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2024年中期血制品行业投资策略报告:采浆和研发驱动,血制品行业处上升通道

    2024年中期血制品行业投资策略报告:采浆和研发驱动,血制品行业处上升通道

    生物制品
      行业核心观点: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人口老龄化,血液制品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血浆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期间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等因素影响,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未来仍有望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发展仍处于上升通道。   投资要点:   血制品竞争格局好,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国内血制品赛道政策准入壁垒高,存量企业博弈竞争,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足30家,按企业集团合并计算后户数约17户,品种市占率和采浆量市场集中度较高,参考行业发展规律和国内外差异,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增长驱动因素包括采浆量增长、老龄化、血制品临床应用普及,新产品进医保、人均使用量提升、技术工艺提升提高血浆综合利用度等。长期看,行业空间增长可期。   采浆和研发是血制品企业核心竞争要素。十四五期间,国资纷纷布局血制品赛道,目前A股7家血制品上市公司超过一半实控人为央国企,央国企背景有望赋能采浆提升,采浆规模决定未来血制品业务体量。目前国内血制品企业产品结构依赖人血白蛋白和静丙,毛利率水平和吨浆盈利能力受限,提升空间较大。血制品公司积极布局研发毛利率较高的凝血因子类产品,未来伴随学术推广有望贡献公司净利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可期。   估值:受益于良好的行业竞争格局,血制品行业长期享受估值溢价。2020年新冠疫情血制品需求增长提振行业估值,后因疫情影响采浆、血制品生产批签发等行业估值受挫。截至2024年6月25日,血制品行业估值接近2022年以来均值,低于2019年以来均值水平。血制品上市公司市盈率(TTM)分别为派林生物29.07、华兰生物21.04、上海莱士27.75、卫光生物28.99、博雅生物76.43、天坛生物41.26,多数公司市盈率低于2019年以来均值,低于2019年以来最高市盈率的一半,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   投资建议:政策端,血制品赛道准入壁垒高,集中度有望提升。国家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原料稀缺性和政策壁垒;我国目前有30家左右的血液制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品品种较少,行业集中度不高,超过半数企业不具备新开设浆站资质。参照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血制品企业并购趋势,行业未来集中度有望通过合并进一步提升;需求端,从社会和人口层面来看,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已超过2.9亿,占比达21.1%,随着老龄人口的数量增长,特别是经济负担能力较强的一线城市老龄人口与日俱增,在术后或免疫力低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血液制品的患者将越来越多,带来市场扩容。另外,我国血液制品人均消耗与国际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供给端,我国过去几年浆站数量和采浆量稳步增长,部分省份陆续推出浆站建设规划;上市公司角度,血制品赛道核心竞争力主要为获浆资源能力,央国企背景有助于提升获浆资源能力,助力公司采浆规模扩大,提升收入规模;长期看研发实力决定企业收益能力,工艺提升和新产品开发均有利吨浆利润提升。推荐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   风险因素:采浆站审批政策变动风险、血制品成本上涨风险、学术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6-28
  • 公司发布新版股权激励草案,业绩考核目标更积极

    公司发布新版股权激励草案,业绩考核目标更积极

    个股研报
      迈普医学(301033)   公司事件   迈普医学发布《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在2024年-2026年会计年度中,分年度对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以达到业绩考核目标作为激励对象当年度的归属条件之一。其中公司2024年-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23.00%、61.00%和103.00%,触发值分别为18.40%、48.80%和82.40%。   点评分析   预计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望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预计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激发管理、技术和业务团队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将对公司长期业绩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相比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有所上调。对比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上调了2024年和2025年考核的目标值和触发值,同时新增了2026年的考核目标。若按股票激励目标中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2023年增长103.00%计算,2023-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为26.6%。   盈利预测   公司2023年主要产品受到带量采购和经销商去库存影响,公司营收增速放缓;随着带量采购政策落地执行,消极因素逐渐消除;PEEK颅颌面修补产品有望在中短期内持续提供快速增量;公司新产品业务快速放量,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预计公司后续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有望逐步消化估值。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分别为2.90亿元、3.88亿元和5.29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61%、33.79%和36.34%,归母净利润预计2024年-2026年分别为0.55亿元、0.82亿元和1.2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5.27%,47.61%和48.40%。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不确定因素、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8页
    2024-06-28
  • 医药生物: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板块有望迎来全面高增长

    医药生物: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板块有望迎来全面高增长

    化学制药
      2024年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   事件:2024年6月25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4部门印发通知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支持范围:纳入相关部门确定的备选项目清单,且银行向其发放的贷款获得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支持的,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给予贴息。   贴息标准: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个百分点按照相关贷款资金划付供应商账户之日起予以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期限条件: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经营主体签订贷款合同、设备购置或更新改造服务采购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并划付供应商账户的,可享受贴息政策。   贷款流程:(1)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设备更新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2)贷款申请经营主体实施设备更新,凡纳入相关部门确定的备选项目清单的,可向所在地的相关经办银行提出设备更新贷款申请。(3)贷款审核和发放。经办银行按市场化审核审批,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及时审批放款。   贴息流程:(1)预拨贴息资金。(2)贴息资金申请。(3)贴息资金审核。(4)财政部门与经办银行贴息资金结算(5)中央与地方贴息资金结算(6)贴息资金清算。   点评:我们认为此次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是2022年底贴息贷款政策的延续,且支持力度更强。复盘22年底贴息政策执行后医疗设备板块实现了全面业绩增厚,高增长延续时间达两至三个季度。此次财政贴息政策预计延续性较22年底更强,且政策明确指出期限条件为24年3月7日至24年12月31日,执行落地确定性更高从交付周期维度考量,我们认为部分中小设备生产厂家有望在24Q3兑现政策红利,大型设备生产厂家预计在24Q4至25Q1实现业绩高增长。叠加23年下半年医疗设备板块整体业绩低基数,我们认为24年下半年板块有望进入业绩高增长区间。   受益标的:   海尔生物、新华医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B、天智航-U、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山外山、理邦仪器。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1页
    2024-06-28
  • 生物制品行业跟踪报告:2024H1血制品批签发:整体批次同比减少,人凝血因子Ⅷ和狂免批次同比增长

    生物制品行业跟踪报告:2024H1血制品批签发:整体批次同比减少,人凝血因子Ⅷ和狂免批次同比增长

    生物制品
      行业核心观点:   本报告跟踪8个血制品核心品种2024H1批签发同比情况,并梳理上市公司各品种批签发同比变化情况。2024H1,8个核心品种批签发有6个品种同比减少,2个品种同比增长,整体批次呈下滑趋势。上市公司分化较大。(血制品批签发每批次对应的批签发量会受新厂房投产等因素影响,批签发批次趋势不完全代表批签发量趋势)   投资要点:   分上市公司看,   2024H1批签发批次同比增加品种分别为,天坛生物破免、乙免、人凝血因子Ⅷ、PCC4个品种;上海莱士狂免、人凝血因子Ⅷ、PCC3个品种;华兰生物人血白蛋白、狂免、纤原3个品种;派林生物人凝血因子Ⅷ1个品种;博晖创新人血白蛋白、静丙、破免、狂免、PCC5个品种;卫光生物人凝血因子Ⅷ1个品种。   分品种看,   人血白蛋白,7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2家同比增长,5家同比减少。天坛、华兰批次领先同行;博晖、华兰增速较高;   静丙,7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7家上市公司批签发批次均同比减少;   破免,6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2家同比增长,4家同比减少。天坛、华兰批次领先同行,只有天坛批次正增长;   乙免,3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1家同比增长,1家同比持平,1家同比减少,整体批签发批次基数较小;   狂免,7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3家同比增长,3家同比减少,1家同比持平。华兰批次领先同行,华兰、上海莱士增速较高;   人凝血因子Ⅷ,6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4家同比增长,1家同比持平,1家同比减少。上海莱士、华兰、天坛批次领先同行,上海莱士、天坛、派林增速较高;   PCC,5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3家同比增长,2家同比减少。天坛、华兰批次领先同行,天坛增速较高;   纤原,5家上市公司有批签发获批。2024H1批签发批次,1家同比增长,4家同比减少。上海莱士、博雅批次领先同行,华兰增速较高。   投资建议   政策端,血制品赛道准入壁垒高,集中度有望提升。国家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原料稀缺性和政策壁垒;我国目前有30家左右的血液制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品品种较少,行业集中度不高,超过半数企业不具备新开设浆站资质。参照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血制品企业并购趋势,行业未来集中度有望通过合并进一步提升;需求端,从社会和人口层面来看,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已超过2.9亿,占比达21.1%,随着老龄人口的数量增长,特别是经济负担能力较强的一线城市老龄人口与日俱增,在术后或免疫力低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血液制品的患者将越来越多,带来市场扩容。另外,我国血液制品人均消耗与国际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供给端,我国过去几年浆站数量和采浆量稳步增长,部分省份陆续推出浆站建设规划,血制品批签发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市公司角度,血制品赛道核心竞争力,短期看主要为获浆资源能力,其中央国企背景有助于提升获浆资源能力,助力公司采浆规模扩大,提升收入规模;长期看研发实力决定企业收益能力,研发实力包含工艺提升和新产品开发,均有利吨浆利润提升。推荐关注采浆能力和研发实力兼具的标的。   风险提示:采浆站审批政策变动风险、血制品成本上涨风险、学术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4-06-28
  • 九价HPV稳步增长,期待带状疱疹疫苗放量

    九价HPV稳步增长,期待带状疱疹疫苗放量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结论及建议:   9价HPV疫苗批签发保持增长:从批签发数据来看,公司代理的MSD9价HPV疫苗1-5月批签发49批次,YOY+14%,保持双位数增长,相比于国内二价HPV1-5月批签发YOY-86%来看,9价HPV需求仍较好。此外,男性适应症获批后接种人群将进一步得到拓展。   带状疱疹疫苗快速增长,看好公司代理后起量:公司去年10月与GSK签署协议代理其带状疱疹疫苗,今年1月正式接手推广销售工作,在公司销售团队的推广下已展现快速增长的态势,1-5月GSK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批签发26批次,同比增长117%,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推广逐步推开,未来将会起量。根据公告,公司与GSK约定2024年至2026年最低年度采购金额分别为34.4、68.8、103.2亿元,参考智飞生物母公司(营销推广主体)5年平均毛利率34.7%及29.1%的平均净利率来测算,我们预计2024-2026年带状疱疹疫苗将可为公司贡献营收约52.7、105.4、158.1亿元,贡献净利润约15.3、30.6、46.0亿元,将显着增厚业绩。   销售团队行业领先,助力代理产品放量:公司目前拥有3990人的规模化的专业市场团队,营销网络能够覆盖到全国31个省市、2600多个区县、超过3万个基层卫生服务点,公司代理的HPV疫苗及五价轮状病毒疫苗都在公司领先的销售团队助力下上量,GSK带状疱疹疫苗未来上量可期。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录得净利润85.4亿元、97.5亿元、100.7亿元,分别YOY+5.8%、+14.2%、+3.3%,EPS分别为3.6元、4.1元、4.2元,对应PE分别为7.9X、6.9X、6.7X。公司短期虽有销售结构变化及推广费用影响净利,但我们看好后续代理新品的上量,股价经过长期调整后目前估值偏低,股息率4.18%,给与“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代理疫苗销售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风险;存货跌价风险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4-06-28
  • 中药Ⅱ行业跟踪报告:2024H1中药新药数据跟踪:1.1类IND受理和经典名方NDA受理数量较多

    中药Ⅱ行业跟踪报告:2024H1中药新药数据跟踪:1.1类IND受理和经典名方NDA受理数量较多

    中药
      行业核心观点:   新版中药注册分类发布、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审评审批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对中药新药研发积极性提高。2024H1,中药新药34个品种IND受理,22个品种NDA受理,分别占2023年全年相应数据的46.58%和91.67%,中药新药研发和上市热情延续。   投资要点:   从临床试验研究申请受理数据看,2024年上半年共受理34个品种,其中,1.1类新药21个,1.2类7个,2.3类6个。1.1类中药复方制剂是由多味饮片、提取物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而成的制剂。从1.1类新药受理企业看,聚焦的上市公司包括康缘药业、佐力药业、珍宝岛、奇正藏药等。   从注册上市申请受理数据看,2024年上半年共受理22个品种,其中,1.1类新药9个,3.1类13个。3.1类是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从1.1类新药受理企业看,聚焦的上市公司包括健民集团、康缘药业、悦康药业、以岭药业等;3.1类新药受理企业中,聚焦的上市公司包括康缘药业、天士力、吉林敖东、康恩贝等。   投资建议:2020版中药注册分类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评审理念、3.1类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审评免临床直接申报上市,缩短研发周期和审批周期、符合中药研发特点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等一系列顶层政策设计,中药企业的新药研发热情得到促进。研发管线的丰富有望未来扩大中药企业收入,建议关注中药新药布局领先的上市公司。   风险因素:上市/临床研究申请审评结果不达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6-28
  • 中药行业系列报告(一):中华瑰宝,历久弥新

    中药行业系列报告(一):中华瑰宝,历久弥新

  • 花园生物(300401):全球维生素D3龙头,持续深化“一纵一横”发展战略以巩固基本盘+拓展增长极

    花园生物(300401):全球维生素D3龙头,持续深化“一纵一横”发展战略以巩固基本盘+拓展增长极

  • 338大产品计划稳步推进,创新中药引领持续增长

    338大产品计划稳步推进,创新中药引领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方盛制药(603998)   投资要点:   以创新中药为核心,“338大产品打造计划”稳步实施。方盛制药成立二2002年,是国内领先的创新中药企业。1)自2021年起公司实施战略发革,聚焦制药主业,业绩进入加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9亿元(20-23年CAGR+8%),扣非净利润1.34亿元(20-23年CAGR+41%)。2)公司坚定实施338大产品打造计划(力争在未来5-10年时间内,打造3个10亿大产品、3个5亿大产品、8个超亿产品),集中精力做大核心产品,未来持续增长可期。3)公司布局多个优势治疗领域,2023年心脑血管、骨伤科、儿科、呼吸科、妇科和抗感染药物收入占比分别为24%、22%、12%、11%、6%、5%,合计收入占比79%。   慢病大赛道,骨科新老产品协同放量,心脑血管药物稳健增长。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趋势,骨科不心脑血管领域市场空间广阔。1)公司骨科产品2023年实现收入3.59亿元,19-23年复合增速2%,预计24-26年收入CAGR为22%,基二核心产品藤黄健骨片集采后市场份额提升,未来有望进入新版基药目录打开基层市场空间,中药创新药玄七健骨片有望凭借公司在骨科领域优势加快终端覆盖,延续高增长态势。2)公司心脑血管药物2023实现收入3.85亿元,19-23年复合增速18%,预计24-26年收入CAGR为17%,依折麦布片以第一顺位中标国家集采,近两年有望加速放量,血塞通分散片不片剂保持稳健增长。   呼吸类产品新机遇,小儿荆杏学术驱动院内增长,强力枇杷院外市场引领增长。1)公司儿科产品2023年实现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24-26年收入CAGR为25%,基二中药创新药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学术推广力度加大,等级医院覆盖增加,劣力产品加速放量,且儿科药品种较为稀缺,未来有望纳入新版儿童基药目录;化药赖氨酸维B12颗粒保持较快增长。2)公司呼吸用药2023年实现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24-26年收入CAGR为13%,滕王阁牌强力枇杷膏(蜜炼)是公司独家剂型,随着公司加大品牌和销售推广力度,药庖端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中药创新药管线布局领先,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08亿元,同比增长53%。公司中药创新药布局业内领先,多款产品处二临床II/III期(诺丽通颗粒、健胃祛痛丸等),有望在未来几年陆续上市。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2.96亿元、3.66亿元,增速分别为30.7%、21.2%、23.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x、15x、13x。选取产品布局呼吸及儿科中成药企业太极集团、康缘药业、康恩贝作为可比公司,基二公司338大产品打造战略稳步推进,创新中药布局领先,我们给予公司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6-27
  • 骨科治疗类透明质酸终端产品:老龄化加剧,骨科发病率提升市场需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骨科治疗类透明质酸终端产品:老龄化加剧,骨科发病率提升市场需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服务
      透明质酸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在骨科领域尤其是骨关节炎的治疗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从产业链看,上游透明质酸原料制取的技术性突破有力推动了下游医药应用市场的增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预计骨科治疗类透明质酸产品市场将继续增长。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4-06-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