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艾伯维收购Capstan,加码体内CAR-T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艾伯维收购Capstan,加码体内CAR-T

      中药
        艾伯维收购Capstan,加码体内CAR-T技术路径   2025年6月30日,艾伯维宣布将以最高21亿美元现金方式收购体内CAR-T疗法生物技术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Capstan是一家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公司,专注于开发体内细胞疗法,其创始人包括了CAR-T先驱Bruce Levine及Carl June,以及因mRNA疫苗相关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Drew Weissman。Capstan的主要资产CPTX2309是一种利用靶向脂质纳米颗粒(tLNPs)进行RNA递送的体内抗CD19CAR-T疗法候选药物,目前正处于I期临床阶段,主要开发用于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艾伯维还将收购Capstan专有的tLNP平台技术。   MNC积极布局in vivo CAR-T技术,递送技术多元   据Insight统计,MNC近几年积极以合作和并购方式布局in vivo CAR-T技术,且其中艾伯维同时布局慢病毒载体LV和脂质纳米粒载体LNP技术路线。目前,病毒载体系统和纳米颗粒载体递送系统为两大重点开发系统。   据Insight统计,目前全球已披露mRNA技术路径(非病毒载体)in vivo CAR-T研发项目超20个,并且多集中在脂质纳米粒载体LNP方向。   我们看好体内CAR-T技术未来广阔的空间,关注国内布局相关技术标的。推荐标的:悦康药业;受益标的:云顶新耀、石药集团。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本周大部分板块处于上涨态势,本周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8.28%;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7.13%,原料药板块上涨5.77%,体外诊断板块上涨4.94%,化学制剂板块上涨4.9%;医疗设备板块跌幅最大,下跌0.21%,医院板块下跌0.04%,血液制品板块上涨0.01%,疫苗板块上涨0.43%,中药板块上涨1.27%。   推荐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三生制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信达生物、再鼎医药、百利天恒、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三生国健、康诺亚-B、一品红、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和黄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博腾股份、泓博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昊帆生物、海尔生物、奥浦迈、阿拉丁;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天士力、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佐力药业;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康拓医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研发不确定性风险、药物安全性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6
    •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报价坚挺上行,趋势延续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报价坚挺上行,趋势延续

      化学原料
        本周(6月30日-7月4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1.4%,跑输上证综指0.002%。本周(6月30日-7月4日)氟化工指数收于4161.71点,上涨1.4%,跑输上证综指0.002%,跑输沪深300指数0.14%,跑赢基础化工指数0.73%,跑赢新材料指数0.12%。   氟化工周行情:制冷剂行情延续上涨趋势,报价坚挺上行   萤石: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7月04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200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2.88%;7月均价(截至7月04日)3,200元/吨,同比下跌13.61%;2025年(截至7月04日)均价3,556元/吨,较2024年均价上涨0.32%。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97%萤石湿粉市场陷入僵持阶段,企业高库存压力,加之成本抗跌支撑和需求疲软,部分选厂及矿山惜售情绪升温,导致市场整体交投氛围清淡。后市来看,在下游需求没有实质性改善或萤石供需平衡良好运转之前,产业链仍维持弱势震荡,低价采购成交后续难度提升,预计市场短期逐步探底。   制冷剂:截至07月04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53,000、40,784元/吨,较上周分别+0.95%、+1.00%;(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45,500、30,351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20%;(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49,500、31,603元/吨,较上周分别+1.02%、+2.49%;(4)R410a价格为49,500元/吨,较上周+1.02%;(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35,000、26,732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20%。其中外贸市场,(1)R32外贸参考价格为53,000元/吨,较上周持平;(2)R125外贸参考价格为45,000元/吨,较上周持平;(3)R134a外贸参考价格为48,000元/吨,较上周持平;(4)R410a外贸参考价格为49,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外贸参考价格为31,0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制冷剂市场暂稳运行,信心比黄金更为重要在淡季需求下烘托显著,企业提价提振信心。从细分产品来看,R22受产品更替及工商制冷剂下滑影响需求低迷,双方博弈僵持不改,目前主流成交价格小幅让利,但企业提价彰显稳市信心,小包装产品因控盘策略价格依旧保持坚挺。R32打破淡季市场规律,企业报价提振至5.4-5.5万元/吨,流通市场价格逐步落实报盘。R134a凭借售后市场需求支撑,成交价格稳定在4.8-4.9万元/吨区间。R125市场表现平稳,供需格局相对稳定。R410a在旺季售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企业4.9万元/吨的报价得以有效落实。R227因消防领域集中需求增长,供不应求短期难改,盈利还将继续释放。目前正值需求消耗旺季,头部经销商的低价库存基本售罄。受需求释放、库存低位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后续量少价增趋势难改。   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06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期权激励助力新药放量,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期权激励助力新药放量,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公司发布期权激励,双轨考核助力抗艾新药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2025年6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针对不同激励对象设置明确考核目标。其中,28名非营销体系激励对象的考核基于公司净利润,2025年目标值为0元,2026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为0.75亿元和1亿元;17名营销体系激励对象的考核基于HIV药物营业收入,2025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为3.2亿元和4亿元,2026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为4.8亿元和6亿元。该计划考核体系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基于HIV新药快速放量,我们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02、0.44、0.88亿元(原预测为-0.03、0.21、0.77亿元),EPS为-0.00、0.10、0.2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S为8.4、6.0、5.0倍。公司艾滋病产品有望持续放量,叠加管线陆续推进,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公司抗艾新药快速放量,“HIV治疗+预防”全方位布局   HIV新药放量方面,2025Q1HIV新药销售6200万元(同比+75.64%),单季业绩创历史新高,商业化运作进展积极。ACC008临床研究证据不断完善,在0~144周艾诺米替持续治疗组治疗依从和病毒学抑制率均高于95%;在48~144周,自艾考恩丙替转换至艾诺米替治疗依从性和病毒学抑制率均高于93%。艾诺米替安全性良好,有效性确切,有利于助力HIV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形成良性循环。在研管线方面,公司整合酶抑制剂ACC017片正在进行Ⅱ期临床数据整理,2025年内有望开启III期临床;公司加速抗HIV长效预防药物研发,布局暴露前预防适应症;公司2.2类改良型新药AD108注射液开展“拟用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的I期临床。同时公司收购南大药业重大资产,实质推动公司深度布局人源蛋白业务,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我们看好公司HIV新药持续放量,“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有望进一步抬升公司估值;同时控股南大药业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HIV新药+人源蛋白”业务齐头并进,业绩持续向好。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HIV新药销售不达预期及竞争格局变动的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02
    • 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磺胺类药物“小巨人”,募投扩产扩规模

      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磺胺类药物“小巨人”,募投扩产扩规模

      个股研报
        海昇药业(870656)   2023H1毛利率55.25%,高于同行,具有竞争优势   海昇药业是全球磺胺类药物的重要供应商,核心竞争力在生产上主要体现在产品链条长、关键中间体自产以及产品范围广,消除了特定关键中间体市场供应短缺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在赛道上取得SPDZ原料药批文的企业总共有11家,ST和ST-Na原料药批文的企业有3家,而分别对应的下游制剂复方磺胺氯达嗪钠粉391家,磺胺噻唑钠注射液11家,享受竞争对手较少的优势。此外可柔性生产,增加抵御风险能力。募投项目将继续发挥公司产业链拓展的优势,拟募集6.79亿用于扩产苯溴马隆、布比卡因、SD(Na)、盐酸多西环素、SDM(Na)和SMM(Na)等链上产品,以及CDMO服务,2023H1产能利用率98.10%,募投消纳乐观。   直销模式减少市场推广费用支出,与大型制药公司、养殖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31日,已取得3项发明专利,另有11项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和公开阶段。产品覆盖欧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等境外市场,与鲁抗医药、温氏股份、中牧股份、双胞胎、九洲药业、回盛生物、江苏天和等国内大型制药公司、养殖企业客户保持紧密合作。全部采取直销销售模式,减少市场推广支出。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1.66亿元,归母净利润6678万元,核心产品主要有SPDZ、DCLL、ST、ASC等。   千亿行业复合增长率全球8.2%,国内12.6%,出口削弱政策与猪周期影响   公司所处行业:兽药—兽用化学药品—兽用化学原料药。据Grand View Research,2022年全球兽药市场规模约445.90亿美元,到203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2%。根据中研网发布的《2022-2027年兽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1年全国兽药行业销售额686.18亿元,预计到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12.56%。受下游减抗政策,即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以及猪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且能进行出口转化。   可比公司最新PE(2022)均值16.8X   凭借在产业链中的精细化深耕,尽管公司与已上市的瑞普生物、国邦医药、普洛药业等综合性大型兽药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规模差距,但公司保持良好成长性,3年营收CAGR22.18%,3年归母净利润CAGR57.37%,且2021年便进入了兽药原料药市场前20名。从估值来看,可比公司市值均值112.20亿元,市盈率TTM均值16.1X,中值17.1X。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周期性风险、管理风险、新股破发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1-16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的CRDMO龙头,全方位助力药物开发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的CRDMO龙头,全方位助力药物开发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全球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   历经23年发展,药明康德开创了独特的CRDMO与CTDMO业务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与生产服务。短期看,化学板块仍是公司核心业务,新分子种类业务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测试与生物学业务是化学业务强有力的协同支撑,有望稳健增长。中长期看,公司打造的一体化、端到端新药研发与生产服务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黏性,并有望驱动公司业绩长期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2.77/125.08/163.41亿元,EPS为3.46/4.21/5.5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5/18.5/14.2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化学业务稳定贡献收入,测试及生物学业务稳健发展   化学板块坚定执行“跟随分子”策略,利用CRDMO平台将前端项目逐步向后端导流,并积极拓展寡核苷酸及多肽等新兴业务,构建新的业绩增长点。随着新冠大订单的交付以及产能的逐步释放,2022年化学业务实现营收288.50亿元,同比增长104.8%。同时,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药物发现生物学平台与实力强劲的综合分析测试平台,临床CRO与SMO业务持续发力,已成为化学业务强有力的协同支撑,业务增长稳健。   前瞻性布局CGT业务,DDSU业务主动迭代升级   公司前瞻性布局CGT业务,具有传统CDMO企业不具备的内部测试服务,并依托OXGENE补齐技术短板,构建核心竞争壁垒,满足客户从临床前至商业化生产的多元化需求;2022年,CGT板块营收恢复正增长。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布局国内新药研发业务,打造以IP创造为核心的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模式;2022年DDSU业务主动迭代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的候选药物,随着新药陆续上市,销售分成收入有望助推DDSU业务实现高增长。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变动、药物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核心成员流失、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3-08-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拟收购药源药物100%股权,完善后端服务能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拟收购药源药物100%股权,完善后端服务能力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拟收购药源药物100%股权,完善后端服务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3月4日,公司公告,拟以不超4.2亿元收购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皓元医药现有业务主要为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的研发,以及小分子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改进,在药物产业链上缺少终端制剂的研发服务能力,此次收购将使得皓元医药快速完成“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建设,提升公司后端服务能力。皓元医药前后端一体化布局,打造全流程服务药品研发的技术平台,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根据公司发展趋势,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2.78/4.13亿元,EPS分别为2.61/3.74/5.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9.8/41.8/28.1倍,维持“买入”评级。   药源药物具有高标准服务药品研发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制剂规模化生产车间   药源药物的原料药研究服务业务拥有多个公斤级实验室和原料药D级洁净间,相关产能多次通过NMPA现场核查及客户审计,拥有高标准的质量体系;在制剂端,药源药物拥有无定型固体分散体增溶技术、微丸包衣控释技术、冻干技术和半固体真空乳化均质技术等多种技术平台,现已完成/在建口服固体制剂、半固体外用制剂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在2021年12月顺利接受国家药监局和江苏省局药品注册和GMP二合一动态检查。   拟收购价格不超过4.2亿元,参考业绩承诺,收购标的估值性价比明显   根据皓元医药公告,此次收购业绩承诺方拟承诺标药源药物2022/2023/2024年度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000/2600/3800万元,2022-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0%/46%,在业绩承诺期加速增长。同时,以2022年承诺业绩测算,拟收购药源的PE为21X,估值性价比明显。本次收购拟向公司控股股东安戌信息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彰显创始人团队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   风险提示:专利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2-03-07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植根医疗电子赛道,致力成为国产助听器龙头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植根医疗电子赛道,致力成为国产助听器龙头

      个股研报
        锦好医疗(872925)   致力于成为国产助听器龙头的国际化医疗电子器械公司   锦好医疗成立以来专注于康复器械和家用器械领域的医疗电子产品产研销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助听器、雾化器、防褥疮气垫等。以自主研发方式推进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以 ODM 模式为主、部分自有品牌为辅的模式推进产品销售, 业务遍及欧美、南美、中东、南亚等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核心业务助听器基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渗透率空间未来市场潜力可期,公司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兼顾产品结构调整,看好公司发展潜力, 预计 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 0.48 亿、 0.55亿、 0.63 亿元,同比增速 16.8%、 14.6%、 14.0%,对应 EPS 分别为 1.03 元、 1.18元和 1.3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2.2 倍、 19.4 倍、 17.0 倍。鉴于公司主营业务助听器市场的长期增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聚焦家用康复器械黄金赛道,全球视野布局助听器业务   我 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市场。从需求终端来看,近年来随着分级诊疗推进和政府对社会资本投资康复医疗机构的鼓励,康复医疗逐步走向家庭和社会康复。家用器械市场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2015-2018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5.46%。 根据《2019-2025 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提供的数据, 2020 年度,全球助听器市场销售规模预计为 64.70 亿美元,较 2018 年增长 9.51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 8.62%。 2020 年中国助听器市场规模达到 58.21 亿元,同比增长 10.41%。锦好医疗海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在 80%以上,在国际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2020 年,公司助听器出口销售数量占全国境内助听器出口销售数量的比例已达 12.26%。   核心业务立足差异化定位战略兼顾产品结构调整   公司以中端产品为主,与国际集团高端市场形成错位竞争格局。基于定位于非验配助听器市场的大方向,公司将适当对公司助听器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各类型助听器产品进行升级优化,提高自主品牌占比和高端产品占比。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生产,自有品牌销售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1-11-08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家用医疗器械出口龙头,迎来新产品周期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家用医疗器械出口龙头,迎来新产品周期

      个股研报
        鹿得医疗(832278)   家用医疗器械出口 ODM 龙头, 迎来新产品周期   鹿得医疗是家用医疗器械出口龙头, 专注于产品研发和生产,通过下游优质品牌客户完成了全球化的渠道布局。公司底层技术积淀充分, 优势产品已通过全球顶尖协会认证。 我们看好公司由研发驱动带来的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和新产品相继放量。公司电子血压计和雾化器保持稳健增长, 冲牙器、 洗鼻器、 额温枪等新产品有望在未来 2-3 年内相继放量。 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0.79/1.01 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0.36/0.45/0.58 元/股,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6.0/28.6/22.4 倍,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全面构造底层技术, 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推升家用医疗器械需求   公司核心产品机械血压表、电子血压计、雾化器、听诊器底层技术均经历了沉淀改造及性能优化, 优势产品电子血压计更是通过全球顶尖高血压协会 ESH 与BIHS 认证,精准度性能跻身世界前列。 在全球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其中,家用血压计在高血压患病率提升和家用监测渗透率提升的推动下迎来迅速增长,且电子血压计正在逐步替代水银血压计和机械血压表。雾化器则是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作为推荐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实现了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在消费升级和颜值经济的推动下,口腔护理需求持续增长,新兴的冲牙器通过电商渠道成为了口腔清洁领域的爆品。   冲牙器、洗鼻器等新产品周期来临, 发力新零售渠道向自主品牌升级   公司冲牙器在 2017 年推出之后即迎来了快速放量, 洗鼻器、额温枪、 手表式血压计等已完成研发试产,未来将陆续进入新产品放量周期。 随着公开发行募投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将迈入新一轮的增长。此外,公司在深耕海外 ODM 模式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内新零售渠道,向自主品牌转型升级。目前公司已入驻天猫、京东等主流平台电商, 抖音号、快手号“西恩健康”亦持续将流量转入私域。公司自主品牌“西恩( SCIAN)”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是江苏省著名商标,同时国内自主品牌的销售占比也在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 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海外贸易风险,募投产能消化不足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1-09-07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快速成长的特色制剂企业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快速成长的特色制剂企业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九典制药:快速成长的特色制剂企业   九典制药产品包括药品制剂、原料药/辅料等,随着洛索洛芬钠凝胶膏的快速放量,公司制剂业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中长期来看以洛索洛芬钠凝胶膏为代表的透皮给药制剂将驱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89/16.36/22.32亿元,同比增长17.9%/50.2%/36.4%,归母净利润为0.80/1.80/2.98亿元,同比增长45.9%/124.7%/65.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2.7/32.4/19.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非甾体抗炎药物透皮给药剂型具有较大潜力,公司有望成为业内领军企业   凝胶膏属于透皮给药剂型,与传统橡胶膏、软膏和黑膏药相比具有无残留、不污染衣物、对皮肤无刺激性等优点。样本医院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非甾体抗炎药物透皮给药剂型销售额快速增长,2012-2019年复合增速高达41%,其中,凝胶剂型占主导地位。我们通过测算后我们发现,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凝胶剂和贴剂销量低于日本,若再考虑到两国人口数量的差异,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凝胶剂和贴剂人均销量远低于日本,未来非甾体抗炎药透皮给药剂型具有较大潜力。除洛索洛芬钠凝胶膏外,公司目前还有多个透皮给药剂型药物正处于不同阶段,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线,有望在透皮给药领域占据龙头地位。   多个制剂陆续获批,有望借助集采快速放量;原料药、辅料重回增长轨道   公司近年来有洛索洛芬纳片等多个制剂获批,也有利伐沙班片等多个制剂申报生产,新产品陆续获批后有望借助集采迅速放量。目前已经有铝碳酸镁、铝镁加、多库酯钠、西甲硅油、盐酸阿考替胺、磷酸奥司他韦、氟比洛芬等20多个原料药、辅料产品投产,目前生产场地转移已全部完成,产能已逐步恢复。随着新产品陆续放量,预计2021年起原料药和辅料业务将重回增长轨道。   风险提示:竞品上市速度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洛索洛芬纳凝胶膏降价幅度超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1-01-0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ADA,重点关注AMYR与ActRII靶点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ADA,重点关注AMYR与ActRII靶点

      中药
        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ADA,重点关注新靶点与新技术领域   2025ADA大会上,多个潜力在研管线展示其减重适应症最新临床数据。从技术形式看,减脂增肌、口服药物、超长效药物有望成为未来减肥药布局新方向;从靶点本身看,以礼来的eloralintide为代表的AMYR靶向药物与Bimagrumab为代表的ActRII靶向药物展现出优异的临床数据,有望成为下一代布局的核心靶点。   特殊靶点组合疗法:协同机制提升疗效,减脂增肌高质量减重   (1)AMYR靶向药物:以礼来的eloralintide与罗氏的Petrelintide为代表的AMYR单靶药物整体疗效优异,安全性整体优于GLP-1;同时,诺和诺德也开发了GLP-1与Amylin的复方制剂CagriSema与双靶多肽药物Amycretin-NN9487,相较于司美格鲁肽单药减重效果均大幅提升。随着长效化、口服化及多靶点联用技术的成熟,AMYR有望成为下一代减肥药物的核心靶点。   (2)ActRII靶向药物:“减脂增肌+代谢修复”有望成为未来减重领域的新标准,与一些特殊靶点的协同联用也有望成为高质量减重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礼来在2025ADA会议上公布其ActRII靶向药物Bimagrumab治疗减重的IIb期临床数据,结果表明Bimagrumab单药100%的减重均来自于脂肪,总瘦体重增加了2.5%;与司美格鲁肽联用时能够有效协同实现体重降低,92.9%的减重来自脂肪。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痉挛、腹泻、痤疮等,整体可控。   口服与超长效药物:减重降糖领域下一个风口,有望打开新增量市场   自礼来口服小分子Orforglipron的临床数据公布后,口服药物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我们预期将成为减重降糖领域下一个风口,有望打开新的增量市场。长周期给药是另一条差异化竞争路线,安进的双靶点长效制剂Maridebart cafraglutide于2025ADA大会展示其4周给药与8周给药详细数据,52周时,420mg Q4W与Q8W(nodose escalation)较基线体重下降分别约18.9%/17.7%(安慰剂调整后16.3%/15.1%),长周期给药间隔依然保持良好的临床疗效。   推荐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三生制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信达生物、再鼎医药、百利天恒、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三生国健、康诺亚-B、一品红、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和黄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博腾股份、泓博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昊帆生物、海尔生物、奥浦迈、阿拉丁;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天士力、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佐力药业;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康拓医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整合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5-06-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