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新材料产业周报:SIA料明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增13.1%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启动反倾销调查

      新材料产业周报:SIA料明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增13.1%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启动反倾销调查

      化学原料
        核心逻辑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处于下游需求迅速爆发阶段,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所谓“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产业属于基石性产业,是其他产业的物质基础。我们筛选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持续挖掘并追踪处于上游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新材料公司。   1)电子信息板块: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   板块动态:   12月20日,全球半导体观察整理:12月20日,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对外表示,因PC、智能手机销售低迷,2023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估将同比下降9.4%至5200亿美元,不过明年半导体销售额有望摆脱萎缩、转为增加,预估将同比增长13.1%至5884亿美元。稍早之前,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对外表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量或时隔两年转降为增,较2023年增长4%,至1053亿美元;2025年将保持增势,达到创历史新高的1240亿美元。受半导体供给关系改善的影响,对半导体设备的投资也将回升。   2)航空航天板块:重点关注PI薄膜、精密陶瓷、碳纤维。   板块动态:   12月22日,格隆汇: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宣布,深蓝航天“星云-1”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着陆支腿展收试验近日取得成功,本轮试验模拟“星云-1”火箭着陆支腿真实的使用环境,验证了在弹道不同的高度下,“星云-1”火箭能够实现不同姿态的解锁、展开和锁定功能,为深蓝航天接下来“星云-1”一子级火箭的高空垂直回收(VTVL)试验和整箭的首次入轨和回收提供技术保障。   3)新能源板块:重点关注光伏、锂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储氢材料等。   板块动态:   12月22日,EnergyTrend储能: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2023年10月美国1MW以上储能新增装机0.18GW(上月预测值为1.08GW),同比-73%,环比-69%。2023年1-10月,美国1MW及以上储能新增装机4.56GW,同比增长21%。10月实际装机数据低于上个月给出的预测值。   4)生物技术板块: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学、科学服务等。   板块动态:   12月19日,synbio深波:为了使生物吸附法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选择使用体内随机诱变的方法,首次将MP6质粒引入到大肠杆菌之外的细菌——纳里根特弧菌。这种诱导质粒会干扰DNA复制保真机制的基因,包括校对、错配修复和碱基选择,然后将大肠杆菌的突变率提升至野生型的32万倍。经过3轮的诱导突变和选择,突变体的镝生物吸附量比野生型菌株多210%,并且对重稀土元素的选择性优于轻稀土元素,以镧和镥为例,选择性提高达50%。   5)节能环保板块:重点关注吸附树脂、膜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板块动态:   12月20日,国网新能源云:国网新能源云发布关于2023年度第2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2023年11月,财政部下达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2,550,000万元,其中:风力发电1,224,013万元,太阳能发电1,225,165万元,生物质能发电100,822万元。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新材料受到下游应用板块催化,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维持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等。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3-12-25
    • 新药周观点:国产ADC海外授权梳理,2023年约13起海外授权交易落地

      新药周观点:国产ADC海外授权梳理,2023年约13起海外授权交易落地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2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亘喜生物(13.07%)、天境生物(12.23%)、天演药业(10.46%)、永泰生物(3.17%)、神州细胞(1.63%)。跌幅前5企业:药明巨诺(-19.71%)、和黄医药(-14.86%)、基石药业(-14.57%)、再鼎医药(-14.29%)、荣昌生物(-13.96%)。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本周翰森制药和葛兰素史克宣布就B7-H3ADCHS-20093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授予葛兰素史克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093全球独占许可权利(不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双方将合作推动BL-B01D1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从2021年第一起国产ADC海外授权交易诞生至今,目前国内企业已有约21项ADC海外授权交易落地,预计2024年还将有多起ADC交易落地。统计分析国内企业目前已落地ADC海外授权交易:   (1)交易时间方面:2023年有约13起交易落地,2022年有7起,2021年有1起。   (2)靶点方面:目前总体交易中前三靶点分别为Claudin18.2(6起)、TROP2(3起)、HER2(2起).   (3)首付款金额方面:大于等于2亿美元的交易有2起,大于等于1亿美元且小于2亿美元的有4起,小于1亿美元的有9起。   (4)总交易金额方面:大于等于20亿美元的交易有3起,大于等于10亿美元且小于20亿美元的有9起,小于10亿美元的有4起。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8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70个新药获批IND,42个新药IND获受理,3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2月20日,翰森制药宣布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许可协议,后者将获授予全球独占许可(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以开发、生产和商业化B7-H3ADCHS-20093。   (2)12月17日,诺诚健华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酪氨酸激酶2(TYK2)抑制剂ICP-332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2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ICP-332在80毫克和/或120毫克剂量组达到了多个有效性终点。   (3)12月18日,益方生物递交的格舒瑞昔片(D-1553片)拟纳入优先审评,针对适应症为:既往经一线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KRAS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12月20日GSK公布了RUBY临床3期试验的预定分析结果,该试验第二部分检视了PD-1抑制剂Jemperli加标准化疗,随后使用Jemperli加PARP抑制剂Zejula作为维持治疗,治疗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成人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2)12月21日,Longeveron宣布其在研细胞疗法Lomecel-B用于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2a期试验CLEARMIND的积极结果。临床数据显示,Lomecel-B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在多个指标中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3)12月20日,默沙东宣布美国FDA已接受了其专为预防成人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和肺炎球菌肺炎而设计的21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V116的新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将对其进行优先审评。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12-24
    • 华创医疗器械求索9:Ambu:一次性内窥镜异军突起

      华创医疗器械求索9:Ambu:一次性内窥镜异军突起

    •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他山之石,全球API巨头Divi’s如何穿越周期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他山之石,全球API巨头Divi’s如何穿越周期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医疗及机器人等领域应用推进,PEEK产业链有望协同共振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医疗及机器人等领域应用推进,PEEK产业链有望协同共振

    •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人形机器人能否带来PEEK产业机遇?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人形机器人能否带来PEEK产业机遇?

      化学制品
        化工周聚焦:人形机器人能否带来PEEK产业机遇?   国家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新一代颠覆性产品”。特斯拉发布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体重比第一代减少了10kg,步行速度提升30%,引发市场对PEEK材料的关注。人形机器人能否带来PEEK产业机遇,关键在于回答两个问题:是否用和用多少。   从产业信息层面、材料性能比选以及产业链成本上考量,我们认为PEEK材料是人形机器人齿轮、关节、肢体等部位轻量化的较好选择,且成本占比很低。用量上,根据我们的假设,100万台机器人或能带来6600吨PEEK材料需求量。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为PEEK材料带来了较好的产业机遇。   PEEK材料在位企业不多、产能相对集中,往上游看,核心原料DFBP生产环节供给更为集中。较好的产业链供给格局和一定的规模化供给能力,让PEEK材料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应用成为可能并充满机遇,我们积极关注国内PEEK材料头部企业中研股份,以及上游原料DFBP核心供应商新瀚新材。   本周原油价格分析   原油: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3.3%,至79.07美元/桶。红海危机导致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助推国际油价反弹。   本周重点化工品涨跌分析   化工品:本周我们监测的化工品涨幅居前的为纯苯(+3.6%)、电石(+2.7%)、甲苯(+1.4%)。本周国际油价上行致纯苯价格上涨;本周电石行业开工率下滑,叠加库存环比下降,电石价格走高;本周甲苯装置开工率下修致甲苯价格上行。   投资建议   俄乌及巴以冲突下我国工业相对优势提升,叠加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我们持续看好化工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再生产业方向,我们持续推荐差异化尼龙民用丝企业台华新材、尼龙成套工程技术服务龙头三联虹普、固废处理科技龙头惠城环保;资源类方向,我们推荐高成长钾肥标的亚钾国际、萤石龙头金石资源、成长性油气标的中曼石油;出海方向,我们关注卫材热熔胶龙头聚胶股份、天然香料龙头亚香股份。此外,推荐农药原药白马扬农化工、农药制剂出海企业润丰股份、氨基酸龙头梅花生物、半导体材料领先企业上海新阳。   风险提示:经济紧缩风险;油价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人形机器人用量的测算误差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平均降价61.7%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平均降价61.7%

      化学制药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过去一周(12.18-12.22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43%,跑输沪深300指数2.30pct,跑输创业板综指1.20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21位。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过去一周下跌6.34%,跑输恒指3.65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1位。   本周观点: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平均降价61.7%   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其中,25个通过形式审查的创新药参加国谈,谈成了23个,成功率92%。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树立支持创新的鲜明导向,以更大力度支持创新药发展。在评审环节,医保局坚持支持创新药优先纳入目录的做法,组织专家对药品创新程度、临床获益进行分级评价,使药品的创新优势能转化为准入优势。在续约环节,对于触发简易续约降价机制的创新药,允许企业申请重新谈判,重新谈判确定的降幅可小于简易续约的降幅,从而使临床使用量较大的创新药能够以相对较小的价格降幅继续与医保续约。   15种罕见病用药谈判/竞价成功。着力弥补相关病种的保障空白。针对罕见病患者“有药买不起”的痛点,医保局坚持多措并举,在准入条件上连续三年取消罕见病用药的获批年限限制,在评审、测算等环节,明确予以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优先纳入医保。本次调整,共计15个目录外罕见病用药谈判/竞价成功,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特别是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多年未得到解决、社会影响较大的疾病治疗用药被纳入目录,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完善续约规则,初步建立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标准调整规则。   医保局今年对谈判药品2年协议到期后的续约规则进行了完善,明确规定对达到8年的谈判药纳入常规目录管理: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但未达8年的品种,如触发降价机制,降幅减半。得益于本次规则调整,26个药品实现了“以更小价格降幅成功续约”的目标。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已初步形成,医保谈判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投资建议   随着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落下帷幕。本次的降幅和成功率与2022年基本相当,谈判的产品数目创下了历年之最。我们能由此判断,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产品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进入医保,更好地惠及到更多患者。同时也能观察到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我们建议在此背景下,关注真正具有临床价值,能显著给患者健康带来获益的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华领医药,荣昌生物,百奥泰。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8页
      2023-12-24
    • 医药生物周专题:智飞生物:优质疫苗龙头,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医药生物周专题:智飞生物:优质疫苗龙头,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化学制药
        稀缺的疫苗开放性平台,估值有望拔升   智飞生物是国内优质疫苗龙头,截至2022年底,拥有3359人销售团队,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万多个基层卫生服务点,为疫苗行业唯一拥有上千人销售队伍的公司。2017年开始公司独家代理默沙东HPV疫苗,实现收入和利润双高速增长,2024年将新增独家代理GSK重磅品种带疱疫苗,公司销售能力及合规能力接连受到外资巨头的认可。   11月23日,公司公告拟将宸安生物注入公司体内,宸安是一家依托于重组蛋白技术平台的生物制药企业,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公司业务版图已拓展至生物制药领域。我们认为智飞不止是一个代理公司,而是有望成为一个稀缺的疫苗开放性平台+大生物制药企业,估值有望拔升。   业绩基石:九价HPV短期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市场担心智飞HPV疫苗销售未来增速的问题,我们认为,2022年国内HPV疫苗女性市场渗透率为13%,与海外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渗透率60%-90%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23年单Q3营收同比增速高达57%,已经验证目前九价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国产九价理想状态下或在2025下半年开始销售,我们认为短期内智飞九价HPV疫苗女性市场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男性市场部分发达国家接种率达60%-80%,目前国内暂无厂家获批男性适应症,默沙东的九价在报产阶段,有望于2024-2025年获批,预计有4年左右销售独占期,逐步提供业绩增量。   长期来看,国内女性市场渗透率空间逐渐缩小,竞争格局恶化等因素或使得智飞销售承压,但我们认为对于一个2024年PE只有13倍的龙头疫苗企业来说,这些因素已经体现在估值里面。   第二成长曲线:新增独家代理重组带疱疫苗   公司新增独家代理GSK百亿品种带疱疫苗,2024-2026年合计最低采购金额206亿元。带疱为疫苗重磅品种,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2%,2018-2022年CAGR33%。2021年美国50岁以上人群渗透率为27%,而中国仅为0.1%,中国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40岁以上人群近7亿人,中性假设40-49岁人群每年渗透率达1%,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达2%,预计国内市场空间有望达271亿元/年。目前国内仅GSK(50岁以上人群)和百克(40岁以上人群)两个厂家获批,智飞独家代理GSK带疱疫苗,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竞争加剧、价格下降、政策风险等。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4
    • 医药生物: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发布,寻找受益品种与方向

      医药生物: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发布,寻找受益品种与方向

      化学制药
        事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   2023年1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简称《工作方案2023版》),主要内容分为巡查范围、巡查重点、组织实施、巡查要求等四部分。   (一)巡查范围。原则上为二级(参照二级管理)及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社会办医院参照执行。   (二)巡查重点。重点聚焦公立医院党建、行业作风建设、运行管理三大部分。   (三)组织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委属(管)医院巡查工作,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落实“属地管理、统一组织、分级负责”原则,按照“全面自查、实地巡查、监督整改”,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医院巡查工作。同时,对巡查时间、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原则要求。   (四)巡查要求。从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筹协同,突出问题导向、推进标本兼治,加强业务培训、严肃巡查纪律等方面进行了原则要求。各地应当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巡查工作。   点评:大型医院巡查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落实政府监管职能的常规工作之一,连锁药店、医疗服务、创新药械等细分板块有望长期受益   我们认为,大型医院巡查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落实政府监管职能的常规工作之一,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4轮大型医院巡查(2005年、2010年、2015年—2017年和2019—2022年),此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的第5轮大型医院巡查。   与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19-2022年度)(简称《工作方案2019版》)相比,两版方案均聚焦在巡查范围、巡查重点、组织实施和巡查要求四大方向,《工作方案2023版》巡查方案覆盖内容更多、巡查机制更落地、巡查重点更细化。   在巡查范围上,《工作方案2019版》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工作方案2023版》为二级(参照二级管理)及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   在巡查重点上,两版工作方案均重点聚焦公立医院党建、行业作风建设、运行管理。在公立医院党建中,两版工作方案均关注制度建设、队伍管理、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纪律要求等五大方面。在行业作风建设中,两版工作方案均关注行风组织建设、行风教育培训、行风工作机制、行风热点问题、公益性保障等五大方面。在运行管理工作中,两版工作方案均关注医疗运行制度管理、财务运行管理、法制规范运行管理、经济运行风险管理等方面,其中《工作方案2023版》还新增有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巡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关国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在组织实施上,两版工作方案均要求采用自查结合实地巡查方式开展。在巡查时间上,《工作方案2019版》要求每所医院巡查天数原则上不少于7天;《工作方案2023版》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巡查时间原则上不少于7天,三级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二级医院原则上不少于5天。   在巡查要求上,两版工作方案均从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筹协同,突出问题导向、推进标本兼治,加强业务培训、严肃巡查纪律等方面进行了原则要求。   我们认为,随着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执行和医疗反腐常态化推进,连锁药店、医疗服务、创新药械有望长期受益。从德、日、美等国看,医疗反腐会倒逼国内头部医药公司加大研发和提升国际化水平,加速处方外流的进程和提升医疗信息化程度,也会改变医生的诊疗行为,提供更有质量和更具经济的医疗服务,国内医疗反腐常态化背景下,连锁药店、医疗服务、创新药械等细分板块有望长期受益,龙头份额提升确定性高。   受益标的:   连锁药店:巡查工作的开展将整治医生不合理开方行为,有望进一步推动处方外流。龙头连锁药店在合规、供应链、价格、品种、厂家资源支持、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领先中小药店,优势凸显。受益标的: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一心堂、大参林。   医疗服务:优质民营医院龙头在薪资及福利激励、人才培养体系、实操机会等方面皆具备优势,在公立医院医生加大多点执业的情况下,具备更大吸引力,其专家资源有望得到扩充。受益标的:美年健康、国际医学、锦欣生殖、希玛眼科、迪安诊断、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金域医学。   医疗器械:大型医用设备按配置数量采购,医疗反腐对厂家影响较小,合规和品牌优势显著的公司有望拿到更高市场份额;创新器械具备更大的临床价值,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执行和医疗反腐将有效打击带金销售行为,通过腾笼换鸟,节省的医疗费用有望流向具备更高临床价值的创新器械市场;集采耗材品种价格透明度相对较高,标外市场将进一步压缩,国产替代逻辑加强,中选企业有望强者恒强;此外,耗材海外占比较高的厂商值得关注。受益标的: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微创机器人、微电生理、迈普医学、心脉医疗、维力医疗。   风险提示:   政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12-24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安徽IVD集采开标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安徽IVD集采开标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2023年12月11日-12月24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4.34%,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2.51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线下药店和中药板块跌幅较少,分别下跌0.37%和2.12%;其他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00%和4.17%。   行业新闻。为进一步降低临床检验试剂虚高价格,12月20日上午,安徽省医保局牵头开展二十五省(区、兵团)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初步统计,本次集采较最高有效申报价平均降幅约53.9%,年节资金近60亿元。据介绍,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价格申报以线下公开的方式进行,共13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价格申报。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近两周,医药生物行业走势较弱,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此前走势较好的血液制品板块和流感、减肥药和阿尔兹海默症等前期热门板块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调。1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的通知,进一步打击了板块情绪,目前行业处于情绪和估值相对低点,后续建议关注受医疗反腐影响较小的医疗服务和血制品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反复,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3-12-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