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医药行业周专题:GLP-1减重竞争激烈,国产药物极具潜力

    医药行业周专题:GLP-1减重竞争激烈,国产药物极具潜力

  • 医药行业周报:否极泰来,积极布局潜力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否极泰来,积极布局潜力品种

    中药
      投资要点:   近期医药市场表现分析:近期医药板块情绪较弱,原因可能系:1)当前院内整顿持续,市场担心严肃医疗复苏相对疲软;2)医保端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四同药品”比价,市场担忧药店以及部分院外品种市场会受到影响;3)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微盘股持续超跌等。但是,在行业短期承压下,仍有部分领域发展呈持续向好趋势:1)创新药:国家持续鼓励创新药发展,近期多款国产重磅创新药获批,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迪哲医药的戈利昔替尼、海思科的考格列汀等,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在欧盟获批上市,看好创新药大品种持续兑现催化;2)GLP-1产业链:近期催化不断,诺泰生物24H1业绩预告大超预期,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中国获批减重适应症,减肥药产业链具有较大投资潜力。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分析:本周主线表现主要以GLP-1产业链个股如奥锐特和圣诺生物等表现亮眼,其他均为个股催化,整体分化较大。本周化学原料药(-2.5%)、医疗器械(-2.6%)及中药(-2.6%)等股价跌幅较小,医疗商业(-4.9%)、医疗服务(-4.5%)及生物制品(-3.7%)等跌幅较大;年初以来,中药(-12.7%)、化学原料药(-14.0%)和化学制剂(-15.5%)及等股价跌幅较小,医疗服务(-38.2%)、生物制品(-28.8%)及医药商业(-18.6%)等跌幅较大。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年初以来,医药指数下跌超20%,我们认为当前医药位置已经较为充分反应近期利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金持仓预计亦处于较低位置。展望下半年,我们判断医药基本面有望企稳回升,业绩有望逐季度边际好转,结构性高增长的细分领域和个股值得期待。当前位置适合战略性布局,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向:1)超跌、基本面趋势边际向上品种:建议关注麦澜德、普门科技、百洋医药、百诚医药、东诚药业、一品红、人福医药等;   2)创新为王:建议关注和黄医药、科伦博泰、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三诺生物、赛诺医疗等;3)困境反转:美好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4)中药:建议关注昆药集团、方盛制药、贵州三力、太极集团等;5)基本面持续稳健、趋势向上:   建议关注九典制药、鱼跃医疗、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等;6)国企改革:华润系,建议关注昆药集团、迪瑞医疗、博雅生物等;国药系,建议关注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股份等。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6-3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84届ADA大会圆满落幕,国产新药数据惊艳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84届ADA大会圆满落幕,国产新药数据惊艳

    中药
      84届ADA大会圆满落幕,国产新药减重降糖数据惊艳   在本次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中,信达生物、甘李药业、恒瑞医药以及翰森制药等公司分别展示了各自临床试验的优秀成果,突显了中国创新药企业在慢性健康问题上的突破性进展。   甘李药业的GZR18药物早期数据十分优异,肥胖患者在治疗35周后,GZR18QW组体重较基线的平均变化差值为-17.8%,GZR18Q2W组体重较基线的平均变化差值为-12.8%。恒瑞医药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II期数据惊艳,患者治疗24周后,HRS9531各剂量组的体重较基线显著降低,1.0毫克、3.0毫克、4.5毫克和6.0毫克剂量组的参与者体重分别减轻5.4%、13.4%、14.0%和16.8%,而安慰剂组仅减轻0.1%。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III期数据优秀,并且展现出治疗MAFLD和MASH的潜力。在GLORY-1研究中,对69例基线LFC≥5%的受试者的进行了48周LFC评估,玛仕度肽治疗48周可大幅且剂量依赖性地降低LFC。玛仕度肽4mg和6mg组的LFC较基线平均相对降幅分别为63.3%和73.2%(安慰剂组上升8.2%)。在基线LFC≥10%且有48周LFC评估的受试者中,玛仕度肽6mg治疗48周后,LFC较基线平均降幅达80.2%。   美国、中国以及印度为全球肥胖患者增加最多的国家,减重市场空间大2022年,男性和女性肥胖症人数分别为3.74亿和5.04亿,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3.07亿和3.77亿,其中增加人数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和印度。根据《柳叶刀》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年龄标准化的女性肥胖率从1990年的8.8%上升到2022年的18.5%,男性从4.8%增加到14.0%。全球年龄标准化的女孩(5~19岁)肥胖率从1990年的1.7%增加到2022年的6.9%,男孩(5~19岁)从2.1%增加到9.3%。2022年,男性和女性肥胖症人数分别为3.74亿和5.04亿,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3.07亿和3.77亿,其中增加人数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和印度。随着大家对于体重管理的认知提升,我们认为减重药物的市场空间有望快速扩大。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九典制药、恩华药业、康诺亚、智翔金泰、三生国健、神州细胞、艾迪药业、恒瑞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丽珠集团、东诚药业、人福医药;中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羚锐制药、济川药业、昆药集团;医疗器械:三诺生物、可孚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戴维医疗、海尔生物、振德医疗;原料药:奥锐特、普洛药业;CXO:诺泰生物、圣诺生物、药明生物、药明合联、泰格医药、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皓元医药、百普赛斯、奥浦迈、药康生物;医疗服务:海吉亚医疗、美年健康;零售药店:益丰药房、健之佳;疫苗:康泰生物。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4-06-30
  • 2024年6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2024年6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特殊审批
    1.1 本月国内新药获批临床/上市情况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2024 年 6 月共有 118 个化药 1 类新药受理号获 CDE 承办(含补充申请 32 个), 其中国产 72 个,进口 14 个,从申请类型来看,包括临床申请 82 个,上市申请 4 个,涉及 57 个品种,75 家企业;共有 68 个 1 类治疗用生物制品受理号获 CDE 承办(含补充申请 18 个),其中国产 43 个,进口 7 个,从申请类型来看,包括临床申请 47 个,上市申请 3 个,涉及 59 个品种,60 家企业;共有 5 个 1 类中 药受理号获 CDE 承办,从申请类型来看,包括临床申请 4 个,上市申请 1 个,涉及 5 个品种,6 家企业。 本月共有 108 款新药获批临床(共计 179 个受理号),其中包括 54 款化药,51 款生物制品,3 款中药; 本月有 12 款新药获批上市。
    摩熵咨询
    46页
    2024-06-30
  • 各地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推进情况如何?

    各地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推进情况如何?

  • 关注医药Q2业绩预期

    关注医药Q2业绩预期

    西南证券
    34页
    2024-06-30
  • 健友股份(603707):腾笼换鸟,生物类似药整装待发

    健友股份(603707):腾笼换鸟,生物类似药整装待发

  • 博瑞医药(688166):更新:基本面向上,看好减重催化

    博瑞医药(688166):更新:基本面向上,看好减重催化

  • 天康生物(002100):点评报告:成本下降显著,业绩有望回暖

    天康生物(002100):点评报告:成本下降显著,业绩有望回暖

  • 2024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概览:“医疗”+“消费”千亿市场加速渗透

    2024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概览:“医疗”+“消费”千亿市场加速渗透

    医疗服务
      中国口腔疾病患者基数较大,治疗渗透率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口腔疾病患者就诊数量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卫健委披露数据,2018-2021年,中国医院口腔科门诊数量由112.1百万例增长至127.0百万例,年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22年口腔患者诊疗例数达132.5百万例   中国居民缺牙率为36.4%,错颌畸形率超70%,种植牙及正畸渗透率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口腔高值耗材集采是大势所趋,种植牙已被纳入集采,未来将有更多的耗材被纳入集采范围,同时倒逼口腔医疗服务质效提升   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推进“技耗分离”、完善牙冠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降低口腔种植费用。在国家医保局指导和协调下,四川省医保局牵头形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采购联盟,集采结果显示,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   鉴于当前牙医资源缺少、临床培训有限、精准治疗要求高等临床现状,数字化升级已成为业内发展的必然趋势   口腔医院医师数量紧缺,且口腔医疗行业缺乏教材和资源,使牙医难以在职业生涯中持续获得新知识及技能,系统及标准化的培训仍有较大需求。在此背景下数字化对于均衡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行业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数字化,可缓解人才等资源的短缺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4-06-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