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药行情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医药行情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09%,跑输沪深300指数1.62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2。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1.57%,跑输沪深300指数13.28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7。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6.83%(-6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9.39%(-4.13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6.49%(-6.45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是原料药,上涨5.8%。   本周市场情绪持续回暖,建议配置超跌个股。节后减肥药概念涨势凸显,海外GLP-1疗法进展不断,礼来Q4业绩超预期,已突破7000亿美元市值。国内GLP-1产业链催化密集,持续看好国内GLP-1产业链映射。近日,人工关节续标公告(第1号)出台,本次关节续标政策有望倾斜首次中标履约情况较好企业,中选企业新产品也可参与中标挂网,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受益,续标落地后关节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重申2024年年度策略,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1)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3)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此外,我们判断,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推荐组合:长春高新(000661)、上海莱士(002252)、爱康医疗(1789)、贝达药业(300558)、华润三九(000999)、济川药业(600566)、上海医药(601607)、山东药玻(600529)。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6990)、赛生药业(6600)、康诺亚-B(2162)、信达生物(1801)、基石药业-B(2616)、瑞尔集团(6639)、诺辉健康(6606)、微创机器人-B(2252)。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爱尔眼科(300015)、华厦眼科(301267)、普瑞眼科(301239)、太极集团(600129)、恩华药业(002262)、华东医药(000963)、科伦药业(002422)、人福医药(600079)。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普门科技(688389)、心脉医疗(688016)、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春立医疗(688236)、祥生医疗(688358)、迈得医疗(688310)。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4-02-26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4年春节后股市迎开门红,医药年度投资策略继续看好器械及药品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4年春节后股市迎开门红,医药年度投资策略继续看好器械及药品

      医疗服务
        上周(0219-0223)上证综指上升4.8%,SW医药生物上升2.1%,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化学原料药(+5.8%)、化学制剂(+3.1%)、医疗服务(+2.8%)。个股涨幅前三为景峰医药(+60.9%)、常山药业(+41.0%)、长药控股(+40.3%);个股跌幅前三为兴齐眼药(-9.7%)、益丰药房(-9.0%)、阳光诺和(-8.7%)。   2024年春节后股市迎开门红,医药年度投资策略继续看好器械及药品。2月19日开盘以来,A股维持了年前后半周良好的上涨态势,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两市成交额多日超7000亿,北向资金持续流入。截至2月23日,上证指数达到3004.88。我们认为2024年医药最重要的机会来自于医疗器械和药品及疫苗的创新。医疗器械方面,在全球创新匮乏的情况下,中国设备、IVD等龙头公司将崭露头角,逐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创新药及疫苗方面,全球创新迭出,中国需求和供给侧改善明显,中国大型制药、疫苗公司将进一步体现全球及本土竞争优势,看好有潜力涉足全球销售的销售型公司或成为全球大型平台的技术型公司。   2023年以来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至2月23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达9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65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4年2月组合表现。惠泰医疗、新产业、恒瑞医药、智飞生物、药明康德、老百姓、天坛生物、派林生物(排名不分先后)。2月组合至今平均上涨10.2%,同期全指医药上涨9.9%,组合跑赢医药指数0.3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智飞生物(13.7%)、新产业(13.5%)、惠泰医疗(13.2%)。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2-26
    • 医药行业周报:板块延续反弹,关注关节国采续标

      医药行业周报:板块延续反弹,关注关节国采续标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板块延续反弹。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2.09%,跑输沪深300指数1.62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1位。从子板块来看,原料药、医药流通、疫苗表现靠前,本周变动分别为5.76%、4.59%、3.86%;线下药店、医疗设备、血液制品表现靠后,本周变动分别为-4.23%、-1.14%、-0.67%。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景峰医药、常山药业、长药控股、荣丰控股、大理药业;跌幅前五的公司为兴齐眼药、益丰药房、阳光诺和、信立泰、海泰新光。节前超跌背景下医药板块在节后延续反弹。   部分创新药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关注商业化及管线积极进展。本周部分创新药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从营收增速来看,艾力斯及迪哲医药核心产品聚焦EGFR突变型NSCLC领域,2023年商业化表现优异。2023年艾力斯预计实现营收20.12亿元(+154.42%),其中伏美替尼实现销售收入19.72亿元;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上市4个月实现销售收入0.91亿元。受益于上市产品商业化推广的稳步推进,三生国健、泽璟制药、凯因科技营收增速20%-30%。从利润端看,迈威生物、智翔金泰、百利天恒亏损同比扩大,主要系多项在研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研究阶段,逐步进入管线兑现期。建议关注商业化表现优异/在研管线陆续收获的创新药企,如艾力斯、迈威生物等。   关注关节国采续标。2024年2月23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公告(第1号)》,接续采购周期3年。2021年9月14日,首次人工关节产品集采落地,本次采购共有48家企业参与本次集采,最终44家中选,中选率92%。拟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整体降幅较高。随着近几年高值耗材国家带量采购持续拓品扩面,降幅逐步温和,参考冠脉支架续标规则变化,本次关节续采有望较首次集采出现缓和。我国骨科患病率较高,集采产品降价加快行业渗透提升,预计关节续约结果温和,关注行业边际变化,建议关注关节类企业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等。   投资建议:1)短期:医药板块短期超跌,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反弹角度建议配置前期跌幅较大的板块个股,反弹角度周度组合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巨子生物、智飞生物、迈威生物、赛诺医疗。2023年年报业绩预告披露完毕,中药、血制品等板块业绩稳健,估值合理。当前仍然建议配置中药、线下药店、血制品等业绩稳健低估值子板块。配置角度周度组合建议关注:济川药业、东阿阿胶、益丰药房、天坛生物、同仁堂。2)长期: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我们在24年年度策略中依旧看好的是以成长为代表的创新药、创新器械。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康龙化成。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02-26
    • 医药行业周报:央企加速行业整合,国改主题催化较多

      医药行业周报:央企加速行业整合,国改主题催化较多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4年2月19日-2月23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1%,跑输沪深300指数1.6%,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31位;2024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11.6%,跑输沪深300指数13.3%,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6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景峰医药(+60.87%)、常山药业(+40.97%)、大理药业(+37.26%)、龙津药业(+36.59%)、博济医药(+35.37%)。   国企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央企加速资产管理,价值有待重估。1)央企或将考核市值:2024年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提出,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2)近几年央企加速资产管理:国药系入主太极、九强、天坛生物资产重组、中国中药私有化;华润系:入主江中、迪瑞、昆药。中国通用:拟整合重药控股。3)建议关注:国药系、华润系、通用系。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开年第一周市场表现很强,而医药表现较弱,涨幅位居所有行业倒数第一。从子行业看,原料药(主要为减肥药主题)涨幅相对明显。中短期我们对医药这么看:目前市场仍以超跌反弹为主,有望延续到两会左右,进入3月市场预计将关注一季度情况,我们认为院内非新冠相关标的表现预计不错。从中长期角度,创新、出海和中药仍为投资主线,中短期可重点配置超跌的白马及超跌的中小盘,关注Q1业绩超预期板块及个股:   中短期重点关注:   1)超跌中小盘:迈得医疗,麦澜德,拱东医疗,毕得医药,海创药业,首药控股,盘龙药业等;   2)超跌白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智飞生物、华东医药、长春高新、科伦药业、华兰生物、金域医学、人福医药和恩华药业等;   3)国改及医药:重点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盘龙药业、方盛制药、贵州三力,一品红、天士力、康缘药业和悦康药业等;   4)仿制药及国内CXO:不受地缘影响且景气度还不错: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普蕊斯及诺思格;   中长期策略重点关注板块及个股:   1)大品种:海外映射+国内产业周期重点关注   药:减肥药(信达生物、华东医药和博瑞医药)、带疱(智飞生物)、通风/尿酸(一品红、海创药业)、阿托品(兴齐眼药)、金葡菌(欧林生物)、失眠药(京新药业)、白癜风(泰恩康、康哲药业)、心衰(信立泰、西藏药业)、老年痴呆(东诚药业)、基因细胞治疗(诺思兰德、金斯瑞)、脑卒中(悦康药业、先声制药)等;   械:CGM(三诺生物)、美瞳(迈得医疗)、NASH检测(福瑞股份)、脑血管(赛诺医疗)、瓣膜(佰仁医疗)、人工心脏(百洋医药)、测序(华大智造)、影像(联影医疗)、RDN(百心安)等;   2)创新药及Pharma: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百奥泰、迈威生物、康诺亚、再鼎医药、翰森制药,康哲药业、京新药业、科伦药业、信立泰、丽珠集团、健康元、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和一品红等;   3)中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一品红、盘龙药业、方盛制药、天士力和康缘药业等;   4)上游及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毕得医药等;   5)生物制品:派林生物,天坛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欧林生物、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和西藏药业等;   6)医疗器械: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迪瑞医疗、普门科技、麦澜德、三诺生物、新华医疗、九强生物,关注华大智造、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南微医学、赛诺医疗、福瑞股份;   7)原料药:多肽原料药(诺泰生物、圣诺生物),肝素(东诚药业、千红制药)   本周投资组合:太极集团、华润双鹤、万邦医药、圣诺生物、科伦药业、诚意药业;   二月投资组合:太极集团、科伦博泰、普蕊斯、人福医药、百诚医药、九典制药;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2-26
    • 海外医械财报解读系列一:罗氏2023年报解读:常规诊断复苏趋势显著,制药业务持续稳健

      海外医械财报解读系列一:罗氏2023年报解读:常规诊断复苏趋势显著,制药业务持续稳健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新冠基数影响下全年业绩增长稳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87.16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CER,下同),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4.98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加9%。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额实现中个位数增长,主要因制药以及诊断部门常规业务将持续保持稳健增长,预计新冠相关检测以及治疗药物需求减少,LOE2将带来约16亿瑞士法郎的消极影响。   分业务来看,剔除新冠业务后,2023年公司药品、诊断等各项常规业务均有不错表现。2023年新冠肺炎产品需求下降43亿瑞士法郎,诊断业务与药品业务仍然保持强劲增长。2023年药品板块营收446.12亿瑞士法郎(同比+6%),其中眼科、多发性硬化症、血友病等五大业务线均实现持续正增长,美罗华、赫赛等个别品种因市场竞争等因素业绩小幅波动;诊断板块营收141.04亿瑞士法郎(同比-13%,剔除新冠影响同比+7.0%),其中免疫诊断,特别是心脏检测贡献主要业绩。分区域来看,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美国业务增速约3%,国际区域实现约4%的较快增长,其中日本地区下降12%,这主要是由于对政府的罗纳普利韦(抗新冠药物)供应减少,欧洲市场整体销售额下降约3%,主要因新冠相关需求自然下降。   诊断:常规业务恢复趋势良好,免疫、生化、病理等多品种增速可观。2023年公司诊断营收141.04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3%,其中常规业务同比增长约7%,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公司新冠检测类收入大约8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大约80%。单季度看,2023年常规业务逐季度持续同比加速,23Q1-Q4常规增速分别达4%、8%、7%、8%,表现出良好的恢复趋势。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拉美地区增长14%,EMEA区域下降13%,亚太地区下降11%,北美地区同比下降21%。分产品来看,2023年核心实验室业务实现收入77.5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约9%,其中免疫(+10%)、生化(+10%)等产品为主要驱动力,尤其在亚太(+10%)、EMEA(+9%)市场增速有位强劲;病理诊断业务实现收入13.88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14%,其中高端染色(+12%)和肿瘤伴随诊断(+20%)等表现优异;床旁诊断业务实现收入13.7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约58%,主要因SARS-CoV-2快速抗原检测需求的自然下降,其常规业务在Liat系列产品带动下仍保持较好增速;分子诊断业务实现收入22.2亿瑞士法郎,整体因新冠检测(-88%)需求减少同比下降约30%,血筛(+23%)、HPV(+17%)等解决方案为常规分子业务的主要增长来源;糖尿病护理业务实现收入13.67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4%,主要因连续血糖检测系统的渗透率提升,导致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血糖监测需求收缩。   制药:神经、血液病条线持续强劲,新冠因素影响免疫等条线。2023年公司药品营收446.12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约6%,药品板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多个重症新药的贡献。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美国市场销售额增长8%,在美季度增速同比远高于2022年;欧洲业务销售额增长6%,其中德国、法国和英国贡献主要业绩;日本地区销售额下降14%,主要由于政府采购新冠治疗药物减少。除新冠相关药物外,公司2023年日本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6%,主要来自多款新药的强劲表现;国际地区的销售额增长13%,其中中国、巴西和加拿大增长迅速。2023年公司中国地区销售额增长6%,流感、抗癌药物的快速增长有效抵消了部分生物仿制药抗代谢免疫抑制剂的业绩下降。   分产品来看,核心品种如奥美珠单抗(多发性硬化症药物,63亿瑞士法郎,13%)、艾美赛珠单抗(血友病药物,41亿,+16%)、法瑞西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抑制剂,24亿,+324%)等品种增速强劲,帕妥珠单抗(乳腺癌新药,38亿,+1%)在中国和巴西实现较快增长,托珠单抗(26亿,5%)虽然受到重症新冠患者需求减少的负面影响,但在类风湿关节炎等治疗领域需求旺盛,销售额显著增长。   在研管线方面,自主研发+外延并购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推进重点管线进展,同时公司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和收购来扩充更多创新产品。自研药物方面,2023年公司Polivy与Rituxan联合治疗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一线疗法顺利获批,成为新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选择近20年内的首次突破,7月CD20xCD3T细胞检测双特异性抗体临床开发计划Columvi用于治疗未另行指定的复发或难治性(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或滤泡性淋巴瘤引起的大B细胞白血病(LBCL)的成年患者也获得FDA批准;此外,在血友病、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早期肝细胞癌等多领域,公司均有产品取得临床突破。外延并购方面,公司先后括与中国宜联生物合作抗体药物偶联物,与阿尔尼拉姆合作RNA疗法,引进Orionis分子胶,以及与英伟达合作生成式AI赋能药物发现。2023年10月,公司收购Telavant,获得临床Ⅲ期的潜在同类首创靶向炎症性肠病抗体药物RVT-3101。截至目前公司现有的75条临床药物管线中有39条针对的治疗领域为肿瘤,炎症/免疫和神经科学以12条管线紧随其后,传染病和眼科各有6条,代谢有5条,其他2条。   风险提示:政策及行业监管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4-02-26
    • 氟化工行业周报:节后制冷剂超预期大涨,中央财经会议强调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氟化工行业周报:节后制冷剂超预期大涨,中央财经会议强调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化学原料
        本周(2月19日-2月23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5.51%,跑赢上证综指2.27%。本周(2月19日-2月23日)氟化工指数收于3385.59点,上涨5.51%,跑赢上证综指2.27%,跑赢沪深300指数2.99%,跑赢基础化工指数1.15%,跑赢新材料指数2.24%。   氟化工周观点:HFCs价格整体稳定,多品种价格、价差延续上行   萤石: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月23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275元/吨,较上周同期持平;2月均价(截至2月23日)3,275元/吨,同比上涨10.06%;2024年(截至2月23日)均价3,309元/吨,较2023年均价上涨2.64%。   制冷剂:截至02月23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23,500、11,462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2.17%、+4.24%;(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40,000、24,049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5.26%、+5.42%;(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31,500、14,417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持平、持平;(4)R143a价格、价差分别为57,000、43,462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9.62%、+13.01%;(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22,000、13,139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4.76%、+7.57%。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以旧换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会议强调,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会议指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统筹支持全链条各环节,更多惠及消费者。   受益标的   我们认为,氟化工全产业链将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碳中和最为彻底的行业之一制冷剂,以及受益于需求迸发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化工各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国内企业将乘产业东风赶超国际先进,未来可期,建议长期重点关注。受益标的:【萤石】金石资源、永和股份、中欣氟材等;【制冷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东岳集团、东阳光等;【氟树脂】永和股份、昊华科技、巨化股份、东岳集团等;【氟精细】中欣氟材、新宙邦、昊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政策变化,安全生产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02-2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反弹有望延续,医药攻守兼具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反弹有望延续,医药攻守兼具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反弹有望延续,医药攻守兼具。本周沪深300上涨3.71%,医药生物上涨2.09%,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31。本周市场延续了春节前的反弹趋势,医药板块的反弹也从各细分赛道龙头扩散到中小盘个股。随着市场逐步企稳,前期由于流动性、市场风险偏好等因素被错杀的个股有望延续反弹,建议重点关注。考虑到估值消化、基金持仓、需求刚性各方面因素,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医药后市表现。   关注Q1业绩,建议布局弹性与确定性兼具的个股。本周前期涨幅较大、超额收益明显的个股有所调整,如益丰药房、阳光诺和、东阿阿胶等,我们认为在个股基本面并未发生实质变化的情况下,调整提供了较好的布局机会。当前时点,医药板块尚未形成明确的投资主线,建议自下而上进行布局,弹性角度重点布局前期调整较大的“成长”标的,建议重点布局创新药、疫苗、高值耗材等赛道中的创新管线推进快、国际化领先的个股。此外,进入2月下旬,市场对Q1业绩尤为关注,我们建议把握业绩的确定性,重点布局一季度业绩有望实现业绩超预期的细分个股,如仿制药CRO、特色专科制剂等。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2月重点推荐:智飞生物、华润三九、益丰药房、东阿阿胶、健友股份、百克生物、联邦制药、九强生物、九典制药、仙琚制药、诺泰生物、阳光诺和、百诚医药、健世科技-B。中泰医药重点推荐本月平均上涨8.75%,跑赢医药行业0.13%;本周平均下跌0.95%,跑输医药行业3.04%。   一周市场动态:对2024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11.5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71%,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13.28%。本周沪深300上涨3.71%,医药生物上涨2.09%,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31位,本周子行业化学制药、医疗服务、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分别上涨3.60%、2.79%、2.08%、2.03%、1.31%、0.09%。以2024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2.4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16.7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3.6%。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3.2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9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3.5%。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4-02-26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底部位置叠加多因素催化,重点看好创新药等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底部位置叠加多因素催化,重点看好创新药等方向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09%、-11.57%,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62%、-13.28%;本周化药、医疗服务及生物制品等股价涨幅较大,器械、医药商业及中药等股价涨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景峰制药(+60.87%)、常山药业(+40.97%)、长药控股(+40.28%),跌幅居前兴齐眼药(-9.70%)、益丰药房(-8.98%)、阳光诺和(-8.67%)。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小市值反弹更加明显,其中创新药涨幅凸显。   底部位置叠加多因素催化,重点看好创新药等方向:商业化方面,2023年首次申报上市的国产创新药数量为65个(不含疫苗和中药),与往年20多项NDA数量相比大大提高。根据新药上市审批周期,这65款国产创新药大部分有望于2024年逐步上市,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公司从研发阶段进入到商业化兑现阶段,国产创新药有望迎来新产业周期。海外授权方面,国产创新药领域2023年诞生了26项总金额超过5亿美金的海外授权,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都创历史新高。除了已经完成授权的品种,未来还有迈威生物的Nectin4ADC、荣昌生物的RC18、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等多个品种有望完成海外授权。政策端,2月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通过有关行业协会征求意见,从创新药物定价方面鼓励医药创新。   再生元/赛诺菲共同宣布FDA已受理度普利尤单抗潜在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启德医药GQ1010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2月23日,再生元/赛诺菲共同宣布,FDA已受理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的第6个潜在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并获FDA优先审评,作为某些未控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成人患者的附加维持治疗;2月22日,CDE官网显示,启德医药GQ1010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这是一款靶向TROP2的下一代ADC,具有同类最佳潜力。   具体配置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等;2)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东阿阿胶、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3)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4)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5)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6)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7)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8)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我武生物等;9)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10)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11)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02-26
    • 生物医药Ⅱ行业周报:溶瘤病毒疗法初显峥嵘,乐普生物布局领先

      生物医药Ⅱ行业周报:溶瘤病毒疗法初显峥嵘,乐普生物布局领先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对溶瘤病毒的发展历程、应用价值,以及竞争格局进行梳理。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5日,CG Oncology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大涨95.63%,成为2024年首个IPO的生物技术公司。支撑其IPO的核心产品就是溶瘤病毒疗法CG0070。   目前CG0070单药治疗高危、卡介苗治疗不应答非肌肉侵袭性膀胱癌(NMIBC)处于临床3期(BOND-003试验),联合K药治疗高危、卡介苗治疗不应答非肌肉侵袭性膀胱癌处于临床2期(CORE-001),单药治疗中危非肌肉侵袭性膀胱癌处于临床三期(PIVOT-006)。   CG0070在治疗NMIBC上展现了良好的效果,有望成为NMIBC治疗的优选方案   在第24届泌尿肿瘤学会(SUO)年会上,CG Oncology首次公布了BOND-003试验的初步结果:在6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CG0070治疗高危BCG无反应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达到75.7%(50/66),维持6个月以上完全缓解率为74.4%(32/43)。   安全性方面,在112名经治患者中,大部分AE为短暂的1-2级局部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未观察到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   横向对比其他临床试验,CG0070单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表现优于K药和基因疗法Adstiladrin,并且小样本的临床2期试验CORE-001显示CG0070联用PD-1有望进一步提升疗效。   2023年12月5日,CG0070在治疗高危、卡介苗无应答NMIBC适应症上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和快速通道资格。   未来溶瘤病毒联合IO疗法有望是一个看点。   除了乐普生物布局溶瘤病毒联合PD-1疗法外,2024年2月21日,信达生物与ImmVirX也达成一项临床研究和供货合作协议,将就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与溶瘤病毒候选药物IVX037的联合治疗开展临床研究合作。评估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溶瘤病毒候选药物IVX037在晚期结直肠、卵巢和胃癌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和耐受性。   国内已有多家企业针对溶瘤病毒的研发和生产布局,其中乐普生物布局最为领先,成药性最高。建议关注:1)研发企业:乐普生物;2)相关的CRO:博腾医药,和元生物。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上涨,在所有板块中排名最末位。本周(2月19日-2月23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2.09%,跑输沪深300指数1.62pct,跑赢创业板指数0.28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最末位。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除了医疗器械子板块均上涨,其中化学原料药子板块领涨,上涨4.59%;医疗器械子板块下跌-0.41%。   投资建议:把握“关键少数”,寻求“单品创新+出海掘金”潜在机遇(1)单品创新,渐入佳境:CNS系列(恩华药业、京新药业)、创新医械(微电生理、惠泰医疗)   (2)出海掘金,拨云见日:创新制药(中国生物制药、亚盛医药、乐普生物、百奥泰)、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新产业、亚辉龙、万孚生物)   (3)其他创新,期待惊喜:仿创结合(康辰药业)、创新上游(键凯科技、森松国际、海尔生物)。   (4)院内刚需,老龄催化(心脉医疗、赛诺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2-2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业绩以及超跌反弹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业绩以及超跌反弹的机会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关注自免领域潜力药物:GR1501,国产IL-17A单抗首个NDA。L-17A潜力靶点已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市场空间大,渗透率仍不足。   靶向IL-17A可更直接地发挥作用。与更上游的靶点相比,靶向IL-17A可能对正常免疫反应的影响低,保证精准调节病理进程。2019年4月,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2020和2021年中国销售额分别达到5亿元和15亿元。以司库奇尤单抗4.04万元的年治疗费用计算,2021年约3万多名患者足疗程接受治疗,其市场渗透率不足1%。GR1501是一款由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IL-17A单克隆抗体。III临床研究结果(非头对头)显示GR1501疗效与司库奇尤单抗相当,优于依奇珠单抗(礼来IL-17A抑制剂)。公司的赛立奇单抗GR1501进度领先其他国产产品,是最快提交上市申请的国产IL-17A靶向药,预计在2024年实现商业化,成为国产首个、全球第3个IL-17A单抗。   本周行情:本周(2月19日-2月23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2.09%,跑输沪深300指数1.62pct,跑赢创业板指数0.28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末游。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除医疗器械所有板块皆上涨。其中涨幅前三的为化学原料药、中药饮片和医疗服务,分别上涨4.59%、3.68%和3.16%。医疗器械板块下跌,跌幅为-0.41%。   投资策略:   关注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关注超跌具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和公司,以及超跌负面影响见底静待利好的公司。   1、器械板块:关注化学发光,集采落地政策风险释放,价格友好基本不冲击出厂价,国内企业份额提升,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等国产企业;电生理板块,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超跌小市值便携超声龙头祥生医疗;   2、生物制品: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和华兰生物;   3、药品:精麻类(建议关注恩华药业),重组凝血八因子(建议关注神州细胞),智翔金泰;   4、医疗服务:关注固生堂、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   5、中药:关注九典制药(化药贴膏)、羚锐制药(中药贴膏)等;   6、生命科学上游:奥浦迈、药康生物;   7、其他:药用玻璃(建议关注山东药玻)。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4-02-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