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医疗保健行业:创新拓展空间,低估值有望迎修复

      医疗保健行业:创新拓展空间,低估值有望迎修复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药板块,看好内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药板块,看好内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5.61%、-1.10%,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2.73%、3.59%;本周无板块上涨,生物制品(-2.71%)、中药(-3.35%)、医药商业(-3.93%)等跌幅较小,医疗服务(-11.88%)、原料药(-6.26%)、化学制药(-5.65%)股价跌幅较大;本周A股涨幅居前奕瑞科技(+20.54%)、一品红(+17.03%)、永安药业(+13.93%),跌幅居前润都股份(-27.81%)、多瑞医药(-27.21%)、博腾股份(-22.19%);本周H股涨幅居前天元医疗(+79.78%)、北海康成-B(+21.53%)、长江生命科技(+17.31%),跌幅居前中生北控生物科技(-34.52%)、永胜医疗(-22.92%)、再鼎医药(-22.92%)。   复星雅立峰自研国内首款无血清病毒培养工艺狂犬病疫苗上市;恒瑞JAK1抑制剂新适应症国内获批上市;济民可信舒力杰(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获批上市。4月7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疫苗生物产业化平台复星雅立峰(大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在辽宁省大连市成功举办复星雅立峰2025年度服务商年会和狂犬病防控策略专家研讨会暨复星雅立峰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产品上市会。4月8日,CDE官网最新公示,礼来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imlunestrant片上市申请获受理。4月8日,恒瑞1类新药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新适应症获批上市,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CXHS2300097)。4月9日,济民可信集团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哮喘治疗用药舒力杰®(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2ml:0.8mg)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家获批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4月10日,NMPA官网显示,信念医药的1类新药波哌达可基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血友病B(先天性凝血因子Ⅸ缺乏症)成年患者。   器械关税影响较小,看好内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关税对器械公司影响有限,建议关注国产替代空间大的惠泰医疗、爱博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目前国内美国业务占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多在美国有产能,如海泰新光、奕瑞科技、三诺生物等;其他与美国有业务合作或核心零部件采购的公司,美国收入占比或核心零部件采购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收入影响有限,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已备足货品,且国内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如IVD、大型影像设备可替代外资如GE、罗氏诊断、雅培等)。从器械中国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角度,建议关注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爱博医疗,港股归创通桥-B、爱康医疗、春立医疗等;稳健内需线建议关注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等;自主可控线建议关注聚光科技、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华大智造、奕瑞科技等。   具体配置建议:医疗器械领域,关税后国产性价比更高有助于国产替代,建议关注惠泰医疗、联影医疗、迈瑞医疗、新产业等;创新药领域,进口创新药关税大幅增加,利于国产创新药放量,建议关注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血制品领域,进口白蛋白比国内价格低,后期价格优势消除,国产白蛋白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等;科研服务领域,关税后国内性价比更高,建议关注聚光科技、华大智造、奥浦迈等;中药领域,自给自足,不受关税影响,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4-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关税博弈持续演绎,看好国产替代及景气修复板块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关税博弈持续演绎,看好国产替代及景气修复板块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周观点:中美关税博弈或加速国产替代、产业升级以及全球贸易格局重塑。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我们认为,中美关税博弈短期内对化工行业造成出口受阻、成本上升等冲击,但部分商品的豁免政策或为国产替代提供了缓冲空间。长期来看,行业通过技术突破、供应链重构及内需挖掘,有望在高端材料和绿色化工领域实现竞争力跃迁。   轮胎板块:美国对全球关税政策反复,建议关注轮胎全球化多元布局的企业以及关税政策的变化。北京时间4月3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泰国36%,越南46%,柬埔寨49%,虽然中国轮胎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已经很低,但国内上市公司如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通用股份等均在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建有轮胎工厂,受关税消息影响,轮胎板块集体下挫。2024年,美国国内轮胎消费量合计约3.37亿条,进口轮胎约2.32亿条,进口依赖度高达68.8%,中短期内难以补充巨大的需求缺口。建议关注轮胎全球化多元布局的企业以及关税政策的变化。   投资建议   中美关税博弈或加速国产替代、产业升级以及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建议关注:(1)国产替代背景下,润滑油添加剂相关标的瑞丰新材,CT球管相关标的斯瑞新材。(2)农化行业景气修复,重点推荐扬农化工,中化化肥。(3)在全球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国防资本开支仍在持续,关注高强PE行业龙头同益中。(4)美国轮胎进口依赖度高达68.8%,建议关注轮胎全球化多元布局的企业如森麒麟。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持续恶化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5-04-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溴素、季戊四醇价格持续上行,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新矿种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溴素、季戊四醇价格持续上行,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新矿种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4.3-4.11),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5.14%,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87%,基础化工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2.26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7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农药(6.31%)、非金属材料Ⅲ(6.12%)、食品及饲料添加剂(0.82%)、钾肥(-0.59%)、复合肥(-1.38%)。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液氯(12.31%)、液化气(长岭炼化)(9.56%)、磷酸(工业)(4.29%)、国际硫磺(3.47%)、国际DAP(2.71%)。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盐酸(31%)(-25.00%)、OPEC一揽子原油(-15.86%)、NYMEX天然气(-14.01%)、辛塔原油(-13.02%)、国际汽油(-12.86%)。   行业重要动态   溴素、季戊四醇价格延续上涨趋势。溴素:据百川盈孚,截至4月10日,溴素市场均价为38000元/吨,较前一周同期上涨13.82%。上周溴素进口货源到港,场内供应略有缓解,但整体供应仍存有缺口。供应端,上周溴素进口量减少,叠加企业库存偏低,整体来看溴素供应仍有压力,我们认为溴素价格仍有望维持高位。季戊四醇:基于供应紧张,单、双季戊四醇价格同步走高。据百川盈孚,截至4月10日,国内单季戊四醇市场均价为11537元/吨,较前一周上涨0.43%;双季戊四醇市场均价为7140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2.44%。基于单、双季戊四醇供应紧张背景,下游拿货情绪积极,目前双季下游对季戊四醇市场价格推涨态势接受度尚可。由于季戊四醇市场开工水平较高,短期内供应难有继续增量,而需求相对稳定,因此短期内供求关系维持紧张,我们认为,季戊四醇价格或仍有上行空间。   我国新增矿种高纯石英矿,加速“卡脖子”原材料国产替代。据自然资源部4月8日公告,我国新发现矿种高纯石英矿,主要产地包括河南东秦岭地区和新疆阿勒泰地区。高纯石英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低热膨胀性、高绝缘性和透光性等特性,是半导体、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不可缺的关键基础材料,其获取依赖高纯石英矿。本次设立确定的新矿种高纯石英矿,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二氧化硅纯度不低于99.995%,可以满足半导体、光伏、光学等高新领域应用要求的岩石。据新华网,目前,全球高纯石英矿山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国,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斯普鲁斯派恩矿山,一度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半导体级高纯石英砂,而我国高纯石英矿高度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开展了高纯石英选矿技术攻关,成功获得了4N5级以上中试产品,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高纯石英提纯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道路上,迈出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关键一步。新矿种的设立对于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呈和科技。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5-04-16
    • 医药主题分析:累计立法影响

      医药主题分析:累计立法影响

      医药商业
        高管摘要   制药行业支持欧盟的气候和环境雄心,同时强调需要基于科学的、风险敏感的方法,以避免意外的中断,尤其是在药品供应和创新方面。许多新的法规即将生效——与此同时——给行业和监管机构带来压力。担忧包括行政负担过重、欧盟与全球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以及累积监管影响的不可预测性。   欧盟及全球范围内的监管不一致性,以及复杂的合规要求,可能会侵蚀欧洲的制药竞争力。欧盟标准不一可能导致投资受阻,特别是在研发和创新领域。如果某些化学物质或工艺受限且无合适替代方案,监管变化可能会打乱供应链和患者获取药品的途径。这可能会导致关键药品短缺。此外,新的环境报告命令可能会增加显著成本、资源需求和知识产权风险,这可能导致资源从研发和创新中被转移。   我们的行业致力于采取果断行动,以减少整个价值链上的环境影响。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我们的成员成功地将范围1和范围2的CO排放量削减了10%——相当于150万吨的CO。并且在生产增加的情况下取得。此外,95%的EFPIA公司参与与供应商就气候行动目标进行合作。与高影响行业部门(如化学品行业)进行基准比较。EFPIA成员进一步承诺基于科学的方法逐步取代科学目的中动物的使用,以及删除过时或冗余的动物实验。   本报告概述了由制药、环境、化学、食品和动物法律要求驱动积累和组合如何影响医疗保健行业,包括制药行业、监管机构和患者。它确定了关键立法变更、时间表和累积影响,以指导行业为未来发展趋势做好准备。通过描绘这些变化的步伐并展示其对价值链的影响,本报告为制定平衡的政策建议提供了基础。累计需求造成巨大的监管和资源负担,影响创新、竞争力和患者获取。它需要专门讨论医疗行业独特的需求和限制,以找到优先考虑患者需求、支持行业创新并符合可持续性目标的解决方案。   EFPIA敦促影响生命科学领域政策的协调与一致性。我们倡导监管机构和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对累积影响进行谨慎评估,以及针对特定行业的风险评估。此类评估应认识到,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应具有持久或治疗性效果。我们进一步呼吁进行持续的impact assessments(影响评估),及时指导,以及在欧盟监管机构如EMA(欧洲药品管理局)之间加强沟通,以在维持患者对必要药品的访问的同时,管理立法影响。我们建议设立欧盟生命科学办公室以监督成果并确保政策制定的一致性。
      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
      80页
      2025-04-16
    • 核医学系列报告(二):国内核药迎来商业化兑现期,RDC具备比肩ADC的潜力

      核医学系列报告(二):国内核药迎来商业化兑现期,RDC具备比肩ADC的潜力

      医药商业
        行业观点   海外核药商业化持续兑现,诊断核药放量超预期。2024年,Pluvicto实现收入13.92亿美元(+42%),成为核药领域首个重磅炸弹药物;Lutathera收入7.24亿美元(+20%),继2023年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两块核药合计为诺华带来21.16亿美元收入,核药商业化价值持续兑现。诺华预计2025H1Pluvicto用于紫衫烷类药物治疗前mCRPC适应症获FDA批准,2025H2Pluvicto治疗mHSPC向FDA递交NDA。根据诺华在2025JPM大会上给出的预测,Pluvicto销售峰值预计超过50亿美元。2024年5月,Lutathera获批用于治疗12岁以上GEP-NET儿童患者,进一步丰富目标患者群体,这也是2024年Lutathera持续放量的原因之一。2024年Plarify和Illuccix合计销售金额达到16亿美金,同比增长33%。诊断核药放量速度超出市场预期。2024年11月1日,CMS最终决定在每日花费超过630美元时给与诊断核药单独报销,而此前是以打包报销为主。支付政策变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快诊断核药放量。   国内核药即将迎来商业化拐点,AD治疗和核医学诊断形成共振。2020年以来国内共获批5种新核药,其中远大医药钇90微球收入规模最大,2024年收入近5亿港元,同比增速超过140%。先通医药、安迪科、原子高科的三款产品即将于2025年开始商业化推广。诺华围绕PSMA靶点的前列腺癌治疗和诊断药盒两款产品上市申请均于2024年11月被CDE受理,且都被纳入优先审评,医药魔方预计2025年Q2有望双双获批。这两款重磅产品的获批,有望进一步点燃国内核医学行业热度。AD诊断核药有望随着治疗药一同放量。2025年2月,先通医药Aβ-PET显像剂氟[18F]贝他苯完成京津冀等地区医院首批商业化供货,预计3月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同步供应。而根据医药魔方预测,礼来的Aβ诊断药有望25Q2获批。   RDC与ADC有诸多相似之处,有望复制其成功路径。1)结构和机理类似:ADC由靶向配体、连接子、细胞毒性载荷三部分构成,而RDC结构为靶向配体、连接臂及螯合剂(作用与连接子类似)、放射性核素三部分构成。从机理上看,ADC是一种体内精准化疗手段,而RDC是体内精准放疗手段。2)概念验证节奏类似:都是经过多年积累后才迎来技术平台的概念验证。ADC自以Enhertu为代表的第三代ADC商业化成功后得到市场热捧,而RDC则是Pluvicto商业化成功后引来MNC的争相布局。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新型核药合计市值约40-50亿美元,约相当于ADC2021年左右水平。3)适应症布局和迭代升级路径类似:都是从末线适应症做起,通过迭代和联用向前线推进。从MNC布局来看核药有以下几个明显趋势:核素升级、新靶点验证以及诊疗一体化。而与ADC相比,RDC具有“所见即所治”的诊疗一体化优势,以及物理杀伤带来的不易耐药等优势。   看好国内商业化进度领先,以及在α核素和新靶点布局靠前的企业。海外核药商业化持续兑现,国内即将迎来商业化拐点,AD治疗与核医学检测有望形成共振。根据MNC核药布局趋势,建议关注国内在新核素和新靶点方面布局领先的企业,比如东诚药业、远大医药、中国同辐、恒瑞医药、云南白药、科伦博泰生物-B等。   风险提示:1)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或失败;2)核心产品放量不及预期;3)国内医保支付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5-04-16
    • 医药日报: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在华获批男性适应证

      医药日报: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在华获批男性适应证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4月15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12%,跑输沪深300指数0.18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6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0.32%)、医疗耗材(+0.20%)、医药流通(-0.10%)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0.89%)、血液制品(-0.74%)、医院(-0.64%)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山河药辅(+15.15%)、罗欣药业(+10.13%)、九洲药业(+10.04%);跌幅榜前3位为哈三联(-6.93%)、一品红(-6.36%)、诺诚健华(-6.35%)。   行业要闻:   近日,默沙东(MSD)宣布,佳达修9[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此次获批的男性适应证可预防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由HPV6、11、16、18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此次获批使佳达修9成为中国获批、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   (来源:默沙东,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国邦医药(605507):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7.57%,归母净利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8.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增长5.60%。   健帆生物(300529):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7亿元,同比增长39.27%,归母净利润为8.20亿元,同比增长87.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79亿元,同比增长90.46%。   奥浦迈(201321):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归母净利润为2105.23万元,同比下降61.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58.59万元,同比下降81.03%。   天坛生物(600161):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快报,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为13.18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降22.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23.71%。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16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以BD出海关税风险小,看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以BD出海关税风险小,看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

      化学制药
        投资逻辑   美国潜在关税威胁对我国创新药影响小。原本全球药品贸易近乎零关税,据WTO官网显示,1994年《药品贸易协定》取消大量药品及其用于生产这些商品的物质的关税和其他关税和费用,将它们永久地约束在免税水平,加拿大、欧盟、日本、澳门(中国)、挪威、瑞士、英国和美国等之前已加入本协议。美东部时间2025年4月2日下午4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执行全面新对等关税政策(排除药品),据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14日发布的《Federal Register》显示,特朗普政府正在启动对药品和半导体进口的“232调查”,此举被广泛视为对处方药征收关税的前奏。关税虽未完全落地,但后续依旧存在不确定性。总体来说,在药品各细分领域中,我们预期关税波动对创新药赛道影响较小,持续看好A股、港股创新药企出海进程。   从中国视角,“直视”美潜在药品专项关税对我国创新药赛道影响,面对本轮美国的对药品加征专项关税的潜在威胁,受益于以下两大核心逻辑,我们认为对中国创新药企的潜在影响较小:   ①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西成药(含创新药)出口敞口小,其中对美出口规模约11.6亿美元;于此同时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高,其中对美西药制剂出口规模仅占我国全部西药制剂出口的16.55%。因此,若相关政策落地、预计对我国创新药赛道潜在影响有限。   ②中国创新药多数采用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合作,即将药物的海外开发权益授权给国外药企)方式出海,其本质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交易、并不涉及具体药品的制造出口。从BD达成阶段来看,其BD模式的本质是国内外药企的利益共享;同时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规定相关收入(首付款+里程碑付款)被纳入经常账户的服务贸易收入,与美国目前关注的货物贸易逆差无关。从BD执行阶段,我们详细的拆解了在国内创新药企与海外跨国药企达成BD协议中、可能出现的药品制造安排,不管是临床用药(相对小规模生产)还是后期商业化用药(相对大规模生产),我们认为国内创新药企均能够BD执行阶段实现对潜在关税的免疫。   从美国视角,“侧看”潜在药品专项关税对我国创新药赛道影响。4月8日特朗普提及的潜在关税将是对药品的专项关税,专项关税的针对性相较于前一轮“对等关税”更强,因此对药品专项关税的博弈对象和博弈目标分析是关键。   ①美欧成品药贸易逆差预计成美国关注焦点。美国潜在的药品专项关税的首要博弈对象将是欧盟,因此也从侧面反应该专项关税预计对我国的影响有限。据美国普查局(US.Census)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医药和药品进口额达到234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量排名靠前的有爱尔兰(约66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8.1%),其次是瑞士(约190亿美元,占8.2%)和德国(约170亿美元,占7.4%)等欧洲国家。   ②特朗普威胁加征的潜在药品专项关税的最终目的主要有两个:①迫使药企将产能迁至美国;②平抑美国国内较高的药价水平。但我们认为,通过潜在药品专项关税实现以上两个博弈目标的难度大,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未来该潜在关税的落地与实施。   投资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坚定看好我国创新药企能够穿越本轮关税周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前期已经以BD方式出海的药企标的(详见报告图8/9),或体内有成熟技术平台、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创新管线并具备BD潜质的创新药企,如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翰森制药、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   风险提示   关税导致创新药开发成本上升;关税导致创新药企成本增加进而挤压研发开支;关税导致中美关系紧张进而阻碍两国创新药企专利合作。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4-16
    • 基础化工周报:聚氨酯价格加速下滑

      基础化工周报:聚氨酯价格加速下滑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聚氨酯板块】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7490/15570/11568元/吨,环比分别-210/-   480/-261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3852/2995/-177元/吨,环比分别+79/-150/-53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366/4011/540/3854元/吨,环比分   别-190/-433/+0/-628元/吨。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8015元/吨,环比-145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   油裂解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193/1957/399元/吨,环比分别+85/-91/+504元/吨。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200元/吨,环比+0元/吨,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03/1610/248元/吨,环比分别+373/+0/+600元/吨。   【煤化工板块】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695/1893/4515/2628元/吨,环比分别-11/-45/+165/-1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745/200/151/102元/吨,环比分别+20/-45/+138/+57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4-16
    • 轮胎行业月报:2025Q1国内轮胎市场需求稳定,关注关税落地影响

      轮胎行业月报:2025Q1国内轮胎市场需求稳定,关注关税落地影响

      化学制品
        3月主要原材料价格多数环比下降   3月轮胎上游原材料价格:2025年3月丁二烯均价10995.71元/吨,环比下降7.08%,同比下降2.60%;天然橡胶均价2065.48美元/吨,环比下降2.01%,同比上涨24.84%;丁苯橡胶均价14048.81元/吨,环比下降6.59%,同比上涨6.40%;炭黑均价7725.81元/吨,环比上涨3.85%,同比减少13.68%;锦纶帘子布均价19500.00元/吨,环比下降4.88%,同比减少12.36%。   天然橡胶2月供应环比减少   2025年2月,ANRPC成员国天然橡胶产量为72.62万吨,环比减少28.78%,同比增长0.82%;   1-2月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为19.7万吨,同比增长1131%;   2月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为46.97万吨,环比减少20.17%,同比减少1.43%;   2月我国进口天然橡胶数量为45.51万吨,环比减少19.59%,同比增长35.49%。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5-04-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