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361度(01361):流水健康较快增长,24年订货会增长较好

      361度(01361):流水健康较快增长,24年订货会增长较好

    • 肛肠品牌老字号,打造“医+药+养”结合新模式

      肛肠品牌老字号,打造“医+药+养”结合新模式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医药工业:深耕厚植治痔类产品,品牌力居首:1.马应龙以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痔炎消片、地奥司明片和金玄痔科熏洗散为代表的治痔系列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内服+外用多维布局,多种规格产品为不同渠道和患者提供多样化选择。3.痔疮膏/栓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优势显著,具备提价空间和潜力。4.眼科产品马应龙八宝眼膏和皮肤科产品龙珠软膏等特色产品,以及“械食卫妆消”大健康产业,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驱动力。   医疗服务:医院+诊疗+平台,打造肛肠健康生态圈:1.马应龙肛肠连锁医院规模全国领先,地域覆盖武汉、北京、西安、大同等地,拥有床位800多张。专家团队经验丰富,打造诊疗和科研专业化医院。2.与医疗机构共建肛肠诊疗中心,截至2023年中报公司已签约72家诊疗中心,优势互补探索综合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3.打造移动健康云平台“小马医疗”,不断扩大公司影响力。2023年H1,医疗服务收入为1.41亿元,同比增长64.41%,看好后续发展态势。   医药商业:品牌厂家、医药物流与连锁药店“三位一体”:公司医药零售以线下零售药房为依托,以线上业务创新发展为平台协同发展;医药物流深耕湖北辐射全国,构建医药物流配送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3/2024/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2.37/38.78/43.23亿元,增速为-8%/20%/11%。2023/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6.14/6.64亿元,增速为6%/21%/8%。我们看好马应龙治痔类产品的品牌力以及“医+药+养”全产业链的发展潜力,给予公司2023年25倍PE,市值为126.8亿,对应目标价格为29.43元。首次覆盖,给“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成本上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6页
      2024-01-19
    • 首次覆盖报告:主品牌蓄力调整可期,恋火打开彩妆第二增长曲线

      首次覆盖报告:主品牌蓄力调整可期,恋火打开彩妆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丸美股份:眼部护理龙头,多品牌战略促成长。 公司成立于 2002 年,旗下拥有丸美、恋火和春纪三个品牌,其中 1)丸美:定位中高端,聚焦眼部抗衰,贡献公司主要收入, 22 年营收占比~80.8%; 2)恋火: 17 年控股品牌, 19 年完成并购, 21 年品牌焕新定位新锐彩妆,主营底妆类产品, 22 年营收占比~16.5%; 3)春纪:大众护肤品牌,以“天然食材养肤”为理念, 22 年营收占比~2.7%。股权结构方面,公司整体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实控人孙怀庆夫妇合计持股 80.8%,董事长孙怀庆先生等核心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美妆行业从业及企业管理经验,有望赋能公司长远发展。   主品牌丸美蓄力调整:精简长尾 SKU、聚焦抗衰大单品、前瞻布局重组胶原,渠道结构调整与分渠分品精细化运营,营销加码品牌势能持续提升。 1)产品端: 丸美品牌诞生于 2002 年,深耕眼部护理及抗衰主线,针对不同层级消费群体需求,打造多元产品矩阵; 20 年开始精简品牌长尾 SKU,聚焦小红笔眼霜、小紫弹眼霜、双胶原眼霜、小金针次抛等科技引领的眼霜和精华品类心智大单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瞻性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等抗衰效果领先的新成分, 持续保障公司旗下产品的抗衰效果。 2)渠道端: 品牌从线下起家, 20 年开始转型布局线上渠道,重点发力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 把握线上渠道红利,同时逐步调整电商团队转代运营模式为自营模式, 助力线上渠道高速长期稳健增长。此外, 21 年,公司根据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场景与目标人群的不同实行分渠分品策略,天猫主推大单品、抖快主推套组、线下 CS&百货渠道主推高定系列、 KKV 与商超主推小份试用装,渠道精细化运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3)营销端: 公司营销基因深厚,早年通过“弹弹弹,弹走鱼尾纹”定义丸美=眼霜的早期品牌心智,近两年公司进行产品梳理后, 品牌通过明星代言、节目冠名、梯媒投放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以眼霜节等主题活动为支点,推出态度短片、引发话题热议,进行情感营销增强用户粘性;以“自播+达播”组合拳转流量为销量,完成“曝光→种草→转化”的闭环营销。公司前期进行一定费用投放,带动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亦着力建设品牌势能, 中长期来看,持续积累的品牌势能有望转化为长期增长动能,费用投放效率提升,实现收入快速提升(扩规模)→利润快速提升(提盈利) 的收入与利润的高增。   恋火: 聚焦底妆细分品类的国货新锐彩妆品牌, 构筑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面部彩妆为彩妆市场最大细分赛道,而底妆在面部彩妆中规模占比最高(MAT2023 淘宝天猫平台底妆 GMV 约占面部彩妆的 89%),市场空间较大;同时由于产品使用频率高、与脸部接触面大、接触时间长,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消费粘性较色彩类产品更强,品类价值高;在我国国货品牌市占率提升的趋势下,恋火前瞻性调整品牌策略,深耕底妆细分赛道,推出蹭不掉和看不见两大底妆系列,覆盖粉底液、粉霜、气垫、粉饼等品类,满足干敏油皮不同底妆需求;根据久谦数据, 2023 年恋火在抖音、天猫的 GMV 分别同比+138%、37%,恋火前瞻性布局底妆赛道成效显现。 渠道端, 恋火重点布局线上渠道,完善抖音、淘宝等销售平台,深度合作李佳琦、 张凯毅等头部达播促进产品销售,并在多平台搭建自播间承接达播流量,进一步提升销售效率; 同时,恋火积极拓展线下渠道,进驻调色师、KKV、屈臣氏、研丽等线下新兴美妆集合店,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助力长期增长。 此外,恋火品牌实行分渠分品策略,针对线上年轻消费者主推看不见系列和蹭不掉系列的粉底液、气垫等大单品;针对更加重视产品质感的线下消费者推出线下专享的晶钻系列产品;同时考虑线下消费场景的体验属性,在线下门店推出中小样试用装或旅行装帮助品牌获客。 营销端, 恋火进驻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增加品牌曝光度;“看不见”和“蹭不掉”两大核心产品系列签约李梦为代言人、联名热门动漫 IP,加大底妆产品宣传;同时合作测评博主科普产品功效与产品力,进一步助力品牌渗透底妆赛道,推动品牌势能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眼部护理及抗衰领域龙头企业,主品牌丸美积极调整渠道与产品结构恢复稳健增长,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差异化深耕底妆赛道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公司未来品牌力、产品力提升驱动收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4、 4.07、 5.25 亿元,现价(2024/1/19)对应 PE 分别为 41X、 29X、 22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发不及预期;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4-01-19
    • 2023年业绩预告发布,全年业绩较快增长

      2023年业绩预告发布,全年业绩较快增长

      个股研报
        西山科技(688576)   核心观点   2023年业绩预告发布,收入、利润较快增长。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3.42~3.68亿元,同比增长30.40%~40.31%;归母净利润1.05~1.21亿元,同比增长39.35%~60.58%;扣非归母净利润0.83~0.95亿元,同比增长26.01%~44.23%。单四季度预计营收1.28~1.54亿元,同比增长30.81%~57.34%;归母净利润0.40~0.56亿元,同比增长25.98%~76.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6~0.38亿元,同比增长3.47%~51.71%。2023年四季度业绩在2022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快增长。   一次性耗材收入稳步提升,新产品放量顺利。公司持续加强销售拓展,不断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医院的认可度,2023年实现了一次性耗材收入稳步提升;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性能,增强产品竞争力,且不断拓宽产品矩阵,2023年内窥镜和能量手术设备等新产品实现了小幅放量增长。   内窥镜和能量手术设备等新业务线持续完善。公司的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具备完整自研影像链,拥有“光学视镜-光源系统-摄像系统”的全线自主设计研发、生产能力,通过持续创新和研发,自主掌握能量手术设备相关的核心技术,推出了超声骨组织手术设备、等离子手术设备、高频手术设备等一系列能量手术设备。公司的能量手术设备、内窥镜系统产品能和手术动力装置实现协同,形成手术整体解决方案,协助医生在微创手术中更系统、准确、高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投资建议:公司2023年业绩预计实现较快增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5年营收3.5/4.8/6.4亿元(原为3.3/4.2/5.4亿元),同比增速35%/36%/33%,归母净利润1.1/1.5/2.0亿元(原为1.0/1.3/1.7亿元),同比增速50%/35%/33%,当前股价对应PE=44/32/24x。公司是手术动力装置国产龙头,市场地位突出,传统手术动力装置持续完善升级,内窥镜系统和能量手术设备新技术平台的开发有望打开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监管政策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1-18
    • 中间体业务景气持续,合成生物学项目逐步落地

      中间体业务景气持续,合成生物学项目逐步落地

      个股研报
        川宁生物(301301)   事件描述    2023 年 1 月 16 日, 公司发布 2023 年业绩预报。 公司 2023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 9.0 亿元(+118.7%) ~9.9 亿元(+140.6%), 23 年 Q1-Q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5 亿元/2.15 亿元/2.49 亿元, 分别同比+74.4%/+57.8%/+160.2%。 按照预报口径, 则 23 年 Q4 归母净利润为 2.60 亿元( +229.1%) ~3.50 亿元(+343.0%)。   2024 年 1 月 12 日, 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构工场”) 与川宁生物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 重点推动 PHA 可降解材料的产业化, 2024 年将开启产能合作。   事件点评    2023 年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 川宁生物是抗生素中间体较大规模、 产品类型齐全的企业。 2023 年抗生素市场需求恢复, 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上涨, 产品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23 年 Q1-Q3 营收分别为 12.70 亿元/11.47 亿元/11.64亿元, 分别同比+27.4%/+16.3%/+21.8%。 公司净利润也同比上升, 23 年 Q1-Q3分别为 1.75 亿元/2.15 亿元/2.49 亿元, 预计 23 年 Q4 归母净利润为 2.60 亿元(+229.1%) ~3.50 亿元(+343.0%)。   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 财务费用下降明显。 公司前三季度货币资金 11.02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11.03 亿元, 现金流情况良好。 2023 年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 导致财务费用相较去年同期下降, 23 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 4414.97 万元, 同比-51.00%, 预计 2024 年财务费用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发酵技术、 成本优势明显, 产能充沛, 销量增长明显。 公司在新疆伊犁地域优势明显, 原材料、 能源、 人工、 地理方面成本较低, 公司独创 500m3发酵罐大幅提升单批产量和效率。 根据招股书, 公司主要抗生素中间体中,硫氰酸红霉素产能 3,000 余吨, 市占率约 44%, 位居第二。 头孢类中间体(7-ACA、 D-7ACA 和 7-ADCA) 产能共 3000 余吨, 位居第一。 青霉素类中间体产量约为 6700 吨/年, 市占率 18%, 位居第二。 从前三季度情况看,7-ADCA 平均销售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 2.33%, 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68.04%。 目前抗生素行业仍然保有每年 4%的需求量增速, 同时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态势促使当前公司硫氰酸红霉素产销两旺, 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基础。   加码合成生物学, PHA 提供成长弹性。 公司建立上海研究院, 已有十 多个项目管线, 项目逐步落地带来增量业绩。 23 年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 300吨、 5-羟基色氨酸 300 吨、 麦角硫因 0.5 吨、 依克多因 10 吨、 红景天苷 5 吨、诺卡酮 10 吨、 褪黑素 50 吨、 植物鞘氨醇 500 吨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产基地。此外, 公司与微构工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利用川宁生物现有产线进行 PHA材料的生产, 计划向全球客户提供不低于 2000 吨/年的 PHA 原料。 公司研究院每年也将交付 3 个相关产品, PHA 以及后续合成生物学产品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新动力。   投资建议   抗生素需求恢复景气提升, 合成生物学项目落地增量可期。 预计公司2023~2025 年总营收分别为 47.44 亿元/55.44 亿元/63.16 亿元, 同比增长24.2%/16.8%/13.9%, 归母净利润 9.38 亿元/11.68 亿元/14.08 亿元, 同比128.0%/24.5%/20.5%, 对应 PE 分别为 20.3/16.3/13.5。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农副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 合成生物学项目研发风险;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环保风险; 汇兑风险; 国内外竞争对手降价带来的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1-18
    • 业绩有望扭亏为盈,水稻玉米种子均景气,看好转基因!

      业绩有望扭亏为盈,水稻玉米种子均景气,看好转基因!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事件:隆平高科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95亿元,yoy+16.83%-26.13%;归母净利润1.65-2.25亿元,扭亏为盈。   1、巴西业务实现并表,种质资源交流是未来看点   2023年公司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隆平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即公司从事巴西玉米种子销售的业务主体)13.7%股份,隆平发展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推动公司2023年拟实现营业收入88-95亿元,按调整前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38.56%-157.54%。隆平发展脱胎于陶氏益农在巴西的特定玉米种子业务,拥有丰厚南美玉米种质资源,玉米种子销售额位居巴西前三!隆平发展成为隆平高科子公司之后,除了扩大公司收入体量、推动公司全球市占率提升,更有望高效地将巴西玉米种质资源及现代化育种体系引入国内,补足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短板,巴西的转基因玉米推广经验也能应用于国内市场。   2、国内玉米种子、水稻种子规模均明显上涨,品种竞争力凸显!   调整后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6.83%-26.13%,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玉米种子、水稻种子的营业收入对比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玉米种子方面,公司裕丰303登顶全国推广面积第一大玉米品种,且联创808、中科玉505等品种接力崛起;水稻种子方面,公司臻两优系列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以镉低积累优势打入市场。   3、转基因玉米种子获批,隆平高科品种数量领先!   2023年12月我国审定通过第一批转基因玉米种子(37个),公司品种数量达8个,位列第一,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市占率推动行业集中。转基因玉米种植增产降本优势明显,转基因品种可增产5.6%-11.6%。假设产量提升可达约10%,预计带来每亩150元产量提升的收益;同时由于转基因玉米品种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农药使用量减少60%,预计带来11-12元农药费用节省;叠加人工成本节省(打药除草费用节省),综合来看,可为种植户带来150-200元/亩的额外收益,效益提升较明显。预计种植者接受度较高,转基因渗透率提升较快。在此背景下,我们预估转基因玉米种子价格有望高于常规玉米种子!   4、盈利预测:考虑巴西隆平完成并表且公司国内玉米种子等业务开展顺利,我们上调公司业绩预测,前值为预计公司2023/24/25年营收41.4亿、51.3亿、62.4亿元,归母净利润1.6亿元、4.6亿元、7.2亿元;现调整为:我们预计公司23/24/25年营业收入为88.28、98.72、114.8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5、5.88、9.4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201%、61%。公司经营有明显改善,转基因玉米种子布局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新品种研发和推广风险、市场风险、业绩预告仅为初步测算,具体以公司年报披露为准。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18
    • 公司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份额不超过25000份

      公司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份额不超过25000份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公司发布 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份额不超过 25000 万份。 1月 16 日,公司发布 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独立业务部门负责人、核心业务骨干,总人数不超过 245 人,其中董监高人员为 9人。在份额上,本次计划份额合计不超过 25000 万份,其中董监高预计认购份额上限为 4800 万份,占比 19.2%;本次计划每份认购价格为 1 元,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 2.5 亿元,股票来源为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但不限于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等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取得梅花生物股票。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 36 个月,分两期解锁。公司员工持有公司股票的目的一方面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在于建立和完善员工、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氨基酸行业龙头,合成生物学值得关注。 公司为全球氨基酸龙头,以玉米为主要原料,下游布局广泛;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动物营养氨基酸、鲜味剂产品及人类医用氨基酸、胶体多糖等多个优势产品为核心的业务结构,具体产品包括赖氨酸、苏氨酸、味精、黄原胶、医药氨基酸等,其中赖氨酸、味精产能分别达到百万吨级。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积累,搭建了菌种改造、工艺优化、应用开发团队,擅长于计算机辅助菌种设计与氨基酸生产底盘细胞基因组编辑,并与公司发酵工艺与分离提取实验室无缝衔接,以择优迭代放大替代生产菌,产品、技术的快速迭代是公司合成生物学发展的特色。   “分红+回购”双模式。 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注销”回报股东,在现金分红上,根据 WIND, 2020-2022 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 9.26亿元、 12.17 亿元、 11.77 亿元。在回购注销上,公司 2020-2022 年股份回购方案分别计划注销股本 3006.96 万股、 2608.49 万股、9903.93 万股,分别使用自有资金总额 20048.05 万元(回购总计3422.20 万股)、 20020.15 万元、 99950 万元。 2023 年 4 月 8 日,公司董事会通过最新一轮股份回购议案,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 8亿元,不高于 10 亿元。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公司已回购股份约6359.06 万股,总金额约 57664.52 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2、 38.41、 42.8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20 元、 1.30 元、1.45 元。参考同行业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PE10 倍,对应目标价 13 元(上期目标价 13 元,基于 24 年 10 倍 PE, 维持),维持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在建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01-17
    • 梅花生物(600873):员工持股计划发布,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梅花生物(600873):员工持股计划发布,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 梅花生物(600873):公司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份额不超过25000份

      梅花生物(600873):公司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份额不超过25000份

    • 华恒生物(688639):深度报告:全球丙氨酸龙头,持续突破新品助成长

      华恒生物(688639):深度报告:全球丙氨酸龙头,持续突破新品助成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