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药康生物(688046):更新深度报告:海外弹性体现的实验动物龙头

      药康生物(688046):更新深度报告:海外弹性体现的实验动物龙头

    •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业绩增长超预期,制剂+多肽原料药持续放量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业绩增长超预期,制剂+多肽原料药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事件:2023年12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00~10.00亿元,同比增长38.19%~53.54%;归母净利润1.50~1.60亿元,同比增长16.18%~23.93%;扣非归母净利润1.50~1.60亿元,同比增长80.52%~92.56%。单季度看,Q4公司预计实现收入1.91~2.91亿元,同比增长(-29.18%)~7.99%;归母净利润0.58~0.68亿元,同比增长(-23.21%)~(-10.04%);扣非归母净利润0.62~0.72亿元,同比增加(-13.27%)~0.79%。   司美格鲁肽原料药获得FDA FA Letter,制剂+多肽原料药持续放量。公司近期收到FDA签发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DMF First Adequate Letter,证明司美格鲁肽API已通过技术审评、质量得到FDA认可,可以满足关联制剂客户的ANDA申报要求。诺泰生物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主要供应国内及海外仿制药企研发阶段使用,目前已销往中国、欧美、印度等多地区市场,受益于全球GLP-1市场的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司美格鲁肽的研发热情和原料药需求保持旺盛,我们预计今年司美格鲁肽原料药销售将显著提升。此外随着甲流等病毒替代新冠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国内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需求量快速上涨,拉动公司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磷酸奥司他韦原料药的销售放量。   可转债顺利发行,主要用于建设寡核苷酸和原料药新产能。公司发行总额为4.34亿元的可转换债券“诺泰转债”,期限为2023年12月15日至2029年12月14日,初始转股价格42.73元/股,申购日为2023年12月15日。公司募投资金主要用于“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1.32亿元、“原料药制造与绿色生产提升项目”2.10亿元、“原料药产品研发项目”0.3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0.60亿元,有助于公司拓展寡核苷酸药物领域和进一步丰富原料药品种储备,不断提高公司在多肽及小分子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诺泰生物长期深耕多肽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优质的全球客户群体,自主选择产品和定制产品双轮驱动、高速发展。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1.96/2.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58/46/3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风险、技术创新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环境风险、汇率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28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首次覆盖报告:美美与共,生美+医美行业领军者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首次覆盖报告:美美与共,生美+医美行业领军者

    • 补充协议落地,扣点优化利好免税业态健康发展

      补充协议落地,扣点优化利好免税业态健康发展

    • 仙琚制药(002332):参股禹泓医药,拓展自免创新药版图,新药放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仙琚制药(002332):参股禹泓医药,拓展自免创新药版图,新药放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 康普化学(834033):锂电回收、矿山、盐湖提锂,向新能源电池金属转型升级

      康普化学(834033):锂电回收、矿山、盐湖提锂,向新能源电池金属转型升级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新需求助力精麻市场扩容,新产品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新需求助力精麻市场扩容,新产品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新需求助力精麻市场扩容,新产品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恩华药业专注布局麻醉类、精神类和神经类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受益于手术量的恢复叠加麻醉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公司产品力月西、福尔利以及“羟瑞舒阿”持续放量。公司不断丰富精麻管线产品以增强科研实力,创新镇痛药TRV130于2023年5月上市,有望凭借显著疗效贡献新收入增量;仿制药地佐辛市场空间大且竞争格局良好,产品上市后市占率有望提升。基于稳定输出的存量品种和有待放量的增量产品,我们看好公司发展,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08/13.66/16.95亿元,对应EPS为1.10/1.36/1.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1/18.7/15.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新的临床场景不断增加,精麻行业有望持续扩容   精麻药品由于其特殊性受到政策保护,且我国对各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企业有严格限制,因此精麻药品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2015-2021年中国住院病人手术人次逐步增加,2021年增长至7573.8万人,中国公立医院手术收入达1393.0万元。随着疫情影响基本消除,我们认为此前积压的手术需求有望进一步恢复,从而直接带动麻药需求的提升。此外,医美、胃肠镜检查、无痛分娩和癌痛镇痛等应用场景不断扩展,麻醉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精麻药品稳步增长,增量品种“羟瑞舒阿”和TRV130有望持续放量   公司核心品种力月西和独家产品福尔利贡献稳定收入。据PDB样本院数据,2022年力月西市占率为89.74%。从增量品种看,镇痛管制类产品“羟瑞舒阿”的市占率有望随着公司加大入院推广力度而大幅提升;公司创新镇痛药TRV130具备较优镇痛效果且副作用低,在同类产品中具备先发优势,我们认为公司新品种后续有待持续放量。此外,公司传统集采品种收入逐年下降,集采影响落地。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的风险;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核心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3-12-2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区域收购再下一城,布局重庆力度凸显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区域收购再下一城,布局重庆力度凸显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1.37亿收购重庆红瑞乐邦100%股权项目落地,重庆市场布局力度凸显2023年12月26日,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约1.37亿元收购重庆红瑞乐邦100%股权,标的含190家直营药店。以红瑞乐邦2023年1-11月营业收入为基础的2023年化营业收入2.55亿元为基准,得整体收购PS为0.54倍,低于公告披露的部分同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项目交易的0.98倍PS平均值。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5.05/6.45亿元,EPS分别为3.12/3.92/5.0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15.2/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重庆红瑞乐邦盈利能力相对稳健,公司收购整合有望赋能业绩提升重庆红瑞乐邦共有190家直营门店,2021/2022年营收为1.88亿元/2.34亿元,净利润为622万元/698万元,净利润率为3.31%/2.98%;2023年1-11月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和598万元,净利润率为2.56%,整体盈利能力相对稳健且具备一定的提升空间。同时190家门店资产产权清晰,有利于后续快速整合。   重庆零售药店市场“多而散”,即零售药店数量多、连锁化率较低重庆为西南综合交通枢纽,是公司从云南走向全国的关键战略位置。截至2022年底,重庆市实有药品零售门店超1.8万家,其中连锁门店0.8万家,单体门店约1万家,连锁化率仅为45%,远低于全国57.8%的连锁化率水平。   深化重庆市场下沉布局,全方位拓展业务版图   短期来看,截至2023Q3,公司拥有位于重庆的零售药店共384家,此次以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收购完成后,有利于公司以较低成本快速扩大在重庆的门店网络布局,加深区域下沉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并通过专业能力赋能,持续提升单店的区域盈利能力。长期来看,在医疗反腐常态化、门诊统筹等政策持续推进下,处方有望加速外流。具有更专业的经营模式、更多元业态的连锁药店龙头将更能打开客流渠道,助力业绩增长,全方位拓展业务版图。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门店整合速度不及预期、销售增长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27
    • 拟收购重庆红瑞乐邦仁佳大药房190家门店,加快省外市场扩张步伐

      拟收购重庆红瑞乐邦仁佳大药房190家门店,加快省外市场扩张步伐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拟收购重庆红瑞乐邦仁佳大药房190家门店   2023年12月26日,公司发布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3679亿元收购重庆红瑞乐邦仁佳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本次交易以红瑞乐邦190家药店资产及其经营权益为目标资产。本次交易价格为1.3679亿元,以目标公司2023年1-11月营业收入2.33亿元为基础的年化营业收入2.55亿元计算的PS为0.54倍,收购价格合理。   红瑞乐邦2022年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增长24.99%,实现净利润697.62万元,同比增长12.17%,净利率3.0%;2023年1-11月实现营收2.33亿元,实现净利润597.85万元,净利率2.6%。公司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率分别为4.8%、4.3%,红瑞乐邦有望在公司赋能下提升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具备提升空间。   加快拓展川渝桂地区的步伐,区域竞争力有望提升   红瑞乐邦190家门店位于重庆渝西及渝东北区域,属于公司战略布局目标区域。门店分布于重庆主城及区县共12个区域,其中8个区域为公司空白市场,对公司快速扩大规模、进驻新区县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红瑞乐邦影响力、门店经营情况、市场声誉良好,为当地消费者认可;在重庆江津区、永川区、忠县、垫江县市场竞争优势突出,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收购后,公司在重庆地区的门店规模突破500家,将加快公司省外拓展川渝桂地区的步伐,提升区域性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90.56/113.81/143.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4.95/5.9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0/15.52/12.84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新店次新店盈利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3-12-27
    • 立足小分子药物发现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立足小分子药物发现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个股研报
        泓博医药(301230)   主要观点:   深耕小分子药物领域,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链。公司是一家小分子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三大板块:药物发现(CRO)、工艺研究与开发(CRO/CDMO)以及商业化生产(含CMO)。公司以药物发现业务为核心,该业务收入占比保持过半。   医疗研发需求与产业利好政策,共铸CRO/CDMO行业增长潜力。   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是医疗研发外包行业发展的基石,药企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推动药物创新的同时为医疗研发外包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同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实施,为我国CRO/CDMO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利好环境。但部分药企研发投入直接受到医药融资额影响,融资额下滑导致部分药企缩减研发资金,进一步传导至医疗研发外包行业,影响行业业绩表现。2022年全球医药融资额同比下滑46.47%,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医药融资额同比下滑幅度收窄,为-20.95%,金额达到379.12亿美元;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球医药融资额超过490亿美元,基本与2019年持平。   前端开拓客户入口,奠定业务基石。从公司2019-2021年各板块前五大客户信息分析来看,药物发现和工艺研究与开发两个板块的客户高度重叠,证实了药物发现对工艺研究与开发的引流作用。2023年上半年,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占比为58.02%。   持续研发投入+优质人才构建研发团队+先进技术平台,构筑高水平研发能力。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截至2023Q3,公司研发投入占当期营收7.82%。截至2023年H1,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共687名,占公司总人数的67.89%。自2019年以来,公司先后成立了CADD/AIDD、酶化学、连续流化学、不对称催化、小核酸药物靶向递送、固态化学、工艺安全评估等核心技术平台,进行前沿技术的广泛布局和储备,覆盖药物发现和工艺开发领域。截至2023H1,公司CADD/AIDD技术平台已累计为52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2个已进入临床I期,3个在临床申报阶段,采购公司CADD/AIDD服务的客户数已达到15家。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累计向客户交付了33个候选药分子,其中first-in-class项目数达到27个,占比81.82%。   后端完成一体化布局,打开公司增长空间。公司通过合并开原泓博,向下游拓展商业化生产业务。目前公司的商业化生产业务分为定制化生产业务(CMO)和自主产品生产业务两个子板块,收入主要由自主产品生产业务贡献。公司自行研发的商业化主要品种为替格瑞洛API及其系列中间体。随着近年替格瑞洛国内外专利陆续到期,预计替格瑞洛系列产品未来的国内外需求量较大,公司商业化生产业务或将受益。   积极拓展业务助力订单数额增长,优质客户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截止2023H1,公司累计参加/主办了17场海内外展会、论坛及市场推广活动,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从2021年底的23,687.54万元增长至2022年底的36,531.19万元(其中2022年底新客户订单金额为6,327.48万元,占比17.32%),同比增长54.22%,2023Q1-Q2,服务板块新签订单由9,382.60万元增长至13,333.08万元,环比增长42.10%,商业化生产板块由2,742.12万元增长至2,787.23万元,环比增长1.65%。2023Q1,服务板块新增客户10家,生产板块新增客户2家;2023Q2,服务板块新增客户18家,生产板块新增客户4家。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05/97.67/117.17百万元,EPS分别为0.76/0.91/1.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37/31倍。考虑公司立足小分子药物发现的特色优势,成功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已形成一定规模,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优质人才构建研发团队、拥有多个先进技术平台,新签订单持续增长;虽然全球医药融资额呈现下滑态势,但下滑幅度逐渐收窄,我们首次给予其“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签订单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43页
      2023-12-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