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32)

    • 化工行业塑料系列之一:百年尼龙,二次腾飞

      化工行业塑料系列之一:百年尼龙,二次腾飞

      化工行业
        百年尼龙,历久弥新   尼龙,英文nylon,聚酰胺(PA)的俗称,是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凭借品种丰富、性质优异,应用已拓展至纺服、汽车、电子等方方面面,而且在新能源、3D打印等新场景中也大放异彩。尼龙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材料,在被发明的近百年历史中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丰富的牌号,适用多种场景。依赖不断的技术和牌号的迭代,尼龙成为极少数尚未技术普及的塑料之一。   成本是尼龙进阶的枷锁   尽管尼龙综合性质极佳,但仍有巨大的市场处女地等待开拓。例如,普通尼龙6的全球消费量是高性能的尼龙66和特种尼龙的2倍,究其根本是成本问题。后者成本高企的原因有二:1)类似己二腈这样的尼龙合成关键中间品长期垄断在杜邦、奥升德、巴斯夫等几家巨头手中,产能释放缓慢,采购成本居高不下;2)对于特种尼龙,普遍使用的化学合成路线存在生产流程长、技术复杂等弊端。   成本下降有望激活尼龙潜在市场   降低尼龙成本有两条路线:1)国内企业逐渐打破技术垄断,例如,华峰集团、天辰齐翔(天辰设计院和齐翔腾达合资公司)、神马股份等陆续突破尼龙66关键中间体己二腈的技术难题;万华化学已突破特种尼龙12的关键技术等。我们在《重新认识万华化学》的深度报告中已经证明,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的本质是全球范围内都极具竞争力的投资强度。一旦国内企业突破技术,开始扩张,其投资强度带来的成本优势将领先全球。2)尼龙是一种含N(氮原子)的聚合物,而化学合成的原料是由C(碳原子)和H(氢原子)组成的化石资源。在C、H组成的物质中引入杂原子,例如N是相对困难的。但是生物体内的代谢中心内容是氨基酸,是由C、H、O(氧原子)、N组成的,因此利用生物体制备同样由C、H、O、N组成的尼龙有望成为新的技术路径。   尼龙在中国有望迎来二次腾飞   尼龙是少数市场空间潜力依旧巨大、我国未来市场空间增速预计在两位数以上的材料之一。据我们华安化工测算,仅尼龙66到2025年全国需求量有望达132万吨,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5%;到2030年全国需求量将在288万吨,2026-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7%。此外,特种尼龙,例如尼龙12、尼龙5X、芳香族尼龙的市场有望翻倍增长,或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投资建议   尼龙是我国唯四的没有全产业链技术普及的大宗化学品。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好,对于优先突破尼龙关键技术的企业有望享受巨大红利。我们建议关注尼龙赛道的领先公司,包括万华化学(尼龙12)、凯赛生物(尼龙全牌号)、金发科技(尼龙10T)、新和成(PPA)、华峰集团(己二腈-尼龙66,己二酸法)、天辰齐翔(己二腈-尼龙66,丁二烯法)、神马股份(己二腈-尼龙66,丁二烯法)等。   风险提示   尼龙关键原料生产工艺技术泄密导致技术扩散风险;示范装置工程放大带来风险;规划及在建尼龙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尼龙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新增尼龙及原料产能过剩风险;原料、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装置运行安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5页
      2021-06-18
    •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化工行业景气度显著修复,“十四五”开年持续看好新材料产业发展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化工行业景气度显著修复,“十四五”开年持续看好新材料产业发展

      化学制品
        行业核心观点:   2021年一季度至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整体延续2020年下半年起呈现出的景气修复趋势。且在全球疫情得到抑制、宏观经济回暖、主要产油国原油减产等背景下,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上行,带动化工品价格显著上涨,加速了基础化工行业的景气修复进程。2021Q1基础化工行业及其二、三级子板块各项业绩指标明显改善。我们综合供给端、需求端以及原料端三重因素,预计2021年下半年上市化企利润水平将继续企稳回升。下半年我们主要推荐三条投资主线:1.随下游回暖需求逐渐修复的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恒力石化;2.具备核心壁垒、规模优势的长期成长性确定的传统周期大白马,如万华化学;3.“十四五”期间重点规划、国产替代化趋势显著的新材料,主要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环保理念下政策驱动打开需求空间的环保材料,如汽车尾气处理材料、可降解塑料等领域龙头企业,如奥福环保、万润股份。   农用化工板块:农产品价格上涨激发农耕积极性,带动农药化肥需求增长。2020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带动农作物价格一改此前疲软态势进入了快速上行通道,有效带动农户的农耕积极性,从而引发了对于农药、化肥的需求增长。而目前在化工安全及环保政策管控下,我国农药、化肥行业正处于去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的阶段,市场供应偏紧。下游快速增长的需求使得主流农化产品去库存明显,厂家多需排单生产,产品价格也被推至高位。我们预计下半年农化板块主流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利好农药、化肥领域龙头企业。   民营炼化-化纤产业链:PTA装置密集投产供需格局或将转变,利润将沿产业链向下游化纤传导。2020年起我国PTA进入了密集投产阶段,预计2021-2022年合计投产产能将超2000万吨。从PTA下游产品产能增速来看,后期增长的PTA产能或将难以消耗,PTA行业库存将逐步上行,过剩的产能将使PX-PTA环节利润缩水。但考虑到行业新增产能主要来自龙头公司,且民营大炼化企业具有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未来即使在产业链景气度趋于缓和情况下仍保持足够的竞争力,看好相应龙头企业发展。   新材料板块:“十四五”开年之际,新材料热度持续升温。“十四五”是我国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于2021年起被加速提上日程。结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的“十四五”期间化工新材料发展规划,我们建议主要关注政策驱动和国产替代两大方向,包括1.在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的趋势下,有待实现国产替代的终端显示材料,包括液晶材料和OLED材料;2.为治理白色污染全国加强限塑的背景下,产能不足而导致供不应求的可降解塑料;3.“碳中和”愿景下,“国六”标准即将全面落地,需求随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升级而增长的汽车尾气处理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内部分地区疫情二次抬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明显、化工品价格随原油价格变化大幅波动、可降解塑料政策大幅减弱、国六标准实施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1-06-18
    • 化工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大宗品景气分化,新材料价值凸显

      化工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大宗品景气分化,新材料价值凸显

      化工行业
        行情回顾: 经济复苏背景下,原油和基础化工原料显著涨价,上半年化工板块大幅跑赢沪深300,其中基础化工板块较石油石化板块涨幅更大。分子行业来看资源/原材料属性的行业显著好于其他行业,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等行业受油价影响,涨幅较为克制。目前化工板块的PE-ttm已经回调至10年分位的30%。   行业环境: 展望下半年:    1)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除了印度等少数地区之外,疫苗的接种也在有序进行,预计下半年经济复苏的主基调不变。    2)上半年化工下游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带动原材料需求快速恢复;短期景气度受汽车芯片等因素有所下滑,但预计下半年将边际好转。    3)上半年大部分产品价格均出现上涨,我们预计下半年化工产品的价格将出现分化,前期涨幅较大的产品有可能维持震荡,而原油等供需面继续向好的产品有可能继续上涨,但是大幅下跌的品种预计不会很多。   4) 2021年化工库存有所累积,但是当前下游需求较为旺盛,补库空间依然存在,当前的库存水平风险不大。   子行业投资建议: 建议下半年关注以下子行业和标的的投资机会:   1)油价是下半年较为确定的投资关注点, 目前油价处于历史中位水平。随着需求的逐渐恢复,预计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建议关注油气油服相关的标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服; 2)涤纶和民营大炼化由于具有炼油-PX-PTA-聚酯化纤一体化的优势,因此抗风险能力很强,虽然新增产能的节奏受政策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下游化纤景气度在持续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回调至低位,建议关注荣盛石化、恒力石化和新凤鸣等上市公司;   3)乙烷裂解工艺路线决定着轻质化工艺位于成本曲线的左侧,具有充足的盈利空间,考虑到乙烯下游巨大的市场,我们认为乙烷裂解将长期保持高盈利能力,建议关注卫星石化;   4)异氰酸酯的价格仍在探底,我们认为风险正在逐渐释放,作为聚氨酯龙头企业,万华化学成长动力充足,建议关注下半年投资机会;   5)下半年新材料板块确定性较强,建议关注光威复材,公司业务稳健,疫情之年仍取得大幅增长;碳中和背景下,风电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且公司当前严重低估。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增速回落; 2)油价和原材料剧烈波动; 3)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4)装置不可抗力; 5)环保限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1-06-17
    • 化工行业:2021年高性能塑料产业全景图图谱分析与洞察

      化工行业:2021年高性能塑料产业全景图图谱分析与洞察

      化工行业
        概览摘要   中国系塑料消费大国,总消费量约占全球15%,2020年全年累计产量达7,603.2万吨。作为应用层面最广的材料之一,塑料的种类和型号超过百种,其化学和物理属性的差异决定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制品生产形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化转型下各产业迎来产业升级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下绿色概念政策频出,中国塑料产业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通过对传统塑料进行改性,生产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高性能塑料材料。本报告将聚焦高性能塑料产业链进行深度分析。   中游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实现错位竞争   中游企业资质及规模较上游企业有明显差距,多以民营企业经营为主。业务布局方面,企业一方面通过横向多元化战略拓展增强企业竞争力,例如研发新型高性能塑料母粒抢占细分市场。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纵向整合上游精细化工、树脂加工或者下游制品加工环节实现产业资源整合,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化工及塑料母粒生产企业纵向整合产业链具备较强优势   化工企业较石油化工一体企业在向高性能塑料中下游整合的过程中业务关联性更强,具备更大整合优势和驱动力。而中游母粒生产企业因具备初级材料生产能力,为了控制成本或加强中下游协同能力,在纵向产业链整合方面同样具备优势和较强的驱动力。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存在较大可能性,或由上游石化环节的纯化工龙头企业或中游高性能塑料母粒生产企业率先实现。   中游企业规模持续收缩,市场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   通过统计以从事相关关键词为主营业务的新增企业数量,可以看出从事“塑料粒子”业务的新增企业增速由2017年的32%下跌至-65%。鉴于高性能塑料粒子细分行业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新增企业数量的减少体现了外部企业进入意愿的降低。侧面反映了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市场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利好母粒生产环节头部企业经营。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1-06-16
    • 2021互联网医疗行业洞察:疫情之后,乌云亮出“金边”

      2021互联网医疗行业洞察:疫情之后,乌云亮出“金边”

      医疗行业
        本报告核心观点   万亿级市场,成长趋势向好   行业政策从审慎到开放,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铸稳了市场扩张基石。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为了行业加速器,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   挂号问诊流量王者,医药电商增速最快   挂号问诊平台中,平安健康一骑绝尘。医药电商平台中,阿里健康流量多元,抢占先机;京东健康供应链卡位,势如破竹;叮当快药把“快”打到极致   市场呈下沉趋势,中青年为主力军   互联网医疗用户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提升,下沉趋势渐明。男性用户居多,年龄多分布在25岁至44岁,学历高低不影响用户热情   流量红利有望保持,持续探索解决方案   互联网医疗借力疫情提高曝光率,培养了用户使用习惯,流量红利有望继续保持。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及智慧社区医疗模式的应用,有望缓解医疗压力
      Mob研究院
      43页
      2021-06-16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高位盘整,关注超跌优质龙头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高位盘整,关注超跌优质龙头

      化工行业
        本周要点   石化方面,根据 EIA 报告显示,本周美国原油大幅减少,但成品油库存意外增加。本周上半周,成品油需求减少导致汽油库存增加,但是在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叠加美国非农失业人口下降和欧佩克减产协议等利好因素支撑下,原油价格先跌后涨。下半周,EIA 上调油价预期, 对未来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 加之原油库存继续大幅减少,虽然美国与伊朗关于核协议的谈判尚有不确定性,但市场乐观的态度超过供给增多的担忧,油价继续震荡上行。整体来看,美国整体终端需求处于恢复之中,同时整体经济向好发展,OPEC 下半年有序进行增产计划, 预计原油价格会呈现高位盘整趋势, 短期不会有大幅回落。需关注伊核问题、OPEC+增产计划及美国经济数据。   基础化工方面,本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上涨趋势,化工指数持续上行。本周国内尿素市场依旧存在供给紧缩的状态,市场交投气氛活跃,但下游企业对持续上涨的原料产生抵触心理,尿素价格上涨速率放缓。同时,在保供稳价、6 月安全检查月等政策压力下,煤矿产量有限,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剧,企业库存处于低位,市场交易活跃,煤炭价格上行。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供需不均状态,虽然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发展,非农就业率上升,但整体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震荡上涨趋势。我们建议关注煤炭行业相关企业(中煤能源、远兴能源) 、涂料行业(三棵树)等。此外,建议关注近消费端产品,如食品添加剂(金禾实业) 、农药(利民股份)等。   化工品涨跌幅情况   上周化工品涨幅居前的有:碳酸二甲酯(16.50%) 、磷酸一铵(9.25%) 、双酚 A(9.18%) 、尿素(8.95%) 、辛醇(8.39%) 。跌幅居前的有: 黄磷(-14.53%) 、苯乙烯(-8.84%) 、 、糊树脂手套料(-7.96%) 、BDO(-6.85%) 、PTFE 分散乳液(-6.54%) 。   A 股涨跌幅情况   个股方面, 永太科技、 安纳达、 云天化、 九鼎新材、 川金诺领涨,涨幅为 33.87%、32.66%、32.58%、25.52%、23.75%,拉芳家化、永利股份、 洪汇新材、 三孚新材、 柳化股份领跌, 跌幅为 18.03%、 15.15%、15.12%、14.61%、14.54%。   关注成长性较好企业   周期方面,我们持续推荐顺周期中α属性强的龙头企业(万华化学、扬农化工、龙蟒佰利、新和成等)以及业绩弹性较大的优质企业(巨化股份)。此外,建议关注油价中枢提升受益的烯烃龙头(卫星石化)及高能耗炭黑行业(黑猫股份等)。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巨化股份。优质赛道方面,我们认为优质赛道主要集中在精细化工及新型材料等领域。经历了前期的股价上行,2021-2022 年将会是更加关注成长性的时期,能否消化拔高的估值是选股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建议关注优质赛道的低 PEG 细分龙头,如代糖领域(无糖化大趋势,龙头:金禾实业等)、化妆品领域(线上高增长、国产品牌成长,龙头:珀莱雅、科思股份等)、胶粘剂(国产替代提速,龙头:回天新材、硅宝科技等)、特种表面活性剂(国产替代提速,国内消费市场增量空间大,龙头:皇马科技)、碳纤维(国产突破型号增多,民用提速,龙头:中简科技等)、纳米分子筛(国产替代加速,龙头:建龙微纳)、半导体材料(化学耗材到物理耗材逐步突破,龙头:晶瑞股份、鼎龙股份、安集科技等)、尾气处理材料等(国六标准实施,龙头:奥福环保、万润股份等)。重点关注金禾实业、建龙微纳。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存在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振;化工企业重大安全事故及环保事故;货币政策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1-06-16
    • 生物制品行业专题:优质赛道价值凸显、胶原材料迎成长新机遇

      生物制品行业专题:优质赛道价值凸显、胶原材料迎成长新机遇

      生物制品
        胶原蛋白特有三螺旋构象,赋予其优异生物学活性和理化特征   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结缔组织,是哺乳动物体内占比最高&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其特有的三维螺旋构象回旋聚合成网状结构,形成优异的生物学活性:低免疫原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目前胶原蛋白已广泛应用在缺损组织填充/修复/重建、创面止血/促愈合、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均显示其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功能。   制备技术迭代更新+医美&护肤市场旺盛需求,胶原赛道迎新机遇   供给端,天然胶原制备经验成熟,技术革新多在优化提取及纯化工艺,以达到性能稳定与风险控制平衡;基因工程胶原蛋白具备低成本规模化量产预期,前沿研究焦点已深入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开发,有望早于国际在研管线上市。   需求端,医美领域,以追求自然和抗衰老为代表的轻医美项目成主流风向,胶原蛋白或接力玻尿酸成为新一代高成长性医美材料,仅考虑现有应用场景,至2025年胶原材料在植入剂及贴敷料领域市场规模可达98/476亿,2020-2025年CAGR分别为44%/48%;护肤领域,迎合敏感肌群体扩容+功效护肤意识强化,主打修护/抗衰/滋养的国产胶原类品牌已然突围崛起。   对比玻尿酸产业化进程,胶原蛋白已有全产业全覆盖选手,但规模量产和产品开发能力明显不足。参考玻尿酸龙头成长路径,以技术构筑核心壁垒+补齐产能短板+全面铺设C端渠道,率先打通全产业链并卡位关键环节企业有望借先发优势和工业化能力成长为行业龙头。   投资建议:推荐胶原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和“成分+科技”双轮驱动的国货品牌   受益医美&护肤场景中胶原渗透率的加速提升及消费者“成分”意识的强化,胶原材料在下游细分轻医美植入剂、贴敷料及中高端化妆品均可实现超40%的规模增长,考虑技术革新带动成本端优化及产能放量,叠加品类创新对接新消费需求,胶原产业链新一轮景气周期已打开。   推荐关注具备胶原全产业链优势,以研发和技术为底层驱动,通过丰富产品梯度层次、把握新型社媒营销红利、加密拓宽全域分销渠道兑现成长性的企业:锦波生物(832982);推荐关注在重组类人胶原领域享有极强话语权,具备可持续产品创新能力及爆款打造能力的国潮护肤品牌:巨子生物;同时,推荐关注品牌定位清晰、产品创新力强的国产品牌企业:兰亭科技(831118)。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新产品市场推广风险;3.原料产能持续扩张引起价格战风险;4.制备技术替代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1-06-16
    • 化工在线周刊2021年第22期(总第834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1年第22期(总第834期)

      化工行业
        【丁二烯迎来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国内丁二烯市场大幅波动,截止到收稿为止年内共计收涨3.7%,振幅达到42.9%。春节假期间,由于意外事件等影响,日本及美国部分丁二烯装置均出现不同程度减产及停车,导致丁二烯整体供应量出现一定缩减,加之国内厂家多数无出货压力,2-3月丁二烯价格大幅冲高。后期随着装置逐步恢复正常,价格开始回落。长期来看,丁二烯走势仍存不确定性。   近几年国内丁二烯产能持续稳定增长。据化工在线(www.chemsino.com)统计,截止2020年年底,国内丁二烯产能为486.7万吨/年。2021年上半年暂未有新的丁二烯产能上马,但下半年古雷石化13万吨/年、浙石化二期20万吨/年、盛虹炼化20万吨/年等C4抽提装置计划投产,国内丁二烯产能预期增长至570万吨/年以上。   进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共进口丁二烯11.61万吨,同比减少10.3%。值得关注的是,1-4月国内丁二烯出口量达到3.46万吨,而2020年同期出口量仅为0.19万吨,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是由于去年年底以来,国内丁二烯产能逐步增加,同时韩国部分装置停车,导致外盘价格提升,部分货源出口套利。后期随着丁二烯新装置的投产,市场供应增加,出口增长将成为必然趋势。   丁二烯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其中丁苯橡胶及顺丁橡胶的用量占比超过50%,而合成橡胶的下游以汽车行业为主。2020年受疫情的广泛影响,全国各地进入“宅模式”,汽车销量明显下滑,据统计,2020年国内乘用车销售1907.9万辆,与2019年2048.4万相比,同比下滑9.4%。2021年伴随国民经济稳定回升,消费需求将加快恢复,加之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潜力依然巨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其中,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600万辆,同比增长4%,对丁二烯需求形成支撑。   但与此同时,丁二烯下游需求将会受到天然橡胶的挤压。今年以来,天然橡胶市场呈现冲高回落态势,年内收跌3.6%。近几年天然橡胶产量逐步增长,导致市场走势承压严重。由于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在生产轮胎时存在可替换性,天然橡胶价格低位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丁二烯下游合成橡胶的需求。   综合而言,随着近几年大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中上马,与之配套的丁二烯装置相继投产,丁二烯国内产能有望大幅增长,厂家出口意愿明显提升。与此同时,终端汽车行业整体向好,市场需求存在支撑,丁二烯行业将迎来较快发展。
      化工在线
      0页
      2021-06-15
    • 化工行业周观点:上海石化“斥巨资”成立全资碳纤维子公司,华润微计划扩建晶圆产线

      化工行业周观点:上海石化“斥巨资”成立全资碳纤维子公司,华润微计划扩建晶圆产线

      化工行业
        市场回顾:   上周新材料板块上涨1.03%,同期沪深300下跌1.09%,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2.12个百分点。个股方面,板块中95只个股中有45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52只股票。涨幅前五的分别是永太科技(33.87%)、福斯特(31.90%)、联泓新科(15.62%)、ST德威(12.35%)、海优新材(11.22%);跌幅前五的分别是巨化股份(-11.46%)、丹化科技(-11.03%)、安集科技(-10.59%)、鼎龙股份(-9.49%)、亿帆医药(-8.91%)。   投资要点:   碳纤维:近日,中国石化所属上海石化以10亿元的注册资本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金山石化碳纤维有限公司,该公司将主要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上海石化自2017年主持召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起,开始重点攻关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并于2018年成功开发出了48K大丝束碳纤维的聚合、纺丝、氧化炭化成套工艺技术,使国产碳纤维实现了大丝束技术瓶颈的突破。2021年5月,上海石化1000吨/年碳纤维装置进入开车准备阶段,公司碳纤维总产能提升至1500吨/年。本次成立碳纤维子公司,将加速上海石化及中国石化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进程,从而助力中国石化加快实现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同时也将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形成全新推动力。   晶圆:2020年以来全球相继遭遇了新冠疫情大面积爆发和多地极端天气,海外工厂开工率明显下滑。同时全球电子产品需求仍在持续加码,因此本就供应紧缺的芯片自2020年下半年起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了“芯片荒”。晶圆是芯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芯片供应失衡、价格大涨的同时,晶圆也正处于产能紧缺价格飙涨的状态。为摆脱晶圆及芯片受制于海外企业的现状,我国企业正逐步加大对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生产研发力度。近日,华润微公告称其子公司华微控股计划投资建设12寸功率半导体晶圆产线,本项目不仅有助于优化公司产业布局,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2条主线:1.随5G、新基建建设进程加速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新材料,如碳纤维、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等;2.政策面强劲支撑下,市场需求持续放量的环保材料,如汽车尾气处理相关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风险因素: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明显、化工品价格波动明显、国产高端碳纤维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晶圆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6-15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关注磷肥板块投资机会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关注磷肥板块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粮价上涨引发新一轮景气周期:从过去5年的数据来看,玉米价格与磷肥价格整体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受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磷肥的价格走势略微滞后于玉米的价格变化。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种植收益有望提升,未来农民的种植意愿有所增强,对于化肥的需求有积极的提振。   供给侧改革优化磷肥供应格局:随着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压力的提升,2017年以后,国内磷肥产能持续下滑,其中磷酸一铵的产能降幅达到30%,随着去产能的逐步推进,国内磷肥行业的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内需与出口接力提升需求预期:国内磷肥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然而,在出口超预期的带动下,磷肥市场却淡季不淡,价格维持高位。进入7月份以后,国内秋季用肥将逐步启动,国内市场有望出现集中采购的情况,下半年需求依旧向好。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磷肥企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并且海外出口需求仍然旺盛,价格仍有提升空间,中长期来看,粮食价格与化肥价格呈现较强的相关性,随着粮价屡创新高,种植面积有望提升,推动磷肥需求景气上行。我们继续看好磷肥板块,建议关注新洋丰、云天化等磷肥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0.83%,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0.39%,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0.44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磷肥及磷化工(11.8%)、钛白粉(6.6%)、纯碱(6.5%)、碳纤维(5.4%)、复合肥(4.1%)等子板块涨幅居前;氟化工(-4.3%)、橡胶助剂(-3.1%)、民爆用品(-2.4%)、电子化学品(-2.3%)、食品及饲料添加剂(-2%)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永太科技(+33.9%)、凯立新材(+33.2%)、安纳达(+32.7%)、云天化(+32.6%)、川金诺(+23.8%)等;领跌个股包括丹化科技(-11%)、安集科技(-10.6%)、沧州明珠(-10.1%)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1-06-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