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胰岛素接续采购开标价格较首轮微降,三代胰岛素需求量及使用占比稳步提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胰岛素接续采购开标价格较首轮微降,三代胰岛素需求量及使用占比稳步提升

      生物制品
        主要观点   胰岛素接续采购开标,价格较首轮微降。4月23日,全国胰岛素专项集采接续采购开标,在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拟中选结果。根据医保局公布信息,本次接续采购全国共有超过3.5万家医疗机构参加,填报胰岛素需求量超过2.4亿支,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生产企业积极参与,所有投标企业均有全部或部分产品中选。本次胰岛素续标的范围为餐时人胰岛素、基础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共6个采购组、11个报价单元。共13家企业53个产品参与本次接续采购,49个产品获得中选资格,中选率92%,中选价格稳中略有下降,在首轮集采降价基础上降低3.8个百分点,与上一轮价格基本持平。从拟中选结果看,甘李药业、诺和诺德、通化东宝均有6个品规拟中选;东阳光、江苏万邦分别有5个、4个品规拟中选,较首轮胰岛素专项集采有大幅提升。   集采推动三代胰岛素需求量及使用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11月,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采购首次将生物药纳入集采范围,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我国胰岛素价格从全球价格高地降至全球较低水平。中选结果执行2年来,实际采购量超过协议采购量的2倍。与集采前相比,疗效和安全性更好的三代胰岛素使用量占比从58%提升至70%,与欧洲国家的用药结构更为接近。据医药经济报数据,中国有1000万左右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集采前,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胰岛素年用量约2.5亿支;集采后,中选胰岛素22个月用量达6.5亿支,平均年用量约3.5亿支。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表示,胰岛素专项接续政策结合首轮集采A、B、C类分组品种的价格和采购量特点,设置了A、B、C三类产品价格线,引导企业合理报价,中选价稳中有降、产品间价差缩小。此外,政策协同促进医疗机构准确报量,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整体需求量的增加、使用占比提升,反映了临床用药升级,也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根据医药经济报,本次中选结果将于下个月在全国落地实施。   投资建议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调查数据,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5.37亿人,其中未确诊人数有2.4亿人,患者人群庞大。《柳叶刀》相关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13.1亿人患有糖尿病。建议关注:甘李药业、通化东宝、联邦制药、亿帆医药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4-04-2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看好草甘膦等农药海外补库渐启,粘胶长丝报价上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看好草甘膦等农药海外补库渐启,粘胶长丝报价上行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1:草甘膦持续去库,看好出口链海外农药补库渐启   据Wind和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3月:国内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出口数量同比分别+56.3%、+30.1%、+40.8%,同时三种产品各月的出口量均高于2019-2023年同期出口量均值;从出口价格看,国内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出口金额同比分别-2.6%、+26.7%、+13.3%,出口均价同比仍承压但下降幅度趋缓。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国内草甘膦工厂库存自2024年2月23日的8.13万吨持续去库至4月26日的5.32万吨,行业开工率处于70%以上,需求端支撑稳定,供应端保持挺价态度。2022Q4以来,全球农药市场渠道进入去库周期,多数农药产品需求不足叠加行业供给端新一轮产能扩张进入投产期,导致产品价格震荡下行至历史低位,多家农药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报业绩同比承压。我们认为,随着海外市场去库存已近尾声,新周期备货启动带动农药刚需逐步释放,国内农药出口需求将逐步恢复正常,我们看好农药补库周期已起,农药行业公司2024年一季报业绩或见底,有望迎来盈利修复。【推荐标的】扬农化工、兴发集团等;【受益标的】江山股份、润丰股份、广信股份等。   本周行业观点2:粘胶长丝库存低位,个别企业报价上行   粘胶长丝: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4月26日,粘胶长丝市场均价44750元/吨;4月26日新乡化纤无光粘胶长丝产品报价上行1,500元/吨至48,000元/吨。国风马面裙需求持续向好,粘胶长丝作为马面裙主要原料部分型号供不应求,厂家库存水平低位,个别厂家报盘继续上调。【受益标的】新乡化纤、吉林化纤等。   本周行业新闻:氮肥企业积极表态将规范氮肥出口业务,认真做好保供稳价等【氮肥】4月22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向全体氮肥生产企业发出了《关于规范开展尿素出口业务维护尿素出口秩序的倡议》,多家企业积极表态将规范出口业务,认真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巴斯夫】巴斯夫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等;【化纤行业】新凤鸣1、华峰化学、三友化工、海利得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农化&磷化工】亚钾国际、兴发集团、云图控股、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宏柏新材;【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滨化股份等;【其他】黑猫股份、振华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   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东方盛虹等;【化纤行业】新乡化纤、神马股份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发龙蟒、湖北宜化、东方铁塔、盐湖股份等;【硅】三孚股份、晨光新材、新安股份;【纯碱&氯碱】中泰化学、新疆天业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04-28
    • 生物制造行业点评:生物制造政策有望近期出台,合成生物产业迎来重要拐点

      生物制造行业点评:生物制造政策有望近期出台,合成生物产业迎来重要拐点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在4月26日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提到——目前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且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生物制造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方向,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是一种全新的“造物”技术,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种技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旨在利用廉价原料,以菌种、细胞、酶为制造工厂,规模化发酵获得目标产品,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根据政府“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系列解读二,生物制造产业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方向,未来十年间35%的石油化工、煤化工产品将被生物制造产品替代。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估测,到2030年,生物制造技术每年将可降低10亿至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BCC Research2020年发布的《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由合成生物学直接驱动的全球市场规模已达53.19亿美元,预计2024年可达188.85亿美元,2019—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达28.8%。据2020年MGI在其发布的《生物革命:创新改变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研究报告中,预计在未来10~20年,合成生物学相关应用可能每年对全球产生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未来生物制造有望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次产业浪潮,有望打开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国家及地方层面政策频繁落地,生物制造产业化有望加速   近年来,生物制造相关政策频发,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2023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化。在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李强总理表示:国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生物制造被视作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政策端持续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而有望于近期出台的,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有望进一步加快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速度。   投资建议   生物制造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方向,我们看好在政策频繁落地背景下,生物制造产业化有望提速。相关公司建议关注:凯赛生物(全球长链二元酸头部企业,招商局入股)、华恒生物(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平台,全球丙氨酸头部企业)、梅花生物(氨基酸头部企业)、圣泉集团(独特一体化秸秆生物质精炼技术)、华熙生物(国内最早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嘉必优(发酵营养素头部企业)。   风险提示   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菌种及配方泄露的风险;   法律诉讼的风险;   生物安全的风险;   道德伦理的风险;   下游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8
    •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4.22—4.28)如何看待COFs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4.22—4.28)如何看待COFs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化学制品
        我们在3月15日发布了报告《COFs专题研究:大有可为的有机多孔材料》,就COFs的性能和应用做了简单介绍。COFs的结构可设计性和孔道均一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具备应用潜力,规划化制备迎来突破,COFs站在了产业化前夕。本篇报告意在阐述我们对COFs在锂电领域发展前景的看法。   COFs作为固态电解质应用尚需时日   相比硫化物和氧化物,COFs的主要痛点在于电导率较低,但其界面阻抗较小,且由于结构可设计性,电导率具备提升空间,材料可发展潜力较大。用于固态电解质的COFs对结构设计要求较高,若未来在电导率和成本两方面皆有所突破,可能是具备竞争力的一类固态电解质,但或仍需时日。   COFs正极复合材料更易落地,神行电池或是第一站   相比固态电解质,正极复合材料对COFs的性能要求更低,具备率先落地的可能。宁德时代已有COFs作为正极复合材料的相关专利公布,其可解决浆料静置凝胶的问题,同时保持电池的低温功率性能无恶化。我们推测神行电池和神行PLUS电池的性能提升或与此类材料有所关联。   27年COFs在正极领域的市场空间或达50亿   COFs可能是神行电池实现快充突破的关键材料之一,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可能。我们测算COFs在神行电池中的价值量约为0.5亿元/Gwh,假设27年使用了COFs复合正极的电池出货量占比为10%,则彼时COFs在锂电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50亿元。   投资建议:关注具备COFs量产能力的相关标的   COFs作为正极材料或已实现产业化,市场空间可达50亿,而其在负极/隔膜/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仍未打开,未来可能是锂电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此外,锂电领域只是冰山一角,COFs在核污染处理、气体存储与吸附、催化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对传统吸附树脂和分子筛具备较强替代能力。结合本篇,我们认为具备COFs量产能力的相关标的值得关注。风险提示:COFs材料规模化生产遭遇瓶颈,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缓慢,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4-04-27
    •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如何看待COFs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如何看待COFs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前景?

      化学制品
        我们在3月15日发布了报告《COFs专题研究:大有可为的有机多孔材料》,就COFs的性能和应用做了简单介绍。COFs的结构可设计性和孔道均一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具备应用潜力,规划化制备迎来突破,COFs站在了产业化前夕。本篇报告意在阐述我们对COFs在锂电领域发展前景的看法。   COFs作为固态电解质应用尚需时日   相比硫化物和氧化物,COFs的主要痛点在于电导率较低,但其界面阻抗较小,且由于结构可设计性,电导率具备提升空间,材料可发展潜力较大。用于固态电解质的COFs对结构设计要求较高,若未来在电导率和成本两方面皆有所突破,可能是具备竞争力的一类固态电解质,但或仍需时日。   COFs正极复合材料更易落地,神行电池或是第一站   相比固态电解质,正极复合材料对COFs的性能要求更低,具备率先落地的可能。宁德时代已有COFs作为正极复合材料的相关专利公布,其可解决浆料静置凝胶的问题,同时保持电池的低温功率性能无恶化。我们推测神行电池和神行PLUS电池的性能提升或与此类材料有所关联。   27年COFs在正极领域的市场空间或达50亿   COFs可能是神行电池实现快充突破的关键材料之一,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可能。我们测算COFs在神行电池中的价值量约为0.5亿元/Gwh,假设27年使用了COFs复合正极的电池出货量占比为10%,则彼时COFs在锂电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50亿元。   投资建议:关注具备COFs量产能力的相关标的   COFs作为正极材料或已实现产业化,市场空间可达50亿,而其在负极/隔膜/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仍未打开,未来可能是锂电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此外,锂电领域只是冰山一角,COFs在核污染处理、气体存储与吸附、催化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对传统吸附树脂和分子筛具备较强替代能力。结合本篇,我们认为具备COFs量产能力的相关标的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COFs材料规模化生产遭遇瓶颈,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缓慢,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4-04-27
    • 医药生物:公募基金持仓占比下降,板块后续有望企稳

      医药生物:公募基金持仓占比下降,板块后续有望企稳

      化学制药
        一季度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环比下降   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从2023Q4的14.34%下降至2024Q1的11.37%,在三个季度环比提升后首度出现下降。2024Q1医药生物基金配置比例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二,涨幅位居第31,累计跌幅12.08%,跑输沪深300指数15.18pct,跑输上证综指14.31pct。   各子行业重仓比例下降,医疗服务减持幅度较大   2024Q1医药生物子行业重仓比例依次为医疗器械(2.75%)、化学制药(2.68%)、医疗服务(1.52%)、中药Ⅱ(1.14%)、生物制品(0.85%)、医药商业(0.38%),各子行业均出现一定程度减配,减仓幅度依次为医药商业(-0.02pct)<中药(-0.20pct)<生物制品(-0.50pct)<化学制药(-0.50pct)<医药器械(-0.89pct)<医疗服务(-1.85pct)。   24年Q1北上资金净流出,而净流入以创新药械龙头为主   2024Q1北上资金医药生物板块净流出59.43亿元,其中1月及3月份分别净流出12.81亿元和56.12亿元。公司维度,2024Q1北上资金净流入较多的公司依次为恒瑞医药(27.95亿元)、新产业(6.78亿元)、百济神州-U(5.00亿元)、科伦药业(4.97亿元)和联影医疗(4.60亿元),主要为具有较强出海能力的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公司。   投资建议   24Q1医药板块出现较大回撤,与23年一季报业绩高基数及地缘政治因素有关,我们认为经过调整,医药板块估值已充分消化,具有较高配置性价比。目前医药政策转向趋势明显,悲观情绪已基本触底,一季度后有望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4-04-26
    • 中国种植牙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种植牙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2023年中国RSV疫苗行业概览:全球首款RSV疫苗抢入蓝海市场

      2023年中国RSV疫苗行业概览:全球首款RSV疫苗抢入蓝海市场

      生物制品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的负单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5.2kb,共10个基因编码11个蛋白质,其中G和F蛋白是RSV膜表面2个重要的跨膜蛋白,即介导吸附的G蛋白和介导胞膜融合及穿入的F蛋白是病毒的2个主要保护性抗原。   RSV是全球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亦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尚无专门针对RSV的有效治疗方法,疫苗是预防感染和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可通过接种疫苗以期实现群体保护,从而降低RSV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本文通过对RSV疫苗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RSV流行病学情况   RSV感染呈全球广泛流行,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和飞沫传播,根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RSVIgG抗体阳性率在1-6月龄为71%,随年龄逐渐上升,在6-12月龄、1-3岁、3-6岁、6-20岁分别为84%、89%、96%和98%,在20岁以上达到100%,表明大部分群体均可能感染过RSV病毒,使身体产生抗体。   RSV疫苗与预防性抗体药物的区别   截至2023年12月,RSV预防领域已获批2款预防性抗体药物和2款疫苗。预防性抗体方面,仅有阿斯利康的帕利珠单抗和阿斯利康与赛诺菲合作研发的尼塞韦单抗,均只适用于婴幼儿,且成本高昂,预防效果有限、持续时间短。相比之下,RSV已上市的疫苗和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的疫苗在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目前中国境内尚未获批任何预防性领域药物,市场空白亟待填补。   RSV疫苗在研产品管线   全球在研的近70种RSV疫苗中,除葛兰素史克、辉瑞外,还有赛诺菲、阿斯利康、默沙东等,其中莫德纳和Bavarian Nordic的疫苗已处临床Ⅲ期阶段,赛道多款产品即将出线。聚焦中国市场,中国境内尚未有RSV疫苗获批,多家本土企业布局但研发进度尚处早期阶段。中国RSV疫苗研发正在加速推进,其中艾棣维欣的ADV110已进展至临床Ⅱ期,三叶草生物的SCB-1019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进入临床I期;此外沃森生物、石药集团、艾美疫苗、智飞生物等多家疫苗上市企业亦对RSV疫苗管线进行布局,加速RSV疫苗产品研发。
      头豹研究院
      28页
      2024-04-26
    •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74期:慢性乙肝进入临床治愈时代,长效干扰素大有可为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74期:慢性乙肝进入临床治愈时代,长效干扰素大有可为

    • 医药行业周报:赛诺菲Amlitelimab在中国启动3期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

      医药行业周报:赛诺菲Amlitelimab在中国启动3期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4月25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93%,跑赢沪深300指数0.68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院(+1.97%)、医疗耗材(+1.36%)、血液制品(+1.28%)表现居前,疫苗(-0.54%)、医疗研发外包(+0.22%)、线下药店(+0.2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常山药业(+19.98%)、怡和嘉业(+11.04%)、贝瑞基因(+10.05%);跌幅榜前3位为楚天科技(-9.16%)、ST吉药(-5.23%)、ST三圣(-5.17%)。   行业要闻:   4月25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最新公示,赛诺菲已经启动Amlitelimab注射液的一项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该产品治疗18岁及以上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赛诺菲公开资料,Amlitelimab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OX40信号通路阻断剂,有潜力只需每12周进行一次给药,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   (来源: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公司要闻:   济民医疗(300404):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5、2.34亿元,同比增长6.84%、4.92%,归母净利润-6548、1487万元,同比下滑290.05%、55.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780、1371万元,同比下滑491.54%、58.05%。   凯莱英(688677):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同比下滑37.76%,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滑55.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下滑58.88%。   微电生理(600200):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89亿元,同比增长71.01%,归母净利润为0.04亿元,同比增长114.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增长91.18%。   哈三联(002900):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公司药品氯化钾注射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