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期总第124期:《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持续关注创新药械板块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期总第124期:《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持续关注创新药械板块

      中药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9.3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13,跑输沪深300指数(-4.02%)。从子行业来看,血液制品、中药跌幅居后,跌幅分别为4.37%、7.85%;医院、线下药店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14.59%、13.81%。   估值方面,截至2025年1月3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48x(上期末为27.86x),估值下行,低于均值。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诊断服务(75.81x)、医院(37.01x)、医疗耗材(32.09x),中位数为26.38x,医药流通(15.64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31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2.11亿元。其中,11家增持5.41亿元,20家减持17.52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贝达药业:ALK抑制剂“恩沙替尼”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为首款由中国企业主导在全球上市的肺癌靶向创新药   礼来:“替尔泊肽”获美国FDA批准作为首款且唯一用于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症成人患者的处方药   安斯泰来:全球首款CLDN18.2单抗“佐妥昔单抗”获NMPA批准上市   和黄医药:出售近45亿元中药资产,国资接盘   投资建议:   《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该《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创新药品器械的审评审批机制,提高审评审批效率,加速创新产品上市进程,积极推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推广应用,并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层面鼓励新药研发。在创新药械的前端研发环节,政策已给予大量支持。医保作为国内最大的支付主体,在确保“保基本”的基础上,也全力支持创新药械的发展。近期,医保局提出利用医保大数据赋能商业保险,未来在支付端,有望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创新药械的支付。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以及拥有国际化拓展能力的药企。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32页
      2025-01-07
    • 2024年度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洞察

      2024年度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洞察

      医疗器械
        前言:   腔镜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软组织手术,一般包括外科医生控制台、机械臂系统和三维高清影像系统,外科医生通过控制台对机械臂的精准操控实现复杂手术操作。腔镜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以及胸外科等多个科室。   本报告旨在对2024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品牌格局、区域差异化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洞察市场走向。   整体市场   市场规模   在“设备更新”等相关利好政策带动下,2024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销量超100台,同比增速高达108.51%,销量较2023年翻一番,一举创成历史新高。   整体市场   市场格局   国产化率:2024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猛然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6.28个百分点,国产品牌几乎力争半壁江山,与进口品牌接近持平状态。   品牌格局:2024年,在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格局生变,直观医疗虽稳居第一的位置,但国产品牌微创医疗、康多、精锋医疗以及新锐品牌术锐奋然崛起且市场份额一同增加,使直观医疗市场份额显著减少。前四品牌直观医疗、微创医疗、康多、精锋医疗市场集中度(CR4)达到94%,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而在县级医院市场,几乎被微创医疗、精锋医疗、术锐、康多等国产品牌所占领。   产品平均单价:在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直观医疗IS4000是唯一一款平均单价超2000万元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其本国内土化的IS4000CN平均单价降低至1905.9万元。国产单价最高的是术锐SR-ENS-600,平均单价为1891.9万元;最低的是康多KD-SR-01,平均单价仅为1146.0万元。   区域市场   整体情况:2024年,国内西部地区的腔镜手术机器人采购占比显著增加,东部地区明显下降,但东部地区仍是腔镜手术机器人主要布局区域。   品牌市场份额:直观医疗在国内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居首位;微创医疗在西部地区表现更为亮眼;精锋医疗和术锐在中部地区表现相对活跃;康多在东北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整体情况:2024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采购仍以三级医院为主,占比达到93.55%,较去年增加了9.46个百分点。三级医院市场格局:2024年,直观医疗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康多市场份额大幅增加(+7.08%),并反超微创医疗进入前二;此外国产品牌精锋医疗、术锐市场份额也较明显增加。   结语   据医装数胜统计,近年来我国微创手术量在外科手术中的占比持续增长,在2024年达到21.7%,较2018年的14.8%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随着国内微创手术量稳步上升,腔镜手术机器人凭借微创、精细、灵活等显著优势,更大程度扩展外科医生的手术能力,深受市场青睐。在“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设备更新”等国家利好政策带动下,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销量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随着年末积压的采购需求被集中释放,2025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销量将实现进一步增长。此外,腔镜手术机器人的需求市场开始趋于下沉,除三级医院之外,井限县医院等二级医院也逐渐出现腔镜手术机器人的身影,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有更为宽广的市场蓝海。目前,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已从过去的直观医疗“一家独大”,逐渐走向群雄并起的局面,微创医疗、康多、精锋医疗、术锐等国产品牌争得几乎半壁江山。其中,新锐品牌术锐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平均单价位列国产第一,与直观医疗本土化的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平均单价极为接近。近年来,在政府采购医疗设备给予国产品牌价格优惠的背景下,预计到2025年,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预计将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尽管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但整体产品价格的降低和微创手术量的快速增长,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也在快速提升,我国县级医院等较为偏远的地区配置数量极低,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北京医装数胜科技有限公司
      9页
      2025-01-07
    • 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医疗服务
        随着下一代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身份、社交、工作、生活等领域的融合日益密切,允许人们在其中去创造、扩充和交流;把跨时空、跨地域、跨载体、跨媒介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一个基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虚实融合社会新形态。   “医院”是患者接受治疗、照护、生活的重要场所。在虚实融合相关技术赋能下,医院形态突破线下实体物理空间不断向线上虚拟空间扩展,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延伸,这种趋势也推动着临床医疗、运营管理、患者服务模式和内涵不断改变。在强大算力支撑下,基于数据流、知识流构建数智驱动、虚实融合、人机融生,同时涵盖虚拟空间医院和物理空间实体医院“一体双生”的“元医院”设想由此产生。其强直观性、强交互性、强智能化、高开放性等特点或成为未来医院演进方向,但其落地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下称“数创中心”)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市卫健委作为指导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设的平台性功能机构。数创中心关注并研究国内外数字医学领域发展近况,筹建数字医学创新平台,深入推进医疗数字化转型,助力上海落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战略。在数创中心众多的工作内容中,中国元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成为行业内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探索未来医院的生态、更好地推动中国元医院的发展和应用,数创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撰写这份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本报告梳理了元医院发展背景、提出元医院的定义、阐述了元医院的内涵;介绍国内外元医院发展现状、构建元医院建设依赖的技术体系、描绘技术供给侧产业生态、提炼典型应用场景;阐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性给出对策建议,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在撰写过程中,数创中心与中国信通院对医院和厂商从供需双方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案头调研、访谈调研、问卷调研,总结出元医院国内外先行先试的行业经验和观点理念。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报告能够引发行业参与者对中国元医院标准研制、技术研究、场景发掘、模式探索等的思考,力求为中国元医院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宝贵经验。   本报告凝聚着行业各方的专业知识和敢为人先的实践智慧。我们有理由相信,对元医院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数字医学创新发展,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医疗空间和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中国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中国信通院
      162页
      2025-01-07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北美严寒天气推升石化价格,叠加检修推动淡季不淡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北美严寒天气推升石化价格,叠加检修推动淡季不淡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周观点:北美严寒天气推升石化价格,叠加检修推动淡季不淡。根据百川盈孚,截止1.3号,统计的583个商品中,上涨100个(环比上涨96%),下跌131个(环比下降5.07%),持平352个(环比下降10.66%),其中主要上涨的商品为WTI原油、丙烯酸及酯、混合芳烃。WTI上涨主要系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下降,亚洲需求改善,美国东北部寒冷天气提振燃油需求,混合芳烃在原油成本推动下,叠加中国汽油需求有所改善,同样上涨明显。丙烯酸及酯上涨主要系国内部分装置停工检修,现货供应偏紧,需求方面胶带母卷行业开工率略升,订单成交良好。   石化:极寒天气来袭欧美,油气价格震荡上行。地缘方面,周四以色列   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部分地区发动了空袭,引发市场的担忧,EIA报告显示前两周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市场预计未来美国及欧洲气温下降将增加取暖需求,天然气价格大涨带动上涨气氛。中国财政政策提振市场,计划于2025年发行3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支持“两重”、“两新”政策,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此外,12月份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中国经济较为乐观,有望提振需求。本周炼油利润为393元/吨,同比下降49%。下游需求缩减,国产LNG价格弱势下行。截至周五,国产LNG市场价为4501元/吨,较上周跌幅1.06%。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现行协议已经到期,天然气供应短期紧张;美国和欧洲气温下降,美国面临北极圈寒流,供暖用气需求预计将明显增加;德国、法国和英国都预计未来几天气温将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寒冷天气提振石油天然气需求。2024年12月30日,美国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天然气期货价格大幅上涨至3.92美元/百万英热,创近两年新高。截至周五,HenryHub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为3.3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周减少8.3%。   投资建议   1)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背景下,建议关注高股息分红央企。2)建议关注供给端受限、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的氟化工行业。3)北美严寒天气推升石化价格,叠加检修推动淡季不淡,建议关注油气行业。重点公司推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中化化肥、中广核矿业、中国石油、昊华科技、鲁西化工等。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持续恶化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5-01-07
    • 2025年1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

      2025年1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5年1月第一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1个股上涨,87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来凯医药-B(+19.21%)、和铂医药-B(+15.56%)、科济药业-B(+14.78%)。跌幅前三为新诺威(-10.71%)、舒泰神(-10.49%)、荣昌生物(-10.14%)。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4.31%,跑赢沪深300指数0.86pp,生物医药下跌5.84%。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1.78%,跑赢沪深300指数2.18pp,生物医药累计上涨4.58%。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4.59%,跑输恒生指数2.94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2.77%。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7.7%,跑输恒生指数2.46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6.34%。   本周XBI指数上涨2.89%,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0.74%。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月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无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4款新药获批上市,无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月美国无NDA获批上市,无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7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1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1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0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3起。信达生物与罗氏签订协议,交易金额为1080百万美金;VBI Vaccines与腾盛博药签订协议,交易金额为18百万美金;Orion与Marinus Pharmaceuticals签订协议,交易金额为1.62百万美金。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1-07
    • 新材料周报:德邦科技再出手又一半导体材料企业,2025半导体销售将两位数增长

      新材料周报:德邦科技再出手又一半导体材料企业,2025半导体销售将两位数增长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2024/12/30-2025/1/3),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3273.53点,环比下跌8.55%。其中,涨跌幅前五的有三祥新材(1.33%)、金丹科技(0.11%)、凯赛生物(0.05%)、仙鹤股份(-1.11%)、利安隆(-3.31%);涨跌幅后五的有新亚强(-19.04%)、晨光新材(-13.88%)、江化微(-13.43%)、润阳科技(-13.23%)、晶瑞股份(-12.89%)。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5627.32点,环比下跌10.71%;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1078.83点,环比下跌6.5%;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5686.46点,环比下跌9.12%;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1016.91点,环比下跌9.33%;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1766.37点,环比下跌9.47%;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630.43点,环比下跌7.3%。   环氧塑封收购失败后,德邦科技,再出手又一半导体材料企业。近日,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使用现金25,777.90万元收购苏州泰吉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原股东持有的共计89.42%的股权。此次交易的评估结果显示,泰吉诺的评估值为2.88亿元,相较于审计后的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值5166万元,增值2.37亿元,增值率为458.23%。为保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减值测试及相关补偿安排,补偿义务人承诺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4233万元。公告表示,本次收购将有助于公司在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扩展。收购后,德邦科技将在现有产品线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导热界面材料的研发实力,优化其供应链,并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次收购,德邦科技将进一步巩固在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加速公司在高算力、高性能、先进封装领域的业务拓展。(资料来源:DT新材料)   2025半导体销售将两位数增长。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4年全球年度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达到6269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达到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将来自于生成式AI服务的正式启动。WSTS分析,就产品类别而言,作为电子装置大脑的逻辑芯片需求今年预料将增加16.8%、达2437.8亿美元;储存数据的内存芯片需求预估将成长13.4%、达1894.1亿美元。WSTS认为,只要全球经济至少适度成长,模拟芯片等其他类型半导体的市场也会扩大。WSTS的报告指出,从地区来看,今年全球芯片市场以美洲地区成长最快,将增加15.4%、达2,153.1亿美元;其次是亚太地区,成长10.4%、达3,762.7亿美元;欧洲的增幅最小,仅成长3.3%至537.4亿美元。(资料来源:满天芯)   重点标的: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   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5-01-07
    • 天然橡胶行业专题:长期趋势明确,产区机会成本支撑上方空间

      天然橡胶行业专题:长期趋势明确,产区机会成本支撑上方空间

      化学制品
        核心摘要   品种概览:天然橡胶兼具农工化三重属性   天然橡胶兼具农业、工业、能化三重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天然橡胶行情的复杂性。橡胶大周期通常基于产能调节滞后,受经济景气上行驱动,即工业属性主导;抑或是能源价格上行带来的替代支撑,即能化属性主导;小周期则通常受主产区极端旱涝天气导致的短时减产驱动,即农业属性主导。由于橡胶是木本作物,其一轮周期相对较长,约20-30年出现一轮大周期。   供需分析:供给逐步见顶,需求稳定增长,供需差未来有望逐年放大   在传统产区收缩产能、新兴产区增量减少趋势下,按照中性预期(即按照过去五年单产均值)测算,全球2023-2028年天然橡胶产量的复合增速预计不足1%。需求在中国消费稳中有增、新兴国家快速成长趋势下,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最终基于过去五年天然橡胶消费复合增速,我们预计全球天然橡胶供需差有望持续扩大,进而推动价格中枢逐年上移。   行情展望:长期趋势明确,产区机会成本支撑上方空间   从基本面来看,短期供需矛盾演绎的激烈程度或难抵上一轮上涨周期(2009-2011年),但未来供给的长期调减和需求的稳定增长趋势是明确的,天然橡胶价格中枢有望在供需差不断扩大过程中逐年抬升;在趋势上行的背景下,如遇到类似2009年前后全球经济大幅度刺激的宏观条件,天然橡胶很可能在上涨中衍生新的驱动逻辑。从估值来看,考虑到2010年以来的通胀因素以及替代产业机会成本支撑,我们预计本轮橡胶周期的价格高点会比上轮周期更高。   风险因素   产区天气剧烈变化的风险;宏观经济景气波动的风险;供给测算数据不准确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1页
      2025-01-07
    • 生物医药行业: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

      生物医药行业: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   2025年1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主   要提出以下几个要点:1)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2)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3)以高效严格监管提升医药产   业合规水平;4)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合作;5)构建适应产业发展和安全需要的监管体系。   投资建议:2024年7月以来,国务院、上海市等陆续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多环节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快速发展,从2025年初就发布关于医药产业的重磅支持政策,可以看出国务院把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我们认为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意见》指出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License-in交易、license-out交易以及NewCo模式成为国内药企的新选择,我们看好国产创新药和创新技术出海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创新”+“出海”投资逻辑持续验证。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5-01-06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械政策发布,年度持续看好创新+出海主线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械政策发布,年度持续看好创新+出海主线

      中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5.56%,跑输沪深300指数0.3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0。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7.21%,跑输沪深300指数27.2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1。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5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5.75%(+0.26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2.91%(+0.91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15.36%(-2.59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血液制品,下跌2.2%,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医药流通、化学制剂、原料药,涨跌幅分别为-6.9%、-7%、-8.3%。   创新药械政策发布,年度持续看好创新+出海主线。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设定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长远目标,具体通过五大方面的24条改革举措,全面推动药品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研发创新、审评审批、监管合规、对外开放合作以及监管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我们认为《意见》发布有利于国产医药企业持续创新、坚定看好国产优质医药企业成长。此外2025年1月2日,信达DLL3ADC授权出海,总交易金额10.8亿美元。信达生物将自研DLL3ADC产品IBI3009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后者将向信达支付首付款80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亿美元。DLL3靶点热度高,信达接力出海。DLL3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包括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IBI3009目前处于一期临床研究阶段。目前全球仅有安进获批DLL3双抗,尚无ADC药物获批。恒瑞医药同靶点药物于2024年12月授权出海,此次信达与罗氏的合作是短时间内的第二款DLL3ADC出海。目前国内共有4款TOPOi毒素的DLL3ADC处于临床一期阶段,除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外,再鼎医药、复旦张江尚握有类似在研ADC的国内权益。后续DLL3ADC的临床数据及海外合作值得关注。   2025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   创新+出海主线——创新药:政策端,2024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助推创新药快速发展。2024年11月末,创新药医保谈判成功率达90%以上,医保强调支持“真创新”药物的政策导向。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提到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未来支付端商保发展空间值得关注。研发端,SKB264、AK112等于WCLC/ASCO会议发布肺癌适应症出色临床数据,国产创新持续亮相;出海方面,2024年国产新药授权出海百花齐放,二代IO、减肥药、自免TCE、ADC、新机制、新适应症等热点频出。恒瑞医药以NewCo模式实现GLP-1产品组合授权出海,交易总金额超60亿美元。医疗器械:随着第五批国采(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类)和重点省际联盟集采开始,关注常态化医疗刚需下的国产替代,包括自主可控创新器械等。器械出海方向仍看好,但需关注后续地缘政治对企业出海进度的影响。此外,以旧换新政策对医疗设备行业业绩尚需观察。   主题投资主线——药品关注国产减肥药等临床数据进展;器械关注设备更新相关政策,低耗关注关税相关变化,关注AI医疗影像和AI信息化、银发经济、呼吸道检测等主题;消费医疗方向关注相关政策刺激;中药关注基药目录相关进展;CXO关注生物安全法案相关进展。此外,关注并购重组预期。   红利主线——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2%以下,具备长期稳定增长、有较好且可持续现金流、较高且持续分红比例的红利资产,仍是不错的防御选择,和进攻性配置具备一定跷跷板效应。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   推荐组合:恒瑞医药(600276)、荣昌生物(688331)、恩华药业(002262)、亿帆医药(002019)、甘李药业(603087)、上海医药(601607)、长春高新(000661)、济川药业(600566)、英科医疗(300677)、怡和嘉业(301367)。   稳健组合:上海莱士(002252)、华东医药(000963)、贝达药业(300558)、科伦药业(002422)、新产业(300832)、云南白药(000538)、太极集团(600129)、马应龙(600993)、美好医疗(301363)。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赛诺医疗(688108)、心脉医疗(688016)、圣湘生物(688289)、泽璟制药-U(688266)、博瑞医药(688166)。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荣昌生物(9995)、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康方生物(9926)、亚盛医药-B(6855)、微创机器人-B(2252)、康希诺生物(6185)、爱康医疗(1789)。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1-06
    • 化工行业周报:下游需求投产加速,或加剧烧碱、乙二醇供需紧平衡态势

      化工行业周报:下游需求投产加速,或加剧烧碱、乙二醇供需紧平衡态势

      化学原料
        本周行业观点:下游需求投产加速,或加剧烧碱、乙二醇供需紧平衡态势   烧碱: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5年H1,或新增氧化铝产能680万吨,或带动烧碱需求102万吨。2025年1-5月,烧碱的新增产能仅31.5万吨,主要的新增产能集中在2025年6月之后。因此新增氧化铝产能投产或加剧2025年1-5月烧碱供需紧平衡态势,烧碱价格或继续上涨。2026-2027年烧碱虽规划产能较多,但随着政策趋严、以及耗氯下游PVC景气度较低,烧碱未来新增产能落地难度或加大,长期来看,需关注烧碱新增产能的投放情况。【受益标的】新疆天业、氯碱化工、嘉化能源、英力特、雪天盐业、滨化股份、镇洋发展、日科化学等。乙二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5年1-5月,仅万凯新材120万吨乙二醇项目一期装置、宁夏鲲鹏40万吨乙二醇装置投产,乙二醇产能增量有限。需求端,2025年3月,将新增3套涤纶长丝装置,合计115万吨;2025年1月,将新增75万吨PET瓶片装置。2025年H1,涤纶长丝、PET瓶片新增产能或带动乙二醇需求63.65万吨。供需共振下,乙二醇景气度有望进一步上行。【受益标的】万凯新材、丹化科技、东方盛虹、卫星化学、荣盛石化、恒力石化。   本周行业新闻:兴发集团拟新建工业硅产能   【工业硅】兴发集团拟新建工业硅产能。根据化工在线报道,2024年12月30日晚,兴发集团发布公告,同意公司全资孙公司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4.95亿元,建设10万吨/年工业硅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预计2026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二期计划2027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并达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4.4亿元、净利润9032万元。推荐标的:兴发集团。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等;【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振华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新材料】OLED: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胶膜:洁美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其他:彤程新材、阿科力、松井股份、利安隆等。   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苏利股份、川发龙蟒、湖北宜化、盐湖股份等;【硅】新安股份;【纯碱&氯碱】中盐化工、新疆天业等。【新材料】国瓷材料、圣泉集团、蓝晓科技等。【其他】华锦股份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5-01-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