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预计带量采购将趋向温和,医药需求将逐步回暖
下载次数:
977 次
发布机构:
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3-08
页数:
3页
政府要求继续推进药品与医疗器械带量采购,预计价格政策将趋于理性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第八批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涉及约40种药品,覆盖抗感染、心脑血管治疗等领域。国家医保局提出,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国家与省级集采药品累计将从294种增加到450种,化药、生物药、中成药均应有所覆盖。除此以外,国家医保局表示将继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未来将集采产品将聚焦心内科、骨科等重点产品。政府将指导更多省份推进吻合器、超声刀等普外科耗材集采,还将继续开展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并探索体外诊断试剂集采。
政府要求在加强价格管理同时保障集采产品供应,通过建立医疗机构、生产配送企业、医药集中采购机构间集采品种供应保障的有效反馈机制加强供应管理。从过去几次集采情况看,集采规则经过数次优化后越发合理,市场预期已相对充分,因此我们认为对带量采购影响无需过虑。政府要求确保集采产品供应量,将为企业销量提供保障,而且集采降价将首先影响产品质量与销售推广能力较差的中小企,因此行业集中度将提升。我们建议关注产品刚需性强、质量较高并能在集采中获取较高中标份额的龙头企业。
春节后国内主要城市手术量逐步回升,药品与医疗器械需求将回暖
我们通过国家卫健委及上海市政府新闻、多家医院企业沟通获悉,近期多个地区医院手术量逐步恢复,主要科室营运均已恢复至疫情前状态,而且预计随着国民身体康复献血量有望回升,血库存量不足的问题将逐步解决,医院手术量将逐步回升。随着手术及医院其他业务的恢复,药品及医疗器械终端需求将回暖。
政府要求中成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研发能力
国务院日前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一方面要求中成药企业提升中药材质量,提出要制定300种中药材养殖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另一方面要求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涵盖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质量标准、生产工艺与制剂技术等方面。与此同时,国务院要求中药企业传承并改良中药炮制技术并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我们认为以上举措会导致部分中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及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拥有强大研发能力与优质产品较多的企业将受益于行业整合。
重点关注石药集团(1093HK)、翰森制药(3692HK)与神威药业(2877HK)
我们建议西药板块重点关注石药集团(1093HK/评级:买入,目标价:11.82港元)与翰森制药(3692HK/未评级),中成药板块关注神威药业(2877HK/未评级)。我们预计石药集团2022年业绩将保持稳健,而且公司以心脑血管与肿瘤药等刚需型药物为主,预计疫情后这些药物的需求将回暖。翰森制药研发能力强大,是港股医药公司中1类创新药最多的企业,肿瘤药占2022年上半年收入的55.3%。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业绩将基本平稳,由于肿瘤治疗刚性需求强大,而且公司在肿瘤领域的主要产品阿美替尼与氟马替尼疗效与安全性优异,预计2023年起收入将恢复较快增长。神威药业拥有藿香正气软胶囊与清开灵胶囊等多款知名产品,属于研发能力较强的中药生产商。公司近期发布盈喜,预计收入同比增加23%,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25%~35%,表明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很高,疫情中销售表现优异。除原主要产品中成药以外,公司预计中药配方颗粒收入将同比增长59%。公司配方颗粒原来受牌照限制主要在河北、云南、福建、山东、内蒙、甘肃等部分地区销售,但国内目前正在积极制定更多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国家标准,预计随着更多国标出台,公司产品将在更多地区中标,销售网络将快速拓宽。
风险提示:1)制药企业产品研发进度慢于预期;2)新药上市后推广效果差于预期;3)中成药企业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出台速度慢于预期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行业在经历了疫情冲击后,将迎来逐步回暖,带量采购政策趋于理性,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政府政策将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利好具备研发能力、产品质量高、市场份额大的龙头企业。
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带量采购,但政策趋向理性,集采规则不断优化,市场预期已相对充分。 政府强调保障集采产品供应,这将为企业销量提供保障,同时集采降价将主要影响中小企业,从而提升行业集中度。
春节后,国内医院手术量逐步恢复,药品和医疗器械需求将回暖。 这将尤其利好产品刚需性强、质量较高、并在集采中能获取较高中标份额的龙头企业。
国家医保局启动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涉及约40种药品,覆盖抗感染、心脑血管治疗等领域。预计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国家与省级集采药品累计将从294种增加到450种。
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未来将聚焦心内科、骨科等重点产品,并指导更多省份推进吻合器、超声刀等普外科耗材集采。 此外,还将继续开展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并探索体外诊断试剂集采。
政府要求在加强价格管理的同时保障集采产品供应,通过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加强供应管理。 报告认为,经过多次优化后的集采规则更加合理,对带量采购的影响无需过度担忧。
春节后,国内主要城市医院手术量逐步回升,主要科室营运已恢复至疫情前状态。 随着国民身体康复,献血量有望回升,血库库存不足的问题将逐步解决,医院手术量将持续回升。
随着手术及医院其他业务的恢复,药品及医疗器械终端需求将回暖。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中成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研发能力,制定中药材养殖技术规范,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传承并改良中药炮制技术,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 这将导致部分中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并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建议关注产品刚需性强、质量较高并能在集采中获取较高中标份额的龙头企业。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医药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带量采购政策的演变和疫情后医药需求的回暖。 报告认为,带量采购政策将趋于理性,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利好具备研发能力、产品质量高、市场份额大的龙头企业。 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和重点关注公司,并提示了相应的投资风险。 整体而言,报告对中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