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820)

    • 杰克替尼NDA在即,管线落地提速

      杰克替尼NDA在即,管线落地提速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投资要点   事件:2022 年] 6 月 21 日,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 III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达到试验主要终点,公司将向 CDE 提交 Pre-NDA的沟通交流申请,并加快推进盐酸杰克替尼片的上市进程。   杰克替尼 NDA在即,有望填补骨髓纤维化治疗空缺。杰克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 JAK 抑制剂类药物,对 Janus 激酶包括 JAK1、JAK2、JAK3和 TYK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次递交 Pre-NDA 的适应症为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目前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治疗方案十分有限,靶向药物仅有芦可替尼,但 70%的患者服用芦可替尼后出现贫血。与芦可替尼相比,杰克替尼片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有效率、耐受性和安全性更优,不仅可显著缩小骨髓纤维化患者的脾脏体积、减轻患者的体质性症状,还可以改善贫血,减少输血依赖,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认为,随着杰克替尼骨髓纤维化Ⅲ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达到试验主要终点,杰克替尼 NDA 在即,随着新产品的落地,将会对公司未来的营收产生显著的影响。   适应症布局广阔,国内海外齐推进。盐酸杰克替尼片目前正在开展多个免疫炎症性疾病和纤维化疾病的临床研究,包括骨髓纤维化(III 期)、芦可替尼不耐受的骨髓纤维化(IIB 期注册临床)、芦可替尼复发/难治的骨髓纤维化(IIB 期)、重症斑秃(III 期)、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 期)、强直性脊柱炎(II 期)、特发性肺纤维化(II 期)、移植物抗宿主病(II期)及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II期)等。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Ⅱ期临床研究已获 CDE批准。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骨髓纤维化获得了美国 FDA 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在美国的I 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医保以量换价+商业化团队建设+适应症落地,多纳非尼放量值得期待。重磅品种多纳非尼 2021年上市半年便实现 1.6亿元销售收入,初露锋芒。三重逻辑看好多纳非尼未来发展,第一,多纳非尼于 2021 年底纳入医保目录,2022 年实现快速放量,Q1销售量较四季度环比增长 60%;第二,公司加大多纳非尼商业化团队的建设,2022Q1新增超百名一线销售人员,进院和放量正在稳步推进;第三,多纳非尼后续适应症逐步落地,局部晚期/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应症已提交 NDA,有望于今年获批上市。我们认为,随着多纳非尼医保和医院准入的推进,叠加后续适应症的落地,有望长期为公司业绩赋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提升,管线的逐步落地,多纳非尼纳入医保后的快速放量,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0.92 和 1.56亿元,对应 EPS 为-0.88、-0.38和 0.65元,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6-22
    • 和胃整肠丸量价齐升,两性健康用药正高速放量

      和胃整肠丸量价齐升,两性健康用药正高速放量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稳固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稳固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CDMO业务快速发展在即,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在创新分子砌块积累的优势,药石科技不断拓展创新药外包服务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Non-GMP/GMP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创新药CDMO业务,并进一步搭建了创新药物发现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新药筛选服务。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药石科技的CDMO业务在人才、合规产能、客户及项目上全面改善,并持续向好,公司的CDMO业务也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72/5.40/7.40亿元,EPS为1.86/2.71/3.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1/34.4/25.1倍,公司CDMO业务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告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稳固核心管理团队和研发人员   6月20日,公司公告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共计206人,其中包含:(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3人);(2)中高层管理人员(36人);(3)技术骨干(167人)。授予数量上,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110万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00万股,预留10万股。授予价格上,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51.53元。业绩考核目标上,以2021年为基数,公司2022-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0%/60%/80%。假设于2022年7月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公司预计摊销总费用为4524.69万元,2022-2026年分别摊销1146.73/1766.23/964.25/496.12/151.37万元。   鉴于行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人才竞争也比较激烈,公司适时推出股权激励,有助于稳固核心管理团队和研发人员,保障业务稳步推进,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风险提示:CDMO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客户流失风险,募投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6-22
    • 硬性巩膜接触镜开启临床试验,丰富产品线

      硬性巩膜接触镜开启临床试验,丰富产品线

      个股研报
        欧普康视(300595)   事件   2022年6月21日,欧普康视发布公告,在研产品“硬性巩膜接触镜”在临床试验牵头单位江苏省中医院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完成在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备案。   公司在研的新产品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硬性巩膜接触镜”已可开展临床试验。   经营分析   公司“硬性巩膜接触镜”已可开展临床试验。公司专注于眼视光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在硬性接触镜领域不断创新开发,为医生和用户不断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此次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硬性巩膜接触镜,临床实验名称为评价硬性巩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硬性巩膜接触镜的临床用途为日戴,采用光学原理矫正屈光不正,新产品为第三类医疗器械,非植入。若未来硬性巩膜接触镜产品临床试验成功且完成产品注册,公司的硬镜产品线有望进一步丰富。   目前国内暂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硬性巩膜接触镜的临床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与角膜接触镜不同,硬性巩膜镜是一种较大直径的镜片,配戴时不接触角膜,预期具有较好的配戴舒适性。目前国内暂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公司同步提升产品能力及服务能力,一体化布局协同效应逐渐显现。我们看好公司向下游布局经销商及视光终端的发展战略,视光中心盈利能力强,我们预计公司在眼视光领域的一体化布局的协同效应有望逐渐显现。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影响角塑终端产品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44、9.84、1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32%、31%,对应EPS分别为0.88、1.16、1.52元,对应PE倍数分别为40、31、23。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事故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6-22
    • 云康集团(2325.HK):医学运营服务赋能各方

      云康集团(2325.HK):医学运营服务赋能各方

    • 云康集团(02325):医联体浪潮中踏浪前行

      云康集团(02325):医联体浪潮中踏浪前行

      招商证券(香港)
      45页
      2022-06-22
    • 大消费北交所上市公司系列研究之德源药业:公司专注于内分泌治疗药物领域

      大消费北交所上市公司系列研究之德源药业:公司专注于内分泌治疗药物领域

      个股研报
        德源药业(832735)   投资要点: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内分泌治疗药物领域的制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从事高品质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代谢病综合征、慢性病、老年病药物供应商,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售品种为:原国家1类新药“瑞彤”(盐酸吡格列酮片);原国家2类新药“唐瑞”(那格列奈片);原国家3类新药“复瑞彤”(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波开清”(坎地氢噻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甲钴胺胶囊等;依帕司他片、阿卡波糖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安立生坦片已获得生产批件,目前正在进行上市销售前的准备工作。其中“瑞彤”、“唐瑞”在国产品牌中影响深远,“复瑞彤”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需求巨大。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全球糖尿病概览第十版数据,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自2019年的1.16亿人增长至2021年的1.41亿人,两年间增长超20%,增长人数超2400万人,IDF预测204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1.74亿人。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肥胖的日趋流行,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到2030年,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及技术储备工作。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建有完善的药品研发体系。研究所面积3000余平米,研发人员128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0人,相关专业配备齐全。研究所设有化学室、制剂室、质量室、医学室、质量保证室、注册室和综合室,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2021年公司共投入研究经费5586.41万元,较上年增长39.93%,公司近年来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10%。公司在研品种20余个,治疗领域涉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慢性病、代谢综合症领域,均处于不同研究阶段。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高层次人才相对紧缺的风险;主要原辅材料供应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2-06-22
    • 钆特酸葡胺DMF已接收,造影剂再下一城

      钆特酸葡胺DMF已接收,造影剂再下一城

      个股研报
        普利制药(300630)   业绩简评   6 月 20 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 全资子公司安徽普利近日得到美国 FDA 签发的钆特酸葡胺原料药 DMF 已接收的通知函,这是继今年收到了荷兰药物评价委员会的碘帕醇注射液上市许可后,公司造影剂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预计将对公司拓展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经营分析   造影剂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显示, 2021 年全球造影剂市场规模 40.4 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比 41.6%;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数据显示, 2021 年国内造影剂注射剂样本医院销售额 49.5 亿元。   钆特酸葡胺应用前景广阔: 钆特酸葡胺制剂(注射液)最早于 1989 年在法国获批上市, 2013 年在美国 FDA 获批上市。该药用于磁共振成像( MRI)的静脉注射造影剂,用于成人和儿童(包括新生儿)大脑(颅内)、脊柱和相关组织的核磁共振成像,以检查血脑屏障损伤和血管异常。 相关研究表明, 钆特酸葡胺在原发性脑肿瘤和非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有利于放射科医师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同时,钆特酸葡胺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理想的 MRI对比剂之一。   钆特酸葡胺原料药竞争格局优质, 其他市场注册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美国市场包括原研产品在内,钆特酸注射液仅 2 家企业在美国获批上市。 截至目前,钆特酸葡胺原料药包括普利在内,共 6 家企业原料药 DMF 在 FDA 状态为“A”, 普利该品种目前正在完整性( CA)评估中,已具备商业化生产能力,将对公司拓展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此外, 公司的钆特酸葡胺原料药其他市场的注册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中。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82/9.22/12.23 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1.56/2.11/2.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11/9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仿制药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药品质量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其他监管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6-22
    • 全球科研测序龙头企业,疫情后有望重回高增长

      全球科研测序龙头企业,疫情后有望重回高增长

      个股研报
        诺禾致源(688315)   全球科研测序龙头,短期看疫情边际变化,长期看全球市占率提升:诺禾致源为全球科研端测序龙头,业务覆盖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建库测序平台服务,2021年营收18.66亿元(+25.3%),归母净利润2.25亿元(+515.7%)。短期来看,国内外疫情逐步稳定,下游客户需求回补,公司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长期来看,基因测序行业持续扩容,公司作为全球龙头竞争优势明显,随着全球本土化布局的推进及海外外包率的提升,公司业绩有较大成长空间。   科研端业务受疫情影响大,疫情后需求有望迅速回补:公司2015-2019年业绩曾保持高速增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9.2%/46.1%,主要受益于全球和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分别以6.7%/18.8%的复合增速稳定增长,并且海外科研测序外包率已逐渐提升至约20%。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响下游客户研究进展,进而对公司业绩持续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国内疫情逐渐稳定,海外防疫逐步取消,下游需求有望迅速回补。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Q2-Q4的收入有望分别达到4.8/7.1/8.9亿元,相对于Q1有明显的环比提速。   持续推进全球本土化布局,规模优势明显,经营持续向好:①2021年全球基因测序服务市场规模约为82亿美元,未来五年CAGR约为20.7%,行业高速增长。公司在科研端国内市占率约为30%,全球市占率约为5%,营收体量远超国内外同行,同时多年测序经验积累,文献发表数量与新技术布局均领先同行;②Falcon自动化系统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随着更多实验室的装机能够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持续领先行业;③公司不断推进全球本土化布局,定增募集资金进一步加快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实验室产能爬坡叠加测序外包率提升,拥有广阔空间;④公司利用科研测序端积累的经验与优势,积极向下游临床应用领域开拓,肿瘤六基因检测试剂盒放量加快,同时多款产品在研储备,促进公司业务多元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全球科研测序龙头,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4.74/33.12/43.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3.97/5.4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40/26/19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场发展乐观,经营持续向好,业绩有较大增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海外外包率提升不及预期;对核心供应商依赖程度较高;测序价格下降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06-21
    • 亚盛医药-B(06855):奥雷巴替尼获批上市,核心产品临床进展顺利

      亚盛医药-B(06855):奥雷巴替尼获批上市,核心产品临床进展顺利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