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39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或有效拉动改性塑料、地产相关化工品需求增长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或有效拉动改性塑料、地产相关化工品需求增长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 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或拉动改性塑料、 PVC 等需求增长   据中国政府网公众号, 10 月 8 日,国新办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对于化工领域而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有效拉动改性塑料需求增长;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等政策将有效拉动 PVC、纯碱、钛白粉等地产后端化工品需求增长。 改性塑料方面, 据产业在线公众号,预计 10-12 月,家用空调排产量将分别同比+23.9%、 +24.0%、 +9.7%;冰箱排产量将分别同比+8.6%、+5.5%、 +1.6%,白电排产订单充足。据 Wind 数据, 2024 年 9 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 85.4, 位于年内最高值,预计 10 月汽车销量高于 9 月,后续汽车销量增速仍将有较好表现。 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家电、新能源汽车需求向好,将有效拉动改性塑料需求增长。 地产后端需求产品方面, 城市管网更新改造、地产支持、城市改造等政策落地,或将逐步拉动 PVC、钛白粉、纯碱等需求增长。 据 Wind数据, 截至 2024 年 10 月 11 日, PVC 价格、价差分别为 5,254、 777 元/吨, 分别位于 2017 年以来 46.31%、 43.03%分位数; 钛白粉价格、价差分别为 14,800、 8,424元/吨,分别同比-10.84%、 -25.28%; 纯碱价格价差分别为 1,560、 874 元/吨,分别同比-50.35%、 -64.63%,景气度均位于底部。未来若地产支持及城市改造等政策落地,或将逐步拉动上述产品需求增长。   本周行业新闻: 万盛股份与熵能新材及其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等   【万盛股份】 万盛股份与熵能新材及其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据万盛股份公众号 10 月 8 日报道,公司和/或下属基金临海复星万盛基金与广州熵能新材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以自有资金 3.78 亿元收购熵能新材 2118.2 万股股份,占熵能新材总股本的 59.33%。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等;【化纤行业】新凤鸣、 桐昆股份、 华峰化学、三友化工、海利得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宏柏新材;【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振华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   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东方盛虹等;【化纤行业】新乡化纤、神马股份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湖北宜化、新洋丰、东方铁塔、盐湖股份等;【硅】三孚股份、晨光新材、新安股份;【纯碱&氯碱】中盐化工、新疆天业等。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 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 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10-14
    • 化工行业周报(-):顺酐、原盐等价格大幅上扬,关注旺季来临的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

      化工行业周报(-):顺酐、原盐等价格大幅上扬,关注旺季来临的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

      化学制品
        化工周观点:   建议重点关注进入旺季的子行业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建议重点关注低库存的化纤行业,包括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进入9月以来,化纤行业逐渐进入旺季,市场整体需求较前期有所恢复,纺织市场秋冬面料订单下达速度略有加快,织机开机率仍有小幅提升。库存方面,涤纶长丝库存已由7月中旬高点的312.30万吨回落至本周的67.24万吨,粘胶短纤库存也从年初的12万吨左右一路回落至现在的8万吨左右。   受益《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建议关注近期回调较多的制冷剂板块。根据此次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空调,补贴产品售价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2024年以来随着配额制的实施,制冷剂价格经历大幅上涨,近期进入淡季以来价格有所回调,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端刺激政策出台,后续供需平衡表有望继续改善,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   三氯蔗糖厂商密集发布涨价函,行业格局和产品盈利有望改善。三季度末、四季度是三氯蔗糖签订来年长单的时间窗口,随着主流企业陆续提高产品报价,在海外需求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三氯蔗糖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建议重点关注龙头企业金禾实业。   重点推荐下半年有较大基本面拐点趋势的优质成长股。虽然市场风格对成长股不是很友好,但我们认为估值低有安全边际,同时边际上有较大基本面拐点的成长股依然值得重点推荐。包括PPO和生物质陆续开车投产的圣泉集团,下半年进入新一轮冬小麦全程方案推广的国光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环保和生产安全等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10-14
    • 化工行业周报:顺酐、原盐等价格大幅上扬,关注旺季来临的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

      化工行业周报:顺酐、原盐等价格大幅上扬,关注旺季来临的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

      化学制品
        化工周观点:   建议重点关注进入旺季的子行业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建议重点关注低库存的化纤行业,包括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进入9月以来,化纤行业逐渐进入旺季,市场整体需求较前期有所恢复,纺织市场秋冬面料订单下达速度略有加快,织机开机率仍有小幅提升。库存方面,涤纶长丝库存已由7月中旬高点的312.30万吨回落至本周的67.24万吨,粘胶短纤库存也从年初的12万吨左右一路回落至现在的8万吨左右。   受益《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建议关注近期回调较多的制冷剂板块。根据此次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空调,补贴产品售价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2024年以来随着配额制的实施,制冷剂价格经历大幅上涨,近期进入淡季以来价格有所回调,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端刺激政策出台,后续供需平衡表有望继续改善,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   三氯蔗糖厂商密集发布涨价函,行业格局和产品盈利有望改善。三季度末、四季度是三氯蔗糖签订来年长单的时间窗口,随着主流企业陆续提高产品报价,在海外需求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三氯蔗糖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建议重点关注龙头企业金禾实业。   重点推荐下半年有较大基本面拐点趋势的优质成长股。虽然市场风格对成长股不是很友好,但我们认为估值低有安全边际,同时边际上有较大基本面拐点的成长股依然值得重点推荐。包括PPO和生物质陆续开车投产的圣泉集团,下半年进入新一轮冬小麦全程方案推广的国光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环保和生产安全等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10-1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从提仓位到调结构,建议重点关注优质成长股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从提仓位到调结构,建议重点关注优质成长股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基于先前A股和大化工历史深度复盘,政策底之后的走势是先反弹再分化之后关键看基本面能否接力上,如果能够接力,行情继续。那么当下市场到了哪个阶段?我们的理解到了分化阶段,市场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上行以及本周的调整开始回归正常状态,先前由于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叠加板块估值分位数极低,市场更多关注重点在于提仓位,当市场逐步回归正常状态后,市场的重心可能会逐步转向结构,转向有基本面的标的。另外,先前市场的估值体系处于重构状态,机构担心EPS的上行幅度没办法覆盖成长股的估值压缩,这也是前期成长股表现持续承压的原因,站在当下,我们认为板块的估值体系和预期也将逐步趋于稳定,在这种大背景下利好优质成长股和顺周期龙头的表现,这也是我们近期建议重点关注的方向。大化工板块边际变化方面,本周边际变化较多,一是由于成本端的压力,轮胎企业涨价,后续需关注涨价落地的情况;二是麦芽酚提价,利好金禾实业,叠加公司其它产品竞争格局较佳,后续基本面共振向上的概率越来越高;三是沙特阿拉伯对华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我们观察到对华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有增多的趋势,出口端的压力值得关注;四是森麒麟摩洛哥工厂首胎下线,中国轮胎企业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五是本周部分轮胎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同比数据较佳,但环比数据由于成本端的影响并未呈现明显的增长,我们理解并不是坏事,有助于市场逐步修正轮胎后续盈利的预期;六是欧洲《零毁林法案》推迟;七是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项目在新疆哈密正式开工,新疆未来有成为重要煤化工基地的潜质。房地产方面,存量房贷京沪深外统一降至LPR-30BP,后续政策值得继续关注。海外流动性方面,美国9月CPI涨幅超预期,通胀下降进程有所停滞。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金融管理部门已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金融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保护,强化内控和合规管理,严控加杠杆。   大事件二: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央行正式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大事件三:存量房贷京沪深外统一降至LPR-30BP。   大事件四:美国9月CPI涨幅超预期,通胀下降进程停滞。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2.4%,较前值2.5%有所放缓,为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但超出预期值2.3%。核心CPI同比上涨3.3%,为6月以来新高,预期为持平于3.2%。9月CPI环比上涨0.2%,核心CPI环比上涨0.3%,均超出市场预期。   大事件五: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参与国家科技攻关。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   大事件六:10月2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提议将《零毁林法案》(EUDR)限制相关农产品进口的最后期限,从2024年底分别推迟到2025年底(大型企业)和2026年6月30日(对于小微企业),预计21天出结果。大事件七: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项目在新疆哈密正式开工,投产后可生产400万吨煤液化产品,其中煤直接液化生产线320万吨/年。   投资组合推荐   金禾实业、利安隆、宝丰能源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10-14
    •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优质标的案例分析-破发浪潮下,优质标的如何逆势而上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优质标的案例分析-破发浪潮下,优质标的如何逆势而上

      生物制品
        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相对发行价的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但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18A企业股价持续下跌,大面积破发。在破发的60家港股18A企业中,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   四家企业实现市值上涨   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上市港股18A企业市值与上市首日市值相比,实现市值上涨的企业仅有4家,占比为6.3%;市值缩减50%以内的企业有10家,占15.6%;其余企业市值均缩减50%及以上,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市值缩减70%-90%的,达24家,占比为37.5%。其中,市值最大的为百济神州,达1,171.5亿元,市值上涨64.0%,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信达生物上市至今累计市场表现亮眼,较上市首日市值涨幅在110.0%以上   四家企业实现盈利   2023年已上市港股18A企业整体实现营收超500亿元,4家企业实现盈利,其中康方生物盈利最多,高达20.3亿元;复宏汉霖排名第二,实现盈利5.7亿元;和铂医药位列第三,实现盈利1.6亿元;先瑞达医药位居第四,实现盈利0.1亿元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10-14
    • 医药行业周报:市场定价权资金出现变化,医药板块估值有望提升(附双抗研究专题)

      医药行业周报:市场定价权资金出现变化,医药板块估值有望提升(附双抗研究专题)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我们梳理了双抗产品的作用机理、研发思路、获批及在研产品等。海外双抗主流路线为TCE,国内多款在研双抗高度差异化。双特异性抗体(bsAb)可以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表位或抗原,从而实现具有协同效应的多种机制功能。按照作用机制分类,癌症治疗的双抗可以分成四大类:T细胞接合器(T cell engagers,TCE)、双免疫检查点/免疫调节剂等、双信号抑制、其他。全球已有14款双特异性抗体获批用于癌症治疗,其中有11种可归类为TCE,并且均由海外药企研发。国内方面,依沃西单抗是康方生物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此外,依沃西单抗头对头帕博利珠单抗3期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多项注册临床进行中。SI-B001是百利天恒的一款靶向EGFR和HER3的双抗,SI-B001联合化疗用于Non-AGA NSCLC的2期临床数据积极,已经进入3期临床。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下跌6.00%,跑输沪深300指数2.75pct。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疫苗、医疗新基建、创新药表现相对较好,药店、血制品、药用包装和设备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增量影响,尤其是阶段性布局前期超跌反弹个股的投资策略:创新药——科创新药指数发布利好成分股,优先推荐商业化确定性高的标的。2024年8月23日上交所发布了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以下简称科创新药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创新药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创新药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加权方式为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后续若有对应的指数基金发布,将对30家成分股构成利好。当下我们首推商业化确定性较高且存在预期差的标的,继续推荐关注君实生物(688180.SH)、诺诚健华(688428.SH)、华领医药(2552.HK)。   原料药——①2023-2026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1,750亿美元,相较2019-2022年总额增长54%,多个重磅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4年H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料药产量为178.9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Q1为86.4吨,同比下降7.0%,Q2为92.4万吨,同比增长12.8%;2024年H1,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16.85亿元,同比增长6.78%,其中Q1/Q2分别为8.27亿元、8.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5%、10.41%;进口量为19.0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4.53%,其中Q1/Q2分别为9.14万吨、9.9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21%、22.18%,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结合中印两国情况,原料药行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已接近终结。随着重磅产品专利的陆续到期及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我们判断2024年Q2-Q3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1)2024年持续向制剂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奥翔药业(603229);2)新产品业务占比较高或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华海药业*(600521)、共同药业(300966);3)原有产品受去库存影响较大或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后续业绩修复弹性较大,如国邦医药(605507)等。   CXO——板块表现分化:1)创新药CXO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或者下滑,未来从Biotech投融资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以及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2)仿制药CXO持续高增长,新签订单保持高增速,未来发展势头良好。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流动性逐步宽松有望带来投融资回暖,海外需求将先于本土需求改善,行业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利率政策变化,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海外需求的逐步复苏,4)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5)潜在国内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的出台;公司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受益网传创新药支持政策的国内临床CRO,如泰格医药*(300347)、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   仿制药——前九批集采纳入374个品种,集采进入后半程,2023年国家集采持续优化规则,集采影响基本出清,2024H1制剂企业整体经营趋势向好。在集采后周期和四同等政策推出的背景下,仿制药企业市场份额有望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拥有原料药制剂产业链一体化的公司优势将不断显现。建议关注:1)拥有产业链优势,院内+院外有望持续放量的公司,例如福元医药(601089)、京新药业(002020)等;2)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阶段有望带来估值重塑,同时拥有海外商业化前景的公司,例如、亿帆医药(002019)、三生制药(1530.HK)、科伦药业(002422)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10-14
    • 大化工28大细分高频估值监测

      大化工28大细分高频估值监测

      化学制品
      化学原料
        我们汇总了大化工28个细分行业近20年的估值情况,发现当前化工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基础化工/石油石化PE-TTM分别在39%/17%估值分位。   具体至基础化工,PE-TTM在20%分位以内的细分行业有炭黑16%/氮肥19%/钾肥17%/氨纶15%/纯碱8%/涤纶8%/复合肥5%/轮胎1%;PE-TTM在21%-40%之间的细分行业有农药38%/无机盐34%/涂料油墨35%/其他化学制品22%/氟化工33%/膜材料28%/民爆制品27%;而氯碱/其他化学原料/聚氨酯/粘胶/其他化学纤维/改性塑料/纺织化学制品/磷肥及磷化工等细分行业PE-TTM分位居40%以上。   石油石化细分行业中,油气开采的PE-TTM估值分位最低,仅为8%;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PE-TTM分位数则位于15%-40%之间,分别处于26%/19%估值分位;油气及炼化工程/其他石化行业PE-TTM分位则位于40%以上。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0-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五批耗材国采启动,关注人工耳蜗和外周介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五批耗材国采启动,关注人工耳蜗和外周介入

      生物制品
        主要观点   第五批耗材国采启动,人工耳蜗和外周介入进入国家集采序列。9月2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第五批耗材国采正式拉开序幕。产品主要包括1.人工耳蜗类相关耗材(包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2.外周介入类相关耗材,具体包括外周血管支架(不含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血栓保护装置、腔静脉滤器、腔静脉滤器回收套件等。   人工耳蜗成本高昂,国内渗透率低。人工耳蜗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双侧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金标准。需求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听力残疾人的人数2780万人,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为13.7万人,每年新增听障儿童2-3万人,其中740万适合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获新声。但是国内市场渗透率仅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主要由于人工耳蜗价格高昂。供给端,人工耳蜗的核心技术,特别是芯片技术(涵盖降噪、语音识别等),技术壁垒高筑。因此人工耳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导。数据显示,全球96%的市场份额被三大巨头澳大利亚的科利耳、美国的Advanced Bionics及奥地利的MED-EL占据,其中科利耳独占鳌头,拥有约55%的全球市场份额。2011年上海力声特取得国内首张人工耳蜗注册证,打破了外资的技术垄断。随后,诺尔康、沈阳弘鼎康医疗、上海鸿医医疗等国内企业也纷纷获得认证。预计随着国采的推进,人工耳蜗价格下降将促进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外周介入市场持续放量,国采有望促进国产进院。IQVIA艾昆纬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同比下滑3.2%。细分领域中,血管介入器械市场呈现领跑之势,对比去年同期增长超10%。电生理、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等领域手术量均取得稳定增长。此外,相关手术正不断下沉,有手术能力、资质的术者和医院持续增加。由于起步较晚,外周介入领域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部分品类国产率不足5%,尚未实现突破。目前先瑞达、归创通桥等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多有布局,通过国家集采外周介入集采后国产企业或将赢得加速进院的机会,提升国产市占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长期来看,耗材行业具备较强创新和价值的产品市占率将持续提升。短期积极关注第五批国采进展,建议关注人工耳蜗相关标的美好医疗、海南海药、康芝药业;外周介入相关标的乐普医疗、微创医疗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4-10-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诺奖花落miRNA,核酸药物开发方兴未艾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诺奖花落miRNA,核酸药物开发方兴未艾

      化学制药
        miRNA可参与基因调控,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10月7日,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miRNA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调控领域的热点之一,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开发中具有较大潜力。miRNA药物研发方兴未艾,主要包括内源性的miRNA类似物以及靶向内源性miRNA的抑制剂,目前全球研发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miRNA主要通过诱导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成熟的miRNA由随从链与导向链两条链构成,在细胞质内会与催化的AGO蛋白结合,形成RNA沉默诱导复合物(RISC);随后,随从链被降解,导向链引导RISC复合物靶向目标mRNA互补序列,通过诱导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发挥抑制靶基因表达的生物学功能。内源性miRNA的异常表达被报导与各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传染病、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核酸药物研发方兴未艾,siRNA全球药物研发进度相对更快   基于核酸对细胞内miRNA的调控方式主要包括两类——miRNA类似物与靶向mi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基于上述两种策略布局的调控胞内miRNA的新药管线目前仍处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国内尚无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小干扰RNA(siRNA)与miRNA具有相类似的生物学功能,siRNA全球药物研发进度相对更快,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6款siRNA药物获批上市,1款进入NDA阶段。国产药企在siRNA领域进行了丰富的管线布局,悦康药业、正大天晴、齐鲁制药、石药集团、圣诺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等企业均有管线进入临床阶段。   10月第2周医药生物线下跌6.00%,其他生物制品板块跌幅最小   从月度数据来看,2024年初至今沪深整体呈现上涨趋势。2024年10月第2周所有行业均下跌。电子和非银金融等行业跌幅最小,社会服务、传媒等行业跌幅较大。本周医药生物下跌6%,跑输沪深300指数2.75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8位。2024年10月第2周各板块均处于下跌态势,本周其他生物制品板块跌幅最小,下跌4.25%;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下跌9.85%。   推荐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九典制药、人福医药、苑东生物、百洋医药、恒瑞医药、和黄医药、泽璟制药;中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羚锐制药、佐力药业;原料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奥锐特;医疗器械:奥泰生物、可孚医疗、爱博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CXO:药明合联、诺泰生物、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科研服务:皓元医药、阿拉丁;医疗服务:海吉亚医疗、通策医疗;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市场震荡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10-13
    • 新材料周报:新材料研发重点或将受益,万盛股份拟收购熵能新材布局功能性新材料

      新材料周报:新材料研发重点或将受益,万盛股份拟收购熵能新材布局功能性新材料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 Wind 新材料指数收报 3135.76 点, 环比下跌 4.79%。其中, 涨幅前五的有鼎龙股份(11.24%)、 凯赛生物(4.61%)、 晨光新材(4.19%)、宏柏新材(4.1%)、 南大光电(3.59%); 跌幅前五的有杉杉股份(-13.63%)、 普利特(-12.97%)、 建龙微纳(-12.28%)、 凯盛科技(-11.61%)、 福斯特(-11.33%)。 六个子行业中, 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 5867.93 点, 环比上涨 18.79%; 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 1000.4 点, 环比上涨 2.13%; 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 5832.47 点, 环比上涨 4.14%; 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 1055.69 点, 环比上涨 7.47%; 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 1730.05 点,环比上涨 6.31%; Wind 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 1542.84 点, 环比下跌 6.08%。   工信部: 新材料研发重点或将受益。 近期, 工信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共涵盖“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 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 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 微纳电子技术、 新能源汽车” 等在内 16 个重点专项。 其中, “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 专项涉及固态电池关键材料、 热电/光伏/储能等能源材料, 高端分离膜与催化材料, 特种及前沿功能材料等 6 类。 “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 专项涉及 UHMWPE、 碳纤维、 芳纶等在内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先进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 6 类。 “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 专项涉及 MicroLED/OLED、 量子点技术等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前沿电子材料与器件等 4 类。 “新能源汽车” 专项涉及宽温域、 高比能、 高安全动力电池、 电驱系统、 智能驾驶等 3 类。 从申报指南来看, 涉及新材料、 新能源等相关板块的多个项目( 末尾附件摘录) , 涉及的新材料主要有 UHMWPE、 碳纤维、 芳纶等在内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这也将为相关行业公司带来诸多机遇。 ( 资料来源: 工信部、 化工新材料)   万盛股份拟收购熵能新材, 布局功能性新材料。 10 月 8 日晚间, 浙江万盛股份发布公告, 宣布其将收购广州熵能新材 59.33%的股份。 万盛股份及其下属基金临海复星万盛基金与熵能新材的股东石建伟、 刘辉、 周亮、 广州众森巨富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及其他部分中小股东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 万盛股份将以自有资金 3.77 亿元收购熵能新材 2118.2 万股股份,占熵能新材总股本的 59.33%。 此次收购完成后, 万盛股份将成为熵能新材的控股股东。 ( 资料来源: 万盛股份、 中国证券网、 化工新材料)   重点标的: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 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 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 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 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 特气方面, 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 不断创新研发, 实现进口替代, 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 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 建议关注华特气体。 电子化学品方面, 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 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建议关注: 安集科技、 鼎龙股份。 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 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 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 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 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 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 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 横向拓展、 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 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 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 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 凭借康泰股份, 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 打造第二增长点, 建议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 碳中和背景下, 绿电行业蓬勃发展, 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 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 EVA 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 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4-10-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