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PDE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PDE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PDE
    哮喘
    心绞痛
    PDE是磷酸二酯酶的缩写,是一类酶的统称。PDE酶能够水解cAMP和cGMP等细胞信号分子,从而调节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水平,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不同的PDE亚型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布和生理功能,PDE根据其对环核苷酸的水解特异性分为三类:特异性水解cAMP (PDE4、PDE7和PDE8)、特异性水解cGMP(PDE5、PDE6和PDE9),PDE靶点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PDE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多种生理过程,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PDE靶点药物主要分为多个亚型,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PDE3、PDE4、PDE5等。1.PDE3抑制剂PDE3抑制剂主要是选择性抑制PDE3酶活性,从而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水平,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促进心肌细胞的收缩和心脏的排血功能。PDE3抑制剂主要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疾病。2.PDE4抑制剂PDE4抑制剂是通过抑制PDE4酶的活性,抑制其对cAMP的降解,从而增加cAMP的水平,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炎症反应。PDE4抑制剂主要适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3.PDE5抑制剂PDE5抑制剂是通过抑制PDE5酶的活性,抑制其对cGMP的降解,从而增加cGMP的水平,促进血管平滑肌松弛和血液流动。PDE5抑制剂主要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等疾病。本报告旨在对PDE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PDE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64页
    2024-06-07
  • CFT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CFT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靶点药物
    CFTR
    囊性纤维化
    CFTR(囊性纤维化转运子)是一种在细胞膜上表达的离子通道,参与调节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特别是调节氯离子的转运。CFTR通道是一种ATP依赖性的氯离子通道,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特别是调节氯离子的转运。CFTR通道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ATP浓度、pH值、离子浓度等。CFTR靶点药物主要是通过靶向CFTR通道,调节其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CFTR靶点药物主要包括CFTR增强剂、CFTR稳定剂等。1.CFTR增强剂CFTR增强剂主要是指能够增强CFTR通道活性的药物,可用于治疗CF(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常见的CFTR增强剂包括:- Ivacaftor(依伐卡塔):一种小分子CFTR增强剂,可用于治疗CF患者的某些基因型。- Lumacaftor/ivacaftor(鲁伊卡依):一种CFTR修复剂,包含两种药物(Lumacaftor和Ivacaftor),可用于治疗CF患者的某些基因型。2.CFTR稳定剂这类药物是用于稳定CFTR蛋白的结构,从而防止其被分解。目前已有一些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本报告旨在对CFTR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CFT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72页
    2024-06-07
  • CHRM1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CHRM1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哮喘
    CHRM1
    帕金森病
    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1(CHRM1)是一种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广泛分布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中。CHRM1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结合CHRM1受体,调节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影响心血管、胃肠道、泌尿道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和分泌。CHRM1靶向药物主要是指针对CHRM1受体的药物,包括抗体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1. CHRM1抑制剂:CHRM1抑制剂是一类能够特异性结合CHRM1靶点并抑制其信号通路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的CHRM1抑制剂包括:Scopolamine(东莨菪碱):是一种CHRM1抑制剂,能够特异性结合CHRM1靶点并抑制其信号通路,用于治疗镇静催眠等疾病。2. CHRM1激动剂:CHRM1激动剂是一类能够特异性结合CHRM1靶点并激活其信号通路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本报告旨在对CHRM1靶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CHRM1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33页
    2024-06-07
  • KO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KO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KOR
    精神障碍
    疼痛
    KOR(kappa-opioid receptor)是一种κ-阿片受体,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包括疼痛、情绪、认知等。KOR靶点在治疗疼痛和精神障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KOR的激活,从而调节神经元的活性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疼痛、情绪和认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目前已经有多种KOR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包括抗体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疼痛和精神障碍。1. KOR激动剂KOR激动剂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KOR靶点药物类型之一。这些药物通过结合KOR受体,激活其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影响疼痛、情绪和奖赏等方面的调节。目前已经有多种KOR激动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如Spiradoline(U-62066)和Salvinorin A等。2. KOR拮抗剂KOR拮抗剂是另一种针对KOR靶点的药物类型。这些药物通过结合KOR受体,竞争性地与其内源性配体(如阿片类物质)结合,从而影响疼痛、情绪和奖赏等方面的调节。目前已经有多种KOR拮抗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如JDTic和LY2456302等。本报告旨在对KO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KO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71页
    2024-06-07
  • RA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RA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投融资
    白血病
    RAR
    RAR(维A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多种细胞分化、增殖和存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AR靶点在治疗多种白血病和其他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RAR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RAR的转录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分化和凋亡等过程。1. 维A酸类似物维A酸类似物是一类与维A酸结构相似的分子,可以结合RAR并激活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分化和增殖。常见的维A酸类似物包括:- Tretinoin:一种口服维A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一些非小细胞肺癌。- Alitretinoin:一种口服维A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手掌红斑病和一些皮肤病。2. RAR激动剂RAR激动剂是一类直接激活RAR的药物,可以增强其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分化和增殖。常见的RAR激动剂包括:- tamibarotene:一种口服RAR激动剂,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本报告旨在对RA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RA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85页
    2024-06-07
  • TGFB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TGFB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TGFBR
    肺纤维化
    TGFBR是一种重要的受体,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GFBR靶点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TGFBR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TGF-β在细胞内与TGFBR结合,激活受体激酶的活性,从而引发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Smad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最终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目前已经有多种TGFBR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TGFBR抑制剂和TGFBR激动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纤维化等。1.TGFBR抑制剂:TGFBR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TGFBR信号传导的药物,从而阻断TGF-β的作用。TGFBR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纤维化等。2.2. TGFBR激动剂:TGFBR激动剂是一类可以促进TGFBR信号传导的药物,从而增强TGF-β的作用。TGFBR激动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本报告旨在对TGFB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TGFB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72页
    2024-06-07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

    生物制品
      血制品具有高政策壁垒特点,随着行业并购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凸显,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血制品属于刚需性药品,整个行业是持牌业务,决定其天然的高政策壁垒特点。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血制品行业现仅存28家企业。目前已形成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为行业第一梯队千吨级大型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格局。随着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逐渐凸显,行业整合将继续加速,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未来血制品成长空间广阔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据统计,2016年国内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68亿元,之后持续扩容,2022年达51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CAGR为11.39%。和国外相比,我国人均用量血制品远低于发达国家,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Ⅷ的人均用量分别约为美国的50%、10%和7%,我国各品种的人均量均有大幅提升空间。此外,国外能够生产20多种产品,我国目前主要血液制品企业共能生产15种产品,血浆利用率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新产品的市场空白依然存在。适应症方面,国内血制品如静丙等的应用相对局限,适应症范围有待拓展。综合看来,我国血制品成长空间仍然广阔。   国内政策支持供给端向好,疫情拉动国内需求端持续增长,供需同步提升,驱动行业长期发展   供给端,随着国内政策的支持重视,“十四五”等浆站规划逐步落地,浆站建设加快,我国采浆规模将持续提升,2023年采浆量超12079吨,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18.6%。   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主流品种在国内长期供不应求,各品种在医院端销售额规模持续增长,国内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显示,白蛋白、静丙、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2019-2023年期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达到12.0%、13.8%、15.8%和22.4%。疫后血制品销售仍保持增长,提示疫情将医生和患者对血制品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同步提升,将驱动血制品行业长期发展。   集采政策温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经营利润   终端价格方面,由于血制品的稀缺属性和目前国内产能不足,血液制品虽然已经历三轮集采,价格降幅总体温和。同时,随着国产重组因子Ⅷ、10%高浓度静丙等高毛利品种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现有的产品结构,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和经营利润。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行业评级:血制品的行业属性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行业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供给端作为关键环节,新浆站建设加快,采浆规模持续增长,形势逐渐趋好;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重要品种处于供不应求,销售规模持续增长的趋势,疫后民众对血制品的需求在走向新的阶段;血制品消费结构和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不断完善中,静丙和因子类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陆续上市,未来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判断血制品行业呈现稳健向上的趋势,给予“推荐”评级。   投资策略:采浆规模、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是核心因素,采浆规模直接决定企业规模,现有品种数量以及在研产品是判断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和股东的赋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助于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因此,综合各项因素,推荐派林生物(000403.SZ)、博雅生物(300294.SZ),建议重点关注天坛生物(600161.SH)、上海莱士(002252.SZ)、华兰生物(002007.SZ)、卫光生物(002880.SZ)、博晖创新(300318.SZ)和神州细胞(688520.SH)。   风险提示   浆站获批和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血制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和上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安全性风险、医药行业集采等政策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0页
    2024-06-07
  • NNRTI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NNRTI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靶点药物
    NNRTI
    艾滋病
    NNRTI是一种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阻断HIV病毒的复制和传播。NNRTI靶点在治疗艾滋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NNRTI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阻断HIV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目前已经有多种NNRTI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艾滋病。可以将NNRTI靶点药物分为以下几类:1. 第一代NNRTI:第一代NNRTI主要包括奈韦拉平(Nevirapine)、地拉韦啶(Delavirdine)等,它们是通过非竞争性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阻碍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繁殖,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这类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HIV感染的治疗。2. 第二代NNRTI:第二代NNRTI主要包括依曲韦林(Etravirine)和利匹韦林(Rilpivirine)等,相比第一代NNRTI,它们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HIV感染的作用。这类药物目前已经被批准上市,并广泛用于临床。3. 第三代NNRTI:第三代NNRTI是一类新型NNRTI,它们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更低的毒副作用和更广的抗药性,能够更好地应对HIV感染的治疗。这类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显示出很大的潜力。本报告旨在对NNRTI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NNRTI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54页
    2024-06-07
  • IL-4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IL-4R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皮肤疾病
    IL-4R是一种细胞膜受体,在调节免疫系统、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L-4R靶点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IL-4R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IL-4R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功能。目前已经有多种IL-4R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主要包括抗体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1. 抗体药物:是通过靶向IL-4Rα的抗体药物,可以抑制IL-4R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哮喘等疾病。包括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等。本报告旨在对IL-4R点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包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空间预测、研发竞争格局、产业链分析、投融资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IL-4R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的研发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摩熵咨询
    52页
    2024-06-0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首款mRNARSV疫苗获批,关注国产疫苗布局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首款mRNARSV疫苗获批,关注国产疫苗布局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5月27日-5月31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0.94%,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34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1.09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9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54%,板块整体跑赢恒生指数1.3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6位。   核心观点   全球首款mRNA RSV疫苗获批。援引财联社6月1日报道,美东时间周五,美国疫苗制造商莫德纳(Moderna)宣布,该公司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莫德纳表示,此次获批的疫苗是全球首款mRNA RSV疫苗,它将以mRESVIA的品牌进行销售,主要适用于用于老年人群体(60岁或以上)预防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疾病。   国内RSV疫苗市场需求大,海内外厂商持续加码。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是全球合胞病毒流行高发国家之一,据NatureCommunications统计,2009-2019年间,在中国大陆地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中,RSV感染率达到了16.8%,仅次于流感病毒(IFV)的28.5%,排名第二位;在确诊肺炎的患者中,RSV感染率为22.1%,是导致肺炎最普遍的一类病毒。中国病毒病杂志研究数据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RSV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约为4%,远高于发达国家2.4%的水平,相关住院病例每年约有62万至95万例,给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中国对于RSV感染的预防需求迫切,海外巨头葛兰素史克(GSK)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其全球首款RSV疫苗“Arexvy”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获美国FDA咨询委员会支持的同时,就提交了在中国的临床试验申请,并于同年6月获得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用于主动免疫,以预防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和RSV-B亚型导致的60岁及以上成人的下呼吸道疾病。此外,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2024年以来,又有五款国产RSV疫苗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其中,安科生物与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RSV mRNA疫苗AFN0205,在国内RSV疫苗产品中研发进度靠前。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此次莫德纳首款mRNA RSV疫苗获批上市,有望为国内布局RSV疫苗研发的企业带来曙光,建议关注安科生物、艾美疫苗、石药集团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06-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