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07)

    • 先进陶瓷材料系列研究之二-义齿用陶瓷材料行业:全瓷牙市场空间广阔,氧化锆材料发展迅猛

      先进陶瓷材料系列研究之二-义齿用陶瓷材料行业:全瓷牙市场空间广阔,氧化锆材料发展迅猛

    • 体外诊断高附加值渠道龙头,构建强黏性服务壁垒

      体外诊断高附加值渠道龙头,构建强黏性服务壁垒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6-08
    • 先进陶瓷材料系列研究之一:MLCC陶瓷粉体行业:需求高增长,国产替代加速

      先进陶瓷材料系列研究之一:MLCC陶瓷粉体行业:需求高增长,国产替代加速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受益于5G建设和电动车渗透率提升,未来五年全球MLCC行业需求将保持高增长,年均增速约9%,国内市场增速更高,约13%。同时,全球MLCC产能正发生结构性变化,通用型产品产能向中国转移,这将显著利好国内MLCC陶瓷粉体材料龙头企业,如国瓷材料和三环集团。这些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望在中低端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助力中国MLCC产业高端化发展。 未来五年MLCC行业需求高增长,国产替代加速 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全球MLCC行业年均需求增速约为9%,而国内市场增速将高达13%。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5G建设需求: 5G手机和基站对MLCC的需求量显著高于4G,预计将带来约12%的直接增量。 电动车渗透率提升: 纯电动车对MLCC的需求量是燃油车的5倍,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将持续拉动MLCC需求增长。 新兴设备/生态发展: 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将为MLCC带来新的增长点。 通用型MLCC产能向中国转移,利好国产陶瓷粉体材料龙头 目前,全球MLCC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日韩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日韩企业正逐渐将产能向高端产品转移,削减通用型产品的生产,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积极扩产通用型MLCC,承接产能转移,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主要内容 MLCC行业需求分析及增长预测 报告首先分析了MLCC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及下游应用领域结构,指出手机、汽车、新兴设备/生态是MLCC的主要应用领域。通过对5G建设、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等因素的分析,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全球MLCC行业年均需求增速约9%,国内需求增速约13%。报告还分别预测了手机、汽车、新兴设备/生态对MLCC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和2%。 MLCC行业供给格局及产能转移趋势 报告指出,全球MLCC行业供给端呈现典型的寡头垄断特征,CR4高达76%,主要由日韩企业主导。然而,日韩企业正逐渐将产能向高端产品转移,削减通用型产品的产能。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积极扩产通用型MLCC,承接产能转移,这将导致通用型MLCC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 MLCC陶瓷粉体材料市场分析及国产替代 报告深入分析了MLCC陶瓷粉体材料的重要性及其市场格局。MLCC陶瓷粉料是MLCC的关键原材料,其成本占比接近一半。目前,MLCC陶瓷粉料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被日美企业占据。然而,中国龙头企业如国瓷材料,凭借成本优势和水热法工艺技术,在中低端市场逐渐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并有望显著受益于通用型MLCC产能转移趋势。 国产MLCC陶瓷粉体材料龙头企业发展前景 报告认为,虽然目前中国MLCC产业主要承担通用型产品的产能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高端MLCC产业长期受制于人。国产龙头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有助于其在高端产品领域取得突破。报告看好国瓷材料和三环集团等国内MLCC陶瓷粉体材料龙头企业的发展前景,认为它们将在中国MLCC产业高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MLCC行业需求、供给、技术等方面的深入分析,预测未来五年MLCC行业将保持高增长,并指出通用型MLCC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这一趋势将显著利好国内MLCC陶瓷粉体材料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望在中低端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最终助力中国MLCC产业实现高端化发展。报告建议关注国瓷材料和三环集团等国内MLCC陶瓷粉体材料龙头企业。 报告同时也指出了客户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潜在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0-06-08
    • 烯烃原料轻质化系列报告之三:动态视角看油价暴跌后乙烷裂解成本

      烯烃原料轻质化系列报告之三:动态视角看油价暴跌后乙烷裂解成本

      化学制品
        全球乙烷的主要产出增量来自美国,因此美国乙烷的价格对于中国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的经济性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乙烷成本结构出发,分析美国乙烷价格的长期走势以及国内乙烷裂解项目的盈利能力。   管线运输和分馏产能限制两大瓶颈即将解除,有助于美国乙烷产量提升。2019年起美国NGL管道运力将大幅增长,19、20年分别新增了18个和15个管道新建和扩建项目。这些项目将从19Q4起陆续完工,合计将提供超过588万桶/天的运力增长。2020年起到2021年一季度,将会有超过140万桶/天的新增NGL分馏产能投入使用。20年新增的NGL分馏产能将超出新增NGL产量52%以上,NGL的分馏产能瓶颈将不复存在。管道运力的提升和NGL分馏产能的增长将有助于乙烷的增量分离,而新增的乙烷供应会压制乙烷的价格。   边际成本决定MB乙烷的长期价格中枢,供给过剩背景下乙烷合理价格应当在140-300美元/吨之间。近几年新增乙烷裂解项目虽多,但是投产相对有序。且美国乙烷产量持续增长,目前回注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未来我们认为全球乙烷需求仍不会触及美国乙烷供给上限。由于各产区离MB的距离远近不同以及管道设施建设情况差异,管道运输的成本差异较大,造成了美国各地区乙烷运输至MB的成本不同。在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日常湾区乙烷需求缺口由Marcellus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乙烷供给补充;在乙烷供给严重不足的时候Bakken地区输送至MB地区的乙烷供给增加,这部分乙烷成本即为美国乙烷边际成本。因此在美国乙烷长期维持供给过剩的局面下,乙烷合理价格应当在140-300美元/吨之间,价格波动由阶段性供需情况决定。   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长期回报丰厚。受到新冠疫情和原油价格战影响,今年3月份以来原油价格一路暴跌,使得石脑油裂解相较于乙烷裂解具有了阶段性的成本优势。但是我们认为国内进口乙烷裂解制乙烯的成本一直在4000元/吨左右或更低。这一成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相较于石脑油裂解和国内煤制烯烃路线都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低油价下首先承压的是国内大部分煤制烯烃产能,待全球疫情得到控制需求恢复,未来油价回暖是确定性事件。油价反弹将推高石脑油裂解制乙烯成本从而推涨下游产品价格,乙烯-乙烷裂解价差将逐步拉大。国内125万吨/年乙烷裂解项目年净利润大概率将超过20亿元,我们长期看好乙烷裂解的盈利前景。   投资策略:长期看好国内乙烷裂解项目的前景,重点推荐乙烷裂解将率先投产的民营C3行业龙头卫星石化。   风险提示:乙烷价格上涨、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系恶化、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5-22
    • 烯烃原料轻质化系列报告之二:油价暴跌之后美国乙烷供给依然充足

      烯烃原料轻质化系列报告之二:油价暴跌之后美国乙烷供给依然充足

      化工行业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0-05-21
    • 电子化工材料系列报告:电子特气:有望最早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的电子化工材料

      电子化工材料系列报告:电子特气:有望最早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的电子化工材料

    • GDS收购落地,基立福持股促长远发展

      GDS收购落地,基立福持股促长远发展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0-05-12
    • 血必净销量高增,研发打造新增长点

      血必净销量高增,研发打造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0-05-08
    • 精品型原料药企业,高研发投入助力高增长

      精品型原料药企业,高研发投入助力高增长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4-28
    • 农化行业系列报告之二:大豆自给率提升趋势下的农药投资机会

      农化行业系列报告之二:大豆自给率提升趋势下的农药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大豆自给率提升下的农药投资机会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随着中国大豆自给率的提升,将为农药行业带来结构性需求增长。报告分析了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的背景、对农药市场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咪唑啉酮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等受益品种。报告预测,大豆自给率每提升10%,将带动国内相关农药新增需求约10亿元,并推荐了中旗股份、扬农化工、长青股份等相关上市公司。 主要内容 我国大豆自给率提升是大趋势 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20%,严重依赖进口,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受益于“大豆振兴计划”,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持续增加,自给率有望小幅提升。2019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仅为17%,进口依存度达到83%。 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为细分品种带来需求增量 由于我国本土种植的大豆为非转基因作物,而进口大豆为转基因作物,导致农药使用结构存在差异。大豆自给率的提升将提升对农药产品的结构化需求。报告测算,大豆自给率每提升10%,将带动国内相关农药新增需求约10亿元,最受益品种主要为咪唑啉酮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国内大豆除草剂中用量最大的品种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国内大豆用除草剂中最大的品种,具有广谱、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甲氧咪草烟是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中最年轻的品种,市场前景较好。先达股份和中旗股份是国内主要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生产企业。 二苯醚类除草剂:国内大豆除草剂中用量第二大品种 二苯醚类除草剂是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主要品类,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作用特点。氟磺胺草醚是该类除草剂中销售额最大的品种,长青股份是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大豆农药零增长的要求预计加快甲氧咪草烟等低毒高效产品的推广 根据“大豆振兴计划”中“绿色发展”的要求,高效低毒农药的推广是关键。甲氧咪草烟、苯并烯氟菌唑等新兴农药品种有望在我国大豆田推广,带动市场需求。 投资策略 国内大豆自给率提升将带来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对相关农药品种需求提升。推荐中旗股份(甲氧咪草烟)、扬农化工(甲氧咪草烟)、长青股份(氟磺胺草醚),建议关注先达股份(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对农药行业的影响,指出大豆自给率的提升将带来结构性需求增长,并重点关注了咪唑啉酮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等受益品种。报告预测,甲氧咪草烟等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将迎来发展机遇,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0-04-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