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03)

    • 医药生物:血液透析行业深度研究:需求持续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医药生物:血液透析行业深度研究:需求持续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医疗器械
        ICU扩容和疫后复苏有望推动血透设备和耗材市场快速发展   今年1月份,疫情防控指南明确提出综合和特定专科ICU的建设需配备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同时要求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定点医院需建设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且每个中心配备30台血液透析机。随着疫后复苏加快,血透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我国血液透析设备和耗材市场将从2021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8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18.6%。   设备端:血液透析机进口垄断,政策利好国产替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血液透析机市场空间预计将从2021年的2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6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8.5%,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血液透析机对使用安全性、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研发难度大,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机超70%市场份额被外资所占据。2021年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明确提出,建议在血液透析机的采购中,国产产品比重达75%。我们认为,随着国产替代政策持续推进,拥有性能优良的透析机国产企业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耗材端:集采为透析器产能充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透析器为血液透析的关键零部件,同时作为血液透析耗材,具有刚需、高频特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2026年国内市场空间将达98亿元。2019年10月血液透析器首次在市级层面被集采,2022年12月,河南省联合18省对血液透析器开展迄今最大规模集采,市场风险已经充分预期和释放。透析器集采有利于行业竞争格局集中化,利好于已拥有稳定产线和充足产能的企业。   投资建议   (1)建议关注血液透析机性能优良的企业,未来在国产替代中将实现快速放量,如山外山、宝莱特。   (2)建议关注具备透析器稳定产线和充足产能的企业,如威高股份、三鑫医疗。   风险提示:   国内区域集采、产品研发推广、生产线产能扩及不及预期、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等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3-05-25
    • 医药生物5月月报暨年报/一季报总结:疫情基本出清,业绩保持韧性;看好创新和复苏双主线

      医药生物5月月报暨年报/一季报总结:疫情基本出清,业绩保持韧性;看好创新和复苏双主线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4月回顾:2023年4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44%,同期沪深300下跌0.5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0.1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0位。本月子板块化学制药上涨3.41%、中药上涨2.71%、其余子板块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跌0.33%、2.00%、7.10%、0.92%。4月为业绩密集披露的窗口期,行情主要围绕年报及一季报展开。板块层面来看,中药板块业绩最为亮眼,主要受益于抗疫药品补库存、疫后滋补需求旺盛。仿制药、药店、流通等子板块也相对不错。其他部分子板块受到疫情基数效应,疫情管控扰动,国际关系,全球宏观环境等原因影响,表现一定承压状态。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总结:疫情影响基本消化完毕,23年进入常态化增长时期。2022年医药上市公司累计收入增长8.85%,利润总额下降5.49%,扣非净利润下降0.90%,2022全年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利润增速相比于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收入增速下降5.10pp,扣非净利润增速下降约25.95pp,主要由于2022年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物流运输、终端需求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医院诊疗活动也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增速放缓。2023年Q1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增长5.02%,利润总额下降7.87%,扣非利润下降11.96%。我们预计Q1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由于1月疫情尾声影响,利润影响主要来自疫情相关检测、防护类产品恢复常态;自2月起院内诊疗逐渐复苏,医药板块整体趋势向好,2023年有望进入常态化增长时期。我们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步过去,诊疗不断恢复,医药板块业绩有望呈现逐季加速态势。   分板块看,中药景气度提升、民营医院客流回暖。2022年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为医疗服务(+61.52%)、化学原料药(+13.75%)、化学制剂(+12.18%)、医药商业(+4.81%)、中药(-0.26%)、医疗器械(-2.62%)、生物制品(-61.23%);医疗服务板块主要是由于其中CRO、CDMO,以及ICL等细分板块受益于新冠药物及检测需求,业绩表现亮眼。2023年Q1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为生物制品(+40.45%)、中药(+31.31%)、医药商业(+21.40%)、化学制剂(+15.95%)、医疗服务(-13.71%)、化学原料药(-17.99%)、医疗器械(-58.34%)。中药板块景气度提升趋势明显,2023Q1板块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也体现出部分公司内部经营改革成效显著。此外,民营医疗机构自2023年Q1客流呈现逐步恢复态势,如普瑞眼科(2023Q1扣非+92.3%)、何氏眼科(+112.9%)等。   展望5月:医药持仓仍处低位,继续把握创新和复苏主线。我们统计了A股基金(偏股型&普通股票&灵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2023年Q1医药板块占比10.54%(环比下降1.80p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7.64%(环比上升3.22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0.47%,配置占比较2022Q4上升3.76pp。整体来看,医药板块持仓仍处低位。5月进入业绩空窗期,但复苏数据验证成为市场主要关注,复苏进度超预期的细分板块有望表现。复苏主线下建议重点关注两类公司:1)消费医疗,民营医疗服务、消费属性的药品和耗材Q2有望持续修复,尤其是暑期消费场景下的眼科产业链相关公司,建议重点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等;2)前期受损严重的诊疗及药品,有望随院内诊疗复苏进一步恢复。此外,创新药重要会议ASCO预计在6月初召开,对创新药及产业链带来提前催化,我们预计在投融资数据回暖、创新药商业化进展等催化下,创新主线行情有望延续。   5月重点推荐:爱尔眼科、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华润三九、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东阿阿胶、百克生物、普洛药业、迪安诊断、仙琚制药、一品红、九强生物、联邦制药、天宇股份、百诚医药、诺泰生物。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4月平均涨幅3.13%,跑赢医药行业3.57%,其中百克生物(+29.20%)、联邦制药(+16.12%)、仙琚制药(+11.83%)、九强生物(+11.32%)等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国家疾控局对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株进行相关科普;(2)第114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在美国奥兰多举行;(3)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出炉.   市场动态:对2023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1.41%,同期沪深300绝对收益率4.0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2.65%。4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44%,同期沪深300下跌0.5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0.1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0位。本月子板块化学制药上涨3.41%、中药上涨2.71%、其余子板块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跌0.33%、2.00%、7.10%、0.92%。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2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16.9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48.8%。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36.2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3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56.5%。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5-24
    • 医美行业2022年业绩综述报告:2022年业绩增速普遍放缓,上游更具韧性

      医美行业2022年业绩综述报告:2022年业绩增速普遍放缓,上游更具韧性

    • 创新药专题:中国之声闪耀2023ASCO

      创新药专题:中国之声闪耀2023ASCO

      生物制品
        今年ASCO有哪些重点品种值得关注,哪些企业有望受益?   超过30家A+H创新药企业将在本次ASCO上披露创新品种的数据,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百利天恒、亚盛医药、首药控股、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等。其中重点壁报包括:   恒瑞医药:恒瑞医药有56项研究入选2023ASCO会议,包括2项口头报告、3项壁报讨论、26项壁报展示、25项线上发表。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包括5款已上市创新产品: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艾瑞康®)、阿得贝利单抗(艾瑞利®),以及3款未上市创新产品: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法米替尼、抗PD-L1/TGF-βRII双抗SHR-1701、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抑制剂SHR2554等。在2023ASCO上,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单臂Ⅱ期研究入选口头报告。   百济神州:百济神州将以口头报告形式披露泽尼达妥单抗治疗先前已治疗的HER2扩增型胆道癌关键IIb期临床HERIZON-BTC-01数据。2022年12月,Zymeworks公布zanidatamab一项全球性、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关键IIb期研究积极顶线结果。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扩增和表达的BTC患者中,zanidatamab单药治疗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41.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2.9m。Zanidatamab的安全性与先前报道的单药治疗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和黄医药:和黄医药共七项项临床研究入选2023ASCO,建议关注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初治或已接受过一线治疗的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一项多中心单臂临床II期研究的结果。在2021CSCO上,和黄医药披露了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二线治疗肾细胞癌II期研究结果:在入组的20例患者中,确认的ORR为60.0%、DCR为85.0%、mPFS还未达到、9个月的PFS率为63.6%。特别是在13例IMDC危险分层属于中高危的患者中,确认ORR达到61.5%,DCR仍然达到了76.9%。   百利天恒:百利天恒将在2023ASCO上展示5项重要临床研究成果,包含双抗SI-B001两项、SI-B003一项、四抗GNC-038一项和双抗ADC药物BL-B01D1一项,其中BL-B01D1为口头报告。BL-B01D1是目前在唯一在临床研究阶段的靶向EGFRXHER3的双抗ADC药物,已在头颈、胸部、消化道、泌尿等多个治疗领域开展临床研究,特别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了令研究者惊艳的突破性疗效。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5页
      2023-05-24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医药创新、院内诊疗修复及中医药等方向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医药创新、院内诊疗修复及中医药等方向

      化学制药
        医药周观点复盘:1)创新药:创新药逐渐进入收获期,关注5-6月ASCO会议催化剂;2)中医药:持续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3)医疗服务:眼科医疗服务公司受益于良好的市场教育以及需求的相对刚需,4月份数据普遍表现良好,我们认为随着7-9月传统的屈光旺季的到来,市场将进一步受到催化进而拉高整体眼科医疗行业估值;4)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5)IVD: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6)高值耗材: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在即,内外因素扰动不改高耗行业向上态势,关注全年择期手术复苏及集采落地后国产替代加速两大方向;7)低值耗材:重点关注手套赛道,马来西亚手套企业近期丁腈提价趋势已现,国内手套企业在开工率较高水平下有望持续跟涨,另外原油价格回暖后国内企业有望进一步体现成本优势,加剧订单的国内集中趋势、加强对下游议价权;8)仪器设备:国产替代仍为主旋律,间奏国企改革、AI+、一带一路等方向谱写新篇章。9)CXO:美国实验用猴供应持续紧张、价格持续上涨,看好海外临床前CRO订单向国内转移。   医药政策跟踪:1)5月19日晚,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第2号)》;2)5月18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6场,明确2023年第四批国家高值耗材集采将纳入人工晶体及运动医学类耗材。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祥生医疗、华润三九、康缘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龙化成、普蕊斯等。   风险提示:集采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其他系统性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5-24
    • 医药生物:关注一季度业绩改善较为明显的优质龙头企业

      医药生物:关注一季度业绩改善较为明显的优质龙头企业

      医药商业
        本周医药生物各子板块均呈现不同幅度下跌。本周沪深300指数累计涨跌幅为-1. 97%:医药生物板块累计涨跌幅为-2. 26%,跑输沪深300指数0. 29个百分点。本周医药生物各子板块均呈现不同幅度下跌,其中医疗服务板块跌幅相对较小。本周医药各子行业表现如下,医疗服务板块累计涨跌幅为-1. 24%,中药板块累计涨跌幅为-2. 03%,医疗器械板块累计涨跌幅为-2. 05%,牛物制晶板块累计涨跌幅为-2. 66%,化学制药板块累计涨跌幅为-2. 83%,医药商业板块累计涨跌幅为-3. 07%。   医药生物板块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截至2023年5月12日,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估值约27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处于中万一级行业排名第13位。从历史估值水平上看,目前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与2022年9月30日相比,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估值水平略有提升。   行业投资策略:根据医药板块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板块业绩总体上呈现复苏趋势,其中化学制剂、中药、医药商业、医美器械等子板块业绩恢复相对较快,而医疗器械板块由于新冠检测试剂、耗材等需求人幅下降而导致板块一季度业绩明显下滑,但其中常规医疗器械产品仍然呈现恢复趋势,尤其是医疗设备和医用高值耗材恢复较快增长。化学制剂方面,创新药龙头企业仿制药集采降价、创新药谈判等因素影响逐步消化,收入结构中创新药收入占比也逐年提升,业绩呈现企稳回升趋势。目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同时集采降价预期消化较为充分,建议逢低关注一季度业绩出现明显改善的优质龙头企业。建议逢低关注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信立泰、健康元、同仁堂、天士力、方盛制药、九芝堂、迈瑞医疗、惠泰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艾德生物等。   风险提示:超预期的风险;新产品市场销售不及预期的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5-23
    • 医药生物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分析之CRO、CDMO:产业转移趋势持续,把握结构性机会

      医药生物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分析之CRO、CDMO:产业转移趋势持续,把握结构性机会

      化学制药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CRO、CDMO板块完美收关,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市场关注度高的24只CRO与CDMO创新药产业链核心标的分别组成CRO与CDMO板块,对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发掘数据背后的行业趋势。   2022板块持续强劲,各项指标表现亮眼,2023Q1受大订单基数扰动增长略有放缓。   1)业绩持续强劲:2022年CRO、CDMO收入+54.6%,归母+58.0%,经调整None-IFRS归母+50.6%。分季度看,2023Q1收入+10.4%,归母+20.9%,经调整None-IFRS归母+15.9%。   2)细分来看,CDMO高速增长,CRO维持快增:①小分子CDMO:源于大订单持续交付、商业化项目不断落地、产能利用率及运营效率快速提升,小分子CDMO收入+109.4%;②大分子CDMO:持续高增态势凸显,收入+49.9%;③临床前CRO:源于高增订单持续释放,临床前CRO收入+32.5%;④临床CRO:相关疫苗项目交付及不利因素扰动下持续稳健,收入+28.6%,我们预计随不利因素消退后有望逐步恢复。   3)项目转移持续:2022年国内CRO、CDMO核心标的项目总数占全球研发管线比例提升至37.4%(+7.7pp);   4)运营效率持续提升:2022年平均人均创收增至84.7万元/人(+23.1%),创历史新高。   5)产能持续落地:源于行业需求持续,2022年固定资产+46.4%、在建工程+37.0%,均较2021年略有放缓。   6)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行业马太效应凸显,2022年前五家收入规模占比升至71.2%(+3.7pp)。   投资建议: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有望出现结构性机会:   1)CRO:①持续看好临床CRO及仿制药CRO:源于2022年CRO板块受国内外投融资环境、不利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随着不利因素逐步消退,我们预计板块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持续看好临床CRO(泰格医药、普蕊斯、诺思格等)与仿制药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投资机会;②建议关注一体化CRO、CDMO及临床前CRO:2023年以来,海外CPI月度数据均低于预期,加息节奏有望逐步放缓,投融资改善预期有望边际向好,海外收入为主的一体化CRO/CDM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等)及国内临床前CRO(昭衍新药、美迪西、方达控股、泓博医药等)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2)CDMO:①建议重点关注化学大分子CDMO:源于下游单品持续快速放量,化学大分子CDMO如多肽、寡核酸CDMO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相关产业链(药明康德、凯莱英、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投资机会。②建议关注小分子CDMO:2022年小分子及大分子CDMO获益于大订单交付,我们预计随着订单逐步交付完毕,高基数或将带来一定季度间波动,但随着前端项目持续向后端延伸,剔除大订单增长有望持续强劲,建议关注头部公司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皓元医药等。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数据样本存在一定筛选,或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5-23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0周):诊疗复苏正当时,样本城市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0周):诊疗复苏正当时,样本城市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表现优秀。本周全部A股上涨0.68%(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0.17%,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2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3.48%,生物制品上涨1.12%,医疗服务上涨1.62%,医疗器械上涨2.84%,医药商业上涨0.13%,中药上涨2.02%。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8.75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29.53%分位数。   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以天津市(华北)、重庆市(西南)、三明市(华南)为样本城市,最新(2023年3月/4月)诊疗量数据显示,门急诊方面,样本城市门急诊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重庆市公立医院恢复明显,2023年4月门急诊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79%;住院方面,重庆市、天津市医院出院人数较疫情前明显增长,三明市恢复相对较慢,2023年3月入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7%。   我们认为疫情负面影响已逐步消除,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院诊疗量恢复带来的刚需用药及手术耗材、IVD检验试剂等的恢复性增长。   医保局介绍2018年成立以来医保高质量发展情况,后续集采方向值得关注。集采工作成效显著,群众用药负担降低、质量提升,2022年药品采购价格指数较2018年下降19%,患者使用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未来集采将继续扩面提质,2023年国家层面已开展第八批药品集采,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采以外的化药、中成药、干扰素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   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逐年提升,专科建设有待加强。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标准(二级医院能力)的县医院占比超80%,符合推荐标准(三级医院能力)的不足50%。近年来县医院诊疗能力不断增强、运营逐步精细化,但专科建设仍有待加强,部分科室设置率和服务能力存在不足,例如精神科等。未来县医院将加快开展相关设置率较低的科室或专业组,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可关注县医院专科建设加强带来的相关设备配套需求的增加。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05-23
    • 医药:ASCO摘要将于本周发布

      医药:ASCO摘要将于本周发布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ASCO 摘要数据将于本周发布。 2023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3) 年会将于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 2023 年 6 月 2 日-6 月 6 日举行。 作为肿瘤界首屈一指的交流盛会, 每年的 ASCO 年会都会带来前沿肿瘤研究进展。 本届 ASCO 年会还特别邀请到多位重磅嘉宾, 包括现任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 VivekH.Murthy, 耶鲁大学内科学、 公共卫生和管理学教授 MarcellaNunez-Smith, 等。 超过千篇摘要 被 选 中 在 口 头 报 告 ( 包 括 OralAbstractSessions 和ClinicalScienceSymposium) 、 壁报环节以及在线出版物中进行展示。 国产创新药企业共有多项研究成果入围 ASCO。 本届年会多数摘要将于 2023 年 5 月 25日下午 5 点(美国中部时间) 披露。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等后期临床披露数据较多。 从此次披露的 ASCO 国产创新药摘要标题来看,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和黄医药等多家公司涉及披露的后期临床数据较多, 从其他 biotech 临床数据标题披露来看, 多家产品数据值得期待,如泽璟制药的盲杰克替尼对照羟基脲用于中危-2 或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的 III 期临床研究数据、 百利天恒的双抗及双抗 ADC 临床研究数据。   创新药配置窗口有望打开。 从近期医药投资策略来看, 中药及医疗服务由于业绩超预期前期表现更为强劲, 而去年 Q2 经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 低基数效应下板块投资逻辑延续, 继续看好相关板块。 而从创新药的角度来看, 4 月份由于AACR 会议的催化创新药出现阶段性的投资机会, 5 月后逐步进入业绩真空期,叠加 ASCO 会议数据披露临近, 5 月下旬有望成为创新药优质时间窗口。 创新药板块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 康辰药业、 百利天恒、 百济神州、 金斯瑞生物、再鼎医药、 康方生物等。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1) 中药: 以岭药业、 天士力、 康缘药业、 太极集团、 华润三九、 片仔癀、 济川药业等; 2) 医疗器械: 迈瑞医疗、 海泰新光、 开立医疗、山外山、 微电生理、 乐普医疗等; 3) 服务消费: 爱尔眼科、 华夏眼科、 普瑞眼科、 通策医疗、 我武生物、 智飞生物、 锦欣生殖等; 4) 创新药: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君实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等; 5) 创新产业链上游: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博腾股份、 药康生物、 百普赛斯、 阿拉丁等; 6) 业绩高增长: 西藏药业、 九典制药、 益丰药房、 老百姓、 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变化、 新冠疫情反复、 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5-23
    • 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第7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创新药竞争格局分析

      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第7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创新药竞争格局分析

      化学制药
        尿酸血症与痛风——连续、慢性的病理过程   高尿酸血症(HUA,Hyperuricemia)是由于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通常会导致痛风、尿酸肾病等疾病,且极易引起包括高血压、脂肪肝、慢性肾病和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形成机制:在体液的pH条件下,尿酸以其离子型态尿酸盐形式存在。人体的尿酸盐含量由饮食摄入的嘌呤量、人体尿酸盐合成量以及尿酸盐从尿液、消化系统排出量的平衡决定。体内尿酸合成过剩和尿酸排泄障碍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理,所以对体内尿酸稳态的控制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键。   影响因素: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临床上称为代谢综合征,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由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白血病、慢性肾病)、服用某些药物(如呋塞米、阿司匹林)、摄入过多含糖饮料和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或肥胖症状从而抑制尿酸排泄或导致尿酸生成过量。   诊断标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   痛风(Gout)与嘌呤代谢紊乱及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05-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