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9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商保有望加速发展,看好优质创新药械及相关产业链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商保有望加速发展,看好优质创新药械及相关产业链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2.95%,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63%,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3。6个子板块中,化学制药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4.89%(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3.57%);涨幅最小的为医疗器械,涨幅为1.57%(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25%)。   行业政策:近日,国家医保局发文表明在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各项改革的基础上,正在积极谋划、持续推出一揽子新增量政策,包括:①做好医保基金预付、探索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的即时结算,赋能医疗机构;②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对医药企业的直接结算、引导企业提升能力开拓更大市场,赋能医药企业;③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赋能商业保险;④支持相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如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云存储、云计算等的技术创新。   周观点:根据医保局谋划的新增量政策方向,我们认为未来商保支付场景限制有望逐步减弱,商保有望在居民医疗支付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基本医疗保险形成良性互动和差异化发展,从而带动创新药耗和器械的发展。此外,我们认为大部分医药生物企业的业绩在2024Q3已经触底,随着设备更新迭代等政策落地,反腐边际影响变弱,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   1)优质的创新药械核心资产和科研产业链上游:①创新药,如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复星医药等;②创新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③科研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海尔生物、泰格医药、维亚生物、纳微科技、诺禾致源、华大智造、阿拉丁、泰坦科技等。   2)有望受益于预付金制度&地方政府化债的标的:①医药流通标的,诸如国药股份、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柳药集团、重药控股等。②第三方医检业务,诸如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生物。③客户为地方政府为主的业务,诸如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等。④靠医疗机构或政府采购为主的业务,诸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华康医疗、艾隆科技等。   3)消费医疗或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及政府财政刺激:①消费医疗健康相关资产如长春高新、智飞生物、普瑞眼科、通策医疗;②院外医疗器械如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美好医疗、怡和嘉业;③院外OTC药品标的2025年有望补库存,如太极集团、九芝堂、葵花药业。④2025年业绩有望复苏,如海泰新光、康泰生物、康希诺等。   4)国企改革及并购重组2025年有望全面加速:①国药系,如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现代等。②华润系,如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华润双鹤等。   5)可能受益于集采政策或边际出清的企业:①受益于一致性评价标准提升,药用玻璃包材、中硼硅模制瓶上量,关注山东药玻、力诺特玻;②骨科集采降价影响基本出清,建议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③同种异体骨舆情事件后,人工骨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奥精医疗;④可能受益于集采的仿制药企业,如福安药业、立方制药。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12-0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预付金制度+市值管理催化,建议关注医药商业、国企改革及优质创新资产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预付金制度+市值管理催化,建议关注医药商业、国企改革及优质创新资产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3.92%,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63%,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8。6个子板块中,医疗商业板块周跌幅最小,跌幅1.52%(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78%);跌幅最大的为医疗服务,跌幅为5.5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21%)。   周观点:我们认为,当前医药板块政策存在边际改善的趋势,叠加目前大部分医药生物企业的业绩或已触底,2025年医药板块整体业绩有望迎来拐点。此外,11月15日证监会推出的“市值管理”、地方政府化债等均有望加速医药板块股价迎来拐点。当前我们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预付金制度&地方政府化债的标的、PB小于1标的、消费医疗标的(2024年清库存,2025年有望迎来补库需求)、优质的创新资产、国企改革&并购重组标的。   1)有望受益于预付金制度&地方政府化债的标的:①医药流通标的,诸如国药股份、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柳药集团、重药控股等。②第三方医检业务,诸如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生物。③客户为地方政府为主的业务,诸如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等。④靠医疗机构或政府采购为主的业务,诸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华康医疗、艾隆科技等。   2)PB小于1标的:建议关注柳药集团、东方生物、国药一致、凯普生物、中红医疗、重药控股、吉林敖东。   3)消费医疗或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政府财政刺激、2025年补库需求:①消费医疗健康相关资产如长春高新、普瑞眼科、通策医疗;②疫苗2024年处于清库存状态,2025年有望迎来补库周期,诸如智飞生物、百克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等。③院外医疗器械如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美好医疗、怡和嘉业;④院外OTC药品标的2025年有望补库存,如太极集团、ST九芝、葵花药业、健民集团。   4)优质的创新药核心资产和科研产业链上游:①创新药,如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复星医药等;②创新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③科研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海尔生物、泰格医药、维亚生物、纳微科技、诺禾致源、华大智造、阿拉丁、泰坦科技等。   5)国企改革及并购重组2025年有望全面加速:①国药系,如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现代等。②华润系,如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华润双鹤等。③地方国资标的,诸如康恩贝、哈药股份等。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1-17
    • 公司深度报告: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家用呼吸机龙头初露峥嵘,潜力可期

      公司深度报告: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家用呼吸机龙头初露峥嵘,潜力可期

      个股研报
        怡和嘉业(301367)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逻辑:我们认为怡和嘉业是国内呼吸机龙头企业,产品性能媲美国际头部品牌,性价比优势凸显,增长潜力较大:①在海外市场,随着飞利浦等巨头退出,竞争格局迎来重塑契机,公司加大海外本地化建设、以及和RH合作扩面,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②在国内市场,家用呼吸机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持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夯实龙头地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群体数量增加不断上升,带动呼吸机市场需求上升。由于吸烟、空气污染以及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暴露等风险因素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人数达到4.7亿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病人数(30-69岁)已达10.7亿人(根据2012年美国睡眠协会判断标准),预计2025年将分别增至5.3亿人、11.6亿人,家用无创呼吸机作为OSA、COPD治疗首选,需求有望随着患病群体数量增加不断上升,预计2025年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将达到55.77亿美元(CAGR5=15.5%)。   巨头退出,市场格局迎来重塑契机,海外市场前景广阔。2020年,瑞思迈和飞利浦销售额分别为10.9、10.2亿美元,合计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竞争格局非常集中,随着飞利浦因质量问题,召回事件频发,2024年1月,飞利浦宣布在美国市场停止销售呼吸机,随着巨头退出,呼吸机市场竞争格局迎来重塑契机。公司深耕欧美主流医保市场,按销售量口径统计的家用无创呼吸机全球市占率由2020年的4.50%提升至2022年的17.70%,目前公司在海外已搭建了完善的分销网络,在欧洲市场启动本地化布局,陆续在法国等地逐步建立子公司,提升海外市场的服务能力;在美国市场,公司和RH续签独家合作协议,合作范围从拓宽至加拿大市场及肺病机产品,粘性进一步增强。我们认为随着巨头退出,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与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   国内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加强自主品牌推广,夯实龙头地位。由于国内民众对OSA和COPD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偏低,叠加呼吸机属于自费项目,目前国内家用呼吸机市场仍处于渗透率较低,规模相对较小的状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健康管理意识增强、支付能力提升,呼吸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预测到2025年我国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33.3亿元。怡和嘉业2020年在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上占据15.6%的份额(按销售额口径),仅次于瑞思迈和飞利浦,在通气面罩市场占据37.7%的份额(按销售额口径),位列行业第一,属于国产呼吸机龙头企业。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巨头,并不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依托经销高效地进行市场拓展,未来有望凭借本土品牌及价格优势抢夺进口品牌市场,夯实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4、11.82、14.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7%、28.0%、2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2.55、3.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0%、32.2%、30.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25、19倍,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专利纠纷及知识产权风险;美国市场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经销商模式风险;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价格下降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11-15
    •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实控人拟增持,制冷剂、氯化钾等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实控人拟增持,制冷剂、氯化钾等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截止2024/11/14,WTI原油价格为68.43美元/桶,周环比下跌4.55%;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3.66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63%。截止2024/11/15,动力煤价格为714元/吨,周环比下跌0.14%;LNG价格为4500元/吨,周环比下跌0.88%。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4/11/08-2024/11/15),上证指数下跌3.52%至3330.73点,深证成指下跌3.7%至10748.97点,基础化工板块下跌3.57%;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传媒(+1.07%)、石油石化(-1.38%)、家用电器(-1.50%)。基础化工子板块中,塑料Ⅱ板块下跌1.77%,化学原料板块下跌2.96%,化学纤维板块下跌3.19%,化学制品板块下跌3.35%,农化制品板块下跌4.9%,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5.14%,橡胶板块下跌7.21%。   赛轮轮胎:实控人拟增持股份。11月11日,赛轮轮胎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暨取得《贷款承诺函》的公告》。公告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袁仲雪先生之一致行动人瑞元鼎实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含)。本次拟增持股份的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来自赛轮轮胎公告)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11-1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建议关注政府化债、科研产业链、消费医疗主题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建议关注政府化债、科研产业链、消费医疗主题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6.43%,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92%,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4。6个子板块中,医疗服务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10.1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4.61%);涨幅最小的为医药商业,涨幅为4.68%(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82%)。   行业政策: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各省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推动一些量大价高的检查检验项目合理下调价格,进一步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推进各省间检查检验价格相对均衡。   周观点:就宏观形势来看,最新一届美国大选结果出炉,特朗普再次获胜,中美贸易或将继续受关税及技术管制的影响;而国内,财政增量政策出台,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和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地方政府化债压力有望减轻。就业绩趋势来看,展望2024Q4以及2025年,我们认为大部分医药生物企业的业绩已经触底,随着设备更新迭代等政策落地,反腐边际影响变弱,业绩有望迎来拐点。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我们建议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标的、消费医疗、优质的创新资产、科研产业链及卡脖子技术:   1)建议关注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的企业:①第三方医检业务有望加快收回政府拖欠的应收账款: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生物;②客户为地方政府为主的业务: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等;③靠医疗机构或政府采购为主的业务: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华康医疗、艾隆科技等。   2)消费医疗或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及政府财政刺激:①消费医疗健康相关资产如长春高新、智飞生物、普瑞眼科、通策医疗;②院外医疗器械如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美好医疗、怡和嘉业;③院外OTC药品标的2025年有望补库存,如太极集团、九芝堂、葵花药业。④2025年业绩有望复苏,如海泰新光、康泰生物、康希诺等。   3)优质的创新药核心资产和科研产业链上游:①创新药,如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泽璟制药、复星医药等;②创新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③科研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海尔生物、泰格医药、维亚生物、纳微科技、诺禾致源、华大智造、阿拉丁、泰坦科技等。   4)国企改革及并购重组2025年有望全面加速:①国药系,如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现代等。②华润系,如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华润双鹤等。   5)可能受益于集采政策或边际出清的企业:①受益于一致性评价标准提升,药用玻璃包材、中硼硅模制瓶上量,关注山东药玻、力诺特玻;②骨科集采降价影响基本出清,建议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③同种异体骨舆情事件后,人工骨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奥精医疗;④可能受益于集采的仿制药企业,如福安药业、立方制药。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1-10
    • 化工行业周报:商务部发布202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制冷剂、VA等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商务部发布202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制冷剂、VA等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截止2024/11/07,WTI原油价格为71.69美元/桶,周环比上涨4.49%;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5.65美元/桶,周环比上涨3.14%。截止2024/11/08,动力煤价格为715元/吨,周环比持平;LNG价格为4540元/吨,周环比下跌3.65%。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4/11/01-2024/11/08),上证指数上涨5.51%至3452.30点,深证成指上涨6.75%至11161.70点,基础化工板块上涨5.56%;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计算机(+14.41%)、国防军工(+12.23%)、非银金融(+12.00%)。基础化工子板块中,橡胶板块上涨9.71%,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上涨6.60%,化学制品板块上涨6.34%,塑料Ⅱ板块上涨6.34%,农化制品板块上涨4.76%,化学纤维板块上涨4.15%,化学原料板块上涨3.90%。   商务部发布202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制定了《202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详情如下:202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氢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2025年化肥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氢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国营贸易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在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关税配额。202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实行先来先领的分配方式。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在其经营范围内均可申请化肥进口关税配额。2025年化肥非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33万吨,磷酸氢二铵338万吨,复合肥169万吨。非国营贸易企业在非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关税配额。(来自化工网、商务部、央视网)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11-08
    •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10):10月份商品房成交实现“双增长”,水泥、聚合MDI等月均价环比回暖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10):10月份商品房成交实现“双增长”,水泥、聚合MDI等月均价环比回暖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房地产行业作为化工重要的终端下游,承载着较大的消费体量,本报告旨在追踪地产链上游化工产品月度变化情况,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游地产行业方面:   9月国房景气指数环比回暖,10月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环比回升。   2024年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41点,同比下降0.96点,环比增长0.07点;2024年10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413.29,同比下降7.38%,环比增长0.55%。   10月份商品房成交实现“双增长”。受一系列政策影响,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成交量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从同比数据看,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0.9%,自去年6月份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8.9%,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从环比数据看,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二手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4.5%。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量的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分城市看,广州、深圳、南京、宁波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过30%,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50%。分地区看,11个省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20个省份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从10月份数据看,在存量增量政策叠加的“组合拳”作用下,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来自央视新闻公众号、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上游化工产品方面:   (1)玻璃产业链:   【玻璃】2024年10月,平板玻璃5mm月均价为1330.00元/吨,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35.69%;平板玻璃月均毛利为-1.65元/吨,环比下降108.67%,同比下降100.34%。   【纯碱】2024年10月,重质纯碱月均价为1560.00元/吨,环比下降3.50%,同比下降47.24%;轻质纯碱月均价为1462.11元/吨,环比下降2.97%,同比下降44.71%;纯碱毛利月均值为-63.25元/吨,环比下降439.40%,同比下降106.70%。   (2)水泥产业链:   【水泥】2024年10月,水泥月均价为355.58元/吨,环比增长3.21%,同比增长0.49%;水泥月均毛利为42.11元/吨,环比增长13.31%,同比下降0.28%。   【减水剂】2024年10月,萘系减水剂月均价为3850.00元/吨,环比下降0.52%,同比下降1.94%。2024年10月,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月均价为7708.26元/吨,环比下降0.02%,同比增长4.07%;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月均毛利为-148.22元/吨,环比增长23.33%,同比下降245.87%。   (3)涂料产业链:   【钛白粉】2024年10月,钛白粉月均价为14964.95元/吨,环比下降2.33%,同比下降10.75%;钛白粉月均毛利为-485.72元/吨,环比下降10.30%,同比下降218.75%。   (4)保温材料产业链:   【MDI】2024年10月,纯MDI月均价为18278.95元/吨,环比下降0.43%,同比下降10.49%。2024年10月,聚合MDI月均价为18378.95元/吨,环比增长2.02%,同比增长18.09%。   (5)家居产业链:   【TDI】2024年10月,TDI月均价为13021.05元/吨,环比下降2.14%,同比下降28.33%;TDI月均毛利为788.07元/吨,环比下降40.05%,同比下降88.58%。   (6)型材管材产业链:   【聚乙烯】2024年10月,聚乙烯月均价为8433.11元/吨,环比增长3.85%,同比增长4.66%。   【聚丙烯】2024年10月,聚丙烯粒料月均价为7621.11元/吨,环比增长1.07%,同比下降2.90%;聚丙烯粒料月均毛利为-400.76元/吨,环比下降40.44%,同比下降28.80%。   【PVC】2024年10月,PVC电石法月均价为5192.63元/吨,环比增长1.89%,同比下降9.44%;PVC月均毛利为-330.39元/吨,环比增长4.90%,同比下降60.83%。   (7)胶粘剂产业链:   【DMC】2024年10月,DMC月均价为13678.95元/吨,环比下降1.35%,同比下降6.24%;DMC月均毛利为-456.25元/吨,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68.69%。   【PVA】2024年10月,PVA月均价为11453.23元/吨,环比下降6.22%,同比下降8.38%。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增长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11-05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品牌运营“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驱动,公司有望业绩&估值双提升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品牌运营“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驱动,公司有望业绩&估值双提升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核心逻辑:公司深耕品牌运营业务,现已打造迪巧系列钙片、海露滴眼液、泌特等拳头产品,2018-2023年间公司品牌运营业务收入CAGR约为21%。2024年7月公司收购百洋制药60.2%股权,公司预计2023-2026年百洋制药营收CAGR约21%,而其净利润CAGR约为18%,我们认为未来存量品种(诸如迪巧、海露、纽特舒玛等)仍存在增长空间,同时新并入的百洋制药可提供更多产品矩阵,叠加公司后续持续推动新品引入,后续业绩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此外,自公司上市以来公司PE-TTM均值约28倍,我们认为当前估值仍存在提升空间。   品牌运营业务“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线突破:①2018-2023年间公司品牌运营业务收入CAGR约为21%,2023年公司品牌运营业务的收入占比约为58%,品牌运营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线突破,公司后续品牌运营业务仍有望维持较快增长。②在OTC业务方面,公司OTC拳头产品主要为迪巧(2023年迪巧收入为18.97亿元,同比+17%)、海露(2023年海露收入为6.4亿元,同比+50%)。我们认为,迪巧系列后续增长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品规扩张(诸如推出诸多小黄条液体钙新品规)&线上渠道,另一方面来自于院内市场(抢占竞争对手份额)。海露系列产品目前仍处于放量增长阶段,未来规模有望成为下一个大单品。③在OTX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品种包括泌特、安斯泰来系列以及百洋制药多个产品(诸如扶正化瘀、硝苯地平控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2022年泌特系列收入为3.29亿元,2022年安斯泰来系列收入为4.14亿元。2024年7月公司并入百洋制药(2023年百洋制药收入为7.6亿元),获得扶正化瘀、硝苯地平控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多个处方药品种,其中2023年扶正化瘀4.92亿元,公司预计2023-2026年间百洋制药收入CAGR约为21%。④布局创新药&创新器械积蓄后续增长潜力,百洋集团助力广东瑞迪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99mTc-3PRGD2是我国核医学领域首个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目前CDE已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2023年起,公司在母公司投资孵化的高端医疗器械方面逐步迎来收获期,同心医疗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率先落地实现商业化,迈迪斯的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也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   批发业务收缩节奏或将放缓,零售业务以DTP药房为主:①在批发配送业务中,公司目前主要覆盖青岛及周边地区医院、社区诊所及药店等。2023年医药批发业务收入为27.74亿元(同比-19%),2024H1医药批发收入为11.07亿元(同比-21%)。我们认为,后续公司医药批发业务的规模收缩将逐步放缓,公司或将注重于提升医药批发业务的经营质量,诸如降低应收账款账期等。②零售业务主要由百洋健康药房运营,百洋健康药房成立于2006年,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以医保双通道为特色的DTP和慢病专业药房。从收入上看,2018-2023年间公司医药零售收入CAGR约12%,2022年零售收入规模有所下降,2023年基本持平。我们认为,公司后续的零售业务预计将维持现状,同时由于门店数量较少,盈利能力提升空间较为有限。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31亿元、94.02亿元、106.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3%、1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亿元、10.57亿元、13.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4%、24%,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倍、14倍、11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代理产品合作终止风险,药品质量风险,产品引入进展不及预期,单品种依赖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11-04
    • 业绩短期承压,大客户去库尾声,拐点将至

      业绩短期承压,大客户去库尾声,拐点将至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9亿元(yoy-15.30%),归母净利润9740万元(yoy-17.60%),扣非归母净利润8918万元(yoy-19.60%);单三季度实现营收9825万元(yoy-9.39%),归母净利润2684万元(yoy-7%),扣非归母净利润2450万元(yoy-2.79%)。   点评:   营收短期承压,大客户去库尾声,拐点将至。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9亿元(yoy-15.30%),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大客户持续降库存,放缓了从公司进货的节奏,但从季度趋势来看,2024Q1\Q2\Q3分别实现营收1.18亿元(yoy-20.74%)、1.03亿元(yoy-13.91%)、9825万元(yoy-9.39%),2024Q3单季度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前两个季度有所收窄,我们认为美国大客户去库已接近尾声,后续随着交货节奏恢复,我们预计公司发货会逐步回升,收入拐点将至,有望恢复增长。就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整机业务进展来看,公司整机业务第三季度延续上半年增长趋势,同比增长显著,有望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   24Q3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5pp,市场投入加大,盈利能力保持稳定。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5.74%、30.26%,基本维持稳定,单看三季度,公司2024Q3销售毛利率达69.44%(yoy+5pp),环比和同比均显著提升,我们认为主要是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所致。从费用率情况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4.91%(yoy+1.43pp),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为推广整机新产品,完善销售网络,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所致,管理费用率为11.86%(yoy+1.75pp),研发费用率14.80%(yoy+0.39pp)。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给美国客户供货节奏逐步恢复,叠加整机产品放量,收入有望恢复快速增长,各项费用有望随着收入规模提升而摊薄,未来盈利水平有望稳中有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6、5.55、6.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27.3%、23.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5、2.02、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30.2%、25.7%,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0、23、18倍。   风险因素:新品研发失败风险;销售团队组建成本增大;汇率波动风险;大客户依赖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1-03
    • 下游去库影响消退,多项新业务助力成长

      下游去库影响消退,多项新业务助力成长

      个股研报
        美好医疗(30136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yoy+10.86%),归母净利润2.58亿元(yoy-14.07%),扣非归母净利润2.48亿元(yoy-11.15%),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yoy+56%),归母净利润8867万元(yoy+50%),扣非归母净利润8461万元(yoy+56%)。   点评:   大客户去库影响消退,2024Q3营收环比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yoy+10.86%),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yoy+56%),环比24Q2进一步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大客户去库影响消退,订单需求逐步恢复所致,第三季度公司家用呼吸机业务已经达到产销平衡的稳定状态,我们认为公司与客户A合作紧密,家用呼吸机业务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发展。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41.78%(yoy-1.08pp),主要是一季度下游去库影响公司收入增长,2024Q1销售毛利率为38.29%,2024Q3毛利率已经恢复到42.97%。从销售净利率来看,公司单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9.70%,环比二季度略有降低,主要是因为股份支付费用计提,以及9月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汇兑损益影响,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收入增长、马来工厂的生产规模效应逐步凸显,叠加新业务放量,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多项新业务逐步发力,长期成长可期。除了家用呼吸机和人工耳蜗两大基石业务,公司布局的新业务也逐步发力,其中血糖管理板块中,公司已获得海外B端客户的订单,胰岛素注射笔经过小批量交付后,获得客户认可,三季度已实现批量交付,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此外,公司在精密模具及自动化设备上具备充足的技术储备,积极探索IVD高端耗材、心血管、骨科等领域,我们认为公司主业营收增长拐点已至,随着公司积极布局和拓展新赛道,各项新业务逐步放量,公司未来有望步入较快增长轨道,长期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73、20.84、25.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0%、24.6%、24.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93、4.94、6.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5.7%、24.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3、27、21倍,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新业务推广不及预期;下游客户去库存进度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1-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