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32)

    •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化学聚酰胺12项目成功投产,多种化工原料大幅涨价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化学聚酰胺12项目成功投产,多种化工原料大幅涨价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 1.08%,创业板指数下跌 1.6%,沪深300 下跌 2.59%,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 2.45%,申万化工指数下跌 1.93%。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改性塑料(5.08%)、涂料油墨颜料(1.85%)、其他化学制品Ⅲ(1.22%)、涤纶(0.65%)、电子化学品(0.5%);化工板块跌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轮胎(-11.04%)、磷肥及磷化工(-5.75%)、复合肥(-5.69%)、钾肥(-5.21%)、食品及饲料添加剂(-4.43%)。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万华化学聚酰胺 12 项目成功投产: 10 月 18 日,万华化学宣布聚酰胺 12(尼龙12)产业链装置成功产出优质产品。万华化学此次投产的尼龙 12 项目设计产能为4 万吨/年,主要建设 7 个工艺单元,包括环十二碳三烯(CDT)单元、环氧环十二碳二烯(EPO)单元、环十二酮(CDON)单元(加脱氢单元)、二氧化硫(SO2)单元、拉西液单元、十二内酰胺(LL)单元、尼龙 12 单元(聚合和粉末)及其配套辅助和环保工程。这标志着万华化学成为拥有尼龙 12 全产业链制造核心技术和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进一步丰富了香料和工程塑料系列产品体系,为多元行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稳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多种化工原料大幅涨价: 10 月 19 日,根据生意社化工大宗商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国庆节后,TDI 价格由节后的 20075 元/吨上涨至 10 月 18 日的 27166.67 元/吨,月内上涨幅度超过 35%。此外,从 8 月初的 15000 元/吨上涨至今,TDI 本轮上涨周期已接近 80 天,涨幅达到 80%。此外,多种化工原料供应开始紧缺,价格大幅增长。MDI 方面,陶氏欧洲或自 9 月 1 日起对欧洲市场 MDI、聚醚和组合料产品进行涨价,上涨幅度为 200 欧元/吨。万华化学自 10 月份开始,中国地区聚合 MDI 上调 2300 元/吨,纯 MDI 上调 2000 元/吨。环氧丙烷方面,环氧丙烷价格从 8 月初的 8000 元/吨涨至 10260 元/吨左右,涨幅近 30%,下半年累计上涨超过 4000 元/吨。钛白粉方面,中信钛业和天原股份陆续发函宣布,氯化法产品国内售价提高 800-2000 元/吨,国外售价上调 100-150 美元/吨左右。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停产清库存,价格下跌空间十分有限,调涨预期增加。   投资建议: (1)受下游光伏装机量提升预期带动,看好国内光伏级 EVA 未来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联泓新科。 (2)近期我国地沟油价格有所回落,生物柴油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持续增长,看好生物柴油行业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嘉澳环保。 (3)硅基材料受新能源相关领域拉动,需求持续向好。受装配式建筑及光伏组件拉动,看好工业胶及建筑胶需求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硅宝科技。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建议重点关注:三孚股份。硅基材料需求向好,龙头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实现产能扩张与产业链衍生,建议重点关注:合盛硅业。 (4)碳中和大背景下,看好能降低生产成本、碳排放的合成生物学企业,建议重点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 (5)市场关注点向高成长性细分赛道龙头切换,细分赛道龙头标的:聚乙烯醇行业格局高度集中,产品价格处历史级景气周期,电石价格下滑导致产品价差扩大,全年业绩或超预期,建议重点关注:皖维高新。铬化学品行业整合完成,行业格局优化下头部企业控价能力出色,铬化学品价格经历多轮上调,提振公司业绩,建议重点关注:振华股份。表面活性剂市场空间广阔,相关公司向下游 OEM 进军进 f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油脂化工盈利逐渐转好,建议重点关注:赞宇科技。 (6)磷化工供需格局改善,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持续上行,商品磷矿供应偏紧,磷矿资源属性凸显,建议重点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 (7)碳中和大背景下环保要求提升,催化剂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多家公司实现国产替代进程,成长确定性强,建议重点关注:中触媒、凯立新材、建龙微纳。 (8)国内纯碱市场持续向好,远兴能源作为国内天然碱法龙头,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且新发现天然碱矿有望重塑国内纯碱供应格局,远期成长空间广阔,建议重点关注:远兴能源。 (9)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且当前估值相对偏低,建议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华峰化学。 (10)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国内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玲珑轮胎、赛轮轮胎。 (1 1)宝丰能源为国内煤制烯烃领先企业,低成本优势构筑高盈利护城河,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新发展机遇,建议重点关注:宝丰能源。 (12)草铵膦行业龙头,利尔化学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全球领先,同时积极横向拓展新产品,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建议重点关注:利尔化学。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10-24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碳酸锂、苯胺价格创历史新高,万华化学尼龙12全流程贯通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碳酸锂、苯胺价格创历史新高,万华化学尼龙12全流程贯通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行业周观点   本周(2022/10/15-2022/10/21)化工板块整体涨跌幅表现排名第19位,跌幅为-1.93%,走势低于市场整体走势。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08%、-1.60%,申万化工板块跑输上证综指0.85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0.32个百分点。   需求不及预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截至10月19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87.27美元/桶,较10月7日下跌5.8%,较上月均价上涨3.97%,较年初价格上涨14.71%;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2.45美元/桶,较10月7日下跌5.59%,较上月均价上涨2.07%,较年初上涨17.05%。能源价格维持高位,原油价格波动加大,煤炭、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对于上游能源开采企业来说短期能带来利润增量,短期看能源的供需矛盾无法有效缓解,价格仍将在高位维系,中期看政策上会有相应的价格维稳及产能释放的预期,长期看上游资本开支将有所增长。同时能源价格增长会推升下游成本,基础化工企业价差会部分收敛,俄乌战争影响下,农化板块供需矛盾凸显,化肥、农药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受到人民币贬值影响,出口收益有望显著增加。   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基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期,看好生物基材料企业估值修复。在全球不少国家,生物基材料已经被应用于解决传统能源供应和污染的问题,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且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两大目标,生物基材料或将成为关键,生物基材料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相比传统的化工等材料,生物基材料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议关注凯赛生物(生物基尼龙)、华恒生物(氨基酸)、金丹科技(聚乳酸)等。   光伏领域N型电池放量有望带动POE需求增长,看好POE国产替代的千亿市场空间。POE目前需求125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随着N型电池放量,POE在光伏领域占比有望快速提升,将成为3年10倍千亿市场空间的产品。目前POE的主要生产厂商为陶氏、MITSUI、SNNC、LG、EXXONMOBIL和BOREALIS,国内企业的进展基本还处在起步阶段。POE的技术难点集中在茂金属催化剂,被称为催化剂领域的“皇冠”,而卫星化学正在向这顶“皇冠”发出挑战。公司α-烯烃中试装置将于年底落地,POE10万吨中试装置预计将于2023年落地。2021年9月,万华化学自主知识产权的POE产品已经完成中试,目前POE中试顺利。根据乙烯二期最新规划,POE共规划40万吨,预计从2024年开始逐步投产。建议关注卫星化学(轻烃化工),万华化学(MDI)。   生猪价格回暖推动维生素下游需求改善,建议关注欧洲供给变化和需求改善带来的景气度回升。供应面,全球层面看,维生素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欧洲,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均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欧洲维生素产能占全球产能约45%,其中维生素A占比51.5%,维生素E占比38.5%。由于俄乌战争叠加近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因故障无限期关闭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天然气短缺使得欧洲下游维生素厂例如巴斯夫等面临停产的风险,同时叠加罕见高温极端天气,主要航道面临限运甚至停运的风险,全球维生素供给将进一步偏紧。短期看,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上升叠加国内多个维生素厂商集中停产检修,导致目前全球维生素供应短缺;长期看,俄乌战争不断发酵将对欧洲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易上难下”,全球维生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供给偏紧的状态。需求面,维生素最大的下游应用是动物饲料,整体约占7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下游生猪价格回升,已由年初15元/公斤上涨至26.5元/公斤,上涨约76.7%,企业扭亏为盈,预计下半年饲料需求回暖,有望带动维生素等需求同步提升,预计下半年维生素板块利润将得到改善。建议关注新和成(营养品)、浙江医药(维生素)、安迪苏(蛋氨酸)、金达威(营养品)。   国六政策趋严推动重卡加速更新迭代,看好国六尾气催化市场的爆发增长。目前全球共形成了欧盟、美国、日本三大汽车排放标准体系,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主要延续了欧盟排放标准框架。重卡方面,相对于国五标准,国六标准NOx限值为460mg/km,相比国五下降77%,轻卡限值为35mg/km,相比于国五下降42%。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将逐步推出市场,新增柴油车对分子筛尾气净化催化剂的需求旺盛,建议关注中触媒(分子筛)、万润股份(信息及显示材料、分子筛)、中自科技(尾气处理)等。   电解液溶质赛道长坡厚雪,看好行业产能扩张及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投资机会。从需求端来看,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电池端需求增速则远高于30%,同时电化学储能等行业的兴起将成为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增长的又一极,预计2025年电解液溶质总需求将达到26万吨。从供给端来看,虽然目前产能规划已经接近50万吨,但以龙头公司扩产为主,未来行业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龙头公司将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客户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建议关注多氟多(六氟磷酸锂,湿电子化学品)、天赐材料(电解液)、永太科技(氟化工)等。   我们看好磷化工一体化企业的长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涨价弹性:磷肥及磷化工品行业龙头,如云天化(磷酸二铵)、川发龙蟒(工业级磷酸一铵)、川金诺(重钙)、史丹利(复合肥)等;   二是业绩弹性:区域性磷肥龙头,受益于磷肥价格上涨,如湖北宜化(湖北)、云图控股(四川、湖北)、司尔特(安徽)等;   三是磷化工一体化:具有一体化优势,磷矿石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规划清晰、进展较快的企业,如云天化、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新洋丰、兴发集团等。   行业延续高景气度,龙头企业加大资本开支,化工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受益于前两年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具备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大规模投资建设能力。领先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导致化工龙头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化工的下游集中度也在同步提升,其对供应稳定性、采购多样性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这有利于化工龙头成长性的释放,未来化工行业集中度也将同步进一步提高。供需格局较好、产品壁垒较高的MDI、钛白粉、化纤、农药等板块企业也有望受益于出口改善,迎来业绩增长。建议关注万华化学(MDI与聚氨酯)、龙佰集团(钛白粉)、中核钛白(钛白粉)、巨化股份(制冷剂)、泰和新材(氨纶)、恒力石化(涤纶长丝)、桐昆股份(涤纶长丝)、扬农化工(农药)、利尔化学(草铵膦)等。   化工价格周度跟踪   本周化工品价格周涨幅靠前为硫磺(+7.75%)、氨纶40D(+5.88%)、烧碱99%(+4.17%)。①硫磺:本周硫磺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升;②氨纶40D:本周氨纶市场成本端支撑偏强,导致价格上涨。③烧碱99%:本周烧碱产量下降,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   本周化工品价格周跌幅前三为醋酸(-9.09%)、环氧丙烷(-6.73%)、三氯乙烯(-5.98%)。①醋酸:本周醋酸下游需求疲软,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下跌。②环氧丙烷:本周环氧丙烷供应端支撑减弱,成本下滑,导致价格下降。③三氯乙烯:本周三氯乙烯需求明显缩减,导致价格下跌。   周价差涨幅前五:PTA(+39.96%)、醋酸乙烯(+26.77%)、氨纶40D(+25.65%)、煤头硝酸铵(+13.71%)、甲醇(+12.58%)。   周价差跌幅前五:电石法PVC(-114.67%)、己二酸(-36.05%)、双酚A(-24.25%)、涤纶短纤(24.04%)、PET(-23.21%)。   化工供给侧跟踪   本周行业内主要化工产品共有100家企业产能状况受到影响,较上周统计增加2家,其中统计新增停车检修8家,重启6家。本周新增检修主要集中在醋酸、合成氨生产,预计10月下旬共有7家企业重启生产,其中生产合成氨占比36%。   重点行业周度跟踪   1、石油石化:需求不及预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建议关注中国海油、卫星化学、广汇能源   原油:需求不及预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截至10月19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85.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2.41美元/桶。库存方面,美国原油库存减少约130万桶。汽油库存减少约220万桶,馏分油库存减少约110万桶。供应方面,OPEC+于上周决定自11月起将石油产量下调200万桶/日,削减量约等于全球供应的2%。需求方面,IEA月报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将减少34万桶/日,将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至190万桶/日。   LNG:拿货需求较少,国产LNG价格下降。本周百川盈孚LNG均值7257元/吨,较上周7468元/吨下调211元/吨,跌幅2.82%。供应方面:受多地疫情影响,市场积压,上游出货承压,市场回落。海气方面:近期国产气连续降价,对比海气价格优势明显,受国产气降价冲击,再加上目前市场需求乏力,海气出货范围不断缩小,本周多地接收站多存下调行为,单日降幅100-300元/吨不等。需求方面:进口气价格的下调,区域内价差缩小,靠近消费地区的采购多就近为主,主产区液厂出货不畅,拿货意愿较低。   油服:油价维持高位,油服行业受益。截至10月19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85.55美元/桶,较10月12日下跌1.97%,较上月均价上涨1.92%,较年初价格上涨12.45%;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2.41美元/桶,较10月12日下跌0.04%,较上月均价上涨2.03%,较年初上涨17.00%。据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0月14日的一周,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610座,比前周增加8座。总体而言油价维持高位,油服行业受益。   2、磷肥及磷化工:磷矿石价格维稳,一铵价格上行,磷酸氢钙价格持续上涨,建议关注云天化、川发龙蟒、川恒股份   磷矿石:下游需求一般,价格持续稳定。需求方面:下游需求一般,目前整体成交量少。下游肥料端目前处于用肥淡季,短期内对磷矿需求较为平稳。供给方面:矿山开采受限,磷矿石供应紧张。库存方面:目前多数矿企暂停开采,仅有少量作为原有订单正常出货。多数企业库存已空,前期订单已完成。   一铵:市场供应减弱,价格小幅上涨。供应方面:开工和产量较上周相比均有小幅下滑,西北地区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装置停车,供应减弱,行业库存处于低位。需求方面:下游秋季备肥情况不及预期。   磷酸氢钙: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供应方面:本周部分企业表示因矿石紧张,装置暂停生产,促使场内开工小幅下滑。需求方面:价格上涨过后,对于当前市场高价,下游多随用随采按需跟进,磷酸氢钙企业新单成交量跟进情况较为一般。   3、聚氨酯:聚合MDI价格小幅下跌,纯MDI、TDI价格上涨,建议关注万华化学   聚合MDI:需求端支撑有限,价格小幅下跌。供应方面:个别检修装置短线难有恢复,加上现阶段各工厂价格高位运行,成本支撑下,经销商低价出货较为谨慎。目前海外装置均处于开车状态,整体供应量维持正常。需求方面:需求端释缓慢,对原料支撑有限。   纯MDI:供方消息提振,纯MDI价格上涨。供应方面:整体供应量大稳小动。海外装置整体供应量维持正常。工厂指导价再度上调,且非合约客户不接单不报价,加上个别工厂受疫情影响,合约订单交付缓慢。需求方面:整体需求端维持刚需采购,订单尚未集中释放。   TDI:供应端持续紧张,价格继续上涨。供应方面:甘肃银光10万吨装置第四季度重启;烟台巨力5+3万吨装置尚未重启;9月7号万华福建10万吨装置停车检修,预计时长45天左右。海外装置:低负、降负运行。需求端:下游海绵市场跟进气氛不足,对于高价原料有所抵触,市场大幅涨价下,以小单刚需跟进,传导受限,整体需求平淡,等待终端进一步好转。   4、煤化工:尿素和乙二醇价格下降,炭黑价格持平,建议关注宝丰能源、黑猫股份、华鲁恒升   尿素:市场需求不足,尿素价格下跌。供应面:本周国内日均产量14.99万吨,环比减少0.37万吨。需求面:目前,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6页
      2022-10-24
    • 东亚前海化工周报:萤石供需趋紧,行业景气上行

      东亚前海化工周报:萤石供需趋紧,行业景气上行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1、 2022 年 4 月以来萤石价格持续上行。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 截至2022年10 月21 日, 我国萤石97湿粉和萤石97干粉市场均价分别为2917元/吨和 3117 元/吨, 较 4 月初分别上涨 14.80%和 15.83%。 萤石价格上行主要受供需格局趋紧所影响。 从供给端来看, 今年以来我国萤石粉产量大幅下降。 2022 年 9 月, 我国酸级萤石粉产量为 23.60 万吨, 同比下降 26.30%。 今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极端天气影响导致企业限电限产、 环保政策与安全生产要求日趋严格等。 从需求端来看, 国内方面,今年以来氢氟酸产量有所增长, 对萤石需求有所提升。 2022 年 9 月我国无水氢氟酸产量为 16.02 万吨, 同比增长 33.67%; 2022 年 1-9 月我国无水氢氟酸产量为 127.03 万吨, 同比增长 5.93%。 出口方面, 2022 年 1-8月我国萤石粉(CaF2≥97%) 出口量为 14.60 万吨, 同比增长 381.78%。   2022 年 3 月下旬, 全球最大萤石生产商墨西哥 Koura 因安全问题部分产能停产, 我国萤石出口需求大幅提升。 展望后市, 萤石未来新增产能有限, 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供给方面, 短期来看, 根据金石资源公司公告, 北方即将进入冬季停产阶段, 四季度萤石供给或将减少。 长期来看, 2016 年国务院将萤石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 2020 年《萤石行业生产技术规范》 公开征求修订意见, 萤石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 未来新增产能有限。 需求方面, 萤石下游主要为氢氟酸, 氢氟酸终端为制冷剂、作为新能源、 光伏等领域原材料的含氟聚合物、 含氟锂电材料等。   2014-2021 年, 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从 3.7GWh 增长到 226GWh,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79.9%, 其中 2021 年同比增长 182.5%; 2012-2021 年, 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从 361 万千瓦增长到 5298.5 万千瓦,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4.8%。 近年来新能源和光伏行业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对萤石的需求增量有望持续提升。 综合来看, 我国萤石供给增长有限, 新能源和光伏行业对萤石需求量持续提升, 萤石供需或将趋紧, 行业有望景气上行。   2、 截至 2022 年 10 月 20 日, 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报 5058 点, 周跌 2.1%。 化工产品涨跌不一, 其中氨纶 40D 涨 4.3%, 醋酸跌 6.9%。 氨纶方面, PTMEG 和 MDI 价格上涨, 成本端支撑较足, 推动氨纶价格上行。 醋酸方面, 前期华中、 华南停车厂家恢复开工, 供应量有所提升,但是下游需求依旧偏弱, 致使醋酸价格承压下行。   3、 过去一周, 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行。 截至 2022 年 10 月 21 日, 美国 NYMEX 天然气连续期货收盘价报 4.99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周跌22.9%。 天然气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为, 受温和天气影响,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 上周公用事业公司的天然气库存增加了 1110 亿立方英尺, 连续第五周实现增加超过 1000 亿立方英尺, 美国天然气库存较为充足, 致使天然气价格承压下行。   4、 行情回顾。 上周, 中信证券基础化工行业分类中的 429 家上市公司, 共有 187 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或持平, 占比 43.6%, 有 242 家上市公司下跌, 占比 56.4%。 周涨幅排名前 3 的依次为瑞丰新材、 中复神鹰、元力股份, 周涨幅分别为 26.3%、 20.7%、 18.8%; 周跌幅排名前 3 的依次为赛轮轮胎、 新洋丰、 皖维高新, 周跌幅分别为 18.4%、 12.8%、 12%。   投资建议   目前萤石产量有所收缩, 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长拉动下, 价格有望持续上行, 相关生产企业或将受益, 如金石资源、 永和股份、 中欣氟材等。   风险提示   下游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 安全环保政策升级、 国内疫情反复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2-10-2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BQ.1.1逐渐成为优势毒株,针对BA.5的加强针仍有作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BQ.1.1逐渐成为优势毒株,针对BA.5的加强针仍有作用

      生物制品
        本周观点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2日零时24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94,250例,达到623,893,894例;死亡病例增加760例,达到6,553,936例。单日病死率为0.26%,累积病死率为1.05%。截至10月17日,牛津大学OurWorldinData统计全球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2,841,162,457剂次,接种率68.33%。   近期几种最新变种毒株的感染占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快速提升,其中XBB突变数量最多,也最有竞争力。WHO本周三报告,XBB很可能是迄今为止逃避免疫能力最强的新冠变种,同时表示有迹象显示XBB比其他奥密克戎亚型的传播速度更快,但没有证据显示该亚型会导致病情加重。   10月初法国奥密克戎新变异株BQ.1.1感染占比为16%(9月底为6%)。BQ.1.1在德国、美国等国家传播得更快,德国单日确诊数已在近日突破15万例;截至10月22日,美国23.3%的新感染病例来自于BQ.1、BQ.1.1、BF.7。BQ.1.1逐渐成为主流的亚变体主要是因为它降低了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有效性。   据美国、中国等国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显示,XBB与BQ.1.1一起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免疫逃脱能力最强的新冠病毒变种,疫苗对BQ.1.1可能还有一点作用,但是对XBB几乎不再有效,且此前无论感染BA.1,BA.2或BA.5都无法对XBB感染产生保护作用。我们预计相关的调整疫苗是有意义的,BQ.1.1是从BA.5衍生而来的,专门针对奥密克戎BA.5的加强针应是较好的选择。上周,辉瑞披露针对BA.4/BA.5变异株调整的奥密克戎二价疫苗在Ⅱ/Ⅲ期实验的早期数据,结果显示疫苗仍然对奥密克戎BA.4/BA.5有作用。   在口服药方面,10月6日,Molnupiravir临床研究进展结果表示,其无法有效降低患者28天住院和死亡率,但在次要终点上,LAGEVRIO组首次恢复时间估计有4天的显著改善(10.4vs14.5天)。以色列研究人员进行的另一项对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表明,LAGEVRIO降低了因COVID-19感染的65岁及以上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在40-64岁的人群中没有发现任何益处的证据。   重点推荐   本周医药相较前期仍处高位震荡,从交易量来看,总体维持千亿上下的水平,筹码交换持续,有望为后期上涨打开空间。指数上来看,我们认为下周会前低后高,上半周仍会有支撑试探,后半周有望随着三季度业绩催化而出现再次上行。配置角度来看,随着近期板块配置方向的转移,医药政策端的利好持续释放,边际不断改善,资金出现跷跷板效应,如海外医药和科技市场能保持相对稳定,我们认为短期板块景气度仍能维持较高水平。因此,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有望11月后持续放松,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家陆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相关配套防控措施,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走强汇兑损益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Q3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重点推荐:同和药业(300636)等。   创新药——Q3在美元指数不断推升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均出现快速的回撤,但美国XBI指数却受美元资产回流而表现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看好在9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后的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的补涨行情,尤其看好在配置初期,市场研究较为深入的且临床、产品上市和BD进展皆较为顺利,尤其是核心管线已被充分验证的标的。建议关注:荣昌生物-B*(9995)、康方生物-B*(9926)。   CRO/CDM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以及资本寒冬的最终终结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阶段。建议关注:药明康德*(603259)、昭衍新药*(603127)、凯莱英*(002821)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2-10-24
    • 化工行业:上游能源开采盈利确定性强,近期建议关注短纤、EVA领域

      化工行业:上游能源开采盈利确定性强,近期建议关注短纤、EVA领域

      化学原料
        周度回顾:石油石化板块本周(10.17-10.21)下跌2.03%,截至本周最后交易日市净率LF0.98xPB,较上周估值有所提升。全A市场热度较上周提升10.83%至日均交易量为7746亿元;本周美元指数下跌1.25%至111.87,美联储加息落地后美元依旧维持强势格局;本周油价波动较小,截至10月21日,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为85.05、93.5美元/桶,分别较上周-0.65%、+2.04%;两地价差本周进一步走阔,每桶价差由上周的6.02上涨至8.45。   原油价格整体稳定,欧洲区域价格更为强势,区域价差拉大。1)库存:全球原油库存水平处近五年低位,补库需求维持;2)需求:全球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略超疫情前),部分区域诸如中印及东南亚区域需求增速超预期;3)供给:大型油气企业资本开支扩张温和,产能释放有限;4)地缘政治:俄乌冲突下全球供应链重塑及中东区域风险。全球原油供需紧平衡,我们认为Q4油价预计在80-100美金区间震荡,上游盈利稳定性强,持续性有望超预期,建议关注。   光伏胶膜粒子盈利稳定性强,关注国产化紧平衡投资机会。光伏胶膜原料EVA及POE粒子,下游需求稳中向好,毛利率水平在光伏组件产业链中处于较好水平。基于明年下游需求提升预期,EVA及POE粒子量价有望持续提升。考虑到当前胶膜制作工艺路线与电池组件匹配性,EPE及EVA搭配的双玻类型占比具有阶段性优势,EVA需求23年有望维持高增,整体需求与供给有望维持紧平衡,建议关注EVA粒子量价有望齐升带来相关企业业绩增量。此外,建议关注2024年POE逐步投产的相关企业,随着POE粒子供应顺畅以及对应类型胶膜良品率提升,国产化前景值得期待。   市场表现   本周石油石化行业指数下跌2.03%,表现好于大盘。本周上证综指下跌1.08%,深证成指下跌1.82%,创业板指下跌1.6%,沪深300指数下跌2.59%。建议关注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广汇能源上游企业以及油服公司(中海油服);LNG:建议关注LNG船舶制造产业链;油服设备:杰瑞股份,氢能:东华能源;建议关注炼化龙头(中国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中游景气提升机会(新凤鸣、桐昆股份)。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超预期;石化行业景气度下降;安全生产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2-10-24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布油上涨,美油下跌,三氯甲烷、三聚磷酸钠、氨纶、PVC糊树脂等产品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布油上涨,美油下跌,三氯甲烷、三聚磷酸钠、氨纶、PVC糊树脂等产品价格上涨

      化学原料
        核心推荐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   钛白粉(龙佰集团)、碳纤维(光威复材)、沸石/OLED(万润股份)、农药(扬农化工、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但仍需关注非OPEC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C2/C3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下跌,核心原料油价上涨,LPG气上涨,LNG气下跌,煤价上涨;磷化工、聚氨酯、氨基酸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2.1%;核心原料价格布油+2.0%,进口LPG+0.6%,国产LNG气-2.8%,烟煤+2.4%。   原料端,C1、C2、C3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制品端,磷化工、聚氨酯、氨基酸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化纤、氯碱、化肥、塑料部分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布油上涨,美油下跌,OPEC减产立场坚定,经济和需求预期偏弱。   本周布油结算价从91.6涨至93.5美元/桶(涨幅2.0%)、美油结算价从85.6跌至85.1美元/桶(跌幅0.7%);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37亿桶(周环比-0.4%),美国原油钻井数612口(周环比+0.3%)。   供应端,根据隆众资讯,多个产油国为OPEC+减产200万桶/日辩护,回击美国的批评言论,空前团结的OPEC内部反映出减产立场的坚定,近期俄乌局势和伊朗问题均表现沉闷、无新的素材出现,欧洲能源供应风险也因天气温暖和储备充足而暂未显露。需求端,根据隆众资讯,部分经济数据表现欠佳,市场对经济衰退风险的忧虑如影随形,经济和需求预期偏弱依然是主要利空。政策面来看,根据隆众资讯,欧洲最新CPI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有增无减,全球维持较高强度加息几成定局,近期强势美元仍在继续。地缘政治来看,根据隆众资讯,俄乌双方冲突未有恶化,美国表示乌克兰问题最终应在谈判桌上解决也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气氛,西方对俄新的制裁计划仍未放弃。   天然气价跟踪:   价格跟踪:本周欧美天然气期货普遍下行。NBP环比-37.27%,TTF环比-29.04%,HH环比-15.13%,AECO环比-5.25%。现货方面,HH现货环比+14.07%;加拿大AECO现货成交受限;欧洲TTF现货环比-35.95%%。价差方面,东北亚LNG现货到港均价为10057元/吨,环比-1.80%,国内市场均价为7433元/吨,环比-149元/吨(+1.97%)。   库存跟踪:根据EIA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美国天然气库存量为33420亿立方英尺,环比+1110亿立方英尺(环比+3.44%,同比-3.10%),低于5年均值。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截至10月14日,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为36147亿立方英尺,环比+553亿立方英尺(环比+1.56%,同比+20.14%)。   国内价格:本周国内LNG产地价格小幅下行。截至10月20日,LNG主产地报价为6767元/吨,较上周-0.75%;消费地价格同向下行,截至10月20日,LNG主要消费地均价为7148元/吨左右,较上周-4.78%。LNG接收站报价7826元/吨,环比-1.32%。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异丁醛+8%、硫磺+8%、三氯甲烷+7%、三聚磷酸钠+6%、对硝基氯化苯+5%、TPU+5%、氨纶+4%、PVC糊树脂+4%等。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碳酸二甲酯DMC-11%、R142b-9%、四氯乙烯-8%、丙烯酸-8%、三氯乙烯-7%等。   新能源上游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光伏产业链相关化工品:工业硅持平、三氯氢硅持平、纯碱(轻质持平、重质-持平)、醋酸乙烯+1%、EVA(光伏级)持平等。   锂电产业链相关化工品:磷矿石(30%)持平、磷酸-4%、碳酸锂(工业级+2%、电池级+2%)、磷酸铁-4%、工业磷酸一铵(73%)持平、六氟磷酸锂-3%等。   副产原料供应紧张,排单情况良好,推高三聚磷酸钠价格。   本周三聚磷酸钠(工业级,华中)涨5.9%至9000元/吨。成本端,根据百川盈孚,近期虽然黄磷、磷酸价格持续下调,但对三聚磷酸钠价格影响有一定滞后,且生产三聚磷酸钠所用农药副产粗品焦磷酸钠和磷酸二钠供应紧张,副产原料价格走高,形成成本支撑;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三聚磷酸钠市场需求端表现良好,主流企业出口订单排单情况良好,目前场内多为预订单,新询单情况良好;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三聚磷酸钠市场产量、开工较为稳定。   成本支撑偏强,部分型号货源紧张,提振氨纶价格。   本周氨纶(40D)涨4.3%至36000元/吨。成本端,根据百川盈孚,本周氨纶成本面偏强,主原料市场价格持稳运行,辅原料价格上涨,形成成本支撑;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当前下游开机率波动不大,张家港地区棉包市场开5-7成左右,义乌诸暨包纱市场开5成左右,海宁平布不倒绒平布开5-7成左右,福建地区主流花边经编市场开5成左右,常熟地区下游圆机市场开3-5成左右,江阴圆机纱线陆续开3-5成左右,浙江萧绍圆机市场开4-5成左右,广东地区下游订单维持小幅跟进,经编圆机开工6-7成左右,圆机包纱开3-5成左右;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目前氨纶行业开工在7成左右,氨纶工厂反馈部分型号货源仍紧张。   皮革料采购尚可,市场供量缩减,PVC糊树脂价格上涨。   本周PVC糊树脂(M31,沈阳化工)涨3.5%至890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受内蒙等地区货物运输受限影响,近期皮革料下游用户采购积极性尚可,手套料下游工厂开工无明显变化,需求变化幅度有限;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周内受二十大会议召开影响,东北一大厂装置停车,市场供量缩减,此外近期国内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多地糊树脂厂家货物运输受限,形成供给端利好。   下游开始补货,市场供应增加,异丁醛价格上涨。   本周异丁醛(华鲁)涨7.7%至700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当前下游积极补货,订单数量增加,整体异丁醛厂家库存压力明显缓解;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当前异丁醛市场供应增加,银十到来,多数企业想推动行业进展。   下游坚挺维稳,外贸需求利好延续,三氯甲烷价格上涨。   本周三氯甲烷(华东)涨6.7%至4800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R22厂家报价随配额消耗保持坚挺,外贸需求利好延续,加之国内ODS级配额余量有限,货源仍偏紧张,厂家交付前期订单为主,新单签订有限,业者多按需采购;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当前国内三氯甲烷产量总体维稳,具体来看,山东一带近期厂家配套R22对二氯甲烷征用减少,江浙一带供应面变化不大,当地企业生产自用为主,西南地区市场价格受前期山东市场影响,报价小幅上调,但受疫情影响,当地三氯甲烷交投表现疲软,企业库存压力有所上行。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0-24
    • 民生医药一周一席谈:政策持续利好,贴息贷加速国产仪器进口替代

      民生医药一周一席谈:政策持续利好,贴息贷加速国产仪器进口替代

      医药商业
        本周回顾: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降0.44%,跑赢同期上证综指(0.64%)和创业板指数(1.16%),本周科研仪器赛道由于贴息贷政策利好,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本周我们重点讨论从贴息贷看国内科研仪器国产替代机会。   贴息贷政策利好,引领科研仪器投资热潮。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政策面向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总体规模预估为1.7万亿元。另外,对2022年底前新增的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额度2000亿元以上,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两个政策都重点支持高校科教领域。高校上报2022年10-12月仪器拟采购金额,显示了仪器更新采购的客观需求。   政策端持续利好,支持科研仪器自主可控。从研发到采购,政策端持续支持国产崛起和自主可控,多家国产仪器公司已逐步进入研发兑现期,短期内有望实现市场覆盖面积的快速提升。谱育科技、禾信仪器、皖仪科技、莱伯泰科等公司在质谱色谱上均具备科研端获单能力。   重点关注:成长组合:药石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聚光科技;稳健组合:华润三九、通策医疗、迈瑞医疗;弹性组合:海泰新光、澳华内镜、东诚药业   投资建议:政策支持国产替代背景下,自主可控属性受到高度重视,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细分领域:(1)科研仪器: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皖仪科技;(2)高分子耗材:昌红科技、洁特生物、拱东医疗、采纳股份;(3)医疗设备及产业链:联影医疗、奕瑞科技、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万东医疗、海泰新光;(4)科研试剂:泰坦科技、阿拉丁、诺唯赞、百普赛斯;(5)制药装备:东富龙、楚天科技。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率不及预期的风险;采购需求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2-10-24
    • 医药行业研究:关注医保谈判,多维度看好医药板块行情

      医药行业研究:关注医保谈判,多维度看好医药板块行情

      医药商业
        新冠跟踪   10 月 17 日,神州细胞新冠二价疫苗 SCTV01C 和四价疫苗 SCTV01E三期临床中期分析取得积极结果。   国内疫情反复,近一周累计确诊病例较多的地区为广东、内蒙古、山西、北京、陕西。 全球疫情稳定, BA.5 仍是全球主流变异株, 新型变异株 BQ1.1、 BQ.1、 BF.7 的占比快速上升,美国保持新冠药物分发量。   猴痘跟踪: 全球猴痘确诊病例继续增长,以欧洲美洲病例为主。 截至 10月 14 日,全球已有猴痘确诊病例 75348 例。   周观点更新   全球医药创新进展不断, 本周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欧洲上市申请获得EMA 积极意见, 继续催化创新药板块行情, 关注重点在研管线推进进度。 国内药品板块下半年有望业绩、估值持续修复。药品板块二季度业绩见底(集采、疫情管控等因素), 三季度开始业绩有望持续恢复,政策持续边际回暖大背景下, 关注四季度国家医保谈判,以及由此催化的明年新品种商业化加速放量,建议关注( 1)兼具研发能力和成熟销售能力的 Pharma 类企业;( 2)从 Biotech 成功成长为 BioPharma 的企业;( 3)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头部 Biotech 企业。 同时关注新冠防治相关药品及疫苗研发、放量进展,关注相关药企、疫苗企业及其产业链。   CXO 板块:本周受到海外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 CXO 板块有所回调。当前 CXO 板块 PE 为 33 倍,低于中位数 55 倍,已处于历史估值底部。 行业高景气,业绩高成长、订单饱满, 看好四季度三季报订单和业绩催化下的估值切换和估值修复。 继续重点关注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市场优势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龙头。   医药先进制造方向关注原料药板块及医药上游供应链: ① API 企业制剂一体化和出海业务不断取得进展, 关注原料药板块低估值、盈利能力持续恢复的确定性投资机会。②医药上游供应链受贴息贷款政策持续利好影响,款项迅速落地,科学仪器行业保持持续高景气,在国产替代大趋势下,具备多年技术沉淀的头部公司有望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恒瑞医药、国邦医药、普洛药业、药明康德、众生药业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发展变化风险,产品研发数据及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产能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府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10-24
    • 化工新材料周报: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110%,巨化股份1-9月归母净利同比大涨519%-577%

      化工新材料周报: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110%,巨化股份1-9月归母净利同比大涨519%-577%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行业信息更新   半导体相关:   10月18日,中国电子报:电子材料咨询机构TECHCET近期报告显示,随着高端芯片所需的先进制程工艺加速引入EUV,金属氧化物、干沉积、多触发等EUV光刻胶的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2亿美元。光刻胶是光刻工艺的核心耗材,EUV光刻胶是其中发展最快的品类之一。TECHCET此前报告指出,用于半导体的光刻胶的营收规模预计在2022年增长7.5%至23亿美元,2025年超过25亿美元,2021年-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5.9%。而EUV光刻胶2021年的市场规模仅约0.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2亿美元,2020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50%,远高于光刻胶市场平均增速。显示材料相关:   10月19日,LEDinside:近日,日本京瓷开发了一种MicroLED制造新技术,通过硅衬底取代传统蓝宝石衬底,将MicroLED成本降至一半以下。京瓷已对该技术进行相关专利申请并争取在2025财年实现应用。   新能源材料相关:   10月20日,上海证券报: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正在发挥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领先优势。10月19日,长城汽车透露,公司和国际车企巨头宝马集团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工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奔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日前也纷纷通过合资公司、股权投资、产能合作等形式主动牵手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并且最有活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456.7万辆,同比增长超110%,已超过2021年全年销量。根据宝马集团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宝马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5%。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方面,根据SNEResearch的数据,2022年1至8月,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287.6GWh,其中,宁德时代的同期累计装机量达到102.2GWh,全球市场份额为35.5%。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装车量位列全球第三,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中国公司依次位列第七至第十位。   重点企业信息更新:   巨化股份:10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0亿元到17.5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42亿元到14.92亿元,同比增长519%到577%;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38亿元到16.8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30亿元到14.80亿元,同比增长640%到712%。   重点关注公司:   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公司OLED+沸石分子筛双向发力将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建议关注鼎龙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CMP抛光垫供应商,在国内抛光垫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点推荐国瓷材料,公司是我国无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熟练掌握了水热法核心技术,内生的MLCC陶瓷粉、氧化锆、氧化铝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外延并购的王子制陶(陶瓷制品)和爱尔创(氧化锆下游制品)均是公司产品的下游,都迎来快速增长。   重点推荐飞凯材料,公司是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5000t/aTFT-LCD光刻胶项目向客户稳定供货,5500t/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t/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的产能正稳步提升,OLED材料的试验能力和生产线建设亦在有序推进,看好上述项目推动公司未来新增长。建议关注濮阳惠成,公司专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功能中间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建议关注巨化股份,公司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核心业务氟化工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氟致冷剂处于全球龙头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处国内龙头地位。重点推荐万盛股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生产商,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实践积累,公司差异化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逐步被高端客户所接受。   重点推荐江化微,公司是国内产品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同时能在清洗、光刻、蚀刻等多个关键技术工艺环节中应用。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公司在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加强,随着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建议关注彤程新材,公司积极推进电子材料业务,紧紧抓住关键材料急需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巩固半导体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实现光刻胶横向产业新突破,并反溯核心原材料的开发,加快公司电子酚醛树脂在光刻胶领域的开发及导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2-10-23
    • 临床质谱:蛰伏蓄力,以待花开——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二

      临床质谱:蛰伏蓄力,以待花开——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二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