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03)

    • 医药行业周报:刚需复苏,创新驱动,看好医药四季度行情

      医药行业周报:刚需复苏,创新驱动,看好医药四季度行情

      化学制药
        医药周观点:刚需复苏,创新驱动,看好估值、持仓和市场情绪三重共振下四季度医药板块底部β行情。   1)CXO:部分细分领域三季度业绩呈现积极的边际变化,尽管短期需求、新签订单小幅波动,看好全球投融资改善促进下游创新需求回暖,一体化龙头和具备强α成长的细分领域龙头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2)创新药:上周(20231030-20231103)恒瑞ADC授权出海,艾力斯伏美替尼获FDA突破性疗法,国产创新药出海开启新天地;信达GLP-1/GIP数据读出,礼来&诺和诺德三季报公布GLP-1产品销售额攀升,礼来AD新药在中国申报上市,带动减肥&AD大单品主题持续,四季度创新研发及等学术会议催化不断,年底医保谈判有望催化新一轮放量,关注创新及出海方向。3)中医药:受到2022Q3基数和2023Q3终端需求影响,2023Q3板块业绩表观增速放缓。关注基药目录调整进展。4)疫苗与血制品:关注带状疱疹疫苗、HPV疫苗等产品需求的提升,国内疫苗行业有望进入新景气周期。血制品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下半年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5)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6)医疗设备与IVD:重点关注双11/双12三诺生物CGM产品的放量及FDA获证节奏。关注IVD集采进度。7)医疗服务:建议关注刚性医疗服务,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考虑到下半年属于传统医疗旺季,且部分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建议重点关注。8)线下药店:门诊统筹政策陆续落地实行,随着门诊统筹管理药房渗透率提升带来人流量提升,Q4药房利润有望环比改善。9)高值耗材:Q3政策变化叠加常规手术淡季扰动行业基本面,短期优先关注外部扰动下Q3手术量仍呈现较强刚性的方向,其次推荐政策转向后具有较大复苏弹性的领域。短期推荐康复、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大小支架领域,中期关注Q3一过性影响后,Q4及明年初有望出现持续修复的骨科和吻合器领域。10)原料药:一致性评价叠加集采加速行业洗牌,特色原料药产业链跨国转移带来增量机会,部分产品价格周期触底有望较快迎来系统性修复,“原料药+制剂”、“原料药+CDMO”等强协同方向打开成长天花板,行业机遇逐步显现,近期建议重点关注减肥药产业链相关原料药公司,中长期关注具有多层次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及产业链延伸方向,以及产品价格有望率先反转的肝素及沙坦领域重点公司。11)仪器设备:科学仪器需求端有望随经济好转复苏,看好国产仪器在需求端、政策端、产品端三重共振下的长期成长性机会;关注临床检测设备增量市场机会,肝脏弹性检测设备检测有望受益于NASH新药获批和glp-1药物适应症拓展,华大智造测序仪DNBSEQ-G99获批临床检测,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和检测项目拓展双重利好加入放量。12)低值耗材:关注GLP-1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诺泰生物、阳光诺和、普蕊斯、迈瑞医疗、祥生医疗、迈得医疗、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诺亚、科伦药业、通化东宝、甘李药业、智飞生物、百克生物、华润三九、葵花药业、太极集团、普瑞眼科、固生堂、国际医学。   风险提示: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3-11-06
    • 医药行业点评:GLP-1重磅药物实现快速放量,销售额增长可观

      医药行业点评:GLP-1重磅药物实现快速放量,销售额增长可观

      医药商业
        事件。2023年11月2日,诺和诺德及礼来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   礼来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单季销售额超14亿美元,环比增长44%。礼来前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4.99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重磅产品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Mounjaro(Tirzepatide,替尔泊肽)自2022年5月经FDA批准上市后实现快速放量,替尔泊肽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14.09亿美元,较第二季度销售额环比增长43.8%。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Mounjaro销售额已达29.58亿美元,礼来也曾预期Mounjaro在2023年的销售额将达到40亿美元,替尔泊肽快速放量也将抢占司美格鲁肽的市场份额。   诺和诺德2023年前三季度总营收242美元。11月2日,诺和诺德发布2023Q3财报,前三季度总营收为1663.98亿丹麦克朗(约合241.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2023年平均汇率:1丹麦克朗=0.14526美元)。具体按业务板块来看,诺和诺德的糖尿病和肥胖护理业务收入1538.06亿丹麦克朗(2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备受关注的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853.71亿丹麦克朗(124.01亿美元),同比增长45%。GLP-1药物另一个适应症减肥症药物收入304.03亿丹麦克朗(4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前三季度销售额为146亿美元。2017年12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商品名:Ozempic)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19年9月,司美格鲁肽口服剂型(商品名:Rybelsus)获FDA批准治疗2型糖尿病。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首次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辅助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的减肥适应症(商品名:Wegovy)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也是唯一用于体重管理的每周1次GLP-1受体激动剂。诺和诺德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降糖)收入656.53亿丹麦克朗(95.37亿美元,+53%);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收入128.40亿丹麦克朗(18.65亿美元,+77%);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减肥)收入217.29亿丹麦克朗(31.56亿美元,+481%)。三款产品合计收入145.58亿美元。   诺和诺德在2023第三季度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2023年8月,司美格鲁肽治疗心衰的III期STEPHFpEF试验取得积极结果。2023年10月,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患者的III期FLOW研究因疗效优异提前终止。同年10月,诺和诺德已向EMA提交Rybelsus25和50mg剂量的标签扩展申请。另外2023年9月和10月,诺和诺德已向FDA和EMA提交Wegovy的新适应上市申请,用于降低初始BMl大于或等于27kg/m2并伴有心血管疾病人群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全球及国内GLP-1领域研发进展,关注相关药企及其产业链投资机遇。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通化东宝、博瑞医药,药明康德、诺泰生物、圣诺生物、凯莱英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1-05
    • 医药行业点评:美国芬太尼滥用形势严峻,奥泰生物首款快检OTC产品获批

      医药行业点评:美国芬太尼滥用形势严峻,奥泰生物首款快检OTC产品获批

      化学制药
        美国药品滥用形势严峻,芬太尼检测市场需求巨大。8月31日,白宫表示计划拨出逾4.5亿美元(约合32.7亿人民币)新资金,用以打击药物滥用的现象以及反毒品交易措施。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美国约有11万人因药物过量而丧命,自1999年以来已有超过100万人因药物过量死亡。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数据显示,2016年全美约有9,180万12岁以上美国人使用阿片类处方药,其中超过1,150万人承认滥用阿片类药,美国芬太尼检测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芬太尼类滥用持续对健康构成重大风险,美国芬太尼检测合法化大势所趋。   芬太尼最早是由比利时的保罗·杨森博士于1960年合成、1963年引入欧洲临床实践,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00倍,广泛应用于重度慢性疼痛如癌痛和手术麻醉辅助用药。芬太尼类物质能产生欣快感,常被作为毒品滥用,具有成瘾性强、依赖性高、戒断困难等特点,大剂量使用还可导致昏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根据美国国家药物滥用数据统计中心(NCDAS)数据,2020年有42700例吸食过量芬太尼导致的死亡,占药物滥用死亡案例的53%;2021年与芬太尼相关的急诊病例约有12.3万例,在毒品相关急诊病例中排名前五,含芬太尼在内的合成类阿片药物泛滥已经成为对美国社会的危害最巨大的毒品之一。罗德岛州于2018年成为首个批准芬太尼检测合法化的州,此后已有至少20个州将芬太尼快检合法化,且这一潮流仍在美国快速推进,密西西比州、肯塔基州、宾夕法尼亚州、南达科他州今年也加入了检测合法化的阵营。   奥泰生物全球首款芬太尼快检OTC产品于美国获批,此前该产品已获批用于处方场景。2023年10月,奥泰生物公告称芬太尼尿液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获得美国FDA510K认证,是目前首款FDA510KOTC认证的芬太尼尿液检测试剂,也是FDA获批的首款不需要仪器的检测试剂产品,可在美国和认可美国FDA510K认证的国家进行销售。该产品用于定性检测人类尿液中芬太尼,检测阈值为1ng/ml,无需专业仪器和专业人员参与操作,任何人员无需处方即可购买并自行使用,仅用肉眼就能在5-10分钟内检测出被测试者尿液中是否含有芬太尼。此前奥泰生物在2023年8月的公告中表示,公司于FDA获批一款用于处方场景的芬太尼快速检测产品。   国产芬太尼快检产品蓄势待发,部分公司已初步进入美国广阔市场。除前述奥泰生物的芬太尼尿液检测试剂产品以外,国内上市公司中万孚生物芬太尼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可用于检测生物体内芬太尼,根据公司公告及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该产品获得欧洲CE注册并在美国已有销售;易瑞生物全资子公司秀朴生物拥有芬太尼药物滥用检测试剂盒(荧光层析法),该产品已经通过美国FDA510K审核,为获FDA批准的首个荧光法芬太尼检测的POCT产品。   投资建议:目前美国芬太尼类药物滥用形势严峻,对于高准确度、高灵敏度、简单快速的现场检测产品有较大的需求。目前多款国产芬太尼检测产品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建议关注后续市场销售放量情况,建议关注奥泰生物、万孚生物、易瑞生物等拥有相关快检产品布局且具有美国市场准入基础的公司。   风险提示:产品竞争风险、产品注册风险、行业监管风险、主要经营资质申请和续期的风险、法规变化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1-03
    • 2023年三季度点评:公司业绩持续向好,产品出海未来可期

      2023年三季度点评:公司业绩持续向好,产品出海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甘李药业(603087)   事件。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10%。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9.0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07%。   胰岛素制剂实现快速放量,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国内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胰岛素制剂产品实现快速放量,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国内胰岛素制剂产品销量同期增长70.06%。同时借助胰岛素集采专项落地,公司餐时(速效)和预混胰岛素产品也得到迅速放量,销售量同比增长115.57%。由此公司的产品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2022年1-9月餐时(速效)和预混胰岛素产品销量占比为43%,2023年1-9月餐时(速效)和预混胰岛素产品销量占比为54%。   公司注重研发创新,继续深耕糖尿病市场。2023年7月公司GLP-1受体激动剂GZR18开展了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头对头II期试验,旨在评估在2型糖尿病的药物有效性,并在2023年8月完成GZR18在中国针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超重适应症的IIb期临床试验的首例受试者给药,2023年9月国家药监局受理GZR18口服片剂的临床试验。胰岛素周制剂目前开发的公司仅有诺和诺德以及礼来,公司的超长效胰岛素周制剂GZR4在2023年9月完成了适应症为糖尿病的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此外,公司在2023年7月收到了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关于治疗符合系统治疗或光疗指征的成年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国际收入持续增长,产品出海未来可期。在产品出海方面,公司的甘精、赖脯和门冬三款胰岛素注射液类似药的上市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受理。并且公司成功交付首批巴西紧急招标胰岛素。公司与国际仿制药巨头山德士签订商业协议,协议约定,在三款生物类似药获得批准后,山德士将进行药品在美国、欧洲及其他特定区域的商业运作,由甘李药业负责药物开发(包括临床研究)及供货等事宜,期待三款胰岛素在海外的销售表现。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66/6.77/11.10亿元,对应PE分别为73/39/24倍。公司借助胰岛素集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主营产品胰岛素制剂实现快速放量,此外公司三款胰岛素生物类似物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得FDA和EMA获理,具有出海潜力。因此上调评级,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能与集采降价对冲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集采风险;仿制药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3
    • 重大事项点评:政策助力医疗资源下沉,公司前瞻布局持续发力

      重大事项点评:政策助力医疗资源下沉,公司前瞻布局持续发力

      个股研报
        祥生医疗(688358)   财政部发布《通知》助力西南西北地区乡镇卫生院采购医疗设备。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下达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该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西部地区距离县城较远、服务人口较多、诊疗条件有待提升的乡镇卫生院配置升级医疗设备,提升基本诊疗能力,包括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该项资金补助将用于西南西北地区为主的13地的228家乡镇卫生院,平均每家将获得200万的补助资金。   祥生医疗提早布局县域乡村基层医疗的超声市场。祥生医疗布局国内基层医疗市场,2022年开始加速渗透,未来目标是逐步渗透2000个县域市场和西南西北地区乡村市场。为促进县域医共体上下级医院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祥生医疗自研5G诺亚超声远程质控系统,并应用在远程会诊与远程质控教学两大场景,实现影音实时传输、功能实时交互、离线远程会诊、病例智能管理,更好助力县域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   祥生医疗突出便携化和智能化,AI算法画龙点睛。公司产品在便携化上持续迭代,打造了全球最轻薄的SonoAir笔记本超声,和真正随身携带的系列掌上超声。软件上公司超前布局AI算法研发和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的智能化软件,作为唯一数据获取者和中国医学超声人工智能联盟合作,建立数据资源核心壁垒,目前布局心脏、乳腺、妇产科等重要专科在内的6个病种的辅助诊疗,并在4个病种上实现突破。公司有望凭借AI算法辅助诊断使便携超声在乡村卫生院的应用场景落地。   投资建议:财政部补助政策有望帮助公司快速打开国内基层市场,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基于公司的差异化竞争战略,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2.36亿元、3.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5%、28.7%、28.3%,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25、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便携超声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和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落实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层需求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AI算法研发及获批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3
    • 医药行业点评:AD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关注AD相关产业链

      医药行业点评:AD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关注AD相关产业链

      医药商业
        事件 1:10 月 31 日, CDE 官网显示,礼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donanemab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此前 NMPA 已授予 donanemab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用于治疗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以及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事件 2: 10 月 31 日, NMPA 发布一系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其中,绿叶制药的 5.1 类进口化药利斯的明透皮贴剂(一周 2 次)获批上市。   AD 患者人群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认知正常和 AD 痴呆的中间阶段,具有向 AD痴呆转归的高可能性。 WHO 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 5500 万痴呆症患者,其中 60%-70%为 AD 患者。 2022 年美国 65 岁以上的 AD 患者约有 650 万,并且预计到 2060 年将增长至 1380 万。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中 AD 患者约为 983 万人, MCI 患者约为 3877 万人。   礼来 Donanemab 已经于 2023 年第二季度向 FDA 提交了上市申请。Donanemab 能够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沉积中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从而促进患者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清除。 2023 年 5 月,礼来宣布 donanemab治疗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 III 期 TRAILBLAZER-ALZ 2 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礼来已经在今年第 2 季度向 FDA 递交 donanemab 的上市申请,以寻求加速批准。 TRAILBLAZER-ALZ 2 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 期临床研究,主要分析人群(n=1182)为 tau 蛋白水平中等且有明显 AD 临床症状患者。主要终点是 AD 综合评定量表(iADR,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从基线到 18 个月的变化。结果显示, 接受 donanemab 治疗组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 iADRS 评分下降速度减缓了 35%(p<0.0001); 18 个月时, donanemab 组 CDR-SB 评分较安慰剂组下降速度减缓了 36%(p<0.0001);ADCS iADL 评分显示, 18 个月时, donanemab 组疾病进展速度延缓了 40%(p<0.0001)。此外, donanemab 可以将患者疾病进展到下一阶段的风险降低了 39%(HR=0.61; p<0.001)。   LY03013 是利斯的明创新贴剂剂型。 利斯的明是用于治疗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轻、中度痴呆症的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 其改善记忆和思维等认知功能可通过增加大脑中某些天然物质的数量,并放大神经细胞之间的沟通通道,而神经细胞在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活性较弱。 利斯的明在临床应用中以口服制剂和贴剂形式为主。 LY03013 由绿叶制药德国子公司 Luye Pharma 的透皮释药技术平台自主研发从而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已在欧洲多国获得上市许可。   投资建议: 关注 AD 领域药物研发进展,关注恒瑞医药、先声药业、 绿叶制药、 长春高新、 新华制药、康缘药业、东阳光、通化金马等; AD 筛查与诊断方向关注造影剂、 AD 检测试剂盒等方向,东诚药业、诺唯赞、热景生物等。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等,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1-02
    • 疫苗行业点评:海外带和RSV疫苗销售超预期,关注大单品机遇

      疫苗行业点评:海外带和RSV疫苗销售超预期,关注大单品机遇

      化学制药
        事件:2023年FDA批准GSK和辉瑞RSV疫苗上市,上市后首个季度GSK和辉瑞分别实现7.1亿英镑和3.75亿美元的销售额,实现疫苗大单品的快速放量。另外一款全球疫苗大单品带状疱疹疫苗,GSK最新公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2023Q1-Q3销售额达到25.38亿英镑,同比增速16%,2023Q3销售额8.25亿英镑,同比增速9%。   国内RSV疫苗市场亟待开启,关注智飞生物与GSK的合作协议,共同推进RSV疫苗在中国市场的开发和推广。国内尚无RSV疫苗上市,2022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国内接种适龄人群(60-74岁人群)数量在1.97亿人左右,国内RSV疫苗需求急需满足。GSK的RSV疫苗在2023年6月国内获批临床,建议关注大单品RSV疫苗在国内的上市节奏以及上市后的快速放量。同时,GSK将优先在中国大陆就RSV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生物的独家合作伙伴。   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呈双寡头格局,竞争格局良好。中国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分别为GSK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以及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感维。Shingrix几乎占据全球100%带状疱疹疫苗市场,2022年销售额达29.58亿英镑,同比增长72%。智飞生物获得GSK带状疱疹疫苗在国内的独家经销权,2024-2026年最低年度采购金额总和超过200亿元。百克生物的感维于2023年1月获批上市,并于2023年4月首次获得批签发,实现快速放量。基于带状疱疹疫苗的潜在增长空间的良好的竞争格局,目前带状疱疹疫苗研发品种较多,且重组亚单位疫苗更受青睐。绿竹生物的自主研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于2023年9月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研发进度相对领先。   投资建议:目前我国带状疱疹接种率较低,RSV疫苗无产品上市,随着疫苗大单品的上市、公众接种意识提高,预计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和RSV疫苗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张,建议关注智飞生物、百克生物、绿竹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1-02
    • 2023年三季报点评:滋补龙头业绩稳健兑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三季报点评:滋补龙头业绩稳健兑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事件:东阿阿胶公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Q3公司营业收入12.61亿元(YOY+3.32%),归母净利润2.53亿元(YOY+23.42%),扣非归母净利润2.10亿元(YOY+13.51%)。   业绩稳健增长,净利润表现亮眼。2023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4.28亿元(YOY+12.53%),归母净利润7.84亿元(YOY+52.79%),扣非归母净利润7.00亿元(YOY+54.86%)。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得益于销售收入增长及毛利率提升等因素带动净利润增加。   销售收入增加叠加毛利率提升,拉动营业利润增长。2023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25.91亿元(YOY+5.54%),销售毛利率70.94%,较上年同期上升近3.4pct,营业利润9.60亿元(YOY+53.82%),主要系销售收入增长及毛利率提升等因素带动营业利润增加所致。单Q3来看,2023Q3公司营业总成本10.25亿元(YOY+8.07%),销售毛利率71.96%,较上年同期上升近2.4pct,营业利润3.12亿元(YOY+16.27%)。   公司现金流充沛,销售费用率略有上升。2023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8亿元(YOY-0.0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亿元(YOY+120.16%),本期购买理财资金较同期减少所致;截至2023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0.55亿元(YOY+51.47%)。2023Q3公司销售费用率44.88%,同比上升8.3pct;管理费用率6.09%,同比下降1.6pct;财务费用率-2.05%,得益于货币资金较同期增加,提高存款资金收益。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滋补类龙头品牌,构建“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业务模式,推进阿胶类中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1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9/24/2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毛驴养殖低于预期;驴皮价格大幅上涨;阿胶块销量下滑;新产品放量低于预期;政策变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 2023年三季报点评:小分子CDMO、新兴业务双轮驱动,打造一站式新药服务平台

      2023年三季报点评:小分子CDMO、新兴业务双轮驱动,打造一站式新药服务平台

      个股研报
        凯莱英(002821)   事件:10月30日,凯莱英发布2023年三季报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3.83亿元,同比下降18.29%,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24.51%;归母净利润22.10亿元,同比下降18.77%;扣非归母净利润20.36亿元,同比下降24.14%。Q3公司实现营收17.62亿元,同比下降36.41%;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比下降46.60%;扣非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下降52.48%。   小分子CDMO业务稳健成长,持续提高合作粘性和服务深度。前三季度小分子CDMO收入55.65亿元,同比下降22.01%,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25.45%,来自跨国制药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6.51%。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224个临床前及临床早期项目、52个临床三期项目和34个商业化项目,在临床三期项目中战略性储备潜在重磅靶点,包括GLP-1、KRAS、JAK、TYK2等,提高持续获取重磅药商业化订单的能力。   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新兴业务,打造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公司将小分子领域相关优势推导到化学大分子、临床研究服务、制剂、生物大分子、合成生物技术等新业务领域,前三季度新兴业务实现收入8.13亿元,同比增长21.05%。(1)化学大分子CDMO重点发展寡核苷酸业务,上半年承接新项目17个,正在开展2个验证生产项目;多肽业务方面上半年新承接9个项目,持续加速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预计到2024年上半年固相合成总产能将超过10000L,可满足百公斤级固相多肽商业化生产需求。(2)临床研究业务加大客户和项目拓展力度,在CGT等优势领域新增24个项目,覆盖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截至2023年上半年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项目375个,其中2期及以后的项目127个。(3)制剂业务上半年进行中项目订单120个,其中21项为NDA项目,公司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现场核查PAI与GMP符合性动态检查,具备从临床到商业化生产的能力。(4)生物大分子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上半年在手订单43个,其中IND项目14个、BLA项目1个;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中后期项目,上半年承接3个海外IND项目订单并且获取首个一体化服务ADC项目的BLA订单,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4/30.00/38.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服务的主要创新药退市或被大规模召回风险、临床阶段项目运营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汇率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31
    • 2023年三季报点评:Q3实验用猴价格总体稳定,实验室业务增长稳健

      2023年三季报点评:Q3实验用猴价格总体稳定,实验室业务增长稳健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事件:2023年10月30日,昭衍新药发布2023年三季报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24.34%;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48.17%;扣非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48.62%。单季度看,公司Q3实现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15.11%;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9.18%;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降10.04%。   三季度实验用猴价格总体企稳,实验室服务业务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净损失为10084.80万元,Q3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贡献净利润为8213.96万元,主要系生物资产出生及自然生长带来的收益,第三季度食蟹猴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实验室业务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贡献净利润为30886.27万元,同比增长16.03%。公司可提供新药从临床申报至注册上市的全流程、高效率、高质量非临床研究服务,2023年上半年苏州昭衍顺利通过了国家药监局GLP复查和农业农村部兽药审评中心对兽药项目的GLP检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新签订单短期波动,新产能建设为业务执行和业绩增长提供保障。国内医药行业在今年前三季度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整体处于低谷期。公司新签订单也存在一定的短期波动,前三季度整体新签订单约18亿元,Q3新签订单约4.8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约36.6亿元,未来业绩确定性较强。截至上半年苏州昭衍II期20000平米设施已完成布局规划,其中12000平米设施已在施工设计,预计2023年下半年陆续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通量和服务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中国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龙头企业,核心非临床评价业务保持市场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3/9.87/12.7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20/16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