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2月投资策略:持续关注疫后复苏和创新两大主线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2月投资策略:持续关注疫后复苏和创新两大主线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持续关注疫后复苏和创新两大主线   医药行业: 1月上涨5.47%跑输大盘, 除医疗商业外子板块普涨。 医药行业在2023年1月份上涨5.47%, 跑输沪深300指数1.90%。 分子板块看, 除医药商业板块小幅下跌0.64%外, 其他子板块均有上涨: 医疗服务板块上涨9.35%, 生物制品板块上涨7.06%, 化学制药板块上涨4.51%, 中药板块上涨4.43%, 医疗器械板块上涨4.11%。   医保谈判落地, 关注创新药板块。 国家医保谈判于一月初落地, 此次共有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 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 创历年新高。 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 价格平均降幅达60.1%。 我们预计此次续约谈判降价幅度温和, 体现出医保局对于差异化程度高的创新药品的支付态度较好。   国产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 关注后续商业化推进。 今年一月底,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先声药业和君实生物的新冠口服药上市, 两款新冠口服药获批后, 将自动进入最新版“新冠防控指南” , 并纳入临时医保药品目录。 全球目前共有6款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其中辉瑞Paxlovid(3CL) 、 先声药业先诺欣(3CL) 、 默沙东莫诺拉韦(RdRp) 、 君实生物民得维(RdRp) 、 真实生物阿兹夫定(RdRp)等5款产品已于国内附条件上市; 盐野义Ensitrelvir(3CL) 国内提交上市申请, 并与上药控股和正大天晴分别达成进口分销协议和独家推广协议。 建议关注获批产品后续商业化推进情况。   持续关注疫后复苏和创新两大主线。 在疫情感染人数大幅回落之后, 医院就诊情况将逐步恢复正常, 建议持续关注疫后复苏和创新两大主线。 2023年2月投资组合为A股: 恒瑞医药、 迈瑞医疗、 爱尔眼科、 爱博医疗、 联影医疗、 华大智造、 心脉医疗、 惠泰医疗; H股: 康方生物、 康诺亚、 威高股份、 先瑞达医疗。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的风险、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监管政策调整的风险、 医保降价超预期的风险、 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02-17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点评报告:生物育种政策加码,种植业高景气延续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点评报告:生物育种政策加码,种植业高景气延续

    • 药店行业事件点评: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有望大幅推进

      药店行业事件点评: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有望大幅推进

      生物制品
        事件: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   强化推进零售药店纳入医保统筹。该项政策是为更好落实2021年《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重点做好将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工作。政策重点内容梳理如下:   1)明确指出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服务。开通条件需要符合当地医保局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提供门诊处方药的药店数量有望快速增长。   2)明确门诊统筹的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发生的费用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支付标准可执行与本地统筹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   3)加强药品价格协同:支持定点药店通过升级医药采购平台采购药品,鼓励自愿参与带量采购。价格协同下,零售药店销售便利性突显,处方外流有望得到推进。   4)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加快实现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利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定点医药机构可谓符合条件患者开具最长12周的长处方。   处方外流进展加速,利好头部连锁。零售药店打通门诊统筹通道后,考虑医疗机构的药占比要求与零售药店的便利性,处方外流进展有望大幅推进,龙头连锁药房具备更高的规范与更完善基础条件,有望快速受益,处方外流的增量市场与更多的客流或将持续推动零售药店业绩的高增长。推荐估值性价比高,本身处于以后修复拐点的一心堂,建议关注药龙头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健之佳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执行不及预期;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2-16
    • 医药商业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政策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店龙头进一步受益

      医药商业行业点评报告:医保局发布政策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店龙头进一步受益

      医药商业
        医保局发布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通知,加速推进处方外流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高度重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工作,将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扩大医药服务供给,保障居民更好的享受统筹医保便利。近年来随着“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占比、零差率、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双通道”等一系列医改措施的稳步推进,以及“互联网+”政策、技术、服务的不断发展,医院处方外流逐步提速,医药分开趋势更加明朗。本次新发布《通知》在此前政策基础上推进处方进一步外流,带动药店承接处方量提升,龙头药房有望受益。   龙头药房统筹资质药房布局领先,具备申请统筹资质的核心优势   《通知》提出“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从现有统筹资质门店数量来看,龙头零售在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抢占先机,积极布局门特门慢统筹门店和“双通道”统筹资质门店,截至2022H1,“双通道”门店布局老百姓168家、一心堂204家、健之佳115家,在所在区域具备数量优势。从专业服务能力来看,龙头药房执业药师储备充足,重视员工专业药事服务能力提升,以积极对接处方外流,持续提升龙头药房申请统筹资质的竞争实力。   有望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零售药房龙头在渠道、议价能力、品种配置等方面具备优势,更能抢占处方外流资源,中小药房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通知》提出“做好门诊统筹费用审核结算。原则上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定点零售药店结算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医保结算。”这一细则有望加快医保资金回流,同时也对统筹资质药房的经营周转能力等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药店经营面临更大挑战,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推荐及受益标的   短期来看,我们看好2023年客流恢复及常规品种需求恢复下,客流客单共同提升促进业绩增长;2023年零售药店板块进入老店占比提升阶段,业绩增速有望提升。中长期来看,我们仍然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长逻辑下零售药店的成长潜力。推荐标的: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受益标的:大参林、一心堂、漱玉平民。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2-16
    • 医疗行业研究:加速推进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龙头药房有望获取更大增量市场

      医疗行业研究:加速推进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龙头药房有望获取更大增量市场

      医疗服务
        事件及简评   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我们认为,一方面,《通知》鼓励主动申请定点零售药房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并对申请条件做出明确限制,利好头部药房发展;另一方面,完善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支付及配套政策,药店在终端药品销售的重要性及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加快推动处方药流转。   点评:   缓解对个人账户担忧情绪。2021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在药店支出2061亿元,同比微降0.7%。2021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个账改革后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而单位缴纳部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较此前相比个人账户资金来源有所减少,但截至2021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1754亿元,留存数额仍较大;同时此次《通知》公布后,未来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数量预计将显著提升,进一步为药店带来增量收入。   要求明确利好龙头药房,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但对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系列要求,并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高质量经营药店将具备更强优势,我们看好龙头企业进一步获利。截至3Q22益丰药房特慢病统筹医保定点门店1194家(占直营门店总数15%),2021年底双通道门店130家,DTP237家;大参林2021年慢病服务网点1250家,DTP133家;老百姓2021年双通道149家,DTP145家;一心堂2021年慢病医保门店831家。   支付配套政策落地,处方药外流速度或加快。1)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相关标准可与本统筹地区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2)明确结算周期,原则上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定点零售药店结算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医保结算,并及时拨付结算费用,较此前结算时间显著降低。3)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倡导参考省级医药采购平台价格销售医保药品。4)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定点医药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投资建议   随着《通知》的出台,药店门诊统筹服务将加速推进,从而加速处方药外流,带动药品销售与客流向院外市场流转;同时,高要求与严标准之下,头部药房竞争力更强(头部企业自21年起陆续完成医保系统切换),有利于获取更多行业增量市场。核心推荐:益丰药房、大参林、健之佳、一心堂、老百姓等。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不及预期、处方药外流不及预期、互联网医疗对线下药店冲击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2-16
    •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事件点评:行业迎来重磅利好,利好药店承接处方外流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事件点评:行业迎来重磅利好,利好药店承接处方外流

      化学制药
        事件: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   点评:   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药店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通知》指出,为更好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为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统筹用药保障。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省级医保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公开办理流程,并加强对统筹地区相关政策的协调。统筹地区医保部门要优化申请条件、完善服务流程,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门诊统筹支付政策得到完善,进一步明确了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通知》提出要明确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完善门诊统筹总额预算管理,加强门诊统筹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和做好门诊统筹费用审核结算。《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其中包括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和基金监管,以及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加强处方流转管理。   投资策略:本次《通知》是双通道政策后,国家医保局再次发文支持将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通知》提到要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长期处方最长可达12周,对于进一步加快处方外流有重要意义。政策催化下,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建议关注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老百姓(603883)、一心堂(002727)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2-16
    • 2022年中国PD-(L)1抑制剂赛道概览

      2022年中国PD-(L)1抑制剂赛道概览

      化学制药
        01中国药企前赴后继的进入PD-(L)1赛道   2018年既是中国第一款进口PD-1药物引进的年份,也是国产PD-1药物火爆发展的开始,从2018年至今,中国市场已经有9款PD-1单抗(7款国产,2款进口),4款PD-L1单抗(2款国产,2款进口)以及1款国产PD-1/CTLA-4双抗获批上市,目前仍有2,000多项临床试验进行中。   02在有多种同类型药物的情况下,药企的市场推广与销售能力至关重要   PD-1药物进入医保后,各企业的商业化能力的差距也逐渐显露。市场推广既要有数据又要有特点,两者的结合就很考验市场团队讲故事的能力;商业化团队需要成熟的、已经经过验证的经验的积累,这也正是新成立的商业化团队缺乏的,而拥有成熟商业化团队的企业在方面具有优势。   03PD-(L)1药物出海受阻带来的影响   在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的情况下,国产PD-1药物如果可以出海成功那皆大欢喜,出海受阻也是可以被大众接受的事情,并且也由此试探出FDA评审会明确划定的红线,对信达生物还有国内其他想要产品出海的企业来说都有借鉴意义。
      头豹研究院
      35页
      2023-02-16
    • 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2年12月数据

      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2年12月数据

      化学制品
        目录   1、行业估值指标、景气度指标:企业/订货/投资/用工景气指数;CCPMI(22Q1起未有新数据);工业增加值   2、价格指标:PPI\PPIRM\CCPI、价格价差(化工品价格走势及最新历史分位)   3、供给端指标:产能利用率、能耗、固定资产投资、存货、在建工程情况   4、进出口指标:进出口价值贡献度拆分(橡胶、塑料行业22Q3起未有新数据)   5、下游行业运行指标:PMI、地产、家电、汽车、纺服   6、行业经济效益指标:三大行业经济效益指标   7、全球宏观和终端市场指标:采购经理指数、GDP同比、民用建筑开工、消费者信心指数、汽车销售   8、全球化工产品价格及价差:化学原料价格及价差、中间产品价格及价差、树脂/纤维子行业价格及价差   9、全球行业经济效益指标:销售额变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   10、欧美地区化工产品价格及生产指标:产能利用率、产量指数、PPI、生产指数(22年12月EU27化工品产量指数及德国化工品进出口数据尚未更新)   行业观点   我们主要推荐国际产业布局深刻变革周期下的投资机会。(1)引领发展:从需求持续增长、需求复苏、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等角度,我们推荐代糖行业(金禾实业)、合成生物学(华恒生物)、催化剂行业(凯立新材、中触媒),同时建议关注新能源相关材料及纯碱行业。(2)保障安全:从粮食安全和制造业转移本土化等角度,我们推荐农药行业(扬农化工、润丰股份)、显示材料(万润股份),同时建议关注磷肥和轮胎行业。(3)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力量:精细化工行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龙头企业高质量产能持续扩张,我们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3-02-16
    • 医药行业2022年度血制品批签发:静丙、因子类产品签发批次增长较快

      医药行业2022年度血制品批签发:静丙、因子类产品签发批次增长较快

      医药商业
        分品种来看,人血白蛋白:2022年批签发总量为4216批(-1%),其中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1544批(+4%),占比为37%;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2672批(-3%),占比为63%;2022Q4批签发1179批(+0%),其中国产人白获批385批(+7%),占比为33%,进口人白获批794批(-2%),占比为67%。免疫球蛋白:2022年静丙批签发总量为1066批(+11%),其他品种如狂免、破免、肌丙分别签发120批(-25%)、176批(+21%)、17批(-43%);2022Q4静丙批签发317批(+22%);其他品种如狂免15批(-59%)、破免47批(+27%)、免疫球蛋白7批(-30%)。凝血因子类:2022年凝血因子VIII获批395批(+12%)、PCC获批258批(+15%)、纤原获批299批(+29%);2022Q4凝血因子VIII获批76批(-12%)、PCC获批35批(-31%)、纤原64批(-7%)。   分公司来看,双林生物:2022年度共5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66批(+2%),静丙获批40批(-17%),狂免获批6批(-54%),破免获批13批(+8%),凝血因子VIII获批32批(+357%)。派斯菲科:2022年度共5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47批(-8%),静丙获批36批(-29%),狂免获批1批(+0%),纤原获批72批(+300%),破免获批7批(+133%)。华兰生物:2022年度共9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183批(+8%),静丙获批128批(+2%),狂免获批32批(+23%),破免获批52批(+11%),凝血因子VIII获批87批(+10%),PCC获批84批(-13%),纤原获批52批(+37%)。天坛生物:2022年度共8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395批(+21%),静丙获批287批(+9%),破免获批28批(+100%),凝血因子VIII获批17批(+21%),PCC获批29批(+107%),狂免获批5批(-29%)。卫光生物:2022年度共7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38批(-43%),静丙获批34批(-24%),狂免获批7批(+40%),纤原获批8批(+167%)。博雅生物:2022年度共6个品种获批。人白获批117批(-4%),静丙获批64批(+10%),狂免获批9批(+200%),免疫球蛋白获批5批(-17%),纤原获批67批(+0%),PCC获批72批(+71%)。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派林生物(000403.SZ)、华兰生物(002007.SZ)、天坛生物(600161.SH)、卫光生物(002880.SZ),其他相关标的:博雅生物(300294.SZ)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企业产品质量风险;新品种研发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8页
      2023-02-16
    • 氟化工系列报告之一:第三代制冷剂配额锁定基期结束,行业拐点临近

      氟化工系列报告之一:第三代制冷剂配额锁定基期结束,行业拐点临近

      化学制品
        根据《基加利修正案》 的要求,第三代氢氟烃HFCs制冷剂生产配额以2020-2022年做为基准期确定。为争夺配额,行业降价促销的情况频现,竞争激烈。 相关产品价格2019年起便开始剧烈下挫,尽管2021年下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第三代制冷剂价格出现短暂修复,但行业整体仍处于争抢份额的局面。随着基准期结束,行业有望迎来价格和盈利拐点。   第三代制冷剂实施配额生产之后的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随着配额制度落地,盈利能力较差、规模较小的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或被大企业整合,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向龙头公司集中,第二代制冷剂到2030年将削减2013年初始总配额的97.5%,仅留部分维修用,第三代制冷剂有望对其实现加速替代。   第三代HFCs制冷剂价格有望迎来拐点,企业利润逐步修复,行业龙头公司将明显受益。核心推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目前第三代HFCs制冷剂规模领先的头部公司;永和股份布局第三代制冷剂差异化品种,并在含氟聚合物领域卡位优势明显,未来成长性优异。   风险提示:房地产等下游市场长期低迷风险;第四代HFOs或HCs制冷剂技术突破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3-02-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