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74)

    • 诊断服务板块的“价值洼地”,被低估的IVD院内服务领军者

      诊断服务板块的“价值洼地”,被低估的IVD院内服务领军者

      个股研报
        润达医疗(603108)   引入国资股东,融资能力雄厚;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龙头,顺应国家集采控费政策发展趋势,有望享受政策之下行业发展红利;传统经销代理业务服务化加持,收入结构有望快速转型; 重资产 ICL 业务发展迅猛,彰显公司实力及运营管理能力;外延内生,研发与合作引进并举,工业板块“包罗万象”实力不容小觑。   支撑评级的要点   诊断服务“价值洼地”,被低估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龙头。 公司为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分为商业板块和工业板块两大类。其中商业板块又分为 IVD 仪器耗材传统经销代理业务、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和 ICL 业务,商业板块目前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更是公司的核心价值所在之一, ICL 业务发展迅猛;工业板块目前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较小,包括体外诊断产业链布局、质控管理、医疗信息化产品等,工业板块是公司未来增长又一引擎,也是公司打造平台型 IVD 领域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龙头重要基础。 2021 年以来公司核心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测中心业务和工业板块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ICL 业务增长迅猛。同时公司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商业拓展,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均有提升。   国内院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领军者,医保控费环境下公司价值凸显。 2015 年以来的药品零加成、耗材零加成,造成医院经营压力加大,降本增效成为医院的焦点。2021 年以来,以安徽化学发光试剂集采为代表事件,国家推动 IVD 行业控费大势所趋并超过之前市场预期,未来若随着 IVD 试剂价格降低检测项目收费降低,医院降本增效动力将更足。润达作为专业化综合实验室服务商,一方面依赖其强大的渠道布局、众多的上游供应商及日益丰富的工业板块布局,产品品牌及型号等选择更加灵活化,优势凸显,能为医院检验科的降本增效提供更加有效方案。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配套多样化服务,强大的工程师团队,为产品带来更多增值化服务,客户黏性大。   外延内生,工业板块有望厚积薄发。一方面,公司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逐步完善对 IVD产品业务版图的布局,包括糖化产品、质控产品、 POCT 产品、分子诊断产品、化学发光产品等,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分析、质控产品已实现国产占比的领先。 2021 年 12月初公司公告润达榕嘉 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系统获批上市更是公司研发能力的彰显。 2021 年 12 月底公司公告和利德曼达成战略合作,约定双方将在特定区域进行体外诊断产品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共享,拟在化学发光系统、 POCT 系统及配套试剂等新产品的技术合作与联合推广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公司工业板块布局更加值得期待。另一方面, 2021 年以来公司分别和上海美华妇儿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达成合作,深入布局儿童精准诊断。同时公司投资微岩医学, 深化布局精准诊疗。   估值   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4.20/5.79/6.43 亿元,对应 EPS 为 0.73/1.00/1.11 元,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风险,下属公司管理整合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终端客户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工业板块新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2-01-10
    • 药用玻璃龙头,中硼硅与预灌封布局加速

      药用玻璃龙头,中硼硅与预灌封布局加速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公司是全国药用玻璃行业龙头,上市以来营收与利润均稳步增长。公司模制瓶市占率超 70%,中硼硅产能布局与技术领先,政策推动中硼硅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控股股东拟变更,公司与凯盛集团的互动值得期待。   支撑评级的要点   营收及利润持续稳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高:2020 年公司营收同增14.53%,十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为 10.5%;归母净利润同增 23.06%,十年复合平均增长率 17.5%。公司财务数据稳健,增长稳定。   中硼硅布局提前,产品毛利率有望提升:目前公司拥有中硼硅模制瓶产能约 5 亿支/年,是最早攻克中硼硅模制瓶生产技术的国内企业;公司 2020年开始布局中硼硅玻璃管拉管技术,2021 年 H1 实现自产中硼硅玻璃管;公司拟投资 12 亿元建设 40 亿支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中硼硅玻璃管产品布局加速。目前国内拥有稳定自主生产中硼硅玻璃瓶技术的产商较少,公司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巩固领先地位。中硼硅性能优于低硼硅与钠钙玻璃,其成本与附加值通常约为低硼硅与钠钙玻璃的 5-10 倍。根据制药网数据,目前国内中硼硅玻璃瓶渗透率仅 7-8%,未来 5-10 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关联审批政策有望推动国内中硼硅产品的渗透率提升至 30%左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控股股东拟变更,进一步互动值得期待:根据 9 月份公司公告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凯盛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凯盛集团旗下拥有凯盛君恒等优质药用玻璃企业,拥有中硼硅拉管制瓶等技术与产能优势,中长期规划较明确,山东药玻与凯盛集团的进一步协同值得期待。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收入分别为 39.6、46.5、54.0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 6.5、8.5、10.3 亿元;EPS 分别为 1.09、1.42、1.74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中硼硅渗透率提高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海运费再次高涨拖累出口。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2-01-10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上涨,有机硅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上涨,有机硅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多产品价格回落。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关注度持续提升。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31个品种价格上涨,36个品种价格下跌,34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纯苯、WTI原油、DMF、二氯甲烷、苯乙烯;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环氧丙烷、醋酸乙烯、R134a、软泡聚醚、尿素。   本周WTI原油收于77.0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4.34%;布伦特原油收于79.3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4.18%。本周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减少,战略原油储备(SPR)降至历史低位,原油价格走高。截至12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减少357.6万桶,降幅0.84%,连续5周出现下降。美国战略原油储备(SPR)库存跌至200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新一轮OPEC+会议将于1月4日举行,暂时没有增产计划。需求方面,多国表示Omicron患者轻症居多,市场对疫情影响的担忧逐渐缓和。后市来看,伊核谈判及未来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油价或以高位震荡为主。   本周金属硅收于21.7万元/吨,周均价跌幅2.52%;有机硅(甲基环硅氧烷)收于25.8万元/吨,周均价涨幅4.39%,价差涨幅8.5%。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国内有机硅产量预计2.97万吨,环比下滑2.62%。湖北兴发目前全线停车检修,预计1月10日左右重启,陶氏张家港有机硅装置周内恢复生产。本周国内有机硅工厂库存1.76万吨,环比下滑6.88%。需求端看,下游企业恐涨情绪普遍叠加节前备货需求,企业采购热情仍较高。后市来看,有机硅供应偏紧背景下年底需求旺盛,短期上涨空间仍然存在;长期来看,节前备货需求满足后,2022一季度将有部分新增有机硅产能投产,有机硅价格或企稳。   本周PTA(华东)收于6500元/吨,周均价涨幅3.84%,价差涨幅3.9%。受原油成本支撑影响,本周PTA价格上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PTA开工率收报76.5%,周内无PTA装置变动情况,由于上周PTA工厂重启居多,PTA市场供应增量明显。需求方面,周内下游聚酯开工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下游备货意愿强,订单较为充足。涤纶长丝方面,由于出货以及成本压力,涤纶长丝企业进行拉涨促销,市场明涨暗降。后市来看,PTA成本端支撑或仍持续一段时间,但节后继续上涨的空间或有限。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周期类行业:细分产品价格波动加大。截至12月31日,跟踪的产品中仅14%产品价格环比上涨;71%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跌幅超过20%的占比达11%;另外15%产品价格持平。截至12月31日,WTI原油价格环比上月下跌7.8%,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月下跌7.6%。行业数据:11月化工行业PPI指数119.1,环比10月下降0.6%。进入12月以来,原材料价格整体继续下行,浙江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开工率受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煤化工部分企业迎来发展机遇。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成长类公司:新材料产品价格维持高位。相比大宗化工品价格的普遍回调,EVA/DMC/NMP/PVDF/金属硅/金属锂等新材料价格12月仍维持高位。如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突破28万元/吨,月均价涨幅19%。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国产化替代不断推进,国内新增产能尚不能满足需求。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新材料供给偏紧或将成常态。   投资建议,展望一月,受油价及需求等影响,大部分化工品价格仍面临回调压力。从子行业景气度角度,农药、基建相关化工品、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预计维持较高景气。从估值角度,经过充分调整,目前民营炼化、行业龙头等相关化工企业估值再次回到较低水平,中长期来看,随着盈利持续性超预期,优质化工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推荐个股:万华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联化科技、利尔化学、晶瑞电材、万润股份、苏博特、国瓷材料等。   1月金股:万润股份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2-01-04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上行,DMF重回涨势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上行,DMF重回涨势

      化学制品
        多产品价格回落。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关注度持续提升。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24个品种价格上涨,43个品种价格下跌,34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二氯甲烷、环氧氯丙烷、离子膜烧碱、液氯、NYMEX天然气;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R134a、甲醛、氨纶40D、丁二烯、轻质纯碱。   本周WTI原油收于73.76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4.30%;布伦特原油收于75.59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2.82%。受市场对Omicron疫情影响的担忧逐渐消退,EIA原油库存降幅大于预期影响,本周WTI油价涨至近一月来高点。截至12月17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减少471.50万桶,远超预期的减少263.3万桶。后市来看,美联储加快Taper的预期不改,伊朗原油短缺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新冠疫苗加强剂接种率的不断上升或加速各国政府放开疫情管控,预计短期油价仍以高位震荡为主。   本周DMF价格重回涨势,截止周五,根据百川盈孚,DMF华东市场报价16400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上涨5.81%,相较年初低点7925元/吨,已上涨106.94%。需求方面,本周下游浆料行业年底积极赶工,DMF按需刚性采购,人造革厂商则以年度备货为主。供给方面,本周国内DMF平均开工负荷为81.58%,较上周下降0.29%,河南骏化(3万吨/年)、伊士曼化学品(4万吨/年)装置停车检修中,陕西兴化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另有鲁西化工、扬子巴斯夫装置负荷略有下降。原料端:上游甲醇、合成氨价格偏弱运行,甲醇华东地区报2730元/吨,本轮甲醇自10月中旬开始下跌,当前价格较10月12日年内高点4220元/吨已下跌35.31%。预计DMF价格短期受需求端支撑或将进一步的上涨。   本周纯碱延续此前下跌趋势,根据百川盈孚,轻质纯碱市场均价收报2485元/吨,周收盘价跌幅7.69%。受下游玻璃产业压价意向较强,期货市场价格较现货偏低等因素影响,纯碱需求持续维持低位。同时,本周行业整体开工率为72.94%,连云港碱业(130万吨/年)、安徽红四方(30万吨/年)停车,中源化学(140万吨/年)低负荷生产,河南金山舞阳地区金大地二期装置对接变化时间推迟;整体上看,纯碱供应端仍较为稳定。库存端,本周国内纯碱厂家库存总量为150.3万吨,环比增加11.5万吨,本轮纯碱自10月末开始垒库,当前库存较低点已大幅上涨368.81%。从中长期看,在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政策促进下,光伏玻璃产业线不断投产,近三年光伏玻璃对纯碱的需求将取得快速增长,在开工率受限,下游光伏装机量大增的情况下,预计纯碱价格或将在中期迎来拐点后震荡高位运行。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周期类行业:细分产品价格波动加大:截止11月26日,跟踪的产品中仅19%产品价格环比上涨;76%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跌幅超过20%的占比达19%;另外5%产品价格持平。截止11月26日,由于当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WTI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9.3%,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5.9%,WTI跌破70美元/桶。与2020年同期相比,约84%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2021年年初相比同样有91%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行业数据:10月化工行业PPI指数119.8,环比9月提升3.3%。进入11月以来,随着限产限电政策放松以及能源价格下降,化工品开工逐渐恢复,价格环比显著下行。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成长类公司: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材料(如EVA/DMC/NMP/PVDF/金属硅等)同样供给偏紧,且景气持续时间预计较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首先,国产化在最近两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其次,在某些产品上,今年也是阶段性供不应求,或者由于原料端影响,部分产品出现了涨价;考虑到之前的业绩基数较低,部分半导体材料公司三季报业绩保持高增速。   投资建议,展望十二月,受疫情及油价大幅回调影响,化工行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关注民营炼化、行业龙头等相关化工企业估值再次回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等子行业关注度持续提升。中长期来看,随着盈利持续性超预期,优质化工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推荐个股:万华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联化科技、桐昆股份、晶瑞电材、万润股份等,关注国瓷材料、合盛硅业、兴发集团等。   12月金股:晶瑞电材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12-27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探底回升,黄磷持续反弹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探底回升,黄磷持续反弹

      化学制品
        多产品价格回落。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关注度持续提升。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18个品种价格上涨,53个品种价格下跌,30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黄磷、二氯甲烷、WTI原油、尿素、硝酸;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三氯乙烯、PVA、金属硅、NYMEX天然气、R134a。   本周WTI原油收于71.96美元/桶,周涨幅8.60%;布伦特原油收于75.27美元/桶,周涨幅7.71%。受对Omicron病毒担忧缓解,伊核协议谈判陷入僵持的影响,原油价格本周持续上涨。EIA本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下降24.1万桶,降幅不及预期。后市来看,伊朗原油进入国际市场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在此之前,原油市场供应面依旧向好为主,预计下周国际原油价格将震荡盘整。   本周黄磷价格继续回升,据百川盈孚数据,黄磷四川地区收报40000元/吨,较上周收盘上涨11.11%。供应方面,本周(12.04-12.10)黄磷产量为14514吨,周环比涨幅9.01%;供应增量主要来自于云南弥勒及陆良地区个别厂家恢复生产或提升负荷;截止12月9日,云贵川三省行业开工率分别为57.74%、32.17%、65.79%。从需求端看,下游草甘膦、热法磷酸、三氯化磷需求良好,询单积极。原材料方面,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截止12月9日,磷矿石市场均价为645元/吨,预计后期磷矿石价格将持续上涨,黄磷价格受下游需求、成本端支撑以及云南、四川电价改革的影响或将重返上行轨道。   本周制冷剂价格继续下跌,截止12月10日,据百川盈孚数据,R134a、R22市场均价分别为29000元/吨、17500元/吨,较上周收盘分别下跌13.43%、7.90%。其中R134a相较10月28日高点50000元/吨,跌幅已达42.00%。需求方面,因R125、R134a等多种制冷剂被列入《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自2021年11月1日起,对名录中所列物质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出口遇阻;另外,因全球汽车“芯片荒”延续,汽车产量持续下降,或对R134a等制冷剂需求有所下降。供给端,年底将近,厂商排库意愿增加;另外,因新配额将要释放,整体供给较为宽松。原料端:R134a主要原料三氯乙烯下跌幅度较大,截止12月10日,三氯乙烯市场均价为8457元/吨,较上周收盘下跌40.39%,较11月17日23000元/吨已大幅下跌约63.23%。预计制冷剂全线产品价格短期受原料端下滑影响将延续下跌。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周期类行业:细分产品价格波动加大:截止11月26日,跟踪的产品中仅19%产品价格环比上涨;76%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跌幅超过20%的占比达19%;另外5%产品价格持平。截止11月26日,由于当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WTI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9.3%,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5.9%,WTI跌破70美元/桶。与2020年同期相比,约84%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2021年年初相比同样有91%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行业数据:10月化工行业PPI指数119.8,环比9月提升3.3%。进入11月以来,随着限产限电政策放松以及能源价格下降,化工品开工逐渐恢复,价格环比显著下行。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成长类公司: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材料(如EVA/DMC/NMP/PVDF/金属硅等)同样供给偏紧,且景气持续时间预计较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首先,国产化在最近两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其次,在某些产品上,今年也是阶段性供不应求,或者由于原料端影响,部分产品出现了涨价;考虑到之前的业绩基数较低,部分半导体材料公司三季报业绩保持高增速。   投资建议,展望十二月,受疫情及油价大幅回调影响,化工行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关注民营炼化、行业龙头等相关化工企业估值再次回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等子行业关注度持续提升。中长期来看,随着盈利持续性超预期,优质化工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推荐个股:万华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联化科技、桐昆股份、晶瑞电材、万润股份等,关注国瓷材料、合盛硅业、兴发集团等。   12月金股:晶瑞电材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12-13
    • 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度策略:泡沫挤压下的再平衡

      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度策略:泡沫挤压下的再平衡

      化学制品
        医药创新投资进入相对理性的新阶段。泡沫被挤压之后医药板块更健康,未来进入再平衡阶段。 再平衡之后行业呈现相对稳态,板块较难获得大幅的估值扩张,但细分板块和个股机会层出不穷。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中国医药产业研发创新进入相对理性的新阶段。 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下降、社会发展进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阶段,各行各业开展研发创新进入"无人区"、 "深水区",医药行业并不例外。研发创新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资本的选择。随着"一级市场融资-资本市场上市-二级市场套现退出"这一闭环的建立,过去几年资本对创新药的投入堪称狂热,在 2021 年初达到顶点。资本的涌入带来新药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项目数快速增长,出现了大量热门靶点扎堆(PD-1, ADC 等为代表)的重复产能建设。 11月 19 日, CDE 正式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政策将逐步收紧临床价值不大、竞争激烈的伪创新药空间。二级市场上,经过市场的教育和洗礼,投资人逐步理性, A 股医药板块持续调整,港股医药板块大幅下跌甚至出清状态(尤其是 18-a 公司),医药创新投资进入到泡沫期后一个理性发展的新阶段。   泡沫挤压之后板块更健康,未来进入估值再平衡过程。 2019-2020 年,随着核心资产 如创新药&械、服务等板块上涨,加之新冠疫情刺激, A 股医药生物指数获得 117%的涨幅(区间最大涨幅为 139%),估值扩张了86.4%,同期港股医药板块估值扩张更是达到了 129%。 A 股和港股医药生物板块在 2021 年初估值先后到达历史极大值附近,随后进入反复拉锯调整的时期。 2021 年 A 股医药生物指数(申万)下跌 6.14%,估值收缩了 24.4%;而港股医药板块估值收缩幅度更大,达到 41%。经过下跌调整之后目前 A 股医药板块 PE 34 倍,港股医药板块 23 倍,均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位置,未来进入再平衡过程。   再平衡之后行业呈现相对稳态。 随着全行业逐步适应新冠疫情的影响,医药行业将重新回到稳定状态, 我们预计 2022 年板块很难获得像 19-20年如此大幅度的估值扩张,但细分板块和个股机会层出不穷。同时由于市场对行业负面政策的充分适应,未来若出现政策边际改善反而会给部分板块带来投资机会。而投资风格上来看,中小市值股票也有望获得超额收益。总体看好的方向包括: 1、创新药及 CRMO 产业链; 2、疫苗&血液制品; 3、第三方独立实验室; 4、高端原料药; 5、医疗器械平台型公司; 6、非医保领域的医疗服务、消费医疗、中药独家品种。   重点推荐   凯莱英、博腾股份、昭衍新药、迈瑞医疗、沃森生物、派林生物、迪安诊断、普洛药业、健友股份、润达医疗、信邦制药。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医药政策风险、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型企业的影响、国际关系风险、个股风险(产品研发失败等)。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9页
      2021-12-08
    • 化工行业2022年策略:优秀龙头有望价值重估,新材料发展空间广阔

      化工行业2022年策略:优秀龙头有望价值重估,新材料发展空间广阔

      化学制品
        复苏趋势延续,2022年(尤其下半年)部分化工产品价格或将回落。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与集中度提升将是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主基调。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尤其看好优秀龙头企业长期发展。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1年前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化工品价格也出现了普涨。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优异。预计2022年(尤其下半年)部分产品价格或将回落。   需求端,国内市场来看,汽车、地产、家电等市场均在需求快速回升后有所减缓。农业领域,全球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农化需求环比向好但需关注国内相关出口政策。随着海外疫情逐渐受到控制,化工品出口有望继续回暖。疫情下的2021年,国内化工乃至整个产业体系的快速恢复领先全球。我们判断,长期来看,国内的化工产业将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材料的自主化日益关键,相关领域的优秀企业迎来发展良机。   供给端来看,疫情之后,化工各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经历了触底反弹,且在2021年一季度达到极高峰值后开始回落的历程。2021年1-10月份与2019年1-10月份相比,化工各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代表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已恢复至疫情前以上的水平。上市公司来看,扩产多集中于行业龙头公司。   成本端,2022年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即使在乐观的情况下,预计2022年Brent价格中枢或将维持在2021年的水平,约在65美元/桶左右,但是剧烈震荡恐怕难以避免,尤其是考虑到OPEC+增产、美国加息等事件出现的概率较大,2022年下半年油价可能会迎来更大的下行压力。   重点推荐   截止11月20日,申万化工PE为20.90,PB为3.07。虽考虑到未来产品价格回落盈利下调,但经过调整当前行业估值仍处于相对偏低水平。在双碳背景下,行业中优秀公司盈利波动性或有所降低,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基于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与集中度提升,我们认为行业中优秀龙头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一是行业几家优质企业在建立某些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竞争优势后,产业链横向纵向不断延伸,陆续从传统领域向新材料领域进行延伸。看好其不断成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及走出国门的能力。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新和成等。二是民营油气炼化崛起,除给相关公司业绩增量较大以外,终端产品也在向高端化和差异化过度。除了原有聚酯产品以外,烯烃和芳烃下游也开始规划工程塑料、橡胶制品、其他化纤产品如尼龙等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推荐东方盛虹、荣盛石化、卫星化学、桐昆股份等,关注恒力石化。   基于下游行业高速发展与进口替代大背景,关键新材料领域迎来发展良机:一是芯片面板等需求持续提升,泛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意义深远,推荐晶瑞电材、雅克科技、万润股份、安集科技、沪硅产业等,关注鼎龙股份等。二是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材料(如EVA/DMC/NMP/PVDF/金属硅/阻燃剂/锂盐等)需求将持续高增,推荐光威复材、蓝晓科技等,关注万盛股份、合盛硅业、龙佰集团等。三是有能力进行进口替代或渗透率提升的方向。推荐皇马科技、国瓷材料等。   其他长期受益于碳中和的子行业与方向,如减水剂与可降解塑料,推荐苏博特、万华化学等。全球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长期看转基因市场或带来新一轮需求提升,关注农药领域优秀龙头企业的长期发展,推荐利尔化学、联化科技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油价异常下跌风险;2)“能耗双控”、环保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3)经济异常波动导致下游需求减弱的风险;4)Omicron病毒可能导致疫情持续时间与影响超预期。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8页
      2021-12-07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继续下跌,尿素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继续下跌,尿素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多产品价格回落。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关注度持续提升。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12个品种价格上涨,60个品种价格下跌,29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液氯、聚合MDI、黄磷、尿素、环氧丙烷;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苯胺、硝酸、R134a、WTI原油、R22。   本周WTI原油收于66.5美元/桶,周跌幅2.42%;布伦特原油收于69.67美元/桶,周跌幅4.19%。受Omicron影响,原油需求预期走弱,本周价格继续下跌。供应端看,OPEC+经济委员会此前曾发布预测,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可能会大幅增加全球石油库存的盈余规模。EIA本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减少90.9万桶,预期减少145万桶。美国汽油库存大增402.9万桶,创6月4日当周以来最大增幅。需求端看,RystadEnergy高级石油市场分析师LouiseDickson表示,南非Omicron带来的新一波封锁可能会导致2022年首季的原油需求减少多达300万桶/日,目前多国已启动封锁计划。在需求预期走弱背景下,OPEC及其限产同盟国代表透露,沙特阿拉伯或暂时放弃明年1月份日均增产40万桶的原定计划。后市来看,Omicron的影响暂不明朗,消息面不确定性较大,预计下周原油价格或宽幅震荡。   本周环氧丙烷价格上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环氧丙烷(华东)收报14500元/吨,周均价上涨3.9%,价差较上周上涨7.3%。供应端看,11月28日吉神一套环丙装置停产检修,同日,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停产检修10天。12月1日中化泉州停产检修2个月,此外,本周山东滨化、山东鑫岳降负运行,市场供应整体减少,供应端利好支撑。然而,本周伴随终端工厂阶段性刚需采购后,主要消耗下游聚醚工厂新单签订逐渐减少。需求端聚醚工厂出货较少,开工较低,环氧丙烷需求略显疲软。后市来看,12月环氧丙烷进口量增加,供应紧张的局面或有所缓解,预计价格继续上行的空间有限。   本周尿素价格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尿素(华鲁恒升)收报2460元/吨,周均价上涨4.58%,煤头尿素价差较上周上涨46.3%。本周尿素开工率为68.90%,环比减少0.08%,煤头开工率74.02%,环比增加2.63%,气头开工率53.88%,环比减少7.45%。预计下周内蒙以及西南地区部分气头企业将因限气停车,但整体供应并不紧张。12月1日,发改委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化肥生产协调保障工作专班稳定今后一段时期化肥供应的通知》,预计未来尿素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价格或难继续上行。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周期类行业:细分产品价格波动加大:截止11月26日,跟踪的产品中仅19%产品价格环比上涨;76%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跌幅超过20%的占比达19%;另外5%产品价格持平。截止11月26日,由于当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WTI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9.3%,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5.9%,WTI跌破70美元/桶。与2020年同期相比,约84%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2021年年初相比同样有91%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行业数据:10月化工行业PPI指数119.8,环比9月提升3.3%。进入11月以来,随着限产限电政策放松以及能源价格下降,化工品开工逐渐恢复,价格环比显著下行。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成长类公司: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材料(如EVA/DMC/NMP/PVDF/金属硅等)同样供给偏紧,且景气持续时间预计较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首先,国产化在最近两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其次,在某些产品上,今年也是阶段性供不应求,或者由于原料端影响,部分产品出现了涨价;考虑到之前的业绩基数较低,部分半导体材料公司三季报业绩保持高增速。   投资建议,展望十二月,受疫情及油价大幅回调影响,化工行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关注民营炼化、行业龙头等相关化工企业估值再次回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等子行业关注度持续提升。中长期来看,随着盈利持续性超预期,优质化工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推荐个股:万华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联化科技、桐昆股份、晶瑞电材、万润股份等,关注国瓷材料、合盛硅业、兴发集团等。   12月金股:晶瑞电材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1-12-06
    • 化工行业周报:油价恐慌性下跌,制冷剂价格回调

      化工行业周报:油价恐慌性下跌,制冷剂价格回调

      化学制品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22个品种价格上涨,50个品种价格下跌,29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液氯、硫磺、甲醇、尿素、天然橡胶;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盐酸、苯胺、离子膜烧碱、硝酸、R134a。   本周WTI原油收于68.17美元/桶,周跌幅10.23%,其中周五下跌13.04%,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布伦特原油收于71.80美元/桶,周跌幅8.99%。受南非新型变种Omicron病毒、美国协调多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影响,原油价格先涨后跌。EIA本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01.7万桶,涨幅超预期。后市来看,受Omicron病毒影响,欧美多国已对南部非洲关闭边境,同时,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中国香港等地已出现Omicron病毒确诊,奥地利已首先宣布全国封锁;考虑到航空燃油在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中的占比以及各国关闭国境的预期,原油市场需求端或将存在较大程度的下滑,预计下周国际原油价格将维持弱势运行。   本周制冷剂价格继续下跌,截止11月26日,据百川盈孚数据,氢氟酸无水、R134a、R22、R125市场均价分别为13400元/吨、41000元/吨、20000元/吨、42000元/吨,较上周收盘分别下跌0.74%、3.53%、4.76%、17.65%。其中R125相较月初高点55000元/吨,跌幅已达25.45%,持续回落。需求方面,因R125、R134a等多种制冷剂被列入《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自2021年11月1日起,对名录中所列物质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目前仍有部分厂家许可证在申请过程中,出口不畅;另外,因全球汽车“芯片荒”延续,汽车产量持续下降,或对R134a等制冷剂需求有所下降。原料端:R125主要原料四氯乙烯下跌幅度较大,截止11月26日,四氯乙烯市场均价为8346元/吨,较上周收盘下跌14.40%,较9月底18500元/吨已下跌约54.89%。预计制冷剂全线产品价格短期受原料端下滑影响将延续下跌。   本周黄磷价格继续回升,据百川盈孚数据,黄磷四川地区收报34500元/吨,较上周收盘上涨4.55%。供应方面,本周(11.20-11.26)黄磷产量为14444吨,周环比涨幅9.06%;供应增量主要来自于云南地区个别厂家恢复生产或提升负荷;截止11月25日,云贵川三省行业开工率分别为54.02%、36.36%、60.33%。从需求端看,下游草甘膦、热法磷酸、三氯化磷需求良好,按需补货。原材料方面,黄磷企业普遍反映磷矿石供应紧张,品位下降;截止11月26日,磷矿石市场均价为645元/吨,较上周收盘603元/吨上涨6.97%。预计后期磷矿石价格将持续上涨,黄磷价格受下游需求、成本端支撑以及各地限电政策放宽的影响或将重返上行轨道。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周期类行业:细分产品价格波动加大:截止11月26日,跟踪的产品中仅19%产品价格环比上涨;76%产品价格环比下跌,跌幅超过20%的占比达19%;另外5%产品价格持平。截止11月26日,由于当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WTI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9.3%,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月下跌15.9%,WTI跌破70美元/桶。与2020年同期相比,约84%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2021年年初相比同样有91%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行业数据:10月化工行业PPI指数119.8,环比9月提升3.3%。进入11月以来,随着限产限电政策放松以及能源价格下降,化工品开工逐渐恢复,价格环比显著下行。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成长类公司: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材料(如EVA/DMC/NMP/PVDF/金属硅等)同样供给偏紧,且景气持续时间预计较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首先,国产化在最近两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其次,在某些产品上,今年也是阶段性供不应求,或者由于原料端影响,部分产品出现了涨价;考虑到之前的业绩基数较低,部分半导体材料公司三季报业绩保持高增速。   投资建议,展望十二月,受疫情及油价大幅回调影响,化工行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关注民营炼化、行业龙头等相关化工企业估值再次回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等子行业关注度持续提升。中长期来看,随着盈利持续性超预期,优质化工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推荐个股:万华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联化科技、桐昆股份、晶瑞电材、万润股份等,关注国瓷材料、合盛硅业、兴发集团等。   12月金股:晶瑞电材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11-30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小幅下跌,电石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小幅下跌,电石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多产品价格回落。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关注度持续提升。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24个品种价格上涨,47个品种价格下跌,30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顺丁橡胶、电石、天然橡胶、多氟多氟化铝、黄磷;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液氯、环氧氯丙烷、离子膜烧碱、盐酸、软泡聚醚。   本周WTI原油收于79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2.2%;布伦特原油收于81.24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1.1%。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信号频发,过去两周里,美国已经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出售了600多万桶。同时,OPEC下调全球原油需求预期,本周油价小幅下跌。EIA本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减少210.1万桶,但战略石油储备减少320万桶,为2003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后市来看,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或对市场产生短期影响,但俄罗斯管道输送延迟导致天然气价格飙升,增强了电厂转向石油作为燃料的担忧,预计后市油价仍将维持高位震荡。   本周电石价格上行,电石(华东)价格收报5,330元/吨,周均价涨幅9.66%。本周电石开工率回升,收报65.33%,较上周提升了4.39pcts。但下游PVC需求强劲,整体供应仍显紧张。本周PVC价格小幅回落,PVC(华东电石法)收报9,200元/吨,周均价跌幅2.46%,电石法PVC价差较上周下跌44.5%。PVC需求端进入季节性淡季,北方PVC下游企业开工低位。后市来看,电石价格在“双控”背景下或长期保持高位,PVC虽有电石成本支撑但短期价格受季节性淡季影响,价格上调空间或比较有限。   本周碳酸二甲酯价格小幅上调,收于11,500元/吨,收盘价涨幅4.54%,周均价跌幅1.88%。供应方面,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碳酸二甲酯开工率收报54.03%,继上周下降8.41pcts后又下降3.61pcts。装置方面,维尔斯、浙江石化、云化绿能装置停车;华鲁恒升、中科惠安装置降负荷生产;石大胜华济宁地区装置重启。需求方面,电解液溶剂对碳酸二甲酯的需求向好,下游装置开工负荷较高。聚碳酸酯、涂料、胶黏剂等对碳酸二甲酯的需求维持稳定。后市来看,碳酸二甲酯供应将持续偏紧张,下游需求稳定,价格或继续上行。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周期类行业:细分产品价格波动加大:截止10月26日,跟踪的产品中78%产品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涨幅超过10%的产品占比51%,8个产品价格涨幅超过50%;17%产品价格环比下跌;另外5%产品价格持平。截止10月25日,WTI价格环比上月上涨13.20%,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月上涨10.32%,美油与布油价格双双站上80美元/桶。与2020年同期相比,约94%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21年年初相比同样有93%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行业数据:9月化工行业PPI指数116.0,环比8月增长0.78%。在“双控”背景下,多种化工产品开工受限,磷、硅、氯碱等产业链开工率环比下行明显。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成长类公司: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材料(如EVA/DMC/NMP/PVDF/金属硅等)同样供给偏紧,且景气持续时间预计较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首先,国产化在最近两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其次,在某些产品上,今年也是阶段性供不应求,或者由于原料端影响,部分产品出现了涨价;考虑到之前的业绩基数较低,部分半导体材料公司三季报业绩保持高增速。   投资建议:展望十一月,经过前期调整,民营炼化、行业龙头等相关化工企业估值再次回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等子行业关注度持续提升。中长期来看,随着盈利持续性超预期,优质化工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推荐个股:万华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联化科技、桐昆股份、晶瑞电材、万润股份等,关注国瓷材料、合盛硅业、兴发集团等。   11月金股:东方盛虹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1-11-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