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胰岛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多领域创新+海外商业化带动远期增长

      胰岛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多领域创新+海外商业化带动远期增长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投资逻辑   公司深耕胰岛素领域多年,二代胰岛素市占率位居首位。公司为国产胰岛素龙头企业,人胰岛素的生产工艺在发酵、表达、收率、纯度、检测等多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已上市胰岛素产品包括人胰岛素注射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等。公司近年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人胰岛素市场份额提升至40.50%,超越诺和诺德,位列全国第一,2023年上半年公司人胰岛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44.6%。   胰岛素刚性需求仍有提升空间,集采落地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由诺和诺德经营数据间接测算,2022年国内胰岛素市场规模约188亿元;目前国内胰岛素市场主要份额由诺和诺德等外资企业占据,公司2022年市场份额约10%左右,在内资企业中位居首位。胰岛素因其药物特点,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外资龙头诺和诺德市场占有率在集采前长年保持稳定;集采落地后内资企业凭借相对靠前的中标顺位获得了更高的采购量分配比例,在市场容量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未来随着内资企业产品线进一步完善、基层市场产品升级等因素推动,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集采影响逐步出清,多领域创新及海外商业化有望带动远期增长。   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业绩逐季度持续呈环比改善趋势,胰岛素专项集采影响基本出清。研发方面,目前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已经获批上市,预计2024-2025年分别实现收入1.80亿元、2.88亿元;超速效赖脯胰岛素及赖脯胰岛素(预混)均已处于三期临床,糖尿病产品线逐步完备。此外公司将研发管线拓宽到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等其他代谢病领域,在研产品若顺利上市有望凭借渠道优势快速贡献业绩增量。公司近年来持续推进海外商业化,先后与科兴制药及健友股份分别就利拉鲁肽注射液及三代胰岛素系列产品签署商业化合作协议,未来有望进一步开拓潜在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84、11.39、12.85亿元,同比增速-37.8%、15.8%、12.8%,首次覆盖给予公司24年20倍PE估值,目标市值228亿元,目标价11.42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续约降价超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股权质押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01-25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23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双美龙头发展势能强劲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23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双美龙头发展势能强劲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业绩预告点评:2023年业绩大幅提升,发展势头强劲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业绩预告点评:2023年业绩大幅提升,发展势头强劲

    • 和铂医药-b(02142):全人源抗体平台优势明显,业绩大幅扭亏为盈

      和铂医药-b(02142):全人源抗体平台优势明显,业绩大幅扭亏为盈

    • 23年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略低预期主要系地产业务影响,大健康业务基本符合预期

      23年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略低预期主要系地产业务影响,大健康业务基本符合预期

    • 医疗健康行业:联合健康-符合巴菲特标准的好公司

      医疗健康行业:联合健康-符合巴菲特标准的好公司

    • 流感疫苗上量,2023年净利预增44%至83%

      流感疫苗上量,2023年净利预增44%至83%

      个股研报
        华兰疫苗(301207)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为7.5亿至9.5亿,YOY+44.3%至8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5亿至8.5亿元,YOY+43.9%至88.2%,基本符合预期。以此测算,公司Q4单季度净利为1.2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约7倍至20倍,主要是22Q4在新冠疫情下基期较低。   下半年流感疫情再起,全年流感疫苗销售较好:根据中检院的批签发数据来看,公司2023年流感疫苗批签发115批次,同比增长约12%,其中四价流感疫苗109批次,同比增长42%。四价疫苗增长较好,主要是23Q4流感疫情中甲乙流并发,居民对于甲乙流均有覆盖的四价流感疫苗需求更大。此外,竞争对手金迪克再2023年受暴雨影响停产,华兰疫苗也受益于此。   产能充足,将长期受益于流感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中国目前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3%左右,远低于欧美(美国2021至2022流感季中,6个月以上人群接种率约为51%,德国2020年超过30%,新西兰2021至2022流感季超过23.9%)。我们认为随着近几年流感疫情的频发将逐步提升居民流感疫苗接种意识,我们预计公司将会逐步受益。从产能来看,目前拥有6个流感疫苗车间,具备年产1亿剂四价流感疫苗的产能储备,相较竞争对手普遍在3000万份产能,具备更大的增长弹性。   股权激励计划保障增长: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中的限制性股票考核要求为2023、2024、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021年分别增长40%、80%和100%,以此测算,公司2023-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考核要求的绝对额需分别达到8.2亿、10.5亿、11.7亿元,我们认为股权激励计划将有助于保障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录得净利润9.3亿元、11.0亿元、12.3亿元,YOY+78.2%、+19.0%、11.8%,EPS分别为1.54元、1.84元、2.05元,对应PE分别为15X、13X、11X,股价经过近期调整后估值已偏低,给与“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4-01-24
    • AestheFill成功获批,期待产品上市放量

      AestheFill成功获批,期待产品上市放量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关于孙公司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告》,孙公司达透医疗收到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聚乳酸面部填充剂AestheFill成功获批,适用范围是用于注射到面部真皮深层,以纠正中重度鼻唇沟皱纹。   分析与判断   AestheFill具有即刻效果明显、可复配等特点。AestheFill产品为韩国知名医美企业REGEN Biotech,Inc.研发的一款“医美再生注射剂”,由PDLLA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是一种通过微球刺激人体自身胶原蛋白的再生从而起到重塑紧致、美容抗衰作用的皮肤填充剂。目前全球范围内已上市的医美再生注射剂主要产品的微球粒子可分为PLLA、PDLLA、PCL和羟基磷灰石四大类。其中新一代再生材料PDLLA微球,(1)由于呈海绵状多孔微球结构的特性,相同质量下体积更大,即刻塑形效果更为明显,且能够促使胶原纤维沿着多孔微球结构生长进微球内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胶原蛋白的再生;(2)PDLLA在全球拥有丰富的多浓度使用临床经验,可根据面部不同组织的软硬程度制定多种浓度的复配方案,实现个性化定制。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医美再生注射剂行业概览》,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已经上市及在研的再生类产品中仅AestheFill以PDLLA为主要成分。   产品经过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验证,期待公司产品上市放量。该产品于2014年首次在韩国获批上市,截至目前已在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医美再生注射剂行业概览》,AestheFill在中国台湾地区“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以接近30%的份额排名第一,且终端价格区间高于同类“医美再生注射剂”产品Sculptra和Ellansé。2021年12月公司子公司吴中美学通过控股达透医疗获得其在中国境内的销售代理权。目前公司已准备好AestheFill的上市相关推广工作,将尽快安排其韩国原厂按照中国监管要求开展AestheFill产品的生产并出口中国的工作,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国内再生类注射市场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育,消费者对于再生类产品的认知度持续提升。AestheFill产品功效好,并且公司持续完善团队和营销体系的搭建,期待产品上市后快速放量。此外,公司后续玻尿酸、胶原蛋白等医美产品储备丰富。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22.51、28.29、33.38亿元,同比+11.1%、+25.7%、+18%;归母净利润分别0.10、1.42、2.18亿元,同比分别+113%、+1290%、+53%。对应EPS分别为0.01、0.20、0.31元/股,对应PE分别为568、41、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药及医美行业政策风险;产品研发、获批及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医美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4-01-24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创新药与高壁垒制剂齐推进,多元化布局促发展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创新药与高壁垒制剂齐推进,多元化布局促发展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主抓创新药与高壁垒制剂,多元化业务布局推进公司发展   公司由健康元控股,在原料药、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不断突破,持续聚焦创新药主业及高壁垒复杂制剂,产品分布在消化、心脑血管、生殖内分泌、精神/神经等疾病领域。受益于亮丙瑞林和艾普拉唑等重磅产品在消化和生殖领域放量增长,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快速提升。短期看,重磅品种凭借医保政策和出色的产品竞争力迅速上量,通过扩增新适应症充分发挥其临床价值;中长期看,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在研品种持续推进,新品种带来的新增量有望惠及更多患者。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0.19/23.05/26.72亿元,对应EPS为2.16/2.46/2.8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8/13.8/1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重磅产品艾普拉唑和亮丙瑞林带动消化和生殖板块放量增长   创新药艾普拉唑作为公司独家产品,近年来实现快速放量。据PDB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艾普拉唑销售额达到6.03亿元。基于产品自身优势以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新适应症的应用,艾普拉唑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亮丙瑞林以高壁垒微球制剂为载体,在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格局中表现突出。PDB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亮丙瑞林微球共计销售4.26亿元,市占率达32.23%。作为GnRH激动剂药物的主力军,公司亮丙瑞林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微球产品“醋酸曲普瑞林微球”和“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后续也有望为公司贡献新业绩。   在研生物制品加速推进,中药、原料药板块稳定收入   丽珠生物托珠单抗注射液安维泰?于2023年1月在国内获批上市。托珠单抗注射液原研产品专利保护已到期,生物类似药有待逐步放量。目前公司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和生物类似药司美格鲁肽均步入三期临床,后期有望贡献收入。此外,公司中药和原料药板块收入稳固向前、平稳增长,多元化布局有助于公司拓宽成长空间,实现收入增长。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2页
      2024-01-24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华润三九入主掌舵,“慢病+国药”核心两翼促新生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华润三九入主掌舵,“慢病+国药”核心两翼促新生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华润三九入主掌舵,全面赋能业务变革发展   昆药集团前身成立于1951年,1995年改制后于2000年上市。公司大本营坐落于云南,植物资源丰富,先后开发以青蒿、三七、天麻等系列为主的特色植物药产业,同时布局“昆中药1381”精品国药平台,现已形成“1381、1951、777”三大事业部,进一步明确公司发展的重点抓手。2022年12月,华润三九入主昆药集团,公司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3/6.40/7.58亿元,EPS为0.64/0.84/1.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6/21.6/18.2倍,未来慢病管理及精品国药业务成长空间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行业发展把脉定向,顺势而为促企业腾飞   我国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2.8亿人,占比达19.8%。国家对此十分重视,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曾先后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和《加强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积极作用。此外,2022年以来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中药产业创新发展,并积极将上市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中。我们认为随着“银发经济”发展日渐升温以及中医药防治慢病等概念的普及,中医药产业当下已具备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重点赋能核心品牌业务,“三七+昆中药”迎来发展新篇章   公司以成为“银发健康第一股”为战略目标,以“慢病管理+精品国药”为两大核心业务的发展思路。在三七产业方面,纵横拓展三七产业链布局,打造以“血塞通软胶囊”为代表的血塞通系列产品矩阵,形成“黄金单品+品类集群”的产品梯度,多角度挖掘市场需求,构筑慢病管理平台。在昆中药方面,重点围绕昆中药品牌IP打造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等为核心的强单品,并培育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第二梯队产品,形成集群丰富且有梯度的精品国药平台。同时,昆药集团未来将携手华润三九,着力在创新研发管线、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为两大核心品牌业务提供助力,构建长期发展竞争优势。   风险提示:业务整合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速度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4-01-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