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03)

    • 医药行业周报:海外早期提案造成短期市场扰动,风险较小且可控

      医药行业周报:海外早期提案造成短期市场扰动,风险较小且可控

      化学制药
        医药周观点:海外早期提案造成CXO板块股价短期大幅波动,我们认为风险较小且可控,市场情绪的杀跌带来长期配置的机遇。该提案非常早期,且多项内容与事实差异较大,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概率非常小;另一方面,后续还要经历众参两院多项内部讨论修改,整体风险可控且有多个可持续观察的时间节点。   1)CXO:美国一项早期提案涉及药明康德(尚未进入CommitteeMeetings阶段)造成股价短期波动,短期市场情绪波动不改长期成长确定性。海外CDMO龙头LONZA和三星生物发布2023年报,商业化项目收入稳健增长。看好仿制药CRO板块业绩持续释放,订单持续高景气,分成类业务进入拐点向上周期。2)医疗设备与IVD:设备方面关注两个方向:一是虽然美国提出要对基因测序类的国内公司进行制裁,但该海外提案尚处早期,通过概率较小,我们仍推荐关注高端医疗设备的全球化市场,二是由于飞利浦呼吸机退出美国市场,建议关注怡和嘉业和美好医疗。IVD方面关注国内的集采政策落地后具体情况推进和在海外市场的仪器铺货及单产情况,如迈瑞医疗、新产业和亚辉龙等。3)创新药: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在中国获批上市,关注GLP-1领域国产药物进展;强生EGFR/c-MET双抗在中国申报上市,吉利德TROP2ADC戈沙妥珠单抗治疗NSCLC的III期临床未达到OS重点,关注双抗及ADC领域研发进展。4)中医药:南方省份流感检测阳性率仍较高,关注呼吸道疾病终端需求,长期建议关注板块国企改革进程、业绩稳健增长和高分红属性。5)疫苗与血制品:中长期关注二类苗大单品,如带状疱疹疫苗、HPV疫苗、RSV疫苗等产品需求的提升。血制品行业资源属性强,行业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关注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6)医药上游供应链:24年关注模式动物出海的系统性高增长机遇及部分龙头公司盈利能力触底反转产生的潜在预期差,创新药行情回暖,投融资底部回升,国内竞争环境开始转好,叠加海外市场开拓,有望带动2024年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以及出海节奏。7)医疗服务:离焦镜对于视力防控的效果逐步凸显,又以其高性价比及便利性占优,逐步成为视光防控的主流方式之一,离焦镜入门门槛低,有望吸引更多患者,眼科医疗机构将受益于离焦镜此类新技术的普及;屈光手术需求仍然存在,但消费者在选择众多的情况下追求品牌、服务以及技术的极致性价比,各机构均采取以价换量的营销模式,头部品牌有望受益于此。8)线下药店:门诊统筹政策陆续落地实行,随着门诊统筹管理药房渗透率提升带来人流量提升,24Q1有望优于预期,建议重点关注。9)高值耗材:短期关注流感潮汐下呼吸道POCT快检产品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及关节、创伤、脊柱的政策周期影响,看好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小支架领域的系统性成长空间,其次关注康复领域潜在业绩兑现机会。10)原料药:需求端原料药去库存因素逐渐进入尾声,关注部分需求态势向好的重点产品如列净、沙班等的价格变化趋势。近期建议重点关注减肥药产业链相关原料药公司,关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转型企业制剂业务拓展进度。11)仪器设备:肝脏弹性检测设备检测有望受益于NASH新药获批和glp-1药物适应症拓展;关注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政策落地(24Q2的预期)节奏和进度。12)低值耗材:关注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关注GLP-1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   医药政策跟踪: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允许生物医药新产品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赛托生物、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迈得医疗、老百姓、益丰药房、可孚医疗、三诺生物、诺泰生物等。   风险提示: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01-28
    • 医药行业点评:政策利好境外药品转境内生产,看好国产CDMO龙头

      医药行业点评:政策利好境外药品转境内生产,看好国产CDMO龙头

      化学制药
        事件:1月24日,国家药监局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已在境内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相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利好中国优质产能进入全球供应链。   《征求意见稿》优化了境内上市、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上市注册申请程序。(1)已在境内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应由境内申请人按照药品上市注册申请的要求和程序提出申请。(2)已在境内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相关药学、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资料可提交境外生产药品的原注册申报资料,并提交转移至境内生产的相关研究资料。(3)对原研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审批适用范围。   药监局持续出台多项文件来指导、优化和支持已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2009年518号文规定了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按照技术转让补充申请的程序进行申报。2021年药监局发布《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已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按照仿制药上市注册申请   申报,可以简化申报资料要求,在参比制剂认定等方面也给予特殊规定,具体申报资料要求由药审中心另行制定。2023年3月药监局进一步起草《已上市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申报资料要求(化学药品)(征求意见稿)》,规定境内上市、境外生产的化学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按照4类化药提出上市注册申请,并且制定相应申报资料要求,明确了与仿制药申报资料要求相比可简化或免于提供的相关材料。2023年12月药监局起草《已上市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申报资料要求(治疗用生物制品)(征求意见稿)》,规定境内上市、境外生产的生物制品转移至境内生产按照3.4类治疗用生物制品提出上市注册申请。   境外生产药品转境内生产迎来政策利好,中国优质产能有望加速进入海外药企供应链。政策端持续利好境外药品转境内生产,中国拥有大量国际标准的优质产能,可以满足全球供应需求,海外客户将加速与中国头部CDMO合作,本土CDMO有望承接全球商业化生产项目。   投资建议:本次《公告》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和提高药品可及性,优化已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向境内生产转移。我们看好国内CDMO龙头和具有国际产能的出海型仿制药企,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普利制药、健友股份。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风险;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申报风险、需求下降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1-26
    • 医药行业点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积极支持医药研发创新

      医药行业点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积极支持医药研发创新

      化学制药
        事件: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该综合改革试点制定整体分为七个部分,共23项政策。其中涉及医药健康相关的政策共3项,涉及新药定价、生物医药前沿科技伦理规则、持续优化药品管理。   《方案》提出23条改革举措,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方案》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人才高地建设、政府职能转变、超大城市治理等事关改革开放全局的五个重要方面,明确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任务、主攻方向和突破路径,为浦东新区引领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   支持创新药及器械发展,生物医药新产品可参考国际同类药品定价。第三部分,第五项政策明确表示,要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建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临床科研合作,依照有关规定允许生物医药新产品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符合国际医学伦理和管理运营规则的长三角医用组织库。建立以企业家为主体的重点产业首席制造官制度。制定场景创新计划并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开放,举办场景驱动的全球技术转化大赛。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专利布局。   建立协同审查机制,构建伦理审查快速通道。第三部分,第六项政策明确表示,要完善开放合作的国际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制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全球重大前沿科技领域伦理规则,建立协同审查机制,构建伦理审查快速通道。深化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建设世界前沿科学交流中心。依托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展重大共性科技问题研究。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完善项目决策、运行管理、绩效评价、财政资助等配套机制。推动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支持海外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浦东新区设立重大技术前瞻性创新基地,鼓励跨国企业设立研发中心。   构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持续优化药品管理。第六部分,第十七政策明确表示,建立高品质民生服务供给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持续优化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建设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扩大医疗健康服务开放。支持国际医疗机构以合资或者合作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投资建议:《方案》表明国家鼓励创新药械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推动构建支持创新药械研发、生产、销售、临床应用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我们看好医药政策持续引导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科伦药业、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康诺亚、博瑞医药,微创机器人、微电生理、微创脑科学、心脉医疗,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等。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风险;政策监管风险;医保控费风险;市场销售风险;研发申报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1-25
    • 医药政策系列专题(二):2023医药政策年度回顾:持续支持,“提质”与监管并重

      医药政策系列专题(二):2023医药政策年度回顾:持续支持,“提质”与监管并重

      化学制药
        医药政策从供给端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近几年围绕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的医疗改革持续推进,行业不断规范发展。其中,医药相关政策从供给端出发,从药品研发、上市审评、合理用药、质量监管等环节全方位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   创新药:加速审评,研发“提质”。(1)加速审批:2023年3月CDE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继续鼓励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创新研发进程,加快创新药品种审评审批速度。2023年,127个创新药首次批准上市,批准上市数量突破了历史新高。(2)研发“提质”:2023年CDE各项技术指导原则频出,对企业研发路径、临床试验设计、申报上市数据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整体标志着国内创新药研发进入了“提质”阶段。(3)此外,国家卫健委发布第四批鼓励研发儿童药清单公示,CDE进一步提升对儿童用药安全的监管。   中医药:全方位政策持续鼓励。(1)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中医药振兴发展目标。(2)注册审批方面,2023年2月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加快推进完善“三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辩证处理好中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系统阐释了中药注册分类研制原则要求,并明确了中药疗效评价指标的多元性。(3)中药饮片方面,截至2023年6月8日,已经颁布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总计248个,2022年9月公示的19个品种(第二批)预计也将正式颁布,头部提供高质量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的企业有望获益。(4)中医服务方面,多政策鼓励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与振兴,包括规范中医类诊所职能、保障中医类诊所备案工作按部就班,规范中医药保健服务、界定养生保健机构诊疗范围,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具备丰富经验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基药目录:新规出台,“986”加强基药考核。新版基药目录调整在即,新规强调中西药并重并新增儿童药目录。国家卫健委《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明确了基药目录的制定程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986”政策,加强各级医院对基药使用的考核。关注后续新版基药目录落地情况及相关新老目录品种的变化带来的投资机遇。   加强合理用药和药品监管。2023年国家卫健委确定了《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包括30个品种,多为临床疗效确切且用量较大药品。国家卫健委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系统梳理和明确了我国药品标准体系的构成。国家药监局信息中心编制了《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给出了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组成、结构以及标准明细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行业专家编制了《药品网络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围绕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人员、职责等方面,对于药品网络经营质量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家药监局组织对《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持续加强药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   投资建议:看好医药政策持续引导支持行业发展,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诺亚、科伦药业、通化东宝、甘李药业、智飞生物、百克生物、华润三九、昆药集团、达仁堂,药明康德、阳光诺和、百诚医药等。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风险;政策监管风险;医保控费风险;市场销售风险;研发申报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01-24
    • 小方制药招股说明书梳理:外用药市场领导品牌,丰富产品线稳定拓展市场

      小方制药招股说明书梳理:外用药市场领导品牌,丰富产品线稳定拓展市场

      化学制药
        小方制药:行业领先的外用药品牌。公司于1993年成立,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行业,产品覆盖消化类、皮肤类和五官类等细分领域,为国内领先的老牌企业,多类产品市场份额多年领先,为传统的家族经营企业。公司业绩较好,收入持续增长,多个主营产品市场领先。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4.02和4.57亿元,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归母净利润由2020年的1.60亿元上涨至2022年的1.75亿元,其中2021年归母净利润下滑至1.26亿元,由于公司年内计提股份支付所致。截至2022年底,公司主营消化类、皮肤类、五官类产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11、1.31和0.23亿元,三年内持续增长,消化类产品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产品包括开塞露、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水杨酸软膏、呋麻滴鼻液、碘甘油、硼酸洗液等,2022年上述产品市场份额分别为16.42%、42.61%、74.93%、91.59%、42.71%、96.16%和99.89%,连续多年为行业首位。   外用药市场稳中有进,行业迎转型升级浪潮。据统计,我国外用药销售额由2017年的594.2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745.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63%,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国内制药行业创仿结合发展战略逐步推进,行业正处在关键转型期,预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营销服务水平高,品牌价值持续增长。1)核心技术赋能生产产业化,自动化驱动发展。公司拥有三大核心技术,分别为混悬液灌装技术、乳化分散技术和自动化生产技术,拥有两项独家生产工艺和制备技术,可自主生产苯扎溴铵酊和复方硼砂含漱液两项全国独家药品批准文号产品。2)产品竞争力强劲,品牌知名度高。各产线产销量保持高位,溶液剂生产线过饱和。2020-2022年公司三大产线合计维持在96%以上的产销率,整体回暖。截至2023年9月1日,公司已有药品批文63个,其中12种药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8种药品收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公司产品主要布局于导泻类、皮肤类和五官类药品,其中导泻类药物开塞露和皮肤类药物炉甘石洗剂及氧化锌制剂均处于行业内高幅领先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客户粘性强。公司搭建了较为全面的销售网络,已与多家全国及区域性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全国主要的医药流通企业。3)在研在建项目持续布局,稳定拓展市场。在研数量丰富,以创新改造为主提升生产效率合作研发新药品,持续增加产品品类,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夯实公司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基地建设中,产能有望大幅扩增,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收。   募集资金项目用途:公司计划募集资金8.32亿元,用于扩大公司产能、丰富产品线、强化品牌形象。公司拟实施新建设外用药生产基地项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拟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公司技术和品牌优势,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实施营销体系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完善营销网络,强化品牌形象。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企业研发压力较大;药品价格下降压力;经销商管理和维护风险;药品安全性导致的潜在风险;产品相对集中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1-24
    •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23年业绩超预期,主品牌调整成效渐显,第二品牌恋火持续高增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23年业绩超预期,主品牌调整成效渐显,第二品牌恋火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丸美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业绩超预期增长。2023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0-3.3亿元,同比增长72%-8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2.5亿元,同比增长62%-84%。23Q4,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133%-18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0.9亿元,同比增长35%-99%。公司2023年利润变动主要系:1)公司积极推进线上渠道转型,较好地把握全年营销节奏,预估营业收入增长将超30%,其中丸美品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内容电商增长超100%,第二品牌PL恋火增长超100%;2)公司坚定分渠分品,推行心智大单品策略,优化产品结构,降本提效。   品牌调整成效渐显,23年主品牌丸美的内容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1)产品端,丸美品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瞻性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等抗衰效果领先的新成分,持续保障公司旗下产品的抗衰效果;同时稳步推进精简长尾SKU,聚焦小红笔眼霜、小紫弹眼霜、双胶原眼霜、小金针次抛等抗衰大单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提升运营效率。2)渠道端,积极推动线上渠道转型,重点发力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依托兴趣内容完成品牌种草与心智建设,助力线上渠道长期稳健增长。此外,公司坚定推行分渠分品,天猫主推大单品、抖快主推套组、线下CS&百货渠道主推高定系列、KKV与商超主推小份试用装,渠道精细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3)营销端:丸美积极合作超头KOL和中腰部达人、邀请明星代言,借力粉丝经济破圈,23年3月合作杨笠共同发布《眼光高,错了吗》态度视频,4月官宣王安宇为双胶原眼霜代言人,8月合作戚薇共创《女孩别怕太显眼》女性态度宣言片,品牌势能持续提升。   恋火持续高增,23年收入同比增长超100%,构筑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恋火为聚焦底妆细分赛道的国货新锐彩妆品牌,1)产品端,通过“蹭不掉”和“看不见”粉底液等产品塑造高质极简的“底妆心智”,并积极拓展粉霜、气垫、粉饼等品类,满足不同肤质消费者对不同遮瑕力和滋润度产品的需求。2023年,恋火推进大单品看不见粉底液和蹭不掉粉底液的升级,同时推出看不见遮瑕膏、蹭不掉气垫、蹭不掉粉饼、蹭不掉散粉、蹭不掉妆前霜等新品,品牌底妆产品矩阵持续完善。2)渠道端,恋火重点布局线上渠道,完善抖音、淘宝等销售平台,深度合作李佳琦、张凯毅等头部达播促进产品销售,并在多平台搭建自播间承接达播流量,进一步提升销售效率;同时,恋火积极拓展线下渠道,进驻调色师、KKV、屈臣氏、研丽等线下新兴美妆集合店,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助力长期增长。3)营销端,恋火“看不见”和“蹭不掉”两大核心产品系列签约李梦为代言人、联名热门动漫IP,加大底妆产品宣传;同时合作测评博主科普产品功效与产品力,进一步助力品牌渗透底妆赛道,强化品牌“底妆心智”。未来,恋火品牌将继续依托差异化定位底妆赛道和持续的强内容营销打造大单品,带动品牌势能和销售同步提升,开辟公司第二增长极。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眼部护理及抗衰领域龙头企业,主品牌丸美积极调整渠道与产品结构恢复稳健增长,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差异化深耕底妆赛道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公司未来品牌力、产品力提升驱动收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4.22、5.29亿元,现价(2024/1/22)对应PE分别为36X、27X、2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发不及预期;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23
    • 医药行业周报:行业拐点将至,仿制药CRO价值回归

      医药行业周报:行业拐点将至,仿制药CRO价值回归

      化学制药
        医药周观点: 一季度重点关注本土药品创新研发服务,相关细分板块仿制药分成类业务进入拐点向上阶段, 1 类创新品种随着临床的逐步推进,也将陆续进入收获期。新药研发方面,关注眼科重点大单品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研发进度,看好相关产品获批、放量带来的巨大成长空间。   1) CXO: 关注海外需求持续边际回暖。 看好仿制药 CRO 细分板块业绩持续释放,订单持续高景气,分成类业务进入拐点向上周期。 2)创新药: 1 月 1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人口数据,人口总量减少,城镇化比例提升,建议关注“银发经济”和老龄化相关方向,如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及诊断方向、老花眼方向等。 3)中医药: 流感检测阳性率仍较高,关注呼吸道疾病终端需求,长期建议关注板块业绩稳健增长和高分红属性。 3)中医药: 流感检测阳性率仍较高,关注呼吸道疾病终端需求,长期建议关注板块业绩稳健增长和高分红属性。 4)疫苗与血制品:中长期来看,疫苗板块关注二类苗大单品,如带状疱疹疫苗、 HPV 疫苗等产品需求的提升。血制品行业资源属性强,行业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关注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 5)医药上游供应链: 创新药行情回暖,投融资底部回升,国内竞争环境开始转好,叠加海外市场开拓,有望带动 2024 年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重点关注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以及出海节奏。 6)医疗设备与IVD: 设备方面关注高端设备出海,如联影医疗和华大智造; IVD 方面关注国内的集采政策落地后具体情况推进和在海外市场的仪器铺货及单产情况,如迈瑞医疗、新产业和亚辉龙等。 7)医疗服务: 建议重点关注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或形成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细分板块。 8)线下药店: 门诊统筹政策陆续落地实行,随着门诊统筹管理药房渗透率提升带来人流量提升, 24Q1 有望优于预期,建议重点关注。 9)高值耗材: 关注流感潮汐下呼吸道 POCT 快检产品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及年报一季报兑现机会,短期推荐基本面较强的电生理、神经介入、外周和大支架领域,其次关注运动医学国家集采及关节集采续约谈判中有望出现积极变化的骨科领域国产龙头公司,明年关注集采影响出清后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脊柱领域。 10)原料药: 关注具有多层次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及产业链延伸方向,以及产品价格有望率先反转的肝素及沙坦领域重点公司。 11)仪器设备: 关注临床检测设备增量市场机会,肝脏弹性检测设备检测有望受益于 NASH 新药获批和 glp-1 药物适应症拓展,科学仪器下游应用不断拓展深化,关注产业东风下国产龙头的业绩兑现机会,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和检测项目拓展双重利好加入放量。 12)低值耗材: 关注 GLP-1 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丁腈手套行业下游需求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   医药政策跟踪: 1 月 1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人口数据,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208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比上年末提高 0.94 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成都先导、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诺泰生物、阳光诺和、百诚医药、万邦医药、普蕊斯、祥生医疗、迈得医疗、可孚医疗、三诺生物、赛托生物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01-22
    • 事件点评:再生注射剂AestheFill正式获批,医美产品矩阵日臻完善

      事件点评:再生注射剂AestheFill正式获批,医美产品矩阵日臻完善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事件概述: 1 月 22 日, 江苏吴中发布公告,其孙公司达透医疗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布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AestheFill 正式获批。    “医美再生注射剂“AestheFill 在全球拥有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且市场销售反馈良好。 ①产品介绍: AestheFill 产品为韩国知名医美企业 REGEN Biotech, Inc.研发的一款“医美再生注射剂”,由 PDLLA 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 “医美再生注射剂” 是以生物刺激性材料为主要成分,通过微球刺激人体自身胶原蛋白的再生从而起到重塑紧致、美容抗衰作用的皮肤填充剂,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上市的医美再生注射剂主要产品的微球粒子可分为 PLLA、 PDLLA、 PCL 和羟基磷灰石四类, PDLLA微球由于呈海绵状多孔微球结构的特性,相同质量下体积更大,即刻塑形效果更为明显,且可以促进胶原纤维沿着多孔微球结构生长进微球内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胶原蛋白的再生, 对比 PLLA 看,PDLLA 的微球粒子是有多个微孔的海绵状微球,体积量大,具有更强支撑能力和更快速刺激胶原蛋白的能力; PDLLA 刺激胶原蛋白生成速度仅需 2-3 周, 刺激胶原蛋白再生速度快于 PLLA(2-3 个月)、 PCL(1-3 个月)及羟基磷灰石(2-3 个月); 此外, PDLLA 在全球拥有丰富的多浓度使用临床经验,可根据面部不同组织的软硬程度制定多种浓度的复配方案,实现个性化定制,在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又称“百变童颜” 。 ②海外销售情况: AestheFill 产品 2014 年首次在韩国获批上市,目前已在全球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 年中国医美再生注射剂行业概览》, AestheFill 在中国台湾地区“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以近 30%的份额排名第一,且终端价格区间高于同类“医美再生注射剂”产品 Sculptra 和 Ellansé。    再生材料产品认知度持续提升,看好新品推广提供新增量。 2021 年,国内三款再生材料的医美产品获批上市,消费者端教育不断强化, 同时随着产品在医美机构的布局持续深入,加速提升消费者对再生材料的认知,吸引更多企业布局再生材料市场,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据头豹研究院,预计到2027 年,中国大陆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空间(按机构进货价计算)可达 115.2 亿元, 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约 31.2%。 2023 年 7 月,爱美客推出再生材料新品如生天使,主打面部轮廓紧致与柔美化(与濡白天使外轮廓支撑与内轮廓高光塑造形成差异化互补),不同再生材料产品在注射层次、打法与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产品的应用与推广需要时间进行充分的消费者教育,以达到最好的注射效果。爱美客、 长春圣博玛与华东医药少女针已具备较强的医生教育和消费者认知度, Sculpture 在海外市场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AestheFill 可结合即时填充与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双重效果,具有安全、自然、百变、速溶的特点,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看好新品推广提供新增量。   依托药企基因快速切入医美赛道,重点聚焦非手术类医疗美容上游产品端。 1)进口+自研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端医美产品管线矩阵。 ①通过尚礼汇美稳步推进其引进的韩国医美企业 Humedix最新一款注射用双相交联含利多卡因透明质酸钠凝胶产品的临床工作,截至 23H1,已完成临床入组;②通过达透医疗稳步推进其引进的韩国公司 RegenBiotech,Inc 一款聚双旋乳酸产品 AestheFill的注册工作,已获得 NMPA 证书, 据公司公告, AestheFill 产品注册证的取得,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医美生科产品在国内市场拓展与综合竞争力,公司已准备好 AestheFill 的上市相关推广工作,预计将于 2024 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 在自主研发方面,完成利丙双卡因乳膏和去氧胆酸注射液两款药物的立项工作,分别对应表皮麻醉和局部溶脂。公司还完成了两款重组 III 型胶原蛋白填充剂的立项工作。 公司高端医美产品管线进展: 外科整形用聚乳酸填充物(进口代理) /注射用双相交联含利多卡因透明质酸钠凝胶(进口代理) /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去氧胆酸注射液/利丙双卡因乳膏分别处于 CMDE 技术评审/临床阶段/实验室研究/仿制药药学研究/仿制药药学研究阶段。 2)深度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及产业化。 充分发挥生物制药厂的经验优势,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布局重组胶原蛋白领域。 2022 年 7 月,吴中美学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成立了“生物与分子智造平台-吴中美学重组胶原蛋白联合实验室”,开展重组胶原蛋白创新型研究。 公司从海外独家引进了具备三聚体结构的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合成技术。 3)快速组建经验丰富、执行力一流的研产销团队。 围绕研发、生产、营销三个环节不断引入高端人才,医美板块合计员工人数超 40 人。   盈利预测: 公司具有深厚药企基因,发力布局医美业务,有望在高成长赛道拉动整体利润上行。预计 24-25 年公司实现营收 28.32 与 31.74 亿元, 分别同比+24.0%与+12.1%;归母净利润为 1.38与 1.81 亿元,对应 24-25 年 PE 为 42 与 32 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22
    • 首次覆盖报告:主品牌蓄力调整可期,恋火打开彩妆第二增长曲线

      首次覆盖报告:主品牌蓄力调整可期,恋火打开彩妆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丸美股份:眼部护理龙头,多品牌战略促成长。 公司成立于 2002 年,旗下拥有丸美、恋火和春纪三个品牌,其中 1)丸美:定位中高端,聚焦眼部抗衰,贡献公司主要收入, 22 年营收占比~80.8%; 2)恋火: 17 年控股品牌, 19 年完成并购, 21 年品牌焕新定位新锐彩妆,主营底妆类产品, 22 年营收占比~16.5%; 3)春纪:大众护肤品牌,以“天然食材养肤”为理念, 22 年营收占比~2.7%。股权结构方面,公司整体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实控人孙怀庆夫妇合计持股 80.8%,董事长孙怀庆先生等核心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美妆行业从业及企业管理经验,有望赋能公司长远发展。   主品牌丸美蓄力调整:精简长尾 SKU、聚焦抗衰大单品、前瞻布局重组胶原,渠道结构调整与分渠分品精细化运营,营销加码品牌势能持续提升。 1)产品端: 丸美品牌诞生于 2002 年,深耕眼部护理及抗衰主线,针对不同层级消费群体需求,打造多元产品矩阵; 20 年开始精简品牌长尾 SKU,聚焦小红笔眼霜、小紫弹眼霜、双胶原眼霜、小金针次抛等科技引领的眼霜和精华品类心智大单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瞻性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等抗衰效果领先的新成分, 持续保障公司旗下产品的抗衰效果。 2)渠道端: 品牌从线下起家, 20 年开始转型布局线上渠道,重点发力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 把握线上渠道红利,同时逐步调整电商团队转代运营模式为自营模式, 助力线上渠道高速长期稳健增长。此外, 21 年,公司根据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场景与目标人群的不同实行分渠分品策略,天猫主推大单品、抖快主推套组、线下 CS&百货渠道主推高定系列、 KKV 与商超主推小份试用装,渠道精细化运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3)营销端: 公司营销基因深厚,早年通过“弹弹弹,弹走鱼尾纹”定义丸美=眼霜的早期品牌心智,近两年公司进行产品梳理后, 品牌通过明星代言、节目冠名、梯媒投放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以眼霜节等主题活动为支点,推出态度短片、引发话题热议,进行情感营销增强用户粘性;以“自播+达播”组合拳转流量为销量,完成“曝光→种草→转化”的闭环营销。公司前期进行一定费用投放,带动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亦着力建设品牌势能, 中长期来看,持续积累的品牌势能有望转化为长期增长动能,费用投放效率提升,实现收入快速提升(扩规模)→利润快速提升(提盈利) 的收入与利润的高增。   恋火: 聚焦底妆细分品类的国货新锐彩妆品牌, 构筑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面部彩妆为彩妆市场最大细分赛道,而底妆在面部彩妆中规模占比最高(MAT2023 淘宝天猫平台底妆 GMV 约占面部彩妆的 89%),市场空间较大;同时由于产品使用频率高、与脸部接触面大、接触时间长,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消费粘性较色彩类产品更强,品类价值高;在我国国货品牌市占率提升的趋势下,恋火前瞻性调整品牌策略,深耕底妆细分赛道,推出蹭不掉和看不见两大底妆系列,覆盖粉底液、粉霜、气垫、粉饼等品类,满足干敏油皮不同底妆需求;根据久谦数据, 2023 年恋火在抖音、天猫的 GMV 分别同比+138%、37%,恋火前瞻性布局底妆赛道成效显现。 渠道端, 恋火重点布局线上渠道,完善抖音、淘宝等销售平台,深度合作李佳琦、 张凯毅等头部达播促进产品销售,并在多平台搭建自播间承接达播流量,进一步提升销售效率; 同时,恋火积极拓展线下渠道,进驻调色师、KKV、屈臣氏、研丽等线下新兴美妆集合店,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助力长期增长。 此外,恋火品牌实行分渠分品策略,针对线上年轻消费者主推看不见系列和蹭不掉系列的粉底液、气垫等大单品;针对更加重视产品质感的线下消费者推出线下专享的晶钻系列产品;同时考虑线下消费场景的体验属性,在线下门店推出中小样试用装或旅行装帮助品牌获客。 营销端, 恋火进驻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增加品牌曝光度;“看不见”和“蹭不掉”两大核心产品系列签约李梦为代言人、联名热门动漫 IP,加大底妆产品宣传;同时合作测评博主科普产品功效与产品力,进一步助力品牌渗透底妆赛道,推动品牌势能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眼部护理及抗衰领域龙头企业,主品牌丸美积极调整渠道与产品结构恢复稳健增长,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差异化深耕底妆赛道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公司未来品牌力、产品力提升驱动收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4、 4.07、 5.25 亿元,现价(2024/1/19)对应 PE 分别为 41X、 29X、 22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发不及预期;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4-01-19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眼科赛道和药品研发新节奏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眼科赛道和药品研发新节奏

      化学制药
        医药周观点: 本周重点关注研发赛道和药品研发新节奏。眼科方向关注近视赛道重点品种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研发进度,看好后续产品获批带来的市场空间。同时一季度重点关注本土药品创新研发服务,相关细分板块仿制药分成类业务进入拐点向上阶段, 1 类创新品种随着临床的逐步推进,也将陆续进入收获期。1) CXO: 2023 年全球生物技术投融资企稳回升,重点关注全球龙头、仿制药CRO、 GLP-1 三大方向。药明生物 2023 年非新冠新增项目数创历史新高,生物药生产全球化和离岸外包的需求不断增长。 2)创新药: 眼科药物赛道患者人群庞大,关注近视及干眼症赛道, 2023 年 5 月兴齐眼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SQ-729)的上市申请被拟纳入优先审评,建议关注近期审评审批进展。 AD 新药仑卡奈单抗国内获批,关注 AD 领域诊断需求提升。 3)中医药: 冬春季国内呼吸道疾病患病提升,短期建议关注呼吸道疾病终端需求增长和基药目录推进情况,长期建议关注板块业绩稳健增长。 4)疫苗与血制品: 国内 HPV 疫苗在研管线丰富, 10 余家药企参与布局,临床进度可观,关注万泰生物、康乐卫士、沃森生物、瑞科生物、智飞生物等。中长期来看, 疫苗板块关注带状疱疹疫苗、 HPV 疫苗等产品需求的提升。血制品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关注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 5)医药上游供应链: 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6)医疗设备与 IVD:重点关注三诺生物 CGM 产品的放量及 FDA 获证节奏。关注 IVD 集采进度。 7)医疗服务: 建议关注刚性医疗服务,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考虑到下半年属于传统医疗旺季,且部分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建议重点关注。 8)线下药店:门诊统筹政策陆续落地实行,随着门诊统筹管理药房渗透率提升带来人流量提升, Q4药房利润有望环比改善。 9)高值耗材: 关注近期流感潮汐下呼吸道 POCT 快检产品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及年报一季报兑现机会, 短期推荐基本面较强的康复、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大小支架领域,其次关注运动医学国家集采及关节集采续约谈判中有望出现积极变化的骨科领域国产龙头公司,明年关注集采影响出清后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脊柱领域。 10)原料药: 一致性评价叠加集采加速行业洗牌,特色原料药产业链跨国转移带来增量机会,部分产品价格周期触底有望较快迎来系统性修复,“原料药+制剂”、“原料药+CDMO”等强协同方向打开成长天花板,行业机遇逐步显现,近期建议重点关注减肥药产业链相关原料药公司,中长期关注具有多层次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及产业链延伸方向,以及产品价格有望率先反转的肝素及沙坦领域重点公司。 11)仪器设备: 科学仪器需求端有望随经济好转复苏,看好国产仪器在需求端、政策端、产品端三重共振下的长期成长性机会;关注临床检测设备增量市场机会,肝脏弹性检测设备检测有望受益于 NASH新药获批和 glp-1 药物适应症拓展,科学仪器下游应用不断拓展深化,关注产业东风下国产龙头的业绩兑现机会,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和检测项目拓展双重利好加入放量。 12)低值耗材: 关注 GLP-1 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兴齐眼药、赛托生物、 阳光诺和、百诚医药、 万邦医药、成都先导、 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诺泰生物、 普蕊斯、祥生医疗、迈得医疗、可孚医疗、三诺生物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01-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