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创新药研发起点高,多款具备FIC药物潜力

      创新药研发起点高,多款具备FIC药物潜力

      个股研报
        汇宇制药(688553)   公司仿制药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加大创新药布局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同比18.05%;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132.78%;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公司仿制药业务正加大国际化进程,同时积极布局创新药业务。截止2024年报,公司国内新增药品上市17个,累计上市药品达到38个;国外新增药品上市批件101个,累计自主持有、授权合作方持有药品批件超过400个,累计待批上市注册批件超过190个。政策方面,公司现有化学仿制药业务有望受益于集采不唯低价论政策,业绩有望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多款在研新药设计新颖,具备Firstinclass药物潜力   公司现有5款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首个I类生物创新药HY-0007项目已获得临床研究批件并启动临床I期研究,该项目因其优秀的协同潜力、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以及克服免疫耐药的特色,预期将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预计25年年底完成I期临床。HY-0006项目已获得临床研究批件并启动临床I期研究,是一种高选择性SOS1小分子抑制剂,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临床试验适应症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应用前景广泛。HY-0005项目是CD3/MSLN/PD-L1三抗TCE,有望解决免疫耐药问题。均有望成为FIC药物。公司对现有创新药管线呈开放态度,一旦BD成功有望有效补充现金流,持续获得正反馈。另外,现有创新药团队负责人均来MNC公司,且曾担任首席科学家、首席医学官等重要岗位,研发起点高。   加速国际化布局,仿制药海外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在欧洲市场方面,公司进一步扩张直营销售团队、精耕细作分销渠道,在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欧洲国家全面发力,实现了突破性增长。在美国市场方面,公司新启动合作项目超过10个,与当地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建立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覆盖范围,提升了产品影响力,并为未来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在阿尔及利亚、加拿大、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全面开展销售业务,实现业务突破。2024年公司实现国外销售收入约1.6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率达到97.12%。我们认为公司在海外业务布局领先,具备显著先发优势,未来数年有望获得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6/14.46/17.42亿元,归母净利润0.91/2.01/3.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0.40、45.27、30.2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7-28
    • 华纳药厂:高端化药与创新中药共发展,重磅抗抑郁药临床顺利

      华纳药厂:高端化药与创新中药共发展,重磅抗抑郁药临床顺利

      个股研报
        华纳药厂(688799)   报告摘要   消化领域铋剂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铋剂由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确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规范临床诊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铋剂四联疗法获得了国内外多项指南、共识的推荐,已成为根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专家推荐首选治疗方案。   公司搭建了从胶体果胶铋、胶体酒石酸铋、枸橼酸铋钾原料药到制剂的铋剂产业链,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铋剂原料药、制剂生产平台;枸橼酸铋钾胶囊全国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赛道优势逐步确立,为未来打开了战略发展空间。   ZG-001有望迭代艾司氯胺酮,远期峰值超过35亿元   由于艾司氯胺酮存在较高的被滥用和依赖风险,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只能在经认证的治疗中心接受治疗。受应用场景限制影响,艾司氯胺酮2019年获批上市后销售放量相对较慢,2023年才开始快速放量,全球销售额6.89亿美元,同比增长84.1%;2024年实现全球销售额10.77亿美元,同比增长56.4%;2025H1实现全球销售额7.34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强生CEO在2024年JPM会议上表示,艾司氯胺酮2027年销售峰值有望超过分析师预期,最高可能达到50亿美元。   ZG-001有望成为新一代快速起效、无成瘾、口服抗抑郁药,重塑抗抑郁药市场格局。根据文献数据,我国抑郁障碍患者人数约9500万人,其中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约占30%,治疗率约4.7%。我们假设抑郁障碍患者按每年1.5%增加,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率逐步提高到10%,ZG-001上市后的初始定价参照艾司氯胺酮的定价1.92万元/疗程,预计ZG-001在2032年达到销售峰值35.6亿元,对应用药人数49.6万人,人均费用7200元,相关人群渗透率15.0%。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为15.77/17.90/20.16亿元,同比增速为11.62%/13.51%/12.62%;归母净利润为1.74/1.89/2.05亿元,同比增速为5.80%/8.85%/8.28%。对应EPS分别为1.32/1.44/1.5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2.30/38.86/35.89倍。   我们选取跟公司业务结构相似的苑东生物、悦康药业和九典制药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三家可比公司2025年市盈率预期均值为106.90倍,华纳药厂市盈率相对较低。考虑公司制剂和原料药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重磅抗抑郁药管线ZG-001临床推进顺利,公司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风险;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调整风险;创新药管线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5-07-25
    • LZM012的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LZM012的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投资要点   事件:7月21日,丽珠集团重组抗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LZM012)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近期已向CDE递交上市许可前的沟通交流申请。本次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12周时达到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100的受试者比例(PASI100应答率),研究结果显示LZM012非劣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且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   IL-17赛道保持火热势头。目前,海外仅3款IL-17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礼来的依奇珠单抗和UCB的比奇珠单抗。从2024年销售额来看,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和比奇珠单抗的销售额分别为61.4/32.6/6.3亿美元。2024年8月,2款国产IL-17单抗获批NMPA,分别为智翔金泰的赛立奇单抗、恒瑞的夫那奇珠单抗。国产品种申请上市有3款,分别为三生国健的SSGJ-608于2024年11月申报上市,康方生物的古莫奇单抗于2025年1月申报上市,百奥泰的司库奇尤单抗(生物类似物)于2025年2月申报上市。IL-17A/F双靶点药物在研企业数量较少,研发竞争格局较好,全球仅有UCB的比奇珠单抗(2021年欧洲上市,2024年中国上市)、丽珠集团的LZM012(III期临床)2款产品。   LZM012头对头司库奇优单抗优效。从数据对比上,本次III期临床对照组为司库奇尤单抗,主要终点第12周PASI100应答率为49.5%vs40.2%。次要终点第4周PAS I75应答率为65.7%vs50.3%。本次III期临床数据显示LZM012起效速度快、安全性良好的特点。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5亿元、28亿元,我们看好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在研品种逐步进入收获阶段,业绩有望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7-24
    • IL-17A/F三期临床达到终点,头对头数据优效

      IL-17A/F三期临床达到终点,头对头数据优效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IL-17A/F单抗临床三期达到终点,数据亮眼   7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该Ⅲ期临床研究是一项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司库奇尤单抗)临床实验。   研究结果显示,LZM012第12周PASI100应答率为49.5%,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40.2%,LZM012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主要的次要疗效终点方面,LZM012第4周PASI75应答率为65.7%,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50.3%,LZM012起效速度更快;LZM012第52周PASI100应答率320mg Q4W和320mg Q8W维持治疗组分别75.9%和62.6%,显示银屑病患者可持续提升获益。安全性方面,本品整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PK司库奇尤单抗实现优效,银屑病领域迎来生物药时代   司库奇尤单抗是全球首个IL-17A抑制剂,2019年在中国获批,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60亿美元。2024年7月,优时比(UCB)的比奇珠单抗(bimekizumab)在国内获批上市,是目前唯一一款上市的IL-17A/F。LZM012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III期临床的IL-17A/F,具备显著先发优势。银屑病国内患病人数600-700万,经历从传统药物到靶向生物制剂的迭代过程,生物制剂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已就LZM012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向CDE递交上市许可申请前的沟通交流申请,有望明年获批上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72亿、26.83亿、30.46亿,对应PE分别为16.74倍、14.79倍和13.03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及上市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7-24
    • 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临床管线值得期待

      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临床管线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神州细胞(688520)   重组八因子稳健增长, 抗体产品管线持续丰富   2024 年公司实现收入 25.13 亿元, 同比增长 33.13%, 2025Q1 公司实现收入 5.20 亿元, 同比下降 15.15%。 核心产品重组八因子 2024全年销售达 18.9 亿元, 同比增长 6.18%, 2025Q1 预计出现一定下滑,在区域联盟集采降价和医保控费等影响下, 短期面临一定压力, 长期来看预防治疗仍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安佳因在海外多个国家积极推进注册上市和商业化, 海外市场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抗体产品2024 年实现收入 6.2 亿元, 同比增长 499.80%, 实现快速增长。 菲诺利单抗单药针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适应症, 以及与贝伐珠单抗联用针对肝细胞癌的适应症已于 2025 年 2 月先后取得药品注册证书。   实现扭亏为盈, 研发进程稳步推进   通过控制运营成本、 提高研发效率等方式优化管理, 公司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9.36亿元, SCT1000、 SCT650C、 SCTB14、 SCTV04C 等产品临床进展稳步推进。 SCTB14(PD1/VEGF 双抗) 目前正在开展泛瘤种的 I/II 期临床研究, 并已启动该产品联合化疗针对 NSCLC 的 II/III 期临床研究, 在同类产品中研发进度具备优势。 用于多种实体瘤免疫治疗的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 SCTB41 也已进入 I 期临床研究。 公司在肿瘤和自免两大治疗领域持续深耕, 在研产品储备丰富且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8.27 亿元、 32 亿元和 37.07 亿元, 归母净利润 2.23 亿元、 3.36 亿元和 5.78 亿元。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5-07-24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IL-17双靶头对头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持续推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IL-17双靶头对头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IL-17A/F头对头III期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管线持续推进   公司发布公告,IL-17A/F银屑病适应症对照司库奇尤单抗达到III期主要终点。该III期临床试验以第12周时PASI100应答率(100%皮损清除)为主要评价终点,结果显示第12周PASI100应答率,LZM012为49.5%,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40.2%,显示出LZM012非劣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且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主要的次要疗效终点,第4周PASI75应答率,LZM012为65.7%,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50.3%,显示出LZM012起效速度更快;第52周PASI100应答率,LZM012320mg Q4W和320mg Q8W维持治疗组分别为75.9%和62.6%,显示银屑病患者可持续提升获益。安全性方面,本品整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我们看好中国首个IL-17A/F双靶点抑制剂以及其他创新药的差异化优势,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6、25.21、28.01亿元,EPS分别为2.52、2.79、3.1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4、15.7、14.2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多元产品矩阵攻守兼备,差异化创新节奏加快   作为仿创pharma估值重塑代表之一,集团加快差异化创新管线研发,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阿立哌唑微球(每4周给药1次的长效缓释剂型)已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期待打造10-20亿元以上的重磅;代谢领域司美格鲁肽Ⅱ型糖尿病适应症已申报上市,减重适应症预计2025年内完成Ⅲ期临床;IL-17A/F III期头对头临床显示疗效优于IL-17A、IL-12/23、TNFa靶点的产品,预计2027年获批上市;消化P-CAB产品JP-1366和精神领域布瑞哌唑微球强化公司产品布局;同时公司与佑嘉生物联合开发新型siRNA药物YJH-012(全球痛风治疗领域的潜在First-in-class小核酸药物),于2025年6月获得临床试验批准。此外,丽珠集团作为健康元的参股子公司,随着双方差异化创新管线快速推进,我们认为其估值有望迎来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23
    • 北交所信息更新:布普瑞巴林口服溶液中标集采,梓笙园心理医院正式营业

      北交所信息更新:布普瑞巴林口服溶液中标集采,梓笙园心理医院正式营业

      个股研报
        梓橦宫(832566)   2024年营收4.16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8564万元,同比-16%   2024年,公司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8564.39万元,同比下滑16.30%;2025Q1,公司营收9482.72万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1664.22万元,同比下滑16.31%。考虑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新立项且新上市品种毛利率相对较低,我们下调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98/1.16(原1.18/1.26)/1.24亿元,对应EPS为0.68/0.80/0.8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21.1/18.0/16.8倍,看好公司研发项目潜力与中医药产业链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塞来昔布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新品上市,普瑞巴林口服溶液中标集采   2024年,公司东方胃药胶囊、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玄驹胶囊、清肠通便胶囊分别实现营收965.91万元、894.88万元、663.98万元、456.8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2.78%、59.42%、92.77%、29.01%。此外,公司新品种塞来昔布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品种上市销售,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1500.45万元、343.24万元。2024年12月,公司普瑞巴林口服溶液中选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2024年实现销售697.66万元,同比增长50.30%。主要联营企业新梅奥下属梓笙园心理医院于2024年8月正式营业,2024年度新梅奥营业收入317.44万元,净利润-1,300.89万元。2024年度较2023年主要增加了医护人员薪酬、医院折旧推销等成本费用1,028.66万元。   多个新研发项目启动,马甲子胶囊Ia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   2024年,公司积极采用多方式多渠道寻找筛选新药研发项目,新立项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地屈孕酮片、盐酸利多卡因无菌凝胶等多个研发项目,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1045.20万元,同比增长60.01%。2024年8月,公司一类新药马甲子胶囊启动Ia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风险提示:市场情况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销售区域集中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23
    • 定增修订点评:锁定期延长至48个月,大股东定增彰显信心

      定增修订点评:锁定期延长至48个月,大股东定增彰显信心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投资要点   事件:7月19日,公司公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二次修订稿)》(下简称“修订稿”),本次修订稿无太大变化,依然由董事长袁建栋先生全额现金认购,募资目的仍为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但锁定期由先前的36个月变更为48个月。   注射剂数据珠玉在前,口服同样具备BIC潜力。根据2025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发布的数据,BGM0504注射液在非2型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24周15mg剂量组经安慰剂调整后减重19.78%,数据惊艳,为现有GLP-1/GIP双靶点减重药物中疗效最佳的管线之一。公司BGM0504片为口服剂型,分子与BGM0504注射液相同,IND申请获受理后,我们预期其有望在年内进入临床1期。口服剂型相比注射液具备依从性优势,有望实现更高的渗透率。同时,口服双靶点多肽具有稀缺性,截至2025年7月全球暂无已上市口服双靶点多肽,在研管线仅恒瑞医药的HRS9531片等。我们认为由于BGM0504注射液已经显现优越疗效,相同分子的BGM0504片同样具备成为BIC的潜力。   参股奥礼生物,递送系统具备平台价值。口服多肽渗透率依然不高,且礼来并未开发替尔泊肽口服剂型,核心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多肽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痛点。诺和诺德2020年16亿美金收购SNAC技术,但司美口服剂型也仅能做到1%左右的生物利用度。博瑞的BGM0504口服剂型已于日前获CDE受理IND申请,我们预计年内将获批进入临床阶段。博瑞布局口服的底气主要来源于参股子公司奥礼生物,奥礼生物的Macoral平台采用不同于SNAC的甘氨酸二肽和柠檬酸,解决了当前司美格鲁肽在口服给药途径中通过肠道吸收所面临的稳定性低的问题,生物利用度大幅提高。另外,由于奥礼生物这一平台的存在,我们认为博瑞包括Amylin联用BGM0504在内的所有管线均有机会开发成口服。   Amylin潜力巨大且竞争格局良好,公司管线具备潜在联用可能性。BGM1812为一种长效胰淀素(amylin)类似物,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截至2025年7月,公司BGM1812处在临床前阶段。根据医药魔方数据,Amylin在研管线同样稀缺,国内仅博瑞医药与九源基因处在临床前阶段。BGM1812能够联用公司现有的BGM0504,参考cagrisema,有望实现更佳的疗效和公司产品内部的协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原有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3.0/4.3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估值139/120/84X;考虑到BGM0504注射液已处在3期临床、BGM0504片剂和BGM1812注射液即将进入临床阶段,这部分估值尚未完全打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资金链断裂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7-22
    • 主业有望企稳回升,抗肿瘤创新药减毒增效,平台或已得到验证

      主业有望企稳回升,抗肿瘤创新药减毒增效,平台或已得到验证

      个股研报
        昂利康(002940)   投资要点:   核心投资逻辑:1)左益集采影响逐步出清,随着新品陆续上市推广,业绩有望重回增长轨道。2)创新转型步伐坚定,引进亲合力ALK-N001(DXd)打开想象空间。ALK-N001为基于TMEA平台设计的肿瘤响应性前药;该平台首款药物莱古比星(多柔比星)3期完成,盲态数据即表现出明显优于现有一线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趋势,平台或已得到验证;ALK-N001使用的毒素细胞毒性更强,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候选药物,值得重点关注。   深耕医药领域20余载,由仿至创,公司创新转型步伐坚定。成立于2001年,昂利康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用辅料及特色中间体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8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公司在心血管类制剂、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原料药、alpha酮酸原料药、吸入用麻醉原料药、抗雄性激素中间体及植物源胆固醇系列产品上优势显著。   大单品左益国采影响逐步消化,随新品陆续上市、放量,业绩有望企稳回升。公司2024年收入15.4亿,同比-5%。拆分看,近年来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制剂业务影响,尤其是受到核心产品左益第八批国采的影响。后续左益对业绩拖累有望持续缩窄。新品种的不断获批、推广,有望带来发展新动力,包括纳入第十批国采的“光脚”品种复方α酮酸片和合作产品艾地骨化醇软胶囊,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麻醉产品七氟烷和异氟烷,以及在研改良型新药NHKC-1(缬沙坦左氨氯地平)。   布局植物胆固醇、动保等新领域,打造新增长极。2023年公司收购科瑞生物,进而获得植物甾醇业务,该业务为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业务,2024年科瑞生物净利率达40%;此外,其药用辅料胆固醇(供注射用)已经备案待激活,可应用于脂质体,且其价值量较高,激活后有望带来业绩新增长。公司动保业务聚焦宠物药,异氟烷单品种2025年目标销量翻倍,宠物药在研项目众多,落地后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ALK-N001:肿瘤响应性前药,减毒增效,平台或已得到验证。抗肿瘤药物的全身性分布是造成高毒低效的主要原因,亦为临床开发痛点,亲合力TMEA平台可实现肿瘤微环境靶向递送,定位激活释放活性药物,实现高效低毒的目的。2025年6月,该平台研发进展最快的候选药物莱古比星(修饰多柔比星)临床3期完成,其盲态下数据即展示出明显优于临床现有一线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趋势,TMEA-SMDC平台得到验证。2024年2月,公司与亲合力就ALK-N001/QHL-1618的授权达成一致,获得大中华区全部权益。ALK-N001亦基于TMEA-SMDC平台开发,且修饰毒素为细胞毒性更强的DXd,有望成为一种特异性强、稳定性高的肿瘤治疗候选药物。ALK-N001临床前结果积极,目前已启动针对晚期实体瘤的临床1/2期研究。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70/2.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4%/29%/2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9/54/42倍。我们选择与公司同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的华纳药厂、天宇股份、司太立为可比公司,考虑公司抗肿瘤创新药ALK-N001临床价值较高,业绩有望触底反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的风险、行业监管及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5-07-21
    • 创新出海再出发,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创新出海再出发,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康弘药业(002773)   投资要点:   研发体系成型、创新管线临床持续推进,康柏西普贡献稳定现金流,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公司为国内传统老牌Pharma,生物制品板块(康柏西普)自2014年上市以来,几乎每年正增长(20/22年除外)、24年收入超23亿元,奠定公司在眼科领域头部企业地位。2020-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接近35亿元,目前形成“两个研究院(大分子+小分子)+基因治疗(弘基生物)+合成生物学(弘合生物)”四个研究平台,目前创新成果已经开始显现(如基因治疗、双载荷ADC等),在经历前几年康柏西普出海“失利”后,公司再接再厉、创新转型终于迎来开花结果,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创新研发潜力,未来公司估值有望从过去几年业绩驱动为主转向创新研发驱动,估值弹性大。   康柏西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预计中国眼底病适应症人群数量超过2000万,但受医疗条件限制、患者认知等影响,目前治疗渗透率依然还处于较低水平。国内抗VEGF药物主要为公司的康柏西普以及两款原研药物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康柏西普的销售额从2014年的0.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43亿元,期间复合增速达到41%,考虑到其多次医保谈判降价,销售量增速可能更快。价格方面,康柏西普已经历多轮医保谈判,我们认为未来大幅降价可能性相对较小。竞争格局方面,公司在眼科领域推广经验丰富,2024年康柏西普在国内眼底病抗VEGF药物样本医院市   场份额第一,为44.4%。未来虽然有法瑞西单抗或生物类似物产品竞争,但考虑到公司康柏西普目前正在开展I/II期高剂量临床试验、以探索高剂量是否能降低给药频率,以及中国广阔的眼底病市场和公司在眼科领域强大的销售能力,我们认为康柏西普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基因治疗创新药中美双报,国内研发处于第一梯队,未来市场潜力大。传统抗VEGF药物治疗存在依从性和安全性问题,基因治疗未来有望实现单次给药长期获益,是眼底病下一代治疗技术的主要研发方向之一。全球来看,2024年法瑞西单抗和阿柏西普销售额分别为46.7亿美元和95.5亿美元,眼底病治疗市场需求较大。目前眼底病基因治疗临床进度最快的是AbbVie公司的ABBV-RGX-314(三期临床),其针对湿性AM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应症的两项II期临床展示出良好安全性和临床获益趋势,预计2025-2026年有望迎来三期重要数据读出和监管里程碑,或将点燃基因治疗热情。公司的基因治疗产品KH631中国已启动II期临床、美国处于临床I期阶段,KH658中美均处于临床I期阶段。2025年5月,公司披露了KH631的I期临床数据,安全性趋势良好,公司在眼底病基因治疗领域的研发进度处于国内企业中前列,且是为数不多在美国开展临床的中国企业,考虑到全球广阔的眼底病治疗市场,我们看好未来KH631/KH658两款药物市场潜力。   双载荷ADC获批临床,其他创新管线持续推进中,肿瘤板块布局崭露锋芒。ADC领域,公司正在开发靶向TROP2新型双载荷ADC,其双载荷能实现同时在RNA水平和DNA水平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具有双效协同机制,目前KH815已经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获批临床,临床进度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此外还有合成生物板块KH617(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包括成人弥漫性胶质瘤),临床Ⅰ期),中成药板块KH110(AD适应症,临床Ⅲ期)、KH109(舒肝解郁胶囊新增焦虑症,临床Ⅲ期),小分子创新药KH607(抑郁症适应症,临床II期)、KHN702(治疗急性疼痛适应症,获批临床),生物药板块KH917(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临床Ⅰ期)、KH801(晚期实体瘤,临床Ⅰ期)、KH815(晚期实体瘤,获批临床)、KH902-R10(高剂量康柏西普,临床II期),公司研发管线持续丰富,奠定公司长期发展基础。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5.8/1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6%/14.7%/12.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5/22/19倍。我们选取艾力斯、神州细胞和特宝生物作为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创新药研发出海顺利推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5-07-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