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96)

    • 24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1.69%,医美业务加速发展

      24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1.69%,医美业务加速发展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公司发布24 年一季报。 24Q1 实现收入 3.06 亿元/yoy+10.06%,归母净 利 润 1.07 亿 元 /yoy+21.69% ,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1.03 亿 元/yoy+24.60%。   具体来看,国内市场收入 2.29 亿元/yoy+3.67%,占比 75%;国际市场收入 0.77 亿元/yoy+34.73%,占比 25%。 其中国内体外诊断业务收入1.70 亿元/yoy+28%,国际体外诊断业务收入 0.72 亿元/yoy+53%。根据测算,国内治疗与康复业务收入约 0.59 亿元/yoy-33%,考虑到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提升, 我们预计该业务下滑源自临床医疗产品大幅下滑,而非皮肤医美业务影响。整体来看,当前公司体外诊断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发光和糖化系列产品在临床应用持续上量,医美产品加速发展,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24Q1 公司综合毛利率 69.99%/yoy+4.18pct;期间费用率 26.62%/yoy-2.6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 12.80%/4.96%/11.97%/-3.11%,同比分别-0.69/+0.12/+0.20/-2.29pct;整体来看,归母净利率35.07%/yoy+3.35pct。   未来医美等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1)王牌产品冷拉提推广速度加快; 2)超声 V 拉美销量跻身前列; 3)强脉冲光治疗仪( MM 光)于 2023 年 11 月底上市,部分区域已经与代理商签约,从打板的情况看市场反馈较好; 4)调 Q 激光治疗仪核心部件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5)升级款红蓝光治疗仪已有成品。 公司将“冷拉提+超声 V 拉美+MM光”组合成“抗衰三杰”, 定位分别是自然修复抗衰、 超声抗衰、 全身美白,三者功能互补,因此初期更倾向于在老客户上拓展新品快速上量,预计今年皮肤医美业务仍将维持 50%以上的高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4-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5.3/6.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 20/16/13 倍, 公司聚焦于体外诊断和治疗与康复两大板块, 医美业务加速发展, 整体业绩保持高增长态势,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8
    • 公司深度报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央企化药平台,改革提效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公司深度报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央企化药平台,改革提效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个股研报
        国药现代(600420)   本期内容提要:   国药现代为国药集团旗下的化药工业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整合已经形成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实力化药平台性工业企业,我们认为公司当期盈利水平有提升空间,借力央企提质增效改革利润端有望加速增长。   (1)制剂业务:仿制药集采降价压力渐缓,精麻类制剂为增长亮点。公司制剂业务2023年收入68.34亿,营收占比56.62%,主要有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泌尿生殖系统类、精神神经麻醉类、骨骼肌肉类、消化道及代谢类等。2018年以来国内仿制药集采降价,公司拳头产品头孢克肟、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大品种降价导致2018年至2023年公司制剂总规模维持在68-81亿体量,毛利率由65.12%下降至50.33%,同时公司整体销售费用率从2019年的29.6%下降至2023年的17.84%,集采降价承压下盈利保持整体稳定。我们认为受益瑞芬太尼、盐酸米那普仑片等精麻药物快速增长,制剂业务有望企稳。   (2)上游中间体原料药业务,抗感染中间体原料药竞争格局较好,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生殖特色原料药稳健增长:①全资子公司国药威奇达主营抗感染类原料药中间体6-APA、克拉维酸、阿莫西林等抗感染药物,公司近年来主要品种销量整体保持平稳,主产品公司市场份额居前,其中6-APA,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产品价格自2019年以来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我们认为市场经过多年的充分竞争和淘汰,目前基本形成稳固的少数寡头竞争格局,价格体系有望维持现有的动态平衡,如其中6-APA已形成三寡头竞争格局,价格从2019年最低145元/千克的价格,持续上涨,到2022年底最高达到390元/千克,2024年3月份最新价格为330元/公斤。国药威奇达2022年因短期停产亏损,2023年扭亏为盈,利润为1.79亿,我们认为后续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③控股子公司上海天伟主营辅助生殖特色原料药,2023实现营收5.48亿元,净利润2.23亿元,盈利能力突出,有望稳健增长。   (3)大股东大额资金参与增发,高管增持彰显发展信心,账上现金充裕有利于业务拓展及外延并购。2023年大股东12亿参与增发,公司账上现金充裕,西南药业(太极集团子公司)及国药国瑞药业(国药股份子公司)主营化学药制剂,我们认为国药集团有望推动资产重整梳理。④央企改革机制理清,2022Q3以来公司管理层陆续更换,在央企“一利五率”考核要求下,有望盘活组织激化团队积极性,提升公司盈利能力;⑤2023年公司扣非利润6.83亿(yoy+24%),净利率7.99%,低于制药工业同类可比上市公司15.37%的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91亿元、11.53亿元、13.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16.3%、17.7%,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4、12、11倍。公司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同类公司平均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4-04-28
    •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0%+,全年有望逐渐回暖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0%+,全年有望逐渐回暖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事件:康龙化成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26.71亿元(同比-1.9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33.80%),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46.01%),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22.7%),经营性现金流金额7.46亿元(同比+40.70%)。   点评:   业务整合影响利润率表现,费用率小幅上升。利润率方面,公司实现毛利率32.66%(同比-3.13pp),归母净利率8.63%(同比-4.15pp),扣非归母净利率7.01%(同比-5.72pp),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率12.69%(同比-3.41pp),公司为增加规模效应,整合上海、宁波/北京的实验室服务业务,关闭上海实验室,带来一次性亏损,叠加员工成本上升及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降低等原因,导致利润率同比有所下滑。费用率方面,2024Q1期间费用率为22.88%(同比+1.36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8%(同比+0.03pp)/14.92%(同比-0.29pp)/3.50%(同比+0.68pp)/2.38%(同比+0.93pp),其中利息费用同比增加导致财务费用率提升较多。   行业环境遇冷致业绩承压,多指标释放复苏信号。2024Q1,公司在实验室服务业务方面实现收入16.05亿元(同比-2.9%),毛利率44.1%(同比-0.3pp),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有望推动业务逐季回暖;在CMC服务方面实现收入5.82亿元(同比-2.7%),毛利率27.9%(同比-5.0pp),绍兴新产能转固及中国、英国员工成本提升致使毛利率同比下滑,但新签订单同比增长40%+,有望推动业务逐季回暖;在临床研究服务方面实现收入3.92亿元(同比+4.6%),毛利率9.3%(同比-4.7pp),公司海外服务发展较佳,带动板块收入稳定增长;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方面实现收入0.9亿元(同比-4.1%),毛利率-38.6%(同比-26.9pp),测试服务收入下降,基因治疗CDMO收入保持增长,静待行业回暖。   客户数量持续增长,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0%+,支撑长期稳定发展。2023年,公司新增客户800余家,活跃客户2800余家,海外业务收入增长27.5%,欧洲客户加速增长,增速24.4%,海外市场收入贡献持续保持较高增速。2024Q1,在公司优质的技术、服务能力支持下,公司新签订单增速同比获20%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7.66/144.92/168.79亿元,同比增长10.6%/13.5%/1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6/19.44/24.54亿元,同比增长0.3%/21.1%/26.2%,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1/18/14倍。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研发投入及外包需求下降、政策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 2024Q1业绩符合预期,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30%

      2024Q1业绩符合预期,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30%

      个股研报
        国药股份(60051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22亿元(yoy+8%),实现归母净利润4.59亿元(yoy+11%),扣非归母净利润4.58亿元(yoy+11%)。   点评:   2024Q1业绩稳健增长,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30%。2024Q1公司业绩持续稳健增长,2024Q1公司创收121.22亿元(yoy+8%),实现归母净利润4.59亿元(yoy+11%),扣非归母净利润4.58亿元(yoy+11%)。从盈利能力上看,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0.07个百分点(2024Q1公司净利率为4.08%),公司净利率提升主要是期间费用率下降所致。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37%),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56个百分点(2024Q1销售费用率为1.66%),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率下降0.05个百分点(2024Q1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率为0.94%)。从利润构成上看,2024Q1公司投资净收益为1.05亿元(yoy+30%),占2024Q1归母净利润的23%,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公司联营企业宜昌人福(公司持股20%)。   “十四五”期间持续强化主业,“大麻药”战略有望巩固公司龙头地位。公司业务包括北京区域医疗直销、全国医药分销、麻精药业务以及工业业务。在北京区域医疗直销方面,目前公司已经实现北京地区等级医院的100%覆盖,并覆盖超过4700家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公司在二、三级医院的销售居于区域首位,具有强大的北京地区医疗终端覆盖及服务能力。在麻精药业务方面,公司麻精药业务以麻精药分销和学术服务为主,目前业务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且在麻精药品渠道保持着龙头地位,公司积极推进“大麻药”战略以巩固公司龙头地位。在工业业务方面,公司工业业务主要系子公司国瑞药业运营,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23年8月公司与国药现代签署《委托管理协议》,委托其管理国药股份持有的国瑞药业61.06%的股权。委托管理期间,国瑞药业经营产生的收益或亏损均由包含国药股份在内的股东按照持股比例享有或承担。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3.87亿元、596.51亿元、654.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10%、10%,归母净利润为23.61亿元、26.24亿元、29.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1%、11%,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1倍、10倍、9倍。   风险因素: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融资利率上行,市场竞争加剧,麻精药业务不及预期,联营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 减值计提短期影响盈利水平,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成长可期

      减值计提短期影响盈利水平,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振德医疗(603301)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27亿元(yoy-32.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8亿元(yoy-70.82%),扣非归母净利润1.90亿元(yoy-72.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2亿元(yoy-63.72%)。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yoy-25.88%),归母净利润0.73亿元(yoy-49.89%),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yoy-46.99%)。   点评:   手术感控及现代伤口护理稳定增长,减值计提短期影响盈利水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41.27亿元(yoy-32.76%),主要原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后,隔离防护用品市场需求和销售大幅度下降,从产品维度来看,2023年公司感控防护产品营业收入为6.41亿元(yoy-78%),压力治疗与固定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yoy-13%),主要是绷带类产品生产基地升级改造并搬迁影响出货所致,其他产品线均保持稳定增长,基础护理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yoy+3%),手术感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26亿元(yoy+17%),造口及现代伤口护理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yoy+15%)。就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3年销售毛利率为34.71%,基本保持稳定,销售净利率下滑6pp达5.17%,主要是因为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利润总额2.09亿元(其中计提隔离防护用品及生产设备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1.71亿元),我们认为公司计提隔离防护用品相关减值后,将轻装上阵,2024年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恢复。   深耕“医疗+健康”领域,国内外市场同步推进,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国内市场,公司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团队专业能力、丰富产品组合等措施,提高市场覆盖和渗透,2023年境内市场实现收入19.47亿元(yoy-52.56%),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收入为13.67亿元,基本持平,其中:①医院端,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超8000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约1150家,实现营业收入10.33亿元,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为8.72亿元;②零售端,公司产品全国百强连锁药店覆盖率已超98%,全网粉丝数超90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为8.61亿元,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为4.45亿元。同时,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提升供应链能力、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等措施,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境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21.59亿元(yoy+6.49%),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为21.55亿元(yoy+8.32%),我们认为随着海外去库进入尾声,需求逐步恢复,境外收入增长有望加快。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19、54.39、65.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5%、20.3%、19.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09、5.33、6.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0%、30.4%、28.9%,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10、8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 23年报&24Q1点评:23年亏损收窄,艾塑菲于4月23日全国首发,关注后续放量节奏

      23年报&24Q1点评:23年亏损收窄,艾塑菲于4月23日全国首发,关注后续放量节奏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4年一季报。1)23年实现营收22.40亿元/yoy+10.55%,归母净利润-0.72亿元/yoy+5.67%,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yoy-2.45%。2)23Q4实现营收7.37亿元/yoy+14.05%,归母净利润-0.83亿元/yoy-181.57%,扣非归母净利润-0.84亿元/yoy-109.66%。3)24Q1实现营收7.03亿元/yoy+14.97%,归母净利润0.05亿元/yoy-82.03%,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yoy-132.62%。   分业务看,23年药品行业收入18.40亿元/yoy+29.46%,毛利率27.78%/yoy-10.76pct;贸易行业收入3.77亿元/yoy-35.64%,毛利率5.56%/yoy+1.16pct;医美生科行业收入0.08亿元/yoy+2696.72%,毛利率49.88%/yoy+1.72pct。   23年综合毛利率24.09%/yoy-4.49pct;期间费用率28.19%/yoy-4.6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01%/5.20%/1.75%/3.23%,同比分别-4.12/-0.56/+0.34/-0.29pct,研发费用率小幅提升主要系医药研发项目和医美生科研发项目费用化研发投入增加所致。整体来看,归母净利率-3.21%/yoy+0.55pct。   23年公司业绩同比减亏,但依然亏损,主要源自:1)公司部分医药产品因退出医保、全国集采和厂房搬迁停产原因造成医药工业产品收入和毛利有所下降;2)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增加股权激励费用;3)医美业务23年度尚处研发和注册阶段而尚未实现盈利。由于市场目前对公司医药业务关注不多,因此重点关注后续医美业务情况,尤其是AestheFill放量节奏。   再生注射剂艾塑菲于24年1月获批,于24年4月23日举办首发机构发布会,首发机构75家。艾塑菲的优势在于:1)其核心材料PDLLA微球为海绵状多孔微球结构,即刻塑形效果明显、长期胶原再生能力较强、组织相容性较好;2)可通过调整浓度配比,实现不同层次问题的改善,进行个性化塑美方案定制。我们预计艾塑菲将更多注射于皮下脂肪层,与已上市的艾维岚、濡白天使、伊妍仕形成差异化竞争。基于艾塑菲的性能优势以及在中国台湾地区优异的销售表现(2019年上市,目前市占率超过Sculptra、伊妍仕,排名再生类产品第一),我们预计未来艾塑菲在中国大陆市场也将快速渗透。   除艾塑菲以外,重点关注公司在医美业务的其他布局:1)重组胶原蛋白:东万生物的有完整三螺旋结构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已于24年3月完成国药监局的主文档登记,我们预计24H2有望实现原料量产、24年底有望进入三类械临床;2)玻尿酸、麻膏、溶脂针等产品持续推进,此外公司也在持续关注医美上游其他领域的产品。   建议关注:1)韩国原厂扩产进展;2)终端机构拓展情况;3)公司与达透医疗后续经销安排及利润分配安排、和韩国原厂的合作情况;4)其他医美业务进展等。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0/2.61/3.13亿元,4月26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60/30/2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药、医美行业政策风险;新品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新药研发及注册风险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 收入增长23%,布局脱敏药物,打造精准治疗全闭环服务

      收入增长23%,布局脱敏药物,打造精准治疗全闭环服务

      个股研报
        浩欧博(688656)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yoy+23.10%),归母净利润0.47亿元(yoy+13.64%),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yoy+17.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亿元(yoy+76.13%)。   点评:   市场需求恢复,收入同比增长23%。2023年,随着常规诊疗活动恢复,叠加公司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培育和开拓市场,同时丰富产品品类,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94亿元,同比增长23.10%,分产线来看,过敏和自免检测产品线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自免试剂产品实现收入1.49亿元(yoy+27.69%),过敏业务实现收入2.11亿元(yoy+19.46%)。分地区来看,国内实现收入3.70亿元(yoy+22.14%),仍占据主要地位,而国外销售增长57.19%达1331万元,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也逐步取得成果。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3年销售毛利率为62.12%(yoy-1%),销售净利率为12%(yoy-1%),基本较为稳定,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优化运营水平,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提升费用管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净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脱敏药物,打造精准治疗全闭环服务。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0.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92%,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下,公司在过敏原检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增强了技术储备和市场竞争力,并形成了从原料制备到试剂开发的完整技术平台,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在2023年引入了欧脱克?舌下喷雾剂—脱敏治疗创新药,多达12种产品,覆盖17种过敏原,可以更好的满足国内目前脱敏治疗止步于“螨”的困境,解决了“查了没法治”的过敏难题,为过敏患者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我们认为过敏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全闭环服务布局,以及国际市场的深入拓展,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的增长潜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3、6.39、8.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4%、27.2%、26.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64、0.82、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29.3%、29.1%,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5、19、15倍。   风险因素:市场需求提升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 23年报&24年一季报点评:23Q4经营性利润承压,期待线上渠道运营效率提升

      23年报&24年一季报点评:23Q4经营性利润承压,期待线上渠道运营效率提升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公司发布23年年报。23年实现营收22.26亿元/yoy+28.52%,归母净利润2.59亿元/yoy+48.93%,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元/yoy+38.16%;23Q4实现营收6.89亿元/yoy+17.20%,归母净利润0.86亿元/yoy+57.99%,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yoy-34.13%;23年及23Q4归母净利润均低于此前公布的业绩预告下限。   23Q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其他收益为1.06亿元,若剔除该部分,则23Q4经营性利润为负。我们认为23Q4业绩承压或源于双11大促期间营销投放费用大幅增加,23Q4公司销售费用率58.49%/yoy+5.52pct。   分品牌看:①23年丸美实现营收15.6亿元/yoy+11.63%,公司围绕小红笔眼霜、小金针次抛、双胶原眼霜、蝴蝶眼膜等大单品开展了系列营销活动,其中小红笔眼霜、小金针次抛精华全年GMV销售额均超过2亿元;②23年PL恋火实现营收6.43亿元/yoy+125.14%,PL恋火通过“看不见”/“蹭不掉”粉底液等核心大单品塑造底妆心智,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粉霜、气垫、粉饼等品类,全年看不见粉底液、看不见粉霜、看不见气垫、蹭不掉粉底液、蹭不掉气垫5款单品GMV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品牌向上势能强劲。   分渠道看:①23年线上渠道实现营收18.71亿元/yoy+50.40%,毛利率72.92%/yoy+2.50pct,收入增长来源于抖音(同比+106.29%)、天猫(同比+35.62%)渠道表现较好,以及快手自播及恋火品牌快速发展;②线下渠道实现营业3.54亿元/yoy-27.17%,毛利率58.95%/yoy-4.44pct,表现未及预期,收入下滑主要源于大环境冲击下,百货渠道受客流减少影响明显。   分产品看:①23年眼部类产品实现营收4.29亿元/yoy-1.48%,毛利率72.28%/yoy+3.55pct;②23年护肤类产品实现营收9.25亿元/yoy+16.46%,毛利率69.94%/yoy+1.81pct;③23年洁肤类产品实现营收2.21亿元/yoy+7.06%,毛利率66.13%/yoy+0.31pct;④23年美容及其他类产品实现营收6.50亿元/yoy+121.38%,毛利率72.30%/yoy+1.57pct。其中美容及其他类产品收入高速增长主要系PL恋火品牌增速超100%所致。   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70.70%/yoy+2.25pct,毛利率增长主要源于产品结构优化,高单价护肤类大单品(如:重组双胶原系列)、美容类新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期间费用率60.90%/yoy+3.2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3.86%/4.89%/2.80%/-0.65%,同比分别+5.0/-1.54/-0.26/0.08pct,期间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公司大力推进线上转型且线上流量成本日趋高涨所致;但23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合计1.34亿元,进而带动归母净利率提升至11.66%/yoy+1.60pct。   公司发布24年一季报。24Q1实现营收6.61亿元/yoy+38.73%,归母净利润1.11亿元/yoy+40.62%,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yoy+40.80%。分品类看,眼部类产品收入1.13亿元/yoy+19%,护肤类产品收入2.81亿元/yoy+40%,洁肤类产品收入0.67亿元/yoy+64%,美容类产品收入1.91亿元/yoy+45%,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产品平均售价提升。   24Q1公司综合毛利率74.61%/yoy+5.93pct,主要系产品售价提升以及售价较高的重组胶原产品收入占比上升所致;期间费用率55.36%/yoy+6.5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50.29%/yoy+7.77pct;整体来看,24Q1归母净利率16.73%/yoy+0.23pct。   公司坚定转型线上。23年积极参与天猫小黑盒、抖音“了不起的中国成分3”等平台活动,打造“眼光高错了吗”、“女孩别怕太显眼”等女性情感态度片的发布与话题传播,并在抖音平台推出了“许你光芒万丈”等系列短剧。我们预计24年公司将持续发力线上渠道转型,但加码营销推广导致公司销售费用率持续高企,后续建议持续观察转型过程中的销售费用投放效率以及利润率变化趋势。   盈利预测: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4.75/6.00亿元,4月26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0/24/19X。   风险提示: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线上流量红利减退;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消费者信心;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28
    • 2024Q1医药商业营收增长8%,商业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2024Q1医药商业营收增长8%,商业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1.53亿元(yoy+6%),归母净利润15.42亿元(yoy+2%),扣非归母净利润13.75亿元(yoy+1%)。   点评:   2024Q1医药工业业务短期承压,医药商业业务持续稳健增长。①从营收层面上看,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1.53亿元(yoy+6%),其中医药工业创收69.44亿元(yoy-11%),而医药商业实现收入632.09亿元(yoy+8%)。2024Q1公司商业创新业务表现亮眼,创新药板块销售同比增长约33%,并成功引入4个进口总代品种;药品CSO业务实现销售金额17亿元,同比增长约128%;进口疫苗终端推广团队持续扩充,目前疫苗推广团队已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340人增加至720余人,②从利润层面看,20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42亿元(yoy+2%),其中工业业务贡献利润6.74亿元(yoy-4%),商业业务贡献利润8.32亿元(yoy+1%),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1.85亿元(yoy-11%)。   “自主研发+并购引进+孵化培育”驱动,2024Q1创新进展再创佳绩。①2024Q1公司新药管线新增2项,一是新药项目I025-A结直肠癌适应症完成组长单位伦理上会并取得纸质批件,进入II期临床试验;二是改良型新药HQ-0124精神分裂适应症申报注册上市。②沪港联合创新孵化器01LABS@HongKong(“中国香港01实验室”)成功引入两家初创企业,分别为安沛治疗有限公司(聚焦于适配子创新药物方向)与元美药业有限公司(聚焦于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方向)。③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期基本建成,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入。该产业基地定位于集“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平台、中试及产业化平台”三大功能为一体,以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为引领,打造以上海医药为链主龙头的开源创新生态链以及全国领先的开放式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7.82亿元、3067.17亿元、3340.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9%、9%,归母净利润为50.74亿元、55.68亿元、6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0%、10%,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3倍、12倍、11倍。   风险因素: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融资利率上行,市场竞争加剧,工业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集采降价超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 常规医学诊断服务增长15%,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常规医学诊断服务增长15%,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5.40亿元(yoy-44.82%),实现归母净利润6.43亿元(yoy-76.64%),扣非归母净利润3.65亿元(yoy-86.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1亿元(yoy-36.81%)。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41亿元(yoy-13.05%),归母净利润-0.19亿元(yoy-112.46%),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yoy-120.83%)。   点评:   常规医学诊断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产品持续发力。2023年,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检验需求减少,公司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下降明显,但随着医疗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公司常规医学诊断服务实现收入77.26亿元(yoy+15.35%),其中三级医院收入占比达43.13%(yoy+4.73pp),实现高质量发展。分业务线来看,公司核心疾病线业务稳步发展,神经与精神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30.32%,肾脏与风湿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26.66%,感染性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49.74%,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28.78%。2023年公司持续推动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全年超400项新项目推向临床,总检测项目数超4000项,新产品持续发力,近三年新开发项目2023年带来收入6.38亿元,其中感染tNGS系列、自身免疫性脑炎、单基因携带者筛查、阿尔茨海默病检测、肿瘤多基因检测等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加快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持续落实数字化战略,聚焦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以AI技术应用为引擎,推动了数字化、智能化业务的发展,公司已经搭建涵盖30年医检大数据、客服咨询、临床咨询等功能的医检专业知识库,上线行业大模型应用“小域医”,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同时也上线了全国首个临床检验与病理诊断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智慧医检生态逐步搭建。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6.48%(yoy-6.65pp),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收入规模下滑导致生产成本摊销较大,以及新冠之后第三方检验外包行业价格竞争激烈,随着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推进,运营效率逐步提高,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13、113.64、133.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7%、17%、17.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76、9.66、13.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42.9%、37.5%,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18、13倍。   风险因素:常规检测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