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油价暴跌之后(2):烯烃成本曲线逆转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油价暴跌之后(2):烯烃成本曲线逆转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际油价暴跌导致烯烃成本曲线发生逆转,石脑油路线成本优势凸显,而丙烯各路线利润不降反升。 油价暴跌对烯烃成本曲线的影响 国际油价暴跌显著改变了乙烯和丙烯的成本结构。石脑油路线的成本大幅下降,使其在乙烯生产中占据优势地位,仅次于乙烷裂解路线;丙烯生产中,尽管PDH路线仍保持领先,但石脑油路线成本也显著下降,各路线利润并未减少,反而因丙烷和甲醇价格下跌而有所提升。 主要内容 本报告通过分析乙烯和丙烯的成本曲线变化,揭示了油价暴跌对烯烃行业的影响。 乙烯成本曲线分析:石脑油路线崛起 2019年,乙烷裂解路线在乙烯成本曲线中占据最优位置,而石脑油裂解和MTO路线成本较高。然而,2020年油价暴跌后,石脑油路线成本迅速下降,其优势仅次于乙烷裂解,成为仅次于轻烃路线的经济选择。CTO和MTO路线成本则成为边际成本,目前乙烯价格与CTO完全成本基本持平。 报告中提供的图1和图2直观地展现了2019年和2020年乙烯成本曲线的变化,清晰地说明了石脑油路线的成本优势提升。 丙烯成本曲线分析:各路线利润逆势增长 2019年,丙烯成本曲线中CTO位于最左端,其次是PDH,MTO和石脑油裂解成本最高。2020年油价暴跌后,PDH路线仍保持成本优势,但石脑油路线成本显著下降,仅次于PDH。尽管CTO和MTO路线成本依然较高,但由于甲醇价格跌至历史低位,各路线丙烯生产仍保持盈利。图3和图4展示了2019年和2020年丙烯成本曲线的对比,说明了油价下跌对丙烯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各路线利润的逆势增长。 总结 本报告基于卓创资讯的数据,分析了国际油价暴跌后乙烯和丙烯成本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油价下跌显著改变了烯烃生产的成本结构,石脑油路线的成本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乙烯和丙烯生产的重要选择。同时,尽管各路线丙烯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丙烷和甲醇价格的同步下跌,各路线丙烯生产仍保持盈利,甚至利润不降反升。 这为烯烃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报告最后也指出了OPEC谈判反复和疫情全球蔓延的风险,需要投资者谨慎关注。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3-13
    •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油价暴跌之后(1):页岩梦碎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油价暴跌之后(1):页岩梦碎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油价暴跌导致页岩油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大量减产甚至破产在所难免。短期内,油价可能维持在30美元/桶左右的低位;长期来看,油价预计回升至50-60美元/桶,但页岩油行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页岩油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油价暴跌与疫情叠加,导致全球原油需求骤减。OPEC增产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根据供需平衡表分析,即使全球原油需求维持同比持平,页岩油也必须减产100万桶/天以上才能恢复平衡;若沙特增产300万桶/天,页岩油则需要减产400万桶/天以上,接近腰斩。这远超2016年油价暴跌时页岩油减产不到10%的幅度,预示着页岩油行业将面临比2016年更为严峻的局面,大量破产不可避免。 页岩油产量对油价下跌的滞后反应及行业整合 历史数据显示,页岩油产量对油价下跌存在滞后性。这主要是因为套期保值、前期资本开支已部署以及中游产能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然而,2020年的油价暴跌比2016年更为剧烈,页岩油生产商的淘汰整合速度也将显著加快。虽然长期来看,油价回暖后页岩油产量可能恢复增长,但届时行业格局将与之前大相径庭。 主要内容 页岩油供需失衡及减产预测 报告通过供需平衡表分析了油价暴跌对页岩油产量的影响。图表显示,在不同OPEC增产情景下,页岩油需要大幅减产才能恢复供需平衡。即使新打井活动完全停止,仅依靠老井衰减,也无法达到所需的减产目标,这意味着必须关停大量油井。 油价暴跌对页岩油产量的影响路径 报告回顾了上一轮油价暴跌后美国原油产量的走势,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产量增长滞后阶段、产量下降阶段和产量回升阶段。分析指出,页岩油产量对油价暴跌存在滞后性,但最终会因生产商的淘汰整合而大幅下降。 页岩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 报告分析了44家美国页岩油公司的财务数据,发现其自由现金流在绝大多数时期为负数,经营现金流不足以覆盖资本开支。即使在2017-2018年油价相对较高的时期,多数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也仅能勉强打平。油价暴跌进一步加剧了页岩油公司的财务压力,融资成本上升,破产风险增高。 页岩油破产的油价临界点 根据达拉斯联储的调查,页岩油生产商维持老井现金开支所需的油价中枢值约为30美元/桶,而支撑增加新打井的油价中枢值则在50美元/桶左右。因此,30美元/桶以下的油价将导致页岩油公司大规模破产。 油价的短期和长期走势预测 报告预测,短期内(半年内),如果OPEC不改变策略,“页岩不死、平衡不会修复”,油价可能维持在30美元/桶左右。长期来看,油价大概率会回升至主流资源和页岩油的完全成本中枢50-60美元/桶,甚至更高,但页岩油行业将经历深刻的重塑。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页岩油行业供需关系、生产商财务状况以及油价走势的深入分析,得出结论:油价暴跌对页岩油行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短期内将面临大规模减产和破产潮,长期来看油价将回升,但页岩油行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报告强调了OPEC政策、疫情发展以及页岩油公司财务状况等因素对油价和页岩油行业未来走势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OPEC谈判反复以及疫情发展超出预期的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0-03-13
    •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需求恢复疲弱,库存持续累积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需求恢复疲弱,库存持续累积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2月,受新冠疫情持续扩散的影响,石油化工行业需求疲软,库存持续累积,行业景气度下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带动石化产品价格下跌,但跌幅小于原油,价差有所回升。部分化工产品如涤纶和PVC受物流阻碍,库存高企,价格承压。报告建议关注一体化程度高、成本控制好的龙头企业,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并对部分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给出具体投资建议。 疫情冲击下的市场表现 2月份,A股市场剧烈震荡,市场风险偏好先收缩后放大。上证综指下跌3.23%,深成指下跌2.80%,创业板指上涨7.46%。行业方面分化严重,科技类板块涨幅领先,消费及传统工业板块跌幅居前。石油化工板块整体表现强于大盘,申万化工指数上涨9.16%。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53%,收于50.09美元/桶;WTI期货价格下跌12.22%,收于45.26美元/桶。 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 受疫情影响,下游开工延后,物流受阻,大部分石化产品库存持续累积。石化产品价格跟随原油价格下跌,但跌幅普遍有限,部分产品价差有所回升。化纤行业销量受阻,涤纶价格量价齐跌,库存进一步累积;PVC行业也面临类似问题,物流影响更为严重,上游企业库存堆积,价格短期难以回升。 主要内容 2020年2月化工板块行情回顾及市场数据分析 报告首先回顾了2月份化工板块的行情,指出受疫情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波动,行业表现分化。申万化工指数上涨9.16%,部分子板块涨幅显著,部分子板块跌幅明显。报告还提供了2月份申万化工指数与主要指数走势对比图,以及申万化工三级子板块涨跌幅和估值情况图表,对市场行情进行了数据层面的详细分析。 行业重要事件和公告解读 报告详细解读了2月份发生的几件重要事件和公告,包括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爆炸事故、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库存数据等,并对这些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例如,原油价格下跌主要受中国疫情影响,而先达股份爆炸事故则可能影响烯草酮产品的市场竞争格局。 行业产品价格跟踪及分析 报告对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跟踪和分析,指出原油价格暴跌带动石化产品价格下跌,但跌幅整体小于原油,价差有所变化。报告提供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数据、石化产品价差情况、化纤行业库存情况、聚酯产业链负荷率、PVC市场价格和库存数据等图表,对价格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涤纶和PVC行业面临的库存压力。 行业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报告总结了2月份石油化工行业的整体情况,指出疫情是影响石化价格的主要因素,行业景气度下降,传统化工品利润承压。报告建议关注一体化程度高、成本控制好的龙头企业,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并针对PTA、涤纶长丝、PVC、纯碱和制冷剂等细分行业,分别推荐了相应的龙头企业,例如恒逸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中泰化学、三友化工和巨化股份等。 总结 本报告对2020年2月石油化工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新冠疫情是影响行业的主要因素,导致需求疲软,库存累积,价格下跌。报告通过对市场行情、重要事件、产品价格以及行业景气度的分析,提出了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以及对部分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建议。 报告强调了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落后产能退出缓慢带来的风险。 投资者应谨慎决策,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投资。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页
      2020-03-11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维生素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建议重点关注浙江医药、新和成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维生素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建议重点关注浙江医药、新和成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维生素行业正经历一个强劲的景气周期,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的持续紧张以及疫情的间接影响。报告建议增持维生素板块,并重点关注浙江医药和新和成两家公司。 具体而言,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 维生素价格上涨及持续性分析 维生素A、E、B1、K3和生物素等多种维生素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涨幅远超市场预期。 这种上涨并非单纯由疫情引起,而是由供需失衡的长期因素驱动,疫情只是加剧了涨价幅度。 供需关系分析:供给端持续利好,需求端逐步向好 报告指出,维生素行业供给端持续利好,主要体现在部分主要生产厂商的产能受限,例如巴斯夫欧洲VA工厂低开工率、帝斯曼和北沙受间甲酚供应影响开工率下降、能特科技工厂改造升级延误等。 同时,需求端也逐步向好,受益于生猪存栏量回升以及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成功。 供需矛盾的加剧是维生素价格持续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库存水平分析:行业库存位于低位,涨价基础夯实 目前大部分维生素品种库存处于低位,特别是维生素A、生物素和维生素B1的库存已接近历史低点。 低库存进一步巩固了维生素价格上涨的基础。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分为行业点评和个股分析(浙江医药)两大部分。 行业点评:维生素行业强景气周期 维生素需求刚性及疫情影响 报告首先分析了维生素需求的刚性特征,指出其48%用于饲料行业,医药化妆品和食品饮料行业占比分别为30%和22%,因此疫情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维生素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3%左右,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 多产品景气度向上及持续性 报告认为维生素板块将持续呈现板块性行情,涨价幅度可能超市场预期。 报告详细分析了不同维生素品种涨价的背后逻辑,例如维生素E的涨价源于DSM收购能特科技优化了行业竞争格局;维生素A的涨价则源于良好的竞争格局、低库存和供给端持续受限;生物素和维生素B1的涨价则源于供需缺口。 供给端持续利好及供需矛盾 报告详细阐述了维生素供给端持续利好的因素,并指出这些因素将导致供需矛盾逐步凸显,持续支撑产品价格上涨。 欧洲疫情的加速发展也可能进一步加剧供给端的紧张局面。 行业库存及涨价基础 报告通过草根调研,指出目前大部分维生素品种库存处于低位,这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养殖后周期逻辑 报告分析了养殖业后周期逻辑,指出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向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头猪高盈利以及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成功将持续助力需求回暖,进一步增强维生素需求端的支撑力度。 浙江医药个股分析 维生素业务:强景气周期助力业绩向好 报告分析了浙江医药在维生素A、维生素E和生物素等品种上的优势,指出这些品种需求刚性,受疫情冲击较小。 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价格持续走强,将助力公司业绩向好。 报告还强调了公司产品库存处于低位,进一步巩固了涨价基础。 医药业务:抗生素制剂及创新药 报告分析了浙江医药在抗生素制剂和创新药方面的业务。 在抗生素制剂方面,报告指出公司部分产品有望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临床上用量提升预计增厚业绩。 在创新药方面,报告重点介绍了公司与Ambrx合作开发的抗HER2 ADC药物ARX788,其一期临床数据显示安全性及有效性优异,后续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市场潜力巨大。 报告还对ARX788的市场估值进行了预测。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维生素行业供需关系、库存水平以及相关公司经营状况的深入分析,认为维生素行业正处于一个强劲的景气周期,价格上涨具有持续性,且涨幅可能超市场预期。 报告建议增持维生素板块,并重点关注浙江医药和新和成两家公司。 浙江医药的维生素业务和医药业务均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和公司自身发展,尤其ARX788的临床进展值得期待。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原材料及产品价格上涨不及预期、海外产能受限不及预期、国内维生素产能复产好于预期等风险因素。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3-11
    • 化工行业:维生素市场现货紧张,继续看多VA和VE

      化工行业:维生素市场现货紧张,继续看多VA和VE

      化工行业
      # 中心思想 ## 维生素市场现货紧张及价格上涨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由于柠檬醛供应格局高度集中、维生素A供应格局集中以及维生素E行业格局进一步集中等多重因素推动,维生素A和维生素E市场现货紧张,价格持续上涨。 * **维生素A和E市场看多:** 维生素A和维生素E市场现货紧张,价格持续上涨,建议继续看多。 * **关注相关公司:** 建议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和安迪苏等具备维生素A和维生素E产能的公司。 # 主要内容 ## 事件:维生素市场现货紧张,VA和VE价格上涨 * **市场现象:** 国内维生素A厂家给核心客户限量签单、发出口订单为主,国内订单和发货紧张。海外疫情变化导致市场担心国外维生素A、E工厂生产受影响,国内厂家可能提价。下游用户和贸易商库存水平低,部分用户希望采购现货,贸易商惜售停报或报价高,拉动现货价格上涨。 * **价格变动:** 维生素A价格为380~410元/kg(同比上周+25%),维生素E价格为65~72元/kg(同比上周+10%)。 ## 柠檬醛格局高度集中,供应收紧推动价格上涨 * **行业格局:** 柠檬醛技术壁垒高,行业格局集中,全球一共三家供应商:德国巴斯夫(78%)、新和成(16%)、可乐丽(6%)。 * **供应影响:** 巴斯夫的柠檬醛供应对全球产业链影响较大,一旦工艺设备供应受限,产业链价格容易出现大幅上涨。 ## 维生素A供应格局集中,柠檬醛为核心中间体 * **行业格局:** 全球维生素A的产能约为3万多吨,国外企业为帝斯曼、BASF和安迪苏,国内企业为浙江新和成、浙江医药和金达威,维生素A行业CR4已经高达78%。 * **生产工艺:** 维生素A生产工艺有两种,Roche路线和BASF路线,柠檬醛为两种工艺路线的核心中间体。 ## 双重因素推动价格上涨,维生素E进入长景气周期 * **行业格局:** DSM收购能特科技后控制了全球35%的产能,供给端格局进一步集中。 * **原材料供应:** 维生素E生产核心原料包括柠檬醛(巴斯夫)、间甲酚(帝斯曼、浙江医药),原材料供应收紧将推动价格上涨。 ## 投资建议 * **投资标的:** 继续看多维生素A、维生素E价格上,建议关注新和成(002001.SZ),具备维生素A产能10000吨(具备柠檬醛产能8000吨),维生素E产能40000吨;浙江医药(600216.SH),具备维生素A产能5000吨,维生素E产能40000吨;安迪苏(600299.SH)具备维生素A产能4800吨。 ## 风险提示 * 产品价格下滑 * 下游需求减弱 * 供应大量增加 * 工艺安全事故 # 总结 ## 市场供需紧张与投资机会 本报告分析了维生素A和维生素E市场现货紧张、价格上涨的现象,指出柠檬醛和维生素行业的供应格局集中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建议关注具备相关产能的上市公司,但同时也提示了产品价格下滑、需求减弱、供应增加和安全事故等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0-03-11
    •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油价大幅下跌,关注农化及维生素板块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油价大幅下跌,关注农化及维生素板块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2月,基础化工行业整体表现相对稳健,但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行业内部分化明显。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春耕需求和饲料需求提升的农化和维生素板块。 国际油价下跌对基础化工行业的影响 2月份WTI原油价格下跌13.19%,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13.14%。油价下跌导致化工品价格整体波动加剧,上涨品种数量下降,下跌品种数量大幅增加。部分依赖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价格出现显著下跌,例如环氧氯丙烷、二乙二醇、丁二烯等。 这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基础化工行业具有显著影响,下游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农化和维生素板块的投资机会 尽管整体市场波动较大,但部分子行业表现突出。报告指出,改性塑料、锦纶和电子化学品板块表现居前。更重要的是,报告建议关注农化和维生素板块的投资机会。农化板块受益于春耕需求拉动,维生素板块受益于饲料需求提升,这为这两个板块带来了价格上涨的潜力。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以2020年2月基础化工行业数据为基础,对市场行情、子行业表现、产品价格以及投资建议进行了分析。 市场回顾与板块行情 2020年2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0.73%,跑赢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但从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基础化工指数跑赢上证综指,但跑输沪深300指数。这表明基础化工行业整体表现相对稳健,但与大盘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子行业及个股行情分析 2月份,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18个上涨,15个下跌。改性塑料、锦纶和电子化学品涨幅居前,而锂电化学品、氨纶和聚氨酯跌幅居前。个股方面,涨跌幅分化明显,部分个股涨幅巨大,部分个股跌幅显著。这进一步说明了行业内部的分化。 产品价格跟踪与分析 报告详细跟踪了250个化工产品的价格变化。2月份,43个产品价格上涨,147个产品价格下跌。维生素B1、石油焦、硫磺、维生素D3、磷酸氢钙涨幅居前,而环氧氯丙烷、二乙二醇、丁二烯、棕榈仁油和棕榈油跌幅居前。 图表详细展示了原油、乙烯、丙烯、丁二烯、聚乙烯、聚丙烯、PVC、丙烯酸甲酯、天然橡胶、炭黑、涤纶长丝、粘胶短纤、钛白粉、磷矿石、尿素、氯化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纯碱、MDI、草甘膦、有机硅等多种重要化工产品的价格走势。 行业要闻回顾 报告总结了2月份重要的行业新闻,包括沙特石油“价格战”引发金融市场巨幅震荡,全球石油需求可能迎来40年来首次衰退,世界农化品市场或将适度增长,以及石化民企复工复产情况等。这些新闻事件对基础化工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业评级及投资观点 报告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考虑到油价下跌和宏观经济环境,报告建议关注农药、化肥以及维生素板块的投资机会。 总结 本报告基于2020年2月的数据,对基础化工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对行业造成冲击,导致化工产品价格波动加剧,行业内部出现分化。然而,农化和维生素板块由于需求的拉动,展现出一定的投资机会。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这些板块,并密切关注国际油价波动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报告中提供的图表数据对理解行业趋势和个股表现至关重要。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0-03-11
    • 化工行业:油价恐慌性下跌,不改农化中长期需求

      化工行业:油价恐慌性下跌,不改农化中长期需求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短期内会抑制农产品价格和农化用品需求,但长期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农产品供给缺口将显著提升粮食供应需求,进而推动农化用品需求增长。此外,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加速也为农化产品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因此,报告建议对农化行业持中性态度,并推荐部分龙头企业。 短期油价下跌对农化行业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的剧烈下跌,短期内会对农产品价格和农化用品需求造成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原油价格与农产品价格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原油价格下跌会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及对农化用品的需求。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传导:一是成本推动,原油价格上涨会带动农资成本上升,推高农产品价格;二是原油替代品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上涨会提升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替代品的工业需求,从而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反之,原油价格下跌则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与长期农化需求 然而,长期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将更为显著。2020年厄尔尼诺事件的持续加强,将导致全球气候更加极端化,对农产品种植造成严重冲击,包括病虫害、洪涝灾害和伏旱灾害等。这将导致农产品供给减少,而全球持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只增不减,因此未来粮食供给缺口加大的预期将被强化。这种供给缺口将显著提升粮食保供需求,进而推动农化用品需求的增长。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油价波动和厄尔尼诺现象两个方面分析了农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油价波动对农化行业的影响分析 报告首先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农化行业短期影响。OPEC减产协议破裂导致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这将短期内压制农产品价格和农化用品需求。报告详细阐述了原油价格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原油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积极性和农化用品需求的影响机制。 厄尔尼诺现象对农化行业的影响分析 其次,报告深入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对农化行业长期影响。报告指出,2020年厄尔尼诺事件的持续加强将导致全球气候更加极端化,增加农产品种植的风险,从而减少农产品供给。同时,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导致粮食供给缺口扩大。这种供给缺口将显著提升粮食保供需求,进而推动农化用品需求的增长。 转基因技术发展对农化行业的影响 报告还提及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加速对农化行业的影响。农业部批准的两例转基因玉米种子和一例转基因大豆种子获得了生物安全证书,标志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入新的阶段。未来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将进一步带动相关农化产品的需求。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基于以上分析,报告建议对农化行业持中性态度,并推荐了扬农化工、利尔化学、苏利股份、兴发集团和安道麦A等龙头企业。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以及海外冲击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探讨了其对农化行业的影响。短期内,油价下跌会抑制农产品价格和农化用品需求;但长期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农产品供给缺口以及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加速,将显著提升粮食保供需求,进而推动农化用品需求增长。因此,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农化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并选择优质龙头企业进行投资,同时需注意相关风险因素。 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3-11
    • 化工行业点评:油价暴跌避险情绪陡增,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化工行业点评:油价暴跌避险情绪陡增,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OPEC+减产联盟破裂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给化工行业带来短期波动,主要体现在库存减值风险增加和部分产品价格下行。然而,长期来看,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部分子行业受影响较小,投资者应关注企业自身长期价值,择机布局优质企业。 短期风险与长期机遇并存 国际油价暴跌对化工行业造成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库存减值风险和部分产品价格下跌。但长期来看,行业供需格局决定了子行业的盈利能力,油价趋稳后盈利能力将逐步恢复。部分靠近消费终端的子行业,如农药和工程塑料,受油价影响较小,且未来成本端可能下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主要内容 国际油价下跌及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OPEC+减产联盟破裂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17%,这直接影响到以石油为主要原材料的大宗化工品价格,如纯苯、PX-PTA、乙烯等,预计这些产品价格将跟随下行。由于化工企业通常持有1-6个月的库存,油价下跌将导致存货跌价损失,增加短期风险。报告指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近70%,化工企业盈利本质上依赖于产品价格与原油价差,油价剧烈波动将加剧价差波动。 不同子行业的差异化表现 报告分析了不同化工子行业的差异化表现。煤化工行业由于成本优势受损,盈利将承压。而靠近消费终端的子行业,如农药和工程塑料,受油价直接影响较小,短期冲击较小。报告以2018年油价下跌为例,指出煤化工行业跌幅显著大于整体化工行业指数,而靠近消费终端的子行业受影响较小。 投资建议与重点关注企业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自身成长,择机布局优质企业。 报告重点推荐了以下几类企业: 钛白粉行业龙头企业: 例如龙蟒佰利,其主要原材料钛精矿价格与原油价格无关,且公司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农药行业企业: 例如扬农化工、利尔化学、利民股份,该行业需求较为稳定,国内环保安全高压将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短期内草地贪夜蛾防治也将拉动相关杀虫剂需求。 困境反转型企业: 例如联化科技,公司因响水事故停产,未来复产将带来业绩拐点,且其CDMO商业模式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并成功进军医药产业,具有长期成长潜力。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环保督查不及预期、下游需求疲软以及中美贸易关系恶化等。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OPEC+减产联盟破裂导致的国际油价暴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短期来看,库存减值风险和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将导致行业波动加剧。然而,长期来看,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依然显著,部分子行业受影响较小,甚至可能受益于成本下降。投资者应关注企业自身长期价值,并根据行业和公司具体情况,择机布局优质企业,同时需关注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 报告推荐了钛白粉、农药和困境反转型企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投资参考。
      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3-10
    • 【粤开化工】行业周报及观点:国际油价深度调整,维生素持续提价

      【粤开化工】行业周报及观点:国际油价深度调整,维生素持续提价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OPEC+谈判破裂导致国际油价深度调整,对整个化工产业链产生冲击,但国内疫情趋缓、企业复工复产以及部分产品提价预期,为化工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报告建议关注受益于疫情影响和基建复苏的品种,例如维生素、熔喷布和PVC等。 国际油价下跌对化工产业链的影响 OPEC+谈判破裂及沙特增产降价措施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作为化工产业链上游的原油价格波动,将对下游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产生显著影响。 报告特别指出需要关注美国(世界第一大产油国)的后续反应,以及油价波动对产业链的实际冲击程度。 国内市场复苏与投资机会 尽管国际油价下跌带来不确定性,但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基建和房地产市场复苏预期增强,这将带动化工产品需求回暖。 部分受疫情影响开工受限,但需求刚性较强的产品,例如维生素,存在提价预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为粤开证券化工行业周报,主要内容涵盖本周化工市场走势、化学品价格走势分析以及投资建议。 本周市场走势及板块表现 过去一周,化工指数上涨8.10%,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5.04%)。 涨幅较大的子板块包括改性塑料(33.37%)、复合肥(15.34%)、纺织化学用品(14.37%)、其他化学原料(11.18%)以及其他纤维(11.18%)。 化学品价格走势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234个化工产品的价格变化,其中55个产品价格上涨,83个持平,96个下跌。 涨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液氯、煤焦油(太钢焦化)、国产维生素K3、煤焦油(长三角)和氢氟酸;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国际丁二烯、布伦特原油、丙烯腈、WTI原油和醋酸。 报告还分析了54个产品的价差变化,并对煤化工、聚氨酯、两碱、氟化工、石化、化纤、塑料、橡胶、染料、农药、化肥、民爆、维生素、医药中间体和其他等多个细分领域的价格走势进行了图表展示和解读。 投资建议及重点推荐标的 报告建议关注受益于疫情影响和基建复苏的品种,并重点推荐了五只股票: 新和成(002001): 国内维生素A/E龙头,受益于供给受限和需求回暖,产品具备提价预期。 扬农化工(600486): 国内麦草畏和菊酯双龙头,抗周期能力强,受益于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放开和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整合。 道恩股份(002838): 深耕改性塑料及弹性体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页岩气等领域发展,同时为口罩布主要生产企业。 青松股份(300132): 国内合成樟脑龙头,竞争格局良好,新投产项目有望增厚业绩,收购诺斯贝尔后进入化妆品市场。 山东赫达(002810): 国内纤维素醚龙头,受益于地产竣工周期复苏和植物胶囊持续放量。 报告最后列出了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和复工低于预期等风险提示。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化工市场近期走势的分析,特别是OPEC+谈判破裂导致的国际油价深度调整,以及国内疫情趋缓带来的复工复产和市场复苏预期,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报告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对化工行业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场表现和价格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重点推荐了五只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0-03-10
    • 2020年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中国石化联合会及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化工园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化工园区发展现状及挑战 中国化工园区经历了从萌芽到壮大的发展历程,目前数量庞大,但面临着安全事故频发、环保压力加大以及规模增速放缓等严峻挑战。2019年江苏响水化工事故成为转折点,导致国家加强监管,园区数量增速放缓,预计未来三年将维持在800家左右。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化工园区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三大梯队。同时,安全生产和环保将成为化工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主要内容 化工园区概述 本节介绍了化工园区的定义、类型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类型的运营模式。 化工园区定义及类型 报告首先定义了化工园区,指出其是现代化学工业适应资源转换和规模化发展趋势的产物。随后,根据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式,将化工园区分为石油化工型、煤化工型、精细化工型以及企业扩张型和城市搬迁型,并列举了各类型的代表园区。 化工园区发展历程及运营模式 报告总结了中国化工园区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发展壮大阶段、优化发展阶段和提质发展阶段,并分别阐述了各阶段的特点。同时,报告还分析了化工园区的四种运营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复合共生模式、联合生产模式和核心企业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了简要说明。 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本节详细分析了中国化工园区在规模、地域分布、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现状。 规模及地域分布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676家重点化工园区,其中省级园区占比最大,东部地区园区聚集效应明显。报告提供了2014-2020年中国化工园区数量预测图,显示出增速放缓的趋势。此外,报告还分析了化工开发区的规模情况,指出山东、辽宁和新疆的石油化工开发区数量领先。 安全生产及环保现状 报告指出,近年来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2019年江苏响水化工事故尤为突出,导致国家加强监管,对化工园区进行大规模整顿,提高了入园门槛。 化工园区的规划与案例 本节简要介绍了化工园区的规划思路、安全规划流程以及典型案例。 化工园区规划及安全规划 报告概述了化工园区的规划思路,并简要介绍了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流程及面临的五大现状,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典型案例分析 报告列举了德州化工产业园、成都绿色化工产业园、梁山县涂料化工产业园、沧州渤海新区化工产业园和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等典型案例,但未详细展开分析。 化工园区未来发展趋势 本节对化工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预测,未来化工园区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三大梯队。安全生产和环保将成为化工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对中国化工园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化工园区规模庞大,但安全事故频发和环保压力加大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未来,化工园区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环保水平,并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中提供的图表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化工园区数量变化、地域分布以及安全事故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了解。 然而,报告中部分章节内容较为简略,缺乏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这限制了报告的深度和说服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化工园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安全和环保挑战。
      中商产业研究院
      16页
      2020-03-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