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锦欣生殖(01951):ARS业务稳步复苏,培育期医院扭亏在即

    锦欣生殖(01951):ARS业务稳步复苏,培育期医院扭亏在即

  • 康师傅控股(00322):公司研究报告:营收平稳,盈利能力恢复,期待24年继续扩大规模优势

    康师傅控股(00322):公司研究报告:营收平稳,盈利能力恢复,期待24年继续扩大规模优势

  • 药明生物(02269):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新冠业务稳健增长,全球产能布局持续推进

    药明生物(02269):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新冠业务稳健增长,全球产能布局持续推进

  • 正海生物(300653):业绩短期波动,看好24年逐步恢复

    正海生物(300653):业绩短期波动,看好24年逐步恢复

  • 麻醉新品保持快速增长,创新研发加速推进

    麻醉新品保持快速增长,创新研发加速推进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42亿元(同比增长17.28%),实现归母净利润10.37亿元(同比增长15.12%);扣非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16.11%)。   “羟瑞舒阿”保持快速增长,利润率保持稳健。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准入、学术推广及市场医学服务支持等工作,在多个学科投入大量临床科研基金项目,使公司近年获批的麻醉系列产品(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等)实现了快速增长,2023年麻醉板块实现收入27亿元(+24.3%),占营收比重由2022年的50.6%提升至53.6%。公司在精神科用药系列产品的年医院用量约12.8亿片,是该领域治疗用药量最大的企业,2023年精神板块实现收入10.9亿元(+3.7%),神经板块实现收入1.3亿元(-32.2%)。利润率基本稳定,毛利率72.8%(-3.5pp),净利率20.5%(同比持平);费用率管控良好,研发费用率10.90%(+0.3pp),销售费用率34.45%(-4pp),管理费用率4.11%(-0.4pp).   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获批上市并成功纳入医保,将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欧立罗?(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获批上市,是我国首个且全球唯一上市的G蛋白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2023年成功通过国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药物研发。2023年投入研发经费6.1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3.92%。公司2023年获得生产批件2个(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目前共有20余个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完成II期临床研究项目1个(NH600001乳状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研究项目3个(NH102片、NHL35700片、YH1910-Z02注射液);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4个(NH112片、NH130片、Protollin鼻喷剂、NH300231肠溶片);获得临床批件1个(YH1910-Z01鼻喷剂);预计2024年递交临床申请3个(NH140068片、NH160030片、NH203乳状注射液)。仿制药报产10个(地佐辛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新增适应症)、盐酸他喷他多片、氯硝西泮注射液、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等)。随着这些产品的陆续获批和上市销售,将不断巩固公司在中枢神经药物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恩华药业在麻醉、神经领域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品梯队和发展格局。TRV130有望为业绩持续注入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5和18.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15和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带量采购政策影响。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02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2023业绩韧性强,研发成果加速兑现有望驱动增速复苏,上调目标价

    中国生物制药(01177):2023业绩韧性强,研发成果加速兑现有望驱动增速复苏,上调目标价

  • 2023年业绩点评:短期承压,活性生物骨有望24年带来增量

    2023年业绩点评:短期承压,活性生物骨有望24年带来增量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4.14亿元(-4.52%,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1.91亿元(+2.98%),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2.71%)。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脑膜保持稳健增长,集采进展顺利。2023年公司脑膜实现收入1.65亿(+5.87%),2023年内,公司产品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先后参与了辽宁省牵头省际联盟(12省、自治区、兵团)和陕西省牵头省际联盟(6省)集中带量采购,公司均成功中选。公司可吸收脑(脊)膜补片在2023年6月的江苏省接续采购及2024年1月的河北省、山东省接续采购中成功接续中标。   重磅产品活性生物骨顺利完成转产验证,挂网入院持续推进。公司活性生物骨用于填充由于创伤或手术造成的、不影响骨结构稳定性的骨缺损。2023年11月10日,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根据文件相关内容,公司产品活性生物骨不在本次集采范围之内。公司活性生物骨已于2023年顺利完成转产验证并上市销售,目前挂网入院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已有超过2/3的省份完成了挂网工作,有望在2024年带来业绩增量。   随着种植牙集采全面落地,公司口腔修复膜及骨修复材料有望加速。   2023年公司口腔修复膜实现收入1.99亿(-3.87%)。骨修复材料实现收入0.31亿(-22.20%)。随着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综合治理等政策开展,单颗常规口腔种植牙的整体费用大大降低。公司产品口腔修复膜主要用于颌面外科和种植牙领域,骨修复材料主要用于牙颌骨缺损(或骨量不足)的填充和修复。随着种植牙费用的下调,未来种植牙市场需求空间广阔,也将有利于公司推动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两个重要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利于其使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口腔行业诊疗量可能受经济环境影响,我们将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2.71/3.44亿元调整为2.26/2.75亿元,2026年预计为3.2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19/16/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02
  • 2023年中国医药级透明质酸行业概览:市场规模超100亿,医疗与消费双轮驱动前景可期

    2023年中国医药级透明质酸行业概览:市场规模超100亿,医疗与消费双轮驱动前景可期

    生物制品
      透明质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机体,其分子量大小决定其生理功能的表现,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多元化   透明质酸的高度粘弹性、可塑性、渗透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医药学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传统医药市场,眼科与骨科治疗是透明质酸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在医美市场,透明质酸产品主要应用于面部年轻化、填充塑形、伤口修复与瘢痕预防。   传统医药与医美级共同助力行业规模增长,前者医疗属性强,规模相对稳定且增速缓慢;后者消费属性凸显,规模增长表现优异   在传统医药领域,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眼科与骨科疾病人群数量渐增,对应的透明质酸治疗产品需求增加;另外,透明质酸在防粘连与润滑剂方面极具重要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在医美领域,国产玻尿酸品牌价值继续提升,对进口品牌的替代趋势显著,注射类医美透明质酸产品销量有望攀升;另外,医美消费持续回暖向好,医用透明质酸敷料有望从中受益。   在传统医药领域,透明质酸眼科粘弹剂与骨科注射液主要面向高龄人群,玻璃酸钠滴眼液主要面向青年人群;医美领域的透明质酸产品依赖非手术类医美服务的发展   在传统医药领域,人口老龄化加剧将驱动主要面向高龄群体的透明质酸眼科粘弹剂与注射液需求增加,国民用眼强度加剧催化滴眼液的市场拓展。医用透明质酸敷料可用于光电类医美治疗后皮肤状态不稳定的修复,玻尿酸注射的主要功效是塑型抗衰,医美用户对非手术类服务的消费意愿增强均能带动玻尿酸与敷料产品的市场增长。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4-04-02
  • 合成生物学周报:物理提取杜仲胶生产线项目落地,维达提高可生物降解材料比例

    合成生物学周报:物理提取杜仲胶生产线项目落地,维达提高可生物降解材料比例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 Table_Summary]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 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 2020 年10 月 6 日为基准 1000 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4/03/25-2024/03/29)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 0.36 个百分点至 718.21。上证综指下跌 0.23%,创业板指下跌2.73%,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输上证综指 0.14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2.36 个百分点。   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 PEF、 FDCA、 PCT 中试   近期,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正在开展 5 大高端中试项目,包括 PCT 及其共聚物中试项目、 FDCA)的关键技术及应用、PEF)的中试生产、顺丁橡胶成套合成技术开发、碳材料研究中心项目。   新疆塔城今年将推广 20 万亩全降解地膜,每亩补贴 60 元   近日,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农业农村局表示,今年塔城地区将在塔城市和额敏县推广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 20 万亩。 全生物降解地膜是指由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地膜,可自然完全降解。额敏县是全疆率先推广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县市, 2014 年,额敏县就开展了农作物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验。当年在 40 亩玉米地进行了试用,成功后使用面积逐年增加。   华为巴斯夫携手推出生物基 PA 的智能眼镜   近期,巴斯夫与华为共同打造的智能眼镜镜脚产品, Ultramid®聚酰胺的生物基含量达到 39%,与远炬协力开发的漂浮太阳镜框架,Ultramid®聚 酰 胺 的 生 物 基 含 量 达 到 30%。 这 些 产 品 将 在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上展出。 通过采用巴斯夫 Ultramid®材料,华为智能眼镜镜脚成功实现了 15%-20% 的轻量化效果。相较于采用其他材料的上一代产品,这种轻盈的设计能够减少表面压力点,使眼镜不易滑落。   中石化与道达尔携手发展 SAF   3 月 23 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生在总部会见法国道达尔能源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双方就深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服务、油气贸易、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就全球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等话题进行探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吕亮功、牛栓文参加会见。 会后,双方签署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合作框架协议。   维达:逐步提高可生物降解材料在产品中的比例   3 月 28 日,维达国际发布 2023 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维达国际以联合国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指导,制定了 2021-2025 年的五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明确维达未来的发展路向。维达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能源管理、碳排放、废弃物回收、水资源、可持续采购、服务社区及公平雇佣等方面。维达 2023年进度为可降解塑料开发项目按计划持续进行。完成可降解材料相关测试,并进行了小试生产和销售。 目标为继续研发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并逐步提高可生物降解材料在维达产品中的比例。   全国首套物理提取杜仲胶生产线项目落地筹建   近日,略阳县林业局与北京大亨小亨控股有限公司、陕西中胶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产 300 吨生物基杜仲橡胶生产线建设项目合同,项目总投资 1000万元。该项目选址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办毛坝食品医药工业园,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理法杜仲橡胶提取专利技术,利用杜仲籽壳、杜仲叶、杜仲皮、杜仲枝条和杜仲药物残渣等杜仲含胶生物组织为原材料,经过粉碎、分离、干燥等工序,得到杜仲浸膏粉、杜仲纤维粉和杜仲橡胶粉等产品,对生产用水经过超滤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无废水排放,水的加热采取空气能加太阳能,生产线能耗低、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市场竞争力强,是全国首套物理提取杜仲胶生产线。   乌海市广锦新材料有限公司 BDO-PBAT 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   3 月 21 日,乌海市广锦新材料有限公司 BDO-PBAT 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当前,项目已完成设计进度 91%、采购进度 83%、施工进度 32%,整体完成 56%。总经理吴跃明表示,力争在 2024 年年底完成中期交付, 2025 年上半年实现 BDO 装置投产运行。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4-02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14周):国内阿托品临床进展梳理,关注研发进度领先企业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14周):国内阿托品临床进展梳理,关注研发进度领先企业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疗器械板块领跌。本周全部A股下跌0.78%(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21%,中小板指下跌2.40%,创业板指下跌2.73%,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33%,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1.75%,生物制品下跌2.89%,医疗服务下跌3.53%,医疗器械下跌3.61%,医药商业上涨0.56%,中药下跌0.94%。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5.44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21.81%分位数。   我国近视防治形势严峻。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生为36.7%,初中生为71.4%,高中生为81.2%。近视人群呈现高发化、低龄化、高度化的特点,形势严峻。   低浓度阿托品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方法之一,市场空间有望达百亿级别。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市场巨大,而矫正方法相对有限,低浓度阿托品具备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有望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对低浓度阿托品的市场空间进行了测算,结论如下:如若后续低浓度阿托品在我国近视儿童青少年的渗透率达到10%、年均使用天数为180天,预计其市场空间有望接近100亿元人民币;如若渗透率提升至20%,预计其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89亿元人民币。   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跟踪企业临床及销售进展。建议关注:1)研发进展领先的优秀企业(有望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2)爱尔眼科(眼科服务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4-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