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32)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谈医药:特效药研发、集采保供和医保补贴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谈医药:特效药研发、集采保供和医保补贴

      医疗服务
        周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谈医药:特效药研发、集采保供和医保补贴3 月 5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 涉及到的医药、医保和医疗相关重点工作如下。   医药: 继续做好疫苗接种之后, 新冠特效药研发提上重要位置;疫情防控强调精准防控,保持防控和生活秩序平衡。 鼓励创新方面进一步扩大研发费用 100%税前扣除适用企业范围。   医保:财政补贴继续提升:居民医保财政补贴人均连续三年提高 30 元( 3 年累计提高 90 元),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连续 2 年提高 5 元( 2 年累计提升 10 元)。 集采弱化价格表述,强调药品保供。   医疗: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支持社会办医政策不变;健康中国延续预防为主思想,提出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继续强调分级诊疗,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无变化。   其他: 三孩政策新增了 3 岁以下儿童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在养育环节降低负担。   今年重点看好新冠特效药产业链( 君实生物、拓新药业、 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 和辅助生殖产业链(丽珠医药、长春高新、 仙琚制药、 锦欣生殖)。   市场回顾: 本周生物医药板块呈现小幅上涨趋势, 上涨 0.18%,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10。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 11.62%,跑输沪深300 指数 2.63 个百分点,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25 位。细分行业方面, 本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涨跌互现, 化学原料药上涨5.47%,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下跌 1.83%。今年以来, 化学原料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下跌 0.63%;医疗服务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 16.73%。中药( -11.97%)、 生物制品( -12.87%)、 医疗服务( -16.72%) 跑输医药生物( 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方面, 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济民制药( 38.51%)、华东医药( 15.80%)、海思科( 14.08%)、通化金马( 13.19%)和利德曼( 13.09%)。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南微医学( -14.92%)、爱尔眼科( -13.12%)、我武生物( -11.87%)、欧普康视( -10.52%)和通策医疗( -10.43%)。   估值: 本周估值基本保持稳定,截止周五( 3 月 4 日),医药生物( SW)全行业 PE( TTM) 31.3 倍, PB( LF) 3.82 倍。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03-0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2年3月4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周下跌3.21%,跑输沪深300指数1.53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7;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本月至今下跌4.11%,跑输沪深300指数2.25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8。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涨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粘胶(+5.17%)、无机盐(+3.62%)、纯碱(+3.48%)、氮肥(+2.16%)和氯碱(+1.41%);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碳纤维(-11.44%)、锂电化学品(-10.02%)、轮胎(-6.37%)、其他化学制品III(-5.22%)和膜材料(-4.67%)。   在本周涨幅靠前的个股中,河化股份、北化股份和安纳达表现最好,涨幅分别达44.79%、20.65%和16.80%。在本周跌幅靠前的个股中,双星新材、德方纳米和金力泰表现最差,跌幅分别达-14.95%、-14.50%和-14.34%。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本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燃料油(+16.46%)、二甲苯(+16.09%)、PS(+15.23%)、纯苯(+14.55%)、甲苯(+14.35%),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DMC(-11.76%)、醋酸(-10.26%)、二氯甲烷(-7.27%)、苯胺(-7.25%)、双酚A(-4.01%)。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利好原料用能占比高,具有环保技术、成本效率优势,且具有扩能潜力的龙头企业万华化学(600309)、华鲁恒升(600426)等。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利好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可关注彤程新材(603650)、金丹科技(300829)。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不确定性对能源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若承压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2-03-07
    • 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原油进入高油价区间,替代路线竞争力提升

      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原油进入高油价区间,替代路线竞争力提升

      化学制品
        事件:随着俄乌冲突加剧和欧美对俄制裁范围扩大,市场对原油供应担忧加大,国际油价快速上行。截止2022年3月4日,WTI原油报收115美元/桶,创2011年以来的新高,布伦特原油报收118.05美元/桶,创九年来新高。   俄罗斯原油出口位居全球第一,俄乌冲突形势对油价短期影响较大。   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生产国,2020年的原油产量为1050万桶/天,占全球产量的13%。同时,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2020年日均原油出口量为465万桶,占全球原油出口的11%,仅次于OPEC组织。其中,欧洲和中国是俄罗斯原油的两大出口地,2020年的出口量分别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50%和32%。由于俄罗斯原油在国际原油供应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欧洲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依赖度较大,若由于欧美对俄制裁导致俄罗斯原油供应受阻,将对会国际原油供需带来巨大冲击,这也是近期油价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   俄乌局势演变影响未来油价走向。   从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过往历史来看,战争等军事冲突对油价的影响往往冲击剧烈但持续时间较短,战争局势稳定后往往快速回落。本次俄乌冲突,由于俄罗斯在全球原油供应中的重要性更大,因此对油价的冲击可能更为剧烈,加上2021年以来国际原油一直处于供应偏紧、库存较低的状态,进一步加大了油价的波动性。目前俄乌冲突的局势仍不明朗,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向仍取决于俄乌局势的进一步演变。   油价进入高油价区间,化工各行业影响不一。   从原油供需的基本面来看,在此次俄乌冲突之前,国际油价已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由于全球疫苗推广后经济的持续复苏带来需求提升,加上供应增量有限,推动国际油价上涨至9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此次俄乌冲突在中短期内进一步加剧了原油供应的紧张态势,抬升了原油价格波动区间。随着原油进入高油价区间,下游化工各行业所受影响各不相同。对于炼化企业而言,由于成品油售价受发改委政策限制,油价过高将会导致炼化企业利润承压,化工品占比较多的炼化企业则相对受影响较小。对于化工品而言,原油价格的上涨能否通过产品提价向下游传导,取决于行业供需结构以及替代路线的供应情况。   煤化工等替代路线竞争力加强。   随着原油进入高油价区间,煤化工等替代路线竞争力得以提升,有望受益。我国煤炭价格在发改委等政策调控下,价格相对保持稳定,煤化工企业能够获得相对低价的原材料,在产品价格跟随油价上涨的过程中有望受益。从长期来看,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必要性,未来煤化工产业发展可期。此外,高油价下丙烷裂解、乙烷裂解等轻烃路线盈利亦有望提升。由于轻烃路线的原材料来自于北美页岩气生产的副产物,与原油价格关联不大,价格有望保持稳定。因此轻烃路线在高油价阶段同样有望实现较好盈利。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拥有油气资源的上市公司,直接受益于油价的上涨;二是油服行业,有望受益于我国加大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三是煤化工、轻烃裂解等替代路线龙头企业,作为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煤化工的重要性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宝丰能源、广汇能源、卫星石化。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3-07
    • 2021年中国临床级基因检测行业概览

      2021年中国临床级基因检测行业概览

      医疗器械
        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临床级基因检测或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基于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DNA测序技术诞生,中国自2011年自主研发出第一款国产第二代测序仪以来,基因检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限于法规的相对缺失,基因检测的临床级应用领域相较于科研级和消费级而言进展缓慢,甚至在2014年中国曾叫停过基因检测服务。随着2016年起基因检测全面纳入国家“十三五”及“十四五”战略规划,临床级基因检测开始在整个生物产业中绽放光彩。   临床级基因检测目前主要包括产前筛查、肿瘤全周期筛查诊疗、遗传病筛查和微生物检测四大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些领域,中国近年来出台的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提升5岁以下婴幼儿存活率、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等一系列计划目标将直接拉动其需求的大量增长。   预计未来在中国的临床级基因检测的市场,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两大国产头部基因检测公司依托深厚的产业沉淀和技术、资源优势将持续领跑;肿瘤精准诊疗将成为资本最集中、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中国临床级基因检测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增幅较大   未来五年,头豹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的临床级基因检测市场需求有大幅增长。临床级基因检测的四大应用领域中,除微生物检测受新冠病毒爆发影响市场显著扩大外,其余三大应用规模均有小幅回落。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传染病检测领域市场需求将趋于稳定。“十四五”各项行动计划中,提升癌症病患及5岁以下婴幼儿存活率和降低新生儿出生率等战略目标将为产前筛查、肿瘤全周期筛查诊疗和遗传病筛查创造大量的市场需求。   头部企业将持续领跑行业,初创企业不断寻求肿瘤领域突破   自主研发技术是临床级基因检测行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两大国产头部企业利用先发优势,在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在各领域维持领先地位。肿瘤精准治疗作为尚未成熟的国家重大战略方向,是资本最集中的领域,初创企业将继续加大对泛癌种、全病程的研发,力争打造品牌优势。   基因检测服务商将加强与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甲医院的紧密合作   临床级基因检测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下游患者,由于行业合规的严格性,中游服务商必须通过权威性医疗机构接触终端患者,因此拓展与下游医疗机构的合作尤为重要。通过合作企业将获取更丰富样本量,以进一步提升科研进度和技术水平。
      头豹研究院
      42页
      2022-03-07
    •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0.18%,建议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医疗部分和医保统计快报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0.18%,建议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医疗部分和医保统计快报

    • 医药周报:控制波动风险,静待板块回暖

      医药周报:控制波动风险,静待板块回暖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维持“医药行情已经站稳,处于底部”的判断,需要加大配置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维持“医药行情已经站稳,处于底部”的判断,需要加大配置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聊聊仿制药CRO行业的高景气;政府工作报告医药说了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聊聊仿制药CRO行业的高景气;政府工作报告医药说了啥?

    • 医药行业周报:“两会”聚焦中医药发展,持续关注疫情防治板块

      医药行业周报:“两会”聚焦中医药发展,持续关注疫情防治板块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行业进入底部配置区间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行业进入底部配置区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