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创新药及制剂板块2023中报复盘及策略报告:产业正向变化持续,业绩增速恢复明显

创新药及制剂板块2023中报复盘及策略报告:产业正向变化持续,业绩增速恢复明显

研报

创新药及制剂板块2023中报复盘及策略报告:产业正向变化持续,业绩增速恢复明显

  投资建议   2023年,我国创新药发展进入全新一年,创新药企主力军已经逐步进入产品销售放量阶段,随着CDE对新药临床审批、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及资金流动都发出一定“关门指令”,中国创新药发展从野蛮生长进入到了比拼真实力的阶段,叠加医保支付对具有临床价值产品的倾斜、医疗反腐推陈出新,部分更具疗效的产品或能得到更多处方机会,整体行业进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老龄化所引发的临床需求催化行业长期β。创新药等具有解决疾病能力的品类在新的行业规则下有望受益、成熟药企也会更着重扩充优秀的产品管线。只有具有创新临床价值的产品有望出海,期待更多具有价值的药品提高可及性,惠及更多患者。   医药政策端:上半年来NMPA颁布多项文件,极大规范行业发展,1)国家医保局多则规范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对临床试验做出规范,未经科学验证的药品或将难以上市;2)国家医保局谈判续约规则,直接提高创新药峰值、对老产品减少降价幅度;3)NMPA创新药附条件获批上市,为Firstinclass药品打开“绿灯”,为跟随研发者提高门槛。医疗反腐“政策底”;   投融资市场:我国医药市场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发展周期,如今投融环境已显著降温,加之近期证监会公布的减持新规,不仅是药物研发方面,资金监管方面也相对收紧,过去几年蓬勃的医药一级融资环境或就此告一段落,未来存量资金将被减少稀释,已上市具有充足资金、成熟药企或有更多机会收购优质资产进行储备;   产业发展变化:以成熟药企为主的化学制剂板块23H1营收利润恢复明显,以创新药企为主的生物制药板块费用控制卓有成效,制药公司逐步降本增效,加强正向造血能力。集采影响到底,仿制药集采降价消化至进入尾声,新药研发事件数每季度环比不断提高,行业正处于大拐点阶段;   2023药品板块下半年投资主线:商业化阶段公司(平台型/小而美)+临床需求明确的疾病领域(抗感染/肺癌/专科用药)+医保续约新规增量催化(23Q4/24H1)+出海商业化渠道可落地+仿创结合型药企转型。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医保谈判结果不及预期,销售浮动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49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0-09

  • 页数:

    3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建议

  2023年,我国创新药发展进入全新一年,创新药企主力军已经逐步进入产品销售放量阶段,随着CDE对新药临床审批、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及资金流动都发出一定“关门指令”,中国创新药发展从野蛮生长进入到了比拼真实力的阶段,叠加医保支付对具有临床价值产品的倾斜、医疗反腐推陈出新,部分更具疗效的产品或能得到更多处方机会,整体行业进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老龄化所引发的临床需求催化行业长期β。创新药等具有解决疾病能力的品类在新的行业规则下有望受益、成熟药企也会更着重扩充优秀的产品管线。只有具有创新临床价值的产品有望出海,期待更多具有价值的药品提高可及性,惠及更多患者。

  医药政策端:上半年来NMPA颁布多项文件,极大规范行业发展,1)国家医保局多则规范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对临床试验做出规范,未经科学验证的药品或将难以上市;2)国家医保局谈判续约规则,直接提高创新药峰值、对老产品减少降价幅度;3)NMPA创新药附条件获批上市,为Firstinclass药品打开“绿灯”,为跟随研发者提高门槛。医疗反腐“政策底”;

  投融资市场:我国医药市场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发展周期,如今投融环境已显著降温,加之近期证监会公布的减持新规,不仅是药物研发方面,资金监管方面也相对收紧,过去几年蓬勃的医药一级融资环境或就此告一段落,未来存量资金将被减少稀释,已上市具有充足资金、成熟药企或有更多机会收购优质资产进行储备;

  产业发展变化:以成熟药企为主的化学制剂板块23H1营收利润恢复明显,以创新药企为主的生物制药板块费用控制卓有成效,制药公司逐步降本增效,加强正向造血能力。集采影响到底,仿制药集采降价消化至进入尾声,新药研发事件数每季度环比不断提高,行业正处于大拐点阶段;

  2023药品板块下半年投资主线:商业化阶段公司(平台型/小而美)+临床需求明确的疾病领域(抗感染/肺癌/专科用药)+医保续约新规增量催化(23Q4/24H1)+出海商业化渠道可落地+仿创结合型药企转型。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医保谈判结果不及预期,销售浮动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创新药行业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转变,政策监管趋严,投融资环境降温,但产业正向变化持续,业绩增速恢复明显。未来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商业化阶段公司(平台型/小而美)、临床需求明确的疾病领域、医保续约新规增量催化、出海商业化渠道可落地以及仿创结合型药企转型等方面。

政策监管趋严,行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国家对创新药发展的政策呈现双刃剑效应。一方面,NMPA颁布多项文件规范行业发展,例如规范新药临床试验,提高创新药医保准入门槛,对未经科学验证的药品上市设置障碍;另一方面,医保支付对具有临床价值产品的倾斜以及医疗反腐的推进,为更具疗效的产品提供了更多处方机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投融资环境降温,资金监管趋紧

医药市场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发展周期,投融资环境显著降温。证监会公布的减持新规进一步收紧资金监管,蓬勃的医药一级融资环境或将结束。未来,存量资金将被减少稀释,已上市具有充足资金、成熟药企或将有更多机会收购优质资产。

主要内容

制药板块财务复盘:营收增速恢复明显,整体现金流较为充裕

2023年上半年,化学制药公司整体营收增速为5.68%,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06%;生物制药整体营收增速为8.0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85%。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改善,呈现V型反转。疫后首年多数药企业务增长恢复明显,集采影响逐渐进入末期,企业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恢复。同时,生物制药公司期间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同比有所降低,体现了企业降本增效的成果。

制药板块产业复盘:新药临床进展活跃,投融资恢复有限

23Q1以来,产业活动逐步恢复,23Q2新药临床事件数达到22Q1水平。经过去年的管线削减与收缩,综合型制药企恢复新开管线,集中申报IND;Biotech转型Biopharma的企业储备新管线、拓宽新适应症;上市不久的创新药企深化现有产品竞争力。CDE出台多项指导原则加速产业规范运行。投融资及BD事件数有所恢复,但IPO数量较前两年显著减少。

制药板块投融复盘:一级融资IPO显著降温,减持新规或继续收紧

2018年至2023年,我国医药市场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发展周期,投融资环境显著降温。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进一步收紧资金监管,对未上市、未盈利Biotech和已上市但未盈利的公司造成较大影响。而对于已上市公司、成熟药企,存量资金减少稀释,有利于现有上市公司流动性,并为其收购优质资产提供了更多机会。数据显示,A股和H股医药融资规模均出现下降趋势。

制药板块细分复盘:多数药企实现营收增长,造血能力提高

23H1成熟药企营收利润恢复明显,二季度院内产品、医保内产品增速超预期。未盈利创新药公司营收增长显著,多家公司首次进入商业化、通过产品销售首次盈利。医疗反腐对新产品入院有一定阻碍,但临床需求优秀的产品仍有客观优势,年底医保催化将巩固产品销售。

制药板块中小市值公司23Q2利润增速增长显著

数据显示,中小市值制药公司23Q2的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大型制药公司,体现出中小企业在特定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创新药制剂板块标的建议关注

报告建议关注业绩显著持续受益、医保受益增量、商业化出海可落地、仿创结合大型药企以及拥有创新临床价值产品的公司。

标的梳理(案例分析:君实生物、特宝生物、艾迪药业、贝达药业、华领医药)

报告对君实生物、特宝生物、艾迪药业、贝达药业和华领医药五家公司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分别从财务数据、产品管线、市场竞争力、政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分析内容涵盖了各公司的营收、利润、研发投入、销售费用、医保政策影响、产品商业化进程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并结合图表数据进行详细说明。

制药板块:关注产品力及执行力,商业化阶段平台型或小而美公司

报告总结指出,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规范化发展阶段,未来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商业化阶段的平台型或小而美公司,以及在专科领域、临床数据领先、仿制药企转型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

附录:医保初审名单关注药品(目录外新增、目录内续约谈判)

报告附录列出了医保初审名单中值得关注的药品,包括目录外新增药品和目录内续约谈判药品,并对这些药品的类别、申报条件、靶点、是否独家、是否进口等信息进行了详细说明。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创新药及制剂板块2023年中报进行了全面的复盘和分析,涵盖了财务数据、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政策监管以及个股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创新药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政策监管趋严,投融资环境降温,但产业正向变化持续,业绩增速恢复明显。未来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商业化阶段公司、临床需求明确的疾病领域、医保续约新规增量催化、出海商业化渠道可落地以及仿创结合型药企转型等方面。报告还对多家医药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华安证券研究所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投资需谨慎。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