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183)

    • 医药行业国企改革报告:国企改革正当时,船到中流当奋楫

      医药行业国企改革报告:国企改革正当时,船到中流当奋楫

      化学制药
        国企改革正当时,新一轮国改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对国有企业实施深入改革。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开启,改革进入深水区。统计过去5年医药国企财务数据变化,医药国企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大多数公司坚持高分红政策。国企市值管理工作重要性逐步提升。2024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医药国改重点关注中药、血制品与流通板块。1)中药:国企在中药上市公司中占据重要地位,21家A股中药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国资背景,2023年中药国企营收、利润以及市值占比均超过60%,中药国企的收入体量与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均占据绝对优势。2)血制品:血制品由于医疗资源品属性,在国家强监管、政策准入高门槛的背景下,国资开启布局并购血制品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企业获取浆站能力。3)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强者恒强趋势持续演绎,国药、华润等国企占据行业头部地位,国改有望提升行业规范,助力提高药品流通效率。我们认为新一轮国改在以上三个重点医药领域将有望实现突破,叠加新国九条鼓励分红,国企提升对于市值管理重视程度,医药国企有望迎来增长新阶段。   国企改革标的建议关注:云南白药、昆药集团、太极集团、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天坛生物、国药股份、国药现代等,建议关注马应龙、康恩贝、达仁堂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国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医保支持力度不及预期,行业集采降幅加大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41页
      2024-06-17
    • 化工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布局“成长五虎”,重视“涨价兑现”

      化工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布局“成长五虎”,重视“涨价兑现”

      化学制品
        投资建议   一、布局有业绩支撑+成长空间+估值合理的成长股   国光股份:植物生长调节剂龙头公司,园林+经济作物+大田作物领域三箭齐发   聚合顺:立足差异化尼龙切片生产,业绩快速增长   圣泉集团:PPO主要国产供应商,生物质项目技改后开车在即   国瓷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龙头,业务板块多元化布局   安利股份:锦纶纺织龙头,布局PA66和再生PA6迎高成长   二、能耗指标持续收紧,白马龙头迎来价值重估   5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在能耗指标收紧的大背景下,化工龙头白马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   三、行业持续改善,推荐涨价能落实到业绩上的细分行业   化工行业经历了强资本开支周期后,一些子行业供给端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并且需求端持续恢复,供需平衡表有望持续改善。建议关注涤纶长丝、锦纶、铬盐行业;还有一些子行业需求端稳定增长,也经历完库存周期的扰动,价格有望逐渐回归,建议关注代糖行业。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消费需求不达预期,测算误差。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6页
      2024-06-17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在即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在即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2024年6月3日-2024年6月16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2.74%,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67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多数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血液制品和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42%和3.28%;线下药店和医药流通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3.77%和5.52%。   行业新闻。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就《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在即。国家医保局在公告中指出,续约和竞价继续沿用去年的规则。这一规则被视为利好创新药企,降低企业降价压力,加大了医保基金对于创新药的支持。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近期,医药生物板块持续回调,多数细分板块录得负收益。近日,西安市医保局目前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连通了6000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覆盖16万余条药品数据,医保药品价格现在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受此影响,线下药店板块和中药板块跌幅居前。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在即,后续建议继续关注创新药等板块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6-17
    • 医药行业周报:零售渠道仍具有定价优势

      医药行业周报:零售渠道仍具有定价优势

      生物制品
        1.零售渠道监管趋严,仍具有自主定价优势   近期,国家医保局推广深圳市和陕西省的比价查询系统,针对同品种同品牌在零售、线上、院内等多渠道存在价差,我们认为是工业企业销售策略、市场区域分割、产品剂型规格等多因素影响。目前医保局对比较系统定位更多是价格监测功能,并非强制要求同价,仅仅是激励推荐同质同价。考虑到目前零售渠道医保支付主要是个人医保,统筹支付仍较低,我们认为强制要求院内院外同价并不能带来统筹医保支出的有效节省,比价更多是为投保人提供查询便利,为医保局提供监测调节手段。长期来看,零售药房仍是患者便利购药的快捷通道,其差异化的品种品牌布局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选择,是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因此我们认为相对于医院渠道的严格价格管控,零售渠道仍具有一定自主定价权。随着统筹政策的推开,医保强化对连锁药房的监管是大势所趋,但并非如医院的一刀切零差价和集采低价中标,而且规范化管理对零售药房的集中度提升更为有利。目前在零售药房经营管理和竞争模式上,大型连锁药店在管理更规范化,其盈利基础在于规模和品牌优势,而小型连锁会更可能通过违规操作获得竞争优势,强化对零售渠道的医保监管实际更有利于推动行业公平竞争。短期来看,规范整改可能带来部分冲击,长期来看,大型连锁药店在获得医保统筹的增量的优势更为突出,行业并购整合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2.资源型品种更能应对不确定性,关注新版基药目录进度   6月3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正式发布,重点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强化探索“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药品和耗材集采扩面加速。面对降价等不确定风险,资源型品种更能有效的应对。独家中药品种属于资源型品种,虽然中成药联采已探索将部分独家品种纳入带量采购,但品牌和治疗上差异,中成药的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依然好于化学药和生物药。在医院渠道,独家中药品种目前主要是的瓶颈主要是进院和销售问题,尤其是对新批的创新中药。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于新版基药制定落地我们认为有望加速,对于新纳入目录的独家中药,未来进院销售将更为高效。   3.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新环境下谈判难度增加   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稿,标志着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对比2023年,医疗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医疗反腐常态化的背景下,舍弃医保进入自费用药市场,其产品进院和销售推广的工作难度大幅增加,如果尝试进入医保谈判,新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目录调整需要评审专家、测算专家、谈判专家参与,谈判降价的压力增加,考验产品的真实临床价值。预计2024年符合谈判资格的创新药将达到180个品种,我们预计平均降幅可能超过2023年。   4.GLP-1的市场潜力有望继续拓宽,国产口服GLP-1快速推进   6月5日,礼来以EASL国际肝脏大会摘要形式公布了替尔泊肽在MASH患者中进行的II期研究的积极结果,此前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也在MASH的II期临床也获得积极的结果,除了已经审批降糖和减重适应症,未来GLP-1在MASH、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等新适应症方面有望获得持续突破,市场潜力继续拓宽。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GLP-1产品销售额为1467.55亿丹麦克朗,约合238.53亿美元,其中,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约为1231.32亿丹麦克朗(约合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肥胖护理产品收入约为416.32亿丹麦克朗(约合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礼来的替尔泊肽销售额也达到51.63亿美元,2024年Q1诺和诺德与礼来的GLP-1的均保持高速增长。礼来和诺德诺德均增加了GLP-1产能的建设投入,但是多肽类原料药的产能建设周期较长,目前司美格鲁肽仍在美国的短缺药物目录中,为中国原料药出口提供了机遇。国产GLP-1创新药研发方面,已陆续进入临床数据读出阶段,对比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国产注射GLP-1的早期临床数据在减重降糖给药次数展现更强的优势,更大人群的II期和Ⅲ期临床数据读出值得持续关注。国产口服GLP-1也在快速递进,目前华东医药口服GLP-1新药HDM1002已完成中国Ⅱ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考虑各家口服设计方案差异,未来潜在超越海外的可能,国产新药更值得期待。   5.医药国企改革潜力持续,关注效率提升趋势   2023年年报和2024年1季报发布,医药国企整体增速显著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医药央国企,2023年扣非净利润依然保持了同比增长,同期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扣非增速为-26.11%,2024年Q1医药央企扣非增速为14.65%,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自2022年以来,医药央国企改革效率提升趋势已形成,考虑到医药央国企涉及细分领域包括医药商业、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多系列领域,国药系资产整合仍在推进中,股权激励等措施尚未推出,未来的改革的潜力仍将持续释放,净利率水平有望继续提高。   6.关注部分原料品种的价格周期,需求转变增加向上弹性   2023年医药原料药出口整体承压,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出口额下降20.68%,出口均价单价下降24.7%,供给端过剩是导致价格承压的主要因素,但原料药各品种之间供需相对独立,依然有部分原料药品种供应格局优化,价格处于景气阶段,如硫氰酸红霉素等中间体,5月6日,有生产企业继续提升报价。2022-2023年,多数原料药品种处于降价和出清产能阶段,梳理主要的维生素品类中,VB1和VK3已经从2023年Q4开始涨价,2024年有望迎来供给的新变化,预计供给端会进一步收缩产能,提升价格;其他维生素品种近期企业停报或者提价的信息增加。需求方面,下游猪肉价格呈恢复趋势,若下游生猪养殖景气恢复,作为主要面向养殖需求的维生素品种,下游企业更有主动性去准备库存,拉动需求。   7.呼吸道检测国内市场具有壁垒,市场渗透率稳定提升   国内企业万孚生物和九安医疗先后获得甲乙流+新冠的家庭快检试剂的FDA许可,2024年将是国内企业进军欧美呼吸道联检市场的重要开端,其产品平均定价有望高于国内,市场值得期待。国内市场方面,圣湘生物和英诺特已发布2024年1季报,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再次验证了检测渗透率的提升是支撑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市场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增长具有延续性。竞争格局方面,快速增长的市场必然会吸引新企业加入,但联检产品对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更高,未来呼吸道联检市场不会快速进入红海竞争阶段,而且先发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满足医院筛查需求方面,更多样化的检测项目组合更能切合医保控费和呼吸道流行疾病谱变化。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2024年是医药行业实现驱动切换,依靠新技术应用,依靠出海开发新市场,逐步走出供给端“内卷”的关键时期,海外贸易风险和国内集采降价风险因素并存,但医药细分领域众多,既有抗风险的资源型品种的方向,也有依靠新技术率先突破的方向,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资源型品种更能应对不确定性,血液制品景气维持,行业整体加速等多因素推动,细分行业的溢价有望提升,推荐【派林生物】和【博雅生物】,关注【博晖创新】、【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   2)品牌中药及其配套上游产业链更能防御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好的现金流具备现金分红基础,推荐【健民集团】,关注【千金药业】、【羚锐制药】、【马应龙】。医院渠道,关注基药目录推进进度,关注【贵州三力】。   3)连锁药店的集中度继续提升,门诊统筹有望加速推进,推荐【老百姓】,关注【益丰药房】、【一心堂】、【健之佳】。   4)医药国企改革的增长潜力有望继续释放,央国企平台的效率提升更为突出,化学制药类国企,经历集采后负面影响已基本消化,费用和成本存在优化空间,推荐【国药现代】,关注【华润双鹤】;医药流通类国企,国大药房的效率对比民营连锁提升潜力较大,建议关注【国药一致】;器械类国企,改革后经营效率持续提升,推荐【迪瑞医疗】,关注【新华医疗】;中药类国企,内部激励优化,激活销售潜力,关注【千金药业】。   5)呼吸道检测市场场在2024年1季度业绩中持续验证,2季度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推荐具有快检优势的【英诺特】,推荐受益于家庭自检需求的【圣湘生物】;关注甲乙流新冠三联快检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的【万孚生物】,关注【东方生物】和【奥泰生物】。   6)原料药行业关注部分品种景气周期变化和合成生物学应用,经过2022-2023年的市场调整,部分原料药品种供需发生新的变化,建议关注供应格局稳定,具备持续提价基础的VB1,推荐【天新药业】,关注下游库存变化,目前正处于销量提升阶段的提取法尼古丁,推荐【金城医药】,合成生物学在应用中未来有望市场产品规模化量产的,关注【富祥药业】和【川宁生物】。   7)海外创新药专利陆续到期,为原料药市场提供机遇,尤其是GLP-1、利伐沙班等重磅品种,推荐业绩订单持续兑现的【诺泰生物】,关注【翰宇药业】、【同和药业】。   8)聚焦GLP-1大品种及配套产业链:①GLP-1创新药方向,全球GLP-1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海外已验证具有更佳减重效果的双靶点激动剂方向,国内已布局双靶点激动剂方向的创新药,可以凭借更好的效果与司美格鲁肽等仿制药进行差异化竞争,推荐一期临床减重数据优异的【众生药业】,关注【博瑞医药】、【甘李药业】、【华东医药】;②上游GLP-1原料产业链,推荐【诺泰生物】和【凯莱英】,关注【圣诺生物】;③GLP-1注射用包材的国产化落地,推荐【美好医疗】。   9)仿制药产业链CXO有望形成自我驱动,2024年订单周期独立于创新药投融资趋势,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推荐【百诚医药】、关注【阳光诺和】和【万邦医药】。   10)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探索,biotech类企业实现自我造血扭亏。推荐已显现盈利,并持续拓展产品市场空间的【吉贝尔】,推荐具有国内创新药孵化的CSO平台,推荐【百洋医药】,关注主力产品西达本胺适应症有望进一步拓宽的【微芯生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页
      2024-06-17
    •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CPI受益于折叠屏放量,国产替代方兴未艾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CPI受益于折叠屏放量,国产替代方兴未艾

      化学制品
        CPI是柔性显示盖板的主流材料   随着柔性可折叠屏幕时代的来临,寻找合适的屏幕使得基板和盖板“软下来”便成为当务之急,其既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又要可以经受数万次的折叠而不损坏,还要具有玻璃一样的透明度。目前只有经过涂布硬化处理的CPI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以上要求。折叠玻璃(UTG)可作为替代CPI的解决方案,但我们认为,两种材质各有千秋,未来或将共存,且CPI具有成本优势,在大尺寸屏幕上或将是主流。   折叠屏放量,CPI或迎来市场拐点   2024年是折叠屏发展元年,2024年Q1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9%,创过去六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华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7%,超越了长期领跑市场的三星,荣耀和摩托罗拉出货量也实现同比高增。未来在华为、三星、苹果折叠屏手机等新品拉动下,全球折叠屏出货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作为柔性显示材料的CPI或迎来市场规模扩大的拐点。   国内已处于产业化前夕   CPI生产技术壁垒高、加工难度大,仅KOLON和日本住友等极少数日韩企业具备供应能力。自主可控大方向下,国内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进展。长阳科技于2018年便着手CPI的研发,2024年4月公告拟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瑞华泰CPI薄膜已实现样品销售,正在研发的柔性OLED用CPI薄膜项目光学级中试产线处于装备与工艺优化阶段。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CPI国产化的领先企业   未来在华为、三星、苹果折叠屏手机等新品拉动下,全球折叠屏出货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我们看好折叠屏放量下CPI的发展机遇,并建议关注致力于CPI国产化的领先企业。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国内产业化进展缓慢;公司在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6-17
    • 生物医药Ⅱ行业周报:神外创新黑科技,脑膜胶处于快速普及阶段

      生物医药Ⅱ行业周报:神外创新黑科技,脑膜胶处于快速普及阶段

      生物制品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硬脑膜医用胶的发展现状。   神经外科的硬脑(脊)膜修复手术中,医生通常通过缝针缝合硬脑(脊)膜。然而,缝合过程中会产生微小的针孔,难以实现完全密闭环境,从而增加脑脊液渗漏风险。根据《脑脊液漏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开颅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4%~32%。为了更好地防止脑脊液渗漏,临床上神经外科医生常使用医用胶类产品辅助硬脑(脊)膜的封闭。   根据Global Data以及iData Research研究所数据显示,2020年医用胶在美国市场使用的数量约为脑膜的2.5倍;根据《中国医用封合材料医疗器械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度我国硬脑膜封合材料终端市场约为22.75亿元。可吸收医用胶的研发难度较高,因此该类产品在国内市场曾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国内神经外科手术对医用胶的使用尚处于普及阶段,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实力的提升以及国外相关手术使用习惯在国内逐步推广,可吸收医用胶相关产品陆续上市,进入快速普及阶段。   迈普医学自主研发的睿固?硬脑膜医用胶于2023年2月获NMPA批准。该产品采用多组分交联及雾化成胶技术、水凝胶多组分均匀网络交联技术、混联雾化成胶系统设计及制造技术,通过亲电、亲核组分形成均匀可控的交联水凝胶网络。睿固?硬脑膜医用胶用于硬脑膜缝合部位的辅助封合,防止脑脊液渗漏,与睿膜?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和睿康?硬脑(脊)膜补片两款硬脑膜修补产品共同构建全面的封闭防漏解决方案。   国际市场上,仅有英特格拉的DuraSeal?Dural Sealant System和史赛克公司的Adherus?AutoSpray Dural Sealant两款产品。据迈普医学招股书中Global Data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市场上,用于硬脑(脊)膜修复的可吸收医用胶市场中,英特格拉约占70%,史赛克公司约占30%。   国内市场上,由于Integra和史赛克的产品尚未获批,目前有赛克赛斯和迈普两家参与者,竞争态势良好。赛克赛斯的可吸收硬脑膜医用胶(赛脑宁)于2018年在国内上市,其收入自2018年的31.71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8,399.4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3.43%,毛利率超过90%。迈普医学的睿固?硬脑膜医用胶于2023年获得批准,目前国内市场正处于快速普及阶段,有望复制赛克赛斯脑膜胶的收入增长轨迹。   建议关注标的:迈普医学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下跌,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8位。本周(6月3日-6月7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1.75%,跑输沪深300指数1.59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42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位。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有涨有跌,其中中成药子板块上涨0.52%,涨幅最大;医药流通子板块下跌3.81%,跌幅最大。   投资建议:把握“关键少数”,寻求“单品创新+出海掘金+院内刚需”潜在机遇   (1)单品创新,渐入佳境:CNS系列(恩华药业、丽珠集团、苑东生物)、创新医械(微电生理、惠泰医疗、赛诺医疗)。   (2)出海掘金,拨云见日:创新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康辰药业、百奥泰)、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新产业、亚辉龙)。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6-17
    • 静待医药行情回暖

      静待医药行情回暖

      西南证券
      35页
      2024-06-16
    • 氟化工行业周报:萤石市场表现坚挺,制冷剂市场静待破冰点出现

      氟化工行业周报:萤石市场表现坚挺,制冷剂市场静待破冰点出现

      化学制品
        本周(6月11日-6月14日)行情回顾   本周(6月11日-6月14日)氟化工指数下跌0.71%。截至6月14日,氟化工指数收于3238.54点,下跌0.71%,跑输上证综指0.10%,跑赢沪深300指数0.20%,跑赢基础化工指数0.37%,跑输新材料指数2.21%。   氟化工周行情:萤石价格持平,R22价格持续走高   萤石: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6月14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800元/吨,较上周同期持平;6月均价(截至6月14日)3,802元/吨,同比上涨21.47%;2024年(截至6月14日)均价3,495元/吨,较2023年均价上涨8.39%。   据氟务在线跟踪,国内萤石粉博弈挺价,市场表现坚挺。需求消耗转弱,下游订单出货不畅对原料萤石消耗速度放缓;供应端全国矿山安全整治行动下萤石增量有限,持货商出货无压状态,供应端利好成萤石易涨难跌的主要条件。   制冷剂:截至06月14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36,000、22,867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持平、+0.35%;较5月同期分别+2.86%、+5.56%;较2023年同期分别+161.82%、+1311.87%。(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37,500、20,168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6.25%、-10.25%;较5月同期分别-16.67%、-25.75%;较2023年同期分别+59.57%、+122.81%。(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29,500、11,008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4.84%、-11.68%;较5月同期分别-7.81%、-14.77%;较2023年同期分别+31.11%、+116.77%。(4)R143a价格、价差分别为60,000、45,230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持平、+0.20%;较5月同期分别+3.45%、+1.05%;较2023年同期分别+215.79%、+641.59%。(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30,000、20,033元/吨,较上周同期分别+1.69%、+2.65%;较5月同期分别+13.21%、+21.62%;较2023年同期分别+57.89%、+91.33%。   据氟务在线跟踪,制冷剂市场疲软运行,因产品价格高位,渠道采购心态减弱,积极去库存,生产企业累库为主,市场涨势乏力,僵持博弈之下市场呈现回调趋势。但配额之下企业对于市场信心依旧,因产品利润较好,小幅让利。   行业资讯   河北平泉冀中矿业萤石矿扩建项目披露环评报告: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内保有资源量矿石量92.9万吨,CaF2平均品位33.37%,CaF2矿物量31.0万吨。我们认为,氟化工全产业链将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碳中和最为彻底的行业之一制冷剂,以及受益于需求迸发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化工各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国内企业将乘产业东风赶超国际先进,建议长期重点关注。推荐标的:金石资源(萤石)、巨化股份(制冷剂、氟树脂)、三美股份(制冷剂)、昊华科技(制冷剂、氟树脂、氟精细)等。其他受益标的:永和股份(萤石、制冷剂、氟树脂)、中欣氟材(萤石、氟精细)、东岳集团(制冷剂、氟树脂)、东阳光(制冷剂)、新宙邦(氟精细)。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政策变化,安全生产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6-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涤纶长丝价格延续上涨,大厂迎来产销放量期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涤纶长丝价格延续上涨,大厂迎来产销放量期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1:长丝大厂迎来产销放量期,利润有望逐步兑现   本周(6月11日-6月14日)涤纶长丝价格延续上涨态势。截至6月14日,涤纶长丝POY市场均价为7875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25元/吨;价差为1340元/吨,较上周同期增长127元/吨。5月23日长丝大厂集体挺价以后,长丝下游企业多以消化手中库存为主,同时其优先采购长丝小厂价格稍低的长丝产品,长丝大厂短期内产销平淡。截至本周:(1)长丝下游企业的长丝原料备货陆续消化殆尽,开始进入刚需补库阶段。(2)由于之前长丝下游企业优先采购长丝小厂的产品,目前长丝小厂库存基本所剩无多,且小厂带有惜售情绪。在此背景下,伴随下游刚需补库,本周以来长丝大厂产销持续放量,利润持续兑现。据CCF消息,截至每日下午3点半,6月11-14日长丝行业平均产销估算分别在5-6成、8成偏上、7-8成、5成左右。我们认为,此次在需求淡季集中挺价已经反应了长丝大厂的协同决心。未来随着3季度化纤传统需求旺季到来,叠加行业产能增速放缓,行业供需格局向好,我们继续看好涤纶长丝行业景气增长。【推荐标的】新凤鸣、桐昆股份;【受益标的】恒逸石化。   本周行业观点2:本周工业级磷铵成交价格较为平稳,主流企业待发为主工业级磷铵:6月中旬华北地区某企装置预计恢复生产,导致工铵供应后续有小幅增产预期。本周下游新疆水溶肥市场刚需旺季仍在,不过农户对高价货源接受度一般,刚需采买为主;近期磷酸铁工厂开工维持高位,对工铵需求较前期有所增长。整体来看,本周工铵需求端依旧火热,不过对比上周,市场氛围稍有转淡。   本周行业新闻:万华化学拟将现有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原料改为乙烷等【万华化学】2024年6月11日,万华化学发布了《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原料多元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对现有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进行原料多元化改造,改造后原料由丙烷变为乙烷,公辅工程均依托万华已有设施。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等;【化纤行业】新凤鸣、华峰化学、三友化工、海利得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宏柏新材;【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滨化股份等;【其他】黑猫股份、振华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   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东方盛虹等;【化纤行业】新乡化纤、神马股份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湖北宜化、新洋丰、东方铁塔、盐湖股份等;【硅】三孚股份、晨光新材、新安股份;【纯碱&氯碱】新疆天业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4-06-16
    • 医药生物周跟踪:支付端变化对药店影响?

      医药生物周跟踪:支付端变化对药店影响?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