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医药生物行业观点:创新药械产业链或带领医药行业反转

    医药生物行业观点:创新药械产业链或带领医药行业反转

  • Q2业绩继续领跑行业,加快向口腔大健康布局

    Q2业绩继续领跑行业,加快向口腔大健康布局

  • 2023年半年报点评:短期受生物质拖累,长期看好综合能源服务商大发展

    2023年半年报点评:短期受生物质拖累,长期看好综合能源服务商大发展

  • 药明生物(2269.HK):1H23经调整净利增速稍逊预期,6月新增项目数复苏明显

    药明生物(2269.HK):1H23经调整净利增速稍逊预期,6月新增项目数复苏明显

  • 心脉医疗2023年半年报点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产品迭代赋能

    心脉医疗2023年半年报点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产品迭代赋能

  • 登康口腔23H1业绩点评报告:产品升级优化显效,“冷酸灵”份额逆势稳增

    登康口腔23H1业绩点评报告:产品升级优化显效,“冷酸灵”份额逆势稳增

  • 和黄医药(00013)2023年中报点评:降本增效实现收入增长,全球商业化顺利推进

    和黄医药(00013)2023年中报点评:降本增效实现收入增长,全球商业化顺利推进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配方颗粒集采文件出台,头部企业长期受益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配方颗粒集采文件出台,头部企业长期受益

    化学制药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过去一周(8.21-8.25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2.62%,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64pct,跑赢创业板综指1.09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12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过去一周上涨3.50%,跑赢恒生指数3.47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位。   本周观点:配方颗粒集采文件出台,头部企业长期受益   中药配方颗粒集采文件出台,涉及200个品种。8月17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中药配方颗粒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在继牵头全国范围内首个中药饮片联采之后,山东再次牵头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开展集采。本次集采由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海南、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个省级单位组成省际联盟,针对具有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的200个品种开展,涉及金银花、北柴胡、炒酸枣仁、当归、党参、白术、连翘、人参、陈皮、丹参、黄连等。   配方颗粒集采酝酿许久,国标推出叠加医保覆盖推进等举措奠定集采基础。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集采为大势所趋,先前受限于标准不统一、是否纳入医保等问题,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中药配方颗粒国标推出,医保覆盖全面推开等,中药配方颗粒进集采的条件逐渐成熟。从时间线来看,2021年2月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四部门共同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指出,可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组织审定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随后,国家医保局2021年8月在回应“关于加快中药及配方颗粒进入集中采购的建议”中提到,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完善中成药及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坚持质量优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价高量大的品种入手,科学稳妥推进中成药及配方颗粒集中采购改革。同年11月,中药配方颗粒结束20多年的试点工作,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正式实施备案制。至2021年12月,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与三明采购联盟在厦门联合召开会议,合并成立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宣布由山东牵头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中成药联盟采购工作。2021年后,各地陆续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各地也在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的阳光挂网,促进交易公开透明。在经过多方准备后,2023年8月17日《中药配方颗粒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正式出台。   竞价规则相较温和,40%降幅可确定获得拟中选资格。根据集采文件公布的拟中选企业确定规则,申报品种报价降幅达到40%(按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算,下同)及以上的企业,全部获得拟中选资格;报价降幅不足40%的企业若获得拟中选资格,须报价≤同品种所有有效申报企业最低报价1.5倍,且视报价降幅达到40%及以上企业的数量,按照报价由低到高顺序确定,具体而言,当报价降幅在40%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在分别不多于3家、4-6家、7-9家、10家及以上时,报价降幅不足40%的产品拟中选企业数量对应分别为9、6、3、0家。我们认为此次竞价规则较为温和,40%的降幅可确定获得拟中选资格规则设定,中标产品有望以价换量获得更大市场空间。此外,最高有效申报价原则上以参与省份的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有交易记录的相应品种加权平均价计算确定。各品种采购周期原则上为2年,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采购周期内采购协议每年一签。   投资建议   自2021年4月29日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布第一批16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以来,截至2023年8月15日,国家药典委颁布了第五批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国标品种目前已扩充至265个。我们认为随着配方颗粒国标品种数量持续增加,叠加配方颗粒集采开展,行业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同时具备规模生产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受益。建议关注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红日药业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5页
    2023-08-28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SKYSCRAPER-01研究数据更新,TIGIT靶点成药性仍需观察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SKYSCRAPER-01研究数据更新,TIGIT靶点成药性仍需观察

    医药商业
      事件:   2023年8月23日,罗氏披露了Ph3SKYSCRAPER-01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的OS数据,在PD-L1高表达的1LNSCLC患者治疗中,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组的mOS为22.9个月,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mOS为16.7个月,HR为0.81。本次分析于2023年2月进行,数据截止日期为2022年1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最终OS完整数据仍需等待。   核心观点   TIGIT是肿瘤免疫治疗极具潜力的靶点,与PD-(L)1联合阻断具有协同效应。TIGIT可高亲和力与其配体PVR结合,并通过三种机制抑制T细胞活化:直接抑制T细胞、在抗原呈递细胞上诱导PVR信号传导,以及抑制刺激性CD226信号传导。用抗TIGIT抗体阻断负调节可以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此外,抗TIGIT抗体与抗PD-(L)1疗法具有协同效益。   Tiragolumab是TIGIT靶点研发的风向标。2009年基因泰克首次发现TIGIT,罗氏的Tiragolumab也是TIGIT阻断剂中研究进展最快、管线布局最广泛的的产品。Tiragolumab前期Ph2CITYSCAPE取得积极数据后,众多药企花重金加入赛道。然而,在罗氏接连宣告两项Ph3研究失败后,一些药企选择退出TIGIT靶点的开发。   SKYSCRAPER-01积极的OS数据让市场重新审视TIGIT靶点。TIGIT本身通路复杂,关于TIGIT作用机制仍没有明确答案。TIGIT抗体Fc功能的存在或缺失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也有待观察。我们认为尽管数据本身存在统计显著的问题,SKYSCRAPER-01中Tiragolumab+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用药在OS展现的积极信号,提示了TIGIT的成药性仍未被证伪。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8-28
  • 2023年半年报点评:2023H1采浆量近550吨,有望跻身血制品行业第一梯队

    2023年半年报点评:2023H1采浆量近550吨,有望跻身血制品行业第一梯队

    个股研报
      派林生物(000403)   事件:派林生物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YOY-28.45%),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35.23%),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YOY-45.68%)。   2022Q4受疫情影响投浆量下降,导致2023H1业绩下滑。分季度来看,2023Q1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YOY-47.87%),归母净利润5638万元(YOY-35.23%),扣非归母净利润3625万元(YOY-59.73%);2023Q2营业收入4.5亿元(YOY-8.65%),归母净利润8676万元(YOY-24.82%),扣非归母净利润6797万元(YOY-33.25%)。2023H1业绩下降,主要是由于2022年下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各地浆站遭遇反复关停,特别是新疆浆站停采时间较长,导致2022Q4投浆量下降,使得2023H1可售产品有限,较大程度影响了公司业绩。目前公司采浆已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2023年全年业绩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陕西国资入驻利好公司浆站拓展,2023年采浆量预计超1000吨。公司浆站数量位居行业前三:广东双林拥有19个单采血浆站,已在采单采血浆站17个,2个建设完成等待验收;派斯菲科拥有19个单采血浆站,已在采单采血浆站14个,在建及待验收单采血浆站5个。2023年新增在采单采血浆站3个,采浆能力进一步提升。实控人变更为陕西国资委后,有利于增加公司浆站数量,采浆规模有望跻身血液制品行业第一梯队。2022年公司采浆量超800吨,2023H1公司原料血浆采集近550吨,采浆同比实现较好增长且趋势良好,2023年全年采浆量预计超1000吨。   PCC已获上市批件,吨浆净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拥有合计品种数达11个,其中广东双林拥有3大类8个品种的生产能力,派斯菲科拥有3大类9个品种的生产能力。2023年5月,广东双林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获《药品注册证书》。纤原已提交上市许可申请并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与注册现场核查通知;2023年8月,公司收到人凝血因子IX注册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药品补充申请《受理通知书》。2022年公司吨浆净利润约70万元/吨,随着公司产品数量不断增多,吨浆净利润有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专注血液制品核心主业,通过内生与外延并举,全力推动采浆量稳定供应,采浆规模有望跻身血制品行业第一梯队前列。同时公司产品梯队丰富,具备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及水平,在研产品进度较快,有望实现吨浆净利润的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亿元,PE分别为27/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监管政策风险;原料供应不足的风险;产品研发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注册进度的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