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化工行业周报:纯碱价格小幅回落,6月以来库存呈上涨趋势,光伏玻璃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化工行业周报:纯碱价格小幅回落,6月以来库存呈上涨趋势,光伏玻璃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化学原料
        纯碱市场价格小幅回落。根据百川资讯,2024.6.6-2024.6.13国内纯碱市场价格小幅上涨。截止到6月13日,轻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080元/吨,较前一周四下跌49元/吨;重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247元/吨,较前一周四下跌36元/吨。纯碱市场弱势进行。   行业周度开工率上升,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根据百川资讯,前期停车检修装置均已逐步恢复正常运行,江苏实联纯碱装置重启逐步恢复正常;河南金山化工孟州、舞阳5线装置恢复正常;江苏华昌纯碱装置6月11日降负运行,6月12-14日停车检修。截止到6月14日,纯碱行业周度开工率为89.07%,环比提升7.6个百分点。   6月以来库存呈上涨趋势。根据百川资讯,2024年1-5月,国内纯碱行业开工率基本维持在80%以上,2024年5月纯碱行业开工率为84.22%,环比提升1.48个百分点。根据百川资讯,截至2024年6月14日,国内纯碱企业库存总量为74.15万吨,环比上升9.2%,6月以来现货库存量呈上涨趋势。   4月出口有所下滑,进口上升。根据百川资讯援引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我国纯碱进口量6.39万吨,同比增加幅度94.46%;2024年1-4月份我国纯碱进口量共计59.87万吨,同比增加幅度645.49%。2024年4月份我国纯碱出口量9.05万吨,同比减少幅度49.01%;2024年1-4月份我国纯碱出口量共计30.84万吨,同比减少50.91%。   平板玻璃需求有所下降,工厂库存水平中等。根据百川资讯,2024年5月平板玻璃产量396万吨,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2.73%,1-5月总产量2046万吨,同比减少13.19%,净减少311.52万吨。截至6月14日,平板玻璃库存258.69万吨,库存水平中等。   受益于光伏需求的增长,光伏玻璃产量持续释放。根据百川资讯,2024年5月光伏玻璃产量254.79万吨,同比增加62.95%,环比增加4.06%,1-5月总产量1147万吨,同比增加57.41%,净增加418.48万吨。我们认为随着下游光伏行业的需求增长,光伏玻璃将持续有新建项目投产,从而带动纯碱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纯碱相关标的:远兴能源、中盐化工、双环科技、山东海化、和邦生物等。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出口下滑。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5页
      2024-06-21
    • 医药流通行业行业研究:财务表现看药店:粗放增长时代结束,提质增效方能剑指未来

      医药流通行业行业研究:财务表现看药店:粗放增长时代结束,提质增效方能剑指未来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为什么写这篇报告?因为我们在对行业的观测中清晰的看到,随着医药板块整体估值的回落、宏观流动性环境的改变、以及资本市场相关规定的改变,连锁药房板块“无限弹药”、粗放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局限性。后续企业必须更谨慎地使用资本、更清晰地提高盈利能力;如果要在连锁药房企业中获得更好的回报,必须选择追求高质量增长的企业。本报告特从有限的几个财务角度对已经上市的部分连锁药房企业进行对比,试图探秘行业内企业在粗看高度同质化的商业模式下所具有的深刻差异,力图为投资者提供启发。   以杜邦分析进行拆解,头部连锁药店盈利能力分化。整体上看,纳入我们比较的部分上市连锁药店总资产周转率逐步接近;2021年新租赁准则执行后,权益乘数总体亦呈上升趋势;但不同企业销售净利率出现分化。继续仔细观察,在费用端各药店个别年份虽略有波动但整体控制稳定,盈利能力差异更多来自于毛利率的区别。在业务模式上,加盟扩张模式虽带来低毛利批发业务收入占比的提升,但同时降低了费用率,总体对盈利能力影响不大,零售业务毛利率的波动影响更为重要。拆分到零售业务品类,2023年中西成药在各药店收入中占比均超过7成,但相应毛利率亦有所分化。在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品类管理能力卓越的头部企业有望保持更平稳的毛利率,进而展现更强的盈利能力。   从效率角度分析,门店扩张主旋律下改善营运能力方能助推ROE提升。2021年新租赁准则推行后,各药店总资产明显增加,降低了总资产周转率,近年来各药店收入增速受外部环境变化有所波动,存货周转效率也因为持续去库存而有所下降。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影响逐步出清、库存消化完毕,头部药店营运能力有望改善,资产周转有望加快,在薪效、租效等方面展现良好势头、经营质量高的公司有望更快改善营运能力、提升盈利水平。   从行业总体看药店未来发展,经营质量突出的龙头有望继续扩大优势。根据《中国药店》数据,样本企业同店销售增长从2022年的10.46%降至2023年的8.58%,是2014年以来10年中的第二低点。随着国内药店数量持续提升,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大,同店增速放缓,经营质量高的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处方外流背景下,2023年样本企业处方药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46.84%,但其利润贡献只有34.3%。随着药店门诊统筹的进一步落地,处方外流速度有望加快,处方药类产品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药店总体毛利率或呈下行趋势,精细化品规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凸显。从中国100强药店经营品种情况来看,2023年自有品牌或高毛利商品占比较2019年已提升0.6个pct。   投资逻辑   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是我们持续看好头部连锁药店的两大主线逻辑,但目前头部连锁药店在门店高速扩张、处方药收入占比提升之后,不同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分化。在处方外流大趋势下,连锁药房企业只有保持良好品类管理能力以缓冲毛利率下行趋势,同时在门店扩张中保持经营质量以改善营运能力,提升收入增速,方能展现更好的盈利能力,在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占据主动。   重点公司   建议重点关注益丰药房(精细化管理能力突出)、老百姓(毛利率明显改善)。同时关注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漱玉平民等企业的经营和效率提升。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处方外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消费者购药习惯改变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6-21
    • 2024年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治疗行业概览:ALS患病群体超20万人,精准治疗方案面临挑战(摘要版)

      2024年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治疗行业概览:ALS患病群体超20万人,精准治疗方案面临挑战(摘要版)

      化学制药
        发病年龄较发达国家提前,提示早期筛查与药物治疗必要性   早期确诊和及时药物治疗对延缓ALS病情恶化至关重要。中国应关注ALS患者特点,提高早期筛查和治疗效率,降低患者痛苦。根据研究数据显示,中国AL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因此,中国应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提高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技术水平,加强对中年男性的早期筛查,以尽早干预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并推动ALS临床管理水平提升。   注射剂型监管政策收紧,加之患者退行性症状导致固体剂型吞咽困难,国产品牌药物专注于黏膜吸收剂型创新   静脉注射药品生物利用度高,但易受制造工艺变化影响,质量难统一控制,安全性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19至2022年间由静脉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均超50%,国家发布相关文件以加强对静脉用药管理的关注。2022年南京百鑫愉推出舌下片,成为首个舌下给药产品,提高患者用药积极性,海思科与AquestiveTherapeutics,Inc.合作推出利鲁唑口溶膜剂型,通过粘膜粘附特性实现快速分解,适用于舌部功能障碍患者,提高患者治疗意愿,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   中国仍以症状缓解作为药物治疗重点,海外已有靶向治疗药物上市推动本土ALS精准诊疗加速发展   截至2023年,中国ALS治疗市场仅有利鲁唑与依达拉奉2种药物已实现全面商业化,暂无以突变基因为治疗靶点的药物面世。渤健公司自主研发的托夫生注射液海外上市申请获批,预计通过特许引进后可加速投入临床使用,助力靶向治疗新药在中国患者中推广。同时全球科研机构从新药研发和已有药物适应证扩增角度出发,已布局多款精准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工作,本土诊疗机构端药物方案选择范围有望实现拓展。
      头豹研究院
      28页
      2024-06-21
    • 消化道黏膜疾病治疗药物的精准化迭代路径解析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消化道黏膜疾病治疗药物的精准化迭代路径解析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中国消化道黏膜疾病药物治疗行业市场持续扩张,主要受到肠道黏膜疾病和胃黏膜疾病患者群体增加的影响。肠道黏膜疾病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患病率逐年增加,胃黏膜疾病则与高强度生活压力及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中青年群体患病风险居高。幽门螺杆菌感染难治性为消化道疾病埋下长期风险,政府多维度防控工作发力,从治疗方案推荐及居民防治意识提升等方面推进早筛早治,为药物治疗营造充足空间。长期来看,伴随疾病防控部门对消化道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加之居民自诊率和养胃意识提升,药物治疗市场将实现进一步放量,新药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实现也将为市场扩张提供新动力。
      头豹研究院
      27页
      2024-06-21
    • 中国生命科学政策导向及产业园研究报告

      中国生命科学政策导向及产业园研究报告

      医药商业
        生命科学行业正在不断发展。该行业发展得到了诸多因素支持。其中,较为重要的四个因素包括利好政策、行业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创新水平提升。   政策-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以及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等。   生命科学行业发展-现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时,中国的生物制药业在基因工程和创新药物研发方面的成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许多其他成熟市场国家的水平。此外,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到7.6万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预测,202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将稳定增长至13.0万亿元,实现9.5%的复合年增长率。   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结构正朝着有利于生命科学企业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通常需要提高个人的医疗保健水平。依据瀚亚投资(中国)的数据,到2035年,中国的老龄人口(60岁及以上)预计将达到4.0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5%。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可能超过劳动年龄人口。   生命科学研究和创新-科研创新水平是在一个地区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任何行业领域培育新商业机会的关键。大学及其培养的毕业生为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用于研发新产品的资金同样重要。在生命科学领域,从创新药到创新医疗器械都可以称之为新产品。如果这些新产品具有开创性,那么它们就能推动产品创新。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制药市场之一。通过投资相关研发,中国正不断努力在药品和医疗设备质量上取得更大突破。   以上四个方面以及其他因素不仅将推动中国生命科学产业内商机涌现,还将积极影响国内对生命科学相关商业地产的需求,尤其是本报告所提及的五个城市市场。
      戴德梁行有限公司
      37页
      2024-06-21
    • 创新药行业2023年报和2024年1季报分析

      创新药行业2023年报和2024年1季报分析

      生物制品
        创新药板块:持续推荐,产业趋势较为明确,政策支持,呈现多主线投资机会   出海兑现商业化价值:高度创新品种,有望分享欧美高支付市场   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较为明确,自2020年开始,无论是权益授出的形式亦或是产品获批上市的形式,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市公司已完成20余项药物/在研药物海外权益的授出并且有6款创新药在美国获批上市,6款获批创新药为:贝伐珠单抗、F-627、呋喹替尼、特瑞普利单抗、托珠单抗、利培酮缓释微球。   国内兑现商业化价值:政策支持态度较为明确,真创新药品种有望带来更丰厚的研发回报   4月9日至11日,医保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连续三天,累计共发布8篇推文,内容涉及DRG/DIP政策的理解、对医疗行为的影响以及最为重要的群众利益受损监督举报电话渠道发布。此事体现了医保局对政策落地执行进一步加强监督的决心和行动。同时,近日医保局也发布2篇推文回顾了广西、福建两省医疗机构加速回款,纾解企业现金流压力的成果。此事体现了医保局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关切和成果。此外,近期北京、广州黄埔等多地发布促进鼓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对创新药应用和支付的支持进一步较为明确提升,多地的政策均反映了地方医保局及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创新药落地使用,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个股高速成长兑现价值,临床管线具有重大突破   每年有多个重磅学术会议举行,包括ASCO,ESMO,WCLC等。多家创新药公司将在会议上披露在研产品临床数据。首次POC产品以及显著优于现有临床治疗效果的产品更具有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创新药产业趋势较为明确,政策对“真创新”的支持态度较为明确。随着真创新好品种越来越多,商业化价值兑现呈现多元化,建议   结合催化节奏和估值空间关注:   1)海外商业化兑现为主:科伦博泰生物(H)、和黄医药(H)、和誉医药(H)、荣昌生物(H)、百奥泰、百济神州、百利天恒、迈威生物;   2)国内商业化兑现为主:中国生物制药(H)、恒瑞医药、亿帆医药、信立泰、贝达药业、艾迪药业、康诺亚(H);   3)个股高速成长兑现为主:信达生物(H)、迪哲医药、康方生物(H)、泽璟制药、君实生物、绿叶制药(H)、益方生物、复宏汉霖(H)、加科思(H)、艾力斯   风险提示:个别公司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上市药物价格降幅超预期,商业化竞争风险,政策波动的风险,市场接受度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4-06-21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Verona Pharma:COPD疗效再上一个台阶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Verona Pharma:COPD疗效再上一个台阶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COPD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亟需新药:COPD的全球患病率高达10.3%,是全球第三大死因。尽管目前已有接近40种药物获批,但仍有56%的患者对疾病控制感到不满意。即使是三药联用(LABA/LAMA/ICS),仍有不少患者每年经历至少两次急性发作。此外,该领域已经40年未出现过全新机制的药物,这进一步突显了开发创新治疗方法的紧迫性。   新药Ensifentrine具备多种优势:(1)COPD全新机制,疗效明确,安全性好,benefit/risk比值高,在现有治疗药物的基础上还可带来额外临床获益;(2)受众群体大:ENHANCE研究纳入的患者中30%为1L疗法,其余为2L或3L,且疗效不受Eosinophil水平影响,适用范围(US)约860万患者。相比之下,Dupilumab(IL-4/13)仅适用于约30万患者;(3)由于Ensifentrine的主要功能为气管扩张,所以理论上对哮喘、囊性纤维化都能起效,因此其市场空间后续有望扩容一倍以上;(4)相比LABA,Ensifentrine的安全性更好,临床地位有望超越LABA;(5)用药依从性好,Ensifentrine是小分子药物,所以可以和其他小分子药物作为复方吸入制剂,不增加患者用药便捷性方面的负担。   风险提示:Ensifentrine获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专利延期不及预期的风险;竞品疗效大超预期的风险;药物上市后出现额外副作用的风险;价格管控的风险;Ensifentrine与LAMA联用临床失败的风险;Ensifentrine与LABA联用缺乏协同效应的风险;美国继续推迟降息,融资环境恶化的风险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页
      2024-06-21
    • COPD行业专题:沉寂十余年,新疗法启航

      COPD行业专题:沉寂十余年,新疗法启航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全球约5亿患者可对标糖尿病,行业天花板高,且国内诊断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2019年造成323万人死亡,在全球范围内共有约5亿患者,患者基数大,行业天花板高,我们认为可对标糖尿病。同时,我国COPD诊断率仅为26.8%,控制率仅为20.2%,均远低于美国同指标数据,我们认为国内COPD诊断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十余年未有新疗法获批,COPD药物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COPD领域已经有数十年未有新疗法获批,虽然最高标准的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但仍有大约一半患者在接受三联治疗后出现COPD急性加重。此外,大约56%的患者对维持治疗感到不满意,我们认为COPD用药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亟需新药。   新型疗法获批在即,COPD治疗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COPD新疗法有望迎来新突破:(1)Ensifentrine:PDE3/PDE4双靶点抑制剂,不区分治疗背景与急性加重史,均可使患者临床获益,适用人群广泛,预计2024年6月26日PDUFA,重磅催化可期;(2)Dupilumab:靶向IL-4Rα,有望成为COPD领域首个生物药,两项Ⅲ期临床数据高度吻合,疗效优异且确切。Dupilumab原计划于2024年6月27日PDUFA,但因FDA要求对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更多的分析,PDUFA日期被推迟到2024年9月27日;(3)Tezepelumab:当前生物药疗效最佳品种,Ⅱ期数据表现亮眼,AstraZeneca正在积极规划Tezepelumab治疗COPD的Ⅲ期临床试验。我们认为,随着Ensifentrine和Dupilumab陆续获批以及后续Tezepelumab等优效品种临床持续推进,COPD治疗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   投资建议:目前国内相关标的对应管线仍处于较早期阶段,建议关注三生国健(SSGJ-611,IL-4Rα)、迈威生物(9MW1911,IL-33R)、中国生物制药(TQC3721,PDE3/4)和恒瑞医药(HRS-9821,PDE3/4)。   风险提示:新药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新药安全性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页
      2024-06-21
    • 医药生物: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关注重点公司及品种

      医药生物: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关注重点公司及品种

      生物制品
        事件:   近日,《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续约和竞价沿用去年规则,将与定稿后的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一并公布。   点评:   时间节奏、流程和过往医保目录调整基本一致,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和公布结果五个阶段。准备阶段(2024年5-6月)、申报阶段(2024年7-8月)、专家评审阶段(2024年8-9月)、谈判/竞价阶段(2024年9-11月)、公布结果阶段(2024年11月)。   区别是增加了一类调出的规则:(1)近3年未向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供应的常规目录药品。(2)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按协议约定保障市场供应的谈判药品。   根据药品适应症获批上市的时间,我们梳理了可以参加本轮医保谈判的品种,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药品的后续进展。   按品种:1)PD-1类,国产药品特瑞普利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皆可能通过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条件申报。2)EGFR类,国产药品贝福替尼可能通过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条件申报。3)BTK类,国产药品泽布替尼可能通过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条件申报   按公司:   A股公司及重点品种——①恒瑞医药:富马酸泰吉利定(首次)、氟唑帕利(新适应症)、达尔西利(续约)、阿得贝利单抗(首次),②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新适应症)、泽布替尼(新适应症),③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④贝达药业:贝福替尼(新适应症),⑤迪哲医药:舒沃替尼(首次),⑥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首次),⑦罗欣药业:替戈拉生(续约+新适应症),⑧微芯生物:西达本胺(新适应症),⑨上海谊众:紫杉醇胶束(首次)。   港股公司及重点品种——①中国生物制药:贝莫苏拜单抗(首次)、安罗替尼(新适应症)、安奈克替尼(首次)②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首次)、依沃西单抗(首次),③绿叶制药: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首次),戈舍瑞林(新适应症),紫杉醇脂质体(续约),④石药集团/倍而达:瑞泽替尼(首次)⑤翰森制药:阿美替尼(续约),⑥云顶新耀:布地奈德肠溶胶囊(首次)。   海外公司及重点品种——①诺华制药:英克司兰钠注射液(siRNA)(首次)、司库奇尤单抗(续约+新适应症);②礼来:替尔泊肽(首次),③辉瑞:阿布昔替尼(续约+新适应症)、洛拉替尼(续约),④罗氏制药:法瑞西单抗(首次),⑤卫材药业:仑卡奈单抗(首次),⑥阿斯利康:奥希替尼(续约),⑦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续约+新适应症)。   风险提示:医保政策变动,企业策略无法预测的风险,药品竞争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21
    • 医药行业周报:Woolsey小分子疗法2期临床结果积极,用于治疗ALS

      医药行业周报:Woolsey小分子疗法2期临床结果积极,用于治疗ALS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20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40%,跑输沪深300指数0.68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设备(-0.07%)、医疗研发外包(-0.32%)、血液制品(-0.67%)表现居前,线下药店(-2.97%)、医院(-2.69%)、医药流通(-1.98%)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博济医药(+20.03%)、诺泰生物(+18.64%)、百花医药(+10.10%);跌幅榜前3位为广誉远(-8.64%)、太安退(-7.69%)、乐心医疗(-6.35%)。   行业要闻:   近日,Woolsey宣布,公司在研药物Bravyl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2a期临床研究REAL中耐受性良好,并且显著降低血液中关键生物标志物神经丝轻链(NfL)的水平。Bravyl是一款Fasudil的口服剂型,Fasudil是一种强力的Rho激酶(ROCK)抑制剂,通过抑制ROCK活性,可能对抗神经退行性病变并促进神经元再生。   (来源:Woolsey)   公司要闻:   普利制药(300630):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签发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上市许可,该药由礼来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并完成研制,于1958年获得FDA批准上市。   中源协和(600645):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武汉光谷中源药业有限公司于近日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签发的关于VUM02注射液新增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   诺诚健华(688428):公司发布公告,创新药Tafasitamab(坦昔妥单抗)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不适合作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成年患者的生物制品许可(BLA),近日已获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   国药现代(600420):公司发布公告,孙公司DALI Pharma收到波兰药监局药品注册办公室核准签发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上市许可,该药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6-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