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疾病与免疫系统紊乱有关,免疫系统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导致身体错误的攻击及损伤自身的组织。传统抗炎药是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特别是疾病的初始阶段,然而传统抗炎药对于严重患者疗效有限。靶向药物在过去数十年已成为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创新疗法。靶向药物通过靶向驱动疾病进展的特定因素,而非不加区别的抑制免疫系统,彻底改变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从而减少可能带来的严重副作用。本报告介绍了TNF抑制剂作用机制及上市药物,并分析了TNF抑制剂的市场竞争格局,为理解中国TNF抑制剂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了深入的视角。
本报告基于摩熵咨询2024年12月发布的《市场研究专题报告二十七 自免药物(TNF抑制剂篇)》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中国市场TNF抑制剂的竞争格局和市场趋势。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摩熵医药数据库,并结合临床指南和相关文献进行解读。报告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主要产品分析以及市场趋势等方面,对中国TNF抑制剂市场进行深入剖析。
2023年,中国TNF抑制剂市场规模达到54.74亿元,较2019年增长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10.60%。市场竞争激烈,阿达木单抗以48.83%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依那西普(23.35%)和英夫利西单抗(22.9%)。 本土企业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23年TNF抑制剂TOP10企业中,本土企业占据7席,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强生凭借原研优势和英夫利西单抗、戈利木单抗两款产品的销售,占据销售额榜首(12.32亿元);博之锐生物凭借生物类似药的价格优势紧随其后(11.42亿元)。三生国健药业和艾伯维则由于生物类似药的冲击和医保降价的影响,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报告对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戈利木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五个主要TNF抑制剂进行了详细的市场分析。阿达木单抗市场虽然规模庞大(2023年达26.73亿元),但原研药市场份额被本土生物类似药逐步蚕食,博之锐生物已实现反超。英夫利西单抗市场则由原研药强生占据绝对优势,但国产生物类似药的陆续上市加剧了市场竞争。依那西普由于医保降价和竞争加剧,市场规模持续下降。戈利木单抗由于价格较高和获批适应症较少,市场表现不佳。培塞利珠单抗作为唯一注明可用于整个怀孕期和哺乳期的TNF抑制剂,市场规模较小,尚处于市场导入期。
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对原研药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尤其体现在阿达木单抗市场。多个本土企业生产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导致原研药市场份额下降。这种趋势也体现在英夫利西单抗市场,虽然原研药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生物类似药的竞争日益激烈。
医保政策对TNF抑制剂市场影响深远。2019年,多款TNF抑制剂被纳入医保目录,价格下降,显著提升了药物的可及性,促进了市场规模的增长。然而,医保降价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对一些原研药和市场份额较小的产品造成冲击。
中国TNF抑制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和医保政策的调整是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原研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本土企业则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未来,TNF抑制剂市场将呈现生物类似药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提高以及创新药物不断涌现的趋势。 对市场参与者而言,精准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及对医保政策的深入理解将至关重要。 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