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3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持续拓展新业务

2023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持续拓展新业务

研报

2023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持续拓展新业务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57%。   其中,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615.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9%,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71.54%。   输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173.2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43%,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9.21%,剔除疫苗注射产品影响,输注类产品(不含疫苗注射器)实现营业收入10,203.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8%。   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11.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9%,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5.69%。   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4.36万元,该类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3.57%。   点评:   血液净化业务线稳步增长,等待集采落地,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透业务收入增长约2.89%   血液净化刚需市场,透析比率仍不高,透析人数逐年增长,市场稳步增长。根据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2022年我国血液透析在透人数为84.4万人,透析患者数量较2011年相比增长3.6倍。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数据,2011年开始首次血液透析的平均年龄为52.8岁,2022年增至59.0岁,较2011年延缓6.2年;截止到2022年底,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达53.8个月,相比2011年增加了22个月;透析龄超过5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33.7%,超过10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9.8%。随着透析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对并发症的关注及控制,更多创新性的医疗器械产品逐步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长期治疗生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龄明显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血液透析机市场空间预计将从2021年的2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6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8.5%,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透析器作为直接关系血液透析效果的核心产品,且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具有刚需、高频特征,预计2026年国内市场空间将达98亿元。   2023年2月河南省牵头血液透析耗材集采联盟,目前已在行业内做意见征求,预计后续正式的集采方案也将发布,2023年下半年血透领域耗材集采也将正式落地。就当前血透耗材价格,国产出厂价毛利率普遍在30%左右,预计价格下降幅度有限。更重要的是,过去国产透析器等产能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国产企业经过一系列扩产后,完成提供充足的产能,并通过集采政策,以价换量,实现国产份额快速提升。   公司在血透领域布局广泛,拥有血液透析机、透析滤过机,以及透析器、透析膜、透析液、透析管等耗材,其中透析器产能组装产能1300万支(在建项目南昌基地约2000万支),透析液产能约2100万人份。2018-2022年,公司血透业务收入实现从2.83亿元增长到8.82亿元,CAGR约33%。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透业务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速2.89%,增速略低于以往年份。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与集采尚未落地,渠道经销商未按正常采购节奏有关,预计随集采落地,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   公司新业务拓展加速,逐步形成“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血管介入)”的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   公司立足大健康产业,依托深耕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血液净化治疗领域形成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以肾脏病治疗为核心,持续延伸产业链。   糖尿病:公司研发推出医用无针注射器,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注射方式,让糖尿病患者免受扎针的痛苦,实现无针、舒适注射胰岛素。该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售价在几千元级别,预计公司的产品正式推出市场后,会通过降低终端价提升性价比来实现快速放量。   早中期肾病:子公司圣丹康致力于提供早期慢性肾病管理解决方案,重点进行肠道健康及慢性肾病医疗装备产品、中药结肠透析产品、药械结合产品等研发、销售及服务。圣丹康自主研发的肠道无创介入治疗装置(结肠透析机)于2022年12月注册检测合格,正处于注册申报阶段。报告期内,圣丹康获得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注册证,该产品可配套结肠透析机用于清除肾衰竭患者体内中小分子毒素,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同时,该产品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及各脏器造成损害,具有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血管介入:公司目前主要通过透析内瘘狭窄这个适应症切入血管介入领域,主要产品是PTA高压球囊,未来公司也会配套开发导丝、取栓钳等产品。远期公司也会切入外周血管介入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2021年,中国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44.91亿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中国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62.72亿人民币,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93%。国内外周血管市场由外资占据绝对多数,国内产品相对较少,国产替代空间大。   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及下半年集采可能的进度,我们调整了公司2023-2025年的业绩预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3.89亿元、17.48亿元和21.53亿元(前值预测分别为16.86亿元、20.97亿元和25.42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4.0%、25.9%和23.2%,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98亿元、2.42亿元和3.03亿元(前值预测分别是2.35亿元、2.95亿元和3.57亿元),增速分别为7.0%、22.3%和25.2%,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19x、15x和12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以及公司向糖尿病、血管介入等领域拓展,公司新业务将打开公司盈利能力天花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血透设备销售不及预期。   集采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498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8-11

  • 页数:

    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57%。

  其中,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615.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9%,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71.54%。

  输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173.2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43%,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9.21%,剔除疫苗注射产品影响,输注类产品(不含疫苗注射器)实现营业收入10,203.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8%。

  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11.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9%,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5.69%。

  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4.36万元,该类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3.57%。

  点评:

  血液净化业务线稳步增长,等待集采落地,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透业务收入增长约2.89%

  血液净化刚需市场,透析比率仍不高,透析人数逐年增长,市场稳步增长。根据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2022年我国血液透析在透人数为84.4万人,透析患者数量较2011年相比增长3.6倍。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数据,2011年开始首次血液透析的平均年龄为52.8岁,2022年增至59.0岁,较2011年延缓6.2年;截止到2022年底,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达53.8个月,相比2011年增加了22个月;透析龄超过5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33.7%,超过10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9.8%。随着透析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对并发症的关注及控制,更多创新性的医疗器械产品逐步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长期治疗生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龄明显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血液透析机市场空间预计将从2021年的2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6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8.5%,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透析器作为直接关系血液透析效果的核心产品,且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具有刚需、高频特征,预计2026年国内市场空间将达98亿元。

  2023年2月河南省牵头血液透析耗材集采联盟,目前已在行业内做意见征求,预计后续正式的集采方案也将发布,2023年下半年血透领域耗材集采也将正式落地。就当前血透耗材价格,国产出厂价毛利率普遍在30%左右,预计价格下降幅度有限。更重要的是,过去国产透析器等产能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国产企业经过一系列扩产后,完成提供充足的产能,并通过集采政策,以价换量,实现国产份额快速提升。

  公司在血透领域布局广泛,拥有血液透析机、透析滤过机,以及透析器、透析膜、透析液、透析管等耗材,其中透析器产能组装产能1300万支(在建项目南昌基地约2000万支),透析液产能约2100万人份。2018-2022年,公司血透业务收入实现从2.83亿元增长到8.82亿元,CAGR约33%。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透业务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速2.89%,增速略低于以往年份。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与集采尚未落地,渠道经销商未按正常采购节奏有关,预计随集采落地,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

  公司新业务拓展加速,逐步形成“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血管介入)”的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

  公司立足大健康产业,依托深耕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血液净化治疗领域形成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以肾脏病治疗为核心,持续延伸产业链。

  糖尿病:公司研发推出医用无针注射器,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注射方式,让糖尿病患者免受扎针的痛苦,实现无针、舒适注射胰岛素。该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售价在几千元级别,预计公司的产品正式推出市场后,会通过降低终端价提升性价比来实现快速放量。

  早中期肾病:子公司圣丹康致力于提供早期慢性肾病管理解决方案,重点进行肠道健康及慢性肾病医疗装备产品、中药结肠透析产品、药械结合产品等研发、销售及服务。圣丹康自主研发的肠道无创介入治疗装置(结肠透析机)于2022年12月注册检测合格,正处于注册申报阶段。报告期内,圣丹康获得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注册证,该产品可配套结肠透析机用于清除肾衰竭患者体内中小分子毒素,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同时,该产品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及各脏器造成损害,具有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血管介入:公司目前主要通过透析内瘘狭窄这个适应症切入血管介入领域,主要产品是PTA高压球囊,未来公司也会配套开发导丝、取栓钳等产品。远期公司也会切入外周血管介入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2021年,中国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44.91亿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中国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62.72亿人民币,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93%。国内外周血管市场由外资占据绝对多数,国内产品相对较少,国产替代空间大。

  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及下半年集采可能的进度,我们调整了公司2023-2025年的业绩预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3.89亿元、17.48亿元和21.53亿元(前值预测分别为16.86亿元、20.97亿元和25.42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4.0%、25.9%和23.2%,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98亿元、2.42亿元和3.03亿元(前值预测分别是2.35亿元、2.95亿元和3.57亿元),增速分别为7.0%、22.3%和25.2%,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19x、15x和12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以及公司向糖尿病、血管介入等领域拓展,公司新业务将打开公司盈利能力天花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血透设备销售不及预期。

  集采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三鑫医疗2023年中报业绩,认为其业绩符合预期,并维持“买入”评级。

*   **血液净化业务稳步增长与集采影响分析**:报告指出,公司血液净化业务稳步增长,但集采政策尚未落地可能影响了经销商的采购节奏。
*   **新业务拓展与肾脏病全周期布局**:公司正加速拓展新业务,逐步形成“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血管介入)”的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

# 主要内容

## 1.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

*   **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下降**: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下降11.88%;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14.57%。
*   **血液净化产品收入占比过半**: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2.89%,占公司总收入的71.54%。
*   **输注类产品收入下降,剔除疫苗注射产品影响后增长**:输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45.43%;剔除疫苗注射产品影响后,同比增长5.78%。
*   **心胸外科类产品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小**: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11.25万元,同比增长7.39%,占公司总收入的5.69%;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4.36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57%。

## 2. 点评

*   **血液净化业务线稳步增长,等待集采落地**
    *   **血透市场需求稳定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透业务收入增长约2.89%,受益于血液净化刚需市场和透析人数的逐年增长。
    *   **透析患者生存期延长**:随着透析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平均透析龄明显增长,透析龄超过5年的患者比例为33.7%,超过10年的为9.8%。
    *   **血透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6年我国血液透析机市场空间将增长至6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8.5%;透析器市场空间将达98亿元。
    *   **集采影响分析**:河南省牵头血液透析耗材集采联盟,预计后续正式方案将发布。国产企业通过扩产和集采政策,有望实现国产份额快速提升。
    *   **公司血透业务布局**:公司在血透领域布局广泛,拥有血液透析机、透析滤过机以及透析器、透析膜、透析液、透析管等耗材。
    *   **血透业务收入增长放缓**: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透业务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速2.89%,增速略低于以往年份,可能与集采尚未落地有关。
*   **公司新业务拓展加速,逐步形成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
    *   **糖尿病领域**:公司研发推出医用无针注射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注射方式。
    *   **早中期肾病领域**:子公司圣丹康致力于提供早期慢性肾病管理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肠道无创介入治疗装置(结肠透析机)正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   **血管介入领域**:公司通过透析内瘘狭窄适应症切入血管介入领域,主要产品是PTA高压球囊,未来将配套开发导丝、取栓钳等产品。
    *   **外周血管介入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62.72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大。
*   **投资建议**
    *   **调整业绩预期**:结合公司上半年业绩及集采进度,调整2023-2025年业绩预期。
    *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血透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和公司向新领域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   公司血透设备销售不及预期。
    *   集采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

## 3. 主要财务指标

*   **财务数据预测**:报告对公司2023E-2025E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ROE等关键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

# 总结

本报告对三鑫医疗2023年中报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血液净化业务稳步增长,新业务拓展加速,维持“买入”评级。同时,报告也提示了血透设备销售不及预期和集采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