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博瑞医药BGM0504 II期减重数据达预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博瑞医药BGM0504 II期减重数据达预期

      生物制品
        主要观点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对肥胖症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定义、诊断、评估、治疗方式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进行系统性阐述。   博瑞医药BGM0504减重适应症临床Ⅱ期数据亮眼。近期,博瑞医药披露关于BGM0504注射液减重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数据。核心减重指标体重方面,目标剂量给药第4周时5mg剂量组呈现超过5%的变化,10mg剂量组、15mg剂量组呈现接近10%的变化;目标剂量给药第24周时5mg剂量组呈现接近11%的降幅,10mg剂量组突破了16%的降幅,15mg剂量组呈现接近19%的降幅,而依据文献数据,司美格鲁肽给药44周及以上降幅水平基本为8.5%-14%,替尔泊肽15mg剂量组海外数据可以超过20%,国内数据高点是15%左右。此外,在实验结束后,三个剂量组体重下降曲线尚未达到拐点,预示着随着给药周期的延长,减重数据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临床获益方面,5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降低≥5%的受试者比例接近90%,15mg剂量组比例达到100%;5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降低≥10%的受试者比例接近60%,10mg剂量组接近80%,15mg剂量组已经突破85%;10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降低≥20%的受试者比例接近30%,15mg剂量组则达到35%的比例,目前国内公开的三期研究数据体重降幅未出现超过20%的情况;15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降低≥25%的受试者比例达到20%。   腰围方面,到整个实验结束时(目标剂量给药第24周),低剂量组有接近8cm腰围的改善,高剂量组达到12cm-13cm腰围的改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其他品种在给药40多周时仅能达到6cm左右腰围的改善,最高在给药72周时能达到14cm左右的改善;而BGM0504注射液在20多周达到了13cm左右腰围的改善,且尚未看到拐点,信达6mg给药20周腰围改善不足8cm。   脂代谢相关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可以看到较好的改善。舒张压有明显变化,较基线平均降幅介于5mmHg-9mmHg;收缩压呈现12mmHg-15mmHg的下降。BGM0504注射液相对于同类品种而言具备较好的可比性,GLP-1产品的舒张压基本有1.8mmHg-4.8mmHg的改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同类产品高压有6mmHg-10mmHg的改善,低压有2mmHg-5mmHg的改善。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意义重大。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丽珠集团、华东医药、众生药业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4-10-22
    • 原料药行业深度分析:从原料药行业现状看河南相关产业发展

      原料药行业深度分析:从原料药行业现状看河南相关产业发展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2024年中报,中信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归母净利润95.25亿元,同比下滑4.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2.75亿,同比下滑7.41%,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上年一季度高基数以及产品毛利率的下降是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集中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关联审评制度化常态化的深入实施,在节约大量药品采购费用的同时,对上游原料药产品的价格走低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板块整体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板块经营现金流同比改善明显,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同比改善,固定资产周转率仍低于上年同期,资产负债率持续走低。截至2024年10月18日,化学原料药(中信)板块下跌4.49%,同期医药(中信)板块下跌10.33%,跑赢医药大盘5.84个百分点。   年内原料药原材料成本中枢有望下移,维生素A、E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展望Q3,维生素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受益于相关产品价格回升;其他原料制剂一体化企业,由于23年下半年医药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入院进度放缓,Q3同比增速有望提升。   河南省共下辖17个地级市,从河南省原料药的布局和规划看,郑州主要打造化学创新药物,新乡依托拓新药业布局抗病毒类原料药;安阳依托迪赛诺医药集团子公司利华制药重点发展激素原料药;南阳依托普康药业布局抗生素原料药,依托千红制药合资公司千牧生物布局,肝素原料药;驻马店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区重点依托天方药业,拓展化学原料药、抗生素发酵原料药品种。周口依托悦康药业子公司康达制药打造高端无菌原料药基地。此外,焦作、鹤壁、漯河均有原料药在建项目。2024年上半年,三家原料药企业中,新开源和拓新药业业绩下滑,新天地业绩增长稳定。建议河南省原料药产业围绕产业集群化、绿色低碳化,创新引领化三个方向发展。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环保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海外竞争环境变化风险,汇率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0-22
    • 新材料周报:巴斯夫推迟VE、VA复产时间,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新材料周报:巴斯夫推迟VE、VA复产时间,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化学原料
        摘要   二级市场表现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新材料板块上涨。新材料指数涨幅为5.39%,跑赢创业板指0.91%。近五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指数下跌0.88%,半导体材料下跌0.16%,电子化学品上涨3.65%,可降解塑料下跌1.38%,工业气体上涨0.23%,电池化学品下跌1.98%。   产业链周度价格跟踪(括号为周环比变化)   氨基酸:缬氨酸(12600元/吨,不变)、精氨酸(30000元/吨,不变)、色氨酸(54500元/吨,-1.80%)、蛋氨酸(20150元/吨,不变)   可降解材料:PLA(FY201注塑级)(18800元/吨,不变)、PLA(REVODE201吹膜级)(17900元/吨,不变)、PBS(20500元/吨,-2.38%)、PBAT(10400元/吨,不变)   维生素:维生素A(155000元/吨,-27.91%)、维生素E(125000元/吨,-5.66%)、维生素D3(237500元/吨,-3.06%)、泛酸钙(56000元/吨,不变)、肌醇(45000元/吨,不变)   工业气体及湿电子化学品:UPSSS级氢氟酸(11000元/吨,不变)、EL级氢氟酸(5400元/吨,不变)   塑料及纤维:碳纤维(85000元/吨,不变)、涤纶工业丝(8200元/吨,3.80%)、涤纶帘子布8月出口均价为(17865元/吨,0.12%)、芳纶(9.41万元/吨,-1.84%)、氨纶(27000元/吨,不变)、PA66(18500元/吨,不变)、癸二酸8月出口均价为26516元/吨,较上月下降0.43%。   投资建议   1)巴斯夫推迟维生素A、E复产时间,价格有望获支撑。2024年10月17日,巴斯夫宣布路德维希港工厂的维生素A和E将延期复产,预计维生素A将   在2025年4月恢复生产,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在7月复产。供给端看,巴斯夫延期或将导致维生素E供应偏紧格局得以延续,价格有望获支撑;需求端看,海外维生素补库需求强劲,国内需求有望改善。2024年1-8月,国内维生素E出口累计同比增长31.35%;国内猪周期利润改善,维生素单位添加量存支撑。建议关注维生素产业链,相关标的【新和成】【浙江医药】【安迪苏】【花园生物】【天新药业】。   2)市场监管总局调研座谈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关注平台型龙头标的。2024年10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天津开展合成生物促进发展和科学监管的调研座谈,表明未来国家将采取有针对性举措,积极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健康发展,并切实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合成生物学本质利用工程化设计理念,从基因层面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具备高效率、低能耗以及环境友好度等优势。预计2033年国内生物制造市场将接近2万亿元,2023-2033CAGR为16.6%。建议关注合成生物产业链平台型标的【华恒生物】【凯赛生物】【蓝晓科技】。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10-22
    • 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天然橡胶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天然橡胶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报告摘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制冷剂价格上涨。原材料萤石生产商及矿山开工保持低位运行,萤石粉供应偏紧,价格小幅上涨。四季度制冷剂厂家多存在检修计划,市场供应预期减少,价格走势偏强。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0月20日,二代制冷剂R142b价格为1.65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R22价格为3.1万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500元/吨。三代制冷剂方面,R125价格为3.55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上涨500元/吨;R134a价格为3.4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R32价格为3.8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行。轮胎行业开工率所有提升,支撑天然橡胶价格走高。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4年10月20日,天然橡胶价格为17400元/吨,较上周上涨2.35%。本周全钢胎开工率为60.72%,较上周上升18.17个百分点;半钢胎开工率为79.47%,较上周上升1.17个百分点。   2.核心观点   (1)制冷剂:原材料萤石生产商及矿山开工保持低位运行,萤石粉供应偏紧,价格小幅上涨。四季度制冷剂厂家多存在检修计划,市场供应预期减少,价格走势偏强。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   (2)天然橡胶:轮胎行业开工率所有提升,支撑天然橡胶价格走高。建议关注:海南橡胶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10-22
    • 创新药专题之五2024医保国谈梳理:医保基金增速承压下,创新药价值日益突显

      创新药专题之五2024医保国谈梳理:医保基金增速承压下,创新药价值日益突显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医保累计结余增速下滑,2023年当期结余双位数下滑,总体控费、保基本是目录调整核心;o正本清源,重视临床价值以保各疾病有药可用,压缩空间向创新药倾斜;   老龄化趋势下难治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简易续约等规则加快创新药进入医保;o谈判药品续约新规减少药企连年降价压力,支付端保证药物研发回报;   投资建议   我国医保谈判日益成熟,监管趋于科学严谨,未来在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将更显价值,放量效益相对也将更显著。   2024年医保谈判共有574个产品申报,440个通过初审,与去年相比通过数量与通过率均有提高。   目录外新增药品及标的:恒瑞医药7款产品、康方生物(依达方+开坦尼)、迪哲医药(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海思科(克利加巴林等)、信达生物(托莱西单抗)、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康哲药业(莱芙兰)、绿叶制药(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   目录内续约药品及标的:恒瑞医药8款产品、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新增适应症)、微芯生物(西达本胺片+西格列他钠)、罗欣药业(替戈拉生)、贝达药业(贝福替尼)、绿叶制药(百拓维+力扑素)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审批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医保谈判价格降幅低于预期的风险;药品集采的风险;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医疗反腐对入院及销售影响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5页
      2024-10-22
    • 医疗器械行业快评报告:政策助力,医疗设备更新提速

      医疗器械行业快评报告:政策助力,医疗设备更新提速

      医疗器械
        行业核心观点: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到2027年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政策发布以来,各省市陆续推动医疗设备更新落地,随着各省市项目获批数量的不断增加,采购意向推进进度呈现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医疗设备板块有望迎来增长新阶段。   投资要点:   政策助力: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到2027年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资金支持方面,5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全国各地区可获得不同比例的中央资金支持。政策发布以来,各省市陆续推动医疗设备更新落地。   资金支持:国有资金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需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医院再发布正式招标公告。根据医装数胜数据,截至9月底,批复项目的资金来源以“中央预算内投资或超长期国债”+“地方财政资金”的方式居多,国家及地方的财政支持力度较大,需要自筹部分资金的项目仅占22.98%。   更新进展:在国家大力支持县域医疗发展的背景下,第一批设备更新更侧重于推进县域医共体的设备更新采购项目。根据医装数胜数据,1)截至9月底,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进入采购意向阶段的金额约占22%,进入招标阶段的金额约占5.10%;城市医院采购意向约17.32%,招标进度约4.59%;2)截至9月底,医疗设备更新批复项目已超过1000个,预算总金额突破412亿元,项目批复主要集中于5-6月份。广东、湖南和黑龙江的单省批复预算金额更是超过50亿元;3)医疗设备更新采购意向公告动态增加,截至9月底,预算总金额超110亿元,项目总数为372个。其中,广东、浙江和湖北项目数量排名前三;广东、湖南和新疆披露预算金额超均10亿元。4)从各省份设备更新采购意向具体披露情况来看,超声、CT、消化道内镜、DR、MR是各省份采购的重点产品,麻醉机、监护仪等产品招标公告也逐渐增加。   投资建议:国内医疗设备以旧换新带来医疗设备需求释放,随着各省市项目获批数量的不断增加,采购意向推进进度呈现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同时,国内医疗器械供应商不断创新突破,在国产替代和出海的长期逻辑下,有望做大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的同时,提升国产产品渗透率和市占率,医疗设备板块有望迎来增长新阶段。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达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出海进展不达预期风险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0-22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43周):辅助生殖加速纳入医保,预计带动国内IVF需求量提升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43周):辅助生殖加速纳入医保,预计带动国内IVF需求量提升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上涨2.30%(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0.98%,中小板指上涨2.88%,创业板指上涨4.49%,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04%,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2.98%,生物制品上涨0.85%,医疗服务上涨1.18%,医疗器械下跌0.47%,医药商业上涨0.73%,中药下跌0.45%。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0.8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50.04%分位数。   10月起新增5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预计将加速我国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规模扩张。据各省医保局官网消息,10月以来新增湖南、四川、山西、广东、云南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以四川为例,在支付政策上13项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不设起付标准和乙类先行自付比例,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分别按70%和50%的比例直接结算,且每人终身限定支付2次。在四川省管三甲公立医疗机构,“取卵术”定价为2157元/次,职工医保可报销1509.9元,自付仅需647.1元;居民医保则可报销1078.5元,自付1078.5元,患者费用负担显著减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范围。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加的不孕率使我国IVF治疗的长期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近两年陆续有众多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预计将加速不孕人群对辅助生殖的需求增长。   microRNA相关研究获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24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Ruvkun),以表彰其发现microRNA(miRNA,微小核糖核酸)并揭示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过程中的机理。该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有诊断&预后生物标志物及肿瘤治疗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0-22
    • 电力设备行业快评报告:光伏行业协会发文呼吁合理化招投标价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电力设备行业快评报告:光伏行业协会发文呼吁合理化招投标价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板块资金面改善,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机会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板块资金面改善,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机会

      化学制药
        投资逻辑     医药板块随整体市场转暖资金面迎来表现改善,我们认为市场进入三季报披露窗口后,药品板块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景气度占优,而消费医疗见底复苏也是大概率事件,这两个领域的中期投资机会值得最重点关注。此外,随着年底各类国家和地方集采、谈判等陆续落地出清,医药板块整体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创新药:近期,国内外创新药获批及临床进展呈现提速趋势,全球创新研发兑现将推动行业公司业绩的快速成长;而同时要关注的是,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提升,龙头公司在各细分创新赛道布局与临床推进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建议关注全球热点的细分赛道龙头。   医疗器械:河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血管介入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涉及产品包括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等5类产品。剔除了此前公告的胸主动脉支架类产品。预计未来国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国产企业中产品管线齐全、研发实力较强且拥有一定品牌力的核心竞争力企业。   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板块整体诊疗人次复苏缓慢,短期维度业绩稍有承压;长期维度,行业刚性需求及消费需求并存,业绩韧性强,我们看好细分龙头的长期发展。   生物制品:部分已获批上市的GLP-1类药物的注册试验报告了瘦体重/体积的减少,例如其中司美格鲁肽与瘦体重损失高达总体重损失40%相关。目前多个用于维持/增加肌肉质量的药物治疗方法正在开发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将这些药物与基于GLP-1类药物的疗法相结合,建议持续关注针对肥胖/超重等适应症相关疗法的迭代升级。   中药及药店:国家医保局发文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并且明确要加快推进电子处方中心建设,一方面表明处方外流的趋势是确定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肃清行业乱象,经营更合规、更稳健的龙头公司有望率先从统筹落地中受益。中康科技数据显示,7月、8月,全国零售药店市场持续回温,7月同比+1%,8月同比+2.7%,且整体客流水平环比持续提升。我们认为,上述表现可能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有关,三季度低基数下,龙头公司业绩同比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CXO及上游:药监局分段生产试点,促进药品研发生产专业化分工。10月18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开展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改革试点工作,审议通过《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对试点范围、工作实施步骤、时间安排、监督管理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部署,将于近日发布。我们看好制药外包行业后续的发展前景。   投资建议与估值   赛道配置上建议继续重点关注两大子赛道的投资机会,即药品创新出海和消费医疗复苏。我们认为市场进入三季报披露窗口后,药品板块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景气度占优,而消费医疗见底复苏也是大概率事件,这两个领域的中期投资机会值得最重点关注。   相关标的   特宝生物、信达生物、人福医药、科伦博泰、益丰药房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10-2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博瑞医药BGM0504 II期减重数据公布,中国GLP-1相关管线前景可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博瑞医药BGM0504 II期减重数据公布,中国GLP-1相关管线前景可期

      中药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在2024.10.14-2024.10.18期间上涨1.04%,排名第18名,跑赢沪深300指数0.06个百分点。2024年10月18日收盘,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26.40倍。医药生物板块估值虽然和2024年7月-8月相比有所回升,但是仍然位于近年低位。   板块行情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在2024.10.14-2024.10.18期间上涨1.04%,排名第18名。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98%,医药生物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0.06个百分点。从医药生物子板块来看,近一周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和医药商业板块均实现正向收益,且化学制药板块和医疗服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10月18日收盘,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26.40倍。   支撑评级的要点   医药生物行业仍具备长期成长性,估值仍位于近年低位。医药行业仍然具备较强的长期增长动力,尤其是在老龄化、居民疾病谱变化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中仍然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出海方面,伴随着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持续积累,出海能力和海外认可度也在持续提升,海外市场依然前景可期。医药生物板块估值虽然和2024年7月-8月相比有所回升,但是仍然位于近年低位。   博瑞医药BGM0504II期减重数据公布,中国GLP-1相关管线前景可期。博瑞医药于近日发布BGM0504注射液减重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5mg、10mg、15mg剂量组受试者,每周给药1次、给药26~30周后各剂量组受试者在体重、腰围等核心减重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其中,目标剂量给药第24周时,BGM0504注射液5mg组、10mg组和15mg组体重较基线平均降幅百分比(扣除安慰剂)分别为10.8%、16.2%和18.5%。2023年以来GLP-1靶点相关药物在全球具有强劲的销售表现:2024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降糖注射版销售额约为82.87亿美元,司美格鲁肽降糖口服版销售额约为15.98亿美元,司美格鲁肽减重版Wegovy销售额约为30.75亿美元;礼来2024年上半年降糖用替尔泊肽Mounjaro收入48.97亿美元,减重用替尔泊肽Zepbound收入17.6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有多家药企积极布局GLP-1相关管线。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创新的投资机会,具体而言,创新器械领域,建议关注为满足临床需求而进入销售快速放量阶段的创新产品:佰仁医疗、三友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安杰思、南微医学、开立医疗、微电生理、亚辉龙等。创新药领域,我们建议关注进入兑现或者放量阶段的公司,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利天恒、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三生国健、迈威生物、康辰药业、奥赛康、京新药业等。   我们建议关注消费信心回暖带来的相关机会:江苏吴中、锦波生物、华东医药等。   其他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中药:同仁堂、昆药集团、天士力、马应龙等;原料药:仙琚制药、司太立、普洛药业等;CXO:药明康德、阳光诺和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海吉亚、三星医疗等;疫苗:百克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等;零售药店:健之佳、益丰药房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企业研发产品退市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与投资相关的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4-10-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