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印发,磷化工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印发,磷化工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

    化学制品
      事件:《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印发,磷化工开启高质量发展1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方案》以磷化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安全为底线、技术创新为动力、生态保护为前提、耦合协同为支撑,推进磷资源有序开发,加快改造升级磷肥、黄磷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磷化学品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聚化的磷化工产业体系。   《方案》主要目标锚定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生态培育   《方案》主要目标包括4点:(1)创新驱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明显提升,突破一批磷资源高效开发、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重点领域急需的磷化学品实现规模化生产。(2)结构优化。磷铵、黄磷等传统产品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附加值磷化学品等非农用产品在磷化工中的营收占比不断优化。(3)绿色发展。标的污染物排放限额达到先进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磷铵产能占比超过35%,新增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65%,存量磷石膏有序消纳。(4)生态培育。形成3家左右具有产业主导力、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磷化工企业,建设3个左右特色突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大中小融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强化资源保障、技术创新发展、产品结构升级,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1)资源端,《方案》明确强化资源保障支撑,严格有序投放磷矿矿业权,支持“采、选、加”一体化的大型磷化工优势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取得矿业权,支持优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整合中小磷矿,推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磷矿企业依法依规退出,我们预计磷矿石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供需格局进一步收紧。(2)技术端,《方案》明确围绕磷矿资源高效开发、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磷化工绿色安全智能化生产、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和高值化规模化利用等关键环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技术。(3)产品端,严格控制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扩大湿法净化磷酸及黄磷精深加工生产能力,延伸发展功能性磷酸盐等高附加值磷化学品;稳妥有序发展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能源材料,大力开发高端含氟新材料,推动磷化学品产业链向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延伸。(4)企业端,《方案》鼓励“云贵鄂川”区域立足资源能源禀赋,打造优势集群;构建优质企业梯队,鼓励大型磷化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加强战略合作,促进跨地区及上下游协同。政策引领下,我们看好磷化工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之路。受益标的: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云图控股、川发龙蟒、新洋丰、湖北宜化等。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不及预期、安全生产问题、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04
  • 股份回购彰显发展信心,肝素上行周期有望开启

    股份回购彰显发展信心,肝素上行周期有望开启

    个股研报
      千红制药(002550)   事项:   2024年1月4号,千红制药发布公告将进行股份回购,回购价格不超过6.8元/股,回购总金额约0.85-1.7亿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8-1.95%。   平安观点:   股份回购有望利好公司股价,彰显长期发展信心。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上限为6.8元/股,不超过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三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建立利益共享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激励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肝素新一轮上行周期有望开启,公司积极拓展上游打造全产业链优势。2022年以来,全球疫情影响逐步减弱,海外需求逐渐疲软,肝素价格快速回落,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7月我国肝素月均出口价格11779美元/kg,但当月供应量仅5吨已处于历史低位,受供需关系影响,截至2023年10月,肝素价格已快速回落至4805美元/kg低位,与2018年初的价格水平基本相当,而2023年11月,肝素价格反弹至6116美元/kg,价格边际初步显现,肝素月供应量也逐步回升至9.37吨,下游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新一轮肝素价格上行周期有望开启。同时,公司与我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整合上游行业资源,助力打造肝素全产业链优势。在制剂端,公司依诺肝素中标第八批国家集采,光脚品种有望带来业绩增量。此外,公司就达喜复方消化酶胶囊与拜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相关产品切入拜耳OTC销售平台,积极开拓院外市场,有望实现药店渠道的有力增长。   布局创新药,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根据公司公告,血液瘤治疗CDK9抑制剂QHRD107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靶向抗癌新药,正在国内开展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高选择性CDK9抑制剂获批上市,公司该产品全球进度领先,且采用口服   给药,患者依从性较好。此外,公司还有针对脑胶质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长激素缺少的儿童生长缓慢等多个适应症的创新药在研管线稳步推进,有望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原料药端有望开启新一轮肝素上行周期、河南千牧投产助力全产业链覆盖,制剂端达喜复方消化酶院外市场加速放量、光脚品种依诺肝素集采中标市占率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将分别实现营收21.98/24.18/28.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7/3.26/4.22亿元,与之前保持一致,伴随公司创新管线的推进,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肝素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所属的肝素行业具有周期属性,肝素粗品价格、原料药价格,以及需求量,会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2)药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较高,存在研发失败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4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聚焦创新升级主线,关注服务需求回暖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聚焦创新升级主线,关注服务需求回暖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业回顾:2023年,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4.09%,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分别跑赢沪深3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1.95、8.22、7.09个百分点。截止2023年12月27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整体法)均值为27.23倍,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位,位于自2012年以来后16.50%分位数。   创新药板块:重点关注“真创新”“国际化”“大单品”三条主线。考虑到:(1)美联储预计2024开始降息,创新药资产有望迎来估值修复;(2)仿制药集采进入后半段,《谈判药品续约规则》稳定了创新药价格预期,医疗反腐推动药品销售规范化,创新药企面临的政策风险降低;(3)在药品审评政策趋严以及医药投融资趋紧的影响下,创新药行业供给格局优化;(4)国产创新药迎来收获期,创新药NDA数量、对外授权项目数量及金额、海外获批上市数量明显增多;(5)生物医药有望迎来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GLP-1、AD、NASH等药物研究进展积极;我们认为“创新”有望成为医药生物板块的投资主线。   中药板块:关注受益于审评政策优化、医保支付环境改善、创新成效开始显现的中药创新药企业;关注以院外渠道为主、品牌优势明显、原材料成本有望下降的中药消费品企业。   医疗服务板块:关注需求回暖。CXO板块,预计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融资有望回暖,CXO企业的订单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在多肽、ADC等前沿领域布局多或具备差异化服务优势、竞争格局相对较好的CXO企业。药店板块,门诊统筹有助于处方外流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头部药店。民营医疗板块,建议关注具备差异化服务优势、管理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可拓展空间大的眼科、口腔、综合医院龙头,以及有望助力医院降本增效的第三方医学检测龙头等。   风险提示:耗材、药品集采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01-04
  • 肺癌新靶点KRAS G12C国内第二家报产

    肺癌新靶点KRAS G12C国内第二家报产

    个股研报
      益方生物(688382)   事件   2024 年 1 月 2 日,公司公告, 格舒瑞昔片(KRAS G12C) 上市申请获得 CDE 受理, 用于治疗既往经一线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 KRAS G12C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   点评   格舒瑞昔国内外临床同时推进, 合作正大天晴加速商业化进程。( 1) 格舒瑞昔(D-1553)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KRAS G12C 抑制剂,用于治疗带有 KRAS G12C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2) 2022 年 6 月,格舒瑞昔在中国启动单药治疗 KRAS G12C突变的 NSCLC 的单臂 II 期注册临床试验,同时在国际多中心也在进行单药和联合用药在 1L NSCLC 治疗以及结直肠癌等其他实体肿瘤中的临床研究。其Ⅰ期临床研究结果于 2023 年 4 月发表,在 74例可评估的 NSCLC 患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40.5%,疾病控制率(DCR)高达 91.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2 个月。(3) 2023 年 8 月,公司与正大天晴达成合作协议,将格舒瑞昔的中国大陆独家许可权授予正大天晴。公司将获得不超过 5.5 亿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 以及净销售额分成。   创新靶点 KRAS G12C,国内仅两款药物申请上市,竞争格局优。   (1) KRAS 是最常见的 RAS 蛋白亚型,近 90%胰腺癌、 30-40%结肠癌、 15-20%的肺癌患者体内均出现 KRAS 基因突变,其突变发生率大于 ALK、 RET、 TRK 基因突变总和。而 G12C 又是 KRAS 最常见的突变之一,因此 KRAS G12C 突变的 NSCLC 患者基数群较大。(2)全球获批上市的 KRAS G12C 抑制剂药物仅 2 款。 Amgen 的 Lumakras(Sotorasib), 2 线治疗 KRAS G12C 突变 NSCLC 于 2021 年 6 月获FDA 批准, 2022 年销售额约 2.85 亿美元, 2023 年 Q1-3 近 2 亿美元。 Mirati Therapeutics 公司的 Krazati(Adagrasib) , 2 线治疗 KRAS G12C 突变 NSCLC 于 2022 年 12 月获 FDA 批准, 2023 年 Q1-3销售额为 0.36 亿美元。 目前, 以上两款药物均并未在国内上市。(3) 该靶点国内竞争格局好。此前,仅信达生物同类产品于 2023年 11 月 24 日向 CDE 递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评审。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贝福替尼 10 月获批 1 线治疗 NSCLC、12 月国谈进入医保,我们预计公司 4 季度及之后的销售分成会好于预期, 分别上调2023/24/25 年营收 36%/7%/44%至 1.79/1.89/3.45 亿元;归母减亏 31%/23%/23%至亏损 3.63/3.53/3.3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品推进不及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4
  • 海外注射剂快速放量,肝素龙头开启新成长曲线

    海外注射剂快速放量,肝素龙头开启新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健友股份(603707)   核心观点:   海外制剂大单品+存量产品放量,优质海外制剂出口平台企业。健友股份是中国肝素原料药生产以及制剂出口的龙头企业,2016年起通过收购健进制药获得国内第一条FDA认证的注射剂生产线,2019年依诺肝素钠注射剂获FDA批准上市、同年健友并购美国Meitheal快速建设海外直销销售渠道。目前公司在美国市场主要产品由依诺肝素钠+非肝素注射剂组成,美国市场依诺肝素将随着整体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短期主要增长点来自于非肝素制剂的ANDA数量快速增加以及大单品上市。截至2023Q3,公司及其子公司共获得89个ANDA批文,与国内同类公司相比,健友注射剂ANDA数量居领先地位。此外,公司已与海南双成就白蛋白紫杉醇、与通化东宝就甘精、赖脯和门冬胰岛素在美国市场销售展开合作,目前白紫已于2022年3月向FDA递交仿制药ANDA申请,胰岛素产品也有望于2026年获批上市。非美国市场主要为依诺肝素钠注射剂,由于基数较小,也将快速放量。中长期来看,公司海外制剂增长将依托于生物类似物的获批放量,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前景空间广阔,公司海外制剂出口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肝素原料药量价处于历史低位,收入占比下降周期扰动减弱。根据wind数据,2023年11月肝素原料药出口平均价格为6116.05美元/kg,同比下降33%,相比于2021H1高点下降61%,目前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推测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下游客户库存量较高、目前终端需求较弱以及厂家之间的价格竞争,随着新一轮去库存周期完成,供需重回紧平衡状态,肝素原料药量价将逐步恢复,有望在未来2-3年内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原料药作为公司的存量业务,收入占比将逐步降低,公司业绩也将逐步摆脱周期性扰动。   国内制剂集采风险基本出清,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国内制剂销售主要有四大产品,分别是依诺肝素、那曲肝素和达肝素、以及用于麻醉领域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大单品依诺肝素钠、那曲肝素钙注射液集采风险出清,且由于原研落标,公司低分子肝素制剂将有望实现对未分类低分子肝素制剂(药智网数据2022年销售额约30亿元)及原研的进一步替代。利润方面,集采后销售费用节省可抵消大部分集采降价影响,预计单支制剂净利保持稳定。未来随着国内ANDA逐步报批,国内制剂板块将实现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健友已成长为集肝素原料药、无菌注射剂出口以及CDMO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医药企业,作为国内药企海外制剂出口的优秀平台企业,长期增长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71/12.79/16.81亿元,同比增长-1.81%、19.42%、31.42%,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23/19/14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产品毛利率的风险、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汇兑收益的风险、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5页
    2024-01-04
  • PD-1围手术期适应症,君实国产首家突破

    PD-1围手术期适应症,君实国产首家突破

    个股研报
      君实生物(688180)   事件   2024年1月2日,公司公告,特瑞普利(PD-1)单抗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成为国产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肺癌围手术期免疫疗法。   点评   NSCLC围手术期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特瑞普利单抗再拔头筹。(1)20%-25%的NSCLC患者初诊时可手术切除,但即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仍有30%-55%的患者会在术后发生复发并死亡。目前化疗作为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获益有限,仅能将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约5%,因此NSCLC围手术期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2)特瑞普利该适应症的研究数据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相较单纯化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mEFS)(尚未达到vs15.1个月),患者的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0%,特瑞普利单抗组的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和完全病理缓解(pCR)率明显更优,分别为48.5%vs8.4%和24.8%vs1.0%,且总生存期(OS)也显示出明显的获益趋势。(3)2023年10月16日,默沙东宣布FDA批准Keytruda用于治疗可切除NSCLC患者,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然后继续作为单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该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肺癌围手术期免疫疗法。而本次特瑞普利紧随其后,成为我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肺癌围手术期免疫疗法。其首创的“3+1+13”围术期治疗模式,能更好地观察患者长期生存的获益情况。   六项适应症纳入医保,FDA获批,特瑞普利单抗大幅放量可期。(1)2023年前三季度,该产品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29.7%。在2023年12月的国家医保谈判中,特瑞普利单抗新增三项新适应症,分别为联合顺铂/吉西他滨在一线治疗鼻咽癌、联合紫杉醇/顺铂一线治疗食管鳞、联合培美曲塞/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加上原有的二线及以上治疗黑色素瘤、二线及以上治疗鼻咽癌以及用于治疗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尿路上皮癌等三项适应症,目前该药已有6项适应症被纳入医保。(2)该药于2023年10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在欧盟、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多地提交上市中,海外市场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营15/22/35亿元,归母亏损分别为15/13/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商业推广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4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发布,实现核心人才长期激励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发布,实现核心人才长期激励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业绩简述   2024年1月3日,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与对象为高级管理人员1人和其他员工不超过17人,受让股份总数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54%,拟受让公司回购股票价格为25.69元/股。   此前12月29日公司董事会新聘任郑霁耘女士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聘任何竹子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   经营分析   持股计划设定较长存续期,充分激励核心人才。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包括新任董事会秘书郑霁耘及包括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任职的生产、营销、研发和管理的核心人才不超过17人。持股计划存续期不超过120个月,最长锁定期96个月,每期解锁股票比例12.5%,有利于实现公司激励对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确保公司远期目标的实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预计总费用摊销1413万元,对利润影响程度较小。根据公司公告中的测算,未来应确认的总费用预计为1413万元,将在2024年至2032年逐步摊销,最大股份支付费用年份影响为400.03万元,对净利润影响程度不大,若考虑持股计划对公司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本持股计划将有效激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   CGM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有望打开海外增长潜力。2023年继国内上半年CGM产品获批后,9月公司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可在欧盟及认可MDR资质的国家进行销售,进一步增强了公司血糖监测产品的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未来公司CGM产品还将在美国等其他区域推进研发注册,与PTS、Trividia等海外子公司将形成协同,有望持续打开海外更大的CGM市场潜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血糖检测领域的发展,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5.59、6.74亿元,同比增长6%、22%、21%,EPS分别为0.81、0.99、1.20元,现价对应PE为38、31、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商誉和海外资产减值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4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50周):海外大药企收购频现,关注相关领域创新药开发趋势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50周):海外大药企收购频现,关注相关领域创新药开发趋势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生物制品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上涨2.46%(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2.81%,中小板指上涨3.49%,创业板指上涨3.59%,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3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2.19%,生物制品上涨3.87%,医疗服务上涨1.48%,医疗器械上涨2.80%,医药商业上涨2.28%,中药上涨1.17%。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8.34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2.65%分位数。   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补充细胞治疗管线。近日,阿斯利康与亘喜生物达成收购协议,交易对价约12亿美元(首付约10亿美元)。亘喜生物的核心管线是GC012F(BCMA/CD19双靶点自体CAR-T),目前正在多种血液瘤和自免疾病中进行临床试验,并展现出了优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海外大药企收购频现,对于国内的创新药行业有借鉴意义。1)从研发角度,我们应该去更多地关注MNC通过收并购布局的新药物形态、靶点或适应症,作为未来几年创新药开发方向的参考;2)从企业发展角度,国内的大药企同样拥有稳健的现金流及丰厚的现金储备,且有部分优秀的公司或临床资产处于估值的相对低位,或许我们会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公司的并购与合作。   月度投资观点:建议积极布局两大主线,全球创新+患者获益。首先是国内医药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迎接第二波创新全球化,这一波的创新全球化不同于第一波CXO等配套产业的全球化,中国的医药产品将走向全球,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其次是国内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价值的优质产品/服务企业将脱颖而出,合规、经济、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未来都会获得长期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1-04
  • 中国抗心力衰竭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抗心力衰竭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2017-2022年数据为中国国家统计网披露数据, 2023-2027年增长率数据则根据社科院所预测的2029年人口峰值数据与2022年真实人口数据的比值计算几何平均值得出, 2023-2027年人口数据基于此增长率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测算出25岁以上人口占比2017-2021年分别为71.6%、 72.1%、 72.5%、72.2%、 72.0%和72.0%, 未来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加剧, 预计到2027年, 2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75.0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4-01-04
  • 哮喘治疗药物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哮喘治疗药物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如嘴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表现为喘息、咳嗽、胸腔紧道、胸阀和呼吸困难并发症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发病原因以遗传和环境因素为主,其中环境因素包括暴露于空气污染和过敏原,其他诱发因子包括阿司匹林和B受体阻断药等药物   哮端的治疗方法主要有(1)通过舒张限制呼吸的肿胀呼吸道以治疗急性哮端并发;(2)采取预防措施抑制评吸道发炎和肿胀,以保持气流畅通。治疗与预防方法主要依靠药物和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药物治疗将根据惠者情况进行用药,包括控制药物、缓解药物和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
    头豹研究院
    16页
    2024-01-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