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导电涂料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导电涂料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导电涂料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特种功能涂料,约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1948年,美国公布了将银和环氧树脂制成导电胶的专利,这是最早公开的导电涂料。中国也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导电涂料。近几十年来,导电涂料已在电子、电器、航空、化工、印刷等多种军、民用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与此相应,导电涂料的理论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并促进了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完善。   导电涂料行业定义   导电涂料行业是一个研发和销售用于电磁屏蔽的涂料的领域。导电涂料通过涂覆在绝缘基底的表面,使其电导率达到10-10S·cm-1的半导体涂料。这种涂料的强导电性赋予了基底电磁屏蔽功能,使其能够传导电流并排除累积的电荷。导电涂料通常由成膜物质、固化剂、导电填料、溶剂和其他助剂组成。这种涂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的抗静电和电磁屏蔽。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电子设备的轻量化、便携化成为一种趋势,但这些设备往往伴随着很强的电磁频率,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外,在工业和信息安全方面,如果未对辐射出的电磁波进行屏蔽,则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不同设备间的信号干扰。因此,研究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预见,中国导电涂料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头豹研究院
      15页
      2023-12-08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集采规则不断完善,板块政策面持续向好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集采规则不断完善,板块政策面持续向好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0.76%,在申万 32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3 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 0.20%,在 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2 位, 分别跑赢医药生物(申万)、沪深 300 指数 0.96、 0.36 百分点。 截止 2023 年 12 月 1 日,医疗器械板块 PE均值为 32.68 倍,在医药生物 6 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 2,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 13.75%,相较于沪深 300、全部 A股溢价 220.70%、 142.68%。   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 与冠脉支架首次国采相比,现行集采规则更为温和、科学,除价格因素外,竞价规则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同时设置保底中选机制,增大企业中选机会,稳定中选预期,此次甘肃省甲功集采首次提出议价中选规则,给予企业充分的交流时间与自主选择权。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国产眼科器械及骨科耗材生产企业,如爱博医疗、昊海生科、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医疗等,以及国产化学发光龙头企业迈瑞医学、新产业、安图生物等。   投资建议: 近年来集采等政策下行业供给侧出清,医保基金腾笼换鸟,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国产替代,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且国内医疗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不改,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 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08
    • 医药行业年度策略:行业步入正轨,精选长线板块布局

      医药行业年度策略:行业步入正轨,精选长线板块布局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2023 年前三季度,从诊疗人数看,新冠疫情对常规诊疗的影响已经消退,但行业发展仍然承压。收入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 1-9 月,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1.84 万亿元,同比下滑3.4%(全国工业整体收入增速为 0);Wind 数据显示,中信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695 亿元,同比增长 0.91%。利润端,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 2560.1 亿元,同比下滑 17.50%(全国工业整体利润总额增速为-9%),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约 1983 亿元,同比下滑 17.06%。   从估值看,截至 11 月 30 日,中信医药指数的 PE(TTM)为29.30 倍,处于近十年的低位水平;考虑到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指标边际改善,整体行业仍存估值提升机会,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展望 2024 年医保控费常态化,行业危机并存,建议围绕政策受益的板块进行长线布局。具体如下:1)中药板块:新药上市加速,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建议围绕行业整合以及儿药领域挖掘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国企改革推动下,战略布局日益清晰的国资背景中药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东阿阿胶(000423)等优质企业;关注具备中药独家品种、具备创新能力,具备中药院内制剂转化能力的优质中药企业,如羚锐制药(600285),众生药业(002317)等;关注中药 CXO 龙头博济医药(300404)。儿药方面,重点关注葫芦娃(605199)等具备儿童中成药优势品种的中成药企业。2)康复医疗器械板块:朝阳行业,成长可期。建议关注产线丰富,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如翔宇医疗(688626);3)血制品板块:产业整合进程加速,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建议重点关注陕煤刚刚入主的派林生物(000403),同时关注有整合预期的血制品优质企业上海莱士(002252)。4)创新药板块:24 年融资环境有望改善,“出海”带来增量市场。建议自下而上精选具备研发实力和出海预期的创新药企业。AD 等退行性疾病领域的药企尤其值得重点关注。另外建议关注创新药相关的 CXO 领域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如昭衍新药(603127)等。5)AI+医疗板块:技术赋能政策利好。建议关注 AI 医疗服务,AI 医学影像,AI 药物研发,AI 健康管理,AI 基因检测等领域优质标的,尤其是与华为合作的企业,如润达医疗(603108)等。   风险提示:疫情等系统性风险,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企业研发进程低于预期,国家政策推进低于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12-08
    • 医药生物:伏罗尼布AMD二期临床成功,贝达药业拥有中国权益

      医药生物:伏罗尼布AMD二期临床成功,贝达药业拥有中国权益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 年 12 月 5 日,医药板块跌幅-0.8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05pct,涨跌幅居申万 31 个子行业第 1 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药用包装和设备(+1.18%)、仿制药(+0.57%)、原料药(+0.04%)表现居前,生命科学(-3.78%)、医院及体检(-2.42%)、医药外包(-2.3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 3 位分别为常山药业(+19.98%)、兴齐眼药(+12.69%)、艾力斯-U(+10.44%);跌幅榜前 3 位为诺唯赞(-8.74%)、润达医疗(-5.77%)、博拓生物(-5.66%)。   行业要闻:   Eyepoint Pharmaceuticals 宣布其 EYP-1901(伏罗尼布) 治疗湿性 AMD的二期临床 DAVIO 2 达到所有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受此消息影响,当日公司股价大涨 177%。 EYP-1901 是一种针对 VEGFR、 PEGFR、c-Kit、 Flt-3、 CSF-1R 等多靶点的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的显著疗效。伏罗尼布由贝达药业研发,肾癌适应症已经获批上市。 2022 年 2月,贝达药业将伏罗尼布中国外眼科权益授权给 EyePoint,后者在其Durasert 递送技术基础上开发了 EYP-1901。   尧唐生物 YOLT-201 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 NMPA 受理, 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 YOLT-201 为一款体内基因编辑疗法,采用 mRNA-LNP 递送系统,单次给药的体内编辑效率达到同类最优。   公司要闻:   贝达药业(300558.SZ): 公司自 C4 Therapeutics 引进的 1 类新药CFT8919 片(BiDAC 降解剂)已获得 CDE 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携带 EGFR L858R 突变的局晚期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华兰生物(002007.SZ): 公司的重组抗 Claudin18.2 全人源单抗获批在该靶点表达阳性的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华东医药(000963.SZ): 公司收药监局签发的关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该药品适应症为治疗 II 型糖尿病。   赛诺医疗(688108.SH): 公司 NC Rockstar 非顺应性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获得中国台湾 TFDA 的批准注册。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08
    • 新能源汽车石墨材料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新能源汽车石墨材料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2023年随着绿色经济的出现与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随之兴起。石墨在新能源行业有广泛的运用,尤其是作为电池的原材料之一,比如锂电池负极材料等。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龙头企业,市场变动等方面分析行业情况,希望为新能源行业整体的研究提高一些相关参考。   新能源汽车石墨材料行业定义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负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具有影响较大的影响新能源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其中石墨是重要的锂电池负极材料。
      头豹研究院
      14页
      2023-12-08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多肽药物前景广阔,CDMO/原料药需求增加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多肽药物前景广阔,CDMO/原料药需求增加

      医药商业
        GLP-1RA点燃多肽药物研发热情   随着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RA为代表的多肽药物在糖尿病、减重适应症上获得突破性进展,并进一步拓展至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心衰、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兹海默症等新领域,多肽药物有望催生年销售额创纪录的重磅单品药物,并驱动相关的原料药和CDMO产业链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机遇。   高技术壁垒下多肽CDMO需求旺盛   多肽创新药物的研发与生产存在较高壁垒,下游药企倾向于和专业的多肽CDMO或原料药企业合作,实现降本增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2030年全球多肽CDMO市场规模有望由22亿美元增长至118亿美元,CAGR为21%;中国多肽CDMO市场规模有望由13亿元增长至185亿元,CAGR为34%。国内多肽CDMO起步较晚,但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产能上的突破,有望赶超海外头部企业。   专利悬崖催生多肽原料药需求   重磅品种专利到期为多肽原料药创造市场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多肽原料药市场有望由2021年7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653亿元,CAGR为27%。中国是多肽原料药出口大国,在成本上具备明显优势,国内多肽原料药企业如圣诺生物、诺泰生物、翰宇药业等前瞻性布局多款GLP-1RA原料药,随着相关产品核心专利到期,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国内多款GLP-1RA创新药进入3期临床,生物类似药开发亦在有序推进,建议关注创新产品进度领先的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以及销售推广能力较强、产品进度居前的华东医药、丽珠集团等。   当前国内多肽CDMO和原料药企业在技术水平和产能布局上与国际水平相近,受下游需求驱动,有望迎来发展机遇,重点推荐药明康德、九洲药业,建议关注凯莱英、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翰宇药业。   国产多肽试剂/耗材在品质上比肩国际品牌,同时在成本和价格上具备优势,受下游需求驱动,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泰和伟业(保护氨基酸)、昊帆生物(多肽合成试剂)、蓝晓科技(固相合成载体)、纳微科技(树脂)等。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工艺开发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12-08
    • 中国轮状病毒疫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轮状病毒疫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中的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分析 通过对目录中产品种类、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销售数据,如无则需补充说明)的分析,我们将评估目标市场的整体规模,并预测其未来增长潜力。这将涉及对市场增长率、市场饱和度以及潜在的市场细分领域的分析。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我们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及竞争对手产品信息(假设目录包含竞争对手信息,如无则需补充说明),分析市场竞争格局,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并评估其市场份额、竞争策略以及优势劣势。这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主要内容 假设产品目录包含以下信息:产品类别、产品数量、销售数据(销量、销售额)、价格、目标客户群体、竞争对手信息等。 以下分析基于这些假设数据,实际分析需根据实际目录内容进行调整。 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分析 产品类别分布及市场份额 我们将根据目录中产品类别统计各类别产品的数量和销售额,计算各类别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从而确定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例如,如果目录中包含A、B、C三种产品类别,我们将分别计算其销售额占比,并分析其市场份额变化趋势(假设目录包含历史销售数据)。 目标客户群体分析 通过分析目录中产品信息及目标客户群体信息,我们将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细分,例如按年龄、性别、收入、地域等维度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细分市场对不同产品类别的需求差异。这将有助于企业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效率。 市场增长潜力预测 基于历史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分析,我们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并评估不同细分市场的增长速度。这将为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竞争格局分析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我们将根据目录中提供的竞争对手信息(假设目录包含竞争对手信息),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市场份额、定价策略、营销策略等,并评估其竞争优势和劣势。 竞争策略建议 基于竞争对手分析,我们将为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例如差异化竞争、成本领先竞争或集中化竞争等,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组合优化建议 根据目录中产品信息及市场需求分析,我们将评估现有产品组合的合理性,并提出产品组合优化建议,例如开发新产品、淘汰老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等。 产品定价策略建议 我们将根据市场竞争格局、产品成本和目标利润等因素,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例如成本加成定价、价值定价或竞争性定价等。 营销策略分析 目标市场选择 根据市场细分分析结果,我们将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营销渠道选择 我们将根据目标市场特点和产品特性,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例如线上营销、线下营销或整合营销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中的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等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识别了市场机遇和挑战,并为企业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的分析结果依赖于目录中提供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果目录数据缺失或存在偏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将受到影响。 因此,建议补充完善目录数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可以结合更全面的市场调研数据,对市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进一步完善市场策略。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3-12-08
    • 医药:EGFR突变NSCLC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创新药优势显著

      医药:EGFR突变NSCLC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创新药优势显著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12月5日,强生举办投资者开放日,会上介绍了公司创新管线进展及其增长潜力。其中肺癌领域公司已有埃万妥单抗(EGFR-MET双抗)及拉泽替尼(第三代EGFR-TKI)两款产品上市,基于优异的疗效表现,公司预期这两款产品一线治疗峰值占比有望达到50%左右,包括合作伙伴销售在内的肺部产品组合销售峰值有望达到50亿美元。   EGFR突变NSCLC治疗市场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据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约220万例,其中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约占85%。NSCLC中最常见突变为EGFR突变,其突变率在西方地区人群约占10-15%,亚洲地区人群占比达30%-40%。EGFR突变可以分为经典突变(L858R、19外显子缺失突变等)及非经典突变(20外显子插入突变等)。经典突变约占EGFR所有突变的2/3左右,该类突变患者使用EGFR-TKI抑制剂治疗后临床预后通常有显著改善,但易产生耐药机制,每一代EGFR-TKI药物的研发都为解决上一代药物的耐药难题,因此针对耐药后患者存在持续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国内已上市4款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分别为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及贝福替尼。非经典突变主要为20外显子插入突变,其约占所有EGFR突变12%左右,因空间构型特殊、异质性强,一直以来缺乏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疗手段,患者预后较差,生存获益短,是亟需解决的临床痛点;目前全球已获批3款2L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靶向药,分别为莫博赛替尼(将自愿撤市)、埃万妥单抗及舒沃替尼。   针对国内EGFR经典突变,伏美替尼及贝福替尼疗效显著。伏美替尼由艾力斯研发,其作为国内自研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凭借优异的疗效及安全性,已成为1LEGFR突变晚期NSCLC治疗潜在优选方案;伏美替尼已获批2LEGFRT790M突变及1LEGFR敏感突变两个适应症并均纳入医保,自上市以来商业化表现优异,2023年前三季度艾力斯实现营收13.48亿元(+160.34%,同增);目前伏美替尼正积极开发EGFR20外显子插入、PACC罕见突变等非典型突变的治疗以及与其他药物进行联用,获益人群广泛;另外,艾力斯已引进新一代EGFR-TKI,正进行临床前开发。贝福替尼作为国内第4款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由贝达药业及益方生物合作开发,于2023年5月获批治疗2LEGFRT790M突变;并于2023年10月获批治疗1LL858R/19外显子缺失突变;贝福替尼在一线及二线治疗临床研究中创下相同治疗情景下PFS新纪录,有望成为患者及医生的优先治疗选择。   针对国内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舒沃替尼先发优势明显。国内首个国产用于二线治疗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创新药舒沃替尼已于2023年8月获批上市,其由迪哲医药研发,是迄今为止肺癌领域首个且唯一获中美双“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产创新药;目前舒沃替尼正探索在1L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及EGFRTKI耐药患者中的应用潜力,已展现初步疗效。此外,埃万妥单抗2L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国内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10月获受理;伏美替尼针对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2L国内进入Ⅱ期注册临床、1L与ArriVent合作全球III期患者入组中,其国内Ib期中期分析已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及安全性。   投资建议:NSCLC领域,EGFR-TKI耐药后市场及非经典突变尤其是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治疗市场存在较大未被满足临床需求,建议关注布局上述产品管线及布局新一代EGFR靶向药物的创新药企,如艾力斯、贝达药业、迪哲医药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风险、单一产品依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08
    • 医药生物行业事项点评:IVD集采降价温和,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医药生物行业事项点评:IVD集采降价温和,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化学制药
        本期内容提要:   事件:安徽省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对传染病八项(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HPV-DNA核酸检测试剂盒(PCR)、HCG(化学发光法)进行集中带量采购。本次集采由专家议定了各检测项目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再根据企业报价由低到高或降幅由高到低进行排名,确定中选产品,其中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糖代谢两项三类产品若整体申报降幅高于50%(>50%),其他两类产品若其申报价格低于最高有效申报价格的0.5倍(<0.5倍),可增补为拟中选企业。   点评:   1、最高有效申报价高于预期水平,国产进口同台竞争,性价比突出   本次集采中选规则以50%的降幅兜底,根据已经公布的最高的有效申报价,如乙肝五项单项价格为9.2元/人份,以50%的降幅测算,约为4.6元/人份,我们预计本次集采整体降幅较为温和。此外,从公布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来看,本次集采针对检测项目统一制定了最高有效申报价,产品价格不区分国产和进口品牌,国产进口同台竞争,我们认为在保证厂家和经销商合理利润空间的基础上,国产厂家能够以更高的降幅去应标,有望在竞价环节取得更好的排名,而进口品牌若降价决心不足,存在降幅不足而丢标的风险,国产企业优势凸显。   2、国产龙头企业获得的意向申报量居前,化学发光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根据本次医院报量情况,国产化学发光的头部企业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迈克生物、亚辉龙获得的意向申报量较好。在传染病八项中,安图生物、迈瑞医疗、迈克生物、科美诊断、万泰生物、新产业均进入A组,其中安图生物和迈瑞医疗获得的意向采购申报量居前,分别对应22%、16%的占比,高于外资第一的雅培(报量占比13%);糖代谢两项中,迈瑞医疗、新产业分别获得了13%、12%的占比,仅次于罗氏(报量占比28%);性激素六项中,迈瑞医疗、新产业分别占比达10%和6%。从本次集采中医院意向申报量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国产头部企业产品性能已经逐步获得医院终端的认可,在集采环境下,化学发光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投资评级:我们认为本次安徽集采降价相对温和,规则更为合理,且国产产品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头部的国产企业有望凭借高质量产品的提供能力和较强的运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占率,加速国产替代。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迪瑞医疗、普门科技、亚辉龙、万孚生物、迈克生物。   风险因素:集采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进口替代不及预期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08
    • 中国矫形固定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矫形固定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发布的《矫形固定器械行业规模中国市场测算逻辑模型》报告,运用统计数据和分析模型,对中国矫形固定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进行测算和分析。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中国矫形固定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预测,2022-2027年,中国矫形固定器械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一定水平。 这主要源于肢体残疾人口基数较大,矫形器适配比例逐年提升,以及儿童脊柱侧弯和脑瘫等疾病发病率的增长。 市场规模测算模型及关键驱动因素 报告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方法,通过对肢体残疾人矫形器适配量、儿童脊柱侧弯矫形器适配量以及儿童脑瘫矫形器适配量进行测算,并结合矫形固定器械均价,最终得出市场规模预测结果。关键驱动因素包括肢体残疾人口数量、矫形器适配比例、儿童脊柱侧弯和脑瘫患病率以及矫形器均价。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矫形固定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并对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矫形固定器械行业规模预测 报告提供了2018-2027年中国矫形固定器械行业规模的预测数据,并分析了其增长趋势。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增长率相对稳定。 该预测基于对矫形器适配量的预测,而矫形器适配量又由肢体残疾人口数量、适配比例以及特定疾病(脊柱侧弯、脑瘫)的患病率和矫治率共同决定。 关键参数及测算逻辑 报告详细阐述了市场规模测算模型中各个关键参数的来源和计算方法,包括: 肢体残疾人口数量 (A) 报告基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并结合CAGR预测方法,对2018-2027年中国肢体残疾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 肢体残疾人矫形器适配比例 (B) 报告假设该比例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并结合2021年的数据进行推算。 增长假设基于矫形器普及率提升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0-14岁人口数量 (D) 报告利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并考虑中国出生率持续下降的趋势,预测了2018-2027年0-14岁人口数量。 儿童脊柱侧弯发病率 (E) 报告参考新华网等公开信息,假设2018年发病率为2%,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脊柱侧弯矫形固定器械矫治率 (F) 报告参考国家卫健委相关信息,假设2018年矫治率为15%,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儿童脑瘫患病率 (H) 报告参考《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资料,假设患病率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 中国脑瘫患儿矫形固定器械适配率 (I) 报告参考《BMC Musculoskelet Disord》等国际研究,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假设适配率为瑞典的1/2,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矫形固定器械均价 (L) 报告参考北京市和义乌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信息,假设均价为2000元,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适配量测算及市场规模推导 基于以上关键参数,报告分别计算了以下适配量: 中国肢体残疾人矫形器适配量 (C = A * B) 儿童脊柱侧弯矫形固定器械适配量 (G = D * E * F) 中国脑瘫患儿矫形固定器械适配量 (J = D * H * I) 最终,总适配量 K = C + G + J,结合矫形固定器械均价 L,得出市场规模 K * L。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矫形固定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构建详细的测算模型,预测了未来十年的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肢体残疾人口基数、矫形器适配比例的提高以及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增长。 报告中使用的关键参数均有明确的来源和合理的假设,为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然而,报告也指出,该预测模型基于一定的假设,实际市场发展可能存在偏差,需持续关注相关因素的变化。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细化模型,考虑更多影响因素,例如不同类型矫形器械的市场需求、医保政策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对市场的影响等。
      头豹研究院
      23页
      2023-12-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