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028)

    • 医药持续回暖,关注一季度业绩

      医药持续回暖,关注一季度业绩

      中泰证券
      11页
      2022-03-06
    • 行业周报:四环医药新品获批,胶原蛋白医用敷料未来可期

      行业周报:四环医药新品获批,胶原蛋白医用敷料未来可期

    • 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规划医药行业方向,短期关注年报业绩

      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规划医药行业方向,短期关注年报业绩

    • 中国分子诊断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分子诊断行业研究报告

      健康界
      31页
      2022-03-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撑原料药高景气两会确定提高医保补助标准,通胀逻辑支撑原料药高景气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撑原料药高景气两会确定提高医保补助标准,通胀逻辑支撑原料药高景气

    • 创新药周报:艾伯维Humira营收突破200亿美元,阿斯利康登顶中国区MNC业绩榜首

      创新药周报:艾伯维Humira营收突破200亿美元,阿斯利康登顶中国区MNC业绩榜首

    • 医疗服务:中医医疗服务赛道沧海遗珠,爆发期悄然来临

      医疗服务:中医医疗服务赛道沧海遗珠,爆发期悄然来临

      医疗服务
        核心观点   中医医疗健康服务行业规模大、增速高、尚未看到天花板;行业散乱小,竞争格局尚不明晰;需求膨胀,日常健康管理和“治未病”受到青睐;政策支持下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渊远流长,行业规模大增速高。中医医疗自产生至今发展已两千年有余,是医疗健康服务行业重要子赛道;2019年中国中医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9200亿元,2030年预计将达到2.97万亿元,2019-2030CAGR11.3%。中医诊断和治疗服务赛道2019年规模约2900亿元,2030年预计达到1.8万亿元,CAGR17%。中医医院是中医类医院中的主要组成部分,2020年共有4426家,从业人员112.74万人,病床使用率72.3%,诊疗人次5.18亿人,集中分布于华东地区。中医类医院在市级地区的发展好于县级地区,体量更大。   赛道内玩家众多且分散,竞争格局未定。在2020年收入口径下,私立中医诊疗服务提供商的市场规模占整个中医医疗服务行业的42%,赛道内玩家弱小散乱,多私立运营且数量繁杂(近6万家)、未形成品牌效应,行业亟待洗牌。   人口老龄化、慢病普及叠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健康管理需求膨胀。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总人口13.5%,人口老龄化的不可逆趋势显现;65岁及以上人口慢病发病率54%,慢病及治未病需求膨胀,中医以其独特的周期化、疗程化、个性化的理念对患者进行持续全面深入的调理,通过望闻问切的独特手段针对患者提供个性化中药处方,成为健康管理的新风向。   政策支持,行业东风已至。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规划久已有之,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支持,如扩大中医医保支付范围、健全中医服务价格管理体系、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政策(中医医院暂不执行DRG)等;预计未来国家鼓励中医药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循序渐进落地。中医药行业政策风险已明确降低。   固生堂是中医诊疗服务代表标的,我们认为公司具备强大的业务整合、外延扩展和内生管理的能力,未来有望持续扩大线下业务覆盖区域、优化线上平台,最终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化、产品化、平台化的新中医体系。以93亿元港币(2022-03-02)、0.81汇率因素计算,公司2022/2023年总营收预计将达到16.8/21.9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预计达2.2/3.1亿元人民币,经调整P/E为34/24x。我们看好公司强大的业务整合能力,精细化运营、HIS系统进一步为公司赋能,给予“买入评级”。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2-03-04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健康行业投融资数据月报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健康行业投融资数据月报

    • 医药健康热度逐渐回暖,看好年报行情表现

      医药健康热度逐渐回暖,看好年报行情表现

    • 基础化工天风问答系列:高耗能行业碳中和新政五问五答

      基础化工天风问答系列:高耗能行业碳中和新政五问五答

      化学制品
        (1)碳中和背景下,如何调整化工高耗能子行业产能结构?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下称《指南》),2025年多数化工重点子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占比应达到30%或以上,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大多数需清零,并给出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具体工作方向。   《指南》对改进化工行业能效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对二甲苯、电石和烧碱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占比均需提升25%以上,分别为27%、27%和25%;煤制乙二醇、乙烯和黄磷行业应淘汰的产能比例高于30%,分别为40%、30%、30%。   《指南》明确了今后的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方向,从加强先进技术攻关、加快成熟工艺普及推广和淘汰落后低效产能三个方面展开。未来,低劣原料高效利用、生产短流程化、废物回收、耦合绿色能源、装备和材料自主化电气化等将成为重点开发应用方向。   (2)化工企业产能扩张进度会受影响吗?   产能置换政策直接影响部分化工子行业产能扩张进程,未来高耗能行业产能难再出现大规模扩张,且近几年化工重点子行业产能增速已经放缓,2021年,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能有所收缩,乙烯、甲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黄磷产能增速较慢,仅乙二醇行业产能增速较快。2021年除乙烯、烧碱和纯碱行业之外,《指南》中涉及的其他行业开工率均低于70%。   (3)化工产品成本利润会受影响吗?   2020年以来,《指南》中涉及的重点化工产品价格普涨,9类产品涨幅超40%,电石价格涨幅最大,达到78.11%;半数产品价差也随价格上涨而扩大,其中乙烯-石脑油价差涨幅最大,达到97.86%。碳中和背景下,未来化工产品价格中枢或将上移。   (4)未来高耗能化工品碳排放如何变化?   以《指南》等政策为指引,若未来数年各行业产能、产量不变,则乙烯、对二甲苯、甲醇、乙二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分别下降约571、597、2366、415、891、519、355、103、87、33万吨,整体将减少约5935万吨,下降幅度约7.88%,减碳效果明显。   (5)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何变化?   《指南》细化了“1+N”政策体系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的要求,未来围绕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需要继续关注能耗标准、市场准入条件等政策和标准的制订、修订,如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的更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的更新。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时间和强度变化;政策执行指标变化;行业安全环保事故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2-03-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