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常规业务稳健增长,TIDES业务持续放量

      常规业务稳健增长,TIDES业务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41亿元,同比增长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6亿元,同比增长9.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09亿元,同比增长23.70%;基本每股收益2.75元,同比增长9.13%。   常规业务维持稳健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2.0%,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31.0%;测试业务实现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16.2%;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6.5%;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1.6%;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DDSU)实现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26.9%。公司在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和细胞基因及疗法CTDMO等业务上均实现同比增长,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在核心的化学药业务方面,受益于长尾战略,“D”和“M”业务实现强劲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D&M实现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1.4%,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D&M收入同比增长48.2%。公司累计新增926个分子,累计拥有D&M管线3,014个,其中包括58个商业化项目、61个临床III期项目和316个临床II期项目!根据公司预测,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将全部来自于非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其中化学D&M业务将在前三季度基础上加速增长。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29-34%   TIDES业务继续放量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为宾核甘酸和多肽的TIDES业务继续放量,TIDES业务板块实现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8.1%。TIDESD&M服务客户数量为127个,同比提升31%,服务分子数量为230个,同比提升48%。根据公司三季报预测,第四季度TIDES业务收入将大幅增长,全年将超过60%。产能方面,公司常州和泰兴基地产能扩建工程启动,新产能预计将于2023年12月投入使用,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金体积将由原计划的20,000L增加至32,000L。   客户数量不断增长,大药企渗透率有所提升   客户数量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客户900余家,公司活跃用户累计达到6000余家。公司订单数在上半年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其中,TIDES业务在手订单增长245%,客户数量不断增长。从新老客户收入结构情况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原有客户贡献收入291.2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6%,新增客户贡献收入4.3亿元,来自原有客户的收入占比达99%,反映出公司已有客户的忠诚度高。从客户规模分布上看,公司在实施长尾战略的同时,在大药企中的渗透率有所提升,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公司来自全球前20大药企的收入同比增长43%。从客户使用服务类型上看,使用多业务部分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272.7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8%,反映出公司在“跟随分子”的战略下,一体化的赋能平台带来的丰硕成果。从客户地域分布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美国地区收入达到194.0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36%,贡献收入66%;来自欧洲客户收入达到32.8亿元,同比增长10%;来自中国客户收入达到52.4亿元,同比增长5%;日本、韩国及其他地区客户收入达到16.2亿元,同比增长10%。公司拥有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多元化客户群体,为公司的业绩的稳定性和韧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3.31元、4.04元和4.99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18倍、21.39倍和17.33倍。药明康德作为我国CDMO/CRO龙头企业,“一体化”平台优势明显,CXO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客户数量持续增长,增长态势较为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5
    • 创业慧康深度报告:医疗IT行业复苏,Hi-HIS与CTasy创增量价值

      创业慧康深度报告:医疗IT行业复苏,Hi-HIS与CTasy创增量价值

    • 海内外持续高端突破,毛利率显著提升

      海内外持续高端突破,毛利率显著提升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2亿元,同比增长26.86%;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18.41%;扣非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增长15.11%。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61亿元,同比增长28.14%;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23%;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29.46%。   海内外突破持续进行,服务收入占比继续提升   (1)按收入类型划分: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设备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4.2%,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0.5%。CT、MR、XR、RT等产品线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同时,各产品线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如中高端CT产品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增速超100%;3.0T及以MR产品实现了收入与毛利率的双高速增长,收入增速超100%。受益于中高端产品结构的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87pct。   (2)按经营地区划分: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国内市场收64.0亿元,同比增长25.0%,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市场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39.7%,国际市场收入占比达到13.8%。我们估计今年第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约60%。   高端设备加速市场覆盖,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各产品线在的国内排名均处于行业前列,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市场覆盖率持续提升。   按国内新增市场订单金额口径统计,公司的CT排名第三;MR排名第三;MI排名第一;诊断XR产品(包括固定DR、移动DR、乳腺DR)排名第一;RT排名第三。   按国内新增市场订单台数口径统计,公司的CT排名第一;MR排名第三;MI排名第一;诊断XR产品(包括固定DR、移动DR、乳腺DR)排名第一;RT排名第三。   全球市场方面,公司也在持续加大国际市场的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重磅产品进驻全球顶尖临床机构。同时公司持续深化行业交流合作,在9月份参加了欧洲核医学会年会(EANM),以及韩国放射学年会(KCR2023),不断提升公司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高端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87pct至48.67%。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以及毛利率更高的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费用率方面,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86%、18.43%、5.11%、-1.81%,同比变化分别为+1.96pct、+3.61pct、+0.46pct、-0.43pct。期间费用率整体提升5.60pct,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销售投入。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0.67pct至14.34%。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净利率分别为48.55%、19.86%、22.41%、6.17%、-0.80%、5.82%,同比变化分别为+3.63pct、-0.57pct、+0.94pct、-0.13pct、+2.75pct、-1.37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94/144.92/178.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66%/22.88%/23.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6/25.84/32.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74%/25.08%/25.62%;EPS分别为2.51/3.14/3.94元/股,按照2023年10月30日收盘价对应2023年47.87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的风险,关键核心技术被侵权或技术机密被泄露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1-03
    • 2023年三季报点评:APL-1702达到主要终点,期待产品落地

      2023年三季报点评:APL-1702达到主要终点,期待产品落地

      个股研报
        亚虹医药(6881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91万元(+37334%),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299万元(+17580%)。营业收入主要为海克威(APL-1706)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及医疗器械申报并实现的收益及公司对外授权数据产生的许可费收入。   APL-1202处于关键临床,有望填补治疗领域市场空白。APL-1202(唯施可)是全球首个在抗肿瘤领域进入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的口服、可逆性MetAP2抑制剂,有望填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治疗领域的市场空白。联合化疗灌注治疗中高危NMIBC处于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达到目标事件数后可锁库、揭盲、统计分析。   APL-1702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宫颈HSIL的疗效确证的非疫苗产品。APL-1702(希维她)是集药物和器械为一体的光动力治疗产品。APL-1702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适应症于2022年7月完成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入组,2023年9月,APL-1702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宫颈HSIL的疗效确证的非疫苗产品。   加强泌尿生殖领域产品协同,加速全病程管理战略落地。公司围绕泌尿生殖领域引入培唑帕尼片和马来酸奈拉替尼片,两款药物均为口服片剂,服用方便,且已纳入医保报销,患者负担小,有望加强公司泌尿生殖领域产品协同。公司自主搭建了“泌医荟”线上医生服务平台,提供膀胱癌早筛、诊断、手术、药物治疗和随访的全路径专业教育,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为泌尿外科医生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提升了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领域诊疗一体化布局。   盈利预测:随着APL-1202、APL-1702的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05、0.4和6.1亿元。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持续拓展高增长潜力业务

      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持续拓展高增长潜力业务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业绩快速增长,两大业务线均衡发展。2023Q1-3公司实现营收8.09亿元(+20.15%),归母净利润2.05亿元(+33.87%),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元(+31.09%)。从单季度看,23Q3单季营收2.51亿元(+10.64%),归母净利润0.70亿元(+31.42%),扣非归母净利润0.62亿元(+23.36%)。剔除疫情相关产品影响,预计体外诊断保持良好增长,治疗与康复业务复苏强劲。   持续投入研发,产品管线不断丰富。公司持续深耕体外诊断领域,公司的全自动化生化仪获证,可以与电化学发光高速机eCL9000进行级联,形成生免流水线。同时公司在实验室自动化方面投入研发,为检验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基于散射比浊方法学的全自动红细胞渗透脆性分析仪RA800系列产品已取得注册证并开始市场推广工作。另外,光电医美产品优化升级持续进行,强脉冲治疗仪已提交注册申请,调Q激光治疗仪核心部件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升级款红蓝光治疗仪已有成品。在临床医疗产品线,公司依托控股子公司智信生物开展泌尿外科“肾盂镜和膀胱镜”产品研究,新立项的间歇式空气波治疗仪预计在2024年上市;多种类型的敷料持续研发中,预计年底在海外上市。   毛净利率持续提升,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2023Q3销售毛利率69.09%(+11.5pp),预计以体外诊断试剂为代表的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销售费用率23.50%(+7.0pp),管理费用率5.63%(+0.5pp),研发费用率16.49%(-4.4pp),财务费用率-3.62%(+3.9pp)。归母净利率28.08%(+4.4pp),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业务布局和宏观环境的变化,略下调盈利预测,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3.29/4.30/5.59(原为3.29/4.40/5.90亿),同比增长30.7%/30.7%/30.2%,对应PE分别为29/22/17倍。公司横跨体外诊断与治疗康复两大优质赛道,拥有高壁垒的电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前瞻布局皮肤医美和消费健康领域,成长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1-03
    • 麻醉业务稳健增长,“归核聚焦”降本增效

      麻醉业务稳健增长,“归核聚焦”降本增效

      个股研报
        人福医药(600079)   事件:2023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1.12亿元,同比增长11.42%,归母净利润17.69亿元,同比下滑20.50%,扣非归母净利润15.03亿元,同比增长18.79%。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7.29亿元,同比增长0.92%,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滑38.37%(上年同期公司出售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取得投资收益约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1.95%。   多学科推广叠加刚需属性,促进麻醉业务稳健增长   在三季度医疗反腐专项工作的大背景下,短期看医疗机构手术量可能有所下降,对麻醉药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长期看有利于医药行业稳定发展,对长期坚持专业学术推广的头部企业来说可能是个利好,有望进一步提升相关麻醉产品的市占率。   公司持续加大多科室市场投入,积极布局多学科学术推广。比如,在癌痛这个前景广阔的领域,公司联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进行学术推广,共同打造对中国癌痛病人的全病程管理,成为全病程管理方案的提供者和全病程管理产品的提供者,以逐步满足中国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需求。   此外,由于公司芬太尼系列、氢吗啡酮和纳布啡等麻醉镇痛产品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且麻醉药品具备院内外科手术刚需的属性,尽管整体市场推广活动短期内有所放缓,但我们预计仅部分新品放量会略受影响,公司核心麻醉镇痛产品仍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持续推进“归核聚焦”战略,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和医药商业核心子公司湖北人福。医药商业毛利率远低于医药工业,公司近年来持续推进以发展医药工业为主、医药商业为辅的“归核聚焦”战略,医药工业营收占比和毛利率均逐步得到提升。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45.86%,同比增加2.45pct;公司销售费用33.61亿元,同比增加9.09%,销售费用率18.56%,同比下降0.40pct;管理费用12.12亿元,同比增加16.06%,管理费用率6.69%,同比增加0.27pct;研发费用10.01亿元,同比增加57.42%,研发费用率5.53%,同比增加1.62pct。财务费用2.12亿元,同比增加64.54%,财务费用率1.17%,同比增加0.38pct;净利率12.61%,同比下降3.90pct。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46.41%、17.44%、8.51%、6.28%、1.73%、10.34%,分别变动+3.21pct、-1.33pct、+2.41pct、+2.53pct、+0.97pct、-4.6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公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3/26.39/29.83亿元,同比分别-9.32%/+17.17%/+13.03%,对应EPS分别为1.46/1.71/1.9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归核聚焦”推进不及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商业化稳步推进,重组人凝血酶落地在即

      商业化稳步推进,重组人凝血酶落地在即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217万元(-32.8%),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42.6%)。   多纳非尼商业化稳步推进,覆盖面持续扩大。多纳非尼商业化稳步推进,2023年上半年实现2.2亿元收入,同比增加108.7%。医保准入医院和双通道药房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6月30日,进入医院833家、双通道药房744家,多纳非尼在全国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杰克替尼上市在即,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杰克替尼的中、高危骨髓纤维化NDA申请已于2022年10月16号获得受理,Ⅲ期试验显示杰克替尼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24周时脾脏体积较基线缩小≥35%的受试者比例(SVR35)达72.3%,与对照组羟基脲(17.4%)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杰克替尼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在上市申请的技术评审进程中,上市在即。   重组人凝血酶上市在即,具备广泛应用于外科止血的巨大潜力。重组人凝血酶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2年5月25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上市申请处于技术审评中。该药品是中国首个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并提交上市许可申请的重组人凝血酶产品,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我们认为,重组人凝血酶凭借快速止血的特点和安全性的优势,具备广泛应用于外科止血的巨大潜力。   盈利预测:随着重组人凝血酶和杰克替尼的落地,多纳非尼商业化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增长动力充足,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4.2、9.7和16.4亿元。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1-03
    • 2023年三季报点评:片仔癀三季度加速增长,安宫牛黄丸表现亮眼

      2023年三季报点评:片仔癀三季度加速增长,安宫牛黄丸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片仔癀(600436)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为76亿元(+14.9%),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1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18.4%)。   片仔癀三季度加速增长,安宫牛黄丸表现亮眼。单三季度收入25.5亿元(+16.5%),归母净利润为8.6亿元(+1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6亿元(+15.9%)。其中,1)工业:前三季度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22.5%,。具体来看,肝病用药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9.8%,单三季度肝病收入实现13.2亿元,同比增长31%。我们认为公司二季度片仔癀提价以来,公司渠道管控良好,到三季度以来实现放量增长。心血管用药收入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79.3%,主要系安宫牛黄丸市场需求增长,实现快速增长;2)流通:收入30.6亿元(+6.9%),单三季度增速放缓;3)化妆品:收入4.3亿元(-6.5%)。   提价对于毛利提升显著。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8.5%,同比增加0.8pp,环比增加1.4pp,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从五月开始,片仔癀市场零售价从590元/粒上调至760元,提价幅度为29%,出厂价相应上调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35美元/粒。公司前三季度肝病用药毛利率达到78.2%,同比下滑2.2pp,主要系天然牛黄价格大幅上涨,根据康美中药网,10月以来天然牛黄采购成本超过140万元/公斤。公司在片仔癀提价以后,三季度肝病用药毛利率提升至79%,极大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38.8亿元、45.9亿元,对应PE分别为46、39和33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净利润增长显著,业绩增长超预期

      净利润增长显著,业绩增长超预期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Q1-3收入20.44亿元,同比增长22.90%,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96.38%,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82.70%;Q3实现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78.2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833.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5753.09%。   药品销售稳中有升,主要产品纳入医保放量显著   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已纳入医保目录,2022年4月术后辅助适应症IND申请获批,脑转移II期单臂研究最新数据亮相ESMO,iORR达71.4%;埃克替尼一线、二线、术后辅助适应症均成功纳入医保目录,进一步延长埃克替尼生命周期,市场覆盖进一步扩大;贝福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适应症于2023年10月获批上市,同年5月二线治疗适应症获批上市。   多款核心药品参与2023年医保谈判,顺利通过初步形式审查   公司共4款产品参与本次医保谈判,其中埃克替尼于2017年进入医保、恩沙替尼于2021年进入医保,此次谈判为协议到期续约;贝福替尼、伏罗布尼为首次参加医保谈判,有望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   贝福替尼一线适应症临床数据优异,与MCLA-129联用形成产品矩阵   2022年公司在ESMO-Asia公布EGFR TKi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NSCLC的III期临床数据,贝福替尼治疗组mPFS为22.1个月,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都有优质表现。MCLA-129(EGFR/cMet)开展与贝福替尼联用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临床试验,2023年7月强生已宣布同样治疗方案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PFS主要终点并且OS指标显现获益趋势。   商业化品种不断拓展,自研能力有望逐步兑现   公司持续拓展研发管线,BPI-16350(CDK4/6)乳腺癌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完成患者入组,于ASCO年会展示其I期临床数据,ORR高达60.5%且安全性良好;其余3款产品处于临床II期、13款产品处于临床I期,覆盖宫颈癌、急性髓系白血病、晚期实体瘤等多种适应症。此外,公司于2023年AACR年会公布多项潜力产品临床前数据,涉及IDH1/2、HIF-2α、CD73等新型靶点,有望逐步兑现自研能力。   自研项目持续推进,自主商业化导致销售费用增长   2023Q1-3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研发费用4.6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的22.9%;销售费用率34.7%(同比增长5.2pct),主要为新产品上市、推广费用等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14.3%(同比下降11.5pct),财务费用率1.4%(同比基本持平),实现降本增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07亿、37.47亿以及47.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亿、4.74亿及5.6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营风险,在研药物研发失败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3
    • 主营向好收入高增,转基因种子有望带来新动力

      主营向好收入高增,转基因种子有望带来新动力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事件:公司公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47亿元,yoy59.48%,归母净利润-5.43亿元,yoy23.5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62亿元,yoy206.11%,归母净利润-3.98亿元,yoy3.46%。   主营业务带动公司收入高增,投资收益拖累公司业绩。公司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水稻业务方面,得益于政府推广低镉品种、国际业务增长以及新品种销售上量,水稻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玉米种子方面,得益于行业景气、公司品种符合市场需求以及东北并购主体增长,玉米种子收入高增。受益于主营业务经营向好,公司23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0.80%,相比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提升23.08%。公司的四项费用率也有大幅改善,但报告期内联营企业投资损失增加,影响了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   公司主业聚焦逐步完成,轻装上阵业绩回升可期。公司在今年持续推行“瘦身简体”工作,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剥离,持续优化资产质量。公司推进剥离了类金融业务,置换了外汇贷款降低了汇率风险,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粮食价格处于景气区间,公司种子品质更新迭代,主营业务景气向好。随着“瘦身”工作效果逐步显现,公司主营业务将带动整体盈利显著回升。   转基因商用落地在即,有望带来新增长。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品种审定初审通过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其中性状端,9个玉米品种使用了公司参股公司杭州瑞丰的转化体,转化体数量位居第二;种子端,公司在通过的37个玉米品种中占据8个席位,品种数量第一。公司在转基因玉米种子领域具备领先行业的技术和品种储备,在商用落地后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并提升公司市占率。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向好,低效资产剥离后盈利将逐步回升;转基因种子即将步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3.09和4.03亿元,EPS为0.14、0.23和0.31元,PE值为117、69和53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公司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等。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