提升2.28个百分点)、7.7%(同比提升7.75个百分点)、7.87%(同比提升4.44个百分点),工业板块净利率已有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公司工业板块的净利率仍存在提升空间,一方面系GNC业务的净利率仍较低,未来随着GNC营收规模提升及品牌效应的放大,后续GNC相关的费用投入或将缩减,从而提升GNC业务的净利率。另一方面,目前公司总厂盈利仍存在优化空间,未来随着公司制剂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以及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未来总厂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此外,公司拥有诸多二三线品种,若后续相关品种的放量也能优化整体的利润结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3.59亿元、178.23亿元、194.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6%、9%、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7.63亿元、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54%、25%、26%,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倍、13倍、10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营销体系优化和销售不及预期,提质增效进展不及预期,医药批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估算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0-25
    • 短期布局Q3业绩超预期,长期持续关注科技创新核心资产

      短期布局Q3业绩超预期,长期持续关注科技创新核心资产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短期布局Q3业绩超预期,长期持续关注科技创新核心资产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短期布局Q3业绩超预期,长期持续关注科技创新核心资产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1.04%,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06%,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8。6个子板块中,化学制药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2.98%(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00%);跌幅最大的为医疗器械,跌幅为0.47%(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45%)。   行业政策: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意见》要求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对维护企业权益、稳定企业预期、增强企业信心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周观点:市场经历节前大幅波动后进入振荡调整阶段,短期来看,企业在10月份将陆续披露2024年三季报,建议关注业绩有望超预期的个股;中长期来看,一方面随着医疗反腐和集采常态化,政策事件对医药企业的边际影响逐步变小,创新能力突出的优质企业业绩有望率先恢复;另一方面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和房地产托底系列财政刺激措施,投融资有望回暖、居民信心有望逐步修复,创新产业链上游资产及消费医疗企业有望受益,相关投资主线如下:   1)优质的创新药核心资产和科研产业链上游:①创新药,如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复星医药等;②科研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泰格医药、纳微科技、诺禾致源、华大智造、阿拉丁、泰坦科技、洁特生物等。   2)受益于集采政策或边际出清的企业:①受益于一致性评价标准提升,药用玻璃包材、中硼硅模制瓶上量,关注山东药玻、力诺特玻;②骨科集采降价影响基本出清,建议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③同种异体骨舆情事件后,人工骨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奥精医疗;③可能受益于集采的仿制药企业,如福安药业、宣泰医药。   3)消费医疗领先企业:①爱尔眼科、通策医疗;②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可孚医疗;   4)建议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企业:①政府拖欠的应收账款有望加速收回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生物;②客户主要为地方政府的企业: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等;③业务主要靠医疗机构或政府采购为主: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华康医疗、艾隆科技等。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4-10-2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企业&创新科研相关资产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企业&创新科研相关资产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6.00%,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75%,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8。6个子板块中,化学制药板块周跌幅最小,跌幅5.16%(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90%);跌幅最大的为医疗服务,跌幅为6.84%(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3.58%)。   行业政策:近日,广东省医保局、湖南省医保局、山西省医保局、四川省医保局、湖北省医保局发布文件宣布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周观点:政策驱动下的9月底至今9个交易日的市场大幅波动后,我们认为二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由资金渠道逐步回归基本面驱动的中长期逻辑。医药板块自2021年下调以来超过3年的连续大幅回调,短期2024年Q3季报在10月份陆续披露,24Q4有望逐步恢复,一方面得益于反腐和集采持续深入已经常态化;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消费医疗会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和房地产托底系列财政刺激措施,居民信心有望逐步修复。我们建议布局创新药械板块的核心优质资产以及有望受益投融资需求回升相关的创新产业链上游资产;消费医疗板块有望受益于居民信心修复消费力回升,相关投资主线如下:   1)建议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企业:①第三方医检业务有望加快收回政府拖欠的应收账款: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生物;②客户为地方政府为主的业务: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等;③靠医疗机构或政府采购为主的业务: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华康医疗、艾隆科技等。   2)优质的创新药核心资产和科研创新产业链上游:①创新药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复星医药等;②科研产业链相关有望逐步受益科创企业投融资修复,泰格医药、纳微科技、诺禾致源、华大智造、阿拉丁、泰坦科技、洁特生物等。   3)受益于集采政策或边际出清的企业:①药用玻璃包材受益于一致性评价标准提升,中硼硅模制瓶上量,关注山东药玻、力诺特玻;②骨科集采降价基本出清,看好爱康医疗、春立医疗;③同种异体骨媒体关注事件,人工骨市场份额提升,建议关注奥精医疗;③可能受益于集采的仿制药如福安药业、宣泰医药。   4)医疗消费医疗服务龙头企业:①爱尔眼科、通策医疗;②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可孚医疗;   创新药板块观点:TCE作为广受瞩目的赛道,从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已经出来的临床数据看,展现出了较大的潜力,今年以来的研发进展和BD交易项目不断,我们认为TCE有望成为赛道性的机会,相关标的:泽璟制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诺亚、智翔金泰等。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0-14
    • 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企业&创新科研相关资产

      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企业&创新科研相关资产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