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2023一季报点评:业绩略超预期,长期增长动能强

      2023一季报点评:业绩略超预期,长期增长动能强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公布 2023 一季报,公司 2023Q1 实现收入 1.61 亿元( +68.0%);归母净利润 3507 万元( +79.6%);扣非净利润 3455 万元( +115.4%);业绩略超预期。   项目储备充足,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业绩增长势能。 公司不断增强研发能力, 2022 年研发费用 1.66 亿元( +105%),研发费用率 27.3%( +5.7pct)。 2022 年公司注册申报项目 115 项,获得批件 41 项,其中15 个药品为全国前三申报, 8 个药品为全国首家申报。在自主立项方面,公司立项未转化的项目达到 250 项,小时阶段 177 项,完成中试放大阶段 64 项,在验证生产阶段 17 项; 2022 年研发成果技术转化 71 个。截至 2022 年底,公司有销售分成项目 73 个,其中获批 6 个; 2022 年缬沙坦项目获得分成 5692 万元。在研的创新药项目共 8 项,其中 BIOS-0618已获得临床批件,已进入临床 I 期研究。   赛默项目成果初显, CDMO 业务拓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 截至 2022年底,公司完成项目验证 200 多个,申报注册项目 78 个,受理 69 个。赛默产能储备丰富,目前建面 180 亩, GMP 厂房和实验室 10 万平米,可生产制剂、原料药等 14 个品种。赛默不仅有利于加快百诚内部项目的研发进度,充分的产能为承接客户的 CDMO 订单奠定基础,打开业绩长期增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86/3.92/5.16 亿元, 2023-2025 年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5/18/14 倍;公司各业务管线高增速,研发项目储备丰富,我们看好公司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增速放缓或减少的风险;制药企业仿制药研发投入下降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3
    • 一季报点评:业绩大超预期,看好改革和提价预期

      一季报点评:业绩大超预期,看好改革和提价预期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营业总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25.27%;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991.16%;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227.59%。   一季度业绩大超预期,盈利能力明显好转。公司2023Q1实现净利润2.35亿元,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大幅超过预期,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3Q1实现净利率5.34%,提升4.84pp;毛利率51.00%,提升5.63pp;销售费用率37.48%,提升1.88pp;管理费用率4.20%,下降0.30pp;研发费用率0.86%,提升0.32pp;财务费用率0.63%,下降0.45pp。公司净利率提高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   看好公司改革成效和产品提价预期。公司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或因疫情相关用药需求激增,但公司更长期的增长动力来自改革成效。公司积极提高产品在终端的覆盖率,医疗终端加强学术推广。OTC品类推进营销改革,以藿香等明星产品带动消化系统品类销售,在山东和漱玉平民合作试点成效显著,此后会将山东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广全国。此外,公司产品疗效显著,尤其是部分疫情用药紧缺,未来或有进一步提价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是营销改革效果明显,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我们看好国药对公司的整合效果。同时,公司疫情相关中药疗效显著,把握机遇可培养消费者习惯,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9.04/10.89亿元,同比增长100.57%、28.89%、20.45%,对应EPS为1.26/1.62/1.96元,对应PE为39/30/25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高于预期的风险、国药入主整合不畅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3
    • Q1业绩略超市场预期,一体化服务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Q1业绩略超市场预期,一体化服务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事件   2023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57.09%,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43.52%);实现扣非净利润0.47亿元(+50.81%)。   观点   营收与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略超市场预期。2023年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5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0.81%,营收与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一方面,随着公司不断扩大人员团队规模,且陆续有新建实验室投入使用,公司一体化服务能力得以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20亿元,在手订单充足,助力营收兑现。2023年Q1公司费用控制良好,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83%,同比下降0.73pct,管理费用率为11.43%,同比下降2.11pct,财务费用率为0.32%,同比下降0.50pct,研发费用率为8.32%,同比下降3.03pct,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14%,而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在手订单充足,募投项目有望陆续投入使用。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11.02亿元,同比增长18.62%,截至2022年底,在手订单为19.94亿元,同比增长27.17%,充足的在手订单为短期业绩提供确定性。同时,在报告期内,公司陆续有新建实验室投入使用,预计4个研发平台项目将于2023年全部投入运营,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一体化服务能力。   战略布局CDMO业务,发挥协同效应。公司于4月11日发布增发预案,拟购买郎研生命100%股权,布局CDMO业务。公司业务将继续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利于公司节省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同时,利于打造“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定制化生产”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助力公司前端受托CRO订单向后端生产导流,并有望在自研项目技术成果转化上提前锁定后续订单,增强公司议价能力。   投资建议   在不考虑并购朗研生命的情况下,我们预测公司2023/24/25年营收为9.48/13.06/17.55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22/3.29/4.41亿元,对应当前PE为35/24/18X,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仿制药订单规模下降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自主立项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05-03
    • 业绩延续高增长,收入端超预期

      业绩延续高增长,收入端超预期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主要观点:    事件概述   2023年4月29日,阳光诺和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57.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4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50.81%;基本每股收益0.6元/股,同比增长42.86%。   事件点评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延续高速增长,收入端超预期   第一季度业绩延续高速增长,费用控制良好: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57.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4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50.81%。销售毛利率49.29%(同比-7.3pp),销售净利率20.61%(同比-2.94pp)。费用端:销售费用率2.83%(同比-0.73pp),管理费用率11.43%(同比-2.11pp),财务费用率0.32%(同比-0.5pp),费用控制良好。   团队规模稳步扩张,订单客户持续增长   公司持续扩张团队规模,提升项目订单承接能力。团队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底,公司员工1126人,同比增长24.94%。其中,药学研究板块人员835人,同比增长31.50%,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板块人员291人,同比增长22.27%。订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存量订单19.94亿元,同比增长27.17%,新增订单11.02亿元,同比增长18.62%。客户方面:公司先后为国内650余家客户提供药物研发服务,2022年新增客户155家。持续高增长的订单及客户需求为业绩增长提供充分保障。   研发投入稳定增长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投入0.19亿元,同比增长15.14%,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立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特色仿制药的研发投入。2023年4月13日,公司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成都诺和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去氨加压素注射液药品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去氨加压素注射液适用于尿毒症、肝硬化、先天性或药物诱发的血小板机能障碍及不明病因所致出血时间延长的患者;在侵入性治疗或诊断性手术前,使延长的出血时间缩短或恢复正常;控制尿毒症患者的出血。也可用于预防轻度甲型血友病及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进行小型手术时的出血。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业务稳健、订单充足,以及在CRO+CDMO一体化布局逐渐完善。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9.35/12.62/16.64亿元;同比增速为38.2%/35.0%/3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3.20/4.3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44.6%/42.1%/37.1%;对应2023~2025年EPS为2.82/4.00/5.49元/股;对应PE为34/24/18X。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投入下降;药物研发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升级;新药研发失败;订单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3
    • 22年报及23年一季报点评:线上转型初见成效,23年边际改善可期

      22年报及23年一季报点评:线上转型初见成效,23年边际改善可期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公司公告:22年实现营收17.32亿元/-3.10%,归母净利1.74亿元/-29.74%,扣非归母净利1.36亿元/-24.03%;23Q1实现营收4.77亿元/+24.58%,归母净利0.79亿元/+20.15%,扣非归母净利0.74亿元/+29.03%。   公司主营化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旗下拥有护肤品牌丸美、春纪和彩妆品牌恋火。22年丸美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12.32%,占比80.81%;恋火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331.91%,占比16.52%。主品牌丸美深耕中高端抗衰赛道,连续7年被行业媒体评选为“抗衰老品类TOP1”,品牌竞争力凸显,贡献公司核心收入;我们认为彩妆品牌恋火22年收入逆势高速增长主要源于品牌方以“看不见”/“蹭不掉”粉底液等核心大单品塑造底妆心智。22年“看不见”粉底液销量超100万支、收入近1亿元;10月与李佳琦共创“看不见”气垫和“看不见”精油粉饼并在李佳琦直播间首发;双11期间,恋火全网GMV超21年全年,其中全网/天猫分别实现2.8/3.8倍增长。   分渠道看,22年线上渠道营业收入12.44亿元/+21.06%,占比71.93%,线下渠道营业收入4.86亿元/-30.49%,占比28.07%。我们认为线上收入增长主要源于:1)公司积极推进线上转型,不断提升自播占比,运营效率有所提升。具体来看,22年全年抖音快手自播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4.9倍,抖音Q4开始放量,天猫逐季优化,Q4恢复正增长;2)恋火品牌快速发展。我们认为线下收入下滑主要源于22年疫情反复,经销商和门店经营受到一定冲击。公司深耕线下渠道多年,已建立完善的渠道销售网,随着疫情管控优化,23年线下渠道有望逐步恢复。   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毛利率提升,发力渠道转型导致费用率略有提升。22年公司毛利率68.40%/+4.38pct,我们认为毛利率小幅增长主要源自:1)产品结构优化、高单价大单品重组双胶原系列销售占比提升(22年重组双胶原系列营业收入2.05亿元,收入占比11.84%);2)优化销售策略和成本管控,提升了正常品的销售价格、减少了活动品促销品的占比。22年销售费用率48.86%/+7.38pct,我们认为主要源于公司积极推进线上渠道转型,扩大线上自营业务发展;管理费用率6.43%/+0.81pct;研发费用率3.06%/+0.23pct(加大研发投入,深耕合成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植物提取及发酵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研究)。费用率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净利润略有下滑,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线上渠道的积累日益深厚、优势逐步建立,后续费率存在优化空间。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23年随着线下消费场景修复,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可期。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3.86/4.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46/38/31X(截至4月28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线上流量红利减退;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消费者信心;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5-03
    • 复星医药(600196):业绩符合预期,新品次新品快速增长

      复星医药(600196):业绩符合预期,新品次新品快速增长

    • 医思健康(02138)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FY2023Q4营收增长亮眼,内地赴港客流贡献已现

      医思健康(02138)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FY2023Q4营收增长亮眼,内地赴港客流贡献已现

    • 新华医疗(600587)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略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新华医疗(600587)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略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华熙生物(688363):一季度医美业务回暖,护肤品后续增长可期

      华熙生物(688363):一季度医美业务回暖,护肤品后续增长可期

    • 泰格医药(300347)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点评:疫苗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常规业务有望逐步恢复

      泰格医药(300347)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点评:疫苗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常规业务有望逐步恢复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