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石化"十四五"意见印发,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化工:石化"十四五"意见印发,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研报

化工:石化"十四五"意见印发,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事件描述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次指导意见是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细化。《意见》中强调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同时,《意见》提出拟制定高碳产品目录,稳妥调控部分高碳产品出口;提升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水平,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此外,《意见》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智能连续化微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应用。   《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深化供给侧改革,控制高能耗行业总量   “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落地,将有助于提高大宗化工品的生产集中度,目标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当前有较多大宗化工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产能利用率存在不高的情况。根据卓创资讯,2020年甲醇/环氧丙烷/乙二醇/苯乙烯/PX/醋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5%/89%/56%/83%/83%/85%,到2025年供给端新增项目众多。此次提出产能利用率目标,将推动大宗化工品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总体有利于各细分赛道有一体化循环经济优势的龙头企业继续提升市占率,淘汰行业内低质低效产能。   严格控制炼油、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电石、黄磷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行业供给侧进一步深化改革,相关产品加快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中长期价格中枢有望抬升。其中,特别提出传统电石法PVC生产使用氯化汞触媒,有潜在的汞污染,因此升级要求推行绿色工艺,如提高电石法无汞化(低汞甚至无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鼓励更清洁的乙烯法生产。   提高乙烯当量自给率,鼓励“油头化尾”向关键新材料延伸   《意见》提出,促进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降油增化,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到75%以上。2021年乙烯当量自给率在64%左右,仍然存在1500万吨的缺口,乙烯当量保障水平提升的提法明确了在环保、能耗、成本、循环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具有竞争力的大乙烯装置审批有陆续推动落地可能,结合严控炼油产能、降油增化、提高原料轻质化的相关表述,我们预计未来炼化行业有望提高乙烯当量自给率,以炼油炼化减量替代(大型炼化一体化替代小型落后炼油产能)、现有炼化装置进一步降低油化比、提高轻质化原料装置占比(丙丁烷脱氢、乙烷裂解、丙丁烷裂解等)等方式来实现。另外,此次指导意见进一步鼓励企业由烯烃链条向后端化工新材料品种延伸,提高高端聚合物等高附加值新材料品种。   现代煤化工生态优先、以水定产、总量控制、聚集发展   继《2030碳达峰方案》提出现代煤化工替代传统煤化工之后,《意见》提出生态优先,以水定产。由于煤炭的资源禀赋有地域性,多在水源相对紧张的西北地区,未来煤化工审批中除了考虑能耗指标、碳排放指标,还需要兼顾水资源容量控制指标,化解资源环境矛盾。总量控制要求限制煤化工的无序扩张,聚集发展要求项目落地在国家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   鼓励发展生物化工和新材料   《意见》鼓励基于生物资源,发展生物质利用、生物炼制所需酶种,推广新型生物菌种;强化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产业链衔接,开发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实现对传统石油基产品的部分替代。   新材料方面,鼓励研发投向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CCUS等创新领域。鼓励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提高化肥、轮胎、涂料、染料、胶粘剂等行业绿色产品占比。   投资建议   《意见》总体强调石化化工供给侧的质量提升和总量控制,有利于各细分赛道有一体化循环经济优势的龙头企业继续提升市占率,同时鼓励向下游延伸新材料项目。   生物化工领域,建议关注凯赛生物。   高耗能领域,建议关注磷铵龙头云天化,川发龙蟒。   炼油炼化领域,建议关注提升乙烯当量保障水平、有后续项目规划、后端布局新材料的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以及轻质化龙头卫星化学;   煤化工领域,建议关注能耗、成本、水权、绿电布局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宝丰能源。   风险提示   在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兴技术研发遇阻,全球部分地区疫情反复风险,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争端,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954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4-11

  • 页数:

    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事件描述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次指导意见是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细化。《意见》中强调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同时,《意见》提出拟制定高碳产品目录,稳妥调控部分高碳产品出口;提升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水平,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此外,《意见》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智能连续化微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应用。

  《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深化供给侧改革,控制高能耗行业总量

  “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落地,将有助于提高大宗化工品的生产集中度,目标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当前有较多大宗化工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产能利用率存在不高的情况。根据卓创资讯,2020年甲醇/环氧丙烷/乙二醇/苯乙烯/PX/醋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5%/89%/56%/83%/83%/85%,到2025年供给端新增项目众多。此次提出产能利用率目标,将推动大宗化工品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总体有利于各细分赛道有一体化循环经济优势的龙头企业继续提升市占率,淘汰行业内低质低效产能。

  严格控制炼油、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电石、黄磷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行业供给侧进一步深化改革,相关产品加快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中长期价格中枢有望抬升。其中,特别提出传统电石法PVC生产使用氯化汞触媒,有潜在的汞污染,因此升级要求推行绿色工艺,如提高电石法无汞化(低汞甚至无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鼓励更清洁的乙烯法生产。

  提高乙烯当量自给率,鼓励“油头化尾”向关键新材料延伸

  《意见》提出,促进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降油增化,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到75%以上。2021年乙烯当量自给率在64%左右,仍然存在1500万吨的缺口,乙烯当量保障水平提升的提法明确了在环保、能耗、成本、循环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具有竞争力的大乙烯装置审批有陆续推动落地可能,结合严控炼油产能、降油增化、提高原料轻质化的相关表述,我们预计未来炼化行业有望提高乙烯当量自给率,以炼油炼化减量替代(大型炼化一体化替代小型落后炼油产能)、现有炼化装置进一步降低油化比、提高轻质化原料装置占比(丙丁烷脱氢、乙烷裂解、丙丁烷裂解等)等方式来实现。另外,此次指导意见进一步鼓励企业由烯烃链条向后端化工新材料品种延伸,提高高端聚合物等高附加值新材料品种。

  现代煤化工生态优先、以水定产、总量控制、聚集发展

  继《2030碳达峰方案》提出现代煤化工替代传统煤化工之后,《意见》提出生态优先,以水定产。由于煤炭的资源禀赋有地域性,多在水源相对紧张的西北地区,未来煤化工审批中除了考虑能耗指标、碳排放指标,还需要兼顾水资源容量控制指标,化解资源环境矛盾。总量控制要求限制煤化工的无序扩张,聚集发展要求项目落地在国家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

  鼓励发展生物化工和新材料

  《意见》鼓励基于生物资源,发展生物质利用、生物炼制所需酶种,推广新型生物菌种;强化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产业链衔接,开发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实现对传统石油基产品的部分替代。

  新材料方面,鼓励研发投向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CCUS等创新领域。鼓励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提高化肥、轮胎、涂料、染料、胶粘剂等行业绿色产品占比。

  投资建议

  《意见》总体强调石化化工供给侧的质量提升和总量控制,有利于各细分赛道有一体化循环经济优势的龙头企业继续提升市占率,同时鼓励向下游延伸新材料项目。

  生物化工领域,建议关注凯赛生物。

  高耗能领域,建议关注磷铵龙头云天化,川发龙蟒。

  炼油炼化领域,建议关注提升乙烯当量保障水平、有后续项目规划、后端布局新材料的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以及轻质化龙头卫星化学;

  煤化工领域,建议关注能耗、成本、水权、绿电布局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宝丰能源。

  风险提示

  在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兴技术研发遇阻,全球部分地区疫情反复风险,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争端,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