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深耕HIV治疗领域,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进入销售放量阶段

      深耕HIV治疗领域,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进入销售放量阶段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复方制剂艾诺米替成功纳入医保目录,有望迎来销售放量   我国艾滋病治疗患者规模持续扩大,长期用药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主要以国产仿制药为主、进口药为辅、自主创新药物较为稀缺。艾诺米替片于2022年12月30日获批上市,并成功进入2023年医保目录,医保支付范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可用于HIV患者的初治。作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联单片复方制剂,艾诺米替片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相较于吉利德的整合酶抑制剂艾考恩丙替片(捷扶康),艾诺米替片对于获得病毒抑制的HIV感染者同样可以持久维持病毒抑制,且在心血管代谢安全性指标方面更有明显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2款已上市的抗HIV药物,均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2022年实现全年销售金额3349.50万元,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艾诺韦林片已成功续约2023医保目录,医保支付范围由“成人HIV-1感染初治患者”调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   深度布局HIV领域用药,多款产品在研   公司深度布局HIV领域用药,除了已经上市的ACC007及ACC008(针对初治患者),公司在抗HIV病毒领域仍有3款产品在研。ACC008用于新适应症(针对经治患者)的三期试验已经完成,2023年已递交NDA。HIV领域新药整合酶抑制剂ACC017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HIV长效药物ACC027的临床前研究正按计划进行中。   核心业务营收稳定增长,后续管线形成梯队   公司经营基本稳健,2023收入恢复至4.11亿元(yoy+68.44%)。2023年核心业务人源蛋白粗收入为25,975.39万元,同比增加81.11%;2023年全年,HIV新药合计实现销售收入约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抗HIV创新药艾诺韦林片和艾诺米替片在上市后持续放量,HIV创新药销售额已逐步填补费用投入,日后有望成为主要营收来源。公司瞄准艾滋病、炎症及脑卒中等重大疾病方向打造管线。截至23年底,公司在研项目18项,核心包括8个1类新药和4个2类新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HIV创新药优势突出,核心业务市场空间大,看好公司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8.08/10.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0.16/0.84亿元。以DCF法计算公司市值,假设WACC为9.00%,永续增长率为1.0%,对应87.59亿市值,目标价20.82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创新药商业化落地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相关测算存在主观假设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6-07
    • 聚焦血液制品主业,新浆站、新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聚焦血液制品主业,新浆站、新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非血液制品业务逐步剥离,血液制品业务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是血液制品产品较为齐全的企业,有9大类血液制品品种,包括白蛋白、静丙、纤维蛋白原等。2021年华润医药通过收购高特佳持有的公司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华润医药持有公司29.3%的股权,并受托行使高特佳集团11.3%的表决权,合计拥有40.6%的表决权,国务院国资委为最终实控人。2023年9月,公司剥离广东复大及天安药业,新百药业或将在合适时机剥离,从而进一步聚焦血液制品业务。2020年~2023年,公司血液制品板块收入从8.9亿元增长到14.6亿元,CAGR17.8%,净利润从3.3亿元提升到5.4亿元,CAGR18.1%。   吨浆盈利能力优秀,静丙、白蛋白需求仍有增长,PCC、Ⅷ因子等凝血因子类产品优势突出,高浓度静丙等新产品将陆续上市。2023年,公司主要品种静丙、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收入分别为4.5亿元(15.5%)、4.4亿元(+4.3%)、4.2亿元(-3.2%)。公司血液制品吨浆盈利优秀,吨浆收入从2020年的236.3万元/吨提升到2023年的312.7万元/吨,吨浆利润从2020年的45.1万元/吨提升到2023年的116.0万元/吨。2023年公司人血白蛋白、静丙市占率分别为1.4%、5.0%,受疫情中血液制品市场教育程度提升的拉动,国内静丙、白蛋白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公司凝血因子类优势突出,2023年在国内纤维蛋白原、PCC、Ⅷ因子批签发份额分别达到24.8%、16.5%、10.1%,随着学术推广的深入,市场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研项目包括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C1酯酶抑制剂等,未来上述产品将陆续上市销售,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存量浆站采浆量提升空间大,新增获批与潜在并购有望大幅提升浆站数量。2023年公司采浆量33.4吨/站,献浆员人数为2318人/站。南城等6个浆站辐射人口均超过百万,存量浆站采浆量有较大提升空间。包括拟建设浆站在内,公司浆站已达16个,同时储备了19个浆站的县级批文,未来采浆量弹性巨大。丹霞生物与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经营状况趋于良好,如果整合将提供17个浆站,大幅增加浆站数量。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随着天安药业等子公司剥离,公司主业血液制品业务优势展露。收入端看,公司现有浆站采浆效率提升及新浆站的扩张将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未来丹霞生物如果被顺利并购,将提供17个浆站。盈利端看,高毛利率产品PCC、Ⅷ因子的快速增长将持续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高浓度静丙和C1酯酶抑制剂等新产品上市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暂不考虑可能的并购与新百药业的剥离,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18.9/20.7/22.5亿元,同比-28.6%/9.4%/8.8%。归母公司净利润5.6/6.15/6.75亿元,同比增长135.9%/9.8%/9.8%,PE为29.6/27.0/24.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足的风险;血液制品新产品研发风险;血液制品质量控制的风险;血液制品产品降价的风险;新百药业商誉减值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6-07
    • 上海医药(601607):更新报告:医药商业龙头,业态焕新启航

      上海医药(601607):更新报告:医药商业龙头,业态焕新启航

    • 公司深度报告:行业迎来风口,多肽原料药龙头发力成长

      公司深度报告:行业迎来风口,多肽原料药龙头发力成长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多肽大单品频出,产业链迎来风口。多肽药品相对小分子药物更加高效、安全、具有耐受性和高选择性,相对大分子药物在质量、纯度、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多肽药物的治疗领域以慢病为主,近年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靶点药物将适应症拓展至减重领域,销售额快速增长,带来行业、社会的较大关注,推动多肽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国内多肽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1年的76.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37.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2.9%,多肽CDMO规模将于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56.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4.5%。   布局早、技术强、产能多,公司发展势头良好。○1多年布局、产品丰富:公司在原料药领域布局多年,团队深耕多肽20载,截止至2024年5月20日,公司已取得18个原料药品种的国内登记,15个原料药品种的FDADMF/VMF编号,7个制剂获批上市。○2技术先进、创新布局: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搭建了多个技术平台,利用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生产的司美格鲁肽单批次产量超过10公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除仿制药外,公司积极布局创新药业务,一类新药SPN0103-009注射液已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3加建产能、增厚壁垒:由于多肽行业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关注和布局,产能紧缺,因此拥有优质产能的公司竞争力更强,公司连云港工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公司预计多肽在建产能将于2025年投放,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产能投放有望带来销售放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85/18.62/25.27亿元,增速分别为34.0%、34.5%、3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02/4.23亿元,增速分别为29.9%、42.5%、40.3%,当前股价对应2024E-2026E年PE分别为58.4x、41.0x、29.2x。公司作为多肽原料药龙头公司,受益于GLP-1靶点药物带来的行业发展热潮,多肽产能释放有望推动自主选择产品放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环境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06-05
    • 康恩贝(600572):中药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内生外延创新研发多点开花

      康恩贝(600572):中药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内生外延创新研发多点开花

    • 鱼跃医疗(002223):更新报告:海外业务看高潜力的鱼跃

      鱼跃医疗(002223):更新报告:海外业务看高潜力的鱼跃

    • 公司年报点评:药店龙头业绩稳健增长,门店规模持续扩张

      公司年报点评:药店龙头业绩稳健增长,门店规模持续扩张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25.88亿元,同比增长13.59%,实现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11.90%。2023年Q4实现营收67.00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5.81%。2024年Q1实现营收59.71亿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20.89%。   点评:   门店规模持续扩张,直营门店突破万家。公司坚持“区域聚焦+稳健扩张”的发展战略,通过“新开+并购+加盟”多种形式推动门店扩张,深耕中南华东华北市场。2023年公司新增门店3196家,其中自建门店1613家,并购门店559家,加盟店1024家。截至2024年Q1末,公司门店总数达到13920家,其中加盟店3157家。2024年公司预计仍将保持快速扩张节奏,计划新增门店4000家,其中自建1800家,并购700家,加盟1500家。我们认为公司将通过内生外延持续推动门店规模增长。   门诊统筹政策持续推进,头部连锁药店有望受益。2023年以来全国门诊统筹政策陆续推进,截至2023年底公司开通门诊统筹门店4200多家,在总门店中占比超过30%。目前各省份药店门诊统筹政策执行和落地情况有所不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门店运营,药品供应,统筹系统对接等方面具备优势,未来伴随更多门店陆续纳入门诊统筹,有望对公司业绩带来边际增量。   主营业务稳健提升,批发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零售业务收入201.85亿元,同比增长12.00%,医药批发业务18.92亿元,同比增长39.23%。中西成药收入170.95亿元,同比增长15.93%,中药收入21.80亿元,同比增长23.30%,非药品收入28.03亿元,同比下降2.30%。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精细化运营能力突出。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8.21%,同比下降1.32pp,销售净利润为7.00%,同比下降0.18pp;期间费用率为29.08%,同比下降0.65pp,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4.29%,同比下降0.24pp,管理费用率为4.26%,同比下降0.29pp,财务费用率0.38%,同比下降0.15pp。我们认为公司拥有突出的精细化运营能力,有效推动费用率水平不断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稳健提升,门店规模持续扩张。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17.7、21.7、26.7亿元(24-25年原预测为18.5、22.4亿元),增速分别为25.5%、22.4%、22.8%,公司作为药店行业龙头,应给予估值溢价,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30倍PE,目标价52.50元(原目标价为43.80元,2023年30倍,+20%),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政策收紧风险,门店扩张不达预期风险,门诊统筹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4-06-04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临床业务,致力打造医疗健康CRO平台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临床业务,致力打造医疗健康CRO平台

      个股研报
        万邦医药(301520)   立足临床业务,致力打造医疗健康CRO平台   公司是国内较早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企业之一,经历18年发展,已具备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全流程服务的能力,并致力打造医疗健康CRO平台。2015年以来,公司累计承接药学研究服务和临床研究服务项目超过500项,截至2022年底在手订单金额达到3.09亿,BE备案数量占全国总数比例持续上升,项目经验丰富,订单储备充足。公司持续深化已有技术平台,拓展自主立项成果转让的盈利模式。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1.26/1.66/2.11亿元,EPS为1.89/2.49/3.1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1/17.6/13.8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仿创药市场持续扩大,仿创药CRO行业前景广阔   医药研发投入规模持续增长、一致性评价政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药物研发的外包比例上升,制药企业对CRO的需求持续增长。集采模式下,随着重磅专利相继迎来“专利悬崖”,仿制药市场预计进一步扩大,新药研发预计加速,药企降本增效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为CRO企业提供更多潜在机遇。MAH制度落地为CRO企业探寻自主研发的盈利模式,CRO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企业不断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构建全流程医疗健康CRO平台,探索自研转让盈利模式   自成立以来,公司持续关注自身技术平台的搭建和完善,目前已经搭建8个技术平台。2020-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水平,人均创收高于可比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临床研究服务业务持续发展,2022年公司临床试验运营项目共141项,BE备案数量占国内总量9.77%,帮助多个企业获得首家过评;药学研究服务收入比例在2020年起维持在约20%水平,累计承接项目90余项,成为公司一大重要盈利板块。同时,公司正进一步拓展自主立项成果转让业务,目前已有数个技术成果待转让,预计成为公司又一重要盈利来源。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变动、仿制药研发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06-04
    • 首次覆盖:冬去春已来,大品牌大品种领航发展

      首次覆盖:冬去春已来,大品牌大品种领航发展

      个股研报
        康恩贝(600572)   投资要点:   国企混改已现成效,困境反转迈入稳定增长期。康恩贝专注于医药健康领域,主要从事药品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曾通过并购尝试拓展相关业务领域,使得公司业绩2019年起出现较大波动,自实施混改以来,公司聚焦中药大健康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资源整合协同工作:一方面,公司推动非主业非优势、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另一方面,公司进行业务整合,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的升级转型和创新。2023年,公司业绩已基本恢复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实现营业收入67.33亿元(+12.20%),扣非归母净利润5.54亿元(+14.60%)。我们认为当下公司减利风险因素已基本出清,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主业盈利已进入稳定阶段。   焕新做大老品牌,创新培育新品牌。公司坚守中药大健康核心业务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以全品类中药产品为主体,以特色化学药品、特色健康消费品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品业务定位。公司在经营发展中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已培育形成多个知名品牌及其系列产品,形成了品牌森林策略。2023年公司销售过亿元品种系列共17个,较上年增加2个,合计实现销售收入46.19亿元(+12.93%),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为68.6%。公司将建优产品矩阵,除继续夯实康恩贝肠炎宁系列10亿级销售规模外,力争2个品牌系列产品实现销售5-10亿级、5-6个产品实现销售2-5亿级。同时,通过加大品牌延伸,将品牌及产品从疾病治疗向保健预防发展。   内生外延共发力,整合资源提效能。内生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无效资产的处置和对控股子公司全资化等工作,整合资源,提质增效,同时围绕创新主线,加大研发投入,聚焦重点项目创新性研究和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及循证医学研究,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外延方面,根据战略规划,公司将在中药大健康企业中积极寻求并购机会,同时聚焦优势治疗领域及细分赛道,引进具有临床价值和市场需求的潜力大品种。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7亿元、8.37亿元、9.5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9元、0.33元、0.37元。公司通过“瘦身强体”行动优化资产、提质增效,在大品牌大品种工程拉动下稳定增长。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5X PE,对应目标价7.27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研发创新的风险,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30页
      2024-06-04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股权激励落地,员工绑定加深、收入确定性增强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股权激励落地,员工绑定加深、收入确定性增强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股权激励落地,员工绑定加深,确定性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推出新一轮股票激励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激励对象共1006人、占总员工9.03%,共授予1189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1.37%,授予价格15.41元/股,约为当前价格50%。激励解锁条件简化来看2024-2026年收入规模不低于149.6、164.5、180.6亿元,同比增10.2%、9.9%、9.8%;2024-2026年EOE不低于21.5%、22%、22.5%。共分三期、递延两年解锁,预计2026-2029年依次解锁33%、33%、34%。股权激励终于落地,确定性加强,公司与员工利益理顺、绑定加深。我们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3.66/17.07/21.57亿元预测,对应2024-2026年EPS1.57/1.97/2.4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19.7/15.8/12.5倍PE,成本拐点、估值低点,维持“买入”评级。   股票激励已经成为公司薪酬的常规补充,两次激励核心内容基本接近   上一次股权激励于2020年底推出,考核2020-2022年业绩,两次激励方案考核周期前后衔接较紧,股权激励作为薪酬的重要补充,基本趋于常态化。两次激励方案从人数来看基本覆盖除董事长、总经理以外的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本次激励人数共1006人,较上一次有所扩大(上一次744人),股票数量也有所扩大(本次1189万股,上一次894.3万股)。本次无净利润解锁指标,其他解锁指标基本相同,其中两次激励方案要求年均收入复合增速都在10%左右。   激励方案基本符合预期,解锁条件上收入、盈利质量均有要求   当前国内市场酵母需求较弱,完成收入持续10%增长目标略有挑战,股权激励有望提升确定性;方案要求EOE指标逐年改善,随着糖蜜成本进入下降周期,预计达成难度较小。激励费用预计1.8亿元,2024-2028年依次确认约0.32、0.65、0.50、0.25、0.08亿元,对2024年利润预计影响较小,2025-2026年影响有所增加。我们认为股权激励落地,公司与员工利益理顺、绑定加深,员工积极性提升、收入增长确定性加强,为国内、国际市场开拓护航,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降价风险、国际需求下降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6-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