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028)

    • 医药行业周报:美生物安全法案加入NDAA未获批准,板块情绪出现快速恢复(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专题研究)

      医药行业周报:美生物安全法案加入NDAA未获批准,板块情绪出现快速恢复(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专题研究)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我们本周梳理了LS-SCLC的流行病学和治疗路径,重点分析该领域全球首个3期免疫疗法ADRIATIC研究,以及其他进度领先的临床研究。   阿斯利康的ADRIATIC研究显示,免疫疗法可显著提高LS-SCLC患者生存率。中国和美国每年新发LS-SCLC患者分别约6万、2万。LS-SCLC一线标准治疗为cCRT,患者预后较差,因此cCRT后的巩固治疗存在未满足需求。阿斯利康的ADRIATIC研究是LS-SCLC全球首个3期免疫疗法临床,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度伐利尤单抗用于cCRT后未出现进展患者的巩固治疗,将死亡风险降低了27%(mOS55.9vs33.4m,HR0.73),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4%(mPFS16.6vs9.2m,HR0.76),度伐利尤单抗的安全性总体可控。此外,君实生物的双免疫疗法(特瑞普利单抗+tifcemalimab)的3期研究于2023年11月首例患者入组,Amgen的DLL3/CD3双抗Tarlatamab于今年2月启动3期临床。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0.13%,跑赢沪深300指数1.47pct。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持续下降。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医药外包、创新药、生命科学表现居前,药店、中药、医药商业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内部主题投资的机会,尤其是阶段性布局中小市值的投资策:创新药——短期关注ASCO摘要数据超预期,长期关注“对外授权/全球化商业布局”标的。本届ASCO摘要已于5月24日发布,我们推荐关注的研究包括:1)加科思戈来雷塞(KRAS G12Ci)联用JAB-3312(SHP2i)治疗1线非小;2)君实生物BTLA单抗联用PD1单抗和化疗治疗ES-SCLC;3)乐普生物MRG004A(TF-ADC)治疗胰腺癌等。长期来看,拥有管线Licence-out预期和全球化商业布局的企业值得关注,前者推荐关注来凯医药-B(2105.HK)、华领医药-B(2552.HK)、诺诚健华(688428);后者推荐关注君实生物(688180)。   原料药——①2023-2026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1,750亿美元,相较2019-2022年总额增长54%,多个重磅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4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料药产量为114.9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4月为30.2吨,同比增长6.0%;2024年Q1,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8.27亿美元,同比增长3.35%,进口量为9.1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21%,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结合中印两国情况,原料药行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已接近终结。随着重磅产品专利的陆续到期及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我们判断2024年Q2-Q3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1)2024年持续向制剂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奥翔药业*(603229);2)新产品业务占比较高或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华海药业*(600521)、共同药业(300966);3)原有产品受去库存影响较大且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后续业绩修复弹性较大。   CXO——板块表现分化:1)海内外分化:美联储加息周期基本结束,海外医药投融资及企业需求逐步复苏,7/8家海外CXO企业2023年业绩超预期或符合预期;国内创新药仍处调整周期,需求不振,未来从投融资到需求、订单以及业绩的好转仍需时间;2)创新药CXO表现不佳,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预计2023业绩增速仅为2.76%,未来从需求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仿制药CXO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预计业绩以及订单维持30%的高增速。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流动性有望逐步宽松带来的投融资回暖,海外需求将先于本土需求改善,公司层面建议关注:1)受益网传创新药支持政策的国内临床CRO,如泰格医药(300347)、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仿制药CXO新签订单高增速的公司,如:百诚医药(301096)、阳光诺和(688621);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   仿制药——前九批集采纳入374个品种,集采进入后半程,同时政策边际改善,集采规则优化,集采风险已逐步出清。随着重磅专利药物陆续到期,《第三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发布共收录39个品种,仿制药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容。相关企业不断推进仿制药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新兴市场,2022年,国内共18家企业获得美国FDA的73个ANDA批文(62个品种),2023年H1取得34个ANDA批文(32个品种)。仿制药企业稳定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叠加创新转型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出海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推荐关注:1)产品成熟学术推广完善,立项能力强,未来业绩确定性好的公司,例如福元医药(601089)、三生制药(1530.HK)等;2)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阶段,估值修复弹性大的公司,例如京新药业(002020)、亿帆医药(002019)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6-18
    • 智慧医院评级标准2024解读:数据资产化时代下智慧医院发展研究报告

      智慧医院评级标准2024解读:数据资产化时代下智慧医院发展研究报告

      医疗服务
        医院面临增长收入压力,当下运营模式无法满足患者新的需求   后疫情时代,医院运营压力骤增,数据显示,私立专科医院倒闭率从2017年的0.7%提升至2022年的6.2%,同时,人口老龄化以及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挑战着传统医疗的运行模式,因此医院将面临变革以及创新挑战。   亿欧大健康&昂东数智:医院发展面临新困境   随着人口结构以及民众收入水平的变化,民众衍生了新的健康需求   患者端   场景化寻求主动健康   民众健康认知及付费认知提升,从治疗走向预防,健康消费型机会正在增长的同时,按照企业、社区、居家等场景,全方位的向供给方提出新的产品以及服务方式的新需求。   人口结构的变化,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以医带养。建立社区医疗入口,链接健康养护需求。构建医养结合为入口的社区服务新生态。医院作为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了串联医养结合的重要角色。   后疫情时代,医院运营压力骤增,降本增效成核心话题   医院端   临床价值为导向   临床价值驱动单病种治疗向预防、康复纵向延伸,综合评估疗效;医院在进行学术研究以及项目引进中需要考虑民众需求谨慎选择。   “综合效率”为王   卫生经济学的考量,深入到医疗体系的整个过程中。从社会整体的医疗卫生效率到防控防效率、医院效率、临床效率、学术效率、产业效率、市场效率等等,以提效为核心的需求亟待被数字化赋能。
      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
      23页
      2024-06-18
    • 医药行业周报:再生元IL-6受体靶向单抗再获FDA批准,用于治疗pJIA

      医药行业周报:再生元IL-6受体靶向单抗再获FDA批准,用于治疗pJIA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12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09%,跑赢沪深300指数0.05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研发外包(+4.95%)、体外诊断(+0.40%)、医院(+0.30%)表现居前,线下药店(-3.18%)、医疗设备(-1.28%)、血液制品(-0.3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万邦医药(+12.13%)、灵康药业(+10.00%)、汉商集团(+10.00%);跌幅榜前3位为艾迪药业(-6.48%)、昆药集团(-5.35%)、ST长康(-5.33%)。   行业要闻:   近日,再生元宣布,美国FDA批准其和赛诺菲共同开发的Kevzara(Sarilumab),用于治疗体重63公斤或以上的活动性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pJIA)患者,这是一种同时影响多个关节的关节炎。Kevzara是再生元与赛诺菲共同开发的人源化单抗药物,它能结合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从而抑制由它介导的信号通路。   (来源:再生元)   公司要闻:   海思科(002653):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西藏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HSK4236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靶向BRAFV600突变且具有脑透性的小分子抑制剂,临床拟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晚期实体瘤。   君实生物(688180):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   丽珠集团(600056):公司发布公告,附属公司丽新北江制药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新北江制药申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境内生产药品注册获药监局受理。   健康元(600380):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药品注册证书》,该药主要用于可逆性气道阻塞性气道疾病的规律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18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及性分析报告: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到底有多远?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及性分析报告: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到底有多远?

      生物制品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研究医保国谈药品落地情况?   到2023年底,我国已连续开展七轮国家医保药品谈判,超400种创新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物可及性。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谈判药品落地工作,陆续发布多个文件推动落地工作,以确保患者真正买得到、用得上谈判药。2024年初至今,北京、广州和珠海均发布了支持了创新药的产业政策,均对谈判药品落地有明确支持的相关规定。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医保国谈药品落地情况,更好的理解相关创新药政策实施后医保国谈药品落地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好理解创新药产业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的支持力度。   为什么要研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情况?   以四种ALK靶点药物为例,其中赛瑞替尼、阿来替尼和恩沙替尼均为二代ALK抑制剂,疗效和安全性全面优于一代药物克唑替尼,赛瑞替尼和恩沙替尼的治疗费用也更加低廉,但进院进度远低于克唑替尼,出现药品配备水平与临床价值“倒挂”的情况。研究医保国谈药品落地情况可以更好的理解创新药从获批到患者真正使用之间存在的距离,评估药品可及性存在的困难,更好的判断创新药销售放量的节奏。   本报告研究哪些内容?   1、为什么有些疗效更佳的国谈药品销售收入却更低?2017-2022年国谈药品落地情况怎么样?   2、为什么有些新药进了国家医保目录患者却买不到?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现存的堵点和挑战?   3、为什么有些地区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执行更好?哪些政策出台会推动谈判药品更好落地?   背景补充:   为全面了解谈判药品落地情况,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委员会(RDPAC)对谈判药品的落地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2022年5月、2022年12月和2024年1月均发布了调研分析报告,本报告许多内容引用RDPAC于2024年1月已发布《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现状和地方实践经验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数据。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9页
      2024-06-18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SAF应用再获突破,比亚迪上调负极材料招标价格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SAF应用再获突破,比亚迪上调负极材料招标价格

      化学制品
        报告摘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生物柴油及SAF:国产商用飞机完成首次加注SAF演示飞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值得期待。据央视新闻,6月5日,一架国产ARJ21支线飞机和一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分别从上海浦东机场和山东东营机场起飞,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平稳着陆,成功完成首次加注国产生物航空燃油飞行任务。中国石化首席专家表示,试飞所使用的航空燃料主要是餐饮废油,并以40%的比例与普通航空燃料调和。   这次成功试飞,不仅验证了国产生物航空燃料与国产商用飞机的兼容性、安全性,也为以后生物航空燃料进行商业化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据Wind数据,本周国内生物柴油价格为7600元/吨,较上周持平。   锂电化工新材料:比亚迪启动新一轮负极材料招标,产品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6月5日,据上海钢联消息,比亚迪启动新一轮负极材料招标,较上一次招标价格均价上浮约10-15%,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截至6月5日下午,预计招标量在13万吨左右。   据悉,涨价源于年前招标订单价格过低,企业面临亏本生产,多数订单难以执行。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负极材料市场价格持平,天然石墨市场,高端市场报价5.2万元/吨,中端市场报价3.4万元/吨,低端市场报价2.175万元/吨;人造负极材料市场,低端市场报价1.85万元/吨,高端市场报价5.5万元/吨,中端市场报价2.7万元/吨,均较上周价格持平。   2.核心观点   (1)生物柴油及SAF:本周国产商用飞机完成首次加注SAF演示飞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值得期待,相关企业值得关注。建议关   注:卓越新能、海新能科等。   (2)锂电化工新材料:比亚迪启动新一轮负极材料招标,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本次为锂电材料的超跌修复,相关公司值得关注。   建议关注:黑猫股份、天奈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4-06-18
    • 2024年6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D-1/IL-2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2024年6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D-1/IL-2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6月第3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9个股上涨,29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东曜药业-B(+13.96%)、永泰生物-B(+13.79%)、亚盛医药-B(+10.82%)。跌幅前三为创胜集团-B(-12.05%)、腾盛博药-B(-9.52%)、基石药业-B(-7.69%)。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0.64%,跑赢沪深300指数0.27%,生物医药下跌0.68%。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3.32%,跑输沪深300指数7.16%,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1.69%。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1.79%,跑赢恒生指数0.53%,恒生医疗保健下跌0.41%。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9.08%,跑输恒生指数13.3%,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9.2%。   本周XBI指数下跌0.36%,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6.86%。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国内4款新药获批上市,3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4款新药获批上市,3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美国3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6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6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PD-1/IL-2双靶点研发概况   2024年6月14日,信达生物在2024年ESMO六月全体大会上口头报告全球首创(First-in-class)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的临床数据。IBI363展现出了极佳的成药性,具有抗体类似的药代动力学(IgG-like PK)和低免疫原性。尤其是在IO经治的鳞状NSCLC中,IBI363展现了强大的抗肿瘤作用,有望带来突破性的研究结果。此外,IBI363在未经肿瘤免疫治疗(IO na? ve)的黏膜型黑色素瘤看到了令人欣喜的疗效。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0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2起。艾伯维与明济生物宣布签署许可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炎症性肠病疗法;葛兰素史克与Ochre Bio签订多年数据许可协议,以加强肝病成因研究.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4-06-17
    • 医药行业周报:聚焦二季度业绩与经营拐点,看好GLP-1产业链、仿制药研发等

      医药行业周报:聚焦二季度业绩与经营拐点,看好GLP-1产业链、仿制药研发等

      化学制药
        医药周观点:回归业绩主线,关注低估值、经营边际改善的底部医药资产。关注GLP-1产业链重点公司的业绩持续兑现,与头部药企临床/BD进展;关注仿制药研发赛道的持续业绩兑现,随着业绩的持续兑现,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关注医药板块中底部反转的细分领域,药品、医疗器械设备等细分方向。   1)CXO:涉及药物的生物安全法案未被纳入NDAA,众议院立法进程受阻,建议关注后续参议院版本NDAA修正案内容和HR.8333、S.3558法案草案的单独立法进程。2)创新药: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第9项适应症正式获批上市,将与依托泊苷和铂类联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治疗,建议关注PD-1/PD-L1相关药物研发进展。3)中医药:药店医保监管趋严导致市场对于OTC大单品的销售担忧,板块有一定短期波动。继续看好国企改革、基药目录、中药创新药方面。4)疫苗血制品:关注静丙院内短缺产生的短期投资机遇及层析静丙渗透率提升带来的行业系统性变化,关注相对稀缺的带疱疫苗放量为国内公司带来的潜在增量业绩。5)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药行情回暖,投融资底部回升,国内竞争环境开始转好,叠加海外市场开拓,有望带动2024年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重点关注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以及出海节奏。6)医疗设备与IVD:设备方面关注高端设备出海,如联影医疗和华大智造;IVD方面关注国内的集采政策落地后具体情况推进和在海外市场的仪器铺货及单产情况,如迈瑞医疗、新产业和亚辉龙等。7)医疗服务:后续建议重点关注体外基金资产储备充足的相关标的;此外建议重点关注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或形成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细分板块,例如:三星医疗、固生堂等。8)线下药店:门诊统筹政策陆续落地实行,随着门诊统筹管理药房渗透率提升带来人流量提升,24Q2预期在前期低基数情况下业绩增速有望提升。9)高值耗材   短期关注脊柱的集采+整顿政策周期影响带来的下半年兑现机会,看好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小支架领域的系统性成长空间,其次关注康复领域潜在业绩兑现机会。10)原料药:行业多款产品价格筑底回升,关注高壁垒特色原料药。立足当前时点,国内API行业整体处于量价端的周期性底部,其中肝素、缬沙坦、厄贝沙坦等特色原料药产品的月度价格环比数据已经转为持平或略有提升反转,建议关注周期低点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重修复的细分API领域龙头——华海药业、天宇股份和健友股份。11)仪器设备:关注下游多行业设备更新政策(医疗、实验室、饮用水、降碳及环保等)落地进展,预计下半年行业及重点公司基本面将迎来拐点。12)低值耗材:关注GLP-1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诺泰生物、博瑞医药、兴齐眼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微芯生物、迈瑞医疗、怡和嘉业、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聚光科技、太极集团、珍宝岛、华润三九、方盛制药、康龙化成、科济药业等。   风险提示: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6-17
    •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18):乙肝功能性治愈前景广阔,创新组合疗法曙光初现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18):乙肝功能性治愈前景广阔,创新组合疗法曙光初现

      生物制品
        国内慢乙肝疾病负担沉重,存量患者数量巨大。我国是全球乙型肝炎负担最大的国家,根据PolarisObservatoryCollaborators数据,2022年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5.6%,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达到7974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3000万人。未经治疗CHB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概率较高,据统计2022年中国仅有~500万人(占符合治疗条件人数的15%)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现阶段CHB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短期:NAs经治“优势人群”可通过PEGIFNα治疗获益。NAs单药可强效抑制HBV复制,但无法直接抑制cccDNA的转录活性,因此无法有效抑制病毒蛋白如HBsAg的表达,NAs治疗难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学控制,停药后复发率高,患者需要长期/终身用药。对于NAs经治≥1年,HBeAg阴性且HBsAg≤1500IU/mL的CHB患者(优势人群),PEGIFNα单药或联用NAs治疗48周可实现较高比例的功能性治愈。国内PEGIFNα市场竞争格局良好,短期内派格宾为国内市场唯一长效干扰素产品,凯因科技派益生乙肝适应症处于Ph3临床阶段,NDA申请提交准备中。假设国内慢乙肝抗病毒药物用药人群中PEGIFNα产品远期累计渗透率达到25%,则峰值销售有望达到~60亿元。   长期:以小核酸药物为基石,多药物联用冲击功能性治愈。对于HBsAg高基线人群,PEGIFNα单药或联用NAs难以实现治愈,小核酸序贯/联用PEGIFNα是目前效果最好的组合疗法,48周治疗可实现15%~20%临床治愈;并且,小核酸、PEGIFNα、HBsAg抗体、治疗性疫苗等组合疗法48周治疗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预计2024H2~2025H1数据陆续读出,多药物联用策略有望冲击慢乙肝功能性治愈。   投资建议:慢乙肝功能性治愈市场空间广阔,随着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建设及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积累,行业有望加速发展,PEGIFNα是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组合的重要组成,建议关注特宝生物(核心品种派格宾是目前国内市场唯一长效干扰素产品)、凯因科技(长效干扰素乙肝适应症处于Ph3临床,NDA申请提交准备中;布局HBsAg抗体、siRNA等管线)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临床失败或有效性低于预期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4页
      2024-06-17
    • 医药行业周报:安进地舒单抗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GIOP

      医药行业周报:安进地舒单抗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GIOP

      生物制品
        市场表现:   2024年6月14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88%,跑输沪深300指数1.32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9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药流通(+0.13%)、医疗设备(+0.11%)、医疗耗材(-0.68%)表现居前,线下药店(-4.28%)、医疗研发外包(-2.99%)、体外诊断(-2.41%)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华纳药厂(+7.53%)、ST三圣(+5.23%)、ST景峰(+5.04%);跌幅榜前3位为智翔金泰(-9.70%)、亚辉龙(-9.40%)、新产业(-6.94%)。   行业要闻:   近日,安进宣布其特异性靶向抗RANKL疗法地舒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普罗力)获得中国NMPA批准,用于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IOP),可提升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至此,地舒单抗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3个适应症,其余两个适应症分别为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骨折高风险的男性骨质疏松症。(来源:安进)   公司要闻:   福安药业(300194):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枸橼酸托瑞米芬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该药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或不详的转移性乳腺癌。   采纳股份(30112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江苏采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为一种可调式无针输液接头,专利号为ZL202111490248.7。   瑞康医药(002589):公司发布公告,拟与美益添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共建人体肠道微生物功能挖掘及临床应用技术开发基地,将其持有的肠道菌群移植医疗技术授权公司和/或其关联公司在双方约定合作区域和渠道范围内独家开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经销、销售、推广等。   白云山(60033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收到澳门药监局签发的中成药注册证明书,公司产品珍珠末获得批准,该药功能主治为安神、明目消翳,用于失眠多梦、目生云翳。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17
    •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药品比价系统推出,零售药店中长期集中度提升逻辑未变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药品比价系统推出,零售药店中长期集中度提升逻辑未变

      中药
        一周观点:部分地区推出医保药店药品比价格系统   西安医保于5月28日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实现医保药品价格在参保人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推动药品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各地严格监管线上线下、院内院外药价,仍要合理考虑不同主体的购药便利性、运营成本,打击的是不公平高价,零售药店的中长期集中度提升逻辑未变,同店企稳改善趋势未变。   一周观点:合成生物学:乘政策东风,高速成长中的朝阳板块   我们积极看好合成生物学未来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拓展,看好具备产业竞争力、在商业化阶段有所突破的企业:(1)中上游使能技术及研发相关阶段,建议关注金斯瑞生物科技、华大智造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下游建议关注川宁生物、华东医药等具有商业化产品研发和销售能力的代表性企业。(3)与产业链相关的生物反应器生物样本存储等行业也值得关注,推荐关注海尔生物;建议关注东富龙等。   一周表现:本周(6月10日-14日)医药板块下跌0.75%三季度重点关注院内设备、低值耗材、血制品、中药等板块投资机会   本周医药生物下跌0.75%,跑赢沪深300指数0.17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5位。6月以来,医药生物下跌2.74%,跑输沪深300指数1.66pct。本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上涨1.44%;原料药板块上涨0.6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0.6%,化学制剂板块上涨0.25%,血液制品板块下跌0%;线下药店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1.71%,中药板块下跌2.84%,医药流通板块下跌2.59%,体外诊断板块下跌1.8%,疫苗板块下跌0.78%。从估值来看,截至2024年6月14日,生物医药板块PE(TTM)为30.93倍,处于历史较低位考虑2023Q3医药板块受行业整顿影响低基数,Q3院内板块有望看到明显反弹,建议重点布局院内设备(如内镜)、低值耗材(如口罩、安全注射器等)、血制品、院内需求刚性的中药、国央企改革下有明确外延预期标的。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派林生物、美年健康、国际医学、太极集团、新天药业、九州通、益丰药房、海尔生物、英诺特、圣湘生物、微电生理、迈普医学。   受益标的:乐普生物、百诚医药、天坛生物、康希诺、老百姓、一心堂、柳药集团、东阿阿胶、康恩贝、羚锐制药、佐力药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华大智造、惠泰医疗、英科医疗、心脉医疗。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4-06-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